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徐文兵黄帝内经视频有价值吗

黄帝内经价值地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黄帝内经价值地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的人文价值初探摘要本文试从《黄帝内经》反映出的医者的政治情结、《黄帝内经》成书时期的社会阶层、《黄帝内经》中的人性启示等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人文学价值进行挖掘。关键词:《黄帝内经》 人文学 政治情结 社会阶层 人性启示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全书共162篇,近19万字,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也是最宏伟的典籍,亦是学理论的奠基著作。《内经》认为,医学之道应“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故在详论天人关系的同时,对人事即人类社会之事亦多有记述。尽管《内经》的主旨在于治病救人,但它所研究的人,不仅仅是生理、病理意义上的人,也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一 《内经》反映出医者“以医论国”的政治情结中国古代的医家多为儒生出身,因多年科举而不第,便将一腔政治热情诉诸于医道,走方为医,但求拯黎元于仁寿。“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一思想,便由此而生;“主明则下安”的治疗原则亦因此而立。《内经》的问世虽然早于科举制度近千年,但这种以医论国的情结却一脉相承。1 医者对自身职责的定位:“上以治民,下以治身” 早在《国语?晋语》中就记载有著名医家医和认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是医家的职责。当时的医学尚未独立,医国与医人被认为是相通的。类似的观点,在《内经》中有明确论述:“黄帝曰:‘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内经》的作者与医和发论的立足点并不相同。医和是天命论,《内经》是自然哲学公理论,主张治国与冶人皆应顺应自然之理。认识了自然之理,便能“原脉以知政,推疾以及国”。2 医者的治国主张:“主明则下安”“上医医国”是古代医者对自身理想化的定位,真正能够参政、从政以“医国”的“上医”实际上寥寥无几。但是医者们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们除了治病救人,还关心政局,间接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当中,一方面借助政治词语描述医学理论,一方面通过医理阐发出自己的治国思想。正因如此,《内经》一书当中常常用社会统治阶层的一些名词,来表达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见医学家并未只专研岐黄之术,而是积极地关注社会和政治活动。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气化则能出矣。”作者以当时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十二官的职务及相互关系进行比喻,阐明十二个脏腑的主要功能及其联系。如果不从人文的角度来认识中医脏腑功能,单纯从字面上是永远也搞不明白十二脏腑的功能的:在结构上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在观念上是“重道轻器”。与此同时,《内经》的作者还借著作之言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认为天下大昌的关键是一国之君,强调国家最高统治者作为最高管理者的重要性,即君主的个人才能与道德能够决定国家的兴衰,并通过医学著作用比喻委婉地对统治者进行劝诫。如:“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二 《内经》中的社会阶层《内经》中有着大量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信息,因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皆是《内经》时期医家所关注的对象。《内经》中各阶层人物既有一定的社会角色,又有医学角色,显示出浓重的社会医学色彩,在古今医著中独树一帜,有着重要的人文研究价值。1 贵族阶层关于王公贵族阶层,《内经》中有君主、封君、侯王、公、卿及大人、贵人等称谓。这些人高高在上、养尊处优、骄奢淫逸,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正如《灵枢?师传》所说:“广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纵欲,轻人,而无能攀之。”医生为他们诊病时,也不能像诊查一般病人那样触摸身体,“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他们“身体柔脆,肌肉软弱,气血剽悍滑利”,易患中风、消渴、疮疡、虚损之类的疾病,即“消瘅、扑击、偏枯、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膏染厚味,足生大丁”。统治者争权夺势,诸侯间相互征伐,战事频繁,江山易主,一些失势之人经受不住地位跌落和困顿潦倒的打击,容易罹患多种内伤之病:“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从人文学角度讲,这些从生活状态、身体状况等角度对《内经》时期贵族阶层进行的描述,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2 平民阶层关于平民阶层,《内经》有民、万民、众庶、布衣、黔首及小人等称谓,“百姓”二字亦杂其中。百姓,原为贵族,拥有封地,又有“百官”、“百工”之称,随着社会的前进,“百姓”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至春秋战国时渐渐等同于平民。《内经》个别语句中百姓与万民同时出现,如“余于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顾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除此两处之外,其他篇章出现的“百姓”则已完全与“民”相同了,即常人、众人的代称。可见,《内经》中有着社会阶层称谓演变的痕迹,具有社会学意义。此外,《内经》据实描述了庶民百姓因饱受剥削而生活困苦不堪的状况。他们逢灾年更是衣食无着,每致冻馁而癍,所谓“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其所患病的种类,多为营养不良和外感温热病,大异于富贵之人。《炅枢?根结》说:“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除了治疗方法相异的医学内涵外,还鲜明地指出了朱门酒肉臭的王公贵族与糠菜半年粮的劳苦大众生活条件的悬殊差距。3 知识分子阶层士,即知识分子阶层,在《内经》中亦多有描述。“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这是指知识的深浅与才能的高低,自是多种多样的。在古代,未走仕宦道路而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通称为“方士”、“方术之士”,如医生、术士、占星者等。医生又称“医工”,在一定场合简称为“工”。其中医术精良者称为“良工”。医术低劣者称为“粗工”。另一类知识分子为巫。巫是上古早期的知识界的代表,专司卜筮活动,曾对社会特别是对统治阶级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经》时期,巫在医疗领域已无多大市场,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庄严宣告:“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内经》亦宜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从而树起了与神学巫术誓不两立的科学旗帜。“祝由”,即向神祷告,诉说病之由来,是巫医冶病的常用手段,《内经》以不妥协的态度对其进行了有力地抨击和揭露。《灵枢?贼风》说:“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先巫者、因知百姓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这是说祝由对个别病人见到效果,是因为巫医事先知道了该病发生的一些情志因素,并通过语言使其解脱,而非为求助神灵的效应。偶然取效的祝由,显然不能适用于多种疾病。所以,“当令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意为远古时期兴盛的巫术,现在应该寿终正寝了。体现出《内经》时期,“士”阶层内部结构变化、地位变化的整体趋势。三 《内经》中的人性启示1 地域差异下的人性启示《内经》关注人的身心内外的健康,也涉及到人性的讨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其对人性的讨论别开生面地侧重于将人的道德本性与自然禀赋结合起来,如:“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这一段文字详细而具体地描述了古代居住于我国各地人群的体质形态特征,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人的禀赋不同分为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根据五音的太、少、阴、阳属性以左右上下等再分作五种形体,这25类型人因肤色、体型、禀性等属性不一,他们的精神状态也不一样。《内经》根据人体肤色、形体特征区分人群,也是现代人类学家用来描述人类体质形态的重要依据,具有丰富的地理学信息,为我们今天的人类学者了解古代人体特征留下了可贵的资料。2 身心如一下的人性启示《内经》对人性的探讨立足于身心一元的关系中,它论及的人性主要从身体自然才具的角度展开,与诸子侧重于社会属性迥异。比如,一般我们认为,勇怯以对疼痛的忍耐程度以及精神意志的强弱判分,而《内经》却从人的生理加以分析:“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曷亏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所以,怯弱的人饮酒之后,因为水谷化气,气满于胸,凭借酒气,他能像勇士一样勇敢,但酒气衰减之后就后悔了,突出精气对身心的影响。后来的张介宾又完善了这种认识:“然勇有二:日血气之勇,日礼义之勇。若临难不恐,遇痛不动,此其资禀过人;然随触而发,未必皆能中节也。若夫礼义之勇,固亦不恐不动,而其从容有度,自非血气之勇所可并言者。盖血气之勇出乎肝,礼义之勇出乎心。苟能守之以礼,制之以义,则血气之勇可自有而无;充之以学,扩之以见,则礼义之勇可自无而有。昔人谓勇可学者,在明理养性而已。然则勇与不勇虽由肝胆,而其为之主者,则仍在乎心耳。”张介宾将人的生理功能与社会属性结合讨论,认为“充之以学,扩之以见”,可以完善人的性格,变化人的气质,这可以说对人的生理、心理及人性有较全面的认识了。人性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包括生理本能、道德本性和自然才具等多重属性。而《内经》侧重自然禀赋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虽然不能全面说清人性的问题,但为人类学家全面认识人类积累了历史资料。刘长林认为:“《内经》对人的天赋体质和社会品性分类型,在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造,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体和人性具有开拓和启发意义。从现有的资料看,对人进行分类研究,这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是较早的尝试。”四 结语独特的人文思想体现出一个民族外在的历史美,睿智的人文思想则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对中医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的认知与继承,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壮大发展的重要动力。参考文献:[1] 王洪图:《内经选读(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2] 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作者简介:万迎晖,男,1969―,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胡征,男,1978―,江西临川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工作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罗志红,女,1974―,江西抚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工作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黄帝内经相关阅读: & 相关推荐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0|回复: 24
我凭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一部伪书?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去年,在国防科技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我用一句话陈述了我的一个初步判断:《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因为会议给我的时间有限,加上那次会议我主要谈论的是外来医学对中国的影响,中医问题不是那次会议的主题,所以,没有把话说清楚。现在,我可以说得清楚一些了。
以往我国学者进行伪书考订,多采用版本考据的方法。从隋朝开始,我国学者就已经发现,《黄帝内经》的版本非常混乱。有10卷本的,也有18卷本的,还有13卷本的,24卷本的,30卷本的和50卷本的。目前我国流行的《黄帝内经》,是9卷本的《素问》加上81卷本的《灵枢》。这个版本是不是标准的《黄帝内经》,它的底本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依据这些考据,我们可以认定,至少现在流行的《黄帝内经》是假的。
其实,要证明《黄帝内经》是一部伪造的冒牌货,还可以借用汉语语言史的研究成果去分析。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的语言状况最能反映对应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和认识水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绝不会说出“电视机”“电脑”“高速铁路”。即使对于相同含义的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习惯也会不一样的。比如说“历史”这个词,春秋时期的人说“春秋”,西汉时期的人说“史”。19世纪的中国人从日本人翻译history那里才学到了“历史”。通过分析比较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就可以判断说话作文的是那个时期的人了。
借用汉语语言史的研究成果,分析现在流行的《黄帝内经》,我们很容易看到它被多次伪造过的痕迹。
第一、《黄帝内经》的标题方式不具有秦朝以前的语言特点。
在中国,春秋以前的文献全都没有标题。春秋末年才开始出现以作者名标题的文献。墨子写的书叫做《墨子》;老子写的书叫做《老子》;庄子写的书叫做《庄子》;如此等等。当然,在此之外也还有些特例。比如,《论语》不是任何一个人写的,而是听过孔子的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分别写出来的,它不好以任何一位作者的名字命名,于是就取了“论语”做书名。同样道理,《论语》里边的每一个章节,也不便于以各自作者的名字来命名,于是就取了每一篇的头两个字来命名。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所以,它的篇名就是“学而”。第二章开头的第一句是“子曰,为政以德”。所以,它的篇名就是“为政”。
其它一些流传下的著作,如《诗经》《书经》《礼记》《春秋》都不是依据内容标的题,而是依据题材或体裁标的题。《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但在这以下各篇,则不是依据地名、国名,就是依据国王名来标题的。直到秦朝,我们也还可以看到这种标题的风格。可是,《黄帝内经》已经大大超越这种风格了。
第二、现有《黄帝内经》的用词非常“现代”,完全丧失了上古时期的语言习惯。
稍微留意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黄帝内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从《史记》当中抄来的。
我们比较一下(请读者注意红字部分):
《史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内经》:“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假若《黄帝内经》是早于《史记》的作品,作者断不可能去抄比它晚出版的书。可见,《黄帝内经》必定后于《史记》。
那么,现在流传的《黄帝内经》究竟晚于《史记》多少年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汉语语言的历史比较来求证。
熟悉汉语语言史的学者知道,战国时期的中国人在进行文书制作的时候,习惯于用单字名词,很少使用双字名词。比如,他们只会说“日”,偶尔也会说“阳”,但绝不会说“日头”或“太阳”。这种使用单字名词的习惯还体现在不把相关名词联用。“饮”和“食”作为单字名词使用,是东汉以前的语言习惯。东汉以后,才有人把它们联在一起说成“饮食”。像《黄帝内经》当中使用过的“毫毛”“风寒”“皮肤”“贵贱”“针灸”一类的用词,都不是汉朝以前的语言习惯。可是,整个《黄帝内经》使用单字表达的名词极少,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表达的名词,却多得不可胜数。
此外,上古时代的帝王表达“我”,多用“朕”字,对应表达“你”则多用“戎”字,如果说话者的对象是自己的大臣,则多用“卿”字。可是,在《黄帝内经》中,我们不仅完全看不到这样的影子,而且作者还荒谬地把“余”字用在黄帝自称上了。这明显不符合上古时代的语言习惯。
最后,《黄帝内经》的造句非常“现代化”。
《黄帝内经》当中使用了“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二十八宿”这样的表述。这些表述绝不可能早于东汉(公元后23年)。上古时代的人表达超过10的数字,中间习惯于加一个“有”字。如果连同单位词一起表达,则前后都得加上这个单位词。比如,表达“八十一”的习惯是“八十有一”;表达“123人”的习惯是“人一百有二十有三人”。此外,“二十八宿”是晋朝才有的说法。在晋朝以前,虽然已经有了与“二十八宿”相关的星座名称,但还没有归纳出“二十八宿”这个说法。更有甚者,像“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这一类的句子,都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少说也达到了唐朝的水平。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现在流行的《黄帝内经》中,《素问》的最后几篇特别长。其中,《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超过了23000字。单独一章,进行如此大篇幅的制作,在唐朝也不多见。
有了这三大证据,我们就已经足够可以证明《黄帝内经》是一部继《史记》出版之后,经过后人多次伪造的冒牌货了。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唉,jtoz你也是个认死理的。我举例是说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创作手法,要不然你以为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认为他真活了一百年?真跑了一万里?想建功立业就写:太息燕然未勒名,他是不是就一定要跑到燕然山上去竖一块碑才算?岳飞39岁就死了,哪来的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不是就真行了八千里路?贺兰山难道不能代指黄龙府。当现代人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时候,匈奴在哪?郁闷,周易是最善于类比联想的。你这样写实,周易如何看呐。。。不扯远了,如楼主所说,满江红如何,不关内经事。。我的观点还是,书有很大可能是托名的不予评论,我不专业,估计您二位对它的理解跟我一样,都仅限于读过。。所以还是不争了吧。
UID48256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38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春秋》也是一样的情况,易经十翼现在据考证也有至少大部分都是后人假孔子名义汇总的。其实后人模仿、附会之前的经传,就和现在国内的盗版一样盛行,不同的是现在的盗版几乎没有去盗几百年前著作的,而古人却特热衷这个。
解放后的考古发现不断的证实上述情况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从语言学上来说,皇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确实存疑,赞同张功耀的分析。但是皇帝内经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古老,而在于它的内容。楼主在这里偷换概念了,说它是伪书,其实只是在说他的成书年代存在问题而已,通篇有对内容作任何证伪么?没有。同样,二楼说的也是一个意思,《周易》的十翼托名为孔子所作,这已经被后人证明不靠谱,但是《十翼》的内容,所讲的易理,却没有多少人能说他不靠谱,大家学易还不是照样注重《十翼》所蕴含的易理么。古人书都是这样,爱托名,生怕自己写的东西不如时人眼,就托个名人圣人的名去发行,现代也一样。但一个东西的好与坏,关键在内涵,不是么。楼书学过医佛道诸家,不会连名相与实质都堪不破吧。为了打击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而不惜偷换概念,窃以为非智者所为也。
UID332682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94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佩服樓主之博學
黃帝內經確實太通俗易懂了,不像山海經,大半字都不認識
不過中醫側重於內在的延年益壽,其效驗真偽都不是幾個人幾個理由就可斷的,就算是假的,至少也比莫言或其他諾貝爾那些作品來說有價值多了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从语言学上来说,皇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确实存疑,赞同张功耀的分析。但是皇帝内经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古 ...
居然还有用马甲回帖的?这可真应景。
转载一篇文章而已。跟楼主的见解有什么关系?
1、想来《黄帝内经》这样的鸿篇大作,多半是集体作品,甚至可能历经数代人的编校补充。
但在本文作者提出质疑之前,有多少人不是把《黄帝内经》视为神秘而不可易变的圭臬圣典呢?在讨论中医理论本身是非的场合,常有人拿这本书的内容当做依据,因为是《黄帝内经》所载,所以就必定可靠,而不需反过来循证而论?
一但没现实证据了,就开始引经据典,但何以见得那经典就是正当的?
如今又说经典的内容本身无可质疑,这不就是扯旗拉幌的循环论证吗?
2、是假名托古之作固然无妨,但之所以假托,不正是证据不足以服人才产生这种需要的吗?
现代医学怎么从来不假托呢?
3、什么叫伪书?我打着金庸的旗号写个武侠小说,就算情节再怎么好,那也是伪书。
“三十功名尘与土”那个《满江红》打着岳飞的旗号,那也是伪作。未必写得不好。
或许打着莫须有的黄帝的旗号,写出来的东西能不叫伪书?你可以说世上本没有这么个人,这是个集体的笔名而已。但在年代上终究还是伪了。
甄士隐啦,贾雨村啦……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你想多了,回你一篇帖子而已,何必用马甲。
现代医学不用假托,是因为两点,一个是现代医学必须借助现代仪器,根本无法托古。二是现代医学法院于西方,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假托这种事情不大在西方吃的开。
至于你说伪书的定义,甚至举出岳飞的满江红来说。首先我要说的是,岳飞的词到底何人所作,到目前并无定论,谁告诉你一定是伪作?另外,黄帝内经这个名,并不是就一定说这本书就是黄帝所作。
我承认这本书的年代上是有问题的,但是就内容上权威性的真伪,我持保留意见。毕竟你我说了都不算。
UID561029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693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高级会员, 积分 6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7 积分
何为之“伪”?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你想多了,回你一篇帖子而已,何必用马甲。
现代医学不用假托,是因为两点,一个是现代医学必须借助现代 ...
哦,敢情您是专门来回帖的,以前从来没注册过,所以不是马甲?真是荣幸。
现代医学不用假托,真是您说的那两点原因能够解释的吗?
现代医学怎么就没有您所说的“生怕自己写的东西不如时人眼”的问题呢?
西方人就不喜欢假托吗?南意大利学派早期所有成果都算是毕达哥拉斯的。
《满江红》的破绽主要在“踏破贺兰山缺”上,宋将岳飞跟金国PK,踏破西夏的地盘不是很乌龙么?你好意思觉得岳飞能犯这种二么?
《黄帝内经》不光是名字上指向黄帝,内容里面也是大谈特谈黄帝。岂容你用“一定”、“不一定”这种低级伎俩来狡辩?
中医理论本身的问题不在这篇里说了。这篇的意思只是:请出“黄帝”来装大是不靠谱的。所以用圣人旗帜来装饰壮胆,冒充正当资质是不行的。内容到底行不行,必有校验方可定夺。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哦,敢情您是专门来回帖的,以前从来没注册过,所以不是马甲?真是荣幸。
现代医学不用假托,真是您说 ...
哎,不想说啥,也说不通。如果照阁下这样说,古人写的诗词里百分之五十都要来重新考证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看来白居易也是个老糊涂了,明明是唐朝,他非要说是汉朝。。明明是唐明皇,非要说是汉武帝。真是老糊涂。。如果诗人都没了这些创作手法,那还写啥诗词,都去钻实验室好了。。不是岳飞犯二,是某些人人云亦云,跟着那些吃饱了撑的人起哄而已。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guodalu 于
19:43 编辑
马甲也好,不是马甲也好,自己看我注册时间,不解释了。一直在潜水,只不过看到论坛到处都是阁下的科普转帖,有的无语才跳出来说说。我不是中医的卫道者,也不排斥西医,事实上我现在一般小病都吃西药。只是觉得阁下现在完全不到批评中医的水准,凭着几篇转帖就到处宣扬,不免误人试听。批评中医的文章看了不少,都是按照西医的思考方式及角度出发来批斗,不是瞎搞么。阁下有灵根,何妨深入钻研几年,由其内突破,再来批倒批臭中医,让中医的拥护者们无话可说?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至于古人创作诗词的一些手法,就不多说了,现代人画蛇添足的归纳了不少,虽然好笑,不过倒是可以一读,有心人自己去看吧。言尽于此,还是继续潜我的水吧。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该死的五分钟限制。。
说到靠圣人装大,可不是只有医学上有,医书上《难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都脱不了这个嫌疑。其他门类就更多了,就拿易学来说,周易就不说了,十翼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宋人邵雍好端端的写他的《皇极经世书》,辟开先天易理的大门,想不到却被明朝人拿来做了江湖术士秘籍《梅花易数》的作者,不知道他泉下有知,作何感想。。这都是国人的某些劣性导致的,如果都要一一批判,批判得完么。。
哎,没意思,继续潜水了。还是做个看客的好。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哎,不想说啥,也说不通。如果照阁下这样说,古人写的诗词里百分之五十都要来重新考证了。“汉皇重色思倾 ...
嘿,白居易还就是得写汉皇,直接说唐皇就麻烦了。李白也没少说汉宫飞燕啥的。
岳飞还就是写不了贺兰山缺。跟他同时代的人还有写贺兰山缺的吗?据说,这个讲法明朝以后才出现。
人云亦云,当然是了。凭你自己考证的了吗?不跟着起哄怎么着?但是人云亦云也有优劣之分,在于跟谁、依据是什么。
扯跑题也没用,《满江红》有争议也救不了《黄帝内经》。
有些人就是不懂为什么要做双盲研究,就是抵死不改、怙恶不悛。
你说《黄帝内经》的内容能过得了双盲吗?有理说理,无理收声。莫耍流氓。
UID48256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38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jtoz 于
20:24 编辑
哎,不想说啥,也说不通。如果照阁下这样说,古人写的诗词里百分之五十都要来重新考证了。“汉皇重色思倾 ...
白居易有职衔的人,你让人家写唐皇?拜托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基本的避讳你总该懂吧?你看你又在故意误导观众
UID63773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1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初级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唉,jtoz你也是个认死理的。我举例是说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创作手法,要不然你以为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认为他真活了一百年?真跑了一万里?想建功立业就写:太息燕然未勒名,他是不是就一定要跑到燕然山上去竖一块碑才算?岳飞39岁就死了,哪来的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不是就真行了八千里路?贺兰山难道不能代指黄龙府。当现代人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时候,匈奴在哪?郁闷,周易是最善于类比联想的。你这样写实,周易如何看呐。。。不扯远了,如楼主所说,满江红如何,不关内经事。。我的观点还是,书有很大可能是托名的,而内容真伪如何,不予评论,我不专业,估计您二位对它的理解跟我一样,都仅限于读过。。所以还是不争了吧。
UID48256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38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唉,jtoz你也是个认死理的。我举例是说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创作手法,要不然你以为杜甫说万 ...
我个人认为避讳这种东西,无奈更多于修辞手法。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唉,jtoz你也是个认死理的。我举例是说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创作手法,要不然你以为杜甫说万 ...
8楼最后跟您说完了。
什么不够资格批判呀?你提问我解答。
UID535590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453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金牌会员, 积分 45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yypz 于
09:00 编辑
主帖中的证据,基本上都靠谱,但就是帖子标题(结论)错了。
根据这些论据,可以说明的只是:
1、从考证作者的角度上来看,黄帝内经是一部伪书,因为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不是黄帝本人写的;
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我个人比较认同 黄帝内经 成书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这种观点(司马迁之后,张仲景之前)。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圆融而通达的,假托作者、典故隐喻是惯用的手法。
像《神农本草经》就是假托炎帝之名。
UID535590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453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金牌会员, 积分 45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6 积分
唉,jtoz你也是个认死理的。我举例是说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创作手法,要不然你以为杜甫说万 ...
你我之所以和楼主发生分歧,是因为用不同的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
UID535590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453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金牌会员, 积分 45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yypz 于
10:04 编辑
我觉得探讨一下如何读书,如何看问题,更有实际价值。
1、读书时既要有科学精神,也要有艺术情怀,而且大脑要能够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灵活切换。
& &&&科学家也是性情中人,科学论文里面可能也会包含些艺术的比拟。
& &&&读到论述科学理论的部分,应该用严密的逻辑去推敲考证,
& &&&而读到艺术比拟的地方,则需要去会意与感悟,明白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而不是存心诘难作者。
2、应该本着什么样的目的来读书,也就是读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读以致用、读书的目的是用为使用它,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 &&&而不是以论证书上第一个观点和细节为目的。
3、和认知事物一样,看书也要有整体观念,搞得清“权重”
& &&&培根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任何书籍都不可能保证其百分之百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 &&&取其善者而用之,其误者而戒之即可,不能因为一本书有一成的错误,二成的不足,就否定和抛弃其余七成合理的内容。
4、读书、决策都要有线性历史观。
& && &特别是对待有深厚文化、传统渊源的行业和技术(比如中医),不能割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传承关系。
& &&& 任何“一步到位”的想法与决策都是不符合历史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必将弊大于利。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论证终是浅,实验室也不是那样的全面。
& &&&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探查,去调查,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 &&&具体到有广泛群众应用基础的中医,应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看看,
& &&&人们是怎么认识和看待它,如何使用它的,整体效果究竟如何,再做结论可能更加符合事实些。
UID535590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453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金牌会员, 积分 45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6 积分
& &&&中国人的思维太“圆”,所以明清到近代科技水平一直原地打转;
& &&&西方人的思维太“方”,看到了宇宙的边缘,同时许多难以解决的危机近来也开始突显。
& &&&中西互补,才是和谐发展的源泉;方圆之间,才是幸福生活的港湾!
UID48256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3384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jtoz 于
10:27 编辑
主帖中的证据,基本上都靠谱,但就是帖子标题(结论)错了。
根据这些论据,可以说明的只是:
我个人比较认同 黄帝内经 成书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这种观点
你有真的认真看过顶楼的文字么?还“主贴中的证据基本都靠谱“。。。。。”
另外,21#和22#的文字,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只能怪郭嘉的科普工作实在太丢人了
UID117525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12067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你我之所以和楼主发生分歧,是因为用不同的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
什么角度问题?8楼都说完了,这贴的用意是破装大。
评价方法问题,你去破这个试试:
UID182761在线时间 小时积分2063帖子离线17085 天注册时间
银牌会员, 积分 20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7 积分
这几天我深深的记住了YYPZ这个从不熟悉的ID……
貌似讨论来讨论去也就这几个人啊,每次我看帖都看的不够爽
感觉jtoz很可怜,总是躺枪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曲黎敏讲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