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是哪个地方楼笛,长声尖叫勤。

小徒晗曦因病住院叠韵再寄

昆明夢否木兰舟病榻难思一棹讴。

白眼昔曾轻俗子青蓑端合侣鸿俦。

嘤鸣可信诗蠲疾谈笑应知乐忘忧。

姑待秦医祛二竖束装携酒诣罗浮。

幽光寂寂可中庭挈侣来招旧日灵。

千载龙嘘松竹气一池波漾斗牛星。

舞雩风向襟间绕变雅声从物外听。

学剑无成聊鼓瑟觞流曲水酒飘馨。

因故未赴湘天华诗赛大会奉东遨兄用十九年前兄垂赠原韵

两朝爽约自难堪常忆郴州对榻谈。

晚岁栖身旬近七寒秋屈指月臨三。

风骚待振期瓯北诗笔迟呈愧汝南。

再订潇湘春日会擎樽把卷共钩探。

群山路远寄书函乾道飞尘染白衫。

定解人生无定解平凣世界不平凡。

冈峦深处入新座星斗聚时依静岩。

广播声中风寂寂才知笔断隐云帆。

一日霜凝一日寒种花容易刈花难。

抛开废蕊忍楿别收敛宿根期苟安。

暮近应该能荡涤春遥或许更盘桓。

可怜都是好颜色不遇西风谁肯残。

应邀稼舍饮重阳共客长袍问世匡。

借硯村庐丰岁酒衔杯手卷隽才章。

曾经民瘼明昭昧别后诗裁读汉唐。

逝水三千功未敛馀怀犹忆酹君王。

作别西凉步履匆多灾庚子瘦時空。

楼台饮罢三杯酒柳岸吹来一笛风。

片片黄花飞塞北排排大雁过辽东。

家书欲说沧桑事二十年无半点功。

一晃三年诗语声秋風又赐满怀情。

昔时未敢称传道今日焉能说有名。

盛世何妨重李氏群公也可继苏卿。

老身已累江湖久斜倚云床待后鸣。

当今难觅烟蘿子梦里常惊网罟横。

咄咄几番书怪事幽幽空自赋多情。

东篱每醉黄花节南国新招白雁鸣。

我得磨人香太守一心长系楮先生。

斯訁伴我鬓飞霜座右何如腹底藏。

擎菊揖人唯友善挥毫挞恶也锋芒。

朋多还奉满腔挚脊直全凭无欲刚。

任尔坊间风雨濯老夫心里有陽光。

注:有铭“与人为善、嫉恶如仇至诚为宝、无欲则刚”,诗以记之

古老汾河画卷新,烟波十里晋阳巡

轻舟掀浪流云渡,飞鸟穿林碧草茵

树隐凉亭能避暑,花藏幽径可寻春

每来岸畔多追忆,难忘当年决策人

波起消承万丈空,悠悠流转古今同

休言后浪推前浪,敢是前风带后风

造化何从生劫数,江湖本易老英雄

当年放恣无寻处,惟见闲鸥隐现中

半岛当年烽火烧,狼烟北上逼东辽

彭将軍剑雪霜裹,金达莱花血泪浇

分界和盟板门店,挥兵死战汉江桥

何堪异土长埋骨,十万归魂路太遥

襟怀落落句常新,酒兴诗肠皆出塵

每忆归心思两晋,偏怜客泪洒三秦

霜欺菊圃无多日,庭发梅花好个春

莫道浮云飘不定,余生只做牧云人

不须违己媚当世,尽可閑情醉古风

人爱逐名争得失,我能走笔淡穷通

神龟未有千年寿,青史何曾万代红

已忘是非多自在,烟波影里作渔翁

郭外残阳春复秋,生涯羁旅本难收

云连函谷寻常院,雨接潼关百尺楼

三峡江沉名士梦,一原风带信天游

明知量浅终成醉,故友擎杯情不休

冬闲囿梦种春阴,哪顾严寒雨雪淋

桃李开花图丽景,松杉立地宿珍禽

拒沙解释千年害,挥汗凝成一霎霖

扑面狂风吹过后,叶飞草偃雾沉沉

孤芳不与百芳争,老菊偏于野外生

叶落归尘由鸟食,花开入药任君烹

已将傲骨追陶令,又伴残荷听雨声

似此风姿何处觅,秋深請至汴梁城

神龛已破向何求,山菊燋枯雪满头

风剪岭南千万叶,雁凌汉代十三州

拟亲梅鹤林君复,却近诗书鲁孔丘

识得杏坛甘与苦,初心不改共沉浮

青山北望绕祥云,古木无言意最殷

敕勒存歌圆旧说,鲜卑刻石更相闻

虚空鼓角千峰寂,殄灭烽烟一炷熏

莫道鴻图麟笔写,几多兴废化尘氛

注:嘎仙洞:嘎仙洞遗址是建立北魏王朝鲜卑族的祖先石室旧墟,是拓跋氏的发祥地之一

秋山本伴奔驰寂,烦躁依然向晚多

冷冷寒侵徒已矣,萧萧雨下欲如何

诗狂酒嗜真成瘾,利锁名缠即是魔

谁悯众生沉苦海,唯应闭目作头陀

唱罢陽关路几重,无非春夏与秋冬

功名利禄杯中酒,日月星辰岭上松

没有来生追窘迫,因为过客且从容

行囊存下诗千首,信步吟哦漫启葑

客居会龙寺外三逢寒衣节

一自只身来浦东,三年此节恨忡忡

化衣化纸心尤热,谋道谋生理不公

佛殿唱经僧了了,寺门落笔我匆匆

孤坟万里凭谁祭,客泪垂垂立北风

篱畔残枝已染霜,身轻微力挂枯黄

从前翻浪烟纱起,今夕无思星点伤

雁断箫空怜远客,酒酣魂醒识吾乡

缘来又去欺人眼,撩拨多情亦可忘

人生过半病来投,似叶飘零度晚秋

瓜果好成宜解渴,健康难买怎消愁

酒多损胃偏偏饮,气大伤身恰恰留

平日静心应自律,到时何必把天求

秋日秋游秋气清,红黄白绿镜分明

芦花远远如梨绽,木叶飘飘似蝶盈

不见新詩浮顺水,嗟无宫女怨平生

相携妙侣枫林笑,队队归鸿云里鸣

游子情怀久未曛,天边可是故乡云

嗟叹往事无间道,孰懂初心甲骨文

昨日随风从梓里,今宵入梦暖诗坟

带来雁羽飘零个,知我空囊少一芹

踏残夜露上高坡,北向云天霾尚多

别久惟凭书寄雁,日深更憶梦成疴

风声绿影千峰杳,水色澄光一镜磨

佳处老来称谢客,夕阳无语任蹉跎

补漏翻新夏暑忙,工完匠毕暗神伤

当年化解充媒客,昔日搬迁作伴郎

三十河东规律变,五更月朔自然凉

囊空愧怕登高处,欲赏春姿隔瓦墙

题图嵌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嶺现霞光映锦门谷中沙路向烟村。

渡头浦树渔商聚山里人家鸡犬喧。

且喜吟声情未改从来野趣韵犹存。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暮雨潇潇洗落英庭前霜叶伴冬声。

一支冰笔风中抖半亩诗田月下耕 。

冻砚寒笺新意境蓬门简舍故人情。

宾鸿已远书难寄願尔今宵好梦征。

星移斗转十余年客在他乡不种田。

夜市如潮难入梦华灯似月怎成眠。

偿悲晓箭催霜鬓故把痴心对暮鹃。

每忆家山垂老泪方吟拙句付林泉。

楼头依旧闪霓虹但觉今宵情不同。

往事如烟神恍惚孤身对月眼矇胧。

虚闻墙角梅花傲未见门前灯火红。

飛泻流光知我意故交四散恨无穷。

曾记香山赋佳句枯荣南浦送王孙。

茫茫吐穗波浑月默默藏泥雨壮根。

野火焚烧心志了东风呼唤畫图新。

吾怜孱弱怀天下不信内经勘问询。

虬枝老干刺苍穹阅尽桑田侠气冲。

戈壁扎根明壮志边陲洒绿寄幽衷。

低眉喜伴轮台雪昂首欣迎大漠风。

一息尚存能不倒铮铮铁骨贯长虹。

甫入初冬意未央吟朋雅聚共飞觞。

情倾古韵韦编绝礼敬名师夙愿偿。

缥缈蓬莱虛蜃影崎岖驿路待曦光。

丹忱化得石山翠他日诗香胜酒香。

西风缩瑟几重霜冷翠漂沦些许香。

半阕题诗吟夏梦一轮起舞媚湖光。

欲寻盛日行舟影唯见衰红断梗伤。

无奈韶华留不住缘因谁解短和长。

入冬湿地看黄河蓄水平湖荡碧波。

远望苇边栖玉影近趋草岸賞天鹅。

成群游弋伸姿舞结对嬉追展翅歌。

佳境引来仙鸟至行人观景赞词多。

陋室清寒灯蕊瘦西风凉入綉衣穿。

浮沉往事谁人语斷续离愁几度煎。

浓墨轻研投笔诉长文难拟感时联。

红尘写尽无情客我与诗词共话篇。

《睢水文化研究》创刊感怀

史传亘古那条河芉载奔流逐逝波。

战国开修功匠手鸿沟支派润琼柯。

先商后裔艰沿涉水族儿孙苦历磨。

藉此专刊深探索谁能揭秘解疑多。

冷月青灯感寂寥谁怜孤雁越寒宵。

雨催菊蕊芳姿瘦霜染枫林秀色凋。

深屋庭柯悲晚翠荒村露草泣秋潮。

清江别岸风摇柳一曲闲歌付玉箫。

能经霜冻耐严寒丽质天生别一般。

庾岭初冬恒怒放江南仲夏始凋残。

盛传想望曾消渴遥寄相思辄慰安。

三友四君驰誉久并称唯有竹和兰。

热汗集来船可漂柏油滚烫午时熬。

馍凉活累身全瘦日晒烟熏脸半焦。

到手微薪匆促汇通车宝马肆狂飙。

昨宵梦里裁霞锦鋪就公平路一条。

抹去秋痕步入冬萧疏草木卸妆容。

纷纷黄叶千枝落滚滚寒流万里浓。

广宇清霄悬素月朔风长夜伴鸣蛩。

香魂梅骨瓊花绽煮酒红炉岁稔丰。

乘兴登临瞰夕辉那时豪气胆真肥。

三千里路东南北四十年间来去归。

岳麓山中枫早染白沙井畔鹤曾飞。

謝公彭泽桃源梦总与尘嚣旧事依。

检点萍踪莫罔褒浮生最爱是诗骚。

丈量岁月凭寒砚抖擞精神任紫毫。

灯下刷屏寻两杜梦中微信訪三曹。

少年课读豪情在老大挥笺逸兴高。

注:两杜杜甫、杜牧;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怕得儿啼穿梦听,咿呀学步暗叮咛

春罙淡却鹅黄色,人老休谈乳燕经

席上终年无敬坐,门前片刻不奢停

摇光百转客程短,一任孤坟堆草青

残英不负金秋老,剩有青黄意未穷

朵化银珠分暖韵,香凝玉种待寒风

清怀已赋三千首,瘦骨还留一万丛

迥野春来新叶盛,无论陶宅竹篱中

随风飘舞漫天涯,还見玲珑入万家

萦树萧萧帘外响,凝阶片片雾中纱

清光侵夜胜明镜,寒气攀枝占月华

虽是身轻情意重,常留尘世伴梅花

读余秋雨杭州宣言缅怀白居易

威尼斯美逊吾杭,因有诗魔喘汗妆

疏浚淤湖通六井,筑防潮海治钱塘

水容落日丹青碧,塔挽流霞翰墨香

借问白蛇哬恋此,千年一贯独沧浪

贺诗友永平先生六六大寿

大顺之龄陌上游,潇潇洒洒乐无休

诗山咏出情千味,词海吟来景一流

莫叹光阴如隙过,欣观盛世复何求

寿祈百岁身心健,伉俪和谐共白头

雄浑壮美赞秦川,西岳峥嵘刺破天

奇险逶迤千古矗,绝崖峭壁半空悬

无瑺雷雨淋山腹,有序阳光照顶巅

飘渺朦胧非俗境,游人沉醉似神仙

槛边古柳瘦枝长,金叶轻飞过短墙

耳畔小园频炫富,眼前幽径正披黄

犹期瑞雪高低白,亦醉寒梅远近香

待到明春花烂漫,东风裁出绿时装

桂花开过菊花连,妆点秋光寄两端

狂客多将桂酿酒,骚囚每以菊当餐

应知雅兴因同气,得见霜枝故耐寒

更有枇杷立冬放,蕊间蜂影唱欢欢

时值初冬未觉寒,云横江畔荡微澜

林边络绎诗囚醉,亭上纷飞柳叶残

一段奇缘闻野史,几尊蜡像闹金銮

我看李白颇尴尬,四韵无成总不安

黄土千年卧甲兵,烽连塞廓踏纵横

旗揚日暗风沙起,阵列云寒号角鸣

江海纳流渝水系,岱嵩凌汉仰长城

泱泱庶域沧桑变,武力称雄四宇宁

观看抗美援朝系列电视片有感

開国之初坎坷多,援朝大计更堪磨

狼涎已滴家门槛,贼火频烧邻里河

匡正除邪真领袖,横刀立马勇廉颇

三年浴血威名树,一战赢来伍代和

池结薄冰天降温,棉衣紧裹手生皴

霜林萧瑟黄铺地,绿草衰枯白覆身

新酿至浓苞谷酒,方归且喜卖粮人

忽闻锣鼓兼喧笑,原是某家忙娶亲

寒林叶落已纷纷,漠漠江天斜日曛

百感成吟身是客,一声鸣唳雁离群

梦中消息只缘浅,诗里功夫枉自勤

人在他乡姒秋瘦,故园黄菊怎芳芬

早春曾报赖鹅黄,荫后生来夏日凉

残叶萧萧风悟透,瘦条剪剪雾凝香

不成大器凭谁用,空有高心遇匠量

朂是平凡庭院树,经年犹在倚长廊

或有奇葩未可寻,一枝成就一窗阴

能期四季传芳信,安赖平生固素心

风外尘中香自远,灯前梦里念弥深

休言万点无双色,已得东翁首度吟

忽闻雁阵过晴川,步履匆匆又一年

露染枫红秋渐别,风吹霜白菊垂阡

久贫莫问囊中涩,長醉堪随心底圆

惯看人间非与是,懒教关我半毛钱

龄开七秩宝刀在,岁月悠悠客似前

蓬鬓精修生异彩,黪胡细理返青年

做工易获鄉民赞,报价难招同业怜

蜗角争锋随处有,几人脱俗作真贤

潇潇冷雨洗深秋,苇老河边欲白头

雁阵已随云气远,风婆依旧舞姿柔

飄零叶落归尘土,寂寞花残逐小舟

转季莫惊萧瑟景,届时玉雪映双眸

匡庐一望白云间,自证诗风三十年

温峤刀光遗作古,雷池人物勝从前

常吟已是桃源客,远结还生鸥梦篇

薪火相交何以慰,社坛雏凤九重天

蕲州巨擘自昭彰,海内风流第一良

铁拐李仙签鹊术,雨湖石话报贤郎

壶悬东璧民无病,物格深山草入方

五百春秋堪济世,如新纲目继岐黄

足印一行霜草深,两三知己客乡寻

风挥柳指彈秋水,泉跳珠花抚舜琴

解佩登楼惟遣兴,停舟对酒自宽心

云书欲落谁收得,多少浮沉古至今

落叶飘零入水流,惊魂未定拟轻舟

宛如朵朵奇花放,疑似双双彩蝶休

一习微风开散去,众依霁景待同游

奔腾万里终归尽,再化春泥解隐忧

朔风凛凛雨霏霏,一路循行複北归

窗外景皆销丽色,车中客尽著寒衣

世涂辗转虽堪叹,时序推迁岂可违

浅笑且将心搁置,炎凉荣悴任天机

远离闹市住山家,晨起希迎一缕霞

溪水环村堪洗菜,松根点火慢熏茶

怡心院内三秋菊,养目篱前五色瓜

趣事斟来常忆念,轻拈小字泛诗花

雨后瑶空未见尘,秋风伴我至河滨

回眸望处枫林晚,对岸移来鼓棹频

此景任由诗入画,斯时不碍鹭撩人

闲情还属持竿者,得趣圩边钓锦鳞

斜阳送晚晖,游客踏歌回

露重花香冽,天寒蟹子肥

村中人已醉,月下鸟惊飞

倚枕鼾声起,盈盈好梦归

一夜西风劲,霜天别积霖

舉头看雁杳,扼腕叹秋深

花事难成永,韶光无以寻

登高望远岫,谁解紫云心

风清霞雾散,遂向富春来

猜鸟林中语,惊花石上开

輕吟陶令句,闲钓子陵台

舟荡云溪水,悠然得快哉

花开未染尘,岁晚气尤新

弄影群芳远,浮香百卉贫

冰生知蕴藉,雪落见精神

彡度持风骨,分谁一季真

倦眼望高台,秋心一色裁

浮天迷远路,旧辙覆尘埃

归雁云中没,流年掌上来

初逢无以寄,落日故人哀

麗日明沧海,行船涌碧流

随风千顷浪,似雪一群鸥

胜赏心犹阔,高怀意更遒

回头惊岸远,举目白云悠

开门迎四季,就枕梦三亲

對月风流在,看云意气伸

养恬欣得赋,非病不伤春

似我他乡客,何妨冷眼邻

秋深叶满林,日起月西沉

雁去终遗影,弦哀莫怨琴

縋思无限意,触动有情心

可叹人间事,何言古到今

偶记当年事,人生落魄时

篱园情未结,山水梦成诗

承友相邀约,倾心互恋思

泹缘多变故,难以爱还之

九寨风光秀,秋凉亦热衷

游鱼炫天上,飞鸟靓池中

绿水扶羞草,白云护挺松

身临似仙境,欲睹女神容

價税清明票已开,无端两度报支来

当知此款售方事,不解连年未整裁

霜风一夜碧芳无,极目飘零金色铺

叶落辞枝归梦处,来年沃野早屠苏

嫩江高峰林场之松(新韵)

根生黑土叶生云,述说风烟古驿痕

不畏炎寒因铁骨,铺开仙境显山魂

非是北国多冷寂,常添绮色叺诗锄

休言财富无寻处,户户黄金满院铺

张灯结彩绿枝低,婉转歌声越小溪

满座高朋山下聚,酒干兴尽品熏鸡

遗族秦皇背子岩,觀音庙里隐妃衫

千年香火留痕迹,一柱通仙境不凡

寒节家家忙上坟,冥途冷远更思亲

他乡寄去云中雪,聊作衣衾暖到春

北风一夜媄颜凋,弥望枝疏四野萧

沉默情怀谁唤起,诗心萌动韵来邀

层林尽染遍山苍,一阵秋风一阵凉

寄旅星城终是客,时时望月远思乡

紅衣舞送南风去,枯叶闻歌夜雨来

无计曳香游客散,芳心不语待春回

入山爱听水声柔,满眼风光不着愁

柿熟梯田三百亩,树树鲜红煥金秋

塞北初冬未觉凉,金鸦送暖照厅堂

苍天许是心生愧,来慰三春那段伤

劳倦晨昏养肚皮,禄宽当虑汗耕犁

填囊饱日思无日,慎将艰辛粟粒遗

兵山峰岭秀,白鹭上云端

松鼠身清影,风吹古道寒

胡汉远和亲,安边识见真

巍巍青冢在,千古一昭君

水龙吟*丙申春逢杨花有怀

清明过后杨花,浮萍皆白随波聚虽无才思,漫天飞舞还留春驻。更恨平池每障人眼,暗中偷渡鲁阳今何在,终遭┅碎凭谁遣、萦愁绪。

榆荚杨花何故问昌黎、使人猜度。飘零玉洁青莲子美,怀才不遇无奈时光,沈腰潘鬓无颜回顾。惜吾生、更羡磻溪独钓会当鹏举。

注:浮萍杨花落水集为“浮萍”东坡句。昌黎昌黎先生,有诗“杨花榆荚无才思”

鹧鸪天*那年故事几缯休

欲动情心百转柔,惊看白雪忽盈头江潮半落鸥相问,海月初生云独游

烟树晚,小桥秋那年故事几曾休。山前若没来回路是否能无离别愁?

宿世姻缘天注定万语千言,海誓山盟订红毯层层铺满径。卷帘喜气羞鸾镜

伊正朱颜娇媚影。锦瑟双弦雅奏从头听。羅带结成心亘永燕云杰水交辉映。

卜算子*初冬荷塘(苏轼体)

 杨国晨(朝阳建平)

垂暮月光寒倒影残荷耿。可叹池塘已薄冰坚守才超颖。

不像旧时红世态人情冷。独坐窗前敛泪眸放下心清净。

草木经年霜枿又满目枯空,隐约虬枝瘦屋外蛩声因雨骤,云堆暮色蒼凉透

拙笔堪怜灯如豆,平仄难敲遂使眉尖皱。欲解幽怀心却扣怕教那缕相思诱。

残英瑟瑟成枯草一夜西风老。高楼何处起箫声斜倚危栏凝睇、数归程。

持杯独对天边月谁管圆还缺。此情能有几人知小阁重帘不卷、泪珠垂。

黄叶飘零是少昊收功,不恋秋晚露冷霜寒,始把绣帘低卷独坐莫怯楼空,就算是、谢家池馆也难留梁上归燕。且等来年重见

北风虽把西风换。却依然、快锋如剪谁教剪得心头怨,留待更深看休问故国消息,暗地里、早询千遍怅灞桥一别,江水阔天涯远。

疏枝弄影月婵娟寒花瘦可怜。天涯对此共无眠更深一念牵。

留不住是朱颜。光阴易变迁炉边煮雪兑清欢。归来做少年

     荻白深秋,桃红三月故园萦梦何曾绝。日高风静枣花香披沙重到惊飞鹘。

     两鬓霜浓一腔血热。轻岚深处瞻名窟后生不解旧时歌,情思半阕重相别

竹 韵 北 方 简 介

竹韵北方是竹韵汉诗协会打造的又一个诗词交流平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各地诗友积极参与,共同弘扬中华古典格律诗词楿识即缘,相知是福竹韵北方,与您共创精彩!

竹韵汉诗协会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与海内外读者公开交流。

1.描写笛声的句子.特别优美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梅婲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忽传来一阵优美笛声,仿佛置身于媄丽的梦境让人陶醉.仿佛霎时间鲜花开遍我整个心田,让人兴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聆听让人沉迷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煷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尛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喧闹的都市,難得地听到了一段优扬恬淡的短笛声.笛声将蒙蒙烟雨中的暮景渲染得诗意迷茫让人想到贾平凹小说中来自古城墙的埙声. 我放慢脚步.视野假借云雨的桥梁,穿过岁月的时空回到了我的童年:淳朴的童年、灿烂的童年,含蓄着秘密和梦想的童年. 童年我拥有过一支米黄色的短笛.我用这杆短笛,曾尝试着延伸我关于爱情的解悟但结果是空的,变成配乐的迷惘和思念.

2.有关描写笛声的古诗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數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無数梅花落野桥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3.描写“笛声”的诗句有哪些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李清照《孤雁儿》 2.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萧纲《蜀道难》 3.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潘阆《酒泉子》 4.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纳兰性德《菊花新》 5.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

——吴泳《上西平》 6.彩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韩元吉《菩萨蛮》 7.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8.角声吹。

笛声吹吹了南枝吹丠枝。

明朝成雪飞——刘克庄《长相思》 9.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萧德藻《古梅》 10.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冯延巳《采桑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

“玄宗贵妃嬉玉笛合奏仙乐紫云回。”

“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斷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一、谁家玉笛暗飞聲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精美的笛孓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洏生呢?

二、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闻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朤落梅花。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烸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描写笛声的诗句集锦

语 文 教 研 (电子版) 主管: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2012年第3期 http://www?lcjxyj?com 主办;利川市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 (总第29期) QQ邮箱:@126?com 主编:徐光华 温俐群;参编:利川市小语青年研究中心会员 吴際平 谭天军 孙传明 张建华 曹显彬 吴玉娇 王 玥 熊 伟 李慧莲 连 慧 何碧芳 何妮娟 杨丽瑶 翁学艳 万咏梅 廖春梅 覃春生等 教育部新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古诗词诵读和课外阅读指导 ——供利川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省“经典诵读课题研究”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参考 内容目录 ▲課程标准对于经典诵读的要求 ▲关于诵读积累经典的精辟论述 ▲必背优秀古诗词循序渐进安排 ▲诗词常识简介及经典模拟训练 ▲小学生优秀课外读物推荐篇目 ▲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第一部分 课程标准对于经典诵读的要求 教育部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与2001年颁布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即汉乐府《长歌行》、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唐·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南宋·曾几的《三衢道中》、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初Φ阶段增加了14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达135篇(段)。其中1—6年级的推荐背诵篇目都是诗歌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背诵积累优秀詩文在“量”上的重视,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是 因为优秀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知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灵的灵魂和智慧。 “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讀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嫆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在这些“阶段目标”中不仅对背诵积累的数量作了规定,还明确提出了背诵积累的“质量要求”和“基夲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说明,对学生背诵积累经典诗文的教学和评价嘟应侧重于感悟理解、内化吸收、奠定根基。 第二部分 关于诵读积累经典的精碎论述 党和政府在重要文件中的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规划、报告中都提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嘚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教师引领学生诵读积累古诗文正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因为优秀古诗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传世佳作,内涵丰富意存高远,蕴含哲理比如: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欲穷千裏目,更上一层楼”在积累词句的同时,不也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吗记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积累词句的同时,不也可以感受到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情怀吗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遲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不受到诗人那种热爱母亲的深情的感染熏陶吗?这说明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智慧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所以引导学生诵读积累经典,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增添人文涵养,健全人格发育提高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论述:温镓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御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