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点关于气氛的成语语

描写人物品格的成语1、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2、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3、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4、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5、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6、直道而行:直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7、遇人不淑: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8、来去分明: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9、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10、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11、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12、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13、云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14、无偏无党: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15、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16、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17、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18、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19、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20、豁达大度: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21、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22、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23、不愧不怍: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24、救死扶伤: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5、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26、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27、网开一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28、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29、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31、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32、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33、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34、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35、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卑陋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36、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37、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38、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39、温柔敦厚: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40、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41、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42、真金烈火: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43、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44、金玉其质: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46、既往不咎: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47、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48、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49、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50、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51、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52、卑鄙无耻: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品行恶劣,不顾羞耻53、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54、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55、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56、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57、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58、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59、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60、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61、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62、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63、解衣推食: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64、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65、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66、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67、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68、信赏必罚: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69、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70、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71、弃瑕录用: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72、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73、卑鄙龌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74、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75、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76、卑鄙无耻: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品行恶劣,不顾羞耻。77、璞玉浑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78、不偏不倚: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79、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from 描写人物品格_描写人物形象_描写人性格的成语有哪些来自 end#阔的胸襟和心地。80、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81、任人唯贤: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82、蕙心纨质: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83、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84、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85、排难解纷: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描写人物形象的成语1、留芳百世: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2、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3、通天达地:犹言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4、随物赋形: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5、盈盈在目:盈盈:美好的样子。指美好的形象犹在眼前。6、画影图形:摹绘人的形象。古代悬赏通辑逃犯,画其面影,张贴各处已便捕捉。7、画角描头:刻意描绘,使轮廓或形象分明。多指绘画或写作刻意模仿,毫无新意。8、有血有肉: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9、栩栩欲活: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10、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11、山薮藏疾: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疾:病,指容易致病之物。山间的湖泽非常辽阔,难免隐藏有害之物。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12、跳跃纸上: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14、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15、神领意造:指用心神领会和创造艺术形象。16、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17、乔妆改扮:乔:做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化妆改变形象,掩饰本来的身份。18、跃跃纸上:跃跃:生动形象地呈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19、驼背羊髯:脊背像骆驼,胡须像山羊。形容老头的形象。20、重新做人:指已认识、悔改所犯罪过,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21、形神不全:形神:形象和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后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22、旁见侧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23、脑满肠肥: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24、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描写人性格的成语1、南鹞北鹰: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2、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3、性情中人: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4、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5、直性狭中:直性:性格直爽;狭中:心中狭隘。直性子,小心眼,搁不住事。指没有宽。6、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7、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8、气味相投: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9、廓达大度: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10、奴颜媚骨: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11、剽疾轻悍:剽:轻捷;悍:勇敢。作战勇猛,动作迅捷,而性格急躁轻敌。12、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13、陶F鼓铸:陶F: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14、晴云秋月:晴天的白云,秋天的月亮。比喻人性格爽朗,胸襟高洁。15、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16、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17、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18、刚中柔外: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19、严气正性: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20、阳煦山立: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21、动心忍性: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22、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24、潜濡默化: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25、现实主义: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26、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27、柔中有刚: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28、姜桂之性: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29、豪迈不群: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30、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31、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32、钢打铁铸:铸:铸造。形容物体坚固或人性格刚毅。33、潜濡默被: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34、铁腕人物: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35、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36、木强少文: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37、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38、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39、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铮缓溃汉婪拧P稳菪愿窈婪拧40、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41、拖拖拉拉: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42、方头不律: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同&方头不劣。成语: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成语大全:
48小时热门教育子分类性格的成语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
按首字母查询
形容性格的成语
关于性格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性格的成语103条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极言胆子小。
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清?洪N《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同“方头不劣”。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
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其乖僻邪谬不过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出处:汉?扬雄《羽猎赋》:“魂亡魄失。”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二折:“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清?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形容十分恐惧。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三藏闻言,惊恐失色道:‘徒弟,似此如何?’行者笑道:‘放心!放心!’把他这宝贝都拿来与我。”
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形容极其恐惧。
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卷上:“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形容恐惧不安。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R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
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b怯:恐惧畏缩。恐惧畏缩,不敢向前。
出处:《宋史?杨琼传》:“及闻清远之败,益b怯不前。”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干王洪仁\等劝谕清官兵弃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问新旧兄弟,皆视同一体。”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形容极端恐惧。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刘揆一《黄兴传记》:“今就湘省而论,军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亦潜濡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心里吃惊,身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斯,面不改色。”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出处: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同“贪生畏死”。
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指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出处:《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指梁邱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
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出处: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出处:《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处: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玻盒⌒目志宓难印1:也作“健保劬Σ桓艺龃蟮难印P⌒暮ε禄虻蜕缕难印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脖,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明史?邹智传》:“及与议事,又唯诺惟谨,剑粲兴桓遥床蝗缫欢桌糇阋匀问隆4吮菹滤梢玻记砸晕印!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出处:清?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颜貌类》:“王君阳煦山立,宗庙器也。”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元?官大用《范张鸡黍》:“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铮缓溃汉婪拧P稳菪愿窈婪拧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镌唬骸略V浚榔怀!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F》:“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出处: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气氛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