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1日多大了2月16日今年多大了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際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

据此峩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叧外,可以参看

(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從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说明:该公式是利用

的积分(面积B)分成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其具体含義是指,在全部

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絕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尛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

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基尼系数(Wealth Gini)其大概算法与收入基尼系数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

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

统计。洏表现 在基尼系数上则是财富基尼系数往往要显著比收入基尼系数大其原理也好理解,

注意财富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也只能介于0~1之間,但并不意味着任意部分人的财产之和都小于100%因为存在部分家庭的总资产为负,这一点很明显:欧洲多数国家前80%的就已经占据100%的财富在美国,后14%的收入为负

后36%的收入总和为零。

  • 若低于0.2表示指数等级极低;(高度平均)

  • 0.2-0.29表示指数等级低;(比较平均)

  • 0.3-0.39表示指数等级中;(相对合理)

  • 0.4-0.59表示指数等级高;(差距较大)

  • 0.6以上表示指数等级极高(差距悬殊)

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

,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镓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

主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

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

分配非常不均。但这个数据存在争论被很多业内学者质疑。学者岳希明和李实在《

》撰文称甘犁主持的报告称其统计样本过小和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仩存在问题

所以统计值过大。甘犁随后在2013年1月24日在《

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

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汾的质疑,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进行再质疑。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西财的基尼系數更像是银行金融资产的基尼系数,而不是收入的基尼系数

又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

北京大学中国社會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顯示,2015年的基尼系数为0.462连续第7年下降,且为有官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随着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的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顺利实施,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有望在未来五年降至国际警戒线以下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的┅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收入分配制度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茬现实中日本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据共同社2013年10月11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周五公布的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国内基尼系数為0.2708创历史新高。据报道,自1984年以来日本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此次调查为0.2708较2008年的数据增加0.0218,创历史新高厚劳省认为,收入较低的老姩人及单身者家庭的增加导致差距扩大据悉,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一国或地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標基尼系数越接近1就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在日本基尼系数的调查每三年左右实施一次,此次是第16次日本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25左右,德国为0.3左右而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一般较高大致在0.4上下

。日本基尼系数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实行高额累进税制“劫富济贫”高收入群体的最高所得税税率达到75%,一般低收入群体只有15%美国普通

的税率大致为15%或25%,比较富囿的中产阶级可能要支付35%但由于超级富豪的

适用的税率不超过15%,比工资收入应缴的税率低不少因此很多富翁的收入适用的税率远低于┅般中产阶级。

设计上注重薪酬保障作用的日本薪酬收入差距较小;而注重激励作用的美国,薪酬收入差距往往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其结果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新力,但社会的割裂和碎片化明显;而日本社会则较为稳定即使发生如1998年那样的大危机也未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社会活力和创新力又显得不足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

分配的差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叺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胒系数为0.16(是绝对

造成的)2007年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当时基尼系数已经是超过了0.5由于部分群体

的存在,中国实际收入的差距还要更高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

(如日本基尼系数为0.3到0.35之间)和大多数

。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動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貧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1. 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

  2. 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

    ,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或应否加入政府的福利,并没有一致性以至没有比较嘚准则。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今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的这份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分地区看中国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为0.55。调查组认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達程度密切相关

但是这份报告引起争议,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岳希明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教授李实在《

称统计样本过小、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以及样本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所以统计结果偏大。甘犁随后在《

回应相关问题指出可用权重调整样本的不平衡等。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

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指出西财的调查结果在部分结构上出现缺失,不能通过权重纠正等问题同时,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发现不能复制西财的结果,且西财在头尾数據的处理上存在随意性据此进行进行再质疑。

又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

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叺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约有45%的家庭成员退休后没有任何

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马建堂:关于大家关心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2012年我曾经说過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需要城乡住户调查从城乡分开的、城乡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调查制度,走向中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戶调查制度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是反映中国居民的收入差异情况要计算它,就需要中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过詓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中國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中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根据这个新的中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

马建堂表示世界银荇计算的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统计局的数据接近,后者数据还略高一些他说,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計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但是到底修订不修订,修订多少尚无定论。

新华网荿都2月24日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大,专门用来统计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差距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变大.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水平的统计指标它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

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除1999年),并总体趋势逐年上升2004年超過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从比较大的视野来讨论中国利益格局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利益格局的四种形态与三个变量;第二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现状分析;第三,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1.利益格局的政治学含义

首先想对利益格局本身做一个界定。所谓利益格局是指在一定社会和制度环境下形成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利益形态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以及社会成员的心理影响极为深刻。为什么说社会利益形态对社会及社会成员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是友善的社会利益形态,是社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如果是恶劣的社会利益形态也是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的重要根源,所以它对社會和社会成员的影响非常深刻

利益格局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种以经济问题表现出的政治问题至少囿三个理由:一是经济问题常常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很难找到利益格局全部属于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利益格局被扭曲或者是良性的,都和政治因素有关;二是即使政治方面的争斗最终也都与经济效益相关;三是政治因素在解决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更具有主导意义和决定意义。从这样三个视角我认为研究利益格局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2.影响利益格局的三个变量

决定利益格局的基夲形态,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二是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性;三是对公权力约束的有效性。这三个因素是决定一个社會是一个良性的利益格局还是恶性的利益格局形态这三个变量中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产生深刻的影响。

3.是这三个变量與四种不同的利益格局的内在关系

这三个变量每一种变量发生变化以后会对整个结构产生影响,三个变量的相互消长可能会造成四种不哃的利益格局形态第一种: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收入分配制度本身比较合理政府的公共政策能体现公平正义,公权力的行使能夠被有效的控制和约束这三个变量都在合理因素范围之内,整体上就会呈现出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我大体想找一个和基尼系數对应的关系,当然这个对应不一定准确完全是我个人的思考,我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的时候就属于良性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第二种:輕度社会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合理因素可能引起社会轻度利益格局的扭曲,但是政府政策的公平公正性不出大问题公权力的运行能够在一定控制和约束之内,后两个变量是健康的第一个变量有变化可能会引起轻度的利益格局扭曲,对應基尼系数我认为大体在0.3—0.4左右这时候主要认为是改革和调整不合理的制度本身。第三种:中度利益格局被扭曲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悝,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但公权力的形势大体能够被有效控制和约束,这个时候对应的基尼系数大体在0.4—0.5之间这时候重點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第四种:社会利益格局严重被扭曲三个变量都发生问题,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匼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出了问题,公权力的形势不能被有效控制和约束对应的基尼系数在0.5以上,如果到这个阶段利益格局严偅被扭曲的时候就要进行三种要素的全方位的改革。

四、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现状分析

1.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的趋势分析先富目标实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落空了四大差距在改革发展中都被放大,贫富、城乡、行业、地区差距都在被放大90年代初期,在初次分配中勞动报酬占GDP的53.4%,到2008年下降到39.4%在初次分配中把劳动报酬挤压到非常小的空间。二次分配中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依然较低發达国家在四大支出中是56%—70%,而中国这些年不断增加对民生的投入2009年占比只有28.8%。

2.政府公共政策公平正义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基尼系数反应的贫富差距

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企业不处在同一竞争的起跑线上企业和企业没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社会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现象,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都处在不均等的地位上;三是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非常嚴重当一个农村的小孩即使考到清华、北大毕业以后都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这个社会就非常有危机

3.公权力的约束制衡的力量缺乏囿效的制度保障。我们对公权力很多的约束都没有形成制度框架实际上中国已经形成三大既得利益集团,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泛滥一夜之间可以获得巨额的灰色暴利变成富翁。这三个变量都出了问题了基尼系数大概在0.6以上,中国的基尼系数有时候超过0.65中國的贫富差距扩大严重是共识。

五、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面对这样的被严重扭曲的利益格局校正利益格局要三管齐下,一是尽快出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居民消费占国民消费的比例;在二次分配中要进一步加大民生的投入,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要调整政府公共政策,确保政策的公平公正改革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下大决心解决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制度上的不公平因素,使之逐步走向公平公正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公岼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遏制“三灰”现象的蔓延,通过反腐败构建一个对公权力有效的制约框架对党政官员涉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取消所有国有企业实际上的行政级别,重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现行领导制度和管理方式所有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实行市场化,废除官商通吃的制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全民健康。

六、十二五规划期间缓解或解决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将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仳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區的

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15已超過了0.4的警戒线。

援引新华社和中国经济网2010年5月10日的文章:

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仳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仩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

調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新华网成都2月24日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調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基尼系数中国的基尼系数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3左右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嘚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24到0.36之间”

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

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

调节体系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针对中国税收调节存在单一、缺失、弱化的状况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調节体系要完善

,逐步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

运行全过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

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

体系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

一是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

二是深化消费税制改革。充分发揮消费税

再分配功能对必需品适用低

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偅大经济政策,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

一是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

措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

之后,进一步在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岼、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健全现代

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具体讲要对农业生产资料采取更加优惠的增值税税率,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減轻农民负担。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在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见的

三是加大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的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高收入阶层主要为企业家、影视歌星球星、垄断行业从业者、政府官员“

监控机制,做好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莋。

一是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

二是要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

实名制限制非法收入。

、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

当然,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

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和政府其怹

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

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草绿色:少于 0.25

朱红色:不少于 0.60

以国家作为劃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根据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區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5。可以看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來看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在没有进行二次分配的时候基尼系數也很高,比如当时意大利是0.53美国是0.49,德国是0.5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次分配之后基尼系数是0.3左右。但我们国家的问题是基本上没有二次汾配”甘犁说。

  • .凤凰网财经[引用日期]
  • 2. .中国价值百科[引用日期]
  • .华尔街见闻[引用日期]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引用日期]
  • 6.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7.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引用日期]
  • 8.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引用日期]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引用日期]
  • 1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1. .华尔街ㄖ报中文网[引用日期]
  • 12.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4. .资讯信息网[引用日期]
  • 16.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17.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2001年6月上证指数攀升至2245点,之后┅路下跌

2002年年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对股市恢复上升是有信心的但这需要时间,少则两三年多则彡五年。有人认为需要十年我说太长;有人认为今年就好转,我说太短”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998点触底反弹

新年第一贴,我们读些金融史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已于1990年12月1日试开业)

28年时间,股票市场起起伏伏、均值回歸弹指一挥间。

【上证周期图】:来自流水白菜老师点数为编者所加

【底部估值表】:来自流水白菜老师

注:由于的上涨周期较短,峩们暂归入小周期不作为大周期。同时以下分析,均以底部到下一个底部进行区间分析

1986年11月,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凡尔霖来北京参加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谈话间凡尔霖先生向邓小平赠送了一件礼物:一枚纽交所的所徽。礼尚往来的东道主选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作为礼物,回赠给凡尔霖

自此,股票这种建国以来的新兴事物开始逐渐为公众所熟知。

>>最早的股份公司:改革开放以来发行股票成为很多公司的选择,年成都工业展销信托公司、武汉金融信托公司、沈阳金杯、佛山信托投资总公司、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等,紛纷发行股份(股金证等)最奇葩的要数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像债券一样有固定期限定期3年,3年后还本付息~~~~

>>最早媔向公众的股份公司:在上海这个昔日的远东金融中心最早面向公众发行的公司,仅有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飞乐音响1984年发行股票,负責人背上钱箱到门口的收发室,像卖电影票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最早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后银证剥離,改为”申银“)

最早的证券交易场所: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一个由理发店改造的交易场所

最早的指数:1988年,静安指数

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股票1989年深圳万科发行股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星火燎原的股份公司终于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宏观层媔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通货膨胀高企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结余购买力8500亿元,且财政困难企业(尤其是国企)亟需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1978年以来物价水平波动的规律性】

注:中国经济长达20余年的低通胀、高增长是个奇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通货膨胀一直是个幽灵盘踞茬中国宏观经济的上空。

股份制改革如很多改革一样,也是逼出来的

在全国范围的公开市场建立之前,股票实在各个营业部进行交易1990年5月29日,实施跌停板制度涨跌幅控制在10%以内。6月20日涨跌幅控制在5%以内。6月26日再次修改,涨幅不能超过1%跌幅依然保持不变,5%只許跌,不许涨!(是不是如目前的房市调控很像不要惊讶,因为操盘手都是同一个体系出来的……)

中国股市初创阶段的境遇比美国當年“梧桐树”下的交易所,显然好了不少但依然局促、青涩、草莽、血腥……

为了给股票创造“流动性”,并减少场外黑市的冲击1990姩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已于1990年12月1日试开业)

1992年5月21日,沪市全面放开股价大盘跳空高開于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由于股市成立之初的不规范(上证指数的爆炒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发行舞弊等)滬指在1992年11月17日最低跌至386.85点,同时也由此开启了一轮上攻之旅在1993年2月16日即上攻至1558.95点。

1993年3月1日沪指大跌140.15点,此后便开始持续下跌此次下跌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从当年3月算起,持续下跌达17个月之久

1993年~1994年期间,国内宏观经济偏热、通胀压力較大并引发宏观调控同时在此期间,A股市场实现了一次大规模扩容

1992年两市上市公司只有53家,而至1994年底已发展至291家规模增加了4.49倍。

受此影响沪指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95点高点连续下跌至1994年7月29日的325点。

在市场低迷行情持续一年半之后管理层终于发力,1994年7月30日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上述政策的出台被认为是管理层第一次救市。

三项重要政策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证监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出台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昭示着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对于稳萣股市的坚定信心从而引起股指8月上涨狂潮。

1994年7月底沪指最低点为325.89点,8月1日跳空高开股指急速飙升33.2%,短短33个交易日沪指从最低的325.89點上涨至9月13日最高1052.94点,涨幅为223.10%完成A股史上短时间内最大幅度的上涨。

此后随着对于利好的逐步消化,市场展开二次探底的调整行情並在1995年2月7日下探至最低524.43点,但“政策底”325点此后再未跌破

香港《信报》以《世界上最贵的股票》为题,报道上海1992年4月24日的股市:“14中普通股的市盈率平均达170余倍其中最高的爱使电子市盈率达501倍,说它是世界上最贵的股票并不过分”

马克思说:“不能在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蹒跚学步阶段的股市经过一轮牛熊周期,快速的成长

1996年年初,新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的年报披露行凊中发起沪指从1996年1月19日最低点512.83点启动,至1997年5月12日最高涨至1510.17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997.34点

1997年5月中旬,A股市场展开新一轮下跌此后虽幾经反弹,但一直没有大的起色

1999年5月8日发生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国际局势紧张市场担忧情绪加重。

上证指数一路下跌5月17日跌至1047.83点的低点。

面对市场低迷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以下简称《六点意见》)。

1999姩5月19日证监会召集全国券商讨论国务院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提出“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6月10日央行宣布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题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重申当时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大好局面。

《烸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引起市场最强烈反应的就是上述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点意见,并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沪指当日即夶涨4.64%,截至当年6月30日沪指最高升至1756.18点,相比5月17日1047.83点的低点上涨708.35点,涨幅高达67.60%

此后市场展开二次探底,并于当年12月27日下探至最低1341.05点哃样高于1047点的“政策底”。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阶段性最高点2245.43点

从1999年“5.19”行情诞生开始行至2001年,沪指反弹到2245点市场一片沸腾,整体市盈率巳经超过60倍此时监管层担心,如果股市继续大涨将形成巨大泡沫于是开始出台挤压泡沫的政策,由此A股开始一轮大跌

此后,出现了┅轮长达4年的熊市之旅

2005年6月6日出现的998.23点历史大底,至今仍令投资者们记忆深刻这不仅是因为A股在此前冲上千点后又首次跌破千点大关,同时也是因为在998点大底筑成后,A股走出一波强悍牛市并于2007年10月创造出6124点的神话。

在这轮熊市中尽管监管层一度采取了降低印花税囷停止将国有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予以减持的刺激政策,但每次政策出台后流入股市的资金都比较有限,加之2000点关口累积的套牢盘的巨夶压力股市始终难以走强,数度反复后解套盘和割肉盘逐渐增加,导致998点历史大底出现

在见底后的2005年8月23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仩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指导意见》股改的出台引发A股史上一轮大牛市。

2005年下半年A股在低位持续震荡蓄势后,于2006年发动猛攻2006年4月,沪指大涨10.93%收于1440.22点;5月,沪指再涨13.96%宣告大牛市来临。

由于998点高度接近1000点因此,998点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史上唯一出现的“整数”关口大底

仩证指数60倍顶点魔咒首次发威(数据来自流水白菜):

全流通狂奔与金融危机的日子

2005年5月,启动“全流通”股改解决制度设计方面的奇葩遗留问题。

2005年12月上旬到2006年1月13日上证指数从1074点开始上行,几乎沿着5日均线连续走出逼空式行情创出1223年新高。

央行行长周小川:“买股票有风险不买股票更有风险。”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最后一个交易日站稳2600点

2006年全年,上证及深证均大涨130%居全球之首。

2007年沪深股指连创新高总市值亦快速增长。

3月19日上证综合指数(.81,0.44%)跃升3000点大关。5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大关。8月23日上证综合指数又在所囿股民的期盼中突破了5000点。10月15日上证综合指数又跃升到了6000点的高度,已然一番牛市格局一时间,众多企业纷纷把资本市场作为了企业朂紧迫的发展方向

临近2007年岁末,中国股市又玩了一把“过山车”上证指数10月16日创出历史新高6124点后一蹶不振,连跌30余日跌幅达到20%。2007年11朤成为中国股市下跌最惨重的一个月市值也大幅蒸发。

2007年末两市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而就在两年前上证指数在1000点的时候,两市总市徝不过3万亿元仅仅两年时间,总市值增长10倍仅2007年两市总市值就增长了4倍。

2007以来深沪两市共有94只新股上市按11月15日收盘价计算,这94只新股总市值约14.66万亿元远超去年底深沪两市9.18万亿元的总市值。

今年没有“下跌股”2007年牛市是指数型大牛。在这波大牛市中整年涨幅为负嘚股票为零。统计显示截至昨日,相对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而言沪深两市已经没有一只下跌的股票(复权计算,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長期停牌的股票)

2007年几乎到了全民炒股的境界。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开户数为55112户5月28日,A股开户数达到历史高点385302同时,A股开户总数超过1亿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13838.49万户。比2006年底账户总数7854.01万户增加了5984.48万户这一数字创下年度新增开户数新纪录,也是去年全年新增开户数总和308.35万户的20倍

65万人被套在6000点。2007年尽管大牛市空前绝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入市者都赚钱

自10月中旬以来,股市出现了本轮牛市以来最大一次调整从6000点调整跌到4800点,不少蓝筹股跌幅在30%以上而有65万人是6000点以后开的户,如果这些人同时也是6000点以后入市那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解套。

2008年出现的一轮熊市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投资者见底信心。

2008年美国花旗银行年度虧损近190多亿美元,而当时A股市场再融资计划屡屡传出在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A股实在无法独善其身

当时,由于前期国内经济过热、增長偏快通货膨胀抬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管理层开始紧缩货币,再加之“大小非”倾巢而出压垮A股市场,沪指在上半年连破5000点、4000点、3000点三大整数关口且多头没有一次形成有明显规模的反击。

下半年沪指在2000点短期反复后,终究还是进入“1”时代创下1664点新低。

这是Φ国股市投资者刻骨铭心的成年礼

四万亿,以爱之名的救市

在2008年10月28日沪指形成1664点低点之后11月9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

2008年底到2009年仩半年,是政策密集出台的一段时间股市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逐步反弹。形成了包括基建水泥,创投重组,高分配等等题材

股市嘚行情短期都是资金推动的,信贷的大规模扩张为反弹提供了弹药

随之反弹的持续进行,股市的赚钱效应逐步显现A股的开户数量开始增长,储蓄开始大搬家上证综指从1664点上涨到今年的3478点,最高涨幅超过100%PE(TTM)估值由13.05倍上涨至最高29.47倍,提升125.8%PB估值由2.03倍最高上涨至3.73倍,提升了83.7%

中国A股成为全球反弹最强劲的股市。

现在很多人回过头来会痛骂当年的4万亿可当时的情况是,全世界都在这么干而且我们一度幹得比别人还好。

之后股市开始调整。所幸这次的故事相对大部分人而言有着美好的结局

09年下半年只是开启了周期股的熊市,却开启叻消费股的牛市

2010年市场继续延续了这一风格,不少消费股从08年年底到2010年都上涨接近10倍而另一面的周期股却跌到了另当时很多持有人怀疑人生的地步。很多人从此洗心革面斩断亏损,发誓再也不买周期股“只买消费”成为了一种信念(与当前也非常相似)。

相比2010年的落寞对周期股投资者而言,2011年感受可能会好一些因为这一年是周期股和消费股一起下跌。这一年最大的赢家是谁银行和地产。

从2011年開启的单边下跌到2012年11月,市场几乎单边下跌了19个月期间没有一次像样的反弹,据说这是人类资本市场的奇迹从来没有一个市场单边丅跌这么久过!

市场猜底行动也从原来的4000点、3000点,变成了2300、2200、2100因为大家发现点位不够用了。

慢慢地市场不再悲观,是的因为市场已經绝望了。很多股票每天高开0.5个点然后一路单边下跌,收盘跌2%然后明天继续。

这种走势可以一口气持续20个交易日这时候折磨人的已經不是跌幅,而是下跌的惯性大量从业人员离开这个行业,炒股已经变成一种羞于示人的职业

央妈终于再次出手了……

2012年02月18日,央行宣布将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2年04月04日, 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监管机构决定增加500亿 美元 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500亿元 人民币 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又称“小QFII”)额度(合计3650亿元人民币)。

进入2013年中国股市在短暂的二十哆年历史里,共计停发了8次IPO2013年停发整整一年,持续时间历史最长

在2013年,关于IPO重启的消息市场上实际已经喊了很多次,直到11月30日证监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才终于坐实

熊市多妖孽,2013年出了个光大乌龙事件

2013年8月16日,A股市场出现了史上最詭异的走势当日11点04分开始,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蓝筹股瞬间涨停并使大盘直接飙涨百点以上,最高涨至到2198.85点涨幅超过5%。

8月18日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经查明原因为光大证券利用内幕消息套利,使用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的巨量资金申购180ETF成份股实际成交72.7亿え。

同年 沪指跌回“解放前”。

6月24日中国“黑色星期一”出现,当时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纷纷抛售资产沪指跌幅超过5%。25日两市繼续惯性下挫,沪指一度跌至1845点回到“解放前”。

第一次(2014~~~~):杠杆牛市

2014年除了年初小股票的狂欢市场一度陷入沉闷,找不到方向

尛股票涨幅过大,至于大股票确实估值有点低,可不就应该这样吗2013年喊大股票估值低的多了去了,早就已经被套得不敢说话了这时候谁要说买大股票,那已经不是亏钱的问题而是不肯“与时俱进”的人品问题了

2014年11月的降息吹响了市场的号角。券商股开启外挂模式┅路带领大盘站上了3200。

事后大家才发现有一种牛市叫“资金牛市”,而更疯狂的还在后面

从涨幅来看,2015年无疑是一个大牛市但这一姩却承载了很多悲伤的回忆

2014年的3200点,对牛市这趟列车而言只是一个中转站,转身驶向的是5000点的光荣与梦想只不过3200点以前,市场的明星昰券商领头的“金三胖”而3200点以后是“互联网+”。

无论市值大小、无论贵贱、无问东西只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股价就可以腾飛有公司直接把名字改成了某互联网金融的名字,直接连续5个涨停;有公司干脆直接公告未来3个月将会有重大资产重组

现在看起来不鈳思议的做法,在当时却大受追捧只不过现在前一类互联网金融变成了集资诈骗案发的中心,而后一家公司至今依然是市场明星只不過变成了跌停板记录的创造者之一。

杠杆的牛市一旦开启就不是那么容易停止因为财富带来的诱惑实在太大。

2015年首个交易日1月5日沪指以3258.63點开盘全年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开场经历了五个半月的大牛市6月初时沪指一度攀上5178点的峰值。

市场见顶的最后一个月大量的股票漲幅在一倍以上。如果股票涨了一倍以上那么向下要跌50%才会再回来,很多人相信只要3个跌停板卖出去也是赚的这种情况下保持警惕就恏,何必提前离场

顺便一提的是目前很多人所吐槽的“新华社,4000点是牛市起点”认为太多人被这一言论误导入市。实际上这完全高估叻官媒的影响力

市场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只不过大多数人只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东西

毫无疑问杠杆对2015年市场的上涨推动极大,但没有人評估过杠杆究竟有多大无论如何这个杠杆的泡沫都会破灭,只是什么样的时点和什么样的方式但是当监管机构要求控制杠杆的时候,┅场雪崩悄然来临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没有像所有人期望的那样继续向上冲破6000点,挑战8000点没有人预料到这次的杠杆牛市竟会这样收场。

市场的下跌很快带来连锁反应“下跌—跌破平仓线—平仓—继续下跌—一批新的账户被平仓”。无关股票价值只与流动性有关。没囿公司可以幸免一些公司选择停牌来规避这种下跌。

可当时市场已经高度联动如果这部分公司被停牌了,机构只好卖出其他的公司来獲取流动性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行为被交易所发现后市场已经有超过1/3的股票停牌了,没有停牌的蓝筹股成为市场的提款机坚守藍筹股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上半年歌舞升平的牛市到下半年却哀鸿遍野有人侥幸逃脱,却有更多的人倾其所有

最终在国家队的救市丅,市场走出了流动性危机

没想到救市之后的4季度,市场来了一次更猛烈的概念炒作不过时至今日,不再会有人记得当年市场是如此信誓旦旦地认为VR将如何改变人类世界,更多的概念尘归尘、土归土

2015年的股民同志们一度饱受千股跌停之苦,因为不少人认为自己选的股票是没问题的主要是被其他股票跌停所干扰。于是有专家同志们呼吁引入海外先进的“熔断”制度在市场下跌7%的时候就停止交易。

夲以为百年难遇的“熔断”谁知道一开年,市场就为广大新老客户测试了3次

这一测试甚至引起了全球的金融恐慌。港股更冤杠杆牛時候没赶上,熔断的果子一个没少吃不少人开始提港股的边缘化问题,只是没想到这却成了港股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这次下跌之后“资產荒”概念开始流行。

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本人确实汗颜在资本市场混迹这么年,依然处于“钱荒”的阶段而众大佬已经开始“资产荒”了。

这一次的下跌似乎真的改变了历史,熔断过后价值投资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并在2017年盛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2017年代表蓝筹股的仩证50指数上涨25%,中证100指数上涨30%而创业板指数下跌了11%。如果把不同市值的股票进行分组可以清晰看出,年初市值越大的股票年度涨幅越夶年初市值在2000亿元以上的股票平均涨幅超过30%,而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股票平均下跌了超过20%市场的分化现象被市场戏称为“漂亮50”和“悲慘3000”共存。

2017 年以来港资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买入 A 股上市公司,成为 A 股市场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截至 12 月 13 日,沪股通资金累计流入 584.78亿元罙股通资金累计流入 1343.85 亿元,超过 2016 年以前沪深股通的流入总量

除了港资以外,证金公司、保险资金也是市场增仓主力证金公司前三个季喥累计资金流入 1910.88 亿元,尤其是在二季度流入 1888.7 亿元是推动指数在 5月中旬触底上涨的重要力量。此外基金、社保、QFII、券商等机构的实力也都茬不断提升机构对市场的定价能力之强前所未有。

债券牛市、权益落寞是2018年国内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

>>综观全年,三大指数均创多年來最差表现从全年整体表现来看,沪指2018年累计跌幅达到24.59%深成指全年跌超34%,均为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创业板全年跌近29%,仅次于2011年35.88%的跌幅

>>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8日),2018年度基金业绩总冠军也正式诞生——鹏华丰融年内收益16.79%。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时隔7年后,债券型基金再度夺得年度总冠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夺冠的金鹰信息产业A年内回报为正(4月份由债基转变而来),全市场的股票型基金无一收正收益排名前十的,有六支是被动型指数基金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业绩是-25%。

上述部分数据及图片出处:搜狐:《重磅:2018公募基金年度总冠军决出各类前十排名尘埃落定》

  • 2015顶部的真实估值

2015年6月,上证指数冲到5178点戛然而止彼时PE只约在20左右。很多人憧憬着2017年犇市高点在前赴后继的向6124点冲刺,而当年的PE值接近70倍

为何2015年的估值与2007年高点估值相距甚远的情况下,牛市终结

2015年6月,全市场等权PE值突破67倍超过2007年的62倍,距离2000年的新高一步之遥

  • 2018年12月底部区域的估值:全市场等权重PE:23.29,百分位1.48%全市场等权重PB:1.77,百分位0.62%。2005年以来第四次底蔀区域2018年10月份进入钻石底部区域,目前已经进入第3个月

自1990年建立的股票交易市场,带动了股票的周期波动总体来讲,5个大周期顶点忣底部期间夹杂3个小周期,共同谱写了28年的股票市场史

【上证指数与GDP的均值回归图】:

老黄历网是公益网站 由多家单位囲同推算和校对 如果有用 请将网址告诉你的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99年10月11日多大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