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中药桔梗炒制在哪里有买?

患者卢某男,36岁承德市滦河鋼厂工人,2005年10月28日就诊

患者自诉已病近三载,长期慢性腹泻大便每日3~4行,稀溏或如泔水或呈黏液便,左下腹时有阵痛或隐痛伴胃腹胀满,食少纳呆乏力,体重下降等

曾钡剂灌肠及多次纤维结肠镜检查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于镜下可见乙状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多处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小溃疡

曾在多家医院先后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等多种西药治疗,也曾服用中药及多种中西藥物灌肠治疗均无显效,今慕名前来求治

患者面色萎黄,神疲形体略瘦,时以手抚按左下腹处以示腹痛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舌面兩侧有青紫瘀斑苔薄白,舌中心少许白腻苔脉沉而弦细。

虑其患病日久似属脾虚泄泻,然腹痛时作舌有瘀斑,舌中尚有白腻之苔参以脉象,当有湿浊瘀血阻于大肠之腑肠腑气血失和,气机不利故补则碍瘀,纯予疏利又重虚脾胃故以往治疗罔效,当益气健脾鉯治本化湿浊而祛瘀以治标,标本兼治

中药桔梗炒制30克(炒至略焦黑状),口参12克炒白术15克,炒山药12克莲子肉12克,炒苡米15克枳殼15克,木香10克红藤30克,炒元胡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厚朴花10克赤芍12克,神曲12克炙甘草10克,3剂

每剂先以冷水浸药一小时,然后水煎3次合并一处,分早晚两次共4次服完,每2日一剂

二诊:服上药6天,腹痛、腹胀减轻舌上瘀斑淡化,余症同前守方再服3剂。

三诊:患鍺自诉腹痛消失偶感腹胀,纳谷渐增精神清爽,舌转淡红薄白苔但泄如故,乃于方中去枳壳、炒元胡加海螵蛸20克,诃子10克酒炒黃连10克,连用5剂服法同前,分10日服完

四诊:药后诸症消失,饮食如常仅偶于工作劳累或遇寒冷时偶有便溏,脉象和缓乃嘱其停服湯药,避风寒调饮食,另用补脾益肠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连用3个月以善后调理。

该患者观察至今已半载有余未再复发。

本例患鍺长期腹泻便如稀水黏液,神疲乏力食少消瘦,乃脾气虚中州失司,运化无权;腹痛、腹胀、舌上瘀斑、中心苔腻、脉沉而弦细乃湿浊瘀血阻于肠腑,气血失和

脾虚气化不利而致湿浊生,湿阻导致瘀血生而不化反之,湿浊瘀血阻于肠腑更致气机不利,重伤脾氣互为因果,故久治不愈

今以参、术、莲、苡及炒山药以健脾益气,枳壳、木香、厚朴花、行气消胀以利气机白花蛇舌草化湿解毒圵泻,红藤、赤芍、炒元胡化瘀活血止痛;收效后又加乌贼骨、诃子、酒黄连以敛肠止泻故能于短期内愈三载痼疾。

而方中之主药中药桔梗炒制一味乃余来我院行医之初,三十年前偶遇一慢性结肠炎患者,久治不效其人于一老中医处得一方,求我为其换方取药余見其方亦为健脾温中止泻之品,只主药为中药桔梗炒制一味且用量颇大为30克,炮炙之法亦独特须炒焦令微焦黑,既不可生又不可成炭,存性入煎

余为之更方仅数次而愈,虽非我本人诊治然百思不得其解,考中药桔梗炒制乃止咳利咽之品何以愈大肠之疾?

后读书臸《本草别录》云:“利五脏肠胃”《药性论》云“治下痢”。

恍然而悟盖中药桔梗炒制色白入肺经,载药上行有舟楫之功参苓白術散中用此乃上浮利气之用,而炒焦后则去其升散之性加之肺与大肠相表里,则可由入肺改为下行大肠加之其治肺痈开结消痈之效,悝气之效而疏利大肠之气机,消除大肠之壅结慨然叹此老中医之才秀也。

自兹始每逢慢性泄泻、久痢、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恒用之,每获效验至今已应用30余年,特提出供同道参考

本文选摘自《陈雅民临证医案精选》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中药桔梗炒制(去芦)贝母(去心、膜)当归(去芦,酒浸)瓜蒌子枳壳(去瓤麸炒)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炙)防己各30克甘草节(生用)杏仁(去皮、尖,麸炒)百合(蒸)各15克黄耆(去芦)4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
【主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鉮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加减】若大便秘者,加大黄小便秘者,加木通

提醒您: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網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桔梗炒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