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作文我学会了作文300字制作思维导图

【图文】三年级作文《我学会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三年级作文《我学会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9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27115|回复: 11
小学思维导图作文
首先给群友们拜个晚年,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分为3个部分:
一、& & & & 如何用写作
二、& & & & 低年级导图作文举例
三、& & & & 绘制阅读导图及仿写
一、如何用思维导图写作
& & 思维导图作为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为基础的一种收放自如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与思考工具,它是能带动具有发散性与聚敛性,还有连续性(包括线性和环状)等具有创新性与系统性的思维,它能把学生个体的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至。应用思维导图解决写作问题,能有效帮助每个孩子调动起已有的词语及素材,初步运用相关写作方法。
& &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列举例子,说明自然发展的规律,由此发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同时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其实,从阅读积累,到写成佳作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是借助思维导图,能使写作入门这一过程走得更轻松些。
& & 写作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把大量的写作意图联系起来,形成序列,并催化新思想的产生,让写作前心中的所想、所感都能十分清楚明了有序地记在图中。利用写作思维导图打开思潮的闸门,学生能在可视的思维导图中直接筛选和组织写作材料,丰富自己写作的内容,安排写作表现手法的应用,辅助写作过程中直观地进行自我导向和自我评价。
画图写作的步骤:
第一步,审清写作题目要求,拟定写作主题。将所有环绕写作主题的想法或事情作合理选材,逐一写下来或画出来。跟着感觉走,不必理会对或错,应该或不应该,把写作导图的草图画出。
第二步,对已画出的内容进行筛选或删减、补充,并将所选材料组织编号或适当合并,确定详写、略写内容及写作顺序;
第三步,让大脑放松放松,回忆一下,联想或思考片刻,再把那些闪现的点滴个性化的创意记入图中,然后将写作思维导图再修改完善。
第四步,按图索骥写出作文,最后修改作文。
二、& & & & 低年级导图作文举例
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作文:
今天,下小雨。我和爷爷去游泳,我玩得很开心,我说:“下次还来。”
大家看看,这一句话是不是太少啦!
于是建议她把去游泳这件事情用简单的图标或色彩,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用箭头连线把画出来的内容的先后顺序标记一下。尝试着以画写作思维导图的办法来指引她写作 。
图画好之后,我问:看着你自己画的图,你觉得自己现在能把这段话修改得更好吗?此时,孩子眼中闪烁着光彩,自信满满地回答我:“能!”
很快,《去游泳》的第二稿诞生了!
今天,天下起了小雨。我和爷爷去水上乐园游泳,游着游着出太阳了,金黄的太阳向我们笑咪咪,水变得更蓝了。我和爷爷玩得好开心。
& & 这样是不是大有进步啊!
& & 六岁的孩子画一个简单的写作思维导图,写出了一段更生动的话来,而且自然地运用了环境衬托描写、动态描写、拟人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语气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写作表现手法,把自己先前写的一段话修改为更具体、更能抒发心中感受的一段话了。
可见,写作思维导图可以引发对最初、最真切感受的回忆和思考,让事情的经过和情感、思绪毫无保留地、快捷地通过图的形式直观地记下来,让思想的火花一旦闪现,就立即得到捕捉,并不断生发下去。思维导图不必画得太整齐,太仔细,因为太精雕细琢只会抑制那最天真和最率直的真情实感。
& & 写作思维导图往往是从写作的中心主题入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层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写作思维导图。不论是放射模式、线性模式、环状模式,还是聚敛模式的写作思维导图,一般都只有一个中心,而且写作内容的展开大都是先从主题开始生发开去,合理地添加更多新的内容。
& & 当然,写作不只是简单的好词好句子的搬用,画写作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写作思路、突出写作重点,把写作构思中多余的无用的分枝在动笔写作前就删除掉,重要的方面在下笔写作前就尽量丰富,让作文起步阶段事半功倍。
例如,下面画的写作思维导图,就可以自我引导,按图索骥,把回忆到的养鱼、放风筝等事情经过和发展层次分明地、有序地表达出来。
& && && &小鱼
& & 我家的“小公主”又生小鱼了。小鱼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黑的,真可爱。
& & 爷爷把小鱼和大鱼分开放到两个鱼缸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爷爷担心大鱼吃掉了小鱼。爷爷把水草放进小鱼的鱼缸里,小鱼在水草里快活地钻来钻去。我把水草拿走,小鱼没地方躲,很不高兴,一条条都几乎不游动了。
& & 爷爷看见了,明白了一切,就马上把水草放回鱼缸里。小鱼又快活地在水草之间游来游去了,在水草丛中捉迷藏、做游戏。
看着小鱼一天天长大,我真高兴。
& & 评点:写作思维导图带出了孩子的观察和体验。写作前,对于“小鱼钻来钻去没地方躲”的部分,孩子在画完草图后觉得不够,就又加画了两条连线,加画了两条鱼,使这一需详细描述的部分在动作笔写作前就作了丰富。因此,下笔成文后,这部分也写得较为生动、具体。
去大夫山放风筝
大家认真看一下这个图,你们看到了哪些内容?大家可以把图片放大来看。
1、 什么内容?& &很多人去干什么?& &是放风筝吧!
2、 有哪些风筝?& &三角形、鱼、蝴蝶风筝
3、 这是老鹰风筝吧?
& &有一个人在说什么?夸奖吗?
4、 风筝怎么啦?飞不起来?线短啦?
5、 这是干什么呢?& &买线
风怎么样,太阳咋样?& && &风小啦,太阳快下山啦。线接好了。
风来后,风筝飞起来,飞走啦,找不到很伤心。。。。。。
最后来看一下完整的作文:
& && && &去大夫山放风筝
一天傍晚,我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去大夫山放风筝,我兴奋极了。
我看见飞在天上的风筝有许多,有三角的、有鱼的、有蝴蝶的……
我们准备放老鹰风筝时,有一个人走过来了,他夸我的风筝最好看,我心里可高兴了。
我们放出老鹰风筝时,才发现线太短了。爷爷赶紧跑去买线。当把新买来的线与原有的线接起来了,我们才又发现:风停了,太阳落山了。大家都说:中午的风才大,傍晚的风不大,不好放风筝。
正在我们有些失望时,一阵风吹起……
我赶紧抓起风筝的线迎风跑了起来。风筝一开始飞得很低,后来风筝才飞高一点儿。这时,妈妈提醒爸爸要把风筝的线绑好,要不风筝会吹走的!可是爸爸不听劝告,还说:“不会的,线还够。”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风筝被风婆婆带得老高,一下吹走了,看不见了。我们才一下醒悟过来,线用完了!风筝飞跑了!
我伤心极了。
我们一起跑向树林子。只见,林子里的树上挂满了断线的风筝,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的那只心爱的老鹰风筝了……
夜幕降临了,大家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了。
我心里想:“我把心爱的东西送给了天上的仙女了,那她一定也会送给我她最心爱的东西的”。
我等待着下次再来大夫山放风筝……
& & 评点: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有酸甜,也有苦辣。二年级的小心怡借助写作思维导图,把去大夫山放风筝的经过,风筝被风婆婆吹走了的伤心事,以及自己“把心爱的东西送给了天上的仙女了,那她一定也会送给我她心爱的东西的”的心愿,用朴素的语言,完整地记叙下来。文章流淌着的是童真稚趣,起伏荡漾的是情感的波澜变化,闪烁飘散的是生活小事中泛起的淡淡的姿彩,令人回味悠长。
& & 要经常鼓励孩子们:不必害怕写作思维导图画得不好看,因为只要自己能看明白所用的色彩或所画的形状是代表什么,就已足够了。有时候,可能画得实在不像样,甚至未能想象到要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时,那还可以用某色彩或用某图形或代号表示。重要的在于:让自己一看见画的这些符号就能记起所思考过、观察过或想到过的事物,提醒自己把这一切想起来,并在直接可观的思维导图中把文章构思好,再照导图的指引,把文章写下来就可以了。
孩子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不脱离孩子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不会因为把学习目标定得太高或太低,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孩子完全能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思维导图直观的构图作导航,帮助轻松进行写作构思,尽可能引领孩子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让孩子拥有完成写作任务的信心、勇气与能力,最终实现孩子的写作水平总趋向于不断提高的势态。
& & 绘制和完善写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促进孩子写作能力形成的过程。以思维导图的直观形象,为写作导航,更能触发孩子的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三、& & & & 绘制阅读导图及仿写
& & 作文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思想的。作文要提升表达的效果,写作的语言就要注意表达的方式,要注重修辞。修辞,就是选择、调整言词和句式,或者运用特殊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促进阅读积累,打开眼界,增长见识,丰富写作的素材,学习写作的技巧。以读导写,常常仿写练笔,能使写作时,下笔成文时,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让描写更逼真、传神。坚持多读多写,方可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例如,小学五年级的教材中要求学生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而且要求很明确:
1. 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这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 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即可以一人一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特点。
3. 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外貌与内心(心理活动),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即主要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 & 这样,要写一篇以事表人的文章,若要以“总—分—总”结构来写作,总述该叙述什么,分述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展开,这些写作方式学生们在单元阅读中都是有机会接触到的,也有一些套路可循的。只是,这种单元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用记批注、写阅读笔记等文字方式来记录。这种提纲要领式的记录,重理性联系,多逻辑思维,令学生经常顾此失彼。
但是如果利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都能有意识地注意品读、分析和理解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以图导读,以读导写。
& & 通过阅读绘制阅读思维导图,学生牢牢抓住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充分阅读,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学习人物描写片段:
& && && && && &&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厦摔?”
& &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个片段成功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它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 & 画出这个片段的阅读思维导图 ,学生的认识就可以一目了然。学生读懂了,刻画这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是写了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写小嘎子摔跤时,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整个摔跤过程都处处可体现小嘎子机灵、敏捷、有智谋、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 & 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是使学生阅读理解过程图式化、直观形象化。学生在不断接触文本,用心绘制作者的写作构思图——阅读思维导图过程中,也逐步学会触类旁通,获得独立解决同类“写作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写作的自信程度和构思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主动理解、感知和学习创造性地调用各种写作手法,并能通过思维导图尝试规划自己的写作主题,安排自己的作文内容和写作思路,从整体上布局谋篇,丰富写作的内容。
仿写作文:&&比赛跳绳
“要不——跳绳。”
“好啊!”表弟连忙做出准备活动,叉着腰,扭动着。说道:“来啊,是比速度,还是比花样?”说罢,拿起跳绳,跳了两三下便停了下来,望着我。我回了句:“比速度!”我知道,表弟也是个花样跳绳的惯手,我自然不跟他去玩花样。
我不急不忙准备着,他一定不知道,经过我自己苦练,我的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我俩将跳绳甩到背后,双膝弯曲,双手紧握绳柄,脚和手就如准备随时启动的机器一般。表弟看起来似乎比我紧张多了,双眼注视着前面一棵大树,嘴巴紧闭,双眉皱了起来,一副严肃的表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声响亮的“开始”,我们这“两台机器”正式开始运行了。绳子打在地上,发出凌乱的“啪啪”的声音。我有节奏地“运行”,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而表弟似乎出了“故障”,“运行”一会儿,停了一会儿看我,急得似乎要哭了,大粒汗珠滚落下来。嘴中不时叫道:“等等我!”时间在“啪啪”声中度过。胜负即将分晓了!表弟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说:“我这台机器看来已经没动力了。”他认输了!
这个仿写还不错吧!
语文课进行预习时,也可以让孩子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
A、写什么——内容追问;
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
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
& & 通过对多篇文章的阅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大大提高阅读及写作水平。
当然我们来看看通过画整篇文章的阅读导图,然后进行仿写。
四年级的课文《桂林山水》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 && && && && &《桂林山水》
人们都有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里主要把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仿写举例:
我见过香气扑鼻的夜来香,观赏过婀娜多姿的月季花,但是我更喜欢坚强不屈的梅花,梅花真洁白啊!像冬天里的雪花;梅花真美丽啊!像翩翩起舞的天鹅;梅花真坚强啊!像个英勇的战士。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我欣赏过严肃的四大天王雕像,我看见过栩栩如生的浮雕,却从没看见过西樵山上那巨大的,庄重而高雅的石观音雕像。西樵山的石观音真大呀!几百个人手拉着手也围不住它。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立在西樵山上,显得格外显眼,西樵山的石观音,她的面容十分庄严,微闭双眼。好像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她双腿盘在莲花台上,左手托瓶,右手则在肩膀前摆出一个“兰花指”的姿态,给你一种十分庄重、高雅的气势,让你对她的敬畏油然而生。西樵山的石观音真险呀!它表面光滑,好像爬到顶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 & 最后,大家可能要问:平时在家里如何和孩子一起练习导图作文呢?其实思维导图有一个重要特点:发散思维,那么在家里完全可以发散思维来训练作文。
第一步:口头作文,家长和孩子在睡觉前的十来分钟完全可以用几个名词和动词训练连词成篇编故事,互相出题讲故事,其实这也是亲子阅读的一种。
第二步:引导孩子将口头作文写下来,并适当加工完善。
第三步:预习或复习课文画阅读导图,家长出题仿写。
第四步:根据作文题目画导图写作文。
& & 现在我们来看看连词成篇编故事,就是将所提供的若干个词语串联,扩展成一个故事,词语的顺序是可以打乱的,很简单吧?
& & 举个例子:清晨、感动、普通、脸红、公园
& & 这五个词语咋一看上去没什么关联,可是只要你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大着呢!这五个词中,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你看出来了吗?五个词中最重要的是“感动”一词,而这种感动是“普通”的事情或人物引起的,而且这件“普通”的事情让这个人物“脸红”了。看,这样联系在一起,你是不是有所启发了呢?公园的一个清晨,到底发生啦一件什么普通的事情,或有一个什么普通人,让谁脸红了呢?既然“感动”是最重要的,那就要注意把感动的原因写清楚。。。。。。
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家后的作业:
用思维导图发散下列词语,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 & 小鸟、蜜蜂、救命
低年级可以写一段话,高年级写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用5W2H来写:
When& & 时间
Where& &地点
Who& &&&小鸟、蜜蜂
What& &&&救命
Why& &&&为什么
How to& &怎么办
How much&&多少
孩子们写好后可以发到群里交流,谢谢!
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很不错,写得很不错!佩服,佩服。
呵呵,部分资料来自百度,感谢原作者!
学习了,很精彩,很用心!
好爸爸的睡前故事
晚上哄阳阳睡觉,讲了新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可故事讲完了还不肯睡,突然想起那天在QQ群里学习如何用导图指导孩子写作文的分享内容里留的课后练习来了(分享的内容在这里)
决定在儿子身上试试,于是——
爸爸:阳阳,你给给爸爸讲个故事吧,这里有三个词——小鸟、蜜蜂、救命,你能想到一个什么故事?
阳阳:什么?
爸爸:小鸟、蜜蜂、救命~~( 担心不到4岁的儿子理解不了救命这样抽象的词,故意拉了个长音)
阳阳:谁喊的救命?
爸爸:你来猜猜,是谁喊的?( 小东西自己开始了5W2H)
阳阳:你刚才都说有谁?
爸爸:小鸟,还有小蜜蜂…
阳阳:那一定是小鸟喊的
爸爸:哦~原来是小鸟喊的救命呀,可小鸟为什么要喊救命呢?
阳阳:他看见大老虎了,心里一害怕就喊救命了
爸爸:那他在哪里看见的大老虎呢?
阳阳:在动物园看见的呀,小鸟周末去动物园玩,飞到大老虎的笼子里了
爸爸:那可怎么办啊?谁能救小鸟呢?
阳阳:小蜜蜂呀,小蜜蜂钻到大老虎鼻子里了,大老虎就打喷嚏,阿嚏!阿嚏!
爸爸:小鸟就得救了对吗?(&&一个基本完整的故事竟然已经出来了)
阳阳:没有,后来又来了一个大怪兽,小蜜蜂又钻到大怪兽鼻子里,大怪兽就打喷嚏,阿嚏!阿嚏!
爸爸:那大怪兽就也不敢欺负小鸟了,对吧?( 居然没完了)
阳阳:还敢!然后小蜜蜂和小鸟就变身了,组合成一个催眠蘑菇
爸爸:后来呢?( 这是动画片看多了还是植物大战僵尸玩多了)
阳阳:后来大怪兽吃了催眠蘑菇就转过身往回走了
爸爸:真是个有趣的故事呀,阳阳真棒,快睡吧?( 还是见好就收,赶紧结束为妙)
阳阳:......
阳阳:爸爸,我再给你讲一个小兔子的故事吧?......
后记:这一晚上也不知道小东西一共讲了多少个故事,反正最后他绝!对!成!功!地,把我给哄着了
好爸爸,好老师!感谢分享!
说得真不错,受教了!还有好爸爸睡前的故事!!{:soso_e179:}
说得真不错,受教了
超级好用的方法,感谢分享
{:soso_e100:}{:soso_e177:}
真是可惜,一年多过去啦,还是看的人多,回帖的太少啊
{:soso_e163:}
Powered by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_思维导图写作文的方法步骤_思维导图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_思维导图写作文的方法步骤
学习啦【思维导图】 编辑:家辉
  作文考试特别是考试是占很大比重的,写的不好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大家在写作文时可以用画一个思路,再写作文就会调理很清晰。那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思维导图写作文的做法。
  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第一步,审题
  2008北京题目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第二步,理出思路
  我自己画的写作思维导图如下:
  首先,从题目出发,我想到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杯子里面装了石头,看起来满了,但里面还有很多空隙,可以装沙子。装了沙子还可以装水。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这可以说明我们在利用时间或者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总以为没有办法再进步了,实际上,我们应该努力突破自己的极限,总会把事情办得比现在更好。这是一条思路。
  第二,材料中还说了一个男孩把沙子和水倒出来,往里面装石头。这个&倒出来&可以想到从我们头脑里面去掉旧的、落后的思想,装入新思想。这可以和鼓励创新、鼓励接受新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联系起来。这也是一条思路。
  第三,关于杯子里面到底可以装什么,同学们之间都存在争论。这个让我想到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多种多样的&。相信参加高考的同学都做过历年高考真题,这个题目想必写过。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了,可以把自己以前写得这个内容改一下,作为自己的作文。总的意思就是鼓励个性化思考,欢迎争论。这也是一条思路。
  我最后选择了第二个思路。选择好思路之后,开始想结构。结构也是我写上一篇《海龟与老鹰》一模一样的。文章分为&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仍然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说明自己全文的意思,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思路。
  中间分为两块:&分析和事例&。事例我想到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还有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思想的转变,这两个点都是高中生可以知道的内容。此外还加了个庄子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也相当有名,很多人高中生都应该知道 思维导图模版。
  结尾是结合一下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总结,还可以稍微升华一下,上升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上来。
  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第三步:开始写作
  (全文899字,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花了40分钟写完,除了修正一些错别字外,都是一次写成的。没有增加新的句子或段落。)
  我的杯子,听我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庄子的话。单从这句话理解,似乎是鼓励人们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但庄子的原文下面还在有话,意思却正好相反,他的本意是:知识太多,人的一生根本无法学完,因此不应该试图去学习所有的知识。
  我们的,就像这个杯子,能装的东西&&不管是装石头、沙子还是水,都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方向、有选择、有辨别,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那个男孩敢于把沙子和水倒出来,再往里面装石头,这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我的杯子,装什么,听我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老师努力向他脑子里面灌输自己的思想,但当他学会自己思考,发现老师的观点存在错误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把那些错误的思想&倒出来&,装进自己的思想。&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因此成为千古名句。
  思维导图的写作文的思路实例
  思维导图的结构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大问题,帮我们厘清写作的思路,提供丰富的内容。
  这是武汉一名学生近期一次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
  作文:&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或环境氛围的好坏,往往取决与他的内心。&请以这一句话为主旨,自拟题目、问题自选,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这个作文题目不算难,主题和方向比较明确,思路也必须在这个大的方向里面展开,否则就有可能跑题。我们首先可以对所选题材进行斟酌思考,这个题目和都可以写。
  讲到生活状态,环境氛围和心态的关系,可以由思维导图式的联想结构想到三个写作思路,思路一,想到恶劣的环境由于好的心态可以变得更好,改变现状,很多励志的故事都是如此。思路二,想到好的环境,被不好的心态影响,好环境反而变成了坏的环境了,比如许多官二代和富二代,本身条件优越,但是却自甘堕落,最后东窗事发没,因为本身优越的环境和家庭背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路三,可以直接论证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或环境氛围的好坏,往往取决与他的内心。
  于是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式的思维过程。
  思路一:写记叙文,好的心态面对坏的环境,最后超脱。
  可以描述一个故事,主人公经挫折与低谷,感受到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刚开始抱怨命运,怨天尤人,到后来发现抱怨没有用,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对待环境和命运的态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最后自己解脱,释然,活出了自己。最后结论,环境的好坏客观存在,但是坏的心态对待坏的环境,只能是雪上加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怀的环境和状态,生命将充满各种可能性,原本恶劣、艰难的环境也将为生命提供养分。
  思路二:写记叙文,坏的心态面对好的环境,最终优势不再,身陷囹圄。
  同样描述一个故事,主人公含着金汤匙出身,家庭优越,可是自己却依仗着自己家里的条件,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最终酿成大祸。说到这儿,脑海中浮现除了李天一的故事。
  思路三:写议论文,列举论据来论证题目。
  通过议论文的形式来写,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论点,我们只要提供足够的论据来论证就可以了。
  论据可以联想到好多,从的角度就想到了,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
  中国历史,可以想到苏轼的一生、苏武牧羊、玄奘西行的故事等。比如苏轼的一生,遭朝臣排挤,被一贬再贬,每一次贬谪都是身体和心灵的流放。比自然环境更恶劣的是人心,换做普通人估计早就消沉下去了,可是苏轼却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和境遇而消沉下去,而是报出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境,被贬黄州,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的开阔胸襟。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宾州,又有《定风波》中的&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平静与释然。表面上看似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但是由于苏轼豁达的内心和情怀,把恶劣的环境变成了自己创作的沃土,完成了自己文学修养的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一个人心怀海洋的时候,一切暴风雨都是都显得如此渺小。
  国外的历史,可以想到不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英雄们,南非的曼德拉,印度的甘地,犹太人复国成立以色列的先辈们........
  从电影和阅读的书籍里面也可以发现很多的论据,《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电影作品的主人公的经历都可以论证。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个我阅读到的一个人渣父亲和两个儿子的故事。一个美国大汉,整天游手好闲,整天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吸毒,酗酒,隔三差五就进局子里了,在大家看来,这样的人就是社会的蛀虫,标准的人渣,这个人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大了和他老爸一样,酗酒、吸毒、盗窃。而小儿子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名牌大学,最后成为了一个律师。有一个记者感到很好奇,同样环境下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命运这么极端,这名记者采访了两个儿子,结果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有这样的父亲,能有什么办法&同样的父亲,同样的恶劣环境,大儿子的心里觉得这是命,有这样的父亲,没有办法改变,于是随波逐流。但是对于小儿子而言,不好的环境反而是自己要能改变的理由,他眼中的恶劣环境是自己成长的催化剂。
  在诗词歌赋,里面也能发现很多论据,比如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同样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态度。
  写作文就像我们建造一栋大楼,需要很多的材料,我们大脑关于题目的相关联想可以提供很多的知识材料,我们只需要根据我们所需要构建的样子有选择性地挑选材料按照思路进行构建就可以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没有那种顶级作文的潇洒恣肆,我赞同灵感来时作文可以写得很有水平,但是我们考试毕竟时间有限,要是我们都在等待灵感降临,或者深思熟虑过后的惊世奇文,那么整个考试的时间都不够,我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和完美之间寻找平衡点。我们采用这种思路,可以在任何一场语文考试中迅速找到思路,想到内容,完成作文。
  有的人还会说,我的知识存量没有那么多,想不到怎么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确实不是那一两天可以提升的,需要积累,看书和思考都是不错的积累途径,平时多留意生活也可以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总之你有的&货&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导&出来,要是没有&货&就要想办法去积累。&西方有一句&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以赶紧去行动吧!
  &完成比完美重要&我们这种思维导图式的思路用熟了之后,会不断精进我们的写作功底,一次次的完成就是在走向完美。
思维导图的写作文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_思维导图写作文的方法步骤]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550人看了觉得好
855人看了觉得好
869人看了觉得好
【思维导图】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会放弃作文3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