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屈原不能学习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囚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扫一扫 下载喜马拉雅手机APP

1.您可通過官方App在

‘帮助与反馈’中留言(推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哏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褙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哃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說:“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茬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