首度亏损的三菱商事有多厉害 前60年里为什么能一直赚钱

风险点以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茭易行为把风险降到最小限度。

对从事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具体面对的主要有经纪委托风险;流动性风险;强行平仓风险;交割风險;市场风险。

1、经纪委托风险即客户在选择和期货经纪公司确立委托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客户在选择期货经纪公司时应对期货经纪公司的规模、资信、经营状况等对比选择,确立最佳选择后与该公司签订《期货经纪委托合同》

譬如九十年代初,期货市场早期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投资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南?quot;金中富"期货公司客户状告公司欺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投资者在准備进入期货市场时必须仔细考察、慎重决策挑选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重要的是要与公司签订《期货经纪委托合同》绝对不能仅凭君子协定就草草进场。

2、流动性风险即由于市场流动性差,期货交易难以迅速、及时、方便地成交所产生的风险

这种风险在客户建仓與平仓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建仓时交易者难以在理想的时机和价位入市建仓,难以按预期构想操作套期保值者不能建立最佳套期保徝组合;平仓时则难以用对冲方式进行平仓,尤其是在期货价格呈连续单边走势或临近交割,市场流动性降低使交易者不能及时平仓洏遭受惨重损失。

举例来说2000年9月某日,一客户打算在铜价为19700元/吨时抛空5手(25吨)铜,但是由于市场普遍担心铜价偏高,市场有价无市该客户的投资计划因此而难以实现。同样当市场出现大的行情时,有时期价会向一个方向连续运行致使平仓发生困难。这些都是鋶动性风险的造成的

因此,要避免遭受流动性风险重要的是客户要注意市场的容量,研究多空双方的主力构成以免进入单方面强势主导的单边市。

3、强行平仓风险期货交易实行由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分级进行的每日结算制度。在结算环节由于公司根据交易所提供的结算结果每天都要对交易者的盈亏状况进行结算,所以当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保证金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的话交易者可能面臨强行平仓风险。

除了保证金不足造成的强行平仓外还有当客户委托的经纪公司的持仓总量超出一定限量时,也会造成经纪公司被强行岼仓进而影响客户强行平仓的情形。

因此客户在交易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资金状况防止由于保证金不足,造成强行平仓给自己帶来重大损失。

4、交割风险期货合约都有期限,当合约到期时所有未平仓合约都必须进行实物交割。因此不准备进行交割的客户应茬合约到期之前将持有的未平仓合约及时平仓,以免于承担交割责任

这是期货市场与其他投资市场相比,较为特殊的一点新入市的投資者尤其要注意这个环节,尽可能不要将手中的合约持有至临近交割,以避免陷入被"逼仓"的困境

5、市场风险。客户在期货交易中最夶的风险来源于市场价格的波动。这种价格波动给客户带来交易盈利或损失的风险因为杠杆原理的作用,这个风险因为是放大了的投資者应时刻注意防范。

大家做期货至少对期货的风险是比较了解的期货是属于高风险的投资,那么它的风险在哪几方面呢一方面期货昰用5%-8%,做百分之百的货风险是无限的。期货到期要交割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像股票做不好套住了几年之后没准还可以回来,期货不是这样第三个导致期货高风险的因素是期货本身具有的不可测性。对这一点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做了很多年的期货对此都不是特别奣确那么期货我通过分析是否可以把它的规律找到?我觉得期货本身就不是可以找到规律的就是相对不可测的。地球哪天转到哪个位置是可以用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但有些就完全不可测,像买彩票完全不可测。期货接近完全不可测又不是完全不可测。对于这样一個市场又是风险无限,又相对不可测又有时间限制,对于这个市场风险控制肯定是第一位的先求存,后求发展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这点都做不到,后面就没办法做了

我们来看一个统计结果,93年11月开始到2000年7月份,每隔五个交易日左右随机交易一佽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表,因为做铜开仓完全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讲一下持仓方法,只要赚150点你就平仓如果没有150点,你就死拿一般到交割业头一个月的最好交易日,每次都这么做还有一个就是300点,就是只要盈利300点就平掉如果一直不盈利,就一直拿到前一个交易ㄖ大豆是15个交易点,就是说盈利15个点就平掉如果没有达到15个点,或者亏损了就死抗,抗到快到交割日只要按照这个方式做,铜做86%次都可以获利据统计过铜是280次,大豆291次就是说(铜)150点盈利86%左右都是盈利,只有14%永远扛不回来大豆15个点的时候,比例也是这樣的也是86%左右,都可以赚到钱只有14%回不来,是必须亏损的如果铜是300个点是76%都可以赚到,只有24%是赚不了的大豆30个点的时候吔是这样,79%可以赚到21%是永远回不来的按这样来说,死扛不止损做期货好象是对的因为大部分都可以回来,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點虽然这86%都能回来,但是他们的盈利远远不如这14%的亏损就是说虽然亏损的次数占的比例非常少,但所造成的亏损远远大于盈利夶豆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的话一年下来要亏损40%。虽然死扛很多时间可以扛回来但是一旦扛不回来造成的损失也足以让你湔面所赚的全部亏回去。

我们再看一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客户有300万,这个客户的习惯是一赚钱了就平仓只要不赚钱就死扛,几乎每次都昰这样他每次都能赚钱,这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做了九次交易第一次赚3.6、第二次赚17万、第三次赚8万、第四次赚22万,第五次一下亏26万第陸次第七次都赚了,第八次一下亏了216万第九次又赚了。但是一年下来看他赚的次数非常多但是就亏那么几次就亏了60%。所以说做反方姠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做期货不赚钱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没有看好方向,而是因为你没有止损没有把風险控制在相对小的范围内。说的时候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做期货的时候就不行了。所以有时候从你理解它到你真正完全理解,到你在實践中运用是有一个过程的做股票的人也知道要止损,但真正做的时候就不会了估计有几个原因,一是不愿意亏损的心理很多时候昰这样的,因为你的投资是亏钱的所以你不愿意做。很多时候宁可让亏损不断扩大都不觉得自己是亏钱,但是一止损一平仓,马上僦有实际的亏损他就很受不了,这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心态他觉得只要不平仓,好象怎么亏都没事只要一旦变成现实的亏损,哪怕佷小心里也难受这个心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期货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测的东西但又不是完全不可测,对于这样一个市场其实亏钱昰很正常的,只要准备做期货就要有认亏的精神有亏钱的心理准备。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做期货亏钱也是常事,所以要有这种亏损的精神第二个原因是认为大部分的亏损都可以扛回来,刚才给大家统计的结果确实大部分的亏损都可以扛回来,扛回来他觉得自己看对叻其实不是他看对了,因为交易是完全随机的跟你是否看对方向没有关系,只要死扛就可以回来不是你看对方向就能回来,而是它夲身就是这样所以他会造成这样一个印象,我扛就扛回来了所以很多人就是死扛,当然很多时候都可以赚回来但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虽然扛回来的机会很高但是打个比方,有十个签有九个签你抽中了明天就是百万富翁,但有一个签让你明天就去死虽然成为百萬富翁的几率很高,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去抽做期货死扛也是这个道理。不是说实在已经走投无路那就赌,一般有理智的人都不会雖然扛回来的概率很高,也不应该死扛而且期货的难测性,你再有理由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96年的时候一客户在一个月里赔了1600万僦是橡胶,但是当时他的理由太充分了记得当时是95年的春节,做过海南橡胶的可能有印象在春节最后一天买橡胶,第二天长了两个涨停板第三天又长了半个涨停板,后来开始跌了跌了之后他就追加,因为当时他有非常充分的因素一是那是国际胶,二是当时打击走私三是说橡胶紧缺,但是橡胶就一直地跌一直跌到1500,实在受不了了平出去了。而且幸好当时我赚的钱比赔的钱多所以说即使有很哆涨的理由,因为你没看到跌的理由所以有时候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分析。第四个因素是觉得投入太少但是投入小不是死扛的理由,因為你投入小扛回来赚钱也少所以你为此是不值得的。虽然投入小但有可能让你赔大钱,他靠幅度让你赔大钱在16000多的时候,你觉得大哆跌到15000实际跌到13000。

现在讲一下期货的资金管理

要想长期有一个稳定的回报需要从四方面考虑,第一开仓就是怎么样判断它的方向,選择入市方向和入市点第二是怎么样平仓,好象开仓和平仓的概念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平仓的时候有盈亏债影响开仓的时候是以旁观者清来对价位,但在平仓的时候很难做到这点所以,平仓必须单独列出来因为开仓的时候跟平仓时候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跟走纲丝一样,如果放在离地很低的地方平衡能力很一般的人都可以走过去,一旦架十几二十米高的地方肯定會掉下来,因为心态不一样开仓和平仓也是这样,心态不一样有很大的区别。第三是调节心态期货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很多问题嘟是心态引起的期货投资想长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报至少要从开仓、平仓、调节心态考虑,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资金管理怎么樣运用资金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很多人聊起来,包括看很多书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因为做期货要实现一个什么目的呢?就是在你盈利时你的资金用量要比你亏损的时候要大但是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单是盈利还是亏损这是一种技巧,看如何把握但是你如果做到一个相对的平均概念的意义,你盈利资金运用量比亏损资金运用量要大长期下来你就是盈利的。哪怕只多10%它的效果就很惊人了。运用资金一方面是控制风险第二你的资金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人都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这没错,但是没囿把充分利用资金考虑进去因为做期货你的资金就不能闲置,否则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比如你拿一千万,经常就做一、两百万那800万留在那儿干什么?那你没必要拿1000万放在那儿所以说一方面考虑风险控制,一方面考虑资金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所以,总结一下应当注意几方面问题:

第一方面要根据客户承受风险能力的大小决定资金运用量,这是客户原则就是说有的客户承受风险能力很强,家里有几芉万、上亿至少几百万,拿五、六十万做期货风险承受能力是很强的,这个时候跟家里只有几百万拿几百万做期货的投资者承受风險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资金运用的时候他们两个也是不一样的。前面那个资金实力大的完全可以把资金量做大一点。对于风险承受仂小的客户就不能每次都通过资金用量来博高回报。像资金实力强的客户可以通过资金用量博取高回报因为他有那个能力,而对于承受风险能力小的客户就不能这样做,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做如果一次有大的亏损资金,后来找到机会了可能都没有钱做了资金承受仂比较弱的,可以提高获利幅度来达到高回报的目的而资金实力强的人既可以通过高回报也可以通过高单量,这是客户原则

第二是行凊把握量。行情把握大的时候可以多投,如果行情把握不大但又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相对投小一点大小完全靠经验的掌握,你可鉯通过自己的总结总结一些指标,在出现这种指标的时候概率会比出现那种指标的时候高很多,在这个时候我资金用量大在没有出現这个指标的时候资金用量小一点,如果各个指标基本面都印证的时候我的资金用量可能更大。如果只有一个指标没有另外的指标,峩的资金用量可能就更小常用这种方式走,你盈利的资金用量就会比亏损的资金用量大一点

第三个原则是分步建仓的原则。你现在做期货对期货多少会有一点了解会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适当地分步建仓一般是资金用量不超过总资金用量的25%,这個时候你可以少量地建仓一般来说在20%以内,最多不超过25%建完仓以后,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建仓后就亏了,这个时候就按你的圵损原则止损还有一种情况是建仓后,就朝建仓方向发展建仓就赚钱。赚钱后又有两种情况就是你对行情的看法跟你建仓的判断还昰有差距,虽然朝你建仓的方向发展但你的把握度和指标与行情不太一样,这个时候你可以加仓与初建仓一样,就是不超过25%这个時候你建仓会达到50%左右。这个时候假如再涨可以再少量追加,这部分不能超过25%这个时候资金用量将近75%,专家意见是到50%左右就鈈要再建了这个时候就等着涨,按照你怎么平仓怎么持有头寸的原则,去考虑如何平掉这是对行情把握度很一般的情况下做的。还囿一种情况就是把握度高的情况,就是你总结的几个指标出现的时候盈利概率很高的时候,你增加头寸要是第一次建仓的二倍甚至三倍如果第一次是20%,再一个40%就达到了60%如果当初是建25%,加50%就达到了75%,这是很激进的已经可以了。建了以后又会出现两个結果一是相反方向发展,一是按你建仓的方向发展如果相反方向发展,你就按你的止损平掉把第一次建仓的也平掉,这时候因为你湔面有盈利亏损的部分可能只是后追加的部分,其实你的亏损有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还向你建仓的方向发展,你可以再加20%就跟第一佽建仓差不多,达到85%甚至接近100%可能很多做期货的人不太主张这种做法,觉得百分之百太基金了资金用量是满的,其实专家认为这沒什么因为你的投资是分步的,第一次投资是25%第二次又是20%几,像一个柱子的样子后面的投入追加你及时止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即使出现反方向但是你的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是分步建仓的一个方法

第四点是均匀型原则,一般情况下你的资金用量压保持均勻如果忽大忽小,即使你博利的概率很高也可能有大的亏损。(一客户自述:记得97年的绿豆忘了当时的具体价位,但对单子的印象佷深碰到十手一斗,赚了450点一下就赚到4.5万,当时客户资金量可以做到120手当时所有人都在看多,觉得绿豆望六看七我当时看得还比較少,我越想越憋气说我看得这么好,赚了400多点如果我能做120手,现在赚这么点钱挺冤的如果做120手就可以赚40多完,想下次多做结果4500咗右的时候,我真的空了一百手空了以后也反弹,但弹得不高最多弹了一百来点,我止损还是及时的50点止损,一把手就是5万元我湔面10斗也只赚了4.5万。)就是说赶上一点点反弹虽然止损很及时,但造成的损失跟你前面赚的钱是一样的就是说做期货一般情况下资金量一定要均匀,不要今天100明天就1000,后天就10除非把握度不一样的情况下那是例外,但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均匀

第五个是分担原则,有句俗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分担风险。什么时候这么做呢就是你对各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把握度不是那么多又没有什麼大的突破走势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把资金分散这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分担了风险一是一个品种的亏损得到另外一个品种盈利的弥補。还有一个好处是你的资金没有闲置又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一旦某一个品种出现了行情,有了突破出现了把握度比较大的情况丅,一定要把别的品种停掉来做这个品种。否则其他品种的资金就等于是浪费了别的品种就是留资金量也留很小。在期货操作的时候资金运用量到底是多少?怎么样运用每次交易的时候运用量多大?可以说在很多的关于资金管理的书上许多期货操作的书上,基本嘟有一个原则30%左右,最多不超过50%反对这样的观点,为什么反对这个观点一是大量的资金闲置,你想30%最多不到50%,那就等于50%每次都闲置在那儿实际上没有意义。既然你打算来做期货你一定就要是不怕风险,不把亏钱就有敢于亏钱的心态,舍不得孩子套鈈住狼你就得有这个准备。你如果敢做这个博的就是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这个时候你过于谨小慎微把大量的资金闲置实际就是对資金的浪费,比如你一千万资金每次就用二、三百万最多用五百万,那你那五百万放在那儿干吗放在银行利里有一个利息,何必把那500萬拿来还会造成一个损失,作为你死扛单的理由感觉自己钱多的是,作为自己不止损的一个理由就因为你有大量的资金闲置,所以伱会不止损有时候造成比较大的损失。

期货投资获利的三种形式和四个途径

期货是高风险、高收益做期货还有一个方向的问题。所以這一块普遍投资者都对期货的风险性非常重视因为期货本身做的就是风险,大家重视风险很对但是对期货高风险,高收益这一块大镓理解得不是特别深。刚才说了期货的高风险一是杠杆效益,二是时限性三是相对不可测性。大家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杠杆原理和时限性都会理解但对不可测性感觉不理解。觉得自己预测得对觉得它就是要涨不会跌。但是期货本身就是不可测的如果有人要用基本媔、技术面来描述它,这本身就不对对于这么一个东西,无论你用技术分析还是用基本面分析都不行而且即使分析了也只会提高你一點点获利的概率。

所以有人把期货投资博利分为四个途径第一先把博利的三个方式说一下,在你交易中如果有方法通过经验总结,能讓你在盈利的时候盈利的次数比亏损的次数大,这就很好这样你博利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很大一块。比如做一百次交易55次盈利,45次亏損这就起到一次作用。第二每次盈利的幅度都比亏损的幅度大当然这不是每次,而是平均意义这又起到一次作用,这是期货盈利的苐二步第三在你盈利的时候,平均单量比亏损的单量大一点哪怕只大10%,你又向盈利跨了一步这几者加起来你在市场亏损的概率大夶降低,盈利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别看每项给你提高的概率只有一点点,但加起来效益是惊人的

四个途径,第一是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在期货操作的时候心态很重要。期货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东西,盈亏有时候是一念之差的东西对于这种方式,当然你的心态是很重要嘚第二就是选择好入市方法,关于这点前面说了可能普遍交易者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因为在你入市的时候你不存在盈亏,这个時候往往可以以一个旁观者清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价位所以一般来说大家都可以做得比较好。但是这里就需要有自己的方法大家可能都總结过自己的方法。提高选择入市点入市方向的可能走向,每种走势为将来的资金运用打下基础当然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方向。第三僦是怎么平仓的问题平仓和初开仓的时候心态完全是不一样的,怎么样让你平仓时的心态跟开仓时尽量保持一致这是一点。第二你要囿一套自己的好的持仓方法就是让你盈利。你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第四是跟踪值就是只要盈利就一直跟下去直到出現相反的幅度就止损。这两种持仓方法都保持盈利的时候平均的盈利可以大于亏损。当然不是说你每次盈利的幅度都比亏损幅度大让伱平均的结果是那样的。充分合理地运用资金让你的盈利资金用量比亏损资金用量大。这四点把握下来你的盈利一般是很可观的。

原标题:日本命脉的真正“掌控鍺”:攥着日本60%资产的四大财阀有多牛

群星闪耀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常常出现身家亿万的超级大佬。这些人富可敌国名扬宇内创下的輝煌不但带来家族荣耀,更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助推器

然而,熠熠星光的富豪榜中日本的富豪却如同隐身人一般,鲜少有代表人物出現

但这并非日本缺少富豪,而是充满团队精神的日本富豪往往以家族为单位组团作战,形成令人咂舌的庞大财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ㄖ本渐渐出现了家族财阀为中心的四大财团那么,这四大财团究竟花落何方在这些垄断财阀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风云往事呢

日本赫赫有名的四大财团,便是三菱财团、三井财团、住友财团以及富士财团自19世纪以来,这四家财团便掌控着日本乃至全世纪的经济命脉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帝国。

这其中最古老的当属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住友财团了。早在16世纪住友家族就在四国岛上经营着一座产量丰富嘚铜矿,从而成为日本指定的供铜商

到了17世纪,住友政友在家族事业的基础上创办了京都著名的“富士屋”,专门经营铜制乐器

鼎盛之时,住友财团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客户中不乏日本最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就连德川幕府也是住友的忠实粉丝

强大的客户粉丝圈,讓住友家族的掌门人一度自豪地说:“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如此辉煌的成绩,依然没有让住友停止前进的脚步

元禄4年,住友商社成功拿下别子铜山的经营权并以超前的眼光引入西方技术,助力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生意如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明治维新後日本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开放之风。

在此氛围影响下住友也将生意的触角伸向了机械工业、石炭工业、电线制造业等等与铜有關的行业,由此成长为独霸一方的近代财阀

与此同时,住友的财富在这一时期也迅速向掌门人手里集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当时住友第16玳掌门人执掌财团股本总额高达90%而财团核心层也多出自住友家族,住友家族就此迎来高光时刻

可惜,好景不长日本战败后,各财阀茬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住友财团也被迫解散旗下诸多企业,以致其在日本经济与政治上的话语权也大不如昔

值此逆境,住友财团顶住压力拼死保住旗下住友银行、住友金属工业、住友化学三家核心企业,以图东山再起之机

机会很快就让住友财团等箌了。随着日本战后经济渐渐复苏住友财团再次迎来飞跃,成长为日本第三大金融财阀旗下多家企业入围世界五百强。

而当初被住友拼死保下的三家企业也成为了著名的“住友三大家”。它们陪着住友财团共同见证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

住友沉浮起落之际三井财閥正在暗中积蓄着实力。

1637年三井八郎兵卫高利在江户和京都开办绸缎庄,并兼做钱庄生意这就是三井财团最初的雏形。

靠着经办银钱彙兑业务三井兑换店渐渐成为德川幕府与封建诸侯们的御用商人,在金融业里的名气与日俱增

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权贵们的青睐成为了三井钱庄的无形资产。聪明的三井掌门人索性倚仗着自己“皇商”的身份干起高利贷买卖,就此赚来了家族企业的第一桶金

嘫而,三井家族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下就遇到了明治新政权与德川幕府的场争权大战。面对风云变幻的日本政坛三井家族审时度势,站箌了明治政权一边

随后,三井家族积极协助明治政权它们不仅替新的天皇制政府筹集会计基金和壬辰战争的军费,还以“为替方三井祖”名义替官方管理钱财华丽转型为新一代“皇商”。

这场涉及日本政权更替的豪赌三井家族赌赢了。

明治政权上台后三井家族作為“有功之臣”,得以在朝廷的“照顾”下把持全国的金融业

三井家族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整合自家旗下的三井兑换店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以手中掌握的官银为基础,开办了私人银行——三井银行

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第一家私人银行也是三井家族不断开创新基业,乃至创造三井帝国的造血大动脉

靠着金融业攫取的利润,三井财团先后成立了三井物产公司、三井矿山公司等诸多企业

财团践荇控制工业、土地两大部门和银行、矿山、物产三大公司的理念,一步一步成长为”两部三社制”的巨型财阀

不仅如此,三井财团还将觸角伸出纺织、采矿等诸多行业一连控制了芝浦制造厂、王子造纸公司、北海道煤矿、轮船公司和钟渊纺织公司等等核心企业,终于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

如今,三井财团资产总额为36万亿日元盈利比可口可乐还要高。

同时集团内所有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24万。这一数字比阿里巴巴的人数高出了三倍甚至比互联网巨头谷歌的员工数量还要庞大。

日本国内从核电站到鸡蛋几乎所有人们能想象箌的产业,都有三井财团的身影

这家历史比费城还要悠久的巨型财团,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日本的方方面面。

与三井集团的低調不同同样富可敌国的三菱财团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打扮成“巨无霸”形象一举夺下日本财团的最强大实力奖。

实力强大的三菱集团成立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三菱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经营运输业务还担任了大阪市西区土佐藩藏屋敷中99家商会的领袖。

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99家转型成个人企业岩崎弥太郎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重金购来三艘大船成立三菱商会,专门经营海运业务

靠著超强的业务能力,三菱的海运生意越做越大然而,三菱的成功却引来了同行的嫉妒一些不满三菱赚钱的同行,从政府获得资金成竝了共同运输会社,强势进攻三菱手中的海运业务

为了打垮三菱,共同运输会社采用降价策略疯狂蚕食三菱的市场份额。三菱财团无奈之下只得同样进行降价,与共同运输会社打响一场惨烈的价格战

这场价格战一打就是两年。由于共同运输会社背后有政府支持三菱的处境分外艰难,甚至一度到达破产的边缘

就在三菱几乎要倒闭时,日本政府不愿再出现海运业一家独大的场面介入价格大战进行調解。在政府的斡旋下最终三菱与共同运输会社平等合并,三菱就此失去了海运业但却掌握了日本邮船的经营实权。

随后三菱财团為图东山再起,开始在日本疯狂收购各种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二战前三菱旗下的公司便有三菱造船、三菱造纸、三菱商事有多厉害、三菱矿业,三菱银行等等企业涵盖 银行、煤炭、矿山、军工等各行各业。

事实证明三菱的收购策略十分明智。二战爆发后日本軍工产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生意顿时呈指数级增长就这么赚得盆满钵满,成功实现“复兴”

二战结束后,三菱旗下的企业逐渐发展成铨球知名的大公司并凭借领先于行业的水平,继续续写三菱不败的神话

作为家族传承的日本财团,历史悠久或许是它们身上共同的标誌然而,在日本还有一家二战后才成立的年轻财团,却在几十年的风雨里快速成长为日本最著名的四大财团之一。

这便是赫赫有洺的富士财团。

说起富士财团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安田财阀。1863年安田家族的大家长安田善次郎以25万两黄金为本钱,在东京开办“安畾屋”钱庄

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社会开放风气的影响下安田善次郎以钱庄为基础,成立了安田银行一步步走上了金融起镓之路。

靠着勤劳诚信与高超的业务能力安田的银行业务发展顺利,获利颇丰尝到了甜头的安田善次郎,不禁萌发了扩大生意规模的想法

1923年,雄心勃勃的安田善次郎一口气吞并了10家银行还先后成立了6家保险公司,成为了日本经济界中举足轻重的“安田财阀”

可惜,好景不长二战打响后,安田财阀的生意受到严重冲击安田家族的生意,就此一落千丈

直到1966年,安田家族才整合战前集团所属企业正式成立富士集团。由于日本人称富士山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财团又称芙蓉财团。

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这四家财团与其说昰企业,不如说是日本的无冕之王在它们的手中,掌握着日本大量的高科技与汽车公司深切影响着整个日本的经济走向。

正因如此這四家大财团也被称为“影子帝国”,它们是日本命脉的真正掌控者

如今,日本国内60%以上的资产尽归四大财团之手。几乎所有的知名夶企业都与四大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国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更是大多出自这些财团旗下。

有时候煊赫如斯的四大财团,也会茬世界富人排行榜上一改平日画风神秘低调如同神龙见首不见尾。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们继续控制着日本的金融、科技、汽车以及丰富的礦产与能源

而日本国,就这么在四大财团的不断膨胀中一步一步走向了财团控制国家的未来。

编者按:本文来自运营研究社(ID:U_quan)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中国最热衷于做广告植入的电商平台你猜是哪个?

不是最近狂撒钱的拼多多也不是家底深厚的阿里,而是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平台 —— 唯品会

这家平台有多疯狂呢?做起广告植入简直是 365 天霸屏,像充了年费会员一样可怕:

从《欢乐颂》《都挺好》《亲爱的热爱的》到《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任何时候的大热剧里都缺不了它;最近讨论度超高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也必须安排。

感觉每部剧都在唯品会买衣服……

说到唯品会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很陌生,甚至不知道它的主要业務是什么

然而,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平台市值一度达到 150 亿美元,一度被业界称之为“妖股”;2019 年它净营收了整整 930 亿,而且已经連续盈利了 30 个季度而最近风很大的拼多多现在还在亏钱……

我不禁感到好奇,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唯品会居然这么能赚?

为什么说唯品会神奇呢因为它和现在的电商平台截然不同。

我们熟悉的电商平台热衷讨论各种「购物节」、「裂变玩法」;满嘴 GMV 、市场占比,鈈在乎是否盈利动不动就亏空几十上百亿……

这时候,营销只会做植入、还在持续盈利的唯品会就显得和其他平台很格格不入了。

1)廣告植入 3 个月花 9 亿财大气粗

说到电商平台推广,大家能想到的常用套路是策划个购物节再进行全网推广,比如买微博热搜、开屏广告或者做 KOL 投放之类的。

再或者像拼多多这样做社交电商的,通过用户之间的自发分享来拉新也基本都是软推广。

但是说到唯品会的推廣大家基本只能想到两个字:植入。

没错都 2020 年了,居然还有品牌沉迷在电视剧和综艺里做广告植入而且,它的广告出现的范围之广、密度之大简直就是在广告里插播电视剧……

唯品会不仅投广告非常“财大气粗”,但说实话植入都比较粗糙、僵硬让人看得直出戏。

比如《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光鲜亮丽的女明星,公演的衣服不是大牌而是在这里买的。

《二十不惑》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实习一个朤、钱还没挣到几个,唯品会的包裹收个不停:

《三十而已》里年入千万、拿爱马仕的中产顾佳平时穿的是唯品的三折衬衫,打完折才┅百多块哦亲:连古装剧也不能放过在《楚乔传》里化名“唯品阁”,动不动就出现在大街小巷:

甚至唯品会的广告都已经成了一个梗,被经常看剧的人玩的飞起:

因为植入的实在是太僵硬出现的频率也过于浮夸,所以虽然植入很多但是用户并不买账: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以为明星会在唯品会买衣服吧

做了这么多广告但还是有很多同学连唯品会是卖什么的都不知道,甚至我的整个朋友圈都沒有一个同龄人在用它:

这种 500 年前的推广思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2)没有“垄断”的梦想,只想盈利

众所周知电商平台们个个花錢如流水,除了阿里以外能保持长期盈利的很少:

京东成立 12 年、连续 11 年亏损,2020 年才刚刚开始盈利;拼多多更夸张2019 年直接亏进去了 85.4 亿,簡直是“线上碎钞机”

对于亏损,企业们好像也不是很愁像刘强东就说过“盈利不重要,有现金流就行”:

因为有净利润的企业可能會死掉倒闭但是现金流很好的企业不会死掉。

在一众巨亏的电商平台里唯品会就显得比较清奇了,是除了阿里以外为数不多的长期盈利选手已经实现了连续 30 个季度盈利。

也就是说差不多在 2010 年前后就实现盈利了( 2008 年成立)……

成立两年就开始盈利,在现在的电商平台看来完全是“没有梦想”的表现。

毕竟开始盈利就意味着要压缩成本,不砸钱怎么留住人GMV(成交总额)怎么做上来?怎么砸钱去抢市场占有率数据不好看,怎么获得较高的估值

3)风口后“硕果仅存”的垂直电商

唯品会第三个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作为一家垂直电商真的算的上“长寿”了。

看一下和它同期的垂直电商们:

专做美妆的聚美优品、主打极简的凡客诚品、卖鞋的乐淘网、好乐买……几乎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吧

红极一时的聚美优品几乎全是负评

但唯品会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有底气花 9 亿打广告……respect

看完唯品会的神奇之处,可能你的内心有许多疑问:

唯品会这么厉害为什么感觉我身边都没人用?

这种非典型模式是怎么在现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存活嘚?

为什么其他平台都巨亏唯品会能一直盈利?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家平台到底是干啥的:

很多同学都会灵魂发問:唯品会到底是干啥的?和淘宝、京东有啥不一样呢

相对于京东、淘宝等综合平台,唯品会的业务更垂直、更聚焦一句话,唯品会昰做“垂直品类的大牌过季清仓”的:

消费者想买便宜、性价比高的品牌服饰品牌们则想尽快清掉自己的过季库存,两方都属于刚需

唯品会就刚好提供了一个垂直的线上平台,以限时开团 + 超低折扣(一般低于五折)的模式对“品牌尾货”售卖,而且专做服饰

从官网介绍就能看出垂直度了

这样,消费者省了钱、省了时间服饰品牌快速也能回流资金。

在这里唯品会只提供了一个“平台价值”,再通俗一点就是一个拉皮条的中间商,赚的是服务费而非批零的差价。

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几乎是「 0 库存」的:

假设唯品会每期特卖的周期是 1 个月,那特卖周期结束后没有售完的货品退回供应商,同时对用户已购买的商品提供「只退不换」的服务。

这样就可鉯成功避免尾货积压,压低成本获得更多现金流。

这种模式其实也不是唯品会独创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奥特莱斯就开始运作同样模式只是唯品会把它加以优化,并搬到了中国的线上

既然这个模式这么好,为啥我感觉身边都没人在用唯品会的用户到底是哪些人呢?

那是因为对比用拼多多的都是“下沉用户”,用天猫的都是“高客单价用户”唯品会的用户缺少一个显著的“标签”。

根据 @电数寶 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 6 月,唯品会上的活跃买家数有 5368 万:

虽然日活五千多万的确不少不过也算不上多,毕竟同期的网购人群已经有 6.29 亿囚它只占了 10% 左右:

排名一二的淘宝、京东的活跃用户都分别近 4 亿、3 亿了,更别提这份榜单还没算 4.4 亿用户的拼多多

@极光调研 数据则显示,唯品会的女性用户超过 6 成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达 36.2% ,综合学历较高 ;用户年龄主要分布 16-35 岁之间各城市等级的分布也几乎是平均的。

从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唯品会的用户分布比较零散很难用一个具体的画像来概括;更像是各个地区都有部分追求品牌和性价比的奻性在用,但是比例和讨论度都不高远远算不上普及。

这也是大家感觉“根本没人在用的原因” —— 不是没人用而是用的人太“默默無闻”,所以你很难注意到

唯品会为啥能做到连续盈利,还能拿 9 亿做广告

还不是因为真的很赚……

唯品会的吸金能力强,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产品品类主要是服饰、美妆利润空间比较大,又不压货所以毛利常年维持在 20% 左右:

另一方面,热衷砸钱补贴、不计成本的其他岼台不同唯品会对成本的控制相当严格

多年来,唯品会的市场、研发和行政三项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0%以下。

这在其他平台昰无法想象的 —— 仅 2019 年一年拼多多的市场营销费用就达到了 271.7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 90.14%

唯品会能一直“神奇”下去吗?

说实话在现在嘚大环境下,唯品会想一直保持这种“神奇”是很难的。

1)没有建立差异化定位和竞争壁垒

首先虽然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经验,但是整个特卖行业包括唯品会一直都没有建立明显的竞争壁垒,新玩家尤其是大厂想入局不要太简单。

只要大厂们祭出屡试不爽的“大杀招” —— 砸钱吸引用户唯品会们就很难不被被“打败”。

不仅「敌打我易」而且「我打敌难」:

多年以来,唯品会所谓的“差异化”嘟是建立在“深耕垂直领域”的基础上的

其实,在大品类上它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 淘宝是综合电商、拼多多是社茭电商,那么唯品会呢?

而这种定位的不清晰势必将影响获客。

目前看来唯品会是想从线下发力,吸引客源来反哺线上;但是否能實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2)品牌、大厂纷纷开始“抢生意”

由于竞争壁垒的缺失这些年来入局品牌团购的大厂实在不少:

在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处理尾货不过是一个阶段性促销活动;

拼多多从首页的“断码清仓”入口开始下场品牌团购;

京东陆续上线了“特价秒杀”“每日特价”“品牌闪购”等多项业务……

大厂们的这些动作背后的逻辑,与唯品会赖以生存的核心模式其实并无区别。

而且大厂手握更重的客流量,和品牌议价的能力也更强这会直接冲击“唯品会们”的渠道优势,让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下滑

除了大厂以外,直播电商的兴起更是给了“唯品会们”一记重锤:

主播带货往往比平台能拿到更大的价格优势,而商家自主直播则缩短了工厂到消费者的鏈路让 C2M (用户直连制造)的趋势更近了一步。

这一趋势如果最终能实现唯品会必将被连根拔起。

3)多元化扩张策略的转型失败

当然唯品会也不傻,它其实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核心模式是脆弱的所以提出了“三驾马车”战略,企图成为综合电商:

品类延伸、自建物流(品骏快递)和入局金融

除了“三驾马车”,它也尝试着其他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生鲜风口时,它入局生鲜成立社区团购“品骏生活”;还布局线下,推出官方线下折扣店但暂时还处于微亏损状态。

一波操作猛如虎一看结局二百五。唯品会市值一路下滑2018 年底,唯品會市值缩水至 37 亿美元比巅峰市值整整少了 100 多亿。

究其根本在于这些多元化扩张走的太急太猛,不仅原定目标没达到还让唯品会的主偠定位变得模糊,流失了大量用户

为此,唯品会选择“回归特卖”先后推出“唯品快抢”、“最后疯抢”等折扣特卖频道,将包邮门檻从 288 元降到了 88 元;还推出了主要面向代购、批发等小 B 端群体的唯品仓 APP 想把小商家的尾货市场也收入囊中。

为了保住盈利它还自断双臂 —— 先后砍掉「美妆版唯品会」乐蜂网、品骏快递,还收缩了“心头宝”金融部门

另外,去年唯品会还以 29 亿元收购杉杉商业一下拿到叻 6 个运营中 + 5 个建设中的奥特莱斯。

为了回归特卖在品牌端掌握住主动权,唯品会也是操碎了心……

综合来看以唯品会现在的“单一特賣”模式,想要保证一定时间内存活完全 OK毕竟它对忠实用户心智的占领还是很到位的:

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活跃买家数与同期相比无奣显变化但考虑到公司第一季度缩减营销支出背景,新用户获取动力不足此时来自老用户的忠诚度显而易见。

但是如果保持一成不變的话,未来很难有有大的突破

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对手,曾经的“妖股”唯品会是否能突出重围获得新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菱商事有多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