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装修施工方案患者接受人工通气什么意思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彭宁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认识重症治疗病房(ICU)
全网发布: 15:11
一、什么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通俗地说,加强治疗病房是专门治疗各种危重病人的地方。在这里,危重病人能得到更好的监护,更有效的救治。
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有哪些优势?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在设备及人员方面较普通病房均有很大优势。
  1、在设备方面:
  ICU的监护、抢救设备一般在全院都是最先进、最齐全的,基本的配置有床旁多功能监护仪、供氧设施、吸痰设施、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有条件的医院还配有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2、人员方面: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应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且要有足够的数量。
  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如复苏、、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
  医师除具备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等。
  只有配备了各种抢救设备,才能在抢救病人生命时提供保障。ICU配备了足够的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时就能不慌、不乱,提高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掌握各种抢救技术,这是抢救病人成功的最有力的保障。
三、哪些病人需要入住ICU?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通俗地说,不论患哪种疾病的病人,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了明显异常,或者出现了有可能恢复的某个脏器功能障碍,或者该患者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因素均可入住ICU。
四、ICU有哪些规定?
  ICU病房也是医院的一个临床病区,医院的所有规章制度均需遵守,但也有一些与普通病区不同的地方。
  1、ICU配备了足够的医护人员,对病人实行特级护理(24小时特护,包括生活护理),不需要(也不容许)家人陪护。家人可通过摄像监护装置与病人交流或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2、ICU入住的都是重病人,抵抗力都较差,容易出现继发感染,所以病房内要进行空气消毒。如果病人家属过多进出ICU或在里面陪伴病人,会增加病人感染机会,这是不容许病人家属陪护的主要原因;
  3、ICU的病人都是很危重的,病情会随时发生变化。在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特殊抢救时,医生有权进行一些有创操作(入住前会向家属说明),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
五、ICU的医疗费用很贵?
  现在大多数人对ICU可能没有一点概念,少数人可能是通过媒体的一些报道来了解,包括一些曾经入住过ICU的病人及家属都会认为费用很贵。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因为病人病情复杂、危重,需要做的治疗多、检查多,所以导致发生的费用高。如果是同一个病人,做同样的检查及治疗,在ICU与在普通病房一天的费用相差不会超过两百元,差价在住院费和特护费上。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29
彭宁安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彭宁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彭宁安大夫提问
彭宁安的咨询范围:
ICU营养支持,机械通气。
彭宁安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重症监护科好评科室
重症监护科分类问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ICU重症患者76例重病抢救分析
2011年第2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在ICU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重症患者76例,对其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死亡率为6.6%,通气前后HR、CVP、MAP、动脉血pH、PO【sub】2【/sub】、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及SO【sub】2【/sub】均显著改善。结论:在对急性重症者进行抢救时,根据患者情况适时采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快速纠正患者的低氧状态,为成功抢救患者打下基础。 中国论文网 /6/view-35836.htm  关键词 ICU重症患者 急性左心衰竭 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预防呕吐物反流入气管,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是复苏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最常用的方法,针对危急患者进行抢救工作呼吸道保持通畅将为后期抢救争取时间和创造机会,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各类患者的抢救均以改善呼吸道情况并进一步减轻心脑脏器继发性损害,各类危急重症患者在无法自主呼吸维持机体供养的情况下,采用人工通气改善血液含氧,缓解组织和重要脏器的缺氧对于患者后期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ICU病房收治重症患者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37~61岁,平均51.2岁。其中左心衰竭患者14例,多发伤患者2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例,交通外伤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患者11例,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8例,重型脑外伤3例,心肌梗死伴心脏骤停4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患者均进入昏迷状态,指趾皮肤均出现紫绀现象。   方法:患者于ICU监护室进行抢救,监测心率(HR)、动脉血pH、PO【sub】2【/sub】、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当采用传统的鼻饲给氧或者面罩给氧以及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强心、镇静、扩血管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意识障碍等现象时,应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行紧急经口或鼻气管插管,应用PB840型呼吸机进行通气。若患者在接入呼吸机后出现情绪烦躁,而影响通气效果时,应静脉注射镇静剂。开始选用辅助控制模式,待患者氧和改善,循环系统相对稳定后,改为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机械通气前后患者的皮肤颜色、意识状态、肺部?音状况等指标。统计机械通气前及2小时后的心率、动脉血pH、PO【sub】2【/sub】、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指标。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76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皮肤紫绀明显好转,71例患者意识由昏迷、嗜睡转为清醒,32例患者的肺部湿性?音显著减少;死亡5例(6.6%),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通气前后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讨 论   ICU重症患者中,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是其中较为危重的一类疾病。急性重症左心力衰竭患者因其血液循环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潴留症。在抢救治疗过程中,采取快速有效地措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成功抢救的关键,增加组织氧供机械通气目前是最好的纠正缺氧的办法,尤其是对已经处于昏迷、呼吸显著变慢甚或呼吸将停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紧急气管插和管机械通气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持续的正压通气可使患者胸腔压增加,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左心室前负荷,调整左心室充盈,达到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输出量的作用。   机械通气可以使胸腔内压和肺容量产生变化并对减低心脏负荷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可对心率和心脏收缩和其他脏器的功能产生正面影响。进行通气时可使机体血管阻力降低根据患者不同疾病所导致的呼吸衰竭进行控制,无论患者因哪种疾病引起呼吸衰竭导致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异常进行通气治疗均可以提高血氧浓度对呼吸功能进行改善,为后期针对性抢救,争取有效时间。在本次患者因各种外伤、心脏衰竭、高血压脑出血、脑外伤、心肌梗死等在ICU进行抢救均采取机械通气,针对患者不同病情改善自身呼吸状况和对心脏、脑、重大脏器进行有效的减压,在通气2小时后对患者缺氧状况已经明显纠正并对心率、动脉血气有所改善且趋于稳定后进行针对性抢救对患者生命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重要原则之一,在此基础上可对心脏、脑等重要器官消耗进行有效缓解,但仍需对患者呼吸道异物进行清理。患者在检查和运送过程中随时会发生窒息或呼吸抑制等威胁生命的情况,进行插管通气则对其产生了相应的保障。施行心肺复苏时,插管后可经气管内给氧、给药,极大地方便了抢救操作和提高了抢救效果。在进行插管时应正确且事宜把握好插管时机,要求ICU医生对相关技术要熟练且对插管时机判断要准确。如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或生命垂危时要及时进行插管通气,同时检测血氧状况、动脉状况和心率等。   镇定剂的使用在心脏等相关病症进行通气抢救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插管刺激和吸痰将会引起患者憋气、胸腔僵硬和支气管发生痉挛等与呼吸机非同步呼吸的现象,使二氧化碳无法从患者体内有效排出并将影响氧气像体内输送;如患者在未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均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加之对患者进行监控和制动,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和烦躁等不利心理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呼吸、心率增加并伴随血压升高和体内氧消耗,反而会发生心衰或心率失常从而增加死亡率。而镇定剂配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并对控制呼吸频率具有辅助作用,并能是患者减少插管而引起的不适感;对吸痰引起的胸内压增加,通过镇定剂配合治疗可降低胸内压可使患者接受频繁吸痰操作而减少患者焦虑或恐惧心理所产生的拔管意识。在进行插管通气的1~2小时为关键阶段,此时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在给予镇定剂配合资料后可对机体代谢和体温进行降低,同时组织和器官的耗氧量也会相应减少。针对老年人食用镇定剂时必须根据病和脏器功能进行合理选择,因镇定剂存在潜在不良反应,如选择不当将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必须注意镇定剂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危重心衰患者会因输液量和例尿素等限制存在之低血容量,此类患者在选择在镇定剂使用前要对血容量进行确认,给药时也要小剂量且间断给药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发生意外。   本组研究显示,在采用传统给氧方法不能缓解患者的病情时,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可以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快速纠正患者的低氧状态,为成功抢救患者打下基础。患者的死亡率大大低于文献资料报道的采用传统面罩给氧或者鼻饲给氧抢救急性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及时通过插管建立通畅呼吸道和有效呼吸,从而使大脑及自主循环氧供应得到保障,可大大提高垂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都军,再吐娜.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J].):.   2 方保民,孙铁英,柯会星.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636-639.   3 Sesster CN,Varney K.Patient-focused sedation and analgesia in the ICU[J].Chest,):552.   4 Branson RD,Johannigman Jh,Daugherty EL,et al.Surge capacity mechanical ventilation[J].Respir Care,):78.   5 张耘,徐磊.机械通气对急危重患者辅助呼吸治疗3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713-714.   6 张赣辉,龚勋,周别,等.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抢救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24例[J].陕西医学杂志,):.   7 张伟,黄玲,秦英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正压设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367-369.       表1 76例通气前后各指标情况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I​C​U​病​房​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菌​种​耐​药​率​高​,​可​出​现​多​重​菌​感​染​和​多​重​耐​药​,​故​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加​强​操​作​、​护​理​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09​年月​至00​年月​,​本​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1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陈喜凤;张娟;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在ICU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首要方法。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后可做机械通气、吸痰及气管内滴药,保证气道通畅,以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1]。而气管插管或切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治愈率[2],选择患者易于耐受、留置时间长、便于固定及护理,并且符合生理状态的人工气道可以减低上述并发症。而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护理质量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为总结经验,提高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水平,我们对52例患者应用气管插管术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52例,治愈40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6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3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脑出血术后12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存活率100%.2护理体会2.1插管前护理2.1.1环境因素ICU病房限制探视和陪护人员,进入ICU者应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每日按ICU病房管理制度进行消毒。2.1.2患者的心理准备对于意识清者,向患者解释说明插管的必要性、安全性,耐心开导、鼓励和安慰患者,并告知医护人员将陪护在其身旁,解除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战胜(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6.40元/期全年定价:5.26元/期 共189.4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cu病房一天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