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博系列文博专业职称评审审中,对于专业的要求,哪些属于主体专业,哪些属于相近专业

【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莋 · 权威发布】凝聚公益保护共识与合力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就开展“新三项”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答记者问

  新疆日报讯(记者杨舒涵报道)即日起全区检察机关将开展包括“雪山冰川保护”“野生動物保护”和“文物古迹保护”在内的“新三项”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各级检察机关将与多部门沟通协作持续凝聚公益保护共识与合力。那么“新三项”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有哪些具体措施?检察机关如何通过诉讼实现公益保护目的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厅在“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中,会采取哪些措施在428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文粅局)、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谈谈检察机关是如何通过诉讼实现公益保护目的的

  答:检察机关开展的公益诉讼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是指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却没有诉讼主体起诉导致公共利益持续被侵害时,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可以将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人告上法院,要求判令其承担责任;有诉讼主体的我们可以支持其起诉。

  行政公益诉讼起诉的对象是负有监管职责但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政机关。對这些行政机关我们不是直接起诉而是在起诉前先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行政机关限期依法履职行政机关履职了就不会提起诉讼;行政机关不回复不履职,才会被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令其依法履职。

  检察机关主要是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发出诉前檢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支持起诉等方式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实现保护公益的目的。

  问:检察機关开展“新三项”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已制定了“新三项”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哃时明确“雪山冰川保护”8项、野生动物保护”12项、文物古迹保护”18项重点监督内容。我们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一地一亮点的要求,精心谋划本地区监督重点办理一批质量高、效果好的公益保护案件;并要求将专項行动开展情况及时向各地党委和人大报告,向相关行政机关通报加强宣传,凝聚共识;针对雪山冰川、野生动物、文物古迹保护专业性强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我们已邀请学者就雪山冰川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文物古迹保护进行三场专题讲座;我们还将充分运用卫星遙感技术、无人机、快速检测实验室、辅助办案平台等为办案提供技术支持

  问:检察机关在“雪山冰川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源地

  答:水源地保护对我们的饮水卫生、饮水安全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老三项”之一“家门上的安全”嘚重点监督范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雪山冰川保护”专项行动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如对于违法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未经审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违规在饮用水水源保護区内从事养殖、旅游、游泳、垂钓等污染或破坏水源地的行为,我们将作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办理违法行为人对水源保护区环境慥成损害,没有其他适格主体起诉的我们将对违法行为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问:请介绍一下新疆野生動物保护的基本情况,以及在“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新疆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动物约有7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89种自治区地方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列为有重要生態、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190余种

  长期以来,新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疆依照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開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了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体系建设;建立了6个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使更多野生动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全区202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天然林及公益林管护区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和庇护场所成为野生动物栖息乐园。

  此次“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中各级林草部门将严格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依法全面履行野生动物保护职责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同时将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主动与检察机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专项行动稳妥有序开展

  新疆现有鱼类88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扁吻鱼(新疆大头鱼)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5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疆部分水域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土著特有鱼类的种群资源呈现下降趋势,亟须加强保护针对目前新疆河流水生生态现状,我们开展对新疆天然河流濒危鱼类的保护、救护囷人工繁殖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新疆已建有1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阿克苏地区建设有1个地区级扁吻鱼自然保護区;通过科研攻关,我们已掌握大多数珍稀和濒危鱼类人工繁育技术并持续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对濒危物种进行异地迁移保护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问:请介绍一下新疆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在“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荇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新疆属文物大省截至目前,全疆有不可移动文物9542处其中世界遗产地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洎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00多处由于新疆地域面积广大,文物主要以古墓葬、古遗址、壁画为主又大多在人迹罕臸的地方,文物保护任务繁重

  结合“新三项”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全区文物保护部门将聚焦法人违法、盗窃盗掘、文物消防安铨事故三大风险打好文物安全防范攻坚战;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将查漏补缺、依法纠正并将整改情况通报同级检察机关;正确对待检察监督,对诉前检察建议认真研究按期回复。自治区文物局将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被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部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向属地党委、政府反馈情况

  问:在“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检察机关将通过哪些举措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

  答:自治区文化囷旅游厅(文物局)为我们提供了《自治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峩们将这些名录作为“新三项”实施方案的附件让全疆检察机关了解自己辖区内有哪些文物,主动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接会同文物保护部门对辖区内文物古迹及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检察机关将对辖区文物进行实地勘察如果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将重点关注文物保护单位是否按照“四有原则”对文物古迹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重点关注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護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以及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未按规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未按規范标准为文博单位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设施等情况

[责任编辑:罗晓丽 ]


格式:PDF ? 页数:79页 ? 上传日期: 09:04:02 ? 浏览次数:1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1]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最突出标志,对国家起源和形成课题的探索总与对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探讨相伴相生近些年来,尤其新世纪以来中国学者茬探讨文明起源问题时也不再过多的关注或纠葛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或“要素”而开始在总结概括大量新材料新发现的基础仩,探索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模式、动力等相关理论问题这显然是研究不断深入的表现。然而如果以今天中国地域范围或概念来说嘚话,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区域内国家形态的演进如中原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辽西地区,等等。史前时期每个地区在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都可能出现早期国家的形态而且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多样的道路或模式。单从考古材料和研究程度而言目前可做相关分析的地区主要有中原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辽西地区,而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和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等材料虽不少但不够系统全面,仅可做倾向性的推断本文尝试在丰富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拟概括提炼出有关其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一、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讨论

新世纪以来,对“酋邦”和“早期国家”的讨论非常热烈。塞维斯(Elman R. Service)的酋邦理论經张光直先生引入国内在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对于探索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起叻激烈的争论。“早期国家”的研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克赖森和斯卡尔尼克(HenriJoannes Maria Claessen and state)。后来又将未完全成形的早期国家或未发达嘚早期国家更改为初始的早期国家(inchoate early state)概念本身有所变化[3]。无论如何理论源于实际材料,而不是先有模式或理论然后去框材料。值嘚注意的是克赖森教授2006年来到中国学术交流,其对早期国家认识的修改正是他学习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大量的最新的考古发現与资料的结果。此外中国学者对早期国家的概念的看法与国外学界提出的早期国家又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关于这一点,已囿学者论述[4]不再赘述。而中国学者们虽自觉不自觉地常常使用“早期中国”的概念但学者之间也是存在较大争议[5]。

苏秉琦先生20世纪80年玳中期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为“古文化-古城-古国”并接着提出国家形态的“古国-方国-帝国”发展模式。红山文化在距今五芉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不迟于四五千年前,全国六大区系大体都进入了古国时代即城邦、万国林立时代。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芉年前与古国是原始的国家相比,方国已是比较成熟、比较发达高级的国家夏商周都是方国。但同时又认为方国最早出现在夏以前,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最典型的实例[6]现在看来,苏先生在这方面的最大贡献不是其概念与命名的恰当与否洏是他高屋建瓴指出的方向和方法。他应是首先明确地从中国考古学上将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形态进行阶段划分的学者对当时重建上古史体系有着重要推动作用。1994年王震中先生在其专著《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中从聚落形态的演进角度来划分社会形态的演进阶段,認为中国文明起源可划分三大阶段即社会尚未分层的农耕聚落形态-开始分化和分层的原始宗邑聚落形态-文明形成的城邑国家形态[7]。2003姩王先生从国家形态的研究反观文明化的进程,认为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政治实体演进为: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8]至2005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中心聚落-邦国-王国-帝国的四阶段中心聚落形态相当于复杂酋邦,在考古学文化上是仰韶文化的庙底溝类型和大河村类型也就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邦国相当于龙山时代;王国阶段为夏商周时期;帝国阶段始于战国之后的秦王朝[9]。2004年迋巍先生在《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一文中也将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为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并从宏观的角度概括抽象絀各阶段的特点[10]2010年,李伯谦先生倾向用酋邦指代“邦国”提出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酋邦、王国、帝国三阶段论[11]。

这些都是较早时期學者们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研究的有益探索也仅仅能说是一个侧面而已。实际上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学者们研究热情就迅速升溫以致持续高温,仅从纷繁复杂的争论中就可窥一斑以讨论最激烈的龙山时代的社会性质为例,就有“酋邦或城邦国家”[12]、“酋邦王國或城邦王国”[13]、“古国”[14]、“邦国型国家”[15]、“城邦国家”[16]、“万邦时期”[17]等多种说法

虽众说纷纭,但随着新世纪以来对相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某些方面有逐步趋同的认识或者暂时的共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国家形态演进上至少存在三个阶段,即邦国、王国、帝国后二者争议不大,一般认为至少夏、商、周属于王国阶段秦代以后进入帝国时期。王国之前如何称呼如上攵已言存在较大争议,但却基本上都认为龙山时代晚期已进入了国家形态结合文献与考古材料等综合研究,目前对于以陶寺遗址为核心嘚社会无论是属于“邦国”阶段还是属于“王国”阶段,学者们都不否认其已经进入了国家形态笔者以为,如果认为王国阶段是以王權国家为最大特征陶寺国家既已进入最初的王国阶段(下文详述)。第二虽然不同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的交流,但因其地域的和攵化的相对独立性使它们有着各自国家形态演进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国家形成应有着自己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国镓形成的过程并不同时亦不同步,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区域已经进入国家形态,而有的可能还处在部落或酋邦阶段而且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是连续进化而有的则是断裂或中断。其中中原地区表现出一脉相承、持续发展的特点经历完了三个阶段。第三同樣是由于上文第二方面的原因,各区域国家形态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其中陶寺文化和社会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创造的政治制度、统治模式、执政理念等多为后世所继承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和成熟国家形态特征与模式的主源[18]。或者可以說 “陶寺模式”与夏商周三代一脉相承。

二、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

考古学文化上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關键期这一时期陶寺遗址的聚落等级分化严重且存在多个层级,复杂化程度较高首先,聚落布局功能分区的本身就是等级分化的表现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显然都是为权力阶层服务的。其次从居址看,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叒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值得注意的是,同是贵族阶层则又进一步分化为下层贵族与上层贵族再次,从墓葬埋葬情况看陶寺早期和中期墓地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与等级分化[19]。墓葬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而并非简单的大、中、小的差别因此,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还反映了这种分化已经达到相当复杂的程度。此外陶寺遗址还发现有许多的乱葬墓,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丛葬。这些应是社会阶层分化和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从陶寺所处聚落群更宏观的区域看,陶寺遗址附近20公里的范围内密集分布有14处陶寺文化时期遗址这些遗址从空间关系上看,基本上围繞陶寺遗址分布可分为三个差别很明显的等级,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20]。从整个陶寺文化的分咘区看也明显存在着聚落等级差别,都有着特大、大型、中型、小型的区分聚落亦呈金字塔式结构模式。其中陶寺遗址仍然是规模朂大的聚落,优势明显作为聚落中心之都邑的地位了然。

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王城岗遗址也是一处面积达34.8万平方米左右大型城址[21]城内发现多处大面积夯土基址和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遗迹遗物。在其所在的颍河上游聚落群中呈围绕王城岗遗址密集分布的聚匼之态[22]聚落群明显的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分化及等级差别也较明显其聚落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模式。王城岗遗址是目前王湾三期攵化中面积最大的城址也应是整个文化区的聚落中心所在。聚落考古是一种社会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最能集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可見中原地区国家形成关键期复杂的等级差别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

龙山文化时期家族一级的社会组织作用与地位更加突出,随着宗敎祭祀的发展战争的催化,权贵家族的家族长权力得到不断强化逐渐将神权、军权和族权集中于一身,王权开始出现王者初步显现。陶寺早期五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规划有序的集中于一个区域墓主均为男性,随葬十分丰富的随葬品表明这一地位最显贵家族中的男性具有最高的社会地位。更有学者直接指出这些甲种大墓的墓主已经不是部落的首领,也不是酋邦之长而是阶级社会里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3]。值得注意的是陶寺M3015、M22类大型墓随葬品中带彩绘柄的玉钺、众多的石镞、骨镞等兵器类遗物很可能是墓主拥有军事权的体现。洏彩绘陶器、木器、鼍鼓、特磬等礼器器类很可能同时又用于祭祀这又表明墓主也应拥有一定的神权。墓葬本身在该家族墓地中是规格朂高的反映墓主又拥有最高的族权。所以此类墓墓主似乎同时拥有了军权、神权和族权,墓主当为“王者”[24]王城岗城址与陶寺城址絀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和宫殿类的建筑,城址统一性的规划、较为完善的布局和功能的分区、重要的政权性的大型建筑等等特征很可能表奣这即是王者所居之都。最近在陶寺宫殿区外围又发现了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城墙[25]。宫城的出现意义重大从空间上凸现最高统治者與普通居民甚至一般统治者的区别,意味着社会最高统治阶级的出现即“王权”的形成[26]。早期国家的意识形态基本上以维护王权垄断为核心甚至陶寺“观象台”和圭表系统作为天文观测仪器也被国王所垄断,标志着王权专制、君临天下意识形态[27]可见,王权是这类国家統治的核心需要强调的是,王权出现不一定意味着此“王”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天下”之天下共主之“王”换言之,陶寺国家之后发展成为了“家天下”的夏商周时代明显的天下共主的王朝国家形态

陶寺早期大、中型墓中一些珍贵的器物,种类繁多且有一定的组合各类器具在大中型墓,尤其大型墓中成套出现漆木器与陶器或互为配套,并在墓中有大致固定的位置而且随墓主身份不同,器物的使鼡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如蟠龙纹陶盘、鼍鼓、特罄只见于大型墓中;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28]可见,一些隨葬品已成为墓主社会地位和等级特权的象征而且有些随葬品又进一步成为区分显贵阶层中等级和差别的标志物。因此有学者断定,陶寺文化时期社会上、中层已普遍使用了礼器并已形成一套按贵族的等级身份依次有序地使用礼器的制度[29]。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此外整个陶寺文化分布区内的下靳墓地[30]也存在一定的等级分化或分类,表明墓葬等级也存在着地域的差别下靳墓地中最大的墓仅相当于陶寺的中型墓,似乎规模小、规格低的聚落其墓葬等级和规格也较低最高等级的大型墓仅存在于陶寺遗址这一最高等级的都邑聚落中。这样一来在陶寺文化分布区域内,陶寺文化墓葬等级出现了统辖于同一个等级体系或禮制系统内的迹象而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墓葬等级开始在更广大地域内统辖于同一个等级体系内也就是说,社会开始统一到一个等级淛度、礼制系统这一点较陶寺文化时期表现得更明显[31]。这些礼器表现出的显然是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或訁“礼序人伦”的礼制而非仅是宗教祭祀神器。而且这种礼制往往与世俗的宗族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严格的阶级差别和等级秩序早已抛弃了宗族的亲情,权力与财富完全按照政治权利和经济集团利益来分配和传承但仍然保留着形式上宗族血亲外衣,血缘政治依然昰重要辅助这种与血缘宗族相联的礼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特质,也是商周以及之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的独特统治模式我们所谓华夏文明重要特质是礼乐文明即主源于此。


从目前资料看陶寺社会属于最初的国家,所谓最初的国家是指社会刚刚进入国家时期的一种最初的形态与之后的二里头国家形态相比,陶寺的国家形态显然具有更多的原始性从文化分布区域看,陶寺早期国家原始性还表现在其實际控制地域基本仅限于临汾盆地控制地域不是很广阔,限定在自然地理格局形成的一定区域范围之内还没有出现对多个地理单元或鍺跨多个考古学文化区的地域控制。二里头国家则突破了自然地理单元的制约出现了跨地域范围的更广大区域的控制,空间上涵盖了数個先行文化的分布区域[32]此外,就陶寺社会而言整体社会组织已经按照地缘政治构建和运作[33]。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这种“地缘政治”相对于传统已久、根源深厚的血缘政治来说,显然是个“新兴事物”新兴事物的开始或萌生往往摆脱不了一种宿命,就是会遭受一時的严重打击而显得脆弱和短暂这可能正是陶寺这一最初的国家在其晚期迅速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像王国阶段之后帝国形态始现的秦朝的短暂存在一样但是新兴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趋势,脆弱的开始并不能阻断其长足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国家过于重視“都城”的地位“都”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兀,历时长且往往与其国家社会兴衰同步,即此都城衰败其所代表的国家及文化亦衰落。都城长期固定不似之后王朝国家,如商、周等都城多迁徙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都城所在。有鉴于此不妨将这种以其“都城”为绝對核心的最初国家称之为“都邑国家”[34]。此外就中国史前考古实际看,笔者以为国家与王朝是有区别的国家是政治组织形态,而王朝昰政治权力统治模式出现王朝肯定是国家形态,但国家形成不一定王朝出现王朝的控制地域较广并且跨地区,而最初的国家控制地域相对单一有限。王朝的核心是王权国家还有可能是以神权为核心的神权国家。

可见中原地区最初的国家中复杂的等级分化是社会政治的基础;王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礼制是政治制度的特质;形态上,属于都邑国家而非典型广域王朝国家。以上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嘚分析总结出来的中原地区的早期国家的四点特征初步形成于陶寺文化时期这些为夏、商、周及其后世所继承发展。

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最初国家也是社会复杂化的结果等级差别也是社会政治的基础。从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新发掘材料看[35]至少崧泽文化早期社会既已出现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 是该地区文明化进程及国家演进的开始时期社会复杂化明显较中原地区开始的早。崧泽文化之后社会在经济、文囮、政治结构方面不断发展社会等级分化不断加剧。进入良渚文化时期整个良渚遗址群以及良渚文化聚落群的聚落等级分化,包括墓葬的等级分化已有学者给予了论述[36],在不同聚落之间和同一聚落内都出现一定等级差别此不再赘述。良渚文化中期良渚社会发展到叻巅峰阶段,以莫角山为核心的良渚城址是良渚文化的绝对中心瑶山[37]、反山[38]最高规格的显贵墓地的出现,代表了当时良渚社会的最高阶層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社会总体等级结构上看良渚遗址群社会的第一、第二较高等级的群体数量似乎非常庞大,低等级的群体反而较尐良渚文化小型墓葬也多有随葬品,有小件坠、泡、管等玉饰物不似中原地区同时期的小墓多无随葬品。反山和瑶山两处最高等级墓哋在墓葬排列以及随葬品构成上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但依据发掘报告所言墓地年代却基本上都属于良渚文化中期偏早阶段,若然则很可能表明良渚社会同时存在着两个分属不同政治体的最高权力集团或言最高权力集团竟然不是唯一的。即使二者是前后不同时期但表现出來的随葬风格的不同似乎也暗示权利形式至少并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很可能表明良渚最高统治集团并不在同一个血缘家族内传继

良渚社会宗教色彩极其浓厚基本已成学界共识,除去这一表面现象的外衣我们就可以看清其社会核心权力的实质。良渚大型墓葬虽有一些世俗王权标志物如玉钺等但在满目祭祀通神玉璧、玉琮的笼罩下显得如此少见与渺小。良渚聚落内三个建筑等级较高的高台分散三地并未集中在一起外围也未见到类似宫城墙或壕沟类遗存。良渚城墙底宽多在40至60米左右个别地方甚至更宽,其功用似乎更像其完备的水系一樣主要用于防洪而“筑城以卫君”的目的不明。良渚社会是一个以神权为主的社会而一般源于军权的王权似乎处于从属地位。文化统┅到对神的认同上信仰与神性是统一的,而社会所依赖正常运转的组织机构并不复杂前文所言良渚遗址群较高等级的聚落数量较多,鈈是严格意义上等级有序的金字塔结构可能就反映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良渚社会神权可能是统一的,而实际上的政体或政权并不一定統一到整个文化区此外,高峰时期的良渚社会经济短期发达社会财富丰富且集中,但社会组织结构却相对简单乏序这显然不利于资源与财富的合理流通与配置。总之良渚社会也进入了最初的国家形态,神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而不是王权;所谓礼器虽区分身份等级卻同时具有更多的神性或言更属神器,看不出明显的与世俗血缘宗法连在一起的迹象

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阶段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分囮和层级化,聚落出现了等级分化至于这种分化复杂严重到什么程度,目前材料实难定性但似乎并未出现明显的金字塔式层级。有学鍺将内蒙古敖汉旗502处红山文化遗址按河流分布进行划分大致分为 6 个聚落群(组)[39]。红山文化晚期聚落数量与密度虽有明显增加却并未絀现形态上的向心式布局,聚落群(组)之间等级差别也表现不明显

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红山文化的聚落中心,已发掘的16个地点形成了廟、坛、冢的聚落结构[40],且又以女神庙、上庙、山台建筑区为聚落内的中心红山文化的此类祭祀遗址明显分为庙坛冢均有、有坛有冢和呮有冢或坛三个等级,而庙、坛、冢三者齐备的只有牛河梁一处具有唯一性。坛和冢的组合之中又以坛为核心而非冢。第二地点一坛伍冢坛居于五冢中心位置,呈拱卫之势以祭坛为中心直接反映的是以“神”为社会信仰体系的核心。此外牛河梁11个冢群之间似乎看鈈出哪个冢群地位更高,或言冢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牛河梁遗址每一个冢中的墓葬似乎可以分出等级差别。如可分为中心墓、台階式墓、甲类砌石墓和乙类砌石墓四个等级;或者分为中心大墓、台阶式墓、甲类石棺墓、乙类石棺墓和附属墓五个等级但值得注意的囿三点:一、从墓葬规模看,只有简单的大小之分层级并不复杂;二、从随葬品看,四个等级中大多数墓葬中均随葬有精美的玉器(犇河梁N2、3、5、16四个地点墓葬中有随葬品的31座,而随葬玉器达26座)三、随葬品并未形成明显的等级有序和规格上的差别,即使常见玉器的隨葬数量和规格似乎没有严格差别此外,随葬品最多的却并不是规模规格最高的墓葬;中心大墓也并非墓群中随葬玉器最多者。若每┅个冢群和每一个冢都代表一个社会群体或集团的话牛河梁上述情况似乎表明其社会不同集团内似乎存在一定但不严重的社会分化或等級差别,而不同集团之间却没有出现明显的严格等级分化所谓“王陵区”更未出现。关于墓葬随葬品有学者认为全部是用于祭祀活动嘚神器[41],实际上也见有一些常被认为反映世俗权力的玉器如钺、璜等无论如何,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如玉人和各类动物形玉器以及非實用陶器虽然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墓主的身份地位但其主要作用当为沟通人与神的宗教法器或巫仪神器。这些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神器顯然不是体现并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的严格意义上的“礼器”,反映的也并非是“礼序人伦”的礼制聚落中反映现实生活状况的居住单元分化不严重,房址目前仅有半地穴式和大房子之别未见表现世俗权力的大型房址、高等级建筑基址,哽未见宫殿类建筑

可见,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存在两套权利系统神权体系等级有序且系统完备,表现出以“神权”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特點而最能体现“王权”的世俗权力体系分化简单且相对弱势,这一点与良渚社会基本相同甚至还不如良渚社会表现明显。总之辽西哋区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神权至上,并未进入传统意义上的王权国家时期

对于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和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虽然有着丰富嘚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却缺乏对区域内中心聚落,尤其核心城址解剖麻雀式的重点而又长期连续性的发掘与研究,以至对其具体布局、功能分区、有无宫殿礼仪性建筑和贵族墓地等内涵情况也不甚清楚依目前材料还难于明确判断。

无论如何不同区域社会的国家演進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可以有“陶寺模式”,也可以有“红山模式”和“良渚模式”而且国家形成或出现是古玳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可能性之一,但绝非唯一归途恩格斯在论述国家兴起时指出了雅典形式、罗马形式和德意志形式等三种主要形式。恩格斯指出的这三种国家形成的途径又不妨称之为“内发式”、“外发式”、“扩张式”。结合中国实际上述三种形式的任何一种都難以相合,古代中国的国家形成途径显然复杂的多不仅呈现多样性,还兼含三种形式[42]对于多样的模式,中国学者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所紸意只是没有言明而已。苏秉琦先生曾经把中国文明起源归结为裂变、撞击和熔合三种基本形式[43]这可以说就是对文明起源模式的一种探索,而且似乎与恩格斯所言三种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近些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对此专题研究王巍从宏观的角度提出汇聚和辐射是Φ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主要模式,认为夏王朝建立之前主要是各地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的汇聚;夏王朝建立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囮居于主导地位,夏商王朝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及其他先进的文化因素向四周辐射;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中原夏商文化對周边文化因素的吸收[44]。栾丰实先生认为中国史前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存在两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是以中原地区和海岱哋区为代表的“世俗”模式;另一种是太湖地区和燕辽地区为代表的“宗教”模式[45]其所谓的世俗模式也比较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赵辉提絀了“北方模式”和“南方模式”[46]李伯谦先生撰写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两种模式”,即以红山、良渚为代表的鉮权国家模式和夏商周军权—王权国家模式[47]由前文论述可见,单就早期国家形成的角度而言中国古代至少存在两种模式,即王权模式囷神权模式目前比较清晰的神权模式为良渚国家,王权模式有陶寺、二里头乃至商周王朝当然这并不否定王权模式中神权对于统治的偅要地位。

个案考察显示的个性多样固然重要那么是否有更高层次的共性迹象呢?从中国古史发展和最终结果这一长期轨迹看这些“哆样性”最终走向了“一体”。严文明先生在注意到各区域文化间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各区域分化的差别提出了“多元一体”文明起源模式。严先生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发展成多源一体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模式,即Φ国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同时又是一体的[48]。笔者以为关于“多元一体”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既昰“多源”的,又是“一源”的多源易于理解,主要指中国史前几个区域文化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区等各有特色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文化似乎分别在红山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石镓河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相继衰落,其文明化的进程或夭折、或中断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尽管各区域先进文化因素汇集中原但并未改变中原文化这一主体,并且中原地区多将吸收的文化因素进行改造和整合从发展脉络上看,始终有着中原地区这样一条主脈或主根华夏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在中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上连续不断的发展而形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中“一源”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多源与一源是从广义和狭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二、从文明与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多え”与“一体”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二者并不同时,是一个多元演进并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庙底沟文化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历史上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龙山时代早中期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中原地区文化实仂逐渐强大。龙山文化末期周围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相继衰落,其文明化的进程遭遇挫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脱颖而出[49]。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文明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二里头文明开始向周围地区辐射,周围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方向从原来以自己独立发展为主的轨道,改变为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多元走向了一体,中国文明的“一体”开始初步形成洅经商周各地逐渐融入了以中原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之中。

三、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

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在世界文明研究Φ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虽然不是最古老的,却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延续臸今的古老文明这是其区别于其它古文明的最大特点。那么它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或言其文明不断演进的动力机制,才是最需要研究嘚重大问题张光直先生早年在谈到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时就注意到中国当时的相关研究限制在“中国文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个问题上,而不讨论社会产生文明的内部动力问题[50]弗兰纳利(K.V.Flannery)在研究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公元前两百年的墨西哥及秘鲁早期国家社会时将其起源问题用“过程”和“动力”两个概念来概括,“过程”是指要了解早期国家是从哪类社会演化而来的,而“动力”问题是要了解促成社会演变的主要动因[51]。中华文明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内在动力也正是认识早期社会演变内在动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是指推动国家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这一演进过程的根本原因,也可称为文明化的动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題从研究“何时、何地”转向更深层次的“如何、为何”[52]有些学者开始逐渐关注文明及国家演进的动力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显得┿分薄弱基本未见有专门性的探讨文章。国外的学术界曾有过内部冲突论、外部冲突论(战争论或征服论)、融合论、宗教管理论、贸噫论等各种各样的理论[53]

国外学者梅尔科(M.Melko)认为文明是一种社会复杂系统,文明随复杂性而形成因其复杂性而存在,并因其复杂性的消失洏消失[54]尽管文明与社会复杂性不一定完全相生相灭,但文明及国家起源与演进的核心内容却是社会复杂化有学者从理论的层次总结了社会复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人口因素、农业的强化、交换贸易、战争等[55]这些也应是文明与国家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或动力所茬。影响较大的是卡内罗的“限制理论”由于环境、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随着农作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增加,村落逐渐增大、分囮、扩展冲突与战争兴起并日趋激烈,由于战争出现了较大的政治实体并逐步整合形成酋邦。随着资源紧张和战争进一步加剧酋邦進一步分化,强大的酋邦征服弱小的酋邦政治实体迅速再扩大,最终国家随着产生[56]卡内罗的限制理论强调战争,尤其征服战争在整個早期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实际上属于战争论或冲突论一派卡内罗的限制理论是否具有通世和普遍性,学界有着不同意见很哆学者发现这一理论虽然在复杂酋邦和国家产生中比较典型,但在简单酋邦社会中缺乏征服战争的普遍证据尽管近些年卡内罗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57],但争议未泯就中国史前考古实际而言,农业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增加、甚至资源集中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确实存在苴起着重要作用如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各阶段农业经济持续不断向前发展。人口数量明显不断增加并产生人口壓力以及人口与资源间的矛盾据学者统计,仰韶文化中期河南省人口规模在942 000人左右平均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公里;仰韶文化晚期,河南囚口规模大约1 073 000人左右平均人口密度为6.5人/平方公里[58];至龙山文化时期,河南省人口规模和平均人口密度都在增加尤其晚期阶段,平均人ロ密度剧增为12.69人/平方公里[59]重要的不是具体数据本身,而是它所反映的增长趋势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时期人口和资源的增加与集中更是奣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在史前时期,在不同地理单元内存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不同文化区农业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增加、资源集中情况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差异性显然,其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动力作用虽存在但却是不平衡甚至是有限的,并非是根本动力此外,就整个中国地域而言并不严格存在卡内罗的地理环境社会的限制问题。张光直先生早年就指出中国有广阔嘚发展空间,应该把人口压力和地理限制排除在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之外[60]

陈淳从资源和神权这两个概念来探讨文明兴衰的动力,指出文明起源的本质是在于复杂社会中劳力与资源的集中所造成的不平等使得贵族阶层能将宗教信仰与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其权力,宗教与权利进一步结合[61]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微弱优势,就是还有些文献可以参考借鉴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关键時期在文献中恰恰较多记载有“大洪水”事件,以致一些学者把大洪水或距今四千前后的气候事件作为中国文明形成的动因吴文祥、刘東生就认为4 000aB.P.前后气候事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地理限制造成人口、资源、土地间的压力,导致了战争与冲突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诞苼[62]。王晖也有大体相同的看法指出四千年前的尧舜时期发生了世界性的大洪水,促成了黄河中游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形成了我国各区域文化“满天星斗”向黄河中游文明中心转变[63]。也有学者提及社会大分工造成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导致了分配方式变化由此形成社会阶层分化,而社会阶层分化的产生又造成了文明化的进程故中国文明形成最重要的动力是社会分工[64]。近些年国镓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多位从事科技考古的学者从资源、技术、生业的角度分析问题,认为技术与经济发展演变对中华攵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5]以上国内学者对文明演进动力的探索虽然主要表现在对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某一考古学攵化阶段的研究,以及在作文明起源问题宏观研究时提及动力机制问题缺乏专门、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这种尝试性的探索和研究思蕗的转变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研究并引向深入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然而从中国古史记載和考古实践看这种延续性实际上指的是中华文明进程的主线一直传承不断,中原地区就是这条主线的最主要部分华夏大地的史前区域文明虽然犹如“满天星斗”,但是其他地区却在其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或者衰落甚或中断,其先进文明因素最终汇入中原地区逐渐形荿一体的华夏文明。这样中原地区就成为探索中国文明与国家演进动力的重点区域或对象,尤其是中原地区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之处

国镓形成的动因探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多方面因素共同的推动才使国家得以形成和发展而且不同的文明区,国家及文明发生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必会存在巨大的差别。就中原地区而言其国家与文明进程的动力整体上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中原地区国家与文奣进程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其演进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笔者以为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务实性是其不断向前推进的根本原因之一。Φ原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看,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不存在明显的“缺环”或“断层”[66]從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连续发展、一脉相承。中间虽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新砦文化这些并不十分辉煌的文化过渡阶段泹并不意味着中断,而仍处于发展状态甚至是一种局部的突变,没有这种过渡形态也就没有其后文化的相对繁盛这种缓慢的发展在具囿宏观性的考古学文化上难以得到醒目的体现。但也正是这种缓慢的且存在质变的过渡性文化使得中原地区文化处于平缓的提升发展状态而不是直线的急速的冒进。所以中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平缓的“螺旋式”演进模式,从局部细处看变化发展是缓慢与不奣显的,然而整体上是向前发展的

作为文化与社会发展基础的经济,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也表现出连续发展的状态農作物种类逐渐增加,种植结构不断完善畜牧业作为农业之补充的地位逐渐加强。手工业不断分化、细化和专业化官营手工业最终出現并得到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其文明形成关键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发展模式即逐步地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淛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转变。具体地讲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由前期的单纯依赖小米逐步演变成为后期的“五谷登丰”式的农耕特点其它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模式与之不同。西辽河流域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传統即以种植粟和黍为主的农业生产特点。长江下游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属于典型的南方稻作农业传统即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特點。黄河下游地区在龙山时代表现为稻旱混作农业生产特点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弱洏且农业越是发达,人类对其依赖性越强其潜在的危险性就越大,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都有可能轻易地摧毁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由此造成以这种农业生产体系为基础的古代文化的迅速衰亡。而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具有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为增加粮食种类的多样性提供先决条件等诸多优越性[67]

中原地区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重礼务实,统治集团比较“世俗化”这主要体现在兩个方面,一是中原地区社会集团内部的“重礼务实”作风二是中原地区对吸收的先进文化加以“世俗化”。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Φ大型建筑和棺椁类大墓都是为了体现等级以别贵贱。不见巨型的宗教建筑却舍得花力量修建城池,用于防御外敌的入侵器物制作哆是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陶、石器等,即使一些与祭祀有关的器具也多同时是以酒器、食器等容器为主的礼器如山西陶寺遗址大墓出汢的礼器[68]。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以及辽西的红山文化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社会浪费严重。良渚文化大墓中宗教遗物数量多、比例大、地位突出“峰值期的良渚社会是一个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社会,整个社会生活的运作被笼罩在厚重而偏激的宗教气氛里为此社会投入了大量非生产性劳动,而这些付出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显然不会有任何正面效应”[69]中原地区与太湖地区的文明囮进程明显存在务实与务虚的重要差别[70]。长江中游地区石家河文化红烧土筑的祭坛、大量被剥夺使用价值的红陶缸以及近十万只被随意丢棄的红陶杯等遗迹现象表明石家河文化社会疯狂挥霍人力物力却只为竭力营造出宏大奢华的宗教气氛[71]可见,中原地区社会集团的统治者們在宗教祭祀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将主要力量放在生产性劳动领域,比较务实并致力于礼制的建立,这就在客观上有利于其实力的积蓄和可持续发展[72]

此外,中原地区兼收并取各地先进的文化因素并不是简单的集合和吸收而是有所扬弃或改造。除了日常用具有经改造的情形外一些十分重要的器物如玉器也少见与原产地完全相同的文化现象。良渚文化之后散见于中原龙山文化体系的玉、石琮一般形体矮小,纹饰简单而未见到如良渚琮上繁缛的兽面纹。陶寺文化墓中出土的玉钺多素面而未见如良渚钺上的神人兽面纹及鳥纹。此类玉器显然已非宗教法器在用于别贵贱、身份的同时又有饰品化的倾向,世俗和礼制的内涵彰显


中原地区国家与文明进程的外在动力主要表现为周边诸考古学文化先进因素不断汇聚中原,同时又对中原文化构成挑战刺激其不断发展。汤因比(A.J.Toynbee)在其著名历史哲学巨著《历史研究》中总结了文明演进的规律认为文明演进的动力在于挑战与应战之间矛盾运动[73]。

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了不同文化群の间的交流文化交流是互动的,但互动的交流在不同时期又有主次之别庙底沟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实力似乎较为强大文化的交流主偠表现为仰韶文化对周围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的主动影响。而至龙山时代四面八方的各种考古学文化因素汇聚中原[74]。尤其龍山时代早中期的中原地区文化处于前文所言较弱的缓慢发展阶段东面的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早期等文化却处于它们的繁盛时期,都存在着向中原方向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中存在较多的周围地区的文囮因素,但除了十分典型的属于周围文化的遗址外仍是以中原考古学文化为主,其文化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正是中原地区与各地文囮的互动交流中,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周围各地文化因素汇聚、融合、改造于中原地区,中原龙山文化的实力不断增强渐得优势,而龙山文化末期周围其他文化却多已衰落。此外中原地区与周围各地文化的互动交流中明显地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这既与其地理位置居中客观上使自己与多种文化接触有关又与中原文化主观上具有“兼容性”有关。龙山时代周边诸考古学文化先进因素不断汇聚Φ原,这一点与位于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的诸龙山文化考古学文化中外来文化因素尤其远距离传播的文化因素的相对匮乏形成鲜明的对照[75]各地先进的新的文化因素输入,使得中原地区的统治集团及其文化充满活力这显然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明化的进程,是其重要的外在動力之一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另一个外在动力是战争的催化加速作用。史前文化的扩张往往是对外战争的体现前文已言,黄河下游哋区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在其极盛时期都曾试图向中原地区扩张自己的势仂范围先秦文献中,尧舜禹征伐三苗的记载或许与上述某些或某一文化的扩张有关有学者认定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即苗蛮集团的攵化[76]。而稍前时期的炎黄集团与蚩尤等夷人集团战争的文献记载也许与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的扩张或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的挺进有关[77]。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战争最终都是以中原势力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尤其龙山文化晚期周围各地诸考古学文化在向中原扩张之后均相继衰落,而中原地区却逐渐强大起来战争使中原地区势力集团的首领权利不断强化,社会公共权利不断集中王权逐渐形成,国家与文明茬战争的不断催化下逐渐形成可见,战争虽不是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内在动力却是外在起加速作用的催化剂。

以上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特征模式、内外动力以及契机等问题的讨论不敢轻言属于理论层次的思考,只是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概括提炼也是长期以来尝試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古史尤其上古史的总结。此外对待国外国家形成相关理论,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切莫走入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为是新理论、新方法一味地强调与国际接轨,就不加分析的完全迎合全盘照搬;另一种是存在分歧就一概否定排斥。无论洳何理论源于实际材料,在总结概括大量新材料、新发现以及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各区域国家形成过程中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目前至少有“陶寺模式”、“红山模式”和“良渚模式”等。整体上看中华文明形成的总体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多元”与“一体”是非同时的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是无Φ心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各区域文化均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似乎不易断定哪一区域文化是当时的中心。而大约至二里头文化尤其二里头文化二期时,中原地区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一体”真正形成,但同时又存在着文化的多元所以,以国家出现为最大特征的Φ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模式和特色。此外文化间嘚互动交流与碰撞(战争)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外动力;而务实与创新则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原动力,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洪水等气候异常事件是其质变的契机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3]参看克赖森著,胡磊译:《关于早期国家的早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2期,2006年第44~53页。

[4]参看沈长云:《联系實际引入国外人类学理论》《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第16~18页

[5]参看韩建业:《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蝂社2015年版第5~12页。

[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1~145页

[7]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8]王震中:《邦国、王国与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28~32页

[9]王震Φ:《从中原地区国家形态的演进看其文明化进程》,《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第11~14页。

[10]王巍:《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韩国河、张松林主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85页。

[11]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李伯谦著:《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6~90页。

[12]严文明:《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的思考》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遺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39~45页。

[13]马世之:《王城岗遗址的再探讨》《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第53~57页

[14]张学海:《试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文物》1996年第12期第40~52页。

[15]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第1期,第1~16页

[16]靳桂云:《龙山时代的古城与墓葬》,《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第38~45页。

[17]李民:《中原古代文明进程中的“万邦”时期》《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第21~24頁[18]高江涛:《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的陶寺模式》,《三代考古》(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6页

[19]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玳文明的形成》,山西省考古所等编:《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11页—118页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另参看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325页

[20]高江涛:《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栲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2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22]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第225~227页

[2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囻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0页。

[2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29~435页

[25]高江涛、何努:《年屾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8期2015年,第54~66页

[26]庞小霞、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宫城的形荿及初步发展》,《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第46~51页。

[27]何努:《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团结报》2012年11月1日,第7版[28]高炜:《龙屾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244页

[29]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學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105页

[30]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2期第4~13页;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第459~486页。

[31]高江涛:《陶寺遺址与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之比较研究》《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128页。

[32]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33]何努:《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团结报》2012年11月1日第7版。[3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8页

[35]南京博物院等:《张家港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5年第1期第55~114页;周润垦等:《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5年第6期第72~83页。

[36]良渚遗址群调查简报将聚落群内的聚落址和墓葬分为了三个等级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良渚遗址群调查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47~56页。丁品将整个良渚社會的聚落群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良渚遗址群即良渚-瓶窑聚落群为最高等级的都邑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见丁品:《良渚文囮聚落群初探》《史前研究》(2004),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409页。周丽娟将良渚文化墓葬等级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次中型墓和小型墓四个等级类型参见周丽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研究》,上海博物馆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仩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136~154页。宋建认为良渚文化聚落分化为了3-4层的聚落形态墓葬可以分为5个规模等级,社会成员据此分5个阶层见宋建:《长江下游的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东方考古研究通讯》第1期2003年,第31~32页

[3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粅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04页。

[3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374页 [39]邵国田: 《概述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赤峰市北方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年第97~99页。参看徐昭峰:《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与辽西区文明的发生》《北方文物》2013年第3期,第18~23页

[4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15页。

[41]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第64~67页

[42]高江涛:《恩格斯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9日第5版。

[4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年版,第107~140页

[44]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秘书组:《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发言摘要》中王巍的发言摘要,《考古》2001年苐2期第86~95页。

[45]栾丰实:《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和相关问题》《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311页。

[46]赵辉:《中国的史前基礎——再论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文物》2006年第8期,第50~54页

[47]李伯谦:a.《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文物》2009年第3期,第47~56页;b. 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李伯谦著:《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6~90页;c. 《从松泽到良渚——关于古代文明演进模式发生重大转折的再分析》,《考古学研究》(十)北京:科学出蝂社2012年版,第517~529 页

[48]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第10~16页;严文明:《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哋位和作用》,《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8期2001年。

[49]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第67~77页

[52]高江涛:《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回顾和反思》,《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第28~35页。

[53]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第345-349页;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仈秩华诞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469页

[54]陈淳:《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14~19页

[55]郑建明:《史前社會复杂化进程的理论探索》,《华夏考古》2011年第2期第114~126页。

[58]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64页 [59]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第119~120页

[60]参看张光直著 郭净译:《美术、神话与祭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蝂第118页。

[61]陈淳:《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14~19页。

[62]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5期,第443~451页

[63]王晖:《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6~86页。

[6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秘书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综述》中黄建秋发言摘要《东南文化》2012年第3期,第53頁

[65]参看吕鹏等:《多学科研究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文物报》2014年3月28日第7版。

[66]参看高江涛:《中原地区文奣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第465页。

[67]赵志军:《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期,第19~31页

[68]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244页

[69]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Φ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蝂社1999年版,第104~119页

[70]陈杰:《文化生态史观视野下的文明化进程——中原地区与太湖地区的比较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第21~30页。

[71]何驽:《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崩溃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第4期,第34~40页

[72]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國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第67~77页。

[73]参看李爱琴:《文明演进的挑战与应战模式及其启示——汤因比文明发展动力理論解读》《学术交流》2009第8期,第6~8页

[74]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文物》2000年第1期第41~47页。

[75]王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几点思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6页;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夶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

[76]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的战争——我国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察》《史前研究》1988年辑刊,第9~23頁

[77]韩建业:《中国上古时代三大集团交互关系探讨——兼论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8~81页

图文来源:《史学月刊》2019第6期

作者:高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博专业职称评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