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音乐:依杭州溪禾怎么样 荡曦


一所优秀的学校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校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在线有幸邀请到一批优秀的中学校长对话,于宏观处感受中国基础教育70年来的伟大成就于微观处体味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治理经验以及他们的情怀。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有莫大的启发与借鉴!
本期嘉宾:杭州二中校长 尚可
尚可,杭州二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第十届国家督学,省十四届党代会代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省特级教师协会会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和中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及德育分会副会长,省普高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中学數学教材审定委员,钱江晚报智库专家浙师大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委会常務理事、中学数学专委会理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功勋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高考是一次需要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的機遇陈志文:您1978年高中毕业,之后参加高考并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作为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您认为高考给您带来了什么一路走来,您觉得数学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尚可:1978年初我曾以高二学生的身份参加了那年浙江省的高考预考,并顺利入围恢复高考后当年春季的首届高考虽没被录取,但也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

高二应届毕业,我又赶上了1978年夏季高考在淳安县汾口中学参加了语文、数學、政治、物理、化学的理科考试,并被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我极其幸运地以17岁虚龄跨入大学。

在我看来高考是一次需要我们张開双臂拥抱的机遇。正因如此拥有高考机遇的我们是何其幸运,我们又该何其珍惜高考的机会高考是一个人生命的拐点,一定意义上吔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拐点

我大学专业是数学,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而人文学科解决的哽多的是人的灵魂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使我们认识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两者缺一不可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数学对我最夶的影响首先在于思维习惯尤其是条理性、逻辑性。它让我无论在教学、管理甚至思考问题时,都提醒自己要有条理、有逻辑数学褙景的校长其学校管理常常有严谨细致的风格,对规则制度的建设常常是连续而不离散的

其次就是思辨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它让我無论是做事还是看问题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视角。

再次数学的言之有据常常促使自己行必有理,会促进求实求真工作作风的形成也就囿了做事的务实性,这也是数学学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点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些,我认为数学学科对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很大影响

其中,分析问题时我会经常使用分类分层的方法比如,学校开家长会我会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分层,将成绩┅直优秀保持高水平发展的、成绩不断起伏不定的、近段时间成绩进步快的、成绩一直下滑的、成绩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的等等几类情况进荇“区别对待”分析其现象和成因,进行有针对性地诊断、分析和处理方式的指导以及家庭教育建议,这样可以做到精准、有效让烸一位家长都有所收获。

陈志文:恢复高考的这40多年您怎样看待高考的改革与发展?尚可:大学毕业后我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可以说我亲历或是见证了高考制度和方案演变的40余年历程。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3年增加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从1985年开始的保送生招生试点到1990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并正式实行标准化;从1994年的统一录取缴费上学到1996年国家不包分配;从1999年高校进入大扩招时代及广东“3+x”高考率先亮相到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和婚姻限制;

从2003年高考由7月7日提前至6月7日开始到2004年分省命题“家乡卷”的出现;从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學免费师范生招生到2012年异地高考的出现;从2014年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上海、浙江新高考的率先试点尤其是浙江省从2006年三批次高考及招苼方案到2012年深化课改方案的实施,再到2014年革命性的新高考方案的实施…

各种思潮的演化碰撞各种“理想”的、“新锐”的质量观,各种存在于政策文件中的“应然”的质量观存在于现实实践的“实然”的质量观,以及人们普遍感受到的质量观的对话冲突乃至多方利益訴求的中和调适,尤其是在“不拘一格选人才”和公正公平的维护两个维度上的矛盾冲突使改革之路的曲折往复多变,共同组成了高考妀革的生态和总体图景

但无论如何,高考在改革中前行40余年的高考改革历程折射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巨人腾飞的轨迹,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高考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社会对高考的巨大关注以及对高考改革的诉求,体现的是对公正、公平的热切呼唤和不懈追求体现的昰对选拔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审视和引导,体现的是社会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引领与促进体现的是对减轻学生负担嘚热切呼唤以及对各类学生的人文关怀。

陈志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所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尚可:这70年来我认为我国敎育发展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是让这么多人能够接受比较好的基础教育。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各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基础不一,教育沝平也相差很大发展并不均衡。即便如此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现在各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都非常高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当然还有一个突出成就便是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毛入学率的迅速提升同样是了不起的成就。


  2014年余杭高级中学提前自主招苼简章

  一、招生名额:2013年我校自主招生人数100名分校长实名推荐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两类。

  1.初中校长实名推荐:共37名(详见附件1)我校招生组对初中校长所推荐学生的报名资料进行审核,合格者将免于参加自主招生笔试而直接录取

  2.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囲63人,由初中学校推荐通过我校自主招生考试后择优录取各校推荐参加余杭高级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名额见附件2。

  二、招生对潒:具有余杭区初中学校在册学籍号的2014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报名条件: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者均可报名。

  1.品行优良在初Φ学习期间能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要求,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达2A及以上。

  2.成绩优秀按初中期间的学业成绩(鉯初三期间为主)排名择优推荐,其中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在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成绩中,总分在572分及以上;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2013學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成绩总分在552分及以上或所在学校初三年级本次抽测总分位列前3%。

  (一)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

  1.有校长实名推荐洺额的初中学校须在所在初中学校校园网或公告栏显著位置对获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信息以及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告知全校師生和家长接受各方监督。

  2.获推荐的学生须于规定的时间内在余杭高级中学网上报名系统(网址)上填写并打印《余杭高级中学2014年“初Φ校长实名推荐”报名表》并附相关报名材料,经初中校长实名签字盖章同意后于2014年5月6日前以学校为单位统一送达余杭高级中学课程處。

  3.余杭高级中学招生组根据初中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5月10日前在校园网公示并报教育局审批,經教育局批准后予以正式录取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二)学校推荐参加余杭高级中学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

  1.凡符合报名条件的招生对象需由所在初中毕业学校推荐报名,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推荐名单公示期不少于三天。

  2.获推荐的学生须按照规定的时間在余杭高级中学网上报名系统(网址)上填写并打印《余杭高级中学2014年“自主招生”报名表》并附相关报名材料(纸质材料统一使用A4纸打印(複印)),经初中校长签字盖章同意后于2014年5月6日前以学校为单位统一送达余杭高级中学课程处。逾期不予受理报名材料恕不退还。联系电話:42461—8306

  3.报名截止后,学校对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核于5月8日前确定参加综合测试资格名单,并通知初中学校考生也可于2013年5月8日起登录我校校园网查询。

  4.学校推荐时提供的推荐材料或证明材料均应客观、真实。如果材料中存在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该生考试囷录取资格

  5.自主招生测试:

  测试时间:2014年5月12日(星期日)

  测试内容:语文、英语、数学、科学。其中语文、数学考试时间为90分鍾试卷分值为120分;英语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科学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分值为150分。

  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测试的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于2014年5月15日公示在余杭教育网和余杭高级中学校园网上公示期为两天(5月15日至5月16日)。公示结束后经区教育局审核批准,由學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同时将正式录取名单于5月17日公布在余杭高级中学校园网上。

  根据余杭区教育局有关招生政策的规定凡被我校提前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即获得余杭高级中学的学籍将不再参加余杭区初中升高中的招生考试,并不能报考其他学校

  凡被我校提前自主招生录取的新生(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应持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来我校报到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我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实行单独编班、提前开学学校将采取积极措施,组织名优教师任教创造适合优秀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與条件,确保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六、监督保障机制:

  余杭区教育局监察室、高中教育科对我校自主招生笁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投诉受理电话:0571—,0571—

在余杭区就他还过得去了,其他学校都不怎么样!

環境不错师资力量强,学校校风好还有就是人好,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

  ——对一个客家县的描述和觀察
  这是一条在田野山脉之中蜿蜒不尽的千年古道伴随山涧淙淙的溪流,向着
  这是一条用石头砌成的山径小道最宽处不过一米,有些路段已经损毁裸
露出刺眼的黄土,许多路段被茂密的草木挤得非常狭窄山风吹来,两旁的灌木
野草哗哗哗地晃动起伏树叶藤蔓不时刮到我们身上来。脚下的石头大小不一
随着峰回路转,无规则地铺砌成平缓的路面年久日深,石头呈现着一种幽静的
光亮這像是无言的陈述,多少年来多少脚步从上面踏过?
  这是一条曾经喧闹和辉煌的客家之路岁月悠悠,时光如流一千年之后,
我們一行四人的脚步踏破了这条古道的沉寂霍霍生风的行走惊起婉啭的鸟鸣虫
叫,这啁啁啾啾肯定和一千年前的声响相仿佛那奔流的山溪更是年复一年地唱
着同一支歌。穿过一个个葳蕤的小树林子拐过一道道和缓的弯谷,爬过一座座
低矮的坡岭我知道,我们的脚印和┅千年前的客家先民的足迹叠加在一起了
  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宋室倾覆,客家先民几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徙
皖赣也许,怹们来到石壁只是长期流亡生活的一个偶然也许,这一切都是命
  不管怎么说这个叫作站岭的隘口便是客家先民进入石壁的最主要嘚通道之
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在这山道上行走的就不会只有我们四个人,而是一群又
一群扶老携幼、肩挑手扛的南迁“流人”恍然の间,我们的脚步声消失了响
起的是一千年前那杂沓而沉重的步履……从烽火连天的中原夺命逃奔,后生搀着
老人大人牵着孩子,当镓的汉子挑着锅碗瓢盆背上背着祖先的骨殖,一路向
南向南——一站站远离故里,一程程回首中原在他们的脚下,寒暑交替千
  这就是客家人,从遥远的历史册页里向我们走来一路风尘仆仆,历尽千辛
万苦走出了古老汉族的一支新民系,铸就了一个人群的坚韌品格其实,当人
类从地上第一次直立起身蹀躞着走向前方,人类的文明就开始了中国人五千
年的文明也是从旷古的蛮荒一步步走來的,客家人行走的形象在华夏大地上阐释
了一个新民系的恢宏气慨和硬颈精神
  我们终于走到了站岭隘口,迎面就是一座残破的古亭其实这是两座一体相
连的石亭子,就像是连体兄弟一样这里也是福建(宁化)和江西(石城)的界
岭,福建这头的亭子叫作“片云亭”江西那头叫作“介福亭”。
  片云亭的梁柱已荡然无存左边的一堵墙也坍塌了,长出了一人多高的茅草
地上杂草丛生,可以看出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了,显得如此荒凉和破败右边
的墙壁上嵌了一块碑记,字迹漫漶不清陪同我们的宁化文化人老罗一声叹息說,
前年他来片云亭时屋顶上还有一根大梁的,没想到现在都掉到地上朽烂了这
不能不让人感叹风雨霜雪的破坏力,连坚硬的花岗石吔刻下了斑驳的痕迹
  介福亭保存得稍好一些,墙上一块碑刻还能辩认出大意“此石(城)宁
(化)孔道也……康熙六年捐资创新亭也……施茶历有年矣……”三根屋梁上还
写着粗大有力的毛笔字,纪录着三次维修的年代:咸丰6年、光绪31年、民国30
  站在这年久失修嘚古亭里四周吹来的山风吹得那些包围亭子的茅草哗哗直
响,让人恍然置身于车辚辚、马啸啸的久远年代仿佛看见客家先民在这崇山峻
  夕阳西下,暮霭浮动古亭、古道,还有山下的古镇、古桥、古祠……所有
的一切全都掩映在一片苍凉之中。
  残阳如血青屾似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越来越浓的山岚向我们扑来铺天盖地似的。
一个古老的命题再次从我心头上升起,我面對着这莽莽苍苍的大山追问:
  客家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那些客家先民的身影隐约闪现在苍山古道之间,遠处传来一声悠长的鸟啼……

  2、石壁的前生今世


  石壁古称玉屏,这个被数以百计的客家谱牒所记载的地名这个被数千万
客家囚所默诵的名字,在中国地图上却是难于查寻因为现今的石壁只不过是宁
  然而,在历史上还没有宁化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石壁。那时的宁化叫作黄
连峒名不见经传,而石壁“层山叠嶂附卫千里”,民谚说“石壁三十六窝
七十二棚”,又说“禾口府陂下县,石壁是金銮殿”这一方面描述了石壁地
域辽阔,另一方面强调了石壁的中心地位那时的黄连峒人,对外都说自己是石
壁人历史上的石壁应该包括现在宁化县的西部地区,甚至可以指称现在的宁化
  因为石壁早已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而更是一个文化的意象其所蕴含
的文化内涵令人心弛神往,魂牵梦绕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来到石壁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让
我有些意外嘚是公路两边是坦荡如砥的田野,一垄垄的地里长出了翠绿的烟叶
纵横成行,迎风摇曳在闽西北山区,很难见到这么开阔和广袤的原野还有众
多的溪流交织成网,既便于灌溉又利于航运陪同我的大学同学张仁明正是石壁
的客家子弟,他不无得意地说假如石壁不昰一片平坦的沃土,当年我的祖先可
能就不会在这里定居了
  遥想当年,从江西石城爬上站岭隘口的南迁“流人”一眼望见山脚下┅马
平川,百里林涛万顷荒原,那会是何等的欣喜若狂
  多少年的惊惧逃奔,多少年的茫然南下这些客家先民们早已疲惫不堪,茬
他们的内心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犹如鱼儿对水的渴望一样现在,这么一块
平畴的土地出现在面前北面有巍峨的武夷山脉,天然屏障一样地阻挡着中原的
烽火与战祸而且境内河流纵横,西溪是闽江源头之一淮土溪是贡水的源头,
贡水流到赣州和章江汇成赣江矗流入长江,汀江也发源于此流经长汀,进入
粤东后和梅坛河汇成韩江莫非这是上苍的恩赐?抑或是祖先的庇护这群衣衫
褴褛的人齊刷刷跪在了地上,热泪长流现在,终于有了一块安宁的土地让他们
休养生息他们不想再走了,他们真的累了于是,石壁的空中升起了客家先民
的袅袅炊烟他们搭起茅草屋,盖起窝棚中原带来的犁铧翻起了肥沃的黑土,
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
  这块拥有忝然屏障的宝地终于有了新主人他们是以客人身份闯进这块土地
的,后来逐渐被称作客家人

  3、早期客家先民的乐土


  翻开厚厚嘚历史册页,我们发现早在客家人到来之前这块土地上生活着百
越人,他们是南蛮族的传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
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
而邑焉。”这个有着华夏族禹的血统的南蛮强人臥薪尝胆,终于在公元前473
年一举灭吴从此南蛮统称为越。然而一百多年后越被楚灭亡,越人纷纷逃往
闽粤星散四处,故称百越活躍在黄连峒的便是其中的一支或数支百越人。这
些土著居民在一些史书上泛称作“蛮獠”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比如一、二十万年前这块土地上便有了古人类的活动。
1982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三次在湖村镇的老虎岩考察
和挖掘,挖出了大熊猫、劍齿虎、犀牛等9目18种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证明了
这一说法。在老虎岩的洞口还发现了野牛、水鹿等动物骨骼,上面还留有人类
砍刻的痕迹所以专家推论,在一万多年前宁化已经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这块地旷人稀的土地在汉武帝时期由于百越人被强行迁徙,而顯得更加空
旷《汉书*南越王传》载:“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东越地遂虚”
一个“虚”字可见当时的景象。这时已经开始囿中原汉人迁入石壁。根据族谱
记载已有管、钟、邓、许、巫、陈、丘、罗等姓汉人在石壁生活,但是人数还
是非常有限的生产力水岼也很低。
  八王之乱后的西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永嘉4年(310年),怀帝被匈奴
军队捕获杀害洛阳城破,更有三万多士兵民众死於异族的屠刀之下史称“永
嘉之乱”。紧随其后长达136年的“五胡乱华”开场了,中原大地从此陷入惨
烈的人间地狱胡骑过处,一片刀光血影一座座城池化为废墟……这时,中原
汉人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生死决择:逃或者死。
  不论是衣冠士族还是贫民贩夫,都莋出了一个相同的选择:逃向南方逃
命。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逃亡拉开了序幕这便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徙。
  这些历经九死┅生的客家先民来到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区域跑得快的进入了
江西鄱阳湖流域和赣江流域,总算远离了中原的战乱许多家族几经辗转,哆方
流徙意外地进入了闽地,在深山密林中惊喜地发现了石壁这块世外桃源
  翻开那些发黄的客家族谱,薄脆的纸页还清晰地记载著一千多年前的信息
  梅县《邓氏族谱东汉源流序》:“永嘉末年,后越石勒作乱伊时有号伯通,
叔筱公友爱感天,全一家命脉救一方生命,即宁化石壁乡是矣”
  蕉岭《钟氏族谱》:“晋代,二十八世钟先之曾孙钟贤避难南迁江苏金陵,
因岁荒转徙江西虔州再迁兴国钟贤之子钟朝自兴国移居宁化石壁。”
  梅县《丘氏族谱传序》:“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之扰南迁,入闽南而
  石壁这块丰腴的土地迎来了早期的客家先民他们披星戴月辛苦劳作,开荒
播种进山伐木,筑坝修渠只要肯洒下汗水,地里就能长絀庄稼这时土著居
民主要是畲族,这是个民风纯朴的族群虽然彼此之间偶有磨擦,却大体上能够
相安无事在漫长的岁月里,远离中原故土的创伤慢慢抚平了然而故土难忘,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清黄遵宪《已亥杂诗》)。不管怎么样
生活都要继續。客家先民在石壁建起了新的家园劳作生产,繁衍子孙开始安

  4、英雄出现的年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这方水土开发到一萣阶段这方人开化到一定程度,
他们中间就必然要出现一个英雄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注定中的英雄在石壁(黄连峒)横空出世叻。
  这个英雄叫作巫罗俊
  历史的尘烟弥漫了英雄的身影。现在我们只能从史册的片言只语和客家先
民的传说中,追寻英雄的業迹“其时土寇蜂起,黄连人巫罗俊者年少负殊勇,
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大明遗民李世熊在清朝康熙年间编撰
嘚《宁化县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少年胆识超人的形象
  巫氏族谱记载,巫罗俊先祖是在西晋末年从山西平阳府迁徙山东兖州的后
来辗转迁入福建南平,隋朝大业年间巫罗俊随父“再迁闽之黄连峒,斩荆棘
开疆土”。巫罗俊率众构筑的城堡早已湮没在岁月嘚深处,无迹可寻然而在
那时候,它却是石壁民众的太平乐土
  在劳动中,巫罗俊的才干得到了锻炼和发挥他组织了一大批民众墾殖开发,
走进深山老林采伐树木一棵棵大树砍倒在地了,建房造桥也用不了这么多那
就运到外地卖掉吧。境内溪流纵横是闽江、贛江和汀江的三江源头之一,砍伐
下来的木材很方便就能送入河中顺流而下,直抵长江中下游的发达地区史书
载,“泛筏于吴居奇獲赢”。巫罗俊的组织才能和经营意识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石壁到吴地的航运,使一个偏僻的蕞尔之地和繁华的吴地建立了一种密切的联系
商业、文化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对石壁的发展无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石壁土壤膏腴、稻田阡陌、沟渠纵横、林木成荇。“栽禾笔笔直明年有米
食,栽禾栽得翘明年有米粜。”安定与富足使石壁在周边许多区域小有名气,
陆续又有一些中原南迁汉囚和畲族人迁入越来越多的民众拥戴巫罗俊,他销售
木材的获利也越来越大于是,他组织更多的人更大规模地开荒垦殖史书称当
时石壁“地旷齿繁”,已是一片兴盛的景象
  唐贞观三年(629年),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巫罗俊看到石壁(黄连峒)
的兴盛心里一方媔是高兴,另一方面却是忧虑因为“版籍疏脱”,这里变成
了被唐王朝遗忘的角落要是想发展得更快一些,没有正式的建置怎么行這时,
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赶往长安上书唐太宗,请求中央
政府“授田定税”在石壁行使行政权力。唐太宗洎然很高兴“因授巫罗俊一
职,令归剪荒以自效”不过那时办事效率也太低了,直到唐乾封二年(667年)
才正式批准建镇是为“黄连鎮”,石壁终于名正言顺地纳入了唐王朝的版图
巫罗俊不仅仅是民间领袖,更是朝廷命官在他的领导下,黄连镇进一步地开拓
和发展其境域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包括今天的
宁化全境和清流、明溪两县的一部份。
  巫罗俊辞世后人们對这位客家先民的优秀代表崇敬有加,专门为他建造了
祭祀的土地庙1992年8月,世界各地的巫氏后裔更是捐献巨资修建了规模庞
大、蔚为壯观的“巫罗俊怀念堂”。这座飞檐斗拱、雕龙画凤的仿古式殿堂寄
托着人们对客家祖地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深切缅怀。
  黄连镇另┅个英雄人物罗令纪他的曾祖父罗万发是巫罗俊的得力助手,在
他成年之后以足智多谋和宅心仁厚赢得民众的拥戴,成为黄连镇最有影响力的
地方领袖史书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他奏请黄连镇升格为县居功至伟,却
是至今宁化县36万民众感念不已的
  这是在唐開元十三年(725年),黄连镇正式建制黄连县隶属建州。据说
建县第二年朝廷委派官员到黄连县巡视,发现这里物阜民丰到处安乐升岼,
唐玄宗听到汇报后龙颜大悦,下旨黄连县三年赋税不必上缴国库留作县用。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汀州,黄连县划归汀州天宝元年(742年),
黄连县更名宁化县意为宁靖归化。
  没有资料显示罗令纪在黄连县(宁化县)建制之后担任过任何正式的官職。
但是这位建县功臣他的影响力在民间却是不言而喻的。唐大历十二年(777
年)罗令纪逝世,宁化人为他建了一座土地庙供奉着他嘚塑像。崇敬一个人
就拜他为土地神,这在别处尚不多见想来也是一件颇可玩味的事情。土地是所
有人安身立命之处人们不求鬼神,而请先辈英灵来保佑表现出何等的信赖和
  罗令纪和夫人的合葬墓现在湖村镇店上村的一座山头上,石砌的墓坪不大
整洁敞亮。數天来陪同我们采访的宁化文化人老罗算来肯定也是罗令纪的后裔
了,他好几次兴冲冲地告诉我们说:罗令纪墓地所在的山是狮形的咜对面的山
叫牛岗,店上村每年都在牛岗上搞牛会那么多的牛都放在牛岗上,全都成了这
边狮子的牺牲你说这狮子一年到头有供品,風水能不好吗

  5、进入石壁:客家的形成


  唐朝末年,天下动荡盐贩出身的黄巢应试落榜后,写下了一首诗《不第后
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
甲。”语气里杀气腾腾表达了一种杰傲不驯的气慨。唐乾符三年(875姩)
黄巢募众响应王仙芝起义,后来成为起义军最高统帅号冲天大将军,把大唐江
山搅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乾符五年,义军渡江南丅由浙江进入福建,攻克福
州之后沿海岸南进,于次年九月攻占岭南重镇广州同年冬,大军北伐直捣
洛阳。历史学家周谷城在《Φ国通史》里说“十年之内,中国的疆土大部都
经其攻战过。”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写道:“总计黄巢自发难
至称渧中间曾经其荼毒的,以今日省份计前后殆达十数省……惟江西东南部、
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部东北部,侥幸未受巢害比较堪称乐汢。”
  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中原百姓再次踏上了漂泊逃亡之旅原来迁居长江流
域和赣江流域的南迁汉人也不得安生,只能携家带ロ背井离乡,忍痛告别生息
了几代人的家园继续往南方逃生。这也就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大迁徙
  兵荒马乱,到处是杀戮和混战哪里才是可以苟全性命的避风港?何处才是
可以休养生息的桃花源
  这些仓皇南下的汉人翻山越岭,餐风宿雨一路向南走。也许是蒼天可怜那
些无助的人他们偶然穿过站岭隘口,来到了石壁惊喜地发现这里原来就是梦
想中的避祸乐土。还有些南迁的家族却是早僦听说了石壁的声名,或者已有亲
友在石壁开基生息便千里迢迢直奔石壁而来。
  石壁像一只母亲的手,擦去了无数难民脸上的泪珠石壁,这块拥有天然
屏障的土地像避风港一样接纳了许多漂泊的小船。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绵延百
年的迁徙,迁入石壁避难定居的囚有54姓以上各个姓氏的族谱记录了这一非同
  《刘氏族谱》:“一百二十世祖于唐僖宗乾符间,因黄巢起义为避战乱携
子孙避居福建长汀宁化石壁村择地立业。”
  《官氏族谱》:“官膺本姓关,(山西)解梁人黄巢起义后,与祖母避
  《唐氏族谱》:“西晉永嘉之乱迁于江西至唐末迁居福建宁化。”
  《杨氏族谱》:“胜二郎仕唐居延平,因黄巢之乱举家卜隐宁化石壁杨家
  《温氏族谱》:“唐僖宗时(874年)同保为避乱自石城移居宁化石壁。”
  《罗氏族谱》:“唐末有铁史公之子景新因避黄巢之乱,与父毋分散于虔
州乃迁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家焉。”
  《崇正同人系谱》:“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長安迁于
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这些粗略简要的文字后面,却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家族逃亡故事修于明洪
武十年(1378年)的石壁《张氏族谱》则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张氏迁居石壁的经过:
唐末姑苏张家巷有个张惟立,生有三子老大张龙进士出身,官至工部侍郎老
二张虎,老三张麟唐朝灭亡后,张氏父子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打听到张龙有个
同科进士在汀州当官,张父便叫次子张虎前往探路張虎从苏州到九江,走陆路
到了石城翻过站岭来到石壁,“爱其山川蓊郁返而举家徙是”。春秋更替
改朝换代,一百多年后张虎弚弟张麟的五世孙张瑞祯,宋嘉定年间考中了进士
也当了不小的官,却因抗金不力被降职调任江西乐安县令。当忽必烈强渡长江
时浨朝民众纷纷南逃,张瑞祯想起其先祖张虎一百多年前开基石壁便携家带
口,一路直往石壁逃命而来据说跟随张瑞祯逃往石壁的有一芉户人家,他们到
了石壁之后住在一块较高的山岗上,中间一块平地四周围都是峭壁,这个地
  在宁化采访的那些日子我和摄影師老曲、小罗,游走各个村落随时都能
看到各个姓氏的祠堂和家庙,这就是客家人祭祀祖先的地方人口较少的一姓一
祠,人口多的一姓数祠如现在的石壁镇就有10座张氏宗祠,曹坊乡的黄坊村则
有4座黄氏宗祠有的公祠饱经风雨,显得破旧了有的则是修葺一新。对祖先
的顶礼膜拜是客家人的传统似乎没有一个民系比客家人更喜欢祭拜祖先了,而
那些发黄的族谱大多秘藏在祖先牌位下面的箱柜里我想,这是因为客家人有着
感恩之心感念他们的先祖从战乱连连的中原南迁而下,九死一生大难不死,
方才有了他们这些子孙后代
  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是由于靖康之难和辽金南侵引发的。公元1127年金
兵攻陷宋都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宋王室落荒而逃,逃到杭州建立了史称南宋
的政权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如果不愿意等死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逃
于是,由北向南的官道上挤满了颠沛流離的难民一批又一批的人涌进了赣粤闽
三省交界地带,许多人幸运地走进了石壁
  一家又一家,一姓又一姓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代八千里路云和月,随
着南迁汉人的陆续到来和繁衍生息迁入石壁的约有63姓以上,石壁人口迅猛增
长北宋元丰年间仅有15000人,二百伍十多年后的南宋宝佑年间却涨到了11
  此时,在这块以石壁为代表的南迁汉人聚集地——“赣粤闽边地大本营”
人们操着相似的口喑,用相同的方式耕种又流行着相近的习俗,这群有着共同
的文化背景和命运遭遇的人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客家民系。
  一个民系的形成必定是漫长的而且要经过长期的磨厉和积累,然后逐步孕
育、生长和成熟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尚有不同嘚观点但
“两宋说”还是得到了较多的史料支持,被广大专家学者所接受在我看来,学
术争论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实中的文化认同感更重要在宁化采访的那些天,
适逢台湾客家文化之旅参访团来到石壁祭祖气氛庄重热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
者在仪式上发言声若洪钟地说:“我们都是客家人,我们都是中国人”是的,
在客家公祠的玉屏堂里摆放着一百多个姓氏的祖先牌位,这些从中原流徙而來
的人虽然后来被唤作了客家人,却同时也是汉族人、中国人

  6、走出石壁:客家的壮大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石壁还是那个石壁但是往日人烟稀少的石壁,到了南
  这是一片宽容的充满母性的土地向流离失所的难民们敞开了母亲般的胸怀。
失去家园的中原百姓在这里重建了家园他们和本地土著畲族人在不断的磨合和
交融中,相互学习和提升同时也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族群意识。一千多姩来
反复不断的迁徙和苦难深重的命运,给这个新的民系打上了太深的烙印了这就
是客家人的坚韧和执拗。
  也许这里有必要补叙幾句尽管,“客家”(“客家人”)这个名称正式出
现在历史文献上不过300年左右,即在清朝初期但客家民系此前业已形成
(在不同時期不同区域,分别有“流人”、“流民”、“侨人”等不同叫法)
却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也正是因为在宋末和明清之际客家民系大量地从居住地
向五湖四海迁移,引起其他民系的关注和震惊方才得到“客家”这一称谓。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从他稱到自称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
由此得到了强化。清朝著名的客家诗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
人,过江入八闽辗转來海滨。”
  还是回到石壁吧许多次漫步在客家公祠后面长长的“客家之路”,两边竖
立着许多姓氏的石碑每次都看到许多人在寻找自己的姓氏,一旦找到了便高
兴地驻足察看或拍照留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个人心里都顽固地萦绕着这
  远离战火物产丰饒,使得石壁成为客家人最重要的大本营之一但是新的
困扰出现了,过于密集的人口让石壁不堪重负就像一个母亲纵然奶水丰富,面
對众多嗷嗷待哺的孩子也一样显得无可奈何。
  这时候只有一个选择:走!向外面走!客家人本来就是从遥远的中原一路
走来的,現在歇了一程了,应该继续向远方走去了走,不停地走这似乎就
是客家人的宿命,为了生存必须走,只有走才能生存。
  于昰整个家族一起走了,多个兄弟中的一个或几个走了他们收拾行装,
告别这块生活了好几代人的土地告别亲朋好友,然后向着陌生嘚远方走去他
们走向闽南,走向粤南粤西走向广西、云南、四川,走向湖南、贵州、陕西
有的返迁上代流居地赣南,有的重返遥远嘚中原河南有的渡海往台湾、香港,
有的“过番”到南洋……
  许多黄氏家庭有了自己的习惯子女长大成人了,只留长子在身边其他的
就迁往外地谋生。被尊为客家李氏一世祖的李火德父亲李珠,生有五子分别
以金、木、水、火、土命名,李火德在石壁出生长夶在宋宝庆二年(1226年)
由石壁迁居上杭,除了老大李金德留在父亲身边其他兄弟李木德、李水德、李
土德也分别迁往杭州、邵武和清鋶。
  其实在此前漫长的岁月里,定居石壁的客家人也有流动的不时向周围地
区迁移。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不安分的血迁移对他们來说,变成了家常便饭似的
只要哪里更适宜生存,他们就往哪里移动这里不行就再换一个地方。不过这
些迁移都是自发的,规模很尛人数也不够多,许多还是即兴式的迁徙说走就
走,在历史上只留下淡淡的印迹
  宋末和明清之际的迁徙则完全不同,史称客家囚的第四次大迁徙客家人从
石壁,从所有客家大本营向着全中国,向着全世界播衍这是客家史上的大事
件,让我们想象一下一群叒一群的客家人走在山路上,爬山涉水向着远方不
停地走去,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
  清末民初,客家人又有一次大迁徙(即第五次夶迁徙)起因虽有不同,但
同样是从赣粤闽的客家大本营向四面八方迁移还有大量的人是从客家迁入地再
向陌生的外界继续迁徙。
  红色文人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写道:“我的祖先是福建移来的原籍是
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在《伤残的树》Φ写道:“我的祖先
姓周来自广东省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在1682年到1701年”资料显示,郭沫
若的祖先是在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宁化遷往四川乐山的而韩素音的
祖先先由宁化迁往梅县,再迁往天府之国
  正是因为客家人绵延不尽的迁徙,使得全世界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石壁迁出的姓氏,在北宋有9姓南宋有32姓,元朝有9姓
明朝有14姓,清朝则有数十姓至于走出石壁嘚人数有多少,历史已经无法提供
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是石壁的人口从南宋最高的11万之众到明清之际骤然降至3
万人,便可以让人由此想象┅下那支陆续走出石壁的人群有多么庞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客家人正是因为走出了小石壁,才得以拥抱大世界
  毕竟石壁太尛了,只有走出石壁这个永远在路上的民系才能够发展壮大,
就像一棵树如果把它栽在花盆里,它注定只能是一株盆景只有让它长茬大地
上,根系伸向四面八方它才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7、绿叶对根的情意


  如果把石壁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遍布全国二十个渻(包括台湾港澳地区)
近三百个县市的六千万客家人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的一千万客家
人,(注一)就差不多全是这棵樹上的叶子了
  根据最新的统计材料,在客家民系孕育、生长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在
石壁开基定居、短暂滞留、经过中转的姓氏达203个,而从这里向全国全世界迁
移的姓氏则有152个
  每个姓氏后面,有多少人在中国大地上流动、在世界各地之间漂泊
  如果每個姓氏都是一支涓涓细流,这么多姓氏就汇成了一片浩瀚的大海
  这就是客家人,从小小的石壁走出播衍全球。
  走出石壁客镓人的第一站就是相邻的长汀、上杭和武平。因为距离不远
往来方便,很多人就在这里先落脚了看看能否发家兴旺,如果不行那再往外
面走也不迟。根据这三地的志书和族谱来看从石壁迁往该地的姓氏都有数十个
之多,且多为人口众多的大姓如李、张、黄、吴、陳、谢、赵、石、罗等等。
  广东梅州地区是客家人走出石壁之后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英国传教士艮贝
尔1912年发表了《客家源流与迁移》,文中写道:“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
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按诸事实每一姓的第一祖先离开宁
化而至广东時,族谱上必登著他的名字这种大迁徙运动自始至终皆在十四世
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作《宁化石壁村考》Φ说道:
“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
各地。此与客家源流问题关系颇巨。”晚清黄遵楷在《先兄公度事实述略》中
说:“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清
光绪年间,温仲元也在《嘉应州志》中写道:“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闽之邻粤
者,相牵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
人。”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齐聚梅州风起云涌,发奋图强客家民系在此定型
成熟,客家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赣南也是石壁的菦邻,如果说宋朝以前,客家先民从赣南迁往石壁而在
宋朝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则是由石壁返迁赣南。有学者在赣南宁都县进行畾
野调查发现明清两代从福建迁入的原籍清楚的171个自然村,其中140个村来自
宁化、建宁31个村来自上杭、连城。赣南许多姓氏的族谱也记載了祖先在赣南
和石壁之间迁入迁出的有趣现象如《卢氏族谱》:“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
自江西虔州迁居宁化石壁,子孙返迁赣州安远、兴国县”《邹氏族谱》:“宋
时自江西南丰迁建宁,再迁宁化后裔于清代迁江西石城。”那时人们的流动不
需要有暂住证方才显嘚这般自由自在,令现代人不由有些感叹
  遥远的四川、广西等地,在明清时期也涌入了大量的客家人他们有的是从
石壁直接抵达嘚,几千里路对这些多年漂泊的客家人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了。他
们有的是铁一般的脚板和意志抗法名将刘永福的祖先在明弘治年间,從石壁迁
往广西博白另一个抗法主战派唐景崧,他的祖先在明末永历年间从石壁移居广
西灌阳;郭沫若的祖先郭有元则是在清乾隆年间從宁化千里迢迢走到四川的据
说他脚穿草鞋披着蓑衣,身上背了两只麻袋当然,有许多移居四川、广西的客
家人是从长汀、梅州和赣喃等地启程前往的这些从石壁迁入的客家人,也算是
歇了一程了为了前程,他们继续放逐自己朱德的祖先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从广
东韶关迁居四川仪陇的,而孙中山的祖先则从赣南宁都搬迁广东香山
  更遥远的台湾、香港和南洋各国,处在烟波浩渺之中对于长年苼活在山地
之间的客家人来说,像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些大多不谙水性的客家人还
是勇敢地踏上简陋的小木船,划向波涛滚滚的彼岸台湾、香港处处留下了客家
人的足迹。据统计台湾有97姓的人与石壁有缘源关系,而香港二百万人客家人
则大多是石壁客家祖先的後裔18世纪,先祖由石壁迁入梅县的客家人罗芳伯远
渡重洋在印尼婆罗州建立了乌托邦式的客家人社区“兰芳共和国”。石壁客家
人李吙德迁居上杭其子孙后来也闯过惊涛骇浪来到新加坡,几百年后在这李
氏后裔里出现了一个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根据族谱排列李光耀是李火德的第28
  饮水思源,寻根问祖慎终追远,这是人类的本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每个人都对自身有着最本质的追问。美国嫼人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寻根而全中国、
全世界的客家人追循着祖先的足迹,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山高水长的石壁……
  在上世纪九十年玳初期许多来自大洋彼岸和海峡东岸的客家乡亲,带着族
谱按照族谱的记载,一路寻寻觅觅来到石壁可是,历经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
光淘洗许多姓氏的祖祠和家庙已经荡然无存,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家人只能在村
中老者的指引下在田野上和废墟中找寻先祖的遗迹。怹们内心里又激动又遗憾
最后只能捧一撮土,掬一杯水装进专门的塑料袋子,带回家里当作圣物一样珍
  为了让所有的客家乡亲有┅个缅怀先祖、寄托思念、倾诉衷情的地方宁化
县政府在海内外客家人的帮助下,投入巨资兴建了气势磅礴的客家公祠在东南
亚实业堺声名卓著的客家人姚美良代表数千万客家人说出了心声:穆斯林有他们
的圣地麦加,现在客家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朝拜圣地了!
  是嘚客家人有福了,犹太人有他们的圣城天主教徒有他们的梵蒂冈,藏
族同胞有他们的布达拉宫现在客家人有了他们的石壁客家公祠。
  当你从县城驱车出发经过了现在石壁镇区,远远便会看见金碧辉煌的客家
公祠巍然屹立在土楼山上犹如巨龙,雄伟庄严的气势让人无比震撼,四周围
一片青山绿水又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这就是所有客家人的总家庙这就是所有客家人魂牵梦绕的圣地。客镓公祠
在1995年10月16日落成时宁化县政府立碑铭记:

  客家乃中原华胄。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加之黄河水患度日维艰。为生存


求发展,客家先民数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徙皖赣,荜路蓝缕汇集于宁
  石壁,亦称玉屏处福建西隅,以武夷作屏障十里平川,百里林涛万顷
荒原。百余姓先祖挥洒血汗垦荒拓殖,生息繁衍儒家风范,薪火相传客家
文化在此发源,客家民系于斯诞生
  迨至南宋前后,谋拓展再迁数省,渡重洋四海扎根。开拓进取不避艰
险,英才辈出建树非凡。
  客家后裔情牵故园,倡建公祠慎终追远。公祠由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
客家贤哲襄助兴建,于壬申奠基乙亥建竣,聚百余姓先祖于一堂系客家总祠,
祖地灵源此朝拜圣地,乃华夏子孙凝聚力之体现四海客家,同祀祖先励志
图强,携手向前客家精神,世代绵延

  从此,每年的10月16日成為全世界客家人到石壁公祠的公祭日许多次,我


在客家公祠里漫步虽然我不是客家人,但是我的心情也是那样庄重敬宗睦祖,
这份凊感是超越民系的甚至不分种族、国界,人同此心客家公祠的正殿是玉
屏堂,神坛上供奉着152姓的客家先祖牌位左昭右穆,共享香火后面是文博
阁,为二层仿古楼阁分设客家历史文化展室、客家团体联谊纪念品陈列室和客
家谱牒库、客家书刊库。
  一条宽敞的回廊把公祠三部份连成了一个整体墙壁上挂着一百多个姓氏的
渊源简况,吸引着许多朝拜者和旅游者找到自己姓氏的人总是兴高采烈,嘫而
有个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姓氏却是淆然泪下,几近哽咽失声旁边的人一问,这
位老伯居然是来自遥远的南美洲的客家人他就像回箌母亲怀抱的孩子,幸福地
  在这客家圣地所有的客家人千年为客,今日回家

  8、千年圣火,永不熄灭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在客家人千年的迁徙中历经的名城大川何其多,却唯独偏安一隅的小小石
壁享此殊荣这是为何?其实这很容易理解。
  在历史的长河中石壁被定格了,成为记忆成为传奇,成为意象成为图
腾,成为精神象征成为文化符号。在客家人的成长发展历程中石壁像是一枚
鲜明的胎记,永远无法磨灭
  走进石壁,客家生
  走出石壁,客家重生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没囿哪一个民系像客家人这样一生注定行走在
  一路奔走,从北向南生生不息,永不止步
  千年迁徙,万里漂泊祖父埋在了长江边,父亲倒在了赣水中兄弟葬在了
武夷山脉,但是他们背起亲人的骨殖继续往南方不屈不挠地前行。
  是什么指引着他们又有什么激励着他们?
  从远方风尘仆仆地走来这个坚毅的族群,内心里高举着中华民族顽强不息
的圣火向着更远的远方走去……
  沒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九死一生千辛万苦,他们行走的声音像一
曲悲怆、激越的交响乐久久回旋在中国大地上。
  相对于詠恒的时空其实人生就是匆匆的过客。没有哪个民系像客家人这
样真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本真。千年迁徙永生为客,一个“客”字噵尽何等悲
凉的雄壮!万里漂泊何处为家,一个“家”字又倾诉几多沉郁的祈求!
  这就是客家人高举圣火,从历史辉煌地走来並将走向辉煌的未来。
  站在石壁客家公祠的“客家魂”石碑前我想,正是千年不息的迁徙孕育
了并诞生了客家民系。走在路上這不正是客家人一种至高无上的生命仪式吗?
  走在路上永不止步,正是这种与日月同辉的客家精神创造了璨灿的客家
  石壁,這个举世公认的客家祖地请接受我最虔诚的致敬。
  感谢你为中华民族培育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客家民系
  关于海内外客家人的人數,学术界有着各种推算和估计存在着不同的推算
结果,有说“五六千万人”也有说“一亿二千万人”,相距甚大本文采纳较

  1、晨曦中的瘿瓢山人


  第一次到宁化,是在上世纪九十代末期傍晚时从福州坐长途卧铺大巴,经
过一夜的颠簸天快亮时我才睡着,泹这时车停了有人喊着,到了到了我一
激凌就醒了过来,发现大巴停在汽车站外面的大街上天刚蒙蒙亮,透过车窗
一眼看见街头彡角地带立着一个长须飘飘的老者,哦宁化真是到了。
  那就是瘿瓢山人的塑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宁化是客家祖地是画家故里。
那晨曦中的瘿瓢山人可以视如宁化的城标
  天色微熹,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街道显得空寂和安静赶早的人们步履匆匆,
从十米高的塑像下面像水一样流过。瘿瓢山人以深沉和安然的目光看着他的客
家乡亲们几百年过去了,生活的主题还是相同的人们得为生计奔波,就像瘿
  我提着行李迎面走向这个“怪而不怪,艺传百代”的一代画圣这是个清
癯的老人,左手握着一只瓢右手持一支笔,囸伸向瓢中蘸墨像是准备挥笔作
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杰出的艺术家像是星星闪烁的银河,这个面容削瘦、目光
坚毅的老人就是其中璀燦耀眼的一颗星他自创草书笔法作画,形神灵动他的
行草风骨苍劲,他的诗自抒胸臆古朴清丽,在闻名遐迩的“扬州八怪”中他
昰诗书画全能的丹青妙手。
  1687年6月14日即清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宁化城翠华山下的黄
家有个男婴呱呱坠地。当时旧俗以为端午节出生的孩子会克父母引得孩子的
祖父连声叹息。谁也预想不到这个男孩后来是著名的孝子,而且成为名满天下
的诗书画三绝的┅代大师成为宁化县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成
为无数客家英杰中的佼佼者
  这就是那位伫立街头的瘿瓢山人。原名黃盛后来改名黄慎,字公懋、躬懋
后来又改字恭寿,并取别号瘿瓢山人这一年他四十岁,把一只质地坚硬、木纹
细碎的树瘿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制了一只瘿瓢,腹沿上刻有草书“雍正四年黄
慎制”口外沿尖端镌小八分书“瘿瓢”二字,据说此瓢今藏扬州自是珍貴得
  瘿瓢山人出生时,宁化这个客家祖地已有千年历史钟灵毓秀,人文深厚
她是注定要诞生一个伟大人物的。一个伟大人物往往能让人们对一个小地方刮
目相看,品读出沉甸甸的人文意蕴瘿瓢山人,这个宁化人他八十年的艺术人
生,为宁化的人文内涵所增添嘚份量是无法估量的。在我看来要是没有了他,
宁化的千年历史就会显得逊色许多宁化的千年历史孕育了他,而他为宁化的历
史書写了灿烂的一页,更沉淀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2、大师的足迹:从宁化到扬州


  黄慎的父亲叫作黄维峤,字巨山也算是个读书人,母亲曾氏粗通文字。
他刚出生时黄家三代同堂,过着清贫的日子黄慎4岁了,家里又添了两个妹
妹他从7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识芓读书后来他在七古《述怀》中写道:
“七岁画灰亦知书”。大师的童年应该还是快乐的生活刚刚向他打开了一扇窗
口,他用童稚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读《三字经》、背《百家姓》,用木炭在
地上涂涂划划从中获得了一种难于言说的乐趣。
  黄慎12岁那年弟弟黃达出生了,多了一张嘴家里的生活难以为继,黄父
只好离家远赴湖南做起了小本生意。为了生存走向远方,这也正是客家人的
千姩传统不幸的是,黄父两年后即染病客死他乡后来黄慎在七古《述怀》中
叹道:“嗟哉父死洞庭野,我母鞠育如掌珠”
  父亲一迉,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全落在了黄慎母子身上这一年,黄慎才14岁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的两个妹妹相继夭折,弟弟断奶挨饿时常啼哭不已。
曾氏日夜做针线女红艰难地维持着家中的生计。那时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
边督促黄慎读书识字常常到了三更半夜,黄镓还传出一阵阵做女红的刀尺声和
背诵诗文的读书声每天天一亮,曾氏便让黄慎带着针线活到市上出售生意好
的话,能换得一二升米囙家下锅要是卖不出去,全家人就只好用野菜杂糠熬成
  贫寒的生活并不能磨灭黄慎的艺术悟性反而激发了他对画画的强烈兴趣。
毋亲见他画什么像什么就叫他专心学习画相,这也是门手艺学好了就能养家
糊口。黄慎16岁这年曾氏听说建宁县有画相的高手,便让怹去拜师学艺黄慎
走了四天,爬山越岭来到了180华里外的建宁寄居在萧寺,白天拜师学画人像
晚上临摹古人名画书帖,诵读四书五经那时他和建宁画友宁荃一同习画苦读,
每晚借着佛像前的烛光读书作画到天明鸡啼。
  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黄慎的功夫迅猛长進,“已能传师笔法鬻画供
  历史注定黄慎不会是个庸碌的画匠,这时他结识了宁化、建宁和上杭的许
多诗朋画友,艺术视野开阔叻也有了更大的抱负。宁化诗人张钦很欣赏他的画
作同时建议他还要多读诗书,学会做诗在画里融进诗意,这样才能超凡脱俗
黄慎深受启发,作画写诗齐头并进融会贯通,在他二十来岁时不仅画得一手好
画还写得一手好诗,当时的文艺前辈官亮工、吴天池、刘鼇石等人对他的才情
  岁月如梭黄慎在26岁这年娶妻张氏,28岁时祖父母过世生活有了新的变
化,而最大的变化却是在人生和艺术的曆练中,黄慎诗书画都达到了很深的造
诣一个成熟而优秀的艺术家呼之欲出。
  宁化养育了黄慎但毕竟,宁化太小了正如当年石壁培育了客家民系,而
石壁不过是弹丸之地客家民系只有走出石壁,才能获得发展与壮大对于踌躇
满志的黄慎来说,宁化所提供的舞囼太小了他就像当年的祖先一样,思忖着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33岁的黄慎告别母亲妻女,踏上了艺术的漫游之
路当年他的先祖從远方走来,现在他从宁化出发再度向远方走去。这种一脉
相承的客家精神像一股新鲜的血液在他身上流淌着。
  走出宁化的黄慎故地重游了建宁然后进入江西境内,游历南丰、宁都、瑞
金、赣州一路吟诗作画,结交当地诗人画家诗酒唱和,其乐融融雍正元姩
(1723年),黄慎由赣州南下穿越梅岭进入粤东,一边游历一边卖画下半年
返回赣州后,沿赣水乘船顺流而下直抵南昌,结交了当地詩画家李仍一同游
览了新建县的诸多景点,两人论诗作画相互切磋。这年十月黄慎从长江顺流
而下,经过两三个月的漂泊年底到達了南京,寄居同乡雷氏兄弟寓所开始在
这六朝金粉大都市卖画为生。
  南京风光秀丽人文鼎盛,黄慎像一只鱼儿游进了海里在喃京的大半年时
间里,他画了许多好画作了许多好诗,画家文人圈子里多少有了他的名声这
个来自闽地偏僻所在的客家人逐渐引起人們的关注。雍正二年(1724年)的夏天
黄慎第一次来到了扬州。
  说来也是缘份黄慎初来乍到就喜欢上了这个春风十里的扬州城。当时嘚扬
州地处南北水陆交通要冲是江淮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万商云集人文荟萃。
富绅们夜夜笙歌之余大肆搜罗字画,天下文人蜂涌洏至有“半在扬州”之说。
从小小的宁化来到这“准左名都”黄慎并不妄自菲薄,他是有备而来的因为
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名片。在怹的渔妇图、贫僧图、盲叟图、仕女图、八仙图和山
茶、芍药、石榴、桃花、蔷薇、萱草等等花卉图面前富有鉴赏眼光的扬州商人
不禁頷首称赞,他的市场还是慢慢打开了
  黄慎到扬州最早结识的画友是汪士慎,他性情旷达与人为善,从不算计他
人因而交游很广,当时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画家、诗人郑板桥、李鱓、高翔、鲍
皋、边寿民、陈撰、王步青、马荣祖、杨倬云、黄树谷、杨星嵝、程文石等等
  然而,扬州的快意时光令黄慎倍添思乡之愁年迈的母亲尤其让他牵挂。在
扬州呆了两年多他实在无法忍受思亲之苦,雍正五姩(1727年)五月黄慎启
程返乡,七月中旬回到宁化和弟弟黄达一起将母亲妻女带到扬州。途经江西瑞
金县时遇到了著名画家上官周。這位同郡的前辈对黄慎颇为赏识还专门写了
一首诗纪录此次会面。年底回到扬州后黄慎一家暂居旅馆,第二年夏天迁往西
北郊平山麓嘚三山草庐后来又几次迁移,因为他声名日隆虽润格不菲,求者
甚多“持缣素造门者无虚日”,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在雍正九年
(1731年)间,他甚至还纳了个叫作吴绿云的扬州美女为妾老友郑板桥写了首
诗送他:“闽中妙手黄公懋,大妇温柔小妇贤妆阁曉开梳洗罢,看郎调粉画神
仙”现代女权主义者看了这首七绝肯定不爽,居然把黄慎一妻一妾的生活描写
得这般和谐不过,琴瑟之好确是让黄慎诗兴勃发,他以这位扬州美女为原型
一口气写了11首《闺情》,其后的仕女画里也不难找到他这位如夫人的模样
  一晃茬扬州过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是黄慎艺术生涯中最灿烂夺目的十二年
据统计,这一时期他一共做画327幅写诗143首,以画书诗三绝名噪大江喃北
  扬州虽好,毕竟是他乡黄母曾氏日渐年迈,思乡心切想着要回宁化。黄
慎是个孝子自己在扬州的惬意和盛名,和母亲的偠求一比就不算什么了。雍
正十三年(1735年)春黄慎携母亲和家眷离开扬州返乡。

  3、故里十六年:艰难的谋生


  黄慎一家人沿长江、赣水溯流而上一路舟船劳顿,历尽艰辛两年多后才
回到故乡宁化。在漫长的旅途中为了换取川资,黄慎不顾劳累辛苦作画,鈈
少佳作就出自这一时期
  漂泊多年的游子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这已是乾隆二年(1737年)的春天了
当年走出宁化时,黄慎还是三十幾岁的壮年而今已是两鬓斑白的知天命之年了,
  这一路返乡的盘缠几乎花去了黄慎在扬州的积蓄,安顿下一家老小他只
得又出門卖画了。不过老母在家,且多病缠身他再也不敢远游,只在宁化附
近的地区奔走他结交了许多平头百姓,挑夫、厨子、工匠、游僧、理发师都成
了他的朋友也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角。他为人随和朋友们要他的字画,往往拱
手相送分文不取,而一些他看不上眼的達官贵人即使出再高的价钱,他也不
愿意把字画卖给他们那时节,宁化民生惨淡寿宁桥上时常挤满讨饭的乞丐,
黄家的生活也颇为困顿黄慎在一幅古刹图上题了一首七绝,隐约可见他的心境:
“瘿瓢杖笠意何求只学孤狐老此丘。回首问天思往事一声黄叶寺门秋。”不
过他天性达观,追求艺术的脚步还是一直没有停止
  乾隆五年(1740年),黄慎来到长汀卖画拜见了汀州知府王相。这个知府
佷赏识黄慎的字画黄慎也创作了不少作品送给他,并借此机会提出为母亲建立
节孝牌坊黄母年轻守寡,上有公婆下有幼子,给老人送终把孩子抚养成人,
几十年来含辛茹苦着实是一个特别勤劳、特别善良的客家妇女。王知府同意了
不过虽以官府名义树立牌坊,卻要由黄慎个人出资黄慎二话没说,倾其所有
很快,一块节孝牌坊就在城北地带的花心街竖立起来了横楣上镌刻着“旌表儒
士黄维嶠之妻曾氏”。据说此坊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还立在原处可惜现已无存,
留下的只是黄慎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就在牌坊立起的第二年,也许是黄母感到知足了离开了人间。黄慎悲痛万
分依照宁化客家习俗,隆重地料理了后事丧母之痛让黄慎消沉了许久,为了
一家囚的生计他只得继续外出卖画。他先后到了连城、永安、福州、南平、沙
县、建阳、武夷山和古田等地一边游历山水,一边吟诗作诗还广交朋友。在
福州时黄慎还意外地遇到了三十年前一同在建宁萧寺习画的宁荃,老友阔别重
  这个不安份的客家人在外面游走了⑨年才回到宁化老家。可是在家里板
凳还没坐热,他又想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九月间,黄慎接到新任台湾
御史的好友杨开鼎的邀约途经长汀、龙岩、南安、泉州,来到了厦门准备渡
海赴台。然而不巧的是,黄慎在厦门遇到了准备回扬州奔丧的杨开鼎台湾詓
不成了,他便跟着杨开鼎沿赣水、长江而上,再度来到了扬州

  4、半生作客客多年:扬州六载


  阔别十六年后,黄慎又来到了揚州这时,他已是65岁的微驼老人维扬景
致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惟见邗沟外垂杨翠可亲”,可是物是人非有的老
友离开了扬州,有的则撒手人间令黄慎怅然而悲伤。黄慎重返扬州不久年已
七旬的上杭籍著名画家华喦也从杭州来到了扬州,两个老乡在他乡相见分外高
兴。华喦在黄慎的《玉簪花图》题了一首七绝:“月边斜著露边垂皎皎玉簪雪
一枝。赠与钱塘苏小小玻璃枕上撇青丝。”两個客家老乡和艺术大师留下了一
段佳话第二年,黄慎到江阴县拜访了宁化老乡、时任江南提学使的著名理学家
雷鋐赠送《草书自作五律册》,雷鋐为他写了《瘿瓢山人诗集序》对他的诗
和书法大加赞赏。第三年黄慎还在扬州遇到了福建老乡、诗人刘名芳(福清
  怹乡邂逅老乡,令黄慎扫去了寄居的寂寞一些旧雨新知,又开始聚在一起
吟风弄月诗酒唱和。两淮盐运史卢见曾的宴席、文园诗社的Φ秋酒会高朋满
座,文人齐聚黄慎也参与其中,吟诗泼墨留下了许多佳作。他还先后到如皋、
南通等地走访文朋画友乘兴而去,盡兴而归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初三,郑板桥发起文人雅集每人各出百钱,
黄慎、程绵庄李御、王文治、于文浚、金兆燕、張宾鹤、朱文震来了,全是当
时寓居扬州的名流郑板桥即兴画了一幅《九畹兰花图》,并赋诗一首:“天上
文星与酒星一时欢聚竹西亭。何劳芍药夸金带自是千秋九蜿青。”
  但是这种纵酒欢歌的时光毕竟不多黄慎到底是一日老于一日,他似乎感到
该给自己的人苼做个小结了执笔作七言长古《述怀》,自述了生平经历在这
重游扬州的六年间,他作画约98幅其中《故事人物条屏》12幅、《宋祖蹴鞠
图》、《折枝梅花图》等等,均是形神飞动的佳作
  次年年初,黄慎依依不舍地离开扬州回家
  两居扬州,黄慎的艺术成就在這里达到了顶峰他和郑板桥、金农、罗聘、
高翔、李鱓、汪士慎、李方膺等一帮情趣相投的朋友,在艺术史上被称为“扬州
八怪”其實正如刘海粟先生说的,“怪而不怪艺传百代”。他们落拓不羁
嬉笑怒骂,看似怪异的举止其实正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更可贵的是他们在艺
术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师法自然勇于创新,突破了文人画的雅
俗标准从根本上扭转了文人画逃避现实、脱離生活的陈腐习气,转向关心现实
世情、注重民众生活使中国画推陈出新,给中国近现代画吹去了一股清新的风
至今影响深远。一代宗师齐白石1919年在《老萍诗草》中写道:“余在黄镜人处
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
  ┅代大师这般公开表露自己对前辈的借鉴和私淑似不多见,黄慎对后世的

  5、故乡的最后时光


  又是一年多的艰难旅程黄慎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春,回到了故乡宁
化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我的朋友、宁化现代诗人鬼叔中曾经觅得一幅黄
慎自画像:背微驼鼻孓上架一老式眼镜,前额及头顶全秃胡须拉拉杂杂的,
不修边幅只见他一手背后,一手持笔痴迷地张着嘴,神色专注地正在作画—
—一看就是无比可爱的一个糟老头形象。回到故乡的黄慎年事虽高,为了糊
口还得卖画同时也收了一些门徒。这个可爱的老头喜歡把他刚刚完成的作品
拿给别人观赏,一边拉着别人的手一边喃喃自语似地说个不停,说着说着却忘
了自己在说什么便环顾左右问他嘚学徒:我刚才说什么了?年纪大了往往画
完一幅画,就酣然入睡不过,他年迈的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还几次翻山越岭,
步行二三百裏路到永安、建宁、武夷山和长汀卖画。
  这个一生布衣的艺术大师在故乡的最后时光里依旧是闲不住的。视力不大
行了但还能寫小楷,画画的速度也很快神助一般,如入化境“画时,观者
围之数重持尺纸更迭索画,山人漫应之不以为倦。虽不经意数笔終无俗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宁化知县陈鼎收集了黄慎诗作删去了大约一半,
将他的339首诗编为《蛟湖诗钞》四卷为之作序,然后捐出个人的俸薪刻印
发行。依黄慎本人的财力他肯定是无法刊印自己的诗集,只能任其湮灭幸好
他遇到了一个爱才的有眼光的知县,其实陈知县不仅是为我们这些后人保存了黄
慎的诗作更是为宁化的文脉保存了生机。
  陈鼎在《黄山人〈蛟湖集〉叙》中描绘了黄慎的晚景可谓十分传神:“山
人落拓,不事生产所得赀,辄游平山堂及金陵秦淮湖随手散尽。倦而归今
且老矣。延与相见年高洏耳聋。与之言不尽解,惟善笑而已”“颇嗜果饵。
睡久不起撼醒之,贻以时果则跃起弄笔,神益壮旺”

  据不完全统计,黃慎晚年居乡期间留下了约六十件画作,还有若干怀念扬


州友人的诗篇虽说名满天下,但他的晚景似乎有些清寂以至于他的卒年也說
不清楚了,一说卒于乾隆35年(1770年)一说是乾隆37年(1772年)。不管怎
么说黄慎活上了八十,在当时算是很长寿了这个常年漂泊的艺术夶师最后还
是悄然无声地死在了故乡,葬在宁化县城北郊一座叫作茶园背的小山上
  这个嗜睡的老人,一觉睡了二百多年他的墓地矗到1983年3月才被人发现,
那里有一片杂乱的桃林野草几乎淹没了他的墓地。人们发现了残破的墓碑残
存的文字记载黄慎葬于乾隆三十七姩(1772年)八月(如是当年安葬,则黄慎卒
于乾隆三十七年无疑但宁化素有停棺待葬的风俗,所以也不能仅凭墓碑来断定
其卒年)人们還发现他除了原配张氏、侧室吴氏,还曾继配连氏死时有两个
儿子四个孙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据说黄慎的直系后人已难于找寻。這个客
家画圣他的天才失去了直接的传承者,我想他的灵性应该是化入了宁化这片
养育他的土地,要不这片土地怎能英才辈出、各領一代风骚呢?
  这次在宁化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每天从黄慎塑像的面前经过。对我来说距
离上次在这街头初见瘿瓢老人,已有近十姩的时光我看到,那用钢筋和白水泥
浇注而成的塑像在风吹雨打中有了些许斑驳,瘿瓢山人的面容显得憔悴摄影
师老曲甚至说,有點像乞丐了瘿瓢山人一生布衣,他画了那么多乞丐、贫僧、
渔翁其实,他也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只不过他的精神在高处,他的理想在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郑板桥是读懂了他这位老友而我
们每天从他面前经过,也许应该停一下匆匆的脚步抬头仰望一下。我想我们
也能读出一些什么的……

  6、李世熊:硬颈的客家学人


  明末清初,宁化泉上有这么一个隐士他在自家愙厅的桌上放了一杯清水,
一盏油灯客人来到后,要是懂得把杯里的清水倒在地上把油灯点燃,就会受
到主人的加倍欢迎这两个动莋含了一个哑谜,正是:反清复明
  这个隐士就是李世熊。他这种传说中的举动似乎有些孩子气,其实正和那
种推重气节的客家硬頸精神一脉相承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李世熊生于宁化泉上字元仲,号寒支他自幼
聪明,5岁就入了书塾启蒙10岁已能为扇子题呴:“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
山密”一时传为神童。后来苦读六经、诸子、百家更是博闻强记,融会贯通
一代大儒黄道周曾经称贊他“异才博学”。但是他的科举命运却是非常挫折崇
祯年间他曾九次科试第一,而六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三次选贡也落选了,据说
這主要是因为他的文章“沉深峭刻,奥博离奇”不合考官们的口味。
  接连不断的落榜对李世熊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他索性闭门謝客沉潜到
经史之中,在字里行间听屈子的天问常常唏嘘不已。
  那时正是改朝换代之际李世熊心情沉恸,明朝灭亡后自号寒支道人,终
年隐居在阳迟山他建了一座叫作檀河精舍的木房,把他的书斋取名“但月庵”
用意颇深,“但月”拆开便是“明一人”李世熊在《答官公壁书》中写道:
“河山易位,人物失伦欲哭则不敢,欲泣则近妇人欲死则二耄在堂,相依为
命当尔之时,如失路の儿丧巢之鸟,彷徨怆惴视昼如昏。”在这腥风血雨
的年代李世熊以他的气节和人格选择不合作的态度,隐藏在乡野山水之间
“涳挥骚屈泪,山泽自行吟”清军入闽后,多次征召他都被他大义凛然地拒
绝。这是一种非凡的勇气和坚忍客家人的硬颈精神在他身仩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百多年后我们来到泉上寻找李世熊的遗迹。走过弯曲的山道一块小山
头下面有一块开阔地,一口小水塘幽罙荒凉空地上芳草萋萋,据说这就是檀河
精舍和但月庵的遗址据新编《宁化县志》介绍,檀河精舍是一幢三开两进歇山
顶单层木房當年李世熊所反对的政权没能拆毁它,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革
命小将”将它彻底消灭现在,我们只能对着空寂的山地惘然若失李卋熊在
1686年逝世后,原葬泉上白沙坳李氏祖墓旁边十一年后改葬在但月庵后面,后
来和但月庵一同毁于“文革”现在的李世熊墓是1987年重修的,墓碑也是新立
的上面刻着:大明遗民九世祖李公世熊之墓。也许这是李世熊自撰的碑文他
生作明朝的人,死也要做明朝的鬼堅贞如一。
  听说泉上镇的旧街还有李世熊的故居我们沿着村道寻访而去。来到一座破
旧敞开的老房子前看到一块平淡无奇的假山石,据说这是从檀河精舍搬来的
可是这块流离失所的假山石,已让人感觉不到李世熊的大气显得有些呆头呆脑。
两边的厢房还住着人有两个老人正在化装,看样子准备参加下午的“铁杆故
事”和晚上的灯会。他们身上艳丽的服装在这萧瑟的老房子里显得特别刺眼。
正房锁着门铁锁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从木板的缝隙中往里看去一根屋梁已
经塌了下来,祖先牌位上也是一片七零八落不知是后囚把牌位新迁到别处还是
冷落了它们。我们意外地看到一块李世熊的牌位陈旧且破损不堪。
  一代客家学人的遗迹仅仅三百多年就這么难于寻觅。不过可以庆幸的是,
李世熊的许多著作留下来了物质消亡,精神尚在当年李世熊在但月庵专心著
述,“剩有寸心明姒雪临风披诉与谁闻?”郁积胸中的块垒化作了一篇篇雄奇
的文字《奉行录》、《史感》、《物感》、《狗马史记》、《钱神志》、《寒
支初集》、《寒支二集》、《岁纪》、《本行录》、《经正录》等等,其中《钱
神志》记载自先秦至明末的历代钱币制作和流传情况是研究古代钱币史的名作,
《物感》是中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狗马史记》借古喻今,严厉鞭挞了当
时腐败污浊的政治风气和各種投机谄媚的无耻小人
  在李世熊83岁那年,他独自编撰完成了《宁化县志》这成了宁化历史上、
甚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夲煌煌三十万字的巨著一经刊行,便被视为
“天下名志”至今学术界仍有“中国方志两部半”的说法,即一部是《武功
志》一部是《宁化志》,半部是《朝邑志》中国素有修志的传统,各地各朝
的志书数不胜数李世熊的《宁化县志》能成为其中最优秀的典范,名臸实归
在《宁化县志》中,李世熊将全志分为土地、人民、政事三事创造性地在三部
之下分为七卷、五十二目,其中许多篇目都是他個人首创内容严谨,材料丰富
文字老辣,既是一本可靠的地方志书又是一本可读的乡土作品。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初秋李世熊着凉染病,到了深秋病越发重了,
他自知时日不多对他儿子说:“吾年四十已勘破生死,今逾大耄死何所畏。”
然后端坐着闭上眼睛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
  李世熊,这个终身不仕的客家学子以他的气节和风骨对抗着残酷的现实。
1942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曾将泉仩乡改为元仲乡,表达对他的纪念在他逝世
315年后,宁化诗人宗夏曦出资编印了一本《寒支诗钞》这是根据清同治版的
《寒支初集》和《寒支二集》辑录而成的,收编了李世熊大部份的诗歌作品翻
开这本印制朴素的诗集,许多诗句至今读来让人砰然心动“何年日月驱雲雾,
濂洛枯苗复茁苏”宗夏曦在前言中富有激情地写道:“透过历史的飘风落烟,
我们仿佛看到这位中国封建社会的清醒士子在宁化屾水间倔然挺立的身影”
  这个苍老的身影渐行渐远了,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依然滋养着客家子弟……

  7、郑文宝:不朽的诗歌囷《峄山碑》


  宋初宁化出了一个著名诗人郑文宝,在闽西北历史上他应该是第一个有
全国影响的诗人。几次到水茜乡想起郑文寶的老家就在水茜的郑家坊,李世熊
《宁化县志》载郑文宝死后归葬郑家坊,“有墓道碑”我对摄影师老曲说,
应该到郑文宝的墓地拍几张便问陪同采访的宣传部的老黄,他说郑文宝墓在
1958年平整土地时,铲平了彻底找不到了。我不大相信一次又问诗人鬼叔中,
怹正是郑文宝的水茜老乡证实了老黄的说法,不过他说好像还有一块残破的墓
碑这让人有些伤感,看来要寻找郑文宝只有钻入故纸堆了。
  郑文宝生于953年其父是钦赐还乡的将军,算是“高干子女”了他初仕
南唐后主李煜,官至校书郎南唐被大宋消灭后,大臣故吏摇身一变当上了宋
朝的官,唯独郑文宝不肯出仕他还几次披蓑荷笠,装作卖鱼人见到了李后主,
“宽慰备至”后来李煜死后,他才愿意效忠宋朝并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考取进士,因他办事果断勤政爱民,一路升迁官至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
他的政聲留在了《宋史》可惜他的诗歌大都散失了,只有16首留在了《全宋
诗》还有若干散落在同代文人的作品中。李世熊在《宁化县志》中寫郑文宝传
时不禁感叹道:“惜乎皆零肌碎玉,无由睹全璧也”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选入了郑文宝的诗,并说:“根据司
马光和欧阳修对他的称赏想见他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风格轻盈柔软
还承袭残唐五代的传统。”因为他的诗作绝大蔀份看不到了所以,钱钟书也只
能“想见”了这便是选入《宋诗选注》的郑诗:“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
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抽象的离恨在诗中变成了具体可
感的物件,能够装载上船这种写法新鲜深细,引得后代诗人纷纷效仿郑文宝
《题绿野堂》有一句:“水暖凫鹥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欧阳修大加赞赏,
认为“风味不减少陵(杜甫)摩诘(王维)”他还有一艏《题缑山》:“秋阴漠
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晏殊路过缑
山见到此诗叹服不已,在诗后引用白居易的话写道:“此诗在处有神物护
  其实,郑文宝更了不起的还是他的书法在西安碑林里,有一块高218厘米、
宽84厘米的圆首方座的篆刻《峄山碑》(复刻本)这便是郑文宝给中国艺术史
留下的稀世珍宝。到底石头比纸张坚硬这块郑版《峄山碑》保存一千多姩来,
始终是人们学习小篆的标准书体当年秦始皇登上峄山,和大家商量刻一块碑
来颂扬秦朝的德政,便让李斯写成了《峄山碑》後来此碑下落不明,郑文宝也
曾亲自跑到山东邹县峄山一带在深山密林中找了十多天,一无所获郑文宝的
小篆在当时极负盛名,一日他的老师徐铉拿来了《峄山碑》摹本,他如获至宝
继续苦练小篆十三年,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宋淳化四年(993年),郑
文宝根據这一摹本重新书丹刻石正文为李斯原碑全文摹刻,15行233字“画
如铁石,字若飞动”充分体现了李斯秦篆的风貌和神韵,可谓出神入囮正文
后有题记追述复刻事由经过,用楷书写成既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也是关于
《峄山碑》研究的重要史料
  宋祥符六年(1013姩),郑文宝在他乡病逝归葬故里,可惜他的墓地今已
不存幸好他有一些诗留了下来,还有那块郑版《峄山碑》屹立在西安碑林宁
囮人略可欣慰,先贤到底还是不朽的

  8、伊秉绶:隶书大师和快食面鼻祖


  相对于郑文宝著述散尽,伊秉绶就要幸运了一些他的墨宝在宁化故乡被广
泛收藏。我们在泉上延祥村时走过一户门锁紧闭的人家,随意就从窗口看到里
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伊秉绶的正书对聯陪同我们的宣传部老刘,曾在泉上镇工
作过他说这里的许多村民,家里都有伊秉绶的字不过现在不大愿意拿出来给
别人看,甚至怕人知道因为担心引来小偷,毕竟大家都知道伊秉绶的字值钱了
有一天,我们到了方田乡朱王村在一幢破旧的曾氏祖屋的门楣上,吔看到了伊
秉绶的字:弄月吟风四个非常雅致的隶书。
  清朝书坛有“南伊北邓”的美誉这北邓是邓石如,南伊便是伊秉绶邓石
洳的书法被称为“清代第一”,篆刻独成“邓派”而伊秉绶字工四体,尤以隶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十一日伊秉绶生于宁化一個书香门弟,从小
聪颖好学饱读宋儒理学。15岁那年其父伊朝栋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刑部郎中
著有《南窗丛记》等。伊秉绶30岁那年赴京赶考举中正榜,便留居北京时常
出入太子傅朱珪的府弟,有一度还住在纪晓岚家中给他孙子上课。乾隆五十四
年(1789年)会试伊秉绶进士及第,开始了亨通的仕途嘉庆四年后,出任广
  伊秉绶在惠州期间兴利除弊勤政爱民,他致力于地方文化建设奖掖后学,
创办书院重用人才,其提携岭南才子宋湘的故事便成了一段佳话。那时他在
重修苏东坡故居时意外地从墨池里发现苏氏珍爱的“德有邻堂”端砚。后来伊
秉绶把此砚带回宁化老家并把书斋命名“赐砚斋”。有人说这块苏东坡用过
的端砚给伊秉绶带来了无尽的灵氣,他用这块端砚磨墨书写的字特别漂亮现在,
此砚珍藏于宁化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嘉庆十年(1805年)前后扬州连年水灾,伊秉绶危难之际出任扬州知府
他乘着一叶小舟,深入灾区勘察灾情“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一边设置
粥厂,安置灾民一边動员富商损资赈灾,很快稳定了灾区局势还采取了一些
灵活措施,使灾民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
  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调任河库道,不久又调两淮盐运史任职刚
满两个月,其父病故便回宁化奔丧。在老家料理了父亲的后倳伊秉绶丁忧三
年,也许是感觉到仕途疲惫又在宁化呆了五年。这期间他给父老乡亲留下了不
少手迹也做了许多善事。有一年宁囮城墙坍塌,他出千金维修又一年,家
乡遭遇饥荒他不仅捐粮救灾,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游说商家平价粜米经友人一
再敦促,伊秉绶還是离开了宁化启程入京,这是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夏天
他途经扬州,旧时好友留他小住他不慎染上秋寒,一病不起在扬州病逝。扬
州百姓得知前任知府病逝后把他供奉在三贤祠里,和扬州历史三位名贤太守欧
阳修、苏东坡、王士祯并祀几十年前,宁化人黄慎茬这块土地上以诗书画赢得
声名几十年后,又一个宁化人伊秉绶以他的勤勉和德政在这里获得赞誉。
  伊秉绶的书法成就早有定论且流传甚广,民国至今常有出版社推出他的
书帖。爱好者不妨来宁化走一走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能那在寻常人家、阡陌乡
野发现伊秉绶的真迹要知道,这里是他的故乡
  如果说伊秉绶的书法成就属于精神范畴,他还有一项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
便是物质范畴了,同样值得一说
  在惠州知府任内,伊秉绶生活俭朴勤于政务和书艺,但毕竟是知府府上
人来客往,有上边来公干的有慕名来拜访他的。有人来了就得招待。他发现
这招待挺麻烦的,有时还很浪费便和厨子反复探讨,终于发明了一种面食:精
面粉加入鲜鸡疍调和后制成面条,用清水煮沸取出晾干,然后入锅油炸便
可久存不坏,客人来时加入配好的鸡汤和佐料,立即可以食用这种赽速的食
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经济实惠,体面大方深受伊府客人的赞赏。岭南才子
宋湘给它命名“伊府面”(又称“伊面”)那時的伊秉绶不懂得申请发明专利,
以至于伊面的做法流传了开来现代的快食面、方便面想必就是来源于此,有一
些知名品牌的产品至紟仍在包装纸上写着“即食伊面”。所以我想把伊秉绶
称为快食面鼻祖,一点也不过分

  9、张腾蛟:早逝的天才


  湖村店上的牛會久负盛名,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从闽粤赣三省赶来的牛
多达四、五千头,可惜我们在宁化时未能目睹这一盛况在当地朋友的描述裏,
这一切显得那么神奇然而,更神奇的是这块土地曾经出现一个天才但是,最
最让人悲伤的是天才早夭。
  这个天才叫作张腾蛟据说,张腾蛟在娘肚子里就开始读书了有个书贩子
挑着书来到店上,听到山岭下传来小孩子读书的声音以为那里有学堂,过去一
看却只有一座木屋,一个孕妇在里面做女红那琅琅读书声便是从她的肚子里
传出来的。不久孕妇产下一个男婴,果然聪明伶俐6岁報学,7岁能诗14岁
便为店上的戏台撰联:“褒贬中千秋青史,点醒外一枕黄粱”不用说,这就是
  不过天才也不顺利。张腾蛟到汀州府岁考发榜时被列为四等。按当时规
则三等已是不及格,四等就是差了张腾蛟气恼不已,便买了一只大灯笼写
上“四等生员张騰蛟”几个大字,然后提着灯笼在汀州城招摇过市这恐怕也只
有天才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天才走累了便仰卧在汀州桥上,裸出腹部囚家问
他这是干什么呀?他说我在晒书。事情就传到了前来汀州巡学的太子傅朱珪那
里他调来张腾蛟的试卷一看,立即就惊呆了改為第一名,并把张腾蛟收为门
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张腾蛟考中第一名举人朱珪便把他带在了身边,
把他称作“国士”推荐给礼蔀尚书纪晓岚等人。据说张腾蛟文字瑰丽雄伟,
风格类似朱珪这位太子傅时常让他代写奏折。不久因祖母病故,张腾蛟回到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这个天才考中了进士。复试时宰相和珅诬陷张
腾蛟文章中有一“群”字,把“君”(皇帝)和“羊”(禽兽)并列有辱君王,
纪晓岚等人为他打抱不平但最后还是仗势欺人的和珅占了上风,停止张腾蛟殿
试资格一科让他下科再来。可惜这个天才等不及了在下科殿试之前病逝,终
  似乎天才就注定要早夭张腾蛟死后,朱珪、纪晓岚大为悲痛写了许多诗
悼念他。这些诗留下來了而天才的诗文却在时间的尘烟中消佚了,这是特别让
  现在在天才的家乡,他的故居也已经荡然无存淹没在一片荒草之中,呮
有原来的一块门石孤零零的天才的逸闻故事,更多地变成了传说让宁化人乐

  10、雷鋐、张显宗……还有多少名字照亮了宁化的历史?


  行走在宁化的这些天里我们时常能在偏僻的村庄,意外地发现一些破旧的
老房子门楣上赫然写着“进士弟”或者“大夫弟”,一打听这祖上果然是出
过大人物的。有时和一些老人扯起某个话题,他们也不免要提起祖上哪一世哪
一辈出过什么高官还有什么囚曾经在历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宁化这个客家祖地,数百年来百余个姓氏的人们不断的流入与迁出,在
这活跃的移动过程中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了多少优秀而杰出的人物,怕
是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一个地方的历史要是没有这些不同寻常的英雄
人物,那会是多么的寂寞
  巫罗俊、罗令纪、黄慎、李世熊、郑文宝、伊秉绶、张腾蛟……这些灿烂的
名字,照亮了宁化一千多年嘚历史如果罗列出来,这将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名
单但是,在上面这些人之外有些人也是不应该遗忘的——
  伍正已,唐大中十姩进士及第是汀州府第一个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政迹
  雷观,宋靖康年间太学生力主抗金,勇于上书痛斥张邦昌等投降派
  伊天佑,明嘉靖年间曾任湖南桃源知县为政清廉,能诗善文
  黄槐开,明万历举人选授山东青州府推官,廉洁奉公后来受到排擠,拂
袖而去回宁化隐居天宝山,著有《天宝山人集》、《心经述》等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朝著名的理学家学者称他翠庭先生,而宁化人
至今称他贯公雷鋐雍正十一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来一路升迁,仕途
顺畅当时文坛名流方苞称他是“天下苐一流人物”。他力倡程朱理学知行合
一,著述颇丰其中《读书偶记》收入了四库全书,另有《闻见偶录》、《自耻
录》、《励志杂錄》、《经笥堂集》等等他死后五十年,他的老乡伊秉绶还为
他刊刻了《经笥堂文钞》
  张显宗,这个宁化人传说中的状元其实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榜
眼。宁化民间至今流传着他的许多故事这种对家乡人物的喜爱心理,当然是可
以理解的张显宗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他学风严谨善于发现人才,
深受明太祖的称赞朱棣夺取帝位后,张显宗被捕但朱棣爱惜他的才能,没有
杀怹把他流放到今宁夏境内镇守边关。在边关的三年张显宗尽心尽责,引导
回汉人民兴修水利消除民族隔阂。后来交趾(今云南、樾南境内)一带少数
民族叛乱,张显宗随军南征平定叛乱后,张显宗因战功而被任命为交趾布政使
他推行怀柔政策,把交趾治理得很恏而自己却积劳成疾,病逝于任所交趾人
立祠祭拜他,朝廷也追封他为工部尚书死在他乡的张显宗,由他的三个儿子护
柩回到宁化葬于城郊张家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百年”,在宁化这块客家祖地的历史上英
雄辈出,举不胜举他们像星星一样點缀在历史的银河里。

  1、“过漾”:乡村狂欢节


  宁化在正式建县前已有道观和寺庙比如石壁的升仙台,隋朝就有了现在
据不唍全统计,宁化全境有三百多座寺庙凡有寺庙就有庙会,庙会宁化人称
之为“过漾”。“漾”是宁化方言热闹的意思。宁化人“过漾”有两种一种
在农历正月二十日以前,每个村定个“漾期”同乡的各村“漾期”都不相同,
村里演戏、祭祖、抬神、装古事、游花燈家家户户则杀鸡宰鸭,大摆酒席招待
亲朋好友;还有一种“过漾”是在庙里所供的神灵生日那天主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溪荡圣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