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能治好吗今天说话絮叨了怎么回事

原标题:湘西男子突变话痨,家人怀疑又犯精神病,吐血后才知肝有问题!

如果因为失恋伤心了,不想理人是正常的,可是因为失恋而变为话痨,居然还会吐血了,那就很严重了……

患精神分裂症十余年,该37 岁湘西男子,不爱说话也不理人,两个月前突然性情大变成了 " 话痨 ",还随处大小便、脱衣服,家人以为他是精神病再次发作,不料都是因为肝脏出问题才导致这些反常行为

王松(化名)在27 岁时交上了个女朋友,却因他性格古怪而分手,王松因此每日借酒消愁,最后竟患上精神分裂症。

得病后,王松更不爱说话也不理人,在家整天播放情歌,家人看不下去就劝阻、但他被劝后竟然打人、砸东西,到处乱跑,晚上几乎不睡觉。

王松在2018 年 7 月开始突然性情大变,以前沉默寡言,后面竟变成 " 话痨 ",整天不停絮叨,可他的话别人都听不懂,行为失控,还随处大小便、脱衣服,大便颜色比酱油还深,家人没太在意,以为他精神病又犯了。

可在8 月 30 日,王松突然吐血,当地诊断为——肝硬化,已经到了中晚期,当地医院建议他到长沙的大医院治疗。

王松于9 月 1 日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诊,龙林副主任医师查阅检查资料并详细询问病史后判断,王松这突然的变化并不是精神病发作,可能是肝性脑病导致,黑色大便就是肝脏出现问题的最好证明。

王松从小就有乙肝,没有定期检查,一直未规律服药,失恋后长期酗酒,导致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进而形成门脉高压,便血、呕血,肝性脑病也因此引发。

医生表示,肝性脑病又称肝脑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有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智力障碍以及睡眠习惯等改变,与精神病症状类似,其实是肝脏功能衰竭的表现。

进一步检查后,王松被确诊为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尽早接受 TIPS 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病情趋于稳定后,龙林等医护人员在9 月 9 日为王松施行手术,历时 2.5 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王松的病情得到控制,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三天后康复出院,脖子上留下一个针眼大的穿刺口。

出院回家后,家属反映,王松基本回到了发病前的状态,人安静了许多,晚上也能好好睡觉。


开篇?大医生命的最后时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极尽哀荣 一缕清烟携带着未亡人的心语飘向天国 神奇的平乐正骨,神奇的传说 郭家大院的背影 平乐郭氏正骨“定律”:不取贫者医资 领受祖训 母亲把他从奔赴延安的路上揪了回来 为救丈夫一命,她与狼相峙;日行百里,磨穿鞋底 陈谢兵团的布告 行医途中,又结情缘 “军烈属免费 解放军免费” 手心手背都是肉 一匹马惹下的祸 中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大潮汐

15 毛主席对郭家媳妇说:“要带好徒弟,好好为人民服 务。” 16 著书献宝,平乐正骨一脉两支双花放 17 两个女人的两大伤痛 18 亦父亦师,传子也传女,传内也传外 19 咔嚓一下,邓小平轻嚷一声“疼!”骨折的股骨颈复位 了 20 万言血书 21 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 22 投石问路 23 总有一股激情在澎湃 24 父子争当院长 25 天翻地覆慨而慷 26 深心处那浩瀚的情感之海 27 做他的病人是幸运的 28 “三不” “三个一样”三项基本原则 29 再造之恩 30 平乐薪火是这样传递 31 关于手的美学 32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33 红舞鞋的绝唱 34 精神不灭 后记

开 篇 大医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微微睁开了眼睛。影影绰绰,他看见自己的病床前 围绕着很多人。是病人等我等急了吗?他想,还有这么多 患者在等待着啊,我在床上躺得太久了,我得起来给患者 看病,不能让他们久等。 他的身子吃力地动了动,像梦游者一样伸出枯瘦的双 臂, 带着输液针头、 残缺了半截食指的左手略略举高一些, 拇指与中指捏在一起,似乎掂着什么―那是一张无形的 X 光片。这时,他张开的眸子里,闪烁着一丝连逼近的死 神都无法夺去的明澈的光。他的手左右缓慢地旋转着,视 线凝于手指上,认真地观察着 X 光片。噢,这是一块压得 粉碎的腿骨, 伤得可不轻, 但不能轻易就把这条腿截肢了, 一定得给伤者保住。人要是没了腿,走不了路,就哪儿也 去不了了。 他的手垂下来, 在洁白的床单上写写划划, “开药方” , 牵动着支架上的输液瓶微微晃荡着。他的嘴里含糊不清地 絮叨着什么,像在安慰着患者:你放心,你的腿一定能好 起来的,你还能又跑又跳。没钱治病?没钱也不要紧,我 给你开又便宜又见效的药?? 守护着他的儿女轻轻捉着他那瘢痕斑斑的手,泪珠儿

盈盈欲坠: “爸爸,你劳累了一辈,就好好歇歇吧,别再 操那么多的心了,别老惦记着给病人看病了??” 他看清楚了向他俯下来的脸。 是大妞玉凤、 二妞玉龙、 四妞玉苗、三儿维刚、四儿维玉、小儿维丹,还有女婿、 媳妇们??三妞玉焕签证期到了, 回美国去了, 大儿维奎、 五儿维伟、六儿维颖还在洛阳?? 除了把祖传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发扬光大,造福于 世,他这辈子另一个大的成就,就是与两个妻子一道,养 育了 11 个儿女。 他的嘴吃力地翕动着―大女儿玉凤把耳朵凑近他的 嘴边,听清楚了: “你是老大,要带好头,搞好团结,好 好工作??” 玉凤的泪水奔涌而出: “爸,我记住了??” 他又说: “我没有给孩子们丢脸??” 孩子们早已泣不成音,伏在父亲身上,说: “爸,我 们也没给你丢脸??” 他的目光游移着,从每个孩子脸上掠过。没有看见二 儿子维笃。前几次病重,维笃从海南岛赶到了他的身边, 不眠不休地守护着。也许是维笃的蕤蕤生气赶走了死神, 他在死门关口兜个圈又回来了。这次,维笃为什么不来, 还在生我的气吗?儿啊,直至今日,你难道还不明白父亲 的心吗? 有一股风从门口刮进。 那风是冷的, 仿佛死神的召唤。 气息奄奄, 命若游丝, 一个人走向生命终点之际大都如是。

大多数人,在这命悬一线时的思想、牵挂、愿望,是难以 捉摸的。随着呼吸的最后一口气,谁能知道那一刻在尚未 停止感觉的大脑里最后的闪念是什么?人类往往为此遗 憾―没有逝者能告诉活着的人们,人的精神王国在最后一 刻回旋着的是什么。 也有极少数的例外,那就是已经登上驶向天堂的列车 又及时回身下车的幸运儿。 他就是这样的幸运儿。过去 3 年,他曾经 10 多次被 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但都从阎王爷的掌心里逃了出来。 纵然已过了古稀之年,但他不想离开人世,他还有无数斩 不开的思念和抛不开的事务。 历次病危,他知道自己在生与死徘徊、游荡是时刻想 的是什么,他知道自己心脏重新有力地起搏是为了什么。 第一次犯病之后,他就担心自己完成不了一件非常重 要的事情―继上世纪 50 年代著作出版《平乐郭氏正骨 法》 ,将祖传的验方、秘方贡献国家之后,古稀之年,他 还要将自己学医、行医 60 多年的经验整理出来,他不想、 更不能“带走”这些宝贵的医学财富。人嘛,总不能糊里 糊涂地一辈子就交待了,总得为我们立足的这块大地留下 点什么,增添点什么。这是最要紧的。他爱是中医正骨这 一行,把这辈子都交给它了。现在,他又把这一切都交出 去了。他不知道马克思在伦敦的墓里接见过什么人,他想 如果自己一旦去的话,他老人家肯定不要他背着的这么些 药方去见他的。

人固有一死,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在随时都可能走 向死亡的时刻, 一个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盘算的是什么, 最能说明他的情操,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一次转危为安、 死而复生之后,他得以完成自己的心愿,并回到给他注入 生存乐趣的工作岗位,继续为患者治病。 可这回,生命还会给他这位刚过 81 岁生日的老人一 个奇迹吗?他像一头受到重创的狮子、一只垂下翅膀的苍 鹰,眷恋着浩瀚的山林,在狭促的病床上挣扎、呻吟,仰 天长啸?? 在一个“暖冬”之后,深圳的鸡年之春特别寒冷,连 日阴雨绵绵不绝,滴落的雨声仿似一只巨大的钟表,在天 地之间记录着时间。大年过后,生命垂危的他已经说不出 话来了。他的病情牵动着许许多多人心,聚到他身边的人 越来越多。有众多的同事、朋友、患者,有卫生部、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广东省卫生厅、中医局领导以及 郑州市、深圳市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领导,还有素 不相识的群众?? 他那被病痛折磨而变得瘦骨嶙嶙的身躯,那当年为向 党表心迹割臂滴血写入党申请书所留下的疤痕,那长年在 X 光射线下徒手为患者正骨被灼伤致癌不得不截断的残 指,令每个走近他的人怦然心动,感动难抑,潸然泪下, 同时感到高山仰止。他一直像一团看不见的火,温暖着他 生存的这个世界; 他又像一束无形的光, 照亮着人的心灵。 即使在到达生命终点的这一刻,他心里最惦记着的,依然

是那些需要他的病人。 他顽强地坚守着生命,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远在河 南,分布在各地行医的弟子们闻听恩师病重,由李东升发 起,1985 年出师的同班同学白玉、李俊生、彭庆州、段婉 珠、王丽华、王春萍、王宇霞、李素珍、张中亚等 10 人 一道,自费由郑州飞到深圳,特意来探望他。 这时的他,已经口不能言,身不能动了。弟子们看着 他,惊愕地呆滞了,随即心伤不已,甚至感到不可思议― 他们心目中的恩师,是魁伟的、健硕的,身材笔挺的,一 副虎背熊腰的样子。如今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干瘪 的老头, 瘦骨伶仃, 那双救治过无数病人的手不仅残断了, 而且因为打点滴针扎不进去,药液倒灌,手指肿得像小萝 卜一样??才几年不见,恩师怎么变成这样了?八十几岁 高龄,本该安享晚年了呀,就这样还给病人看病,就这样 还不顾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流着泪,一个个轮流走近他的床头,对他说: “老院长,我是王宇霞(李东升??) ,你要是听到了, 就点点头??” 他的眼睛睁开了,放着亮,头略略动了动,他听到了, 他认出来,王宇霞是最乖巧听话的学生,李东升是最调皮 捣蛋的学生,白玉是这班学生中最成熟的班长?? “老师,我们都特别想念您,盼望您早日恢复健康! 再教我们一些‘绝活’ ” ! “您一定要挺过这一关,我们还等着过您的 82 岁生

日呢! ” 慢慢地,一滴清泪从他眼角流了下来?? 守在旁边的老伴哽咽着说: “他就等着你们了??” 他可能还等着什么,可是他等不到了?? 夜幕降临了,夜色越来越浓,病房窗外的树木更显得 高大,指向深远的苍穹。心肺功能衰竭的他踏上了通往另 一个世界的通道。于是,沿着漫长的地平线,无数人同时 发出呼喊,那声音传遍过来与未来: 郭大医! 他感到有一个低沉响亮的音符在体内震撼,很久以 前,这个声音就一直充溢于肺腑之中,他深沉地回应着: “自古以来,医生看病只能看好一方百姓,说起来只是小 医, 吹上天也至多只是个中医。 而共产党能治好中华民族, 治好国家,使国家民族健康强大,才是大医。我是个平凡 的小人物,不敢忘乎所以,冒充圣贤。 ” 突然间,他感到周身放出光彩,他被轻轻涂上了一层 神圣的光辉,照耀着所有等待和爱的时刻。在他的孩子们 的头顶上,在他身边所有人的头顶上,悬浮着一个巨大的 祝福。在一轮满月升起的温暖时刻,在一天最后的静谧的 包围中,当确信一切都圆满地完成了之后,他的眼睛徐徐 阖上,不再睁开―他永远地睡着了。 这一刻,时间定格在 2005 年 2 月 26 日 22 时 16 分, 大医郭春园驾鹤西去。 挥别人寰之际,他仿佛听到结发妻子冯梅茹对他说:

“你给咱妈争光了,给咱老祖宗争光了。 ” 他还听见一直伴随他左右的老伴冯素珍对他说: “党 和政府给了你这么多、这么大的关爱和荣誉,你这辈子, 值了! ” 是的,他没丢孩子们的脸,也没丢老祖宗的脸,更没 丢共产党的脸。他没有虚度一生,他可以毫无愧色地去见 泉下的老母亲、老祖宗了。


3 月 5 日的早晨,连日阴雨霏霏的天空突然放晴,一缕 缕泛着绛红色朝霞的阳光喷薄而出,洒落在城中央地王大厦 侧旁金塘街一幢身姿并不高大的建筑物上。 在最近一段时间,这幢夹在高楼大厦的缝隙中毫不起眼 的小楼因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而成为许许多多中国人 的视线聚焦的中心。 今天, 这位老人要永远走出小楼的大门, 永远离开这里的人们了。 这幢小楼,就是中国著名骨伤科老中医郭春园在晚年与 儿子、弟子们一道艰苦创业兴办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在 小楼的一间诊室里,他工作、生活了近 20 年。 大门口,几百名医护人员及众多自发而来的市民排成两 列,等待着向郭春园作最后的告别。 8 点 30 分,郭春园的遗像在妻子儿女的簇拥下,在二儿 子郭维笃的怀抱中,缓缓从灵堂步出。带着初春气息的南风 轻抚着遗像上的黑纱,像要曳住他远行的脚步,依依不舍, 依依不舍?? 行至大门口,郭维笃的腿像被脚下的土地吸住了,走不 动了。贴着父亲遗像的胸膛血潮翻滚,一颗心仿佛要穿膛而 出。他将父亲的遗像高举过头,哽咽着大声喊叫: “爸,您 再好好看看您倾尽心血的医院吧!您再看一眼您的弟子,看

一眼来为您送行的人吧!??” 顿时,泪雨纷飞,郭家人全都哭倒在郭春园的遗像前, 所有来送别的人莫不哀声一片。哭声震落了街头老树上的枯 叶,落叶飘零间,树梢仿似被惊醒一样,爆出了一星星嫩绿 的碎点?? 良久,悲痛欲绝的郭家人才控制住感情,郭春园的遗像 被护送上灵车。 灵车啊,你走得慢一点,让郭老细细地看看这个充满灵 气与流光溢彩的城市。他来深圳这么多年,除了节假日到儿 女家吃吃饭,病重时到设备条件好一点的医院治疗,日常的 活动范围只局限在平乐骨伤科医院那幢小楼以及方圆不足 数百米的地方―除了偶尔到附近商场买点吃用的东西,他 的心思、他的精力、他的时间,全都倾注在医院,倾注在病 人身上。 老院长,您走得慢一点!老院长,您别走!老院长,您 一路走好! 送灵的车队缓缓前行,人们眼含热泪,紧随着灵车,送 过一程又一程。 夹在送别郭老的人流中,我来到了深圳殡仪馆大礼堂。 礼堂前,数百只花圈在两边组成一条几十米长的鲜花通 道;礼堂里,布满了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 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郑州市五套班子,广东省卫生厅,河 南省卫生厅,深圳市各机关单位、市医疗卫生系统以及各级 领导和群众以个人名义敬献的花圈。百合、白菊、黄菊散发

着清幽的芳香,寄托着人们无限的哀思,两排白衣护士在为 郭老守灵。 礼堂正中,悬挂着一道横额: “沉痛悼念郭春园同志” , 挽联上书“赤血赤心写忠诚,大医精诚铸骨魂” ;遗像上的 郭春园,那像湖水一样深沉的目光热切地凝视着眼前的一 切。遗像前正中的大型花圈上,写着“郭春园夫君千古” , 落款是“夫人冯梅茹、姜素珍携子、女、媳、婿及孙、外孙、 重孙、外孙辈 60 多人痛挽” 。 哀乐低回,冯梅茹、姜素珍两位老人一个坐在轮椅上, 一个坐上椅子上,身边环绕着一片身穿黑衣臂带黑纱的子孙 们及弟子们,向前来吊唁的人们致谢。 我想起郭维笃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这可能是中国最后 一个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的故事,比《大宅门》还复杂,还 精彩。 ”面对这样一个家族,这样一个已逝的大医和他传下 来的后代,我能探寻到的,将会是什么? 10 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等有关方面领导 及深圳市领导白天、王穗明、王京生、梁道行、廖军文等人 步入了礼堂。由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柳身主持,郭 春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开始。 在郑州市委副书记祁金立介绍郭春园的生平中,人们看 到了罩在他头上的一轮轮非凡的光环:我国著名的骨科专 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 500 名 老中医之一, 获卫生部 “发扬祖国医药遗产” 银质奖章。 2004 年 9 月被河南省人事厅记大功,被郑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授予“卫生事业终身成就奖” ,病逝后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授 予“一心为民的好医生”称号及被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 局授予“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代表卫生部、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致的悼辞中,人们感受到失去一个优秀的中华儿 女的痛楚: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 员、一心为民的好医生、人民健康好卫士郭春园同志。他是 平乐郭氏正骨传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科专家,是白求恩 式的好医生, 是认真践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时代先锋。 ” 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的讲话,激发起人们继承郭春园的 遗志的情怀:我们“要学习郭春园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 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他刻苦钻研、精益 求精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学习他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建设和谐 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作出新贡献。 ” 郭维笃代表家属发言。他先向郭春园的遗像一鞠躬,似 是向父亲取得允诺, 再转身向众人深深三鞠躬, 以表示感谢。 他的话,字字句句情深意切: “爸,你常说,自己是个小医, 共产党才是大医,共产党能治好国家民族,医生穷其一生只 能医治一方百姓??爸,我理解了您!我会牢记您的嘱托、 您的遗愿??爸,你看,鲜花满地,这么多人来送别你,你 活得值得,死得光荣。爸,你走好! ” 郭维笃话声未落,郭玉凤一声高喊: “爸,您在美国的 女儿赶不回来看您了,此刻,她打来电话,在美国大声呼喊:

“爸,您太辛苦了,您休息休息吧! ” 这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呼喊,且悲且痛,且剧且烈,绕梁 不息,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 700 多人的心同时受到震撼,莫 不垂泪。 60 多岁的女患者王素兰一手拄着拐杖, 一手举着写在白 纸上的一首五段哀悼长诗,泣不成音: “老院长啊,如果不 是您,我的腿早就保不住了。我刚住进平乐骨伤科医院时, 伤势很重,您一天来看我几次,晚上 8 点多钟还不忘再到我 的病房看一遍??” 来自郭春园的家乡河南平乐村的村长郭石柱一口浓浓 的乡音,悲声说道: “春园啊,俺代表平乐村 6000 多人来送 你最后一程。乡亲们惦记着你哪!俺们忘不了你虽然少小离 家,可乡亲们到洛阳、 到郑州找你看病,你不仅治病不收钱, 还管吃管住??” 深圳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爱心大使”陈观玉手持一 幅在粉红色的纸上自画的图画,抑不住热泪长流。自从她在 报纸上看到郭春园的动人事迹后,在一种心与心相吸的牵引 下,数次到医院看望他。这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善良女人在 郭春园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他太伟大了,他献出的 东西太多了,他把孩子们教育得那么好,跟他相比,我差得 远了??” 陈观玉后来告诉我,郭老清醒的时候,曾经认出她,还 吃力地挤出一句: “深圳活雷锋,谢谢你。 ”为了在告别仪式 上见郭春园最后一面,陈观玉含泪连夜绘画,用孩子般稚嫩

的笔划,画出她心目中的郭春园―画面上,一位面容慈祥 的医生为病人把脉,还配诗一首: “春香贞洁洒满园,精神 粮食育青年,除病去苦春花笑,救死扶伤父母心,天下难找 郭春园。 ” ?? 在这里,眼泪是真的,怀念是真的,爱是真的,话是真 的,追悔也是真的。我的心中一阵阵发酸发热。一个人能有 这么多人认识他、感激他、尊敬他、崇拜他、怀念他、慨叹 他、牵挂他、学习他,他的生命该充满怎样的光彩? 我缓缓地步向他。他就那样一动不动地仰卧在鲜花丛 中,在四周盈荡的悲悼声中,他的世界如此宁静,如此安谧 与明朗。我希望我的走近不会惊扰沉睡的他。

2 一缕清烟携带着未亡人的心语飘向天国


斑斓的阳光从床边的窗子斜斜射入,映照着大妈冯梅菇 的侧面。那白得几近透明的银丝,抿得顺顺的,看得出来, 她是个爱美的老人。 大妈午休刚醒,二女儿玉龙刚为她拔下输液的针头,她 的手背上还贴着胶布。连日来的悲伤与劳累,令老人家的身 子非常虚弱。大妈现时住在蛇口南粤山庄四女儿玉苗家,在 她休憩的小房里,她接受了我的采访。 我们面对面坐着。她身边的小桌上,安放着郭春园的遗 像,供着简单的糕点水果,3 支清香轻烟袅袅,似是大妈的 心语,一丝又一丝地飘向天国。我感觉郭老就在旁边,温柔 地陪伴着大妈,听着我们的对话。 大妈有一只眼睛已经坏死了,蒙着一层白翳。她用另一 只没有失明的眼睛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着我。我担心勾起她 的伤心,握着她的手安慰着她,久久不敢发问。 静静坐了一会,大妈像是明白我的心意,又像是自言自 语,更像是向逝去的丈夫诉说,开始了对无尽往事的叙述。 她仿佛穿过了时空隧道,回到她与郭春园的世界。虽然已是 85 岁高龄,可她的头脑和思维惊人的清晰,她的呢喃声像淅 淅沥沥的小雨,停停歇歇地落着,将记忆的小河慢慢灌 满??

“我和郭春园(每说到丈夫,她都直呼其名)这辈子, 经的事太多了??” “我们是娃娃亲,在他 12 岁‘脱红’1那年订的亲,我 比他大 3 岁,等他到 16 岁,我们就圆房。他年轻时很调皮, 老是戏弄我, 我就对他说: ‘我是你姐姐, 你要尊重我一点。 ’ 他就把我拉起来,跟我比高。他比我高出一个头。他笑嘻嘻 地比划着说: ‘看,我比你高这么多,你是我的小妹妹。 ’以 后,他就老是叫我‘小妹妹’” 。 “我们成亲后,他还在河洛中学上学。学校要穿校服, 可家里没钱买,我就让他向同学借了一套回来,自己买了一 块布,照着样子裁剪、缝制。什么样的针线活我都会做,我 给他做的校服,连领口上的两道线,还有花边,都缝得像用 缝纫机扎出来的一样,几乎看不到针脚儿??他见我熬夜给 他做衣服做得辛苦,心疼我,就把针啊线啊从我手里抢走, 放到外边去,对我说: ‘该休息了,睡吧睡吧,我陪你睡。 ’ 拉我上床??” “母亲家教很严,从来不让我们打闹,圆房了之后,还 不让我们睡一张床, 一定要在房里架两张床。 他呀,鬼得很, 对我说,两张床就两张床呗,反正睡在一个屋??” “他中学毕业后,留在学校里教书。他白天工作,晚上 回家就和我一道跟母亲学医。他教我一样一样地认识中药名

脱红:旧时风俗。为了让孩子不受晦气入侵,给小男孩穿红 肚兜, 留小辫子扎红头绳, 长至十多岁才 “脱红穿白” 。

和药性,又拿药方让我背,对我说: ‘小妹妹,你拿着背, 一天背一个。 ’他人很好,我背不会他也不会骂我,还慢慢 教我??” “母亲的医术高明,心地又好,看病不收钱,来找她看 病的人很多,经常半夜三更都有人敲门。那时,我们住在洛 阳乡范街,在洛阳,经常可以听到人说: ‘到乡范街找郭老 太太看病。 ’也有的人说: ‘到乡范街找郭老婆2看病。 ’解放 后,母亲总嘱咐我们,要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如果从郭春园和冯梅菇这代人 嘴里说出,再自然不过。可是,从一位若是还活着的话已经 120 多岁、几乎一辈子生活在旧时代封建地主家庭的老人口 里说出,我不由得既惊奇又佩服。但是,当我循着平乐郭氏 正骨历代行医“不问贫富贵贱,不取贫者医资”的传统溯源 而去,便感到郭老太太叮嘱儿子和儿媳“为人民服务” ,实 在不算稀奇。郭老太太虽然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却能 够接受新生事物,能够从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中找到行医者的立身之本,作为新的家训。 遵循着“为人民服务”的教诲,追逐着丈夫的脚印,冯 梅茹在 198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 年被评为洛阳市“三 八红旗手” ,1986 年被评为洛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成为洛阳 市第八届人大代表??红彤彤的证书像星星火光,映红了大 妈已然衰老的脸??


2 老婆:洛阳方言,对老太太的尊称。 -18-

“这辈子,我的委屈受大了,做什么事,我都只想他的 心好受,他高兴。只要他的心好受,他高兴,什么苦我都自 己咽,我什么都给了他,什么都为了他,你可以看到我对郭 春园的一片真心??” 大妈的声音颤颤悠悠,如江河水清婉的低吟,如春雨雾 幔一般弥漫着小房里不大的空间,一阵阵时隐时现,时起时 落,时远时近?? 倾听着那一串串珍奇的故事,我几乎入迷了,差点忘记 了自己的采访目的。我细心聆听着一个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与共产党员优秀品格于一身的女人歌谣般的叙事,聆听着劳 动与收获之歌以及英雄的秘密。 室外,循环往返的风轻轻吹拂着大地。

3 神奇的平乐正骨,神奇的传说


位于“居天下之中”的“九州腹地”的洛阳,有“九朝 古都”之称。当人们游览过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边 欣赏富贵甲天下的洛阳牡丹,边品尝被周恩来总理盛赞有加 的洛阳老字号真不同水席时,或许会在导游小姐的热情推介 中发现这“三宝”之外的又一宝――“白马正骨” 。 事实上,从骨伤科流派而言,中国并不存在 “白马正骨” 一支,这“白马正骨” ,说的正是“平乐正骨” 。 平乐村位于洛阳“天下第一寺”白马寺之北约 3 公里, 50 年代,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与其子(第六代传 人) 郭维淮在平乐村创办一所骨科医院, 因地处白马寺西侧, 称为“白马寺正骨医院” 。于是“白马捏骨” “白马正骨” 、 便成为“平乐正骨”的一个代号。 “白马寺正骨医院”后来 进了洛阳城东花坛,更名为“洛阳正骨医院” 。 关于平乐郭氏正骨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有板有眼的传 说: 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一个风雪天,呼啸的西北风吹洒着漫 天大雪,从洛阳白马寺入平乐村的道路上,踉跄走来一位老 道士。他饥寒交迫,又染了疾病,头昏目眩间辨不清方向, 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再也走不动了,一头栽倒在地。 门吱呀一声开了,平乐村村民郭祥泰走了出来。一只低

飞的寒鸦“哇”地号叫着掠顶而过。郭祥泰的脚绊到什么, 差点摔倒,低头一看,呀,地上躺着一个昏死过去的人。伸 手探探鼻息,还是个活人!郭祥泰忙把这个人扶起来,背进 屋里,抱到热乎乎的炕上,先端一杯热水喂给他喝,待他缓 过劲来,又拿出烙饼给他充饥,让他留在家里歇息。 在郭祥泰的好心收留和热情照顾下,老道士的病好了。 他们拉呱家常。老道士告诉郭祥泰,他是山东人, 名祝尧民, 号薛衣道人,常云游四方,此次遭遇危难,幸得郭祥泰出手 相救,无限感激。郭祥泰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只说举手之 劳,不必言谢。几日后,老道士辞别而去。 第二年秋收后,郭祥泰去山东卖棉花,意外地再次遇到 老道士。老道士说: “看来我俩有缘,你就别走了,我教你 一套正骨医术,救治一方百姓,积福积德,令子孙兴旺。 ” 郭祥泰一听,好事倒是好事,可总得跟家里说一声呀, 便说: “我先回去跟家里交待一下,再回来跟你学,行吗?” 老道士微笑颌首: “我等你回来。 ” 郭祥泰回家,将这事向家里人一汇报,家人莫不感到高 兴,连叫他快去。郭祥泰二道翻身回到山东,踏踏实实地跟 老道士学正骨医术。 郭祥泰出师之日,老道士肃穆地嘱咐道: “我过去给人 看病,都是不收钱的,只为济世救贫,希望你一脉相承,世 代相传。 ” 郭祥泰庄重地点点头。自此,开始了平乐郭氏正骨的历 史。

翻开民国 35 年修辑的《洛阳县志?人物》 ,有这样的记 载: “祝尧民,字巢夫,明末举人,伤明亡而弃举业医,号 薛衣道人。得仙传??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 人比之华佗。 ” 祝尧民若是明朝遗臣, 不可能有那么长的寿命, 经康熙、 雍正、乾隆数朝,至嘉庆年间还活着。所以,虽然盛传郭祥 泰师承祝尧民,始 创平乐正骨,但从 时间上推论,似乎 不可能。 也有另一种说 法,说郭祥泰救的 不是道士,而是少 林寺和尚。平乐村 离少林寺不远,少 林和尚因习武时常 跌打损伤,积累了 丰富的治疗骨伤经 验。厄困之中被郭 祥泰所救的和尚感 念救命之恩, “灌 遂 顶”郭祥泰,一夜 之间,成就了他的 正骨医术。

郭春园手书平乐郭氏正骨小传

除了道士、和尚传授之说,另一个版本是:孟县遭灾, 某君逃难至平乐,因饥寒交迫,病倒路旁,正值郭氏路过, 怜而相救,领回家中,悉心照顾。某君蒙郭氏慷慨救助,幸 免于难,遂秘授正骨奇术相报。 无论传术的是道士、和尚还是无名氏某君,这三个版本 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郭氏心地善良,急公好义,因 救人一命,行善积德而得秘术。 对于郭氏后人来说,这些民间传说,已无从考究,也不 重要。 实实在在的是, 不管郭祥泰从哪儿得到正骨术与医书, 全靠刻苦研习,得之道理,再加上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心 得,施术患者,乃成远近闻名的正骨名医。 其后,平乐正骨经历代传人发扬光大, “旁通灵素,折 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 ,总结出“整体观念,手法整复, 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动静结合,功能锻炼”的独特技术, 既继承了中国骨伤科治疗科学原理,又自我创新。故而,衍 传六世,成为我国骨伤科的一支重要学派,誉满九洲,名响 天下。


1923 年阴历 11 月 29 日(阳历 1924 年 1 月 7 日) ,平乐 村郭家大宅里,响起了产妇直冲云霄的凄厉喊叫,那不是痛 苦的喊声,而是生命的呼号。母亲的鲜血在流淌,北风吹拂 着林涛,发出了动天撼地的喘息。响应着母亲的呼唤,一个 幼小的生命倏地跨出母腹,嘹亮地哇哇啼哭。 母亲第一眼看见小生命的男儿身时,被汗水模糊的眼睛 顿时放出了光彩。 这是平乐郭氏家族自郭祥泰起,第五代第十一位男儿, 起名郭景韶。 继郭家高祖郭祥泰始创平乐正骨术,第二代曾祖郭树信 秉承父业, 行医术大有进步, 传有正骨八法与诸正科之法则; 至第三代郭贯田先生,在民国 9 年,根据本家传正骨八法及 诸正科之法则,结合心得编写了一本《正骨手法略要》 ,内 容多是用歌诀形式记写,便于背诵熟记,这便是传于后辈子 孙的手抄密书。 郭贯田膝下有四子,登三、聘三、健三、九三,均承父 业,皆是当世名医。聘三之子景星(字灿若)全面继承父辈 学业,内证超群,外治求精,为郭氏第五代医首,驰名全国。 郭灿若逝世之后,由其夫人高云峰携子郭维淮,在解放后创 办洛阳正骨医院。

郭景韶乃郭健三之幼子,亦是同辈堂兄弟中最小的一 个,人称十一哥(后辈称十一爷) 。郭健三前妻死了之后, 娶洛阳女子李秀云为填房。李秀云 40 岁生下景韶,视之为 命根子。担心孩子难养,便把他认给“火神爷”做儿子。景 韶从小着红,穿红肚兜,头上剃个秃瓢,天灵盖上留一撮长 毛,编成小辫子,扎上红头绳,模样儿挺趣致可爱。 景韶自幼聪慧,像是造化独自点拨过似的,5 岁便进私 塾启蒙就读,12 岁进入高小。此间,他读过《雷公药性赋》 、 《医学三字经》等医药书籍。伯父郭春圃在家中又教他攻读 家传《正骨手法略要》 (抄本)及《本草从新》 《医学实在 、 易》等医药书籍。小小孩儿读书认真,过目不忘,深得伯父 喜爱。一日,伯父对景韶说: “我名春圃,你就跟我一个字, 叫春园吧,就算是我开垦出来的园子。 ”年幼的景韶自无异 议,从此更名春园。 在郭春园亲笔书写的平乐郭氏正骨小传中,首段写到: “河南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始于清嘉庆年间,为六 代相传之中医正骨世家。因其正骨术著,医伤效显,不取贫 者医资,故传名较远,求医者日增。当五四运动之前后,为 郭氏正骨医术相传第三、四、五代,三世同堂行医之昌盛时 期,病者之多达车马赢村,至今犹存其故址,并排三个车门 及门前之空场,患者感谢相送之许多匾额,悬满门上庭前。 ” 也就是说,郭春园降生人世前后,正是平乐郭氏正骨名 头最响的时期。当时,一进平乐村北大门,百年古槐树下, 便是郭家五进大院。郭家大院一个南门,三个北门,南北并

列三排,每排有五六进, 青砖青瓦的门廊和厢房, 飞檐翘墙, 蔚为壮观。无论远近, 慕名而来求医的 “折断筋绝而骨碎者” 络绎不绝, “天寒暑风雨雪霜,门若市。 ”来者既有坐着四驾 马车、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也有推着独轮车或柱着木棍、 衣衫褴褛的贫苦穷人。无论贫富贵贱,郭家一律平等对待, 悉心照料。 我去探访平乐村郭家大院的时候,当年的恢弘气势依然 清晰可见。望着那些被泥土茅草葛藤枯树半掩的残石断坊, 以及满地隐约闪现的历史,我的心里涌起一片难以言传的感 觉。在一派寂幽凄清中,我好像听见当年人流摩肩擦踵的衣 履

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只有医生知道1 2 3,只有医生知道3,只有医生知道3下载,只有医生知道1,只有医生知道3txt下载,只有医生知道3 txt,只有医生知道3 pdf,只有医生知道3 mobi,只有医生知道3电子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衰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