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民 何梁何利院士的儿子

青岛又签下6名院士 他们带来这些国内外顶尖项目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0月26日上午,由青岛市人社局与崂山区政府共同打造的青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院士智谷)开园仪式在崂山区举行,这也是全国首家投入运营的院士专家顶级人才产业化项目聚集园区。葛丽娜、管华诗、麦康森、刘维民等首批六位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及代表领到“金钥匙”,携项目正式入驻园区。
院士智谷位于崂山区九水东路621号,毗邻中国海洋大学,占地40.9亩,可使用面积约2.78万平方米,建有7栋多层建筑。作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区,园区定向引进和服务国内外院士专家和顶级团队,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入驻对象包括“两院”院士、国外院士及其它高层次专家及其团队。要求入园的创新创业项目必须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并符合青岛产业发展规划及创新创业园主导产业方向。此外,还要求拥有专有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入驻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院士或院士团队直接或间接持股等。
园区对入驻院士专家及团队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科研和专家公寓等用房,给予前三年免缴租金、后三年租金减半的扶持政策,并提供高端保姆式一对一的管家服务。目前,园区已入驻项目六个,分别是乌克兰地质科学院、俄罗斯矿业科学院葛丽娜院士的“工业微生物与蛋白复配黄金浸出项目”,中国工程院陈立泉院士的“石墨烯基钛酸锂快充电池产业化项目”,中国工程院管华诗院士的“海洋微生物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刘维民院士和中国工程院薛群基院士的“环境友好型高性能生物基润滑材料产业化项目”,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的“水产蛋白饲料项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庄德津的“氮化物半导体衬底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凭借自主创新推动的尖端科技,处于国内外技术前沿。
“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园区吸引了不同领域的院士专家入驻,有利于我们互相借鉴、学习,这一点非常重要。”首批入驻的麦康森院士表示,除了宽敞的办公、科研用房,园区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吸引他的重要原因。而来自乌克兰的葛丽娜院士则表示,她不仅看重崂山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还有当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下一步,园区将通过空间打造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力争到2017年,建设30人以上的两院院士人才队伍,100人以上的泰山学者及海外特聘专家人才队伍,培育各类创新创业团队400支,高端人才总数达到150人。培养出一批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转化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引进一个院士专家、带来一个创新团队、落地一批创新项目”的产业发展聚合效应。(记者
责任编辑:中石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中国内地十位院士当选国家科学家_西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674贴子:
中国内地十位院士当选国家科学家收藏
11月15日上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二十七届院士大会公布了新一届TWAS院士,来自17个国家的40名科学家当选,其中10名为中国内地科学家。此外,本届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宇亮荣获2016年TWAS化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与印度科学家共同获得2016年TWAS生物学奖。迄今,中国大陆共有TWAS院士215名,其中获奖科学家58名。另外,芬兰科学家Kulmala Markku Tapio和哈萨克斯坦科学家Yespolov Tlektes均是本国首位当选TWAS院士的科学家,也使TWAS院士来源国增加到96个。 下面来看看新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内地科学家详细情况: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研究员曹晓风曹晓风,女,196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硕士,1997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植物表观遗传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副主编、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杂志编委;先后获得美国“杜邦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称号。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陈发虎,男,1962年12月生,1984年获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今任兰州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2008年起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起任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科带头人。现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古气候委员会委员和陆地过程委员会通讯委员,国际地理学会(IGU)环境演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任国际地理学会(IGU)COMLAND委员会委员,国际古湖沼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平文张平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院士,主要从事科学计算、复杂流体多尺度建模与计算、移动网格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常务副主任。1999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青年教师奖;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于同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汪卫华汪卫华,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7月生于安徽宁国市,籍贯安徽宁国。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培源物理奖。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王贻芳王贻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2001年,38岁的王贻芳放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回国。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成长与发展。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蓬(女)李蓬,女,分子生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65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都县,籍贯江西宁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细胞内调节脂代谢的细胞器脂滴可通过特殊的融合方式而生长,在脂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等。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73蛋白质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谭蔚泓谭蔚泓,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前沿讲座教授,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室主任,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带头人,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分析化学前沿》主编。入选、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女)于吉红,女,吉林大学教授,1967年1月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山东肥城。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和1995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刘维民,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62年生于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材料化学研究。曾担任SZ-7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项目及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摩擦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2000年起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等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郑晓瑛(女)郑晓瑛,女,1956年8月出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所长。1988年和1991年分获北京大学历史学(体质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前获得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 5.12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院人口中心从事人口与健康从事人口与生殖健康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博士后工作和合作研究。现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人口科学合作中心所长(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环境与健康, 生殖健康,健康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西北商机网,众多创业新商机,创业项目大全!2017热门创业好商机,投资小,低风险!
兰州大学务实进取
恭喜兰州大学的陈发虎院士,陕西丹凤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党鸿辛_百度百科
党鸿辛(05.6.10),广西北流市人。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中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1]
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2]
1958工作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
1997年当选为。[2]
党鸿辛多年来坚持科研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向,在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为解决中国国防军工高技术领域重点型号建设中的特殊润滑难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
此外,党鸿辛还破解了中国制造、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信号传递问题的技术难关,并参与了“实践一号、二号”和“尖兵一号”等人造卫星的研制,为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
党鸿辛人物生平
1929年(民国十八年)6月,党鸿辛出生在广西省北流市隆盛镇。
1949年,考入化学工程系;1952 年因院系调整到华南工学院学习。
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今)化学工程系。同年在工业化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8年至1998年,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196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获得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199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当选为。
1998年5月,党鸿辛院士婉谢了南方科教机构的高薪邀约,率全家从兰州来到河南大学,成为第一位在河南省高校安家落户的“全职”院士。
1998年7月,任河南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研制“两弹一星”有功人员表彰大会,党鸿辛作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出席了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3年,党鸿辛作为学术牵头人申请的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博士点双双获批。同年,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日上午,正在修改学生论文的党鸿辛突发心脏病昏倒被送进了医院。住院期间,他并没有真正“闲着”,坚持将实验室一批急需整理的申报材料整理完。在医院他仍时刻惦着实验室,做完心脏手术仅仅两个月,就坚决转回学校医院。
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6岁。[1-7]
党鸿辛人物成就
党鸿辛学术贡献
党鸿辛是中国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他坚持科研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
的方向,在固体润滑学科建设和润滑材料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为解决中国国防军工高技术领域重点型号建设中的特殊润滑难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成功地研制出了数十种服务于军工重点型号性能各异的特殊润滑材料,包括“331工程”超低温高速齿轮的研究,解决了中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109”任务和“直九工程”国家重点军工项目,分别解决了控制鱼雷进攻方向和运行姿态的舵机组件的摩擦学问题和六种直九飞机配套的特种摩擦材料的国产化问题。针对摩擦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应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一系列的重要规律,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
20世纪60年代初期,针对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当时国外润滑材料研究的发展动向,党鸿辛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固体润滑的研究。这以后,作为该学科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坚持和发展了这一学科,为这一学科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使其在固体润滑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5]
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应用研究方面
党鸿辛针对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应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总结了一系列固体润滑的重要规律,如固体润滑转移膜的生成及其与耐磨性的关系;不同固润滑组分之间的协同润滑效应;PTFE的结晶构造与抗磨性及机械强度的关系;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的结构与润滑性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研究结果奠定了固体润滑学科的基础,并对指导新型固体润滑材料的研制,解决工程技术中的润滑难题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7]
物理和化学作用对润滑效果影响方面
在固体润滑过程中,表面物理和化学作用对润滑效果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党鸿辛及时把握住了这一
老人临终前还牵挂着毕业生安置
方向,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典型固体润滑剂PTFE和MoS2在与金属的过程中,在金属表面上氟化物和硫化物的生成对转移膜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在MoS2转移膜中,MoS2层状晶体呈基础面平行于底材表面择优取向,与金属底材的粘附产生于层状晶体的基面上;提出了磨檫机理的物理模型;探讨了石墨等固体润滑剂与ZDDP等添加剂在摩檫表面上协同形成复合润滑膜的作用机理;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改性作用机理;利用分子轨道理论探讨了石墨MoS2润滑性能的结构本质等。上述研究结果对固体润滑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国内外亦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国际摩擦学会主席Jost.H.P教授认为这是摩擦学研究的二十五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7]
应用研究方面
在应用研究方面,党鸿辛结合学科特点,注重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他和他的同事们先后为国防军工重点型号配套研制了数十种性能各异的特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31工程”三级火箭氢氧发动机中蜗轮泵的传动齿轮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如果没有有效的润滑,则运行时齿轮会因高速高负荷下的摩擦而产生局部高温、使齿间发生粘着和破坏,导致火箭发射失败。党鸿辛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技术路线,并最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固体润滑膜。多次的成功发射实践表明,该润滑膜性能稳定,技术可靠,解决了中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7]
重点军工项目方面
“109 ”和“直九工程”是中国“七.五”期间的两项重点军工项目,受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
委托,分别要求解决控制进攻方向和运行姿态的舵机蜗轮蜗杆组件的润滑问题和六种直九飞机配套特种润滑材料的国产化问题,这几种材料都是型号建设中无法替代的重要材料,由于使用工况极其苛刻,对所研制材料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党鸿辛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指导并参加了部分具体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所研制材料的性能全部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并已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7]
民用工业设备方面
党鸿辛还注重解决一般民用工业设备的润滑问题,为国家研制量大面广价廉的先进,其所参与发明的白色润滑成膜膏和PEP润滑涂层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7]
党鸿辛论文著作
党鸿辛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190余篇。[2]
主要论文如下:[8]
A facile way for preparing tin nanoparticles from bulk tin via ultrasound dispersion
2007年 14卷 1期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A novel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nanosilica in aqueous solution
2006年 35卷 1期
CHEMISTRY LETTERS
Surface-modification in situ of nano-SiO2 and its 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2006年 252卷 22期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tterns on DNA templates
2005年 249卷 1-4期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Study of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t and TiO2 under oxidizing atmosphere
2005年 250卷 1-4期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anocomposite tanning agent-MPNS/SMA
2005年 89卷 4期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EATHER TECHNOLOGISTS AND CHEMISTS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Raman spectroscopy of lipid Langmuir monolayer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2005年 42卷 1期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Alternativ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C3H6 on nanotube-like silver titanate
2005年 178卷 3期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O nanoparticles from liquid ammonia
2005年 40卷 6期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preparing indium nanoparticles from bulk indium via ultrasound irradiation
2005年 407卷 1-2期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党鸿辛人才培养
1998年党鸿辛院士到以来,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特种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上,为实验室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在短短的几年中连上几个台阶,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纳米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及与物理学科双双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化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经过他培养的门生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例如,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两院”院士后备人才便是他的得意门生。[4]
党鸿辛获奖记录
党鸿辛科技奖项
党鸿辛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2项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共26项。
其中,“固体润滑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2年)(排名第二)
“超低温高速齿轮润滑材料”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排名第一)
“超低温高速齿轮润滑材料”国家发明三等奖(1988年)(排名第一)
“齿轮润滑成膜膏的研制和推广”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排名第一)
“控制进攻方向和运行姿态的舵机蜗轮蜗杆组件的润滑问题”项目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排名第一)
“MFC-1型白色润滑成膜膏”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排名第二)
“MFC-1型白色润滑成膜膏”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95年)(排名第二)[2]
党鸿辛荣誉称号
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6]
党鸿辛社会任职
曾任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摩擦学学报》名誉主编[3]
党鸿辛人物评价
“我想老爷子可能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最典型的代表。坚定执著,讷于言而敏于行,踏踏实实,少有怨言。没有个人的休闲空间,也无奢侈的享受。”[4]
(河南大学校长 关爱和)
“我很敬佩他,很支持他。他一生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时间,最困难的时候都以工作为重。”[4]
(党鸿辛的妻子 黄萱荣)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科学实事求是。他想得多,实际做得多,说得却很少。做决策很审慎又很果断,夸夸其谈的事情很少。[4]
(党鸿辛的儿子党智量)
党鸿辛后世纪念
纪念党鸿辛院士暨先进摩擦学材料报告会
日是党鸿辛院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党鸿辛院士为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和发展以及为国防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于6月9日至11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纪念党鸿辛院士暨先进摩擦学材料报告会”。[9]
.广西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科院兰州物理所[引用日期]
.河南大学[引用日期]
.新浪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
.河南日报[引用日期]
.河南大学报[引用日期]
刘维民;陈建敏;张治军;研精探微,锲而不舍——忆党鸿辛院士[A];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引用日期]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引用日期]院领导集体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近两年国家科技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出...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开展啦!巡展将展示科研“国...
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30周年纪念日。
庆祝2015国际光年,讲述光学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背后故事。
【人民日报】走近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字号:&&&&&&】
  邵峰近照。  本报记者 赵永新摄&&& 邵峰简介???  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  邵峰实验室主要致力于研究病原微生物如何感染致病和宿主免疫如何识别和清除入侵病原的分子机制,目前已发现、鉴定了3个识别细菌主要模式分子的重要免疫受体/感知蛋白,形成了细胞质抗细菌天然免疫识别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为细菌疫苗和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他先后荣获霍华德·休斯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他作为首位大陆本土科学家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他作为第六位中国科学家,当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前不久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当选院士我不觉得有任何变化,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在他那4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里,身材微胖的邵峰不紧不慢地告诉记者。  他的生活节奏还是照旧:上午8点到实验室,晚上8点离开研究所;回家后陪孩子玩一会儿,等他们睡觉了再看看文章、写写东西,12点左右休息。  “我想我们这一代科学家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邵峰说,他希望在科学的海洋中自己的团队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不断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持续领跑国际前沿。  别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当初我决定要回国的时候,许多朋友说:你是不是疯了?”早在2005年,邵峰在北生所王晓东所长的“蛊惑”下,回到刚成立不久的北生所开展独立研究,成为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首批研究员。此前,他已在《细胞》和《科学》上各发表1篇论文。  截至目前,邵峰实验室已发表论文50多篇,被国际同行引用4000多次。自回国至今,他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研究成果多次被权威专家和学术杂志重点评述。  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邵峰说:“我们主要研究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也就是细菌入侵与人体免疫系统反入侵的‘战争’。”  回国初期,他聚焦于细菌的“入侵”——细菌如何感染和破坏宿主防御。他的实验室先后在《科学》上发表2篇文章,报道了两种全新的病原菌毒力作用机制,立刻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就在细菌入侵研究“顺风顺水”之时,邵峰在2007年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决定:转战人体的“反侵略战争”,探讨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的分子机制。  从一个驾轻就熟的领地转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挑战和风险之大可以想见。邵峰的想法是:天然免疫研究更有助于解决现实的医学临床问题。  “天然免疫的第一步,是细胞内的蛋白分子去感知并抓住细菌,我们称这个蛋白为受体。”邵峰告诉记者,此前国际同行在细胞膜上发现了这样的受体,并凭借这一成果于201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我当时就想,除了细胞膜,细胞里面一定也有这样的受体。”他解释说,如果把细胞比作一间房子,细菌就是入侵的坏人,细胞膜就是门口的保安——坏人如果不经过门口、悄悄穿墙而入,保安就形同虚设。“我们觉得,房子里的战争肯定更加激烈,应该找到房子里的保安。”  就在其他国际同行在细胞膜受体这个大热门上扎堆时,邵峰实验室把目光聚焦于细胞内的受体研究,并屡有斩获:2011年,找到了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他们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他们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  “其实那几年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邵峰说,他们对免疫系统的研究始自2007年,直到2011年才开始出成果。“当初我很担心学生们没有信心,撑不下去。”  “我想当时应该也有其他同行意识到细胞内受体的存在,但大部分人还是想跟风,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冒风险。其实研究就像开采金矿,你要找到还未被开采的新矿,并义无反顾地深挖下去,直到能不断挖出金子。”他笑着说,“别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我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学生可以随时进来讨论问题  邵峰的实验室在北生所的三楼,推门进入,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拥挤的学生办公室,右侧是生物化学实验室;最里侧的小房间,是邵峰的办公室。采访的间隙,不时看见有学生进进出出,或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或在电脑前查找什么。  学生,是邵峰引以为傲的另一“重大成果”。“我一年一般只招两个学生,有合适人选的话也会招一名博士后,从2005年到现在,从这个实验室走出去的博士、博士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告诉记者,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毕业后绝大部分到国内、国外的一流高校研究所深造,目前已经有好几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我招学生比较挑剔,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他是不是做科研的‘料’。”邵峰说,“我更倾向于刻苦踏实、绝不轻言放弃的学生。”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研究思路,邵峰更看重学生面对“实验失败”常态的抗压能力。  “学生是来跟我学习的,我招他们进来就要确保他们顺利成长、多出成果。”邵峰说,自建立独立实验室至今,他从没有“助教”,一直自己带学生。“我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学生可以随时进来,一起讨论问题。”  在实验室里,除了赶写文章,邵峰就和学生一起做研究,指导他们设计实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每逢周一下午,他都会安排一个学生作工作总结报告。他还让十几个学生和博士后分成两组,分别在周二周三上午与他坐在一起开半天的学术分享会,每个人都要把原始实验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谈谈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或者碰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每周五下午,实验室会花半天时间讨论别人的文章。这期间,邵峰还会针对个别的实验单独开会,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讨论实验接下去该怎么做。  李鹏是在2011年加入实验室的。在她的印象中,邵峰和学生们都是“同吃同做同讨论”。内毒素受体的发现思路,就是他和学生在食堂吃饭时“聊”出来的。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邵老师从不批评我们,而是给我们中肯的修改意见、鼓励大家发散思维,尝试从另外的角度继续做实验。”李鹏说,邵峰平时不苟言笑,其实脾气很温和,有时也会和学生们开玩笑。“他唯一发脾气的时候,就是看到我们的实验仪器摆放得不规整、实验习惯糟糕,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这几年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很好的成果,邵老师也只是淡淡地说:请大家不要留恋已有的东西,要经常清零、往前看。”李鹏说。  “70后”科研人员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应该力争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做领跑者  “当选院士后,我的家人比我更高兴。”邵峰笑着说,这些年自己最多在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对我来说,评上院士只是同行对我以往工作的认可,仅此而已。”邵峰说,当然,院士头衔也给他带来“额外”的工作,比如参加项目评审等。“我会努力找到平衡的办法,尽量把更多时间花在科研上;如果不是‘非我不可’的活动,就尽量不去。”  邵峰说,作为年龄最小的院士,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年轻科研人员做个榜样,把荣誉看淡些。“我希望更多同行明白,科学的天很高,踏实做学问就好,其它一切只是副产品。”  “与前辈科学家相比,‘70后’科研人员接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也拥有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源,不应该只满足于拿个奖、评个优,而要力争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成为领跑者,引领领域和学科发展。”在邵峰看来,虽然这几年国内的生物研究进展很快,但能持续领先,真正称得上国际主流实验室的还非常少。“我们或许有很好的论文和成果,但绝大多数是零散的、补遗性的个别亮点工作;能够自成一体、自创一派的还不多,更谈不上引领学科发展。”  虽然自己的实验室已在国际舞台上小有名气,但邵峰还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仅有亮点,更要有里程碑式的进展,持续领跑。比如说,5年、10年之后,这个领域有10个、20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是不是有1/3完全是你做的,另外1/3是你的工作带动的?”  让邵峰担忧的,是目前国内的“诱惑”太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院士……这些五花八门的“光环”让许多青年科研人员迷失了方向,甚至浪费了宝贵的学术生命。“科学家的心思一旦离开实验室,就很难再回来了。”  “我很庆幸自己回国后选择了北生所,在这里大家能够在安静的科研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邵峰告诉记者,今后他的实验室将两路并进:一是继续寻找更多新的重要蛋白分子、不断揭开细菌感染和人体免疫的生命奥秘;二是筛选化合物小分子,在治疗败血症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有所突破。  “除了陪伴家人、打打乒乓球,我没有更多的业余生活。”邵峰说,“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我们总在发现新的东西,一点点接近生命的真相——这是科学研究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原载于《人民日报》 &20版)
(责任编辑:麻晓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化管理处处长刘维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