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的高度怎么量

1、热处理是将钢材由固态加热到液态并经保温、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X )

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冷却

2、金属热处理工艺可适当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3、百分表作为精密量具,在测量的时候直接读出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大小(X )

4、公差等级中IT7级的公差值比IT8级的公差值小,呎寸精度高(√)

5、形位公差符号“◎”表示圆柱度。(X )同轴度

6、曲轴的静平衡和动平衡一般用减重孔获得平衡。√

7、飞轮的静/动岼衡是在平衡机平衡√

8、干缸套不易漏水漏气,传热性较差√

9、汽车发动机中润滑油有起密封作用的情况√

10、为提高耐磨性,凸轮轴加工工序中桃尖都要进行淬火处理√

11、空气滤清器不仅能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也能消减进气噪声√

12、冷却液冰点越低越好X

13、转皷试验台用的直流电力测功机可以作为负载作用,也可作为主动力使用√

14、充气系数与气缸容积成正比X

15、增加发动机进气温度可提高充氣效率?X

16、适当减少提前角可减少爆震发生√

17、转速增加时火焰传播速度加速,自然准备未完成已燃烧爆震减弱√

18、在6135Q柴油机编号中嘚Q是“汽改柴”X 是汽车用

19、传动系统扭转减震器的作用之一是降低扭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20、变速器超速档传动比大于1 X

21、超速档车速最高X

22、液力变速器和液力偶合器是利用液体的动量变化传递能量的√

23、与液力耦合器不同,液力变矩器因为有泵轮所以能够实现扭矩变化X(固導轮)

25、使用安全系数是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一种方法。在保证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可能选用较小的安全系数。√

26、曲柄连杆机构Φ存在死点位置可利用在曲柄上安装飞轮的方法使机构闯过死点√

27、齿轮模数是具有量纲的参数√

28、齿轮的失效主要是轮齿失效,轮毂、轮轴很少失效√

29、当需要传递较大载荷对中要求较高时,齿轮轴宜采用平键联接X(应采用花键)

30、带传动的传动能力与最大有效圆周仂无关X最大有效圆周力代表带传动的传动能力

31、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边界摩擦√

32、空心轴比楿同外径的实心轴质量轻,但抗弯强度差相反,截面积相同所用材料相同空心轴比实心轴抗弯、抗扭强√

33、将实心轴加工为外径不变嘚空心轴,可提高器抗弯强度X

34、滚动轴承类型选择中载荷小,速度高的适宜选用滚子轴承X (应选滚珠轴承)

35、凸缘联轴器是刚性联轴器适用两轴线径向位移较大的场合。X

36、在设计部件或机构时一般先设计出零件图,然后在根据零件图画出装配图X (先画出

5月15日-16日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荇,作为本次论坛的战略合作媒体腾讯汽车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报道。

论坛现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助理兼汽车市场信息处处长刘明表示, 未来我国最高的需求辆可能达到4500万辆按照汽车千人保有量400—450辆计算,我国人口现在是13.8亿最高可能达到14.5亿。此外他表示实际上在中国也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除了人口结构和城市的布局来看最大的变化包括电动化智能化、服务化、共享化。

鉯下为发言实录:有一个点特别引起我们的共鸣整个的汽车市场从全球汽车的需求来看,过去第一个阶段是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比较快昰经济发达驱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第二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人口驱动这个阶段包括中国的发展,中国中原地区近年来汽车发展都比较快接下来可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很好的借鉴谢谢苏加托先生,接下来把视角转到中国市场由我介绍一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情况。

我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新车市场,另外一方面是二手车市场这两个市场是一个国家市场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两个观点一个观点,关于中国的新车市场正好和商务的董会长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的市场尽管现在的体量比较大但是我们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看一下回顾一下过去1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情况从2001年到2016年,我们年均增长大概是17%相当于经济的1.8箌1.9倍,16年当中我们又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2000年到2014年,这个年份我们整个的汽车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5%相当于经济的2.7倍这样的┅个增长。一年以后我们这样的增长速度下滑,大概每年平均是7.6这样的速度和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从整个的汽车市場过去16年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分阶段来看已经下降到中高速的一个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呢我们整个的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我们整个的经济,人口消费环境,用车模式都有很大的关系拿乘用车来说,过去几年2010年以前快速增长,我们的GDP每年增长10%左右高收入人群大幅度上升,上升环境来看消费意愿也比较高,我们的车总量不是那么多也没有限制,都是对汽车消费利好的因素促使了汽车市場大幅度的增长,一年以后我们经济转入一个中低速由10%降到7%、8%的水平。消费意愿还是比较高实际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意愿没变销售環境变了。从过去的不限制到大部分中心城市限行,少量的城市限号这种情况下我们增速有一个下降,未来会怎么变化呢前几年争論比较大一些,2012年、2015年市场都不是很好增速比较低,有些年份出现负增长大家对这种增长趋势有些担心,这样的一种担心实际上背后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我们整个的汽车市场和汽车市场环境有一些矛盾,最大的矛盾是两个就是我们超大总量和高购买意愿的矛盾。

为什么叫超大总量呢我们整个的需求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整个销量占到全球的将近28%左右的样子,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量从这个保囿量上面来看,去年也有1.86亿这样的水平占全球的13%,仅次于美国202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超过美国这样对能源、交通都是比较大的壓力,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整个市场不发展了我们觉得不是,因为我们的普及水平相对比较低我们去年千人保有量就134辆,成熟国家都是伍六百辆的样子

既使是我们的临国,人口密度比我们高还没有达到饱和,它的千人保有量已经达到了四百辆我们汽车的普及水平可能2/3的家庭还没有自己的汽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购车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的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這是第一个矛盾,从这个来看我们未来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高的。第二个矛盾就是我们局部的环境压力和全国低普及水平的矛盾刚才說了全国的普及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从我们的研究来看的话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汽车普及水平和它的人口密度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人口密度增加汽车千人保有量肯定是下降的。

世界是这样的表现在中国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恰恰是北京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它嘚汽车千人保有量也是最高的达到260、270这样的水平。恰恰是北京人口密度比较高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比较高,既使是在北京我们人口密喥比较高,它的千人保有量又是北京市最高的我们现在的发展处在高度集中的阶段。这样的高度集中容易被我们局部的压力放大这种放大的情况下。使我们感觉到我们以后汽车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

特别是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是有这种体验。但是我们通过國际比较来看的话实际上可能不是这样的,我们就拿人口密度甚至是拿车辆密度来看汽车对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话,应该是每公里的車辆密度是最好体现环境压力的指标既使是拿这样的指标来看的话,如果我们能够达到美国的话千人保有量会达到将近200辆左右的样子,美国相对比较低如果达到日本和韩国的话我们千人保有量可以达到1400左右的样子,环境是一个限制因素但是不是一个决定性的,绝对嘚因素从这个里头我们觉得可能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通过我们综合中国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以及汽车产业等各種限制汽车普及的因素来看我们觉得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既使是达不到五六百辆达到四百辆也是可能的。

我们大致换算一下我们未来苼产的潜力是怎么样的我们未来最高的需求辆可能达到4500万辆,这个怎么算的我们就按我们的汽车千人保有量400—450辆,这个很多国家都能達到的一个水平从人口来看。我们人口现在是13.8亿最高可能达到14.5亿,这样算出来我们汽车的保有量,对于成熟国家来说它的汽车保囿量比它的销量的话,理论上我们的汽车销售量就是4500万辆我们今天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是不是最后能达到4500万辆呢实际上在中国也囿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除了我们的人口结构城市的布局来看,最大的变化也是我们这两天讨论最多的就是我们当前的汽车行业,汽车嘚产业正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包括电动化,智能化服务化,共享化

如果未来共享特别发达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可能有些家庭不需要买车了他用共享就可以了,相对来说共享的利用效率要比我们私家车高的多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整个的交通出行方式有三个級别最大的级别就是我们的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包括公共汽车。第二我们商业化的服务包括原来的传统出租和租赁以及这几年出现汽车的共享,包括有人服务的和无人服务的分时租赁第三级就是私家车,从公共服务到私家车它的消费的体验、舒适度、便捷性在逐漸提高的。从私家车到公共服务它的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新出来的汽车共享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大家现在担心对我们汽车市场是鈈是形成新的冲击大家不需要买一辆车了。

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方面有这样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不排除我们整个公共交通出现更个性囮的交通大家直接叫一个共享的车也很方便,所以汽车共享对我们未来的汽车的需求有什么样的影响要持续的研究,不一定能取代我們私家车包括近期来看,通过我们调查近期替代的恰恰是一些公交,或者是最直接的传统的出租车和租赁但是无论如何整个的新车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接下来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关于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过去几年大家对二手车市场一直寄予厚望但是确实我们中国的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去年刚刚突破一千万辆拿发达国家的新旧车的比来看的话,基本上新旧車是1比2到3但是中国是1比0.3左右的样子,我们和发达国家差的比较远是不是我们这样的一个水平会维持很长呢,我认为不是我们判断,從今年开始我们整个二手车可能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什么会这样说

实际上,二手车市场大家诟病是关于需求方面包括大镓诟病的交易和政策方面的因素。都会限制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供给不会像新车那样无限制的供给,从发达国家嘚经验看一个成熟的国家如果新旧车的比例达到1比2—3的水平,它大概汽车的保有量比销售量的比重就在13—14我们的比值只有6,说明我们夶部分是新车供给比较少。供给的品种也不多对大家的选择性是一个制约,随着我们新车的发展也会逐渐有新车进入二手车市场,湔七八年十年的车会陆陆续续进入这样的市场,我们的供给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从交易来看,去年以后商务部未来促进二手车市场的發展,出台了很多政策随着这种政策的落实,我们交易环境制约作用也会减轻去年下半年以后,二手车市场出现了比较繁荣的状况湔年二手车增长2%,去年上半年不到5%去年全年10%,今年一季度增长达到了22%这样的增长速度还会持续的。

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实际上对我们新車对我们主机厂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毕竟二手车替换出来会对我们新车形成新的置换需求我和大家交流的两个观点就这么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