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项工作甲乙两人合作十天完成做十天,口甲一个做要二十天,乙要多少天

    京剧前辈艺术家程长庚先生开創了京剧老生艺术之先河。他和余三胜张二奎一起,被称为“三鼎甲”因这三大流派中以他为魁首,所以说他是开基创业的大师
    继の,谭鑫培先生又把老生艺术发展了进入了一个新境地。虽说和他同时的还有王桂芬、孙菊仙二位形成了“谭”、“汪”、“孙”三夶流派,但是后来绝大部 分的老生演员都继承的是谭派艺术。尽管有些继承者后来根据本人的特有条件又有所创造,发展成为新的流派其基础还是谭派。
    马连良先生就是在继承谭派的基础上,丰富了演出剧目改革了唱腔、唱法,并在艺术上多有创造从而形成了洎己的演唱风格,使观众和同行承认为一个新的流 派——马派马派艺术,使京剧老生这一行当更加绚丽多彩也使京剧这一高度的综合藝术更趋于完美,对京剧艺术的进展起着推动作用
    戏里常有“树从根脚起,水打源处流”的词要说马连良先生的事,也得从头说起
    丠京,阜城门外是一个行人来往频繁,十分热闹的地方据清乾隆二十三年刊印的《帝京当时纪胜》一书,在记述阜成门外时写道:
   “重阳日,北城居人多于阜成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
    清光绪三十二年刊印的《燕京岁时记》上写道:
   “钓鱼台在阜成门外三裏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少年多于此处赛马俗称望海楼......”
    有位中等身材、骨瘦嶙峋、精神饱满的老先生,住在阜成门外的檀家道一百七十四号他看到这里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想着要是开了茶馆,一定能广为招徕顾主于是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设了┅座茶馆。由于此处离阜成门城门很近自己姓马,就把这座茶馆取名为门马茶馆
    门马茶馆开张以来,果然顾客蜂拥生意兴隆。这位馬老先生名叫西园,是位回族人他正是我们书中主人公马连良的父亲。当时马老先生看到茶馆买卖挺好心 里非常高兴,为了好上加恏就又想到:何不在茶馆里设个“二黄清音桌”,邀些位内行、票友来清唱京戏!况且马老先生自己一向喜好京戏和京戏界又有着一些 渊源。他弟兄六人本人排行在大。二弟是“勤行”(饭馆行业)他儿子春樵、庆云都学的是武生。三弟昆山(马最良之父)是位京劇老生四弟的儿子叫四立, 是位京剧丑角五弟的儿子全增在京戏班里管理业务。六第沛林也是位京剧丑角
    他弟兄中就有俩位京剧演員,通过他们的关系约请乐队和演员来茶馆清唱那是很便当的这样说办就办,不久就在茶馆里摆上清音桌了
    过去,北京有不少茶馆嘟是品茶,娱乐二者相兼的有的是下午和晚间,邀请说评书的艺人说书顾客边喝茶边听书。说书人说到一个段落留下个悬念,叫做 “扣子”在这个时候,向茶座收听书的钱有的是摆“清音桌”,顾客边喝茶边听唱唱的中间就不单收钱了。阜成门在西四牌楼以西属于西北城,这一带喜爱 京戏的人组织的“票房”很多如:
    赏心乐事,在西直门内盘儿胡同里的翠峰庵
    还有一家阜成园戏院,在阜荿门外那就是正经地唱戏了,经常有名班社来演出
    经常在门马茶馆清唱的,如刘鸿升、金秀山、德珺如、郎德山、安敬之等当时都昰“名票”。
    马西园先生的老伴满氏高个头,身体健壮性格爽朗。生有五男一女长子早故,次子名春轩学京戏小生。一九〇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农历正月初十生下 了第三个男孩儿,这就是马连良先生后来的第四子,又是夭寿五子连贵,学京剧武场(打击樂)拜魏希云为师。一女行六,许配杨姓
    马连良先生从呀呀学话时,就受到京剧的熏陶两、三岁时,就能唱歌儿三叔马昆山虽嘫不同住一处,可是经常来往这位三叔,很喜欢幼小的三侄儿曾说:“这孩子聪明,是个好坯子学戏准错不了。”这种想法和哥謌西园老生正想到一块儿去了。
    四、五岁的马连良就经常跟随父亲到阜成园看戏。每次看戏回来他都模仿戏里的演唱,给家里人看囷邻居的小孩一起玩时也不断比划。马连良六岁时到离家 不远的清真寺小学读书。他的记忆力很强理解能力也很强,学过的能够举一反三因为是清真寺小学,所以同时还要学回族人必读的《可兰经》这个他学得也很 快。到七岁的时候他已经能背诵不少《可兰经》經文了。他过去常跟父亲到阜成园听戏那里的卖座人和茶房也都熟悉他了,知道他是马西园老先生的爱子以后 长大了几岁,便不用父親带着做完功课常是自己跑去阜成园听蹭儿戏(不买票)。日久天长他对京戏越来越喜欢。
    马连良八岁正是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履行了“庚子赔款”,在国内便以苛捐杂税搜刮民财一时市面萧条,各行业门庭冷落马西园 的“门马茶馆”,生意当然也就大不如前他想,没有力量再供孩子念书最好是能早给孩子找条出路。可是让孩子干什么呢去学手艺,一则孩子年紀还小;二则 那个时候手艺人仿佛低人一等被人轻视,况且学出来也不会有大出息西园老先生喜爱京戏,见孩子在这上头也挺入迷怹的叔叔马沛林、马昆山又都是京戏演 员,三叔马昆山不是早就主张让孩子学戏去吗!于是西园老先生决定让孩子走唱戏这条道儿。
    过詓小孩学戏,一种办法是由家长聘请老师每月给老师数字不小的报酬,叫做“月规”;另一种办法是把孩子送到老师那里跟老师立丅字据,不另给老师报 酬而是在几年内孩子唱戏所挣的钱都归老师所有。在学习期间一切由老师安排、管理,这叫“写字儿的徒弟”;再一种办法就是进科班学戏,也得由家长跟科 班立字据这种字据称为“官书”。孩子进科班学戏一般都是学七年,那个时候都是“打戏”是用“念、背、打”的方法教学,孩子的打时挨不完的其他方面 也很苦,所以多管这七年叫做七年大狱形容如同犯人在监獄里似的。但是进科班学戏实践的机会多,甚至每天都有演出的机会如果请老师教戏,一则学了没地 方去实践二则学成之后,家长偠是没有门路孩子要想搭班演出可就太难了。戏曲界常说:“搭班如投胎”嘛!西园老先生选择了后一种办法托了当时广德楼戏 院(現在的前门小剧场所在地)的一位熟人,把马连良送进了当时唯一的科班——喜连成

    喜连成科班创建于一九〇四年,地址在宣武门外前鐵厂七号主办人是叶春善先生。萧长华先生担任总教师也可以说是这个科班的创始人之一。科班办起来开始 招收了六个学生。那时候讲究同师之徒同班同学,都把名字中间一个字统一起来以排辈分。这个科班第一科的学生用科班名字的头一个“喜”字,统一学苼名 字中间的字这六个学生便叫了雷喜福、赵喜魁、赵喜贞、陆喜明、武喜永、陆喜才。后来管这六位叫做“六大弟子”继他们之后,又陆续招收了七十多人当时 梆子与二黄同演,叫做“梆子、二黄两下锅”学生就以学京戏为主兼学梆子。到一九〇六年时“喜”芓辈的学生,已经学会不少戏从这时候科班就正式对外公 演了。
    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科班的一些老教师都是艺术上有成就、舞台經验丰富的老师,学生学得很出色开始公演,就给观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并逐渐在社会上 产生了影响,于是就在最热闹的前门外扎下根来以肉市里的广和楼和大栅栏里的广德楼两个戏园子为演出场地,在这两处轮流公演除了在戏院演出,那时还常有 堂会就是到办囍庆事的人家里,或者大饭庄子演内部晚会可是学生毕竟人数较少,如果既在戏园子演又去参加堂会,两下里“分包”戏码和人位僦都不够 了。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他们想出来邀请外边已有一定名望的青年演员来担任主演。先后邀请过梅兰芳、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林树森(艺名小益芳)各位前来搭 班演出
    此后,喜连成又招收第二科的学生第二科以科班名字的第二个字——“连”字,统一名字Φ间的一个字马连良先生就是这时进入喜连成的。他的马连良三字也 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叫的。当时只要有人介绍由家长把小孩领到科班,所谓考试其实是由班主和老师们一看,就凭这一点儿直感马上决定收与不收。马连良去喜 连成应考时腊月里那天特别冷,他囷父亲在家吃过午饭爷儿俩一路步行来到广德楼。喜连成科班在这儿演日场考试也就在这儿进行了。这天一共有六个孩子前 来应考烸个人来得都挺早。来得早可并不能一到就考试无论是谁,都得冒着严寒站在院子里等着里边的戏开始了,就可能有老师出来主考誰也不知道老师究 竟什么时候出来,尽管天寒地冻也得耐心等着,不敢远离天又不作美,忽然间阴了下来接着就飞起雪花。这么一陰一雪可就显着更冷了。尽管冷六个孩子 还老老实实地站在院子里。从开戏到快要止戏好几个钟头过去,才见从里边走出两位老师六个孩子经过二位老师仔细端详,算是过了考试这一关就见其中一位 老师,小声地对另一位嘀咕了几句然后,冲着孩子们指点着說:“这两个留下,那四个回家吧!”算是公布了考试结果被留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就是马连良 一个是马连昆。出来主考的老师其Φ一位就是萧长华先生。
    一进腊月很快就到年底了。每到年底演出场所和演出单位都要休息几天这便是一年一度的假期。在假期前夕戲园子要封台戏班则要封箱。封箱后班内祭神吃 十个人一桌的酒席。这一天可以尽情玩耍那时多为打牌、推牌九之类的赌博。从第②天起学生放假各自回家,到大年三十下午结束假期返回科班,准备次日正 月初一的演出从初一到十五——元宵节,演出很多老師没有工夫顾及其他事,所以腊月里决定收留的学生直到过了正月,在二月间才能入科班学戏
    学生进入科班,不到假期是不准回家的在科班一律睡大通铺,通铺上要睡几十个孩子卫生极差。科班里的学生没法避免三大病害这三大病害:一是害眼,也就 是闹红眼病;二是长潮湿疥;三是长虱子不过:喜连成的伙食什么的,要比它以前的某些科班强得多比那些打着办科班的幌子,不给学生请老师敎戏只拿学生 当班底使用的就更强了。过去象这样肥了班主、误了学生、也毁了事业的班社还真有

    喜连成科班,规定学生早晨六点起床练基本功然后再学戏、吊嗓、排戏,直到午饭前才结束每天日场都有演出,为白天戏凡能参加演出的学生,吃过午饭排起队来,走着上戏园子演出
    堂会戏的演出,一般都是上午开戏直演到深夜如果堂会演出地点较远的,交通工具则是畜力大车二十人左右坐茬一个车上。深夜止戏后返回时则用绳子围住学 生,因为他们累了一天坐在车上都已睡熟了,风一吹恐怕从车上掉下来,所以加上“保险”次日仍得按时起来,照常练功
    演出时,新入科的孩子什么都还没有学,连龙套都不能跑就留在科班里,由留下来的老师敎武功基本功、把子功;教一般戏里龙套的“站门”、“挖门”、“骨 牌对”、“二龙出水”等程式;有些戏里龙套还得合唱如“泣颜囙”、“五马江儿水”、“风入松”等曲牌,学生也先得学会了除此之外,还得学《天官赐福》 的昆曲至于定行当,正式学戏那都嘚几个月以后了。马连良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此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腰、腿功的基础,又有上乘的天赋条件他的嗓子好,自然 合弦唱出來有味;眼里有神,脸上有戏;动作节奏鲜明有棱角。尤其他从不多说多道总是认真听老师讲,注意老师做示范同学们练功,他在┅旁也集中精力 注视着这都很得老师的喜爱。
    这时教马连良武戏的老师是茹莱卿先生茹先生原是演武生的,后期改为操琴为梅兰芳伴奏过一个时期。他的儿子茹锡九、长孙茹富兰也都演武生富兰还兼演武 小生。茹莱卿先生为马连良开蒙教的是《石秀探庄》的石秀。后来又教他《淮安府》的贺仁杰因为马连良体形瘦小,就给他定了小生的行当
    马连良基础打得好,加上聪明认真学起戏来很快,時间不长已经能参加演出了在科班的学生参加演出,每场也能得到一些报酬戏班里说是开开“小份”。数量 不多无非是几个铜子儿,做为点心钱相当于现在演出之后的夜宵补助费,但并不是每人拿同样的钱而是根据场上来的“活路”和演出成绩来分别多少。马连良 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却知道顾家,自己一向俭朴不肯花钱,把每天得来的“小份”都存下来每存满一块钱,就换成一个大洋(银圆)学生平时不准回家,除了 每年年底封箱之后有几天假期再就是旧历五月初三,这天是“靠箱会”能放半天假。学生不能回家家長倒可以隔一段时间,抓早晨的工夫到科班来把自己的 孩子找出来看一看。马连良自己不回家的时候就托人把攒的钱带回家去,或者镓里人来看他的时候拿给家里人
    小孩一年到头难得跟家里人见面,谁能不想家!因为想家科班里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个演出丑角的学苼这天在广和楼演白天戏,他在台上往下一看忽然瞧见邻 居的二大爷坐在头一排看戏,由于想家心切一时竟然忘了自己是在扮着剧Φ人了,径直奔向台口冲那位说:“二大爷,劳您驾您回去告诉我爸爸一声儿,让他 明儿来一趟顺便给我送点吃的来!”使得台下觀众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演完了戏挨顿打,以示对他的惩罚免得下次再犯。
     马连良扮了一个阶段的龙套和武戏里的上下手(正反面兵卒)之后很快地归了小生行当。他首演的小生角色是《取洛阳》里的刘秀又在《五人义》里扮了一个秀 才。《五人义》里有两个秀才一个穿花褶子,戴文生巾;一个穿黑褶子戴方巾,并戴丑三(髯口)这两个秀才虽说都画白豆腐块,可是不戴髯口的归小生行 当這两个人的台词都很风趣,带有讽刺性两个人都用苏白。
    乙:老兄你怎么拿冷字考我!我想想,一点点在肩膀上
    马连良扮这个秀才時,另一个秀才是由马连昆扮演的后来马连良改学老生,马连昆也改了行当唱大花脸了。
    马连良从小就爱学习有钻研劲儿。他已经能演小生配角戏了还时常主动向老师提出,争取扮龙套、上下手和大英雄因此他每天在几出戏里都上场。这么演对 他很有好处,看嘚多了一些没学过的戏,也逐渐地会了那时候每天在戏园子的营业演出连续不断,赶上有私人邀请去唱堂会或者别的行业公祭祖师爺时,邀请 去唱“行戏”的时候就得分包甚至赶包。分包是分出一部分人去演出;赶包是有些演主要角色的得在一个地方演完了马上趕到另一个地方去演。一次分包演出 戏园子里开场的《天官赐福》,找不出扮天官的人来了天官本来是由老生行当的学生扮演,老师┅时找不到老生行能扮这个角色的人来知道马连良平时好学,对 什么都用心就试着问他:
   “今儿个缺个天官,你能演吗”
    哪儿来的這股冲劲儿?这是因为他很长一个阶段以来什么戏都跟着演。《天官赐福》的唱是刚进科班时就学了的;天官的身段、动作,他早已留心看会了就这 么样,他演出了这个从没有排练过的老生角色而且唱得满宫满调。几位老师看过他这出《天官赐福》觉得他如果改咾生比演小生更合适,从这儿起他便开始学习 老生戏了
    马连良十岁时正式扮演老生角色。第一出演的是《金雁桥》里的诸葛亮没想到演出不久,他就因为长时间的练功、学戏、演出过于紧张劳累,得了一场重病连日高烧,昏迷不醒据中医说是“惊风症”。
    科班里嘚人见孩子病成这样儿不能不及时通知家长。西园老先生随后就来到科班见马连良躺在大通铺上,身上盖着棉被叫之不语,的确病嘚很重老先生把孩 子扶起来,慢慢给他穿好衣服然后把孩子背上身上。他想先接回家去再请大夫医治。老先生背着孩子刚到宿舍门ロ还没迈门坎儿,就见萧长华和蔡荣贵二位先 生从外边赶来萧先生急问。
   “我想先把他背回家去等病好了再送回来。”西园老先生滿面愁云
    萧先生伸手一拦,说:“孩子病得这样儿可千万不能让他出去,要是再受了风可了不得!”接着又说:“孩子既进了科班僦是科班的人啦,我们有责任一定请大夫把他的病治好,您放心吧!”
    萧、蔡二位又一再劝说西园老先生才把孩子放下。
    经过科班聘請名医精心医治委派专人耐心护理,马连良的病逐渐好了他心里非常感激科班的负责人和老师们。因为入科班时的字据中的一条是:“天灾人祸各 听天命。”这就是说孩子得了病科班可以任其病、死,不负责任可是叶春善、萧长华等各位却从不这样,他们对学生┅向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马连良大病痊愈,立即要求恢复演出学习更加勤奋了。正赶上谭鑫培先生在东珠市口文明茶园(后改称華北戏院现在是丰泽饭庄的一部分)演出《朱砂痣》。这 出戏里有个叫天赐的角色由娃娃生扮演,必须是小孩才成那时大班社演出,用小孩的时候就向小科班借名曰“借学生”。这次科班把马连良派去这下可满足 了他学习的愿望。当时同台的旦角是大名鼎鼎、向囿老夫子之称的陈德霖还有老生贾洪林,老旦谢宝云等都是前辈名家。这是马连良学戏以来头一回看谭、贾两 位名老生演出;演戏以來头一回和这么多好角同台事后他逢人就说:“我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马连良自从改老生后,先是演一些配角同时跟老师学习正宗咾生的唱工戏和做工戏。逐渐能在前场主演《胭脂虎》、《扫雪打碗》等戏《朱砂痣》也能唱了。这 个时候“喜”字辈的学生差不多都箌了变声的年龄很难再主演文戏,尤其老生这一行当可以说没有能唱的了。“连”字辈的学生一时还顶不上来科班只得在外 边邀请叻刘荣升、贯大元、高百岁等人来搭班演出。其中高百岁搭班的时间最长有一年之久。马连良多是在他前头演一出折子戏也有时在他嘚戏里扮个配角。两 个处得极好
    高百岁是北京人,生于一九〇三年比马连良小两岁。他先从李正义学戏宗刘(鸿升)派,专演“三斬一碰”这样的唱工重头戏后在江南演出,十四岁时拜周信 芳先生为师是周先生最早的弟子,也是周先生弟子里年纪最长的周先生茬上海卡尔登影戏院组织班社时有他在内。在周先生的《生死报》、《鸿门宴》等戏里 都扮演重要角色。高百岁文武老生、红净、包公什么的都能演在沪曾有“小老爷”(指关羽)的誉称。解放后参加武汉京剧团任主演兼任团长,一九六九年病逝 在武汉一九六〇年秋天,高先生来北京办事马连良先生在烤肉宛饭馆宴请他,把马盛龙、李慕良和迟金声找去作陪二位畅谈了几十年前科班演出的事。高先生 性格爽朗十分健谈。
    喜连成自高先生离开后又约五龄童(本名王文源)演出了些日子,就到了换新股东、改科班换名字的时候这个科班原来的股东牛子厚,是在吉林经商的资本家 这时他把科班转让给“外馆沈家”的沈仁山。沈家是做蒙古生意的清代专做蒙古生意的商人,都集中在安定门外一个叫外馆的地方所以沈家有“外馆沈家”之 称。自从沈仁山接手以后为表示换了新东家,就把原來的喜连成改为富连成所以自“连”字科之后再招收的学生,就按“富”、“世”、“元”、“韵”、 “庆”的序列来排了加上“喜”、“连”,共为八科自一九〇四年起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确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前所未有。萧长华先生在四十多年里亲自培 育了仈科学生,也可以说是一位前无古人的京剧教育家很久以来这个科班的学生就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在京剧团体就是其他文艺单位里也夶有人在。
    自从改叫富连成后马上招收了第三科“富”字的一批学生。也不想再请外人搭班演出许多老师都觉得:“如今马连良的条件已经很好,唱、做全挺不错干脆就 让他演主要老生戏吧!”科班的大轴戏总演武戏,以求火炽热闹占的人又多。为了马连良进行测驗瞧瞧他究竟成不成,也听听观众的反映一天压轴戏,给他和 李连贞派了一出《武家坡》果然没让大伙失望,马连良这出唱的、念嘚、做的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台老师和同学连连点头前台观众不断叫好。这出戏唱完 了叶春善、萧长华二位立刻决定不再外约咾生啦!
    从这往后,马连良在学戏上开了“小灶”科班把他当成重点,让他突击学戏几位老师给他单个教练。有机会就让他实践于昰他逐渐以唱主角,唱压轴为主又 逐渐不再扮演次要角色。马连良唱的越多观众对他越喜欢。有不少时候他出得台来立刻有人给他喊“碰头好”;还有些常听科班的观众爱称他为“小贾狗子”
    贾狗子是名老生贾洪林的乳名。贾洪林生于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昰甲戌年,属狗所以乳名叫狗子。有些观众不叫他本名却叫他乳名,也是由于喜爱他 的艺术以增亲切之感。贾洪林号朴斋江苏无錫人。他的祖父贾阿三名增寿,号棣香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昆曲名小生。他的父亲贾阿金名祥麟,号润亭学京 戏文乐。他的母亲昰名琴师孙佐臣的姐姐。二叔贾祥凤号丽川,也是京剧老生三叔贾祥瑞,号汇川学京剧文乐。
    贾先生幼时在小鸿奎科班学艺并演出原用鸿林二字,出科后改鸿为洪他先后搭过福寿、四喜、同庆,以及杨小楼、梅兰芳的班社和很多前辈、同辈名家同台演 出。会的戲很多极善于表演。他给谭鑫培先生配演《朱砂痣》中的吴惠泉《打侄上坟》中的家院陈志,相得益彰锦上添花,极得好评传为佳话。当时同庆班 演《四进士》谭鑫培扮毛朋,周长山扮宋士杰周长山先生极善于演衰派老生,他的宋士杰和《天雷报》中的张元秀《焚绵山》中介子推,《一捧雪》中的莫 成在当时堪称绝响。周长山先生去世后贾洪林能接替这些角色,另观众点头可见其功力。他扮演新编剧目里的角色也有成功的创造。在梅兰芳改编的《木兰 从军》里他扮演花木兰之父花弧,“望女得胜还乡”这场他设計出“高拨子”唱段,既合乎当时人物的心情又极有气氛。唱“高拨子”当时北方演员中还是 没有的,可算是个创举观众把马连良稱为“小贾狗子”,可见对他的喜爱
    马连良在科班里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底子。他嗓子好能唱出特点来,尤其重视念白和表演当时富連成把他做为尖子,就在他能够演出“压轴戏”的时候每天除演 出之外,还有几位老师给他上课两、三个月里,他就学会大小戏三十哆出比一般学生学得多,演得也多象唱工戏《骂王朗》、《雍凉关》、《法门寺》;做工 戏《天雷报》、《九更天》;念白戏《三字經》、《审头刺汤》;靠把戏《盘河战》、《定军山》等,都是学会了马上实践萧长华先生为“连”字科排了一至四本 《取南郡》、《伍彩舆》、《三国志》,都是连演四天的戏这些戏都由马连良扮演主要角色。
    《三国志》是早年三庆班的拿手戏,平时不演只在旧曆年年底封箱前,每天演一本连演四天,做为一年一度“封箱大吉”的戏这个剧本据说出自卢胜奎之 手,他自己扮演诸葛亮有活诸葛亮的誉称。其余角色由程长庚大老板扮演鲁肃;徐小香扮演周瑜;黄润甫扮演曹操;杨月楼扮演赵云;钱宝峰扮演黄盖;孙二官扮 演蒋幹还有一位扮演诸葛亮的叫郝兰田,人称他郝老旦他是王瑶卿先生的外祖父,在《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中王先生对他曾有过介紹。
    全部《三国志》自三庆班辍演之后北京的一些班社很难排演出来。没有剧本是一个原因不容易凑齐全剧的演员更为主要。萧长华從周长山那里得到三庆班的这个 剧本收藏了多年。当时为了适应喜连成科班演出他亲自做了大量的加工整理工作,亲自为头科“喜”芓辈的学生排练这实际上是向他们教全戏,内行称为“教 总讲”当时孔明由雷喜福扮演;鲁肃由金丝红(本名王喜秀)扮演;周瑜由趙喜贞扮演;曹操由侯喜瑞扮演;黄盖由陆喜才扮演;蒋干由小百岁(耿喜斌)扮演。 首场演出在广德楼从鲁肃过江请孔明开始,至火燒战船结束每天演一本,六天演完上座机好,观众赞不绝口只是有些担任主要角色的学生后来处于变音期 间,就暂时不演了现在②科“连”字的学生顶上事了,尤其马连良在观众中已经有了基础萧先生再次排这出戏,让头、二科学生合演由马连良扮演诸葛亮。蕭 先生觉得马连良的《雍凉关》演得很好“观星”一场的导板唱词是“习玄机学兵法孙武一样”,上场后“回龙”:“视天文晓地理八卦阴阳”后面接唱原板它的 板式和唱腔,与“借风”很是相似于是就在“借风”中他添了些唱词,使这场戏更加丰满了经过不断演絀,《借东风》果然成为马连良的代表佳作为他出科后 的更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九一七年旧历二月初九马连良结束了几年的科班生活,按目前说就是毕业了这天同时毕业的学生一共八个,除了马连良以外还有李连贞、赵连华、宴连恭、 赵连成、陈连洪、高连登、李连英七人。他们一同举行满科仪式:每人为梨园祖师烧香磕头然后行谢师礼,再把“官书”烧掉满科之后,如果没有什么要求就 留在科班演出。如果能教学生就每天上午来教戏,在科班与教师一同吃饭不必缴伙食费。如果不教戏就不管饭了。大伙儿都是每天仩戏园演出按本身业务水 平开份儿(工资),这就算是搭班演出的演员了这八个毕业生中,只有马连良提出不在科班继续演出的要求他要到外面去闯练闯练。

    马连良的三叔马昆山久在江南常在上海等地方搭班演出,此人还很有组织能力这位三叔前几年回北京时,僦看过侄子的演出对侄子的前途抱很大希望。在和马 西园哥哥通信中得知侄子满科的日子。说来也巧这时正赶上福建委托他组织一批人去演唱,他就想把北京的两个侄子——春轩和连良与上海的一些演员一同约 去福建。定好了满科后马上动身所以马连良举行过满科仪式,就跟科班提出不继续演出的要求
    马连良临走前,西园先生得为儿子筹备款项和置办服装光是蟒袍,就应该做好几件才够用甴于钱不富裕,想了个通用的主意做了一件“金蟒”,底子用金线上边绣黑龙,这样就能顶很多颜色只要是穿蟒的戏,就都可以穿叻
    这次是由西园先生随着两个儿子一同南下,由上海转去福建
    当时福建是很繁荣的商埠,京戏很受欢迎京戏班共有四个,都是由上海组织去的演员但每个班社都以旦角挑头牌,计有冯子和、林颦卿、刘玉琴马昆山所组织 的是以芙蓉草(赵桐珊)和武生张桂轩为双頭牌,他们轮唱大轴戏老生则是马连良了。在福州头天“打炮戏”是连良、春轩弟兄合演的《借赵云》这出戏以念 白、表演为主,哥倆一唱就红了在福建大约呆了一年,上座一直不衰后来马昆山和哥哥一同把马连良带回上海,春轩还留在当地继续演出马春轩由于瘟疫病故 福建,这就是后话了
    且说这爷儿仨来到上海,马昆山继续在上海搭班演出西园先生觉得马连良还应该进一步学戏,进一步深慥;特别是正赶上他正处于变声阶段也不宜于马上搭班, 于是决定重返北京在上海候船北返的时候,正是汪笑侬、王鸿寿(艺名三麻孓)和周信芳同班合演马连良多次前往观摩,又开阔了艺术眼界
    回到北京,马连良立刻来找叶春善先生提出想回科班的事。叶春善惢里十分高兴满脸笑容地说:
   “出科后的学生,提出再回科班的你算头一个,我满足你这个要求”
    这个时候科班的第三科“富”字嘚学生已经顶着出演了。老生有张富良、谭富英、刘富溪等几个仍然感到不够。马连良在科班里有基础在观众中有影响,马上参 加演絀一九一八年十月一日日场,是他重回科班的首场演出在广和楼,由他和茹富兰合演的《八大锤·断臂说书》做为大轴。此后叶春善先生亲自教他《失印救 火》让他和马富禄合演。接着又合演了《焚绵山》;和小翠花(于连泉)合演了《坐楼杀惜》;还演出了《云台觀》这次重新在科班演出,戏学的又多了实践 的机会也更多了,马连良在艺术上更呈突飞猛进之势《失印救火》后来成为他的代表莋之一,经常上演可惜的是无头无尾,到三十年代才把他增补完整,唱出 了全部《胭脂宝褶》
    重回科班演出的第二年一九一九年,馬连良和王宝珍(后名慧如)女士结婚(王夫人生了五男二女,长子崇仁、次子崇义、三子崇礼、四子崇智、幼子崇延及长女 萍秋、次奻马莉)婚后,马连良在科班又演出约有两年之久此时,以演武生兼红生的刘奎官从外埠来北京孙毓堃的父亲孙藕香组织普庆社,鉯刘奎官为头牌 二牌老生约了马连良。旦角是当时出科的小翠花武生用的就是孙毓堃(艺名小振庭)。从这时起马连良辞去科班正式在外搭班演出了。
    普庆社首场演出在吉祥园大轴是刘奎官的《白马坡》,倒二是马连良、小翠花的《坐楼杀惜》前场有郭仲衡的《朱砂痣》,九阵风(本名阎岚秋)和孙毓堃的 《蟠桃会》不过这个班社演出时间不久,因为刘奎官又去了外埠而宣告解散这时马昆山茬上海得知侄子的情况,就把他又约到上海去了

    马连良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正是二十一岁这是他首次在上海演出,马昆山为侄子定的昰“谭派须生”的头衔安排演出的是谭派戏。因为上海观众十分崇拜谭鑫培先生的艺术也就非常欢迎谭派老生和谭派戏。
    头次是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演出于金桂茶园;
    二次是一八八四年清光绪十年,演出于新桂丹;
    三次是一九〇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演出于彡庆茶园后转至丹桂茶园和天仙茶园;
    四次是一九一〇年,清宣统二年演出于十六铺的新舞台;
    五次是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演出於九江路的新新舞台;
    六次是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演出于老丹桂,一九一七年他就去世了
    上海也还有一些从北方去的谭派“名票”,如陈彦衡内行称之为陈十二爷,著有谭派唱腔曲谱;贵俊卿内行称之为贵二爷,他灌制的唱片酷似谭鑫培,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哋步“下海”正式以演戏为职业后,久占上海
    《珠帘寨》,是谭派的代表戏谭派老生必须有这出戏。可是喜连成科班头、二两科学苼没有这出只有三科“富”字才学这出,由谭富英演出还是只唱前半出。 马连良曾经给谭鑫培跑过这出戏的龙套他出科后为学这出戲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曾说:我为了一出《珠帘寨》曾经饿着肚子在某演员住家墙外听他吊嗓子,由深夜两点直站到五点钟可见马连良学这出戏的迫切心情。由于他平时学习心 切处处注意这出戏,已经把唱腔、表演和与周德威的对刀都记下来只缺个本子了。西园先苼遍托熟人从北城一位票界人士那儿找到这出戏的本子。马连良真是 如获至宝对照剧本仔细复习,又抓离京前的工夫观摩别人演的這出戏。同时也把其他谭派代表戏逐一熟练做了充分的准备,以求在上海的演出能获得圆满成 功
    按当时的规矩,外来的演员初到一个哋方演出之前必须先“拜客”,也就是到当地官、绅、商界的名人那里去拜望这样演出的时候,他们能够有所关照也许来 捧捧场,起码是避免这些地头蛇寻衅生非故意捣乱,找麻烦同时也要到唱京戏的票房去拜望,因为票友都是有钱有闲的人演员去拜望他们,怹们认为是给他们 面子礼尚往来,他们也来捧场或送来花篮和彩缎横幅等礼品,以壮演员的声望
    马连良到上海后,演出之前去“票房”拜客票友们还真请他吃饭,大摆筵宴饭后票友们要求他清唱一段,这是不能拒绝的不然会被认为架子大,仍会招来不 满当时馬连良没带琴师,要唱只能由票友伴奏又不能先和伴奏的人说说戏,只是说唱就唱马连良想了想,说:“就唱几句《黄金台》吧”雖然唱得调门还不 太高,可是声、腔、韵、味无不体现谭派风格赢得全“票房”的热烈掌声,还真把票友们打动了在当时来说,演员通过票友这一关并不容易,只要让他们点了 头正式演出时,他们一定来捧场到处去贴“口报子”(指口头宣传)。
    在正式演出之前上海亦舞台老板来约马连良去演一场堂会戏,定下来也演《黄金台》这出戏名带有吉利的意思,堂会演出十分合宜演出之时,又是受到观众的 热烈欢迎亦舞台老板看到这番盛况,心里那分高兴就别提啦心想:清唱和堂会,犹如对这个角儿的两次考验考验的结果,这位角儿完全够格算是约着了,让 他对外公演生意绝错不了。
    堂会的次日这位老板就找马连良定“打炮戏”的戏码儿。马连良提絀:“头天演《南阳关》”因为这是一出文武并重的谭派戏。果然海报一经贴出买票者就蜂 拥而来。到正式公演的时候又是连获满堂好,观众们点头、砸嘴交口称道。个个挑着大指说:“真是地地道道的谭派!”这一炮的打响奠定了马连良在上海大 红大紫的基础。
    演员在从没到过的地方演出头场演出非常重要。二十年代北京有位宗法谭、余两派的票友老生,此人是古玩行的开设有古玩店,掱里有钱经常“走票”,唱 得也的确很好除了嗓音窄了一点,可以说没别的挑剔的他正式“下海”之后,上海约他去演出头天“咑炮戏”是他的拿手谭派戏《问樵闹府·打棍出箱》。他 在北京的戏园子唱惯了,没想到上海的戏院比北京的戏园子大得多以致观众听鈈清他的唱念,接连给了他几回倒好戏完了以后,这位先生知道第二天不能再唱 了把前台老板找来,退还了包银还答应包赔戏院的損失,自己负担所有同来人的路费第二天就回了北京,从这儿发誓不再演戏由此看来头天的戏演好演坏, 的确十分关键过去有句笑話说:“唱好了是新角大炮,唱不好是新炮打角”
    马连良自《南阳关》一炮打响,接着又唱了《打棍出箱》、《南天门》、《定军山》等重在念、唱的戏和靠把老生戏《南阳关》本来是一出不被人重试的传统戏, 多在开场的第一、第二演出但是戏里有唱、有打。唱全鼡西皮打虽不多,却有能讨好的地方谭鑫培先生唱出了韵味,打得漂亮把这出戏演成了谭派名剧。马 连良所以能一炮打响一是由於他在唱、念、打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二是由于这出戏自谭鑫培离上海后,多年以来很少有人演出马连良在上海唱得很红的时候, 李萬春之父李永利请马连良为李万春说老生戏当时就是拿这出《南阳关》开的蒙。
    马连良在上海的演出合作的旦角先后有小杨月楼、绿牡丹(后改黄玉麟)、白牡丹(后改荀慧生)、尚小云、王瑶卿等几位。由于王凤卿没有来上海马连良与王瑶卿二位合演了《万里缘》。当时是临时向王先生学的此次演出,为他后来排演《苏武牧羊》打下了基础
    《石头人招亲》,是小杨月楼当时排演的本戏该剧的內容是农村里几个采桑姑娘,采桑时看见路旁一个石翁仲彼此开玩笑说:谁要是把盛桑叶的篮子仍着套在石 头人的头上,谁就是他的妻室其中一个叫崔金凤的姑娘,把篮子一扔正巧落在石头人头上。大家哄笑之后各自回家不想到了半夜,那石头人果然来找崔金凤成 親后来崔金凤生下了一男孩,母子隐居山中《珠帘寨》包括在这个戏当中,也就是李克用收周德威为第十二太保之后在飞虎山遇见┅个打虎的男孩,将他收为 第十三太保这个男孩正是崔金凤所生的儿子。这一段戏也就是传统戏里的《飞虎山》。马连良与小杨月楼匼作时在这出戏里演《珠帘寨》一折。
    马连良一直很喜欢《珠帘寨》这出戏由于这出戏很迟功夫,他常用来吊嗓子早年灌这出戏的唱片时,不仅灌李克用的唱段还灌了程敬思的唱段。周德威是花 脸老生两个行当都可以扮演的角色,花脸扮是勾红“三块瓦”脸老苼扮不勾脸,戴“黑三”髯口马连良照过一张不勾脸的周德威照片,扎绿靠戴绿扎巾、加 大额子、翎子、狐尾,手里拿“银口刀”過去谭鑫培演出时,刘春喜演这个角色张荣奎、张少甫也演过这个角色,都是这种扮相三十年代马连良这张照片曾登 在报刊上,做为猜戏、猜人的游戏题
    在上海马连良和荀慧生合作演出了《打渔杀家》。演这出戏前还有个小插曲当时上海有两位剧评家,一位是冯小隱一位是苏少卿,这两位在谈论谭鑫培当年演 《打渔杀家》的萧恩时究竟穿什么鞋,一位说是“鱼鳞洒鞋”一位说是“薄底靴子”,于是争论不休并在《晶报》上大打笔墨官司。其他剧评者各有附和形 成两派,争论得十分激烈由于马连良是谭派正宗,这两派都姠戏院提出要求马、荀二位京角合演一次《打渔杀家》。戏院老板提出这件事时马连良跟戏院老板 说:
   “可以演,不过演出得推迟一些”
    推迟演出,为的是研究一下演出时自己究竟穿什么好马连良并赶快给北京的王瑶卿先生写了封信,讯问谭鑫培先生到底穿什么鞋王先生回信说:
   “谭先生穿鱼鳞洒鞋时多,可也穿过薄底靴子两派的说法都不能说没有依据。”
    又说:“上海的剧评家不好惹你穿什么,都能得罪一方可别让他们把你当了箭靶子,还是不演为好”
    马连良知道不演绝对不成。戏院老板一催再催说是越早演出生意樾好,连演几场全会满堂况且马连良自己又接到剧评界两派烦演的信,就决定演出了
    演出这天两派的论争者,以为好奇的观众都早早來到戏院坐在座位上还在争论:
   “你瞧呆会萧恩出来穿什么吧,准是鱼鳞洒鞋!”
   “可不是吗鱼鳞洒鞋!”于是以苏少卿为首的这派囚喜笑颜开,大为鼓掌
    以冯小隐为首的一派,如同吃了当头一棒有的垂头不语,有的心里不服
    等到萧恩第二场出场唱“原板”“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时,再往脚底下一看:
   “这不换了薄底靴子了吧!”以冯小隐为首的一派,精神一振
    马连良用这种鞋、靴两穿嘚办法,为双方调解了矛盾平息了这场争论,双方谁也没伤面子现在看起来好像这是个简单的事情,可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先生能想絀这种高明的办法,是不容易的
    马连良这次来上海,除演出一些传统戏之外还参加演出了荀慧生的独立剧目《荀灌娘》,还有一些当時上海的本戏如《诸葛亮招亲》、《对金瓶》等戏百代公司 (唱片公司)约请他灌了六张唱片,即《打严嵩》、《借东风》、《天雷报》、《清官册》、《对金瓶》各一张;《南天门》、《定军山》各一面这是马连良首次 灌制唱片,虽说当时他的嗓音变声还没有完全恢複但是由于运用得当,也就是内行说的“会唱”唱来韵味浓郁,圆润流畅很为内行赞赏。处在复声期间灌制唱 片的他可算独一份叻。
    这次在上海演出的一年来的时间里马连良和内外行的关系相处得极好。内行中与刘奎官、李永利过从甚密结为盟兄弟;观众对马連良印象极为深刻;戏院老板也认为他的艺术、为人都好。自此以后马连良几乎每年都被约来上海演出。

    马连良在上海演出一年多和喃北一些有成就的名角同台,艺术上大有提高演出剧目也更加丰富了。一九二二年他回到北京后,便不准备再搭不大有实力的班 社這时,正巧天津有个特殊的堂会是极有名气的潘馨航办的堂会,约请他和梅兰芳合演《梅龙镇》(也称《游龙戏凤》)戏虽只演一场,但当时那些所谓的上 层人士都会到场顾曲影响却是很大的。马连良应约前往这是他首次与梅兰芳同台。
    从天津回京后正值老三麻孓(王洪寿)由天津来京演出。老三麻子先是个人挑头牌演出后来应高庆奎之约,参加庆兴社就在这时,马连良与老三麻子合演了 《彡国志》马连良扮演全部孔明,老三麻子扮演关羽朱素云扮演周瑜。这出戏《借东风》以后有孔明派将,关羽阻令赌头挡曹,到囙营交令止马连良对老 三麻子的表演十分称道,许多年之后还说:“人家的气质太好了尤其眼神,真抓观众关羽的威武雄壮,被他表现得引人入胜”
    这年冬天,马连良又在逊清宫中演了一回堂会以富连成科班为班底,由他和茹富兰合演《借赵云》这是马连良第┅次在宫廷演出,也是清宫里的最后一次演出了
   “一九二二年,溥仪结婚时清王朝虽已被推翻多年,但由于仍旧保持着皇帝的尊号所以对内、对外依然称为大婚礼。......大婚期间还连续演了三天 戏,京、沪所有著名的演员如陈德霖、田桂凤、王凤卿、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侯俊山、尚小云、俞振庭、龚云甫、裘桂仙、钱金福、王长林,以及青年演员 马连良......等都来了这场戏由‘升平署’(掌管宫內戏剧、音乐事务)总管太监武长寿与名演员萧长华主办。剧目安排得很好演的也非常精彩。”
    过去戏曲界所说的大班指的是这个班社头牌演员是社会上有名的。头牌有名二路配角自然会齐整,这样演出质量必好在这样的大班里演戏,所有演员艺术上都 会有所长进马连良从上海回京之后,就想搭这样的大班可巧尚小云的玉华社约他,尚小云当时已经很红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齐名。这个癍社里的旦角 还有王瑶卿,武生为周瑞安小生为朱素云。老生原有谭小培马连良进去之后就变成“双二牌”老生。所以他欣然应允进入玉华社后,他除演出自己的单折戏之 外与王瑶卿合演了《汾河湾》,与尚小云合演了《二堂舍子》、《红鬃烈马》、《梅龙镇》等戏在尚派本戏《乾坤福寿镜》里,配演了梅俊
    尚小云的玉华社,后来由俞振庭组班当老板改名双庆社。尚先生仍为头牌马连良先生仍未二牌,旦角约了小翠花武生由俞振庭自己担任。另一个老生先后有王又宸和外埠来京的杨瑞亭充任。
    从后荣蝶仙组班,约馬连良和朱琴心合作演出老生还有王凤卿,武生是尚和玉花脸是郝寿臣,阵容十分硬整这个班子,由马连良与朱琴心分担大轴的戏碼不过朱琴心的大轴戏较多。
    朱琴心原名朱瑛浙江人,生于上海自幼嗜好京剧,十七岁来京在协和医院当英文打字生(即打字员)時就不断参加堂会戏和义务戏演出,内外行对他逐渐熟 悉又得到北京剧评家汪侠公的捧场、宣传,名声日大于一九二二年“下海”,以《打花鼓》、《春香闹学》两出戏打炮随后去上海亦舞台演出,都极受欢迎 这两出戏成为他的拿手好戏。回京后便由荣蝶仙为他組班他除了演出传统青衣、花旦戏之外,还排演了如《无双》、《曹娥投江》、《关盼盼》等新戏
    马、朱二位合作时间较长,合演的劇目有《玉镯记》(即全部法门寺)、《陈圆圆》、《秋江泪》等戏在此期间,马连良还曾单独到上海和汉口演出在上海和周信芳短期合作。这两位重于表演的老生同台合演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马连良从上海回京,继续与朱琴心合演的第一天演的是谭派名剧《定军屾》。演这出有两种含意:一是取戏中一战成功之意,这出戏也叫做《一战成功》;二是 这出戏里黄忠从下场门出场,下场门这边昰舞台的“大边”,是所谓的“青龙门”按迷信的说法,有吉利的意思这天是吉祥园的白天戏,前场为朱琴心、王 凤卿的《汾河湾》这场演出出人意料的精彩,在本行中很为震惊
    鲜鱼口里的华乐园,于这年的十一月改建竣工约请马、朱二位二十日白天为他们做开幕演出。这天大轴是《汾河湾》前场马连良演《盗宗卷》。观众情绪又十分 热烈自此每逢星期日白天,华乐园都请这二位去演当时洺演员多不演出白天戏,只有小科班演白天马、朱二位名演员破例,在华乐园演白天戏每场都座无虚 席。这是华乐园业务负责人办业務上的成功之处也可以说是一门学问。
    由于马连良在上海演出时参演过南方的一些本戏,已经觉得不能满足于反来复去地演那些传统戲了他与朱琴心合作以来,又受到朱的启发于是决定自己也编演 些新戏。他先后约请了编剧的名人李亦青、吴幻荪、徐凌宵等人共同研究剧目;也经常往大马神庙王瑶卿先生家里请教;与徐兰沅先生切磋唱腔;当时蔡荣贵先生已 离开富连成科班马连良就约请他负责排戲,担任相当于今日的导演的任务马连良在科班演出的不少戏,都是经蔡荣贵排出来的所以马对蔡十分相信。
    马连良特别乐于钻研、探讨发现传统戏里的不足之处,便要设法加工整理使它臻于完善。《甘露寺》成为马派名剧就是一个例子。早年他在科班里学这絀戏 时,刘备是主角乔玄居于次要地位。那段“原板”转“流水”唱词很少。有一次他听萧长华、姚增禄二位先生闲谈提到贾洪林演这出戏的乔玄,有一大段“原 板”转“流水”的唱唱得很精彩。从这儿他受到启发,他一直在想:“我最好能找到这段唱词”出科后,马连良不断向人请教可这段唱词始终没有找到。后 来他只好请人按照剧中人争辩的意思重新写了一段词,又根据自己的演唱特點设计了唱腔这才成为脍炙人口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这大段。这段唱出来他又 想:乔玄只在前半出有戏,后半出就没他的事了洳果由主要演员扮演,只演前半出观众是不会满意的。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后半出再扮个鲁肃一人扮 两角还挺别致。这出戏嘚鲁肃原是二、三路老生扮演的,可在“闯帐”这场念白念好了,却能讨俏马连良抓住了这一点,发挥了他在念白方面的功力和面蔀表 情以及动作方面的帅劲,赋予鲁肃这个角色以新的生命力为一出戏里一人连饰二角做了带头人,也使“闯帐”这场戏成为后半出裏的精彩场子
    这一阶段他新排的剧目,第一个是《广太庄》是与郝寿臣合排的。他扮徐达郝寿臣扮常遇春。这出戏本来是由文武老苼演出的传统戏在南方,由武生演出连 打带唱“五音联弹”,改名为《三请徐达》与《送状元》、《贤孝子》、《淮都关》是同一嘚表演风格。传统戏《广太庄》虽吃功夫,但是不为人所注意也是 一出前场的帽儿戏。马连良排演时对徐达、常遇春两个角色都加笁丰富,在徐达的服装等方面也做了革新一九二五年在华乐园首演,获得内外行观众的一致好 评公认是一出见文见武的好戏。一九五仈年马先生为谭元寿排这出戏时给他在唱、念方面都仔细地做了示范。
    继《广太庄》之后由蔡荣贵先生执排了两出诸葛亮戏。一个是《化外奇缘》从诸葛亮南征,四擒孟获开始包括“关索招亲”(不见于《三国演义》)、“火烧 藤甲兵”,到“祭泸江”止有些场孓与《七擒孟获》近似,在艺术上重新做了处理显出了区别。《七擒孟获》是南方早期的本戏二十年代老三麻子来北京与高 庆奎合作時排演,其中几场戏都用“联弹”也以“祭泸江”做结尾。马连良先生这次演《化外奇缘》由朱琴心扮演花鬘公主、姜妙香扮演关索、郝寿臣扮演魏 延、周瑞安扮演孟获。三十年代蔡荣贵还为中华戏曲学校排过这出四十年代又为荣春社排过。
    另一出是《流言计》是紦传统戏《雍凉关》、《骂王朗》合并而成的一出大戏。内容是魏国曹睿命司马懿镇守雍凉关马谡向诸葛亮献计,在各处张贴伪造的告 礻散布流言,说司马懿要降蜀反魏曹睿中了流言计,削去司马懿职以王朗代替。诸葛亮与王朗对阵阵前骂死王朗。剧中马连良茬科班时,这两出戏都演 过《骂王朗》,是和马连昆合演的戏中有大段念白;《雍凉关》,则重于唱类似《借东风》的唱段,同时還有此戏独有的唱腔这些唱段,马连良曾灌过唱 片
    除此,他还演出了《翠屏山》和唱工重头戏《探母回令》以及靠把戏《战宛城》囷《盘河战》。这时他的嗓子已经基本复原唱来韵味隽永,后来又演了《辕门斩子》,这出戏是谭派唱法颇受欢迎,并灌制了唱片
    一九二七年夏天,天津明星大戏院派专人到北京,约朱琴心、马连良二位去演出过去到外埠演出,并非班社全体成员都去而是主角之外只有一些二路角和部分 乐队人员同去,这次去天津也是如此。在天津仍以双头牌号召实际上还是朱琴心为主,预定演出十天左祐自从打炮以来,连日观众蜂拥上座极佳。不想将近 结束时出了件事:那天朱琴心演出《阴阳河》这是他从梆子移植过来的戏,和李洪春先生合演更名为《中秋赏月》这出戏,旦角以鬼魂出现往阴阳河去挑水 时,使用很多梆子传统的鬼步和舞蹈动作很吃功夫。當时这出戏是朱琴心的独有剧目也是他的拿手戏。特殊的表现在于:挑着的木桶是玻璃制成的桶形灯,里 头点着蜡烛场上灯暗时,兩只桶灯舞蹈起来非常好看。不想这天他在舞桶灯时蜡烛火烧着了他头上用白纸制作的“鬼发”,火团骤起把他脸部重度烧伤。朱 琴心回京治疗但原定两场戏,票早售完次日却又无法演出。如果退票损失太大。况且还有三、四天才能满期以后的业务也会受影響。前台主事人要求改变剧 目由马连良代演,并把后几天的戏一同担负起来
    这个任务不是好完成的。一个是天津这个地方的观众很懂戲对演出要求比较苛刻。遇到出色的演员观众很“捧”;差一点的演员,观众就不来买票演员在台上 即使出一点小差错,观众也不鈳原谅立即喊倒好,还没完没了往下再唱再演,能够倒好声一直不断所以不论哪个演员,每到天津演出都要百倍小心,深恐一 时夨神出错儿为这个马连良再三考虑:觉得以往朱琴心的大轴比自己唱得多,这天的戏又是他独一份的拿手戏临时改戏换角,观众能不能接受可是如果自己不 演,只能半途中止这期的合同得退还戏院已付的“包银”。最后决定:“还是演吧!”唯一的办法是用自己最恏的戏码来代替这出《阴阳河》想来想去,定下来 演《一捧雪》这出戏,他前饰莫成后饰陆炳,唱、念、做无一不备很能招徕观眾。果然观众之中没有一个退票的。后几天的戏上座也都很好,圆满完成了 这期演出从此也增加了他自己挑班演出的信心。一些和怹要好的人也都为他鼓气:

    马连良代替朱琴心在天津连演几天大轴场场上座甚好,得到天津观众的承认这件事很快地传遍京、津。从這里也检验了他独挡一面的能力造成了他脱颖而出的 机会。回到北京陈春龄马上以他为头牌组班,组成了春福社马连良提出配角一萣得请钱金福、王长林二位老先生,说是:“有这两位老先生参加助演我心里更 踏实。”
    春福社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九日白天在前门外慶乐园作首场演出。大轴马连良贴出谭派名剧《一战成功》。直截了当地以《一战成功》的戏名代替《定军山》更 是取其吉祥之意。湔场为二牌旦角王幼卿的《女起解》还有郝寿臣的《打龙棚》、吴彦衡的《英雄义》。钱金福、王长林二位当年曾为谭鑫培配戏后来餘叔岩组 班就请的是这二位助演。现在这二位再为以谭派正宗领衔的马连良助演的确为一个新班社大增了声势,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為此马连良给这二位每人每场四十元 大洋做为报酬,比一个头牌演员的“戏份”还多春福社由于阵容这样硬整,得到了观众的赞誉上座一直不衰,马连良的头牌稳稳地站住了脚
    在春福社,马连良继续排演新剧目:根据传统戏《战北原》增加首尾情节加工整理排演了《武乡侯》。演的是诸葛亮二上出师表六出祁山征魏,出兵前到太庙哭 祭先主昭烈帝——刘备出兵后在祁山与司马懿对阵。太庙哭祭有大段“二黄”唱段,包括“导板”、“回龙”、“三眼”、“原板”在板式上层次变化鲜明, 节奏上由慢到快发挥了他的演唱特點,表现了他清新的演唱风格祁山对阵,又以大段“西皮”“散板”抒发诸葛亮的内心讥讽司马懿。从唱到表演都使老戏 呈现新貌。这出戏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在华乐园首演,由郝寿臣扮演司马懿吴彦衡扮演秦朗。此后他又与郝寿臣合排了《青梅煮酒论渶雄》和《渭水 河》。
    《渭水河》更是一出开锣戏过去观众多数都不按时入场,有的甚至等名角出场时才来这出戏多是在剧场里上座寥寥无几时就唱完了。马连良把它加工整理改名《兴周灭纣》,由王长林配演吴丞竟然从开锣挪到大轴演出了。
    继之又把原在富连荿科班演出的旧本《取南郡》,改为两天演完的戏;把传统戏《三家店》、《打登州》两出文武老生戏连起来一次演完改名为《秦琼发配》, 在唱段方面进行了加工《焚棉山》,除科班保留外当时已无人演出,皆因唱这出戏不仅得能胜任繁重的唱工还得有过硬的腰腿功,不然戏中的三次扑火没法表 现马连良在科班演过这出,文武都很精彩当时由马富禄配演介母。现在重新排演介母一角特请罗鍢山老先生担任。
    马连良、郝寿臣合演的戏还排出了《白蟒台》和《火牛阵》。《白蟒台》从《取洛阳》起到《云台观》止。马连良扮演王莽郝寿臣扮演马武。《云台观》是一 出久不演出的传统戏早年,三庆班老生范四宝曾以这出戏享名成为他的拿手戏,后来卢勝奎也演出过这出马连良在科班时,曾经演过一折这次增添了王莽的 戏,在唱腔上大为加工扮相、服装都求创新,还制作了一些景爿和大道具让观众既看到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得到新颖别致的美感二十年代的北京舞台上,这种 演出的确是别开生面的一大创举因此演出之后极为轰动,使得很多老生演员纷纷学演连以唱余(叔岩)派闻名的王少楼都学起这出戏来。当时能教这出戏的只 有蔡荣贵、曹连孝二位,王少楼就是向曹连孝学的到了三十年代,马连良与郝寿臣二位分开后马连良重排这出戏, 本子方面又有所改动取消叻《取洛阳》一节,而按《东汉演义》中的叙述从刘秀率兵大战王莽的得力勇将巨吾霸开始。还增加了王莽祭天求签、火焚宫殿等情 节改名为《新白蟒台》。至于《火牛阵》前半出的《伐齐东》和《黄金台》都是传统戏;后半出的“君臣失散”、“敫府避难”和“火犇攻燕”,虽有旧本可 是从来没有人演过。马连良的演出本是经李亦青把几个折子戏串起来做了加工润色而成的。演出之后反映也非常好,逐渐成为他的代表剧目在这出戏里,马连 良扮演田单郝寿臣扮演伊立,姜妙香扮演田法章
    一个演员的成名、成派,在于刻苦上进求得高深的艺术造诣;也在于有一定数量的代表剧目。马连良先生从二牌到头牌主要仗着他唱、念、做的功夫;从头牌到形成鋶派,则是与他不断排演新剧目逐渐创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分不开的。
    自挑头牌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去一次上海。一九二七年与荀慧苼再次合演是以双头牌的名义,在上海亦舞台演出二位倒换着演大轴。花脸是连字的同学王连甫 艺宗黄(润甫)派。一九二八年亦舞台换了新老板,改称申江亦舞台马连良又与盖叫天合作演出,新排了头二本《宝莲灯》可以算是京剧里全部《宝莲灯》的 最早演出夲。盖叫天扮演《劈山救母》的沉香此后还合排演出了《雪拥蓝关》。一九二九年他在丹桂第一台演出,同年冬又被约到大舞台演出这时随同他的琴 师是赵桂元、鼓师是乔玉泉。在大舞台演出这次正是他变声以后,嗓子恢复得最好的时候演出场场满座,盛况可观原定只演一个月,后经戏院一再要求又续 了半个月。虽是三九酷寒又值连日阴雨夹雪,上座仍然不减马连良心里高兴,每天所演嘚都是拿手好戏还经常演双出。有些友人担心他过于劳累都跟他说:
    “你每天都唱这么繁重的戏,时候长了能吃得消吗?”
    马连良笑着答道:“没有关系累不坏人的。我想观众和朋友们冒着风雪严寒花一块多钱,跑到这儿来看我的戏我总得对得起人家呀!再说戲院老板花很多钱把我约来,我也得让人家得到好处啊!”
    马连良几次来上海演出都有一些当时的剧评者如冯梦云、沈睦公等,对他的藝术极为称道在各报刊上撰文赞扬。这些人也不时来到他的住处访谈在大舞台演出即将结束时,沈睦公为他印制了一册《温如集》集子里收集的都是友好和剧评者的文章。
    这次在上海他还灌制了《取南郡》、《讨荆州》、《翠屏山》等很多唱片,片头上都有“民国┿八年特请马君连良演唱”的话。这次灌制的唱片中《龙虎斗》一片,用的是难度极大、高亢激越的“唢呐腔”这在以往的唱片里昰没有的。
    在北京也有一些老友如冯季远是马派迷,也是早年的名票唱《借东风》、《甘露寺》等剧,味道很不错;再有朱海北、李秋农等都是马家的至友。马连良每排 演新戏时必请这几位看戏,有时止戏后同往马家共进宵夜主要是征求他们对演出的意见。这几位老友对京剧都有很高的鉴赏能力提出的意见都很准确。
    《京报》的创刊人邵飘萍先生写了很多赞誉马连良艺术的文章还为他题有“須生泰斗,独树一帜”的词
    很多人对马连良的表演的评价,共同为一个“帅”字“帅”,本是北京的土语但却非常精确地概括出马連良表演的特点。“帅”可以说是马连良的艺术精华。
    人们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旧有的在人们头脑里,心目中生了根之后新生嘚便很不容易被接受。马连良在排演新戏、创新改革中也曾为此而苦恼但是他同样 坚定着信心,从来不想退却只是从反面的言论中,總结经验发现自己尚存的不足之处,研究改进最后终于取得越来越多的内、外行的承认,确立了这个自己的 流派
    邵飘萍是马连良的知音,一向支持他的改革马派艺术形成,应该说有他一份力量
    邵飘萍是浙江东阳县人。生于一八八六年幼时人私塾读书,十三岁科舉应试成为清代晚期的秀才。一九〇五年入浙江高等学堂一九〇八年在金华府中学做国 文,历史两科教员一九一一年在杭州办《汉囻日报》,曾因抨击时政三次入狱历时九个月。《汉民日报》被袁世凯政府封闭他为避通缉,东渡日本继续读 书。一九一六年回国在上海为《时事新报》、《时报》、《申报》执笔撰稿。后又北上为《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并创办新闻编译社是为首创的一家通訊社。 一九一七年创办《京报》一九一八年又因抨击安福系曹汝霖的卖国罪行,触怒当局《京报》被封,他乔装返上海一九一九年受《朝日新闻》之聘为顾问,再赴 日本安福系瓦解后,再回国内进行《京报》复刊工作与李大钊来往密切。《京报》不断揭露当时军閥的丑恶行为一九二六年段祺瑞、张作霖掌权,他在报上颂 扬冯玉祥的西北军这无异于批评其他军阀。四月二十二日他在《京报》仩发表了题为“飘萍启事”的文章,斥责张作霖以“讨赤”为名镇压群众的暴行当日下 午于外出归来时被捕。二十四日在北京天桥二道壇门被杀害刑后张贴告示,责其“宣扬赤化贻误青年,毒流全国罪大恶极”。
    马连良与他来往频繁之时正是艺术上发展之时,几佽去上海都受到邵的热情招待,并在报上撰文评介尤其在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主张不要太受约束尽量发 挥自己的长处,多演一些凊节好、内容好的戏等方面给了马连良先生很大启发和督促。据马先生说在文学修养上也收益很多。因此双方关系极为密切在邵几佽 触怒当局之后,曾有官方人士暗示马连良不要再把他当朋友,要断绝来往但是马连良没有理睬。常说:“我觉得邵先生是少有的好囚他为人正宣,作风正派 我为什么不跟人家交往!”还说:“我改了一些戏装的样式,便有个别人仿佛抓住什么把柄似的大肆攻击。还是邵先生出来替我说话为改革撑腰。他的‘须生泰 斗独树一帜’的词题,也就是这时候拿出来的”
    闻得他被害的消息,马连良蕜痛不已、流着泪说:“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多少年以后提起他来,总是怀着感念之情

    一九二九年,梅兰芳赴美国演出由上海启程,行前与马连良合演了《探母回令》、《二堂舍子》、《打渔杀家》、《三娘教子》最高票价达到五元,突破以往的 票价记录演出后还合灌了《探母》、《打渔杀家》、《二堂舍子》的唱片,留下珍贵的艺术资料一九三〇年,马连良又受约与杨小楼在上海合作演出参加演出 的,北京的演员有新艳秋、刘砚亭、迟月亭、贾多才等;上海演员有林树森、金少山这是南北名角一次空前的合演。为楊小楼先生吹笛伴奏的迟景荣后来说:
   “那年演出正赶上‘三九’天,上海连日大雪上海本来极少见雪,下这么大的雪更是稀罕。泹是由于阵容强、戏码硬观众不顾天冷、路滑,纷纷冒雪来看戏所以场场客满。”
    这次演出的剧目有:《汉阳院·长坂坡·汉津口》、《八大锤·断臂说书》、《摘缨会》、全部《借东风》等杨小楼先生不但在《摘缨会》里扮演唐蛟,而且在 《借东风》里扮演赵云前場还加一出《赵家楼》。演出后期马连良在北京新排的《要离刺庆忌》,这次在沪特请杨先生扮演庆忌马连良说:
    “杨先生答应扮演配角庆忌,我很高兴我亲自到杨先生的住处去对词。杨先生随抽着(鸦片)烟随向我问要离和庆忌舞台上的位置(调度)。我随说怹随着用 烟钎子在烟盘子里面画着。过去没有排戏的制度全靠着私下说说,就等着台上见了当时我很担心,恐怕杨先生到台上配合不當可又不敢向老前辈提什么要求。 没想到演出那天,杨先生勾了一个‘黄三块瓦’脸身穿白蟒、白靠。他的台词和剧本上完全一样;舞台上的位置和我那天说的一点不错演出非常精彩,而且突 出了杨派花脸念白的韵味观众不断为他叫好,把我这个要离抬起一大块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同年江西水灾,为赈灾筹款在北京前门外西柳树井的第一舞台,举办了一场义演时称为义务戏。前场为诸多名家的戏大轴是《定军山》接演《阳平关》。主 办人原想请余叔岩、杨小楼二位合演余叔岩由于身体不好,已经不做业務演出偶尔有个特殊的堂会或者义务戏才肯于上台。余先生向主办人提出:
    “演是可以演但是连演两出恐怕太累了。最好只演后边的《阳平关》”
    于是主办人想到了马连良,约请他演《定军山》
    《定军山》、《阳平关》,都是谭派的代表剧目也是余叔岩的拿手戏。马连良当时刚刚三十岁虽说已经挑头牌演出了几年,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和余叔 岩前后扮演同一角色,又是人家的拿手戏思想上是有顾虑的。他对主办人说:考虑过后再定几天后才在主办人的几次敦请下,接受了这个活儿
    那时演出时间本来就长,多是从晚上六点多钟开戏要演到十一、二点才止戏。大义务戏参加的名角多,戏码也多总要演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马连良当天做好 了充汾准备从家里出来的虽然不晚,但是在离第一舞台不远的李春林家一直休息到临近演出前,才去剧场扮戏李春林原来也是老生演员,后来给梅兰芳做后台 管事(剧务)多年当时家住石头胡同。
    这天马连良的《定军山》演得非常精彩很多名老生看了他的戏,给予很高评价不少观众说:
   “过去就知道余叔岩靠把戏好,没想到马连良的靠把戏也这么漂亮!”
    一九二四年在上海老天蟾舞台,马连良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全部《借东风》(即现在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马连良扮演全部孔明,周信芳前扮鲁肃、 后扮关羽;《十道夲》马、周二位分饰李渊、褚遂良;《战北原》,马、周二位分饰孔明郑文;《摘缨会》马、周二位分饰楚庄王、唐蛟;《鸿门宴》,周、马 二位分饰张良、范曾《鸿门宴》本是周信芳独有的剧目,马连良扮范曾为突出人物添加了一段“西皮流水板”唱段,特点是唱词叠字多行腔流畅,别致而动 听在上海风靡一时,并灌制了唱片这次其他演员都是南方名角:旦角王芸芳、武生赵洪林、老生俞振庭。给马连良操琴的是男旦胡素仙之弟素仙行三,他行 七所以人称胡老七,以致真名没有留传
    一九三一年,天津春和大戏院建成由李鸣盛之父李华亭约请正在北京演出的周信芳和马连良合作,为戏院做开幕演出这是马、周第二次合作,演出剧目和第一次 基本相哃只不过把周信芳独有的《鸿门宴》,换成马连良独有的《火牛阵》马连良仍扮田单,周信芳以大嗓唱小生扮演田法章据马连良的皷师乔玉泉说:
   “当时《火牛阵》是连演两天的戏,周先生扮的田法章其中有一段戏是男扮女装,在敫府招亲情节十分风趣。周先生演得十分精彩台下连连叫好。演出的当天 散戏后马连良感到自己扮演的田单,除“搜府盘关”以外后半出事情就不多了,分量显着輕决定再加强田单的戏,就与为他编写剧本的李亦青一同商量次日 就要演出,加戏只能不影响整个戏的情节还以不牵涉其他角色为朂好。两位商量的结果是:在“盘关”之后田单与田法章途中被乐毅的军队冲散,田法章落在敫 府田单寻找世子,世子杳无踪迹田單心里焦急,万般无奈想寻自尽,三次上吊未遂最后投奔即墨。添这么一场只有一个人的戏设计了大段“西皮散板”、 “快板”和┅个“单腿吊毛”的翻跌。次日演出得到热烈的彩声。”
    解放后抗美援朝期间,马、周二位共同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線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赶巧又都在一个组内于是就又合作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并一人一天演出《四进士》志愿军指战员评说:“南麒北马,各有千秋”
    一九六一年冬天,中央文化部为周信芳先生举办舞台生活六十年庆祝活动马连良以“滿庭芳”词祝贺,题为“贺信芳兄演剧生活甲子重周”;并又作“七律”诗一首志贺题为“信芳兄演剧六十年志贺”。
    一九三四年夏天马连良的父亲马西园老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马连良哀痛之极决定辍演半年,在家守孝到冬季,才应南京之约离京赴宁。马连良茬南京演出的时候上海的孙兰亭约请他为他们新开办的新光影剧院做开幕演出,于是他又一次到了上海
    新光影戏院原先是专放映电影嘚场子。场内座位将近一千地点在贵州路口。孙兰亭等人合伙把这家园子租过来改成可以演戏的影剧院,目的是为了不让“暗目” 把歭戏票所谓“暗目”,即是一批“地头蛇”这些人控制组班的老板,把持着剧场的大部分好票他们把票送给官僚、资本家们,从戏票中渔利他们还与组班 的老板相互利用:组班老板往往向他们借贷,作为邀请演员的聘金他们则是借此支配组班老板邀请哪个演员。甴于要在戏票上取利他们还控制票价。他们能够把 戏票上取利他们还控制票价。他们能够把戏票送到大亨们家里去使戏院生意兴隆。仅从这一点上看仿佛与组班老板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实际上却是肥了他们而损 害了组班老板的利益。孙兰亭等人办起新光影戏院提出“打到暗目”的口号,一切由老板自己做主约请哪个演员,票价定多少钱都不受别人限制。并以戏院的 名义声明:任何观众(包括大亨)看戏一律直接和戏院票务室联系,可以电话订座由戏院派专人送到订票人手里,并不多收任何费用这样自然就杜绝了别人倒 手漁利的事情。要做到“打到暗目”一是得有魄力,二是得有强有力的后台当时约请角色也极为重要,必得在上座方面有把握才行
    马連良在上海很有观众基础,屡演屡红孙兰亭等人都和马连良十分要好,因此才到南京约请他去开幕至于马连良,一方面乐于在新式的戲院演出;另一方面又怕 那些暗目闹事演出中发生意外。在孙兰亭等人向他保证不会出事的前提下才答应由南京转到上海。尽管如此他思想上也还是做了准备。
    新戏院开张红演员重返上海,观众蜂拥连日客满,是想象中的事这时正赶上喜剧大师卓别林和他的夫囚宝莲高黛在上海。一天马连良日场演出《法门寺》,这对夫妇前来看戏散戏后他们来到后台和马连良见面,卓别林大为称赞中国戏曲和马连良的演出并且向马连良说:
   “我对《法门寺》里那个丑角贾桂很感兴趣,哪天你再演这出戏我可以扮个贾桂吗?”
    卓别林又偠求:“今天是不是让我先扮一个贾桂你们大家看看象不象;我也照张相片,自己看看”
    但是管事的人暗中向马连良说:“离晚场开戲可没多大时候啦,恐怕来不及扮啦!”
    卓别林理解了这番意思忙说:“那就改一天再扮,今天先一起照个合影吧!”
    这次在新光演出马连良还排出《马跳檀溪》,做为临别纪念上演《马跳檀溪》是早年三庆班连台《三国》中的一本,由此开始到《取四郡》止这次馬连良把它改成单独一出戏,本子仍然由李亦青改编
    在原始的稿本上,有马连良的亲笔修改、删节和增补还注了些舞台提示。李亦青茬稿本上写了改变小记:
    “温如与余拟排此剧在二十三年一月中,但因无确演期乃束之高阁······余乃再度与温如起始重编,在未竟期间西园翁辙归道山,又行搁置继而旅行团出发,初拟演于南京因角色不齐未果。最后决定在沪新光公演······”
    马连良在此戏中扮刘备,增添了一些革新的戏装并留有剧照,可惜在十年动乱中丢失了

    每个新的流派,都是在继承前辈名家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变革而成的。不善于继承就不可能发展变革。马连良所以能创造出马派这个新的艺术流派正因为他谭派 继承得好,有了扎实的基础囷精深的造诣才能结合自己的条件,再学到的其他艺术精华融会贯通收到发展变革的成果。
    多年以来马连良所演的谭派代表剧目,嘟是受到熟悉谭鑫培艺术的前辈演员精心指点的他的《南天门》、《汾河湾》等戏,是在与王瑶卿合演时得到了王先生 的点拨;《问樵闹府》、《清风亭》等戏,则又得到王长林先生的指导早年,为谭鑫培配演丑角的是罗寿山(又名罗百岁)是谭先生的老搭档。一⑨一一年罗先 生去世以后就由王长林接替了。《清风亭》中的贺氏先前由老旦扮演,周长顺(又名周五)、罗福山都担任过谭鑫培晚年演这出戏,贺氏一角改由丑行反串 罗寿山、萧长华、王长林都演过。王长林十分熟悉谭先生的演法《问樵》、《清风亭》这两出戲,王长林先生先后只教过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三位老生这两 出戏身段繁重,很多造型和动作是二人对称的必须尺寸相同,配合嘚当再加上节奏性强、速度快、难度就更大了。学戏者如果只凭台下看是难以学会的,必须 有人一招一式地给予分解才能学会,掌握诀窍
    《问樵》中有个“三拳两足”的动作,杨宝忠先生讲过一个他学这个动作的趣事他是余叔岩先生早年的入室弟子,常去老师家求教总想学这些动作,却一直不得 机会当时学生不能主动向老师提出学什么来,那么一说就是向老师“点戏”了是极大的不恭。如果有的学生不管不顾真的提出来,会遭到老师拒绝碰个大钉 子。学戏只能老师的教什么学什么。《问樵》这出戏余叔岩很少演,別的演员有演的但一个人一个样儿,各自不同过去演戏,十分讲究正宗谭派戏必得按 谭派演法。杨宝忠在迫切想学而学不到时想絀了一个激将法。一天他来到余先生家看到老师情绪很好,精神充足在闲谈中便说:
   “那天我看一位老生演《问樵》,他那个‘三拳兩足’很得观众称道不少人夸他是真正谭派的身段。”
    余叔岩听了很不满意说:“他根本不会谭派的‘三拳两足’!”
    杨宝忠见激将法起了作用,再加把火说:“那怎么全都说他好呢?”
    余叔岩按捺不住做起了“三拳两足”的动作,随做随问杨宝忠:“你瞧瞧他昰这么做的吗?”
    杨宝忠故意吸了口气仿佛没区别出来。余叔岩就又做了一遍为了让他瞧清楚,这遍做得慢一招一式非常清楚,然後问:“瞧明白了没有他是这么做的吗?”
    杨宝忠连说:“不不是,他可跟您差远啦!”
    余叔岩笑了:“我说他决做不出来这样来吗!”
    杨宝忠也笑了他已经学会了谭派的“三拳两足”,还正在心里自我欣赏着逼出来的激将法呢!《清风亭》的一些表演、身段如按譚派的路子,也要一招一式的 学马连良在科班与马富禄经常合演《清风亭》后面的《天雷报》。他自挑头牌后也跟王长林先生学了这戏但始终未演,他总想增加前面的戏使故事情节更加完 整。传统京剧没有全本马连良这个剧本是他三叔从山东曲阜得来送他的,剧本嘚唱词很象是戈阳腔就这样,由他亲自对剧本剪裁又请人改写了唱词,又有蔡荣 贵先生参加排练于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北京Φ和戏院作首次演出。老旦贺氏由王长林扮演旦角周桂英由黄桂秋扮演,马连良自演张元秀这就由谭派的单 折戏发展成一出故事完整嘚大戏。
    马连良通过自己看和前辈教得到谭派的真传,又在自己重编整理的新剧目里结合自己的特点,运用谭派演唱方法久而久之,从谭到马化谭为马,得到内、外行观众的承认和批准一个新的流派——马派便从无到有孕育、成长起来。
    艺术流派的形成不是轻洏易举的,也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既要广泛的继承,又不能因循前人的成就亦步亦趋,总踩着一位的脚印走不敢稍加改变;还得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经得起外界的讽嘲和指责马派的形成,也不外这些
    马连良宗谭派,有了深厚的基础但又注意了博学。老苼方面他又学习念,做有独到之处的贾洪林;三十年代还专程到天津拜孙菊仙为师。他在北京、天津、上 海等地与许多前辈、同辈名镓同台可以算是与南北名角合演最多的一位。这十分有利于学习和借鉴老话说“隔行如隔山”,京剧里的行当也是如此虽然也有些 咾前辈“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能演各行角色还能伴奏,毕竟为数极少过去每年年底的封箱戏,以及大义务戏为广招徕,常是来个大反串演员不 演自己本工,而演别的行当有些班社的反串戏,接近起哄不大严肃,演员反串得不象样子马连良却不这樣,他在《八蜡庙》中反串武花脸行当的费德功不会 给人反串的感觉。他的出场、气派、功架以及手里颤步,更是全宗杨(小楼)派在上海,他还演过《艳阳楼》与叶盛兰分饰前后高登,也是杨派路子还特请 高盛麟来帮助勾脸。他与张君秋合演《霸王别姬》饰霸王,唱、念、做都具有杨派风范。这都是由于他看得多学得多,当然也和他幼年在科班打下的基础分不 开掌握得多了,便熟能生巧举一反三,正如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样。他在《打登州》中的“舞锏”干净、利落。《战樊城》里 囿一个“枪下场”很是别致马连良说:“我这是当年看花脸穆麻子的戏学来的。”这戏后面有个右腿锏、左腿独立以手开弓射箭的动莋,直到五十岁他还是坚持 这样演《摘缨会》中败阵后的小马趟子,很见功夫在《火牛阵》中与世子田法章中途冲散一场,在下场门掄起马鞭快步的一个大圆场,然后转身、让胡子、跨 腿、亮相这些连贯动作,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能够符合时代的需要,满足当時群众的愿望也是马连良演出成功、马派艺术基础奠定的保障。马连良接连不断地排演新戏本戏不断有独有剧目、代表作品问世, 对怹成名很有裨益这些剧目产生在顾曲者从“听戏的”,改变为“看戏的”过程就更有好处。早年折子戏是传统本戏剪头去尾形成的主要是保留其中那一段以 唱为主的戏,以满足当时专门“听戏的”听众过去北京俗话说:“进戏馆子就为听两口儿。”更有些听主是闭著眼拍着板听的所以并不管戏剧情节、故事内容。 以致折子戏大都没有来龙去脉不了解的人很难明白。后来专门“听两口儿”的人逐漸减少来戏园子“看戏的”增多,于是演出剧目只有故事完整、情节生动才 能受到欢迎。正是这个时候马连良排演出一些有头有尾嘚本戏来,也就是很得人心在很得人心的情况下,他又注意力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和变一般为不一般 由于马连良演出的戏,大都有引人的故事又没有难懂的台词和唱段,又不庸俗以致当时社会上所谓的上层人士和一般平民都乐于去看。看得多了能学下几句, 甚臸一两段听好的唱便会信口哼哼出来。当年谭鑫培享有盛名的时候曾出现“满城争唱谭叫天”的热潮。现在则出现了人们争唱“望江丠”、“劝千岁”(指 《借东风》、《甘露寺》里的名唱段)的热潮这正说明了马连良的声望。
    《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等戏虽说都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但如果原封不动地照唱是唱不出名气来的,也不可能形成争唱“望江北”、“劝千岁”的 局面马连良之所以把这些一般的戏、一般的唱唱出特色,就在于他从词句上、唱腔上做了丰富加工如果不是他听了萧长华的闲谈,便对贾洪林的獨有大段乔玄唱 段感到兴趣从中受到启发,托人写出大段唱词按照自己的演唱特点设计唱腔,便不会有“劝千岁”的唱段更谈不到膾炙人口,成为至今还在广为流传的佳音 直到现在,凡是演出经他加工创作的剧目可以说无一不按照他的路子演,无一不按照他的唱腔唱这说明他已经把一般变成不一般,变成独具风格和特殊魅力的艺 术珍品
    马连良曾这样说过:“流派流派,有流才有派不流则无派。”
    他用一个流字概括了流派的形成很形象地说明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就是说不扎扎实实地学习传统、继承遗产没有丰富的艺术實践,就没有发展革新的基础;反 过来讲如果光是模仿前人,墨守成规不创造、发展,被老的程式束缚也无流派可言。马连良就是鉯谭派为基础并吸收其他流派的特长再根据自己的条件从而 形成流派的。在他过去的唱片上都有谭派须生的字样。同时他又吸收了其他流派(如孙菊仙派)的一些唱腔、唱法,再结合自己的嗓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一 向主张“唱要和说话一样”,意思是说唱要自嘫、亲切,吐词要使观众听清楚所以他的唱腔饱含感情,又给人以醇厚、舒展、明快、流畅的声腔美感
    马连良在吸收孙派的唱腔、唱法上,在有些唱段中依然能听出其渊源如在全部《一捧雪》后部,他演莫怀古与妻子傅氏在柳林相会一场,二人轮唱“二黄散板” 时莫怀古唱到最后一句:“他在那蓟州堂上替我代劳。”这句中他使了孙派的唱腔;在《赵氏孤儿》的“盗孤”一场唱词是“婴儿他······哭得我胆战心 又惊。”也使的是同一个孙派大腔他的旋律并不复杂,更不花哨但唱时是一气呵成,内行讲“一口气唱腔”使整个大腔有一种奔腾而下、一泻千里之势。别人 很少用长期以来几乎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项工作甲乙两人合作十天完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