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主要内容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主要的抒情手法?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適宜表现苍凉郁勃情绪的长调的有如《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凊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见《稼轩长短句》


最近看到有文友问“红了樱桃綠了芭蕉”的出处和意境,其实这两句并不是这首词的立意所在但偏又很有画面感,语句也清新所以知道的人很多,至于其出处倒被夶家遗忘了恐怕很少人记得南宋末期蒋捷的这首《一剪梅主要内容·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主要内容》这个詞牌,以周邦彦的“一剪梅主要内容花万样娇”和吴文英的“远目伤心楼上山”为正体但最著名的却是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

紅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个词牌的特点是通过一个七字句两个四字叠句互相交替,舒缓和急促节奏变化从而表现出韵律美感。而蒋捷的这首“舟过吴江”在表现手法上又更显丰富:

1、十二句句句叶韵。周吴正体和清照同调词都只是上下片各一、三、六句押韵但蒋捷却通过平仄通押(调是去声十八啸)和借用邻韵(平声二萧三肴四豪)让全词更具韵味,当然如果以韵脚更宽的《词林正韵》来论那此词每句都用第八部,完全押韵

2、四组四字相叠排句。这些排句重叠由散而整,让读者不仅更觉音乐性更是有画面重叠和心境重叠の感。由于蒋捷此词运用效果太好了乃至后来的唐伯虎等人都不觉学习和模仿,比如《一剪梅主要内容·雨打梨花深闭门》更是将重叠排句增加到了八组。

蒋捷的这首《一剪梅主要内容·舟过吴江》字词浅显,并不需要逐句解释其意朗诵时只需注意七字句缓读而四字句节奏有所变化即可,由于画面感很强当前又是春天了,其诗意相信大家都很容易感受到

是的,当前又是春天了不妨到外边多踏踏青,感受那“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看看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再不惜春,夏天就来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觀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剪梅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