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道消什么意思某道的意思

(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②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2)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③来,徒啜④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啜也。”&&&&&&&&&&&&&&&&&&&&&& (《孟子?离娄上》)【注】①馁:饥饿。②禄:做官的俸禄。③乐正子,子敖:人名。④啜:吃喝。(1)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与孟子对学习终极目标的共同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上文分析孔孟如何看待学习与谋生的关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1)本题考查对人物观点的概括能力,需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的“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啜也”,都体现了二者对学习终极目标的理解。答案:学习是为了追求道。(或:学习是为了长远理想。)(2)答案:孔子认为学习自然可以得到功名利禄,所以君子不必担忧贫穷;孟子认为学习不能只为了生计,要有更高的追求。附【译文】(1)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需担心贫穷。”(2)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子敖来,只是为了混饭吃罢了。我没有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是用它来混饭吃的。”:
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阅读答案: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君子之道于丹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君子之道于丹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君子之道于丹&&&&&&&&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完成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客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选自《于丹〈论语〉心得》1.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达全文观点的核心句。&&&&&&&&&&&&&&&&&&&&&&&&&&&&&&&&&&&&&&&&&&&&&&&&&&&&&&&&&&&&&&&&&&&&&&&&&&&&&&&&&&&&&&&&&&&&&&&&&&&&&&&&&&&&&&&&&&&&&&&&2.根据文意谈谈如何达到孔子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你认为做一个君子还应该有哪些标准呢?&&&&&&&&&&&&&&&&&&&&&&&&&&&&&&&&&&&&&&&&&&&&&&&&&&&&&&&&&&&&&&&&&&&&&&&&&&&&&&&&&&&&&&&&&&&&&&&&&&&&&&&&&&&&&&&&&&&&&&&&&&&&&&&&&&&&&&&&&&&&&&&&&&&&&&&&&&&&&&3.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调动你的积累,写二则有关善良的名言警句。&&&&&&&&&&&&&&&&&&&&&&&&&&&&&&&&&&&&&&&&&&&&&&&&&&&&&&&&&&&&&&&&&&&&&&&&&&&&&&&&&&&&&&&&&&&&&&&&&&&&&&&&&&&&&&&&&&&&&&&&&&&&&&&&&&&&&&&&&&&&&&&&5.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请描写一个能够体现善良的行为细节。&&&&&&&&&&&&&&&&&&&&&&&&&&&&&&&&&&&&&&&&&&&&&&&&&&&&&&&&&&&&&&&&&&&&&&&&&&&&&&&&&&&&&&&&&&&&&&&&&&&&&&&&&&&&&&&&&&&&&&&&&&&&&&&&&&&&&&&&&&&&&&&&&&&& 6.请联系自我实际,谈谈如何反躬自省?&&&&&&&&&&&&&&&&&&&&&&&&&&&&&&&&&&&&&&&&&&&&&&&&&&&&&&&&&&&&&&&&&&&&&&&&&&&&&&&&&&&&&&&&&&&&&&&&&&&&&&&&&&&&&&&&&&&&&&&&&&&&&&&&&&&&&&&&&&&&&&&&&&&&&&& &
&&试题来源:重庆市模拟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议论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2. 不忧不惧 (或是反躬自省,无所愧疚);&&&&&& 做君子的标准还有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言行一致、安贫乐道、心灵丰富等方面 (第二问只要答出两个方面即可)3.叙议结合(或是夹叙夹议) 4.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5.“略”6.“略”(语言简洁流畅、优美,观点明确得满分)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君子之道于丹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议论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议论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dl class="function" id="">
热门文章推荐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本文分类: 发布时间: 已被阅读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②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注释①馁:饥俄。②禄:做官的俸禄。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评析与感悟此章讲修身与学习的目的以及求知与利益的关系、知识与财富的关系。耕种往往不能果腹,因修身、学习而得到俸禄也不是目的,实行大道才是真正的目的。()扩展阅读孔子圣迹图·过庭诗礼孔子站在庭中,孔鲤恭敬地走过。孔子问学《诗》没有,教育他不学《诗》就不能应酬,孔鲤回去学习《诗》。过了几天,孔子又问孔鲤学《礼》没有,教育他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孔鲤回去就学习《礼》。()
本文标题:(标签:)
本文地址:
除非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dl class="function" id="">
分享给你的好友
<dl class="function" id="">
<dl class="function" id="">柳宗元道义名言
名言内容:君子谋道不谋富。
名言解释: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名言出自:中国 唐朝 柳宗元 《吏商》
名言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档案资料:唐朝文学家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道义的名言20条
君子谋道不谋富。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吏商》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命上》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宁为义死,不苟幸生,而视之如归。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义,小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本站共收录柳宗元的名言61条
聪明正直者为神。
言而无实,罪也。见唐?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无实:不符合实情。这两句大意是: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那就是罪过。说话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言过其实并因此而造成错误,那就是自已的罪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说话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可用于斥责言过其实的人形同犯罪。
炎而附,寒而弃。见唐?柳宗元《宋清传》。炎:热,比喻有权势的人。附:依附。寒:寒门,比喻地位低下者。弃:抛弃。这两句大意是: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之门;躲寒远贱:抛弃寒微的亲友。这两句贬斥势利之交,反映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炎而附”已演化成“趋炎附势”、“趋炎附热”的成语,比喻依附权贵的势利小人。
善恶不可以同道。唐?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本句大意是:善良与邪恶如同水火,不可以和平共处。作者认为:“忠邪不可以并立,~”,表现出作者耿直公正嫉恶如仇的性格。在柳宗元看来,善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从原则上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决不能和平共处。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的对立。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本文地址:
推荐成语大全
柳宗元道义名言内容: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君子通大道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