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校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在伯克利跟小松鼠结下不解之缘的鱼丸子同学这一学期是怎么学习、生活的呢?快来围观吧~...
在大学期间,我曾两次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交流学习。大一时,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我通过SAF的项目参加了伯克利的暑期学校,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一个暑假。六周的暑期学校转瞬而逝,我学到了知识,体验了异域文化,结交了朋友,并为这里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深深感染,一直怀有再次踏入伯克利校园的愿望。终于,大四时,通过SAF和北师大的合作项目,我圆了这个心愿,这一次,走过更多的路,结识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风景。
结缘伯克利本是偶然,当时远远没有料到以后会在这所学校里发生这么多故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坐落于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市,常年阳光灿烂,距离旧金山只有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因为有一个分校的名字常常被人误会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鸡大学。然而事实上,加州大学并没有一个“本部”,都是以城市命名的分校,倘若一定要确定一个本部,也是这所在加州大学系统中历史最悠久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其中心理学系规模庞大,涵盖发展、认知、社会、临床和脑科学,汇集了Dr. Xu,Dr. Gopnik等等各领域内顶尖的大牛教授,是无数学子的女神校。
伯克利大学以自由包容的学风著称。身临校园真的被这种氛围深深感染。旧金山湾区种族多样性很大,文化也比较开放,校园里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年龄的学生有说有笑,小广场上常常有学生进行画展,音乐表演,或者政治演讲。对于校园里常常发生的小规模游行,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伯克利曾经发起过“言论自由运动”,校园的主图书馆旁边至今还有一个“言论自由运动咖啡厅(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来纪念这场运动,学生们多在这里赶论文、讨论项目,或者在课间匆匆买杯咖啡和一个三明治,咖啡厅里永远长队连绵,一座难求。校内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新学期社团招新宣传会(Caltopia)场面十分火爆。校内中国学生众多,走在校园中常常能听到熟悉的语言。也正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在伯克利做跨文化研究条件比较便利,很多心理学研究都招募讲中文的被试。
伯克利市远远不比旧金山、纽约繁华,但也绝非出门便是玉米地的荒无人烟。世界第三高的钟楼萨瑟塔(Sather Tower)是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顶后可以将湾区的景致尽收眼底:近处是校园内绿地玩飞盘的学生们的点点身影,远处是雾气弥漫中的金门大桥,中间是伯克利市错落有致小房子。学校附近的餐厅非常多,而且种类丰富,不仅有美式汉堡和披萨,还有中餐、韩餐、日餐、东南亚菜、墨西哥菜等等。从学校走到市中心只需要10分钟,市中心有更多的餐厅、咖啡厅、书店、还有两家电影院。每周末学校旁边的一条街Telegrah Ave.就会举办集市,人们卖各种画作、织品、小手工艺品等,有时还有现场表演的滑稽剧,很有艺术文化气息。
伯克利的校园生活被阅读、论文和考试填充得非常充实。美国的课堂上,教授讲课的时间比较短,每次课通常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但每节课都配有每周一次的研究生讲的讨论环节。助教有时候会讲一些补充内容,课堂的复习和总结,有时候会进行作业辅导。另外,教授和研究生助教还会专门空出一段时间作为课余辅导时间,耐心解答“找上门”的同学们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伯克利大学课程种类丰富,选课的灵活度高。比如,心理学的本科生除了需要选修心理学类的基础课,还会被推荐选一些神经科学、生物科学、或者人类学的课程,可以供选择的高级课程也很多。而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尤其是基础类课程,伯克利大学和北师大基本相似。
对于英语非母语的我们来说,厚厚的阅读材料可能是的很大的挑战,但坚持看久了会越来越顺利,GRE阅读水平也会不知不觉有很大的提高。我还遇到了非常靠谱的助教们,超级感谢他们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有一次我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基础简单而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助教David非但没有不耐烦,反而真诚地解释说我完全不需要感到羞愧,助教们学习这些知识太久了以至于忘记刚开始接触它们的时候有多么难学,可能理所当然地把一些东西当作是显然的。还有一位助教Josh主动询问我的近况,得知我对申请项目十分没有把握时,给我讲他自己的大学和申请经历,怎样从社区大学一步步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再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牛教授的博士生,这些其实和课程内容都没有关系,但他还是愿意花时间帮助我、鼓励我,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一个学期紧张忙碌又充实美好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许多画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微笑。去联合广场,在梅西大厦的扶梯上缓缓下降,对面巨大的玻璃窗外是湛蓝的天空和亮白的阳光。大华超市买到巨大的三文鱼尾巴。和室友一起看youtube吐槽川普的竞选,一直谈到怎么撩妹,我给她讲心理学,她给我讲经济学。在灿烂的阳光下躺在草坪上看书,闲闲地看滑板少年赶着上课的身影。在学校的露天泳池里头看夕阳一点一点把天空染红再变紫。难忘眼睛黑黑亮亮的小松鼠认认真真地啃青草的模样。在伯克利求学的期间,我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和研究生项目的申请,任务比较重,但现在回想起来却也一点儿也不觉得苦。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烤一个羊角面包,在溢满整个屋子的烤面包的香味中翻开文献,开始美好的一天。看了一上午文献后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午餐,下午再进行上课和实验室的活动。那段时光,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得如痴如醉,还有课题组的博士生肯花时间和我一起讨论我的想法,为我推荐文献,每天都有新进展,并有机会和崇拜的大牛们一起工作,非常享受。
虽然有很多欣喜和成就感,但独自在他乡,窘迫的时侯也不少。组会上想法刚在自己脑中形成还在组织语言,就已经在别人的嘴中蹦出的“不爽”;男神教授的课我听不懂的沮丧,男神教授听不懂我问题的更加沮丧;在餐厅看不懂菜单,凭着直觉乱指的尴尬;在超市里买了一大袋橙子,回家一吃发现是又酸又苦的葡萄柚的哭笑不得。和家人故友的时空距离把生活的酸甜苦辣放大,但也在这样的经历中锻炼了我独立生活能力。意识到自己在表达和交流上的不足之处更督促我潜心学习;“直觉点菜法”也常有惊喜;吃不完的葡萄柚被我做成了蜂蜜柚子茶。出国的几个月,我的厨艺大大长进,独自旅游的经历更加丰富,变得更加成熟,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伯克利大学的求学经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美国研究生活,最终申请到了满意的研究项目,我的大学生活也算是有个圆满的结束。感谢SAF-北师大合作项目给我两次赴伯克利的机会,也感谢我的父母对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给我看更多的世界的希望和底气,变得更加坚强。
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用微信扫一扫可以进一步关注哦假如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时录取了你,你该怎样选择?
如题,假如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时录取了你,你该怎样选择?
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就去伯克利吧,貌似本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要强,硕士的话伯克利分校强,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学院挺牛的,全球限招,我哥就是从伯克利分校毕业,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的本科,金融学,然后考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会计硕士,如今在深圳华为驻苏丹公司,年薪400万才32岁
毫无疑问要选择耶鲁大学,我女儿就在耶鲁读本科。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学综合排名是实力的体现,是全方位的。你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受益无穷!
您是说您同时被这三所学校录取了吗?倘若是的话,您在学业上真是得天独厚啊哈哈。择校还是要看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根据你所学专业在全美相关专业排名里来择校。举个例子,假设你想学会计,哥大的会计专业全美排第十,耶鲁的会计专业全美排第十二,伯克利的会计专业全美排第四,那么你就要去伯克利而不是耶鲁。虽然耶鲁享誉盛名,但在美国人们大多很实际的追求专业排名来择校。再有加州是美国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州,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国虽然是一个大国,但它自然条件很好的州就那么几个,加州是首屈一指的。倘若您资金充裕的话,加州是学习与生活双赢的一个州。至于哥大与耶鲁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气候跟中国东北一样,四季分明,自然条件照加州差得就不是两三个数量级了。当然这三所高校哪一个都不是省钱的主儿,您要制订一个理财计划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Allen Wu,斯坦福,前留学DIYer,追梦者,现居旧金山
作为 2014 届刚刚毕业的本科生 + 硕士,觉得前面的回答主要从学术方面介绍了学校。这里主要从校园生活介绍,也给想去 Stanford 读本科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视角。
校园生活部分
Stanford 本科生前两年连基本要统一住新生宿舍, 新生宿舍分布在学校南段,离学校建筑风格最传统,个人觉得学习环境最好的 Green library 很近。
(新生宿舍之 Wilbur)
每一个新生宿舍楼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社区。里面有数栋宿舍楼(每栋楼都有自己的名字,然后宿舍与宿舍之间会后一些竞赛的活动),有自己的篮球场(现在还建了一个沙滩排球场,超级赞),有自己的食堂(这个要吐槽,后面再说)还有洗衣间。由于住里面的都是大一大二新生,大家都玩得比较开,所以很容易结识很多好朋友。
等大一结束后,学生们就有机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宿舍了。Fraternity(兄弟会)和 Sorority(姐妹会)基本在 Stanford 的一条路上。
(Row House 一角)
一种叫 Co-op,就是学生们要自己轮流烧饭兼打扫卫生的。这类宿舍便宜到是次要的,主要的培养了学生生活能力(我觉得能为一栋楼 50 名学生烧饭确实很厉害)。另外由于这类宿舍学生不吃学校食堂吃宿舍里的餐厅,所以 24 小时饿了都有食物吃。
(自给自足宿舍之 Zanadu)
普通的宿舍就基本上分布在校园各处,选这类宿舍基本上就是看选课了。(文科基本在 Main Quad 的南面,工科在北面上课居多)我住过的宿舍中最赞的还是 Lag 和 Roble。 这两个宿舍很靠近 Lake Lag。那里本来是个湖,后来干掉了,但是不失为一个早晨晨跑的好地方。Roble 是挑高顶(2.5m+)每个宿舍还配独立洗脸池,超级赞。
(东校区的 Lag 宿舍)
最后就是学校还有机会赞助高年级的学生们出去住。Palo Alto 旁边的公寓群基本 $3000 一个月起,但是有学校补贴学生住只要 $1000。听住过的朋友说提前享受校外生活也挺爽的。
(Oak Creek,校外公寓)
学校的食堂我就不吐槽了。我觉得除了非常注重吃的学校(食指指向康奈尔&Cornell)估计大家都差不多。不过学校食堂 9 点过后凌晨两点之前会有夜宵供应。可能由于要额外收费,学校夜宵做的格外卖力。Arrillaga 的起司条 (Cheese Stick) 还有 Lag 的虾仁炒饭都是我学术完毕常常光顾的美食。
(夜宵里的泰国米线。不是拍照党,没保存经典的虾仁炒饭照片&&)
除了夜宵外,学校还有很多吃东西的地方。原本工程院楼里有一个非常好吃的三明治叫 Ike's,经常工科生都在午餐时就吃三明治。
(好吃的三明治店 ike&s 可惜现在关门了)
另一个吃东西的地方在 Tressider,东西很一般,有 Starbucks,Subway,Panda Express 等,感觉最好吃的就是冻酸奶了。
(Tressider Union,里面有各种好吃的)
体育精神餐厅 Axe & Palm。整个餐厅贴满了我们学校运动员的宣传照,菜单上的汉堡基本就是以运动有关的。里面还有一个台球桌,经常和同学们打台球。
(Axe & Palm, 内部装修基本是橄榄球赛观看场面)
Big game: 每年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是 Stanford 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 Stanford 一般的橄榄球赛主场是不收费的,你注册了就可以去。然后去支持校队是有积分的 (Cardinal Point)。积分够了就可以免费看 Big Game!在 Berkeley 的学生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他们做主场的几年自己学生去看都要收费. 这几年 Stanford 打的很好,基本上就是每年都胖揍一顿的感觉。其次如果打得好打到 Rose Bowl 决赛,大家会相约去看(前几年好多人就跑去 Okc 去看了)
(The Big Game,斯坦福赢得了胜利的 axe)
Bing Concert Hall: 每学期有套票出售,学生看一场就 10 美金。有很多很著名的主都来演奏过,旧金山爱乐,费城爱乐,马友友什么都都来过。有的时候学生还会自己组织演奏。
(Bing Concert Hall, Stanford)
戏剧:这个比较小众,Stanford 其实有个戏剧专业,所以很多时候会有学生表演,一般在学校 Hoover Tower 对面的的 Auditorium 背后的小房子里。上次去看 Hey Fever,演的确实挺专业。
(Hey Fever, 2015)
滑雪:本科生宿舍每年冬季学期会组织去滑雪。宿舍会收取一点点费用,然后帮大家统一订巴士,住宿和滑雪票。(每年 Stanford 还会有一个 bike safety 的问卷,每次问卷回答数最高和回答率最高的两个宿舍会得到学校资助的免费巴士。)大家一起出去玩还是很 high 的,喝酒啊,一起做饭啊,作为当时不怎么会滑雪摔得不行的人,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Stanford Ski Trip, 2012)
学术生活:
我主要说一些本科生相关的吧,研究生相关的前面的回答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学分:本科一学期最多修 20 个学分最少修 12 个学分。一门课的学分多少其实和难度&所需时间不是太有关系(经济课基本都是 5 学分但是都比较简单,CS 最恐怖,我一个同学修一门 System 的课 3 学分每天熬夜基本上一周要 20-30 小时。
选课:虽说有 advisor 机制,但是我觉得选课还是主要看同学推荐还有自己喜好。本科每个专业都有必修的课,之外还可以去别的专业甚至学员选修(我本科时花了一个学期纯学历史,还有另外一个学期选了 4 们法学院的课。
历史课:Stanford 的历史课分为两部分,classic history(经典历史)和 contemporary history(近代史)。我在 Stanford 的时候对 classic history 抱有很大兴趣,特别是每天面对学校 main quad(中心广场)的智者们,渐渐地对人类社会的形成,以及民主共和的发展有了很大兴趣。
在 Stanford 经典历史是分为三部分开始讲基础课,学生们先学习古希腊的民主,然后是罗马的共和,最后是埃及神鹰的神权制度。在三门基础课里,老师的的教学风格很随性。在我上的第一节课上罗马史课,教授就用幻灯片播放了罗马共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的艺术品,并鼓励我们讨论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艺术上的表现区别,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我们的第一节课!更加不解的是,同学们也没有什么惊奇,而且还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后来我才知道,很多上基础课的同学,高中就学习过此类知识,有些甚至在上大学之前专门去罗马待上一年,深入了解历史。后来,上这种课,我会在上课前做好预习,不仅要把老师布置得阅读全部看完,还要争取去额外看补充材料,这样课堂才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
除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我们还会有 TA 带的一周一次的小课。小课除了温习上课内容和讲解作业外,还有个有趣的环节:就是模拟当时罗马参议院 / 希腊市政厅会议进行辩论。试想下,这跟普通的辩论赛是不一样的,能用的例子不能是现代的(毕竟装的是古代人),所以所举的观点好多都是 livy 啊,plutarch 等的著作中的观点。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这种现学现用确实对知识的掌握很有用。
作业方面的话,历史课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作文加很多篇小作文。大作文一般没有范围,只要和课程所学的那段历史相关就 OK。 不过由于题目范围不定,学生们一般从学期开始就要准备。尽力,proposal,查文献,写初稿,定稿,最后才能成功。Stanford 一般一个学期就 10 周,有时一门历史课要憋 25 页的 paper 也是很伤神的。同时,Stanford 历史的教授们比较偏爱有争议的话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自主发现,并且锻炼思辨和论证的能力。我罗马史拿了班里唯一一个 A+,就是因为我的论文主旨重新定义了罗马的共和制。
工作与发展前景:
实习&工作:Stanford 在实习和工作方面提供的资源是没有说的。很多大公司会过来开宣讲会还有校园招聘。除了这些之外 Stanford 自身还自带了很多很好的实践机会。比如 StartX 就是 Stanford 自己的创业组织,会对校内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还有商业方面的指导。Stanford 自己的基金 Stanford Management Company 也提供职位给学生实习。有学术追求的同学基本上都能在各大 department 下找到老师做实验。
You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但另一方面,在斯坦福找工作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没有什么是能事先知道的,因为和你一同竞争的同学也都很优秀。所以一切都是从最基础的做起,do your best, hope for better。 我刚到斯坦佛的时候遇到过求职碰壁的情况:同学们都很优秀,我的工作经验并不是很突出,所以实习的机会一直找不到。
直到有一次我偶然看系里面发的邮件,一家风投公司(Fenox Venture)在招人。当时这家公司才刚刚起步,所以实习生不是带薪的,地点也在很偏远的 San Jose。很多 Stanford 的学生不愿意去,但当时我觉得这个是个很好的机会,我就去了。三个月下来我跟着里面的合伙人看了很多项目,对创业的过程和挑战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现在这家公司所投的 Portfolio 已经退出 8 家了)。毕业后我去了一家 10 亿美金的创业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我当年实习的经历给我带来的对信息科技方向的嗅觉。
有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申请学校时懈怠了,我估计也不会进 Stanford;如果我找实习懈怠了,估计最后也不会留下来找到好工作。正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人才会努力,去激发更好的自己,去探索更好的未来。
恩,如果大家有关于斯坦福的问题,也欢迎来问我。
PS: 最近好多人要求加微信问问题^_^ 为了不打我微信号打到手软,这里统一说一下:有申请大学,对斯坦佛有兴趣想多了解的朋友们可以加我微信 AllenAtQuixotees。 很高兴认识大家啦~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