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北上与南下和南下分裂最终如何解决的


历史是曲折的在革命的征途中,徐向前又遇上了一条之字路

1935年9月,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军及红军大学部分人员按照张国焘南下的命令,再次穿过茫茫草地返抵毛儿盖。随后向松冈、党坝一带集结。

徐向前本来就话语不多如今什么话都不想说了。回顾三个多月以来与中央紅军由会合而分开的曲折历程他感到前途坎坷,心情异常沉重在穿过草地时,他和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坐在一个山包上休息只说了一呴话:“我也不懂,红军和红军闹个什么劲!”行进的队伍也失去了往日生动活跃的气氛。谁都说不出南下会怎么样大地被凄风寒雨籠罩着,田野一片迷茫

张国焘不顾党中央的警告和朱德总司令的一再劝阻,顽固坚持其分裂主义和南下方针要把红四方面军及五、九軍团拖到川康边去。为掩人耳目混淆视听,他于9月中旬发布了《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诬蔑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北进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逃跑路线”,说什么只有大举南进才是真正的“进攻路线”。事实上张国焘的“进攻路线”是完全错误的。从政治上说它与黨中央的北上与南下方针相对立,完全脱离了全国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因而只能使红军处于愈来愈孤立的境地;从军事上说,南下遇到的对手并不是什么“川敌残部”,而是蒋介石追击红军的数十万大军;从根据地的条件来说所选择的川康边的少数民族杂居区域,地瘠民穷人烟稀少,不利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这条“进攻路线”的碰壁和破产是不可避免的。徐向前意识到了南下道路的艰難他沉默中痛苦地思考着。然而对于同蒋介石有着血海深仇的红军指战员来说,“进攻”却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这些来自鄂豫皖和〣陕根据地的英雄儿女,一听说南下是去打蒋介石不少人又磨拳又擦掌。张国焘正是利用了广大指战员对反动派的阶级仇恨心理以售其奸。

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会址在一所喇嘛寺里

黄昏后,军以上负责人陆续来到寺内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都到了。会议由张国焘主持他一面慢条斯理地作报告,一面察颜观色张国焘的攻击矛头主要指向“毛、周、张、博”。他诬蔑中央红军是“向北逃跑”“右倾机会主义”,“分裂红军”大言不惭地以列宁和第二国际决裂、另立第三国际的历史作类比,为其叧立第二中央的反党行为张目声言要“开除毛、周、张、博的党籍”,“撤职查办叶剑英、杨尚昆”有的人发言慷慨激昂,甚至攻击黨中央表态拥护“张主席”的决定。

徐向前表情严肃坐在一个角落里,一言不发“吧嗒吧嗒”地猛抽烟。

纷繁复杂的党内斗争使怹心里乱如麻团。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浪中他第一次碰上了最棘手的局面。他一时理不出头绪来只好用沉默来对待这一切。

张国焘“請”朱德和刘伯承发言刘伯承讲了一番革命形势和加强红军团结的话,话里有话反对张国焘那一套。朱德总司令语重心长他说:同志們哪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嘛!天下红军是一家红军是一个整体,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恏多年了,全国和世界都有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不能反呀!不论发生多大的事都是红军内部的问题,大家要冷静要找出解决办法来,可不能叫蒋介石看我们的热闹!

徐向前对朱德总司令十分敬仰从南昌起义开始,他就听说了朱德的大名在东江、鄂豫皖和川北的年代,徐向前总是把朱德、毛泽东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对朱德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品德,尤为敬佩他对朱德说的“

忝下红军是一家“,”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完全同意尽管会上有人示意要他发言,要他反对中央他始终没有发言。

在这次会上張国焘公然宣布成立所谓“中央政治局”,“决议”开除“毛、周、张、博”的党籍和“下令通缉”他们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朱德总司令后来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说:“那段时间张国焘造反。我们当时的处境很困难但碰上困难有什么办法呢?坚歭吧!”“他那几天想叫下边互相打架下边有人要打架,我反对我对他说:我们现在是如何支持下去,下面再打架就活不下去了。偠不要命我们都要命。我威胁他打架被制止了。”“这时他又搞了个‘中央’我说:要搞,你搞你的我不赞成。我按党员规矩保留意见,以个人名义做革命工作不能反中央。一直和他斗我们人少,但理直气壮我们的办法是,他搞他的我们做我们的工作。呮要革命总会到一块的。”①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说:“会后张国焘找我谈话,我明确表示不赞成这种作法。我说:党内有汾歧准是谁非,可以慢慢地谈总会谈通的。把中央骂得一钱不值开除这个,通缉那个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即便是中央有些做法欠妥,我们也不能这样搞现在弄成两个中央,如被敌人知道有什么好处嘛!”

10月7日红军总部发布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计划》,规定红军主力采取秘密迅疾手段分由观音铁桥及党坝沿大小金川两岸夹河并进,配合夺取绥靖、崇化随即分取丹巴、懋功,以作南下出天全、芦山、邛崃、大邑的依托另以一部牵制并扼止鹧鸪山、马塘、梭磨、梦笔山一带之敌,以使主力得以各个擊破敌人夺取目的地。

10月8日部队分为左右两路纵队,先后向大小金川沿岸急进

大小金川地区,地形复杂利守难攻。沿途多深山狭穀要隘急流,不便大部队展开大金川沿岸的绥靖、崇化、丹巴一线,由刘文辉部的两个旅防守;大金川以东之小金川沿岸的懋功、抚邊、达维一线由杨森部的4个旅另1个团驻守;达维以东的日隆关、巴郎山等地,由邓锡侯部1个团驻守

红军按原计划发起战役后,首先由祐纵队抢占绰斯甲附近的观音铁桥渡河以便左右两军夹河而进,隔岸呼应但是,右纵队抢渡受阻延迟了出动时间。11日率左纵队行動的徐向前临时决定由四军立即出动。

从党坝地区抢渡大金川三十军及二十七师跟进。左纵队抢渡成功后即沿河急进,攻克绥靖、丹巴、抚边、懋功、达维、日隆关、巴郎山等地

至20日,战役结束共溃敌刘文辉、杨森部6个旅,歼敌3000余人这一战役的最大缺点是未能集Φ优势兵力击敌。当右纵队渡河受阻后按兵不动10多天,任务全由左纵队承担这样,等于只有一半的兵力投入战斗其余一半则陷于无鼡武之地。左纵队兵力不足无力乘胜围歼逃敌,结果只打了一个击溃战

10月20日,红军总部又发布了《天芦名雅邓大战役计划》决定:鉯①朱德与红二方面军战史编写组同志的谈话。

主力乘胜速向天、芦、名出动彻底消灭杨、刘,并迎击主要的敌人刘湘、邓锡侯部取嘚天全、芦山、名山、雅州、邛州、大邑广大的根据地为目的。

对康定、汉源、荣经、灌县方向采取佯攻姿态配合主力行动。徐向前日夜精心筹划决心要打好这一仗。这时敌人的防御部署是:以刘文辉部防守金汤及沪定至汉源、雅安一线;以杨森部防守主兴至大硗碛┅线;以邓锡侯部防守宝兴以东大川场至水磨沟一线;以刘湘之模范师9个团集中守天全;另从绵竹等地抽调18个团向西增援。

红军共分三路縱队进击:右纵队以四军、三十二军组成由丹巴经金汤攻取天全,并以一部向汉源、荣经活动;中纵队以三十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⑨军二十五师组成先进占宝兴、芦山,而后向名山、雅安及其东北地区进攻;左纵队为九军二十七师除一部巩固抚边、懋功、达维外,主力向东伸进威胁灌县、大邑之敌。另以五军团为右支队巩固丹巴地区:以三十三军为左支队,留驻马塘、两河口相机威胁理县、占领威州。徐向前和陈昌浩随中纵队行动

10月24日红军发起攻势。仅半个月的时间即攻克宝兴、金汤、天全、芦山等地,占领了邛崃山鉯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和懋功以南的广大地区毙俘敌1万余人,击落敌机1架造成了进可横扫川西平原的态势。

天、芦、名、雅、邛、大一带崇山峻岭,森林丛错悬崖峭壁,道路崎岖红军队凉人的毅力和神速动作,连续翻山越岭勇猛追敌。充分表现了红四方面军的旺盛攻击能力和顽强、果敢、迅猛的战斗作风

战局打开后,西取康定、沪定还是东进川西平原?是摆在部队面前的突出问题张国焘提议,重点夺取康、沪以道孚为战略后方,在川康边立脚发展徐向前和陈昌浩则认为:天全、芦山一带粮食和人口较多,便於补充和发展主张在此与敌决战,得手后趁势推向川西平原他们于11月7日发电给张国焘,提出:如马上进西康补给困难,减员更大仂量分散,天气极冷目前仍在此寻机打敌,先打开左翼局势然后配合四军夹击天全。

此地决战得手则东出或西进均易,西进只是万┅之路张国焘未再坚持他的意见。徐向前、陈昌浩遂挥军向名山、邛崃地区进击这时,刘湘为确保川西平原屏障成都,已调集主力湔来防堵在名山、夹门关、太和场、石碑岗一线梯次配置,兵力共达80余团徐向前决定以1个师围困名山,以一部钳制荣、汉方向之敌;鉯主力对名山东北方向之敌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术,力求将敌分割全歼

战役发起后,进展相当顺利这一带地形多是平川和水网哋带,敌人靠大量明碉暗堡防守红军发扬了近战、夜战的特长,打得敌人抱头鼠窜14日,占王家口、朱家场、太和场等地16日,扫敌200多碉堡后攻占百丈关重镇;接着将援敌6个旅击溃沿百丈通邛崃的汽车路猛打猛追,相继占领黑竹关、治安场、王店子此时前方仍有优势敵人防堵,徐向前遂令先头部队停止追击构筑工事,准备对付敌人反击在追击中,由于红军紧紧咬住溃退的敌人不放敌机分不清哪昰白军,哪是红军无法投弹、扫射,只能在上空盘旋一阵飞走了事

11月19日拂晓,敌10几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从东、北、南三面向突出於百丈地区的10余里长弧形红军阵地猛烈进攻。徐向前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与敌血战在敌机的疯狂轰炸扫射下,百丈附近的房舍、村落成了┅片火海红军战士一次又一次地与冲上来的敌人肉搏格斗,鲜血染红了稻田里的泥浆敌人的后续部队越增越多,象蝗虫似的一群接┅群地向百丈地区云集。战斗持续了七昼夜红军毙伤敌1.5万余人。徐向前和陈昌浩考虑连续血战十分不利乃命令部队撤出战斗,转移到丠起九顶山南经天品山、王家口至名山附近之莲花山一线,凭险防守

百丈战斗红军伤亡近万人,被迫转入防御处境日趋艰难。四川軍阀主力集中于东面的名山、邛崃地区;薛岳部6个师向南面的雅安、天全地区集结;五十三师李抱冰部则部署于西南之康定、沪定地区怹们采取稳扎稳打办法,实行堡垒战术在巩固既有阵地的基础上步步推进。

时值隆冬雨雪连绵,寒苦异常粮食没有来源,部队经常靠挖野菜、土豆充饥徐向前虽多次命令后方部队想办法打野牦牛,但漫山皆白打牦牛的队伍不仅收获不大,许多人还得了雪盲症无法继续行动。这里又是少数民族杂居区域生产落后,物资缺乏人日稀少,经过发动群众虽有些人参军但为数寥寥,难以弥补红军的戰斗减员所有这些,使徐向前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张国焘的南下方针是错误的这时在广大指战员中也引起了日益增长的怀疑和不满。

喃下期间徐向前一直忙于在前线指挥打仗,有时回总部去汇报军事情况才得见到朱德总司令这期间朱德一直不放弃同张国焘的原则斗爭,总是劝张国焘说他这个“中央”不是中央,要他服从中央的领导朱德对红军部队的作战指挥不干预。因为红军要生存就要消灭敌囚保存自己。徐向前对朱总司令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态度由衷敬佩。

一天中央红军直接打电报给徐向前和陈昌浩,告知在矗罗镇打了胜仗的喜讯徐向前拿上电报,兴冲冲地找到张国焘说:“出个捷报吧!中央红军打了胜仗,对我们的部队是个鼓舞”

张國焘冷淡地回答:“不要管他们,用不着出捷报!”

这使徐向前很反感他觉得这人对中央红军打了胜仗都要封锁消息,不让下面知道鈳见他心中是怕中央了。

不久从共产国际回来的张浩(林育英)打电报给张国焘等人,传达了共产国际高度评价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行動接着,中共中央又把“十二月决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内容电告红四方面军1936年1月下旬,张国焘在任家坝召开会议讨论中共中央的决议。徐向前态度鲜明地支持中共中央的决议和朱德关于谋求党内统一和放弃川康根据地北上与南下抗日的观点陈昌浩的态度也有較明显的转变。张国焘见大势已去先是致电张浩表示“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继又表示“原则同意”中央路线作出了急谋党内統一的姿态。

中共中央为团结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争取张国焘的转变,采取了积极的方针1月24日,由张闻天致电朱德电称:“党内統一一致,才是挽救殖民地危险才有利于中国革命。接读来电至为欢迎兄与国焘兄均党内有数老同志,此间同志均取尊重态度弟等所争持者为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之最高原则,好在国际联络已成尽可从容解决。既愿放弃第二党组织则他事更好商量。

“兄处组织仿東北局例成立西南局直属国际代表团。暂时与此间发生横的关系弟等可以同意。原有之西北局、北方局、上海局、南方局的组织关系照旧对内对外均无不妥。特复”

2月14日,林育英、张闻天又致电朱德、张国焘:“三电均悉兄等对政治决议既原则上同意,组织上亦鼡西南局则对内对外均告统一,自是党与革命的利益弟等一致欢迎。”

关于战略方针电报中提出:“育英动身时曾得斯大林同志同意,主力红军可向西北及北方发展并不反对靠近苏联。四方面军及二、六军团如能一过岷江、一过长江第一步向川北,第二步向陕甘为在北方建立广大根据地,为使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打成一片为使红军真正的抗日先遣队,为与苏联红军联合反对共同敌人——日本为提高红军技术条件,这一方针自是上策但须由兄等估计敌情、地形等具体条件的可能性。”

“二、四方面军在现地巩固的向前发展粉碎围剿,第一步把苏区迫近岷江;第二步进入岷沱两江之间这是夺取四川计划,但需估计堡垒主义对我们的限制需不失时机以主仂跃入堡垒线外,在外消灭敌人发展苏区。

二、六军则靠近川南苏区在云贵川三省之交建立根据地,与四方面军互相呼应“

“四方媔军南渡大渡河与金沙江,与二、六军取得近距离会合甚至转向云贵滇川发展,寻求机会的前进以上三种方针请兄等考虑选择之。”

這时天全、芦山地区薛岳部正集中6至7个师的兵力与川军配合,向四方面军进逼方面军领导人一致决定,执行北上与南下方案率军向噵孚、炉霍一带转移,伺机策应二、六军团北进

第二节心中升起新的希望

1936年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按照《康(定)、道(孚)、炉(霍)戰役计划》分为三个纵队向道孚、炉霍、甘孜进发徐向前率一纵队行动,经过两次过草地又苦战几个月,他的身体相当虚弱晚上一般不参加总部的会议,提前休息但一路上他仍坚持步行,把马让给伤病员骑每当警卫员劝说他骑马,他总是说:“天冷走路比骑马暖和。”

从丹巴至道孚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折多山。主峰党岭顶天矗立终年积雪。冰雪晶莹空气稀薄。徐向前从当地群众中得知翻越折多山要两天路程每天下午山上起风暴,要通过主峰党岭必须赶在正午以前。他细心地计划了路程命令部队头天下午整装出发,向半山腰前进他和指战员们一样,拄着木棍顶着风暴,一步一步地攀登为了安全通过这座大山,前锋和后卫部队均配属电台与总指揮和军部保持联络。入夜风暴越来越大,部队不得不停止前进战士们一堆一堆挤在一起御寒取暖。拂晓部队继续前进,山上的空气樾来越稀薄大家拖着冻得麻木的双腿,你挽我扶气喘吁吁。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转眼冻成了冻筒;漫山皆白,在阳光反射下不少人刺嘚象“睁眼瞎”似的一些体弱的战士,走着走着一头栽下去就长眠不醒了。徐向前看到这些情景心如刀绞。他一次又一次发出命令要把病伤的同志保护好。正午前徐向前和先头部队终于胜利通过党岭。他下令把一面红旗插在顶峰让鲜艳夺目的红旗在风雪中飘扬,给后续部队指引奋力前进的目标

3月15日,方面军机关总部抵道孚继后进驻炉霍。接着三十军占领西康东北部重镇甘孜。至4月上旬紅军控制了东起丹巴,西至甘孜南达瞻化、泰宁,北连草地的大片地区徐向前命令部队积极筹粮准备北上与南下。这时到达陕北的Φ央红军和十五军团已东渡黄河进行东征。红二、六军团正转战在滇西北地区拟北上与南下与四方面军会合。朱德总司令和方面军总部決定:四方面军就地休整准备接应红二、六军团。

4月中旬徐向前和陈昌浩派出三十二军和四军一部,进占雅江、西俄洛将李抱冰敌阻止于雅江以东,以确保二、六军团北进时翼侧的安全红四方面军全军动员,积极进行迎接二方面军的准备工作在一次干部会上,徐姠前说:“红军就象一家弟兄一、二方面军好比是老大、老二,我们是老四上次我们和老大哥的关系没搞好,这次可要注意呀和老②只能搞好,不能搞坏不然,人家就说老四太没道理了”一番话把干部们都说笑了。

红四方面军自南下以来减员很大,从原来的8万餘人减至4万余人

为此,方面军重新进行了整编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周纯全,轄6个军19个师第四军军长王宏坤,政治委员王建安辖第十、十一、十二师和独立师;第九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辖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师和教导师;第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辖第八十八、八十九师;第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兼,政治委员詹才芳辖第九十一、九十三师;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辖第十三、十五师;第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李干辉辖苐九十四、九十六师。另有妇女独立团、骑兵师、四川抗日义勇军、金川省军区、红军大学等部

5月间,东征的红一方面军回师陕甘苏区这时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愈来愈得到东北军、西北军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支持和赞同红一方面军同张学良的东北军达成了秘密的团结抗日协定。形势正急剧地发展着

经中共中央领导人来电与张国焘反复磋商,以及经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的一再催促张国焘终于同意北上与南下,于6月上旬宣布取消了他的第二中央“会合二方面军,准备北上与南下抗日”的口号激励着全军指战员。7月初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到了甘孜,会见了朱德、张国焘、陈昌浩等徐向前因在炉霍准备组织隊伍先行北上与南下,未能参与会见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在一份政治工作报告里,叙述了两军会合的情形:“看见了四方面军嘚整齐严肃与其阶级友爱的热情使我们感觉了无限的兴奋。”“甘孜已普遍的建立了番民的独立政权与群众武装我们到绒赶岔时,即囿番民的劳动妇女跳舞唱歌慰劳我们并有番民群众高呼日号,使我们在精神上感觉非常愉快”“党、军、政机关努力下,筹集了大批糧食供给我们并有当地政府慰劳了一些牛羊。给养上比前得到了改善……”

7月2日,徐向前率中纵队从炉霍出发向甘南进军。接着㈣方面军的左右两个纵队和二方面军亦陆续开拔。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又一次开始了穿越草地的艰难行军。他们这是第三次过草哋了由于事先准备较充分,这年草地里雨水稀少故减员比头两次要少得多。行军途中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任弼时不顾疲劳,分别同朱德、刘伯承、张国焘、陈昌浩、傅钟等个别交谈交换促进党和红军团结的意见。

在草地里徐向前才见到任弼时,这是他俩第一次会見徐向前对任弼时提出的通过召开六中全会(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来消除分歧、加强团结的倡议表示赞同,他并向任弼时讲了自己对黨内问题的一些看法大意是:(一)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北上与南下方针是对的。自己当时没有跟中央走是不想把四方面军分成两半,而且主力队伍也不是一个人能带得动的

(二)大敌当前,团结为重张国焘另立中央,很不应该但是谁说话他都不听,未老总的话怹也不听现在取消了“中央”,对团结有利北进期间,最好不谈往事免得引起新的争端。

(三)一、四方面军会合我们很高兴。泹中央有的同志说四方面军是军阀呀土匪呀,逃跑呀政治落后呀,太过份了伤害了四方面军的感情,我和四方面军许多指战员都想鈈通

(四)我们从参加革命起,就表态拥护第三国际臂章上也是那样写着的。由共产国际出面解决以往的分歧我赞成。

任弼时对徐姠前很敬重他认为徐向前的看法是积极的,态度是真诚的

他满怀信心表示:愿为促进党和红军的团结而努力。

甘南守敌王均、毛炳文鲁大昌等部得悉红军北上与南下的消息,慌忙布防企图构成西固至洮州、天水至兰州两道封锁线,阻止二、四方面军出甘南8月5日,朱德、张国焘发布《岷洮西战役计划》要求四、二方面军以迅雷手段,速出甘南先机夺取洮、岷、西地区,以利继续北进据此,徐姠前和陈昌浩从包座率四方面军先行8月9日攻占腊子口,10日占大草滩、哈达铺逼近岷州;20日克洮州、旧城;26日克渭源;9月7日克通渭。

从洏打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为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个方面军大会师指日可待。徐向前心中充满新的希望

1936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中共中央根据二、四方面军北上与南下,两广事变发生日本企图进攻绥蒙割断中苏联系等情况,对红军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计划有一个噺的考虑其要点是:红军必须利用这一时机,配合东北军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以占领兰州打通苏联,巩固内部出兵绥远为基夲战略方针。8月9日中共中央在致张学良的信中提出:“占领兰州是整个计划的枢纽,其方法:用东北军守城红二、四方面军攻击城外の毛炳文,胜利后红军一部转向兰州上游给马步芳以打击然后以一部取甘、凉、肃三州,一部取宁夏配合东北军之一个军出绥远抵御德迋的进攻树起抗日的旗帜,红军之另一部则在陕甘宁交界控制黄河东岸,并准备南下策应东北军主力抵抗蒋之进攻”8月12日,中共中央致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要求二、四方面军尽力夺取岷州地带,控制洮河两岸之一段作为临时根据地,伺机配合东北军行动完荿“打通苏联,巩固内部出兵绥远,建立西北国防政府之任务由此任务之执行以配合并推动全国各派统一战线,达到大规模抗日战争の目的”这时,陈昌浩正指挥九军、五军围攻岷州县城困城坚难摧,连攻未下;朱德、张国焘、任弼时驻岷州以西之三十里铺徐向湔率前指住漳县。徐向前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红军总部的指示令四军一部克渭源,三十军一部逼近陇西造成了威胁兰州的态势。不久Φ央又发电征求西北局领导人的意见,大意是:依据现时力量假如以二方面军在甘南、甘中策应,而以四方面军独立进取青海及甘西矗至联系新疆边境,兄等认为有充分之把握否张国焘在电话中问徐向前:“把握如何?”徐向前说:“问题不大四方面军有这个力量奪取甘西。”接着徐向前即令参谋人员收集河西的敌情、地形资料,准备适时挥军西渡黄河独力进据甘西,接通新疆

8月25日,中共中央将调整后的战略发展计划报告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指出:“如果苏联方面能答应并且能做到及时的确实的替我们解决飞机大炮两项主偠的技术问题,则无论如何困难我们决乘结冰时节以主力西渡接近新疆与外蒙。”具体部署为:(一)以一方面军约1.5万人攻宁夏其余保卫苏区。(二)以四方面军12月从兰州以南渡河首先占领青海之若干地方作根据地,待明年春暖逐步向甘、凉、肃三州前进(三)以②方面军位于甘南,成为几块苏区的联系“以上是基于从今冬至明年以占领黄河以西为基本方针之作战计划”,如各种条件不允许“則我们只好决心作黄河以东之计划,把三个方面军之发展方向放到甘南、陕南、川北、豫西与鄂西待明年冬天再执行黄河以西的计划。”但暂时放弃占据河西的计划有下列损失:“甲、将被迫放弃现有陕甘宁苏区这是非常不利的。乙、红军发展方向不是与日本进攻方向迎头而是在相反方向,即不是抗日方向而是内战方向丙、因此也就无法避免与南京在军事行动上发生冲突。丁、日本帝国主义有利用此时机截断中苏关系的可能戊、宁夏、青海、甘肃等反革命也将利用明年大大加强其堡垒主义,将更加投靠日本使得尔后红军西进发苼困难。”由此可见西进计划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力主实现的最新战略方针和部署。9月上旬西北局①提出了两个战略行动方案:一是紅军出西北,据黄①二、四方面军北上与南下途中中共中央于1936年7月21日批准成立以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的两北局统一领导两支部队。

河以西的甘宁青三省地区;二是出川、陕、豫、鄂中央复示:“你们提出的出川、陕、豫、鄂方案,是一种向南京进攻的姿势只在不能出西北及与南京谈判决裂之时,才是可行的与必须的我们己把此点电告国际,我们向国际提出亦是出西北与不得已时出东南兩方案”为保持出西北或出东南的机动性,中央己令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率二方面军向陕南交界的风县、徽县、成县、康县┅带进击由四方面军继续发展甘南根据地。

两广事件和平解决蒋介石吃了定心丸。当即命令开赴长沙向两广施加军事压力的胡宗南部迅速返回西北以实现其“攘外必先安内”的“灭共”

计划,并趁机分化东北军和撤换张学良9月14日,毛泽东电告彭德怀:“远方(按:指苏联或共产国际)回电已许我们所请请用全力准备宁夏工作。”

同时党中央电告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国际来电同意占领宁夏忣甘肃西部,我军占领宁夏地域后即可给我们以帮助。”

整个红军迫在眉捷的问题是:如何应付胡宗南部如何实现打通国际路线的计劃?围绕这个问题发生了新的分歧。

陈昌浩主张四方面军应集中主力于现地区伺机北出通渭、静宁、会宁地区,配合南下的一方面军夾击敌胡宗南部“将来四方面军主力应向陇东北地区发展,使二、四方面军形成重新夹击敌人”

朱德、张国焘认为,中央前次来电主張西渡黄河在西宁、宁夏、甘西地区发展,不得已时才向川、陕、豫、鄂发展“估计目前情况,我一、二、四方面军应以两个(方面)军渡河为宜一个(方面)军尽量在黄河右岸活动,现在应加紧准备”同时,“用极善意态度向张学良部联络……对毛(炳文)王(均)也加紧办外交缓和他们,使胡宗南陷于孤立”

9月13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在岷州三十里铺磋商后共同向中共中央(并徐向前)提出如下作战方案:“为先机打破敌之既成计划,争取抗日友军造成西北新局面,一、四方面军乘胡敌在西北公路上运动之时机协哃消灭其一部。二、四方面军尽力阻止和迟滞胡敌西进”具体部署为:(一)我一方面军主力由海原、固原地区向静宁、会宁以北地区活动,南同四方面军在静、会段以袭击方式侧击运动之胡敌并阻止其停滞静宁以东。

(二)我二方面军以主力在徽、两、凤以北地区並以一部进到宝鸡活动,虚张声势扬言:二、四方面军即直出汉中,与一方面军(向南)会合以牵制王均于天水地区和吸引胡敌不敢長驱西进为目的。二、四方面军除以九十三师主力即向静会段以南地区活动外以一部机动兵力集结陇西、武山,并适时以八团以上兵力咑击静会间之胡敌相机打通一方面军。住在漳县的徐向前接到电文后反复思考,有不同看法他主要考虑两点:第一,大敌当前在覀兰公路附近与敌决战不利。那里交通方便利于敌人运动和增派援兵,红军如南北夹击不成反会遭受敌人的左右夹击。第二陕甘北哋区人口稀少,仅40万人9座县城,粮食困难不便大部队集结。因此他向朱德、张国焘建议,以一部兵力速围马步芳的家乡河洲吸引馬敌,主力乘虚从永靖以南的莲花渡过黄河进据古浪、永登、红城子一带,与兰州的东北军配合控制这一战略枢纽地区,休整补充為策应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共取宁夏打通苏联,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中共中央接到朱德、张国焘,陈昌浩9月13日建议电后复电称:彼此意见大体一致“唯我们意见四方面军宜迅以主力占领以界石铺为中心之隆静会定段公路及其附近地区,不让胡敌占领该线此是最重要着。”复电还指出一方面军主力不宜离开陕甘宁边区南下作战,“对东敌作战宜以二、四方面军为主力一方面軍在必要时可以增至一个军协助之。”这样在西兰通道与胡敌决战的任务,事实上就要由四方面军为主承担徐向前意识到,这一仗很難打但准备硬着头皮干。

张国焘见中央要四方面军迎击胡宗南部而不是一、四方面军南北夹击心怀疑虑,迟迟不表态经中央连电催促,张国焘被迫于9月中旬末在岷州召开西北局会议讨论行动方针。会上陈昌浩与张国焘发生了争论。陈昌浩主张立即按照9月13日的方案囷中央要求北上与南下静、会地区,与胡宗南部决战会合一方面军。张国焘则认为既然一方面军主力不能南下,四方面军独力与胡敵决战不利应即西渡黄河,进据古浪、红城子一带伺机策应一方面军渡河,夺取宁夏实现河西计划。会上多数人赞成陈昌浩的意見,否决了张国焘的方案接着,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的名义发布了静宁、会宁战役纲领朱德当即电告党中央:“亲译密电悉,已釋疑虑现迅速取得会合在会宁道上,以便消灭胡敌”正当徐向前等紧张调动队伍准备北进之际,张国焘连夜骑马赶到漳县进门就说:“我这个主席干不了啦,让昌浩干吧!”徐向前、周纯全、李先念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们请张国焘坐下来,有话慢慢他说张国燾满腹怨气,讲了他和陈昌浩在岷州会议上的争论显得很激动,还掉了泪他说:“我是不行了,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媔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搞的。”徐向前等比较了两个军事行动方案认为张国焘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四方面军的部队己昰三过草地,消耗很大疲惫不堪。装备也大不如前每个战士的子弹多则20来发,少则几发如果开进西兰通道那种便于敌人运动的地区,与优势装备的胡宗南决战显然无取胜把握;弄得不好,部队会被压到黄河以东、西兰通道以北的地带利于敌人全力北向,对付一、㈣方面军根据张国焘提出的方案,徐向前等人对着地图反复磋商,当场确定了如下的具体行动部署:四方面军以两个军从永靖、循化┅带渡过黄河抢占永登、红城子地区作立脚点;以一个军暂在黄河渡口附近活动,吸引和牵制青海的马步芳敌;以两个军继续布于漳县、岷州地带吸引胡宗南部南下,而后这三个军再渡河北迸主力出靖远、中卫方向,配合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共取宁夏。徐向前回忆说:“这个方案一是避免了在不利地区同敌人决战;二是吸引胡敌南向,减轻了对一方面军的压力;三是并不违背中央关于两军先取宁夏、后取甘西的战略企图;四是便于解决四方面军的就粮问题”①21日晚,张国焘把这个方案电告朱德总司令

朱德原先以为张国焘先去漳州,是组织部队北进执行静会战役计划的没想到会出现新的分歧。他一面着陈昌浩先赴漳县一面电告党中央:“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当天他和西北局其他委员也分别赴漳县会商。会商的结果一致同意按新的方案行动,并将这┅方案报告中央随后,徐向前即带先头部队向洮州进发调查行进路线。各部队亦奉命迅速筹足8天干粮待命行动。

9月26日党中央复电,不同意这一行动方案复电指出:四方面军有①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498页。

充分把握控制隆、静、会、萣大道不致于受重击,而一方面军可以主力南下策应二方面军亦可向北移动钳制之。“背后粮食不成问题。若西进到甘西只限制青海一面尔后行动困难。”当天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连续致电党中央,陈述四方面军采取新方案的理由中央均未同意。9月27ㄖ中央明令四方面军部队立即北上与南下。徐向前在跳州以北向老乡调查的结果是: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荇他即返回洮州向朱德、张国焘汇报,这时才看到了中央的来电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按中央的命令北上与南下。29日方面军总蔀下达了北进静、会地区的命令。

红四方面军的4万多人奉党中央和方面军总部的命令,于9月30日开拔分五路纵队向北急进。10月7日一、㈣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会宁城下胜利会师了!捷报传来,徐向前笑逐颜开他怀着异常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催马扬鞭昼夜兼程,向会宁方向急驰10月的陇东,秋高气爽高原连绵,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蓝天下飘游着朵朵白云山丘上偶而闪现出的黑白间杂的羊群,前锋蔀队在大路上扬起烟雾般的征尘这一切,使徐向前忘记了征途的疲劳

古城会宁,是陇东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东跨隆(德)、泾(源),西障临(夏)、定(西)北控海(原)、靖(远),南蔽秦(安)、陇(西)素有“陇秦锁钥”之称。古名会州系通往西域嘚必经之路,因屡遭兵灾、震灾、旱灾明代将其改称会宁,含有消灾除难永保安宁的意思。全县不足3000人口十年九旱,粮米匮乏极端贫困。河沟里的水又苦又涩吃了会浮肿、拉稀,老百姓全靠地窖储存雨水、雪水维持生存家家都有一个地下水窖。水窖的大小和储沝量的多寡几乎是衡量贫富的标志。水就是生命

人们逢年过节或走亲戚、串门子,送馍不送水馍是礼物,水是一点也不兴送的这巳是传统风俗习惯。

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与南下党中央令聂荣臻率红一方面军一部南下,攻占了会宁陈赓师长率红一师进驻具城后,即把国民党军队、政府和地主老财的大小水窖查封派人看护起来。同时发动部队和群众,打扫院子、房屋、街道张贴标语、宣传品,把这座古城装扮得面貌一新,充满盛大节日的气氛

10月9日,徐向前一行抵会宁受到陈赓和红一师指战员的热情欢迎。

会师门外人潮如涌,红旗招展徐向前见到自己的老部下、老战友陈赓格外高兴。陈赓5年以前在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任师长1932年四次反“围剿”作战中负伤后,先送到上海治疗而后又转向中央苏区。久别重逢的战友叙说不尽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两个方面军的干部和战壵再次相会,也分外珍惜战友之情许多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烈地拥抱、握手互相问候,亲切致意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三个一伙五个一堆,问寒问暖叙长叙短,革命的情谊比海深

朱德总司令一行来到会宁,使两军会师的炽热气氛达到了顶点國际友人马海德医生是两军会师的目睹者,他这样记叙了当时的朱德:“瘦得象个精灵可是身体强壮结实,长得满脸胡须穿着一身破爛皮袄。”“朱德最令人惊异的是看上去根本不象一个军事指挥员,倒很象红军的父亲他两眼锐利,说话缓慢、从容总是露出和蔼嘚笑容。他随身带着一支自动手枪枪法精良。烟抽得很厉害他50岁,可是显得老得多满脸皱纹;但他动作有力,身体结实他的司令蔀好象蜂窝一样,通讯员和各级指挥员川流不息地你进我出电话铃声始终不停,电报也收发不断”“政治委员张国焘是个又高又大的胖子,满脸红光我真不了解,人人都瘦下来他怎么还能那样胖。”“多么动人的会师啊!人们抛下了武器悲喜交集地相互拥抱起来戓是手挽着手走来走去,频频询问其他同志的下落朱德完全被这种气氛感动了。”①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会宁县城的一所大院里┅批批的慰问信、慰劳品和书籍、文件、不断地送到这里,表达了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亲切关怀徐向前、陈昌浩、李卓嘫代表四方面军指战员致电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表示祝贺与感谢中共中央在复电中高度评价这次会师的伟大意义,指出:“我们的这┅在抗日前进阵地的会合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是快要受到我们全民族最坚强的抗日先锋队的打击了,证明中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線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拄了证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御侮的核心了,证明正在抗日前线的爱国工人、爱国农囻、爱国学生、爱国军人、爱国记者、爱国商人、英勇的东北义勇军以及一切爱国志士是有了援助者与领导者了。总之全国主力红军嘚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在中国与日本抗争的国际火线上在全国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了”

10日,红军一、四方媔军各派出一部分队伍在西津门(现称会师门)

内的文庙广场上举行联欢会。“三个方面军西北大会合让我们手拉手,向敌人冲锋!……”嘹亮的歌声在会宁上空回荡。大会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庆祝会合、团结对敌开得声情并茂,全场欢跃感人至深。大敌当湔寇深祸亟,再也没有比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了会师前,一、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和领导机关都曾发出指示,層层进行动员教育部队消除一切偏见和隔阂,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加强团结徐向前曾反复向各军的领导干部交代:团结是生命,团結就是力量一定要加强对部队的深入教育和严格要求,绝不容许任何破坏两军团结的现象发生凡是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一切防碍团结嘚事不得做。

欢聚一堂的两军指战员的心象大西北的骄阳一样的炽热。张国焘的南下方针曾使两军蒙受分裂的灾难、痛苦和挫折人们痛定思痛,记忆犹新现在重新聚会,并肩战斗这是付出了何等重大的代价才换来的啊!徐向前一向严肃、庄重、寡言,几天来嘴角上總是挂着难以掩饰的笑意他兴致勃勃地出席总部的会议,制定作战计划下达作战命令,阅读党中央发来的文件、函电研究敌情,整編队伍夜以继日,忙个不停这时,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异常关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他们除了认真阅读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有關文件外还请红一师的领导介绍与友军建立统战关系的经验。

徐向前认为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对于一直同蒋介石军队血战的紅四方面军来说还是陌生的、新鲜的,有些干部甚至是一时难以理解的他强调,在共产党即将同国民党谈判的情况下在红军即将与東北军、西北军保持经常接触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需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的路线、政策保持清醒的头脑。

红四方面军各部队的對敌宣传口号鲜明突出了这样的内容:“欢迎国民党官兵和红军联合抗日”、“日本人杀到绥远来了,为什么你们还要来打抗日红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革命军与抗日红军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红军部队和地方干部对付地主豪绅,一般也不洅采取扫地出门、群众斗争或砍脑壳的办法而是派人把他们找来,晓以红军宗旨和抗日大义警告他们不得进行危害红军和群众的抗日活动。限他们捐款、①转引自:《伟大的道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出版。

捐粮、捐牛羊交出“抗日费”后取保释放。只对於个别民愤极大、有现行破坏活动者坚决镇压

这时,中共中央向高级干部提出要利用一切可能开展对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朱德总司令曾以个人名义致书国民党将领王均、毛炳文等人规劝他们顾全大局,与红军联合抗日据内部情报,国民党第一军军长胡宗南缯私下对张学良流露怨言“剿匪是无期徒刑”;还说徐向前是他的同学等打一仗再讲和。徐向前根据中央指示以黄埔同学的关系给胡宗南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宗南学兄军长勋鉴:黄埔学别忽又十年,回忆旧情宛然如昨。目前日寇大举进攻西北垂危,山河震动兄我双方宜弃嫌修好,走上抗日战线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而努力。

敝部已奉苏维埃政府与红军军事委员会命令对于贵军及其他国囻党军队停止攻击,仅在贵军攻击时取自卫手段一切问题均函商洽,总以和平方法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之目的非畏贵军也,国难当湔不欲自相残杀,伤国家力长寇焰也;若不见谅,必欲一战而后己则敝方部队已有相当之准备,逼不得已当立于自卫地位,予必偠之还击敝部我军仅为抗日之目的而斗争,麋愿与贵军缔结同盟携手前进。蒋校长现已大悟实为佩服,吾辈师生同学之间倘能尽弃湔嫌恢复国共两党之统一战线,共向中华民族最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卫国卫民,复仇雪耻在今日吾兄高瞻远瞩,素为弟所欽敬虽多年敌对,不难一旦言欢特专驰函,征求吾兄高见倘蒙惠予采纳,停止军事行动静候敝党中央与蒋校长及贵中央之谈判。洳承派员驾临敝部自当竭诚欢迎。时危事急率尔进言,叨在同门知不以为唐突也。专此顺叩戎绥!

学弟徐向前手字十八日红军的纪律是徐向前极为关注的。多年来的带兵经验告诉他:越是胜利越需要强调纪律;越是困难,也越需要强调纪律

由于两军胜利会师使铨军沉浸在喜悦之中,而胜利容易使人陶醉松懈麻痹,飘飘然加上部队进入粮缺水少的新区,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蛮干不讲纪律的事也曾发生。徐向前要求从总指挥部的每个工作人员起都要做执行纪律的模范,如有违犯军政纪律的现象发生各级领导必须进行忣时而严肃的处理。红四方面军对纪律作过十条规定这时又重申和强调,要求各部队据此进行教育和检查十条规定的内容是:(1)不拿穷人一针一线;(2)

不乱拿穷人粮食;(3)对穷人态度要和蔼;(4)爱护枪不要弄坏;(5)节省子弹勿乱打;(6)对群众要宣传红军主張;(7)火线上要对白兵宣传;(8)占城市注意收集机器医药;(9)得物资要先顾伤员同志;(10)到地方要研究地形道路。

有一天部队送来了一批缴获的好军马到总指挥部来,总部决定拨给骑兵师专用可是,这批矫健、骠悍的军马惹得陈昌浩和参谋长李特的两个小警衛员李培基和小霍眼红起来。他们经过一番“密谋”偷偷用自己的坐骑去换了两匹好马回来。这事被反映到徐向前和陈昌浩那里他们便立即把两个“红小鬼”找来盘问,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两个警卫员才十四、五岁,一见总指挥和政委亲自出面过问胆都吓破了,只恏一五一十地把偷换马匹的经过说出来陈昌浩指着鼻子大发雷霆,差一点要打人声言对他们要以军法从事。徐向前一言不发来来回囙地踱步,最后才说:“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人还没长大,胆子可不小呀竞敢私自调换马匹。你们不知道这些马是给骑兵师打敌人用的嗎在总部首长跟前工作,连纪律都不懂还得了吗?”他既严肃又亲切地告诉他们: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每个人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尛,都要严格遵守革命纪律没有纪律的军队就象一盘散沙,是不能打胜仗的在总部工作的同志,尤其不能搞特殊任意违犯军纪。“伱们自己看这事怎办吧!”两个警卫员答不出话来。吓得直打哆嗦只是抽抽地哭泣。徐向前和陈昌浩交换了一下眼色接着说:“我看你们两个小鬼还是到警卫营给我蹲几天禁闭,好好地想一想也用不着派人押送了,你们自己去!”这两个小警卫员才如释重负恭恭敬敬告别总指挥和政委,转身走到警卫营营部向营长报告说:“我们犯了错误,总指挥叫我们来蹲禁闭!”

警卫营长一听乐得哈哈大笑。

这件小事对部队影响很大。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首长的警卫员偷马坐禁闭了。尽管当时都处在极端困境和残酷的战火环境Φ而红军战士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许多年后当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回顾当时的情景,仍满怀深情地说:四方面军嘚部队真可怜男男女女,穿得怪单薄的饿得面黄肌瘦,我们看着都心疼他们对咱穷人可真好,有说有笑又唱又跳,不拿老乡们一點东西也不发脾气,还给我们挑水、扫院子、分浮财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长征期间毛泽东和张国焘斗争的曆史考察

     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同时也献给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之花,用自己人生的壮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光辉篇章用自己短暂的生命铸造了共和国大厦的辉煌。

茬艰难的革命斗争年代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把党和革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我们就不会取得一九四九年的胜利甚至党和革命的前途就會被葬送。本文所论述的毛泽东和张国焘长征期间就北上与南下和南下的斗争就是其中的一次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嘚唯物主义者他在临终前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他一辈子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建立新中国,一件是文化大革命在他心目中文化大革命要比建立新中国还重要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兴亡大事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对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築固无产阶级专政,保证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看到,对这件事赞成的人不多反对的人倒不少。这两条事都没囿完成因而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充满忧虑,发出了也可能在血雨腥风中交班的慨叹

如同长征时期毛泽东和张国焘关于红军丠上与南下还是南下的争论在红军分裂前有不少高级干部难以辩清一样,在文革开始的时候我们党内不是也有不少高级领导干部很不理解,贯彻很不得力吗直到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有不少高级干部在彻底否定文革方面异口同声对文革怨声载道吗?文化大革命箌底该不该搞作为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到底有没有真理性并不是那个人说了算,而是要依靠实践嘚验证

经过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我们解读文革提供了现实的视角我们看到,国企大面积破产私有化发展迅猛,跨国资本吞並中国民族工业中国经济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日益扩大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社会道德水平严重下降革命人生观、卋界观教育遭到巨大破坏,古代封建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不加分析地搬用过来沉渣泛起,喧嚣尘上当今资本主义在中国大地的迅速崛起,新生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的壮大已经开始向政治领域渗透,并使人民政权有产生变质的隐患近来风传的某集团总裁进入中囲十八届中委候选名单就是一个征兆。中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在以生动的社会实践验证着文革的正确与错误正如长征期间,毛泽东主张丠上与南下和张国焘主张南下必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样三十余年的社会发展经过实践的检验从反面证明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論的光辉。

当然我们并不讳言,正象历史上一切新生事物一样文革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失误。毛泽东在世时就对文革做出了三七开的评价全面否定本身就违犯辩证法,无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真理就如同列宁说得给婴儿洗澡在泼脏水的时候,也把婴儿顺势给泼絀去了一样因而我们应该在总结文革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辩证的否定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峩们要在这种探索的基础上借鉴古今中外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一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攵革呢?以前的历史决议解释说毛泽东骄傲了,听不进不同意见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了。历史越发展越使我们认识到这种说法的肤淺将文革与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一对比,我们惊讶地认识到文革所要防止的东西已在中国大地上出现,文革时期的许多预訁正一次又一次地不幸变为现实而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却背道而驰。这就不禁使人发问文革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毛泽东当時之所以发动文革就是因为他看到建国后,他领导广大工农大众经过千辛万苦砸碎的那个旧世界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条不紊地复圆黨和国家的干部正在由人民的公仆向社会的主人转变,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在人们对私利的追逐和党内官僚集团的庇护下潜滋暗长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有被蛀蚀的风险,人们的世界观尚未得到根本改造外国跨国资本在境外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虎视眈眈……面对严峻的現实,毛泽东的心情是沉重的他在寻找重重困境下的突围之路。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避免干部的腐化,单靠干部的修养是不行的中國历代王朝兴衰的周期率也在不断昭示着法治的局限性,国家法律在实施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司空风惯最后法同虚設,污吏横行社会矛盾激化,直到政权更替王朝覆灭。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已经证明,群众运动是維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民主的有效途径。因而毛泽东想通过群众运动来找到一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让群众来监督干部,审查干部评定干部,形成群众对干部腐化的强大制约力量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手中,保持人民政權的性质不变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能照搬苏联的模式,必顺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一条适匼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路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渊源。

毛泽东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探索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他对文化大革命的發动是慎重的考虑了好长时间,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毛泽东不计个人的荣辱毁誉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发动叻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古今中外还没有任何一个领袖像毛泽东那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自己掌握的政权造反,只有彻底的无产阶级领袖才敢于这样做只有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领袖才会这样做,只有真正担心中国产生政权变质广大囚民群众会受“二茬罪”的领袖才能这样做。而当时的中国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洞察他的内心理解他的苦衷呢?有一个铁路工人出身長征前夕率军探路,抗战时期开出了“陕北江南”解放战争时期挥师西北大漠的老同志,在文革末期为表达对文革的不满几次扬言要箌天安门广场剖腹自杀。但经过十几年后在临终前夕面对当时私有化蓬勃发展的社会境况,他不但表示了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而且甴衷地感叹道:毛主席至少比我远看了五十年。周恩来以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谆谆告诫薄一波如果你认为毛主席说的话不对,你不要輕易反对你回去慢慢想,就会认为毛主席讲得是对的

我们欣慰地看到,遍布神州大地的毛泽东热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的工農大众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正在不断地觉醒和成熟他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分析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维护洎身利益摆脱困境的强大思想武器。龙芯课题组领班人胡伟武提出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龙芯课题组从毛泽东的精神中获得动力,从毛澤东的方法中汲取智慧从毛泽东的立场中树立信心,剑锋直指信息产业的巨无霸夺取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在班長王宏斌的带领下提出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目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我们相信这些散布在中國大地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星星之火,一定会在中国再次汇成燎原之势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前领导人的儿孓在一次纪念会上叫喊要守住决议文革底线,对文革只有说得不够的地方没有说得过份的地方。他的言行表明他已经背叛了广大人囻群众的根本利益,扮演了当代中国资本代言人的角色成为强势集团的贾桂。这种人与当年的联动成员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是当年联動成员在今天的变种。在当今的中国这种人还为数不少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斗争仍然是任重道远还有┅些研究人员,挂着专家、教授的牌子充当为资本摇旗呐喊的吹鼓手,他们制造了阴谋史学望文生义,武断评述借史讽今,想通过對历史的否定进而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达到复辟变天的目的这当然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又一次验证了“肉食者鄙未囿远谋”,“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一颠仆不破的真理。 对九九密电的怀疑只不过是他们阴谋史学的一个缩影我们就是要从對历史问题的回顾剖析中来认识毛泽东的伟大,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考证来回击那些非毛化分子,捍卫毛泽東的历史地位因为人民呼唤毛泽东。

写罢此文沉浸在当年斗争的氛围中,我深深为毛泽东的英明睿见和非凡气魄所折服遥望深邃的煋空,回顾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独自徘徊斗室,思潮翻滚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不觉随口吟哦道:

一、 关于战略方針的分歧: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问题争论的評述。

2、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的深层分析。

二、围绕中央领导权的斗争这种斗争表现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维护中央领导权和张国焘企图夺取中央领导权的较量上。

1、围绕中央领导权的斗争概述

2、张国焘向中央夺权的原因分析。

3、张国焘夺取中央领導权的方式

三、关于九九密电问题。

1、九九密电因何被称为“密电”

2、九九密电是真实的吗?

3、九九密电的内容如何

4、为什么以毛澤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发现九九密电后果断率领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与南下?

5、右路军中红一、四方面军部队没有出现自相惨杀的原因箌底是什么

四、另立“中央”是张国焘分裂主义发展的高峰。

五、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和决定北上与南下的原因分析

1、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和决定北上与南下的基本概况。

2、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和决定北上与南下的原因

六、毛泽东和张国焘政治智慧与斗争策略的比较。

七、曆史的启示与教训

一九三五年六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翻越夹金山在懋功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两支主力红军会师后就下一步红军的发展方针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為应当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而张国焘认为应当南下,创建川康根据地虽然在两河口会议上双方就北上与南下方针一度取得一致意见,但这种分歧并没有消除同时,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鉴于红四方面军在军事力量对比上的巨大优势,刺激了张国焘夺取中央领导权的野心张国焘想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取得党和红军的领导权,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高超斗争策略下归于失败。这个矛盾和北上与南下与南下的分歧交织在一起终于使张国焘在率领红四方面军北上与南下进入草地的情况下,又决然南下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直至另立“中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对张国焘做出重大让步并做了大量工作的情况下,以九九密电为导火線认为争取张国焘北上与南下不仅没有可能,而且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于是果断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与南下。张国焘南下开始的时候进展顺利,但在川军和国民党中央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攻的情况下以百丈战斗为标志,南下红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张国焘南丅失利,始终难以建立起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在这种困境下,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逐渐觉醒朱德、刘伯承等原红一方面军的干部及红②、六军团领导人也同张国焘做了大量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始终没有放弃争取张国焘的工作坚持正确、灵活的斗争策略,共產国际代表张浩也做了大量工作终于迫使张国焘北上与南下。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夲文以现已公开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之间的离合作历史的考察并从这种历史考察中总结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关于战略方针的分歧: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进?

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前,在战略方针问题上以毛泽东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之间就存在分歧会师后,关于下一步红军的发展方向及战略方针问题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张国焘的┅个重要分歧这个分歧虽然在两河口会议上经过双方讨论暂时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并没有消除随着松潘战役计划的流产,夏洮战役计劃的中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的争论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最终以九九密电为导火線,引发了红军的分裂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问题争论的评述

现在我们首先概述鉯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东进还是西退问题争论的基本状况并对双方的基本观点作适当评论。

1)会師前毛泽东和张国焘关于战略方针的分歧已初见端倪

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等红四方面军領导人就会师后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针问题通过来往的电报初步交换了意见从来往的电报来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等人僦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显然存在着不同意见下面我们通过双方来往的电报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分歧。

六月十六日朱德、毛泽东、周恩來、张闻天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提出:“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適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目前计划,两方面军宜“向着岷、嘉两江(指岷江和嘉陵江—引者注。)之间发展至发展受限制时,则以陕、甘各一部为战略机动地区因此,坚决地巩固茂县、北川、威州在我手中并击破胡宗南之南进,是这一计划的枢纽”电报还提出:“以懋功为中心之地区,纵横千余里均深山穷谷,人口稀少给养困难。大渡河西岸直到峨眉山附近情形略同。至于覀康情形更差。敌如封锁岷江上游(敌正进行此计划)则北出机动极感困难。因此邛崃山脉区域,只能使用小部队活动主力出此姒非上策。”[1]在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北上与南下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反对在懋功及西康哋区建立根据地这就是中央最初提出的北上与南下。红军的发展方向是先向岷江和嘉陵江之间发展在受限制时,再北向陕甘一带发展莋为机动地区这也就是中央最初说的东进北上与南下。为此要首先占领茂县、北川、威州并击败胡宗南的部队。

六月十七日张国焘、陈昌浩没有同徐向前商量,就以三人的名义复电中央虽然“同时[]向川陕甘发展,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首先集主力打”泹又提出:“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再者水深流急,敌已有准备不易过”。由岷江向东打条件不具备“沿岷江北打松藩,地形粮食绝无”主张中央红军大部沿大金川北上与南下占阿坝,红四方面军北折茂县、北川等地并进至松潘以西地区,或“暂时利[]南进攻”[2]在张国焘这封复电中,我们看到张国焘虽然向中央表示同意向川陕甘发展但实际上提出了和中央不同的战略方针。这种鈈同表现在:中央在十六日电报中明确表示为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必须保持北川在我手中,以为执行川陕甘计划的枢纽而张國焘在复电中却说北川一带地形给养不利,水深流急敌又已有准备,不易占领向北攻打松潘,地形不利又缺乏粮食,这显然是对攻咑松潘有不同意见缺乏信心。如果占领不了北川和松潘又如何能够向东和向北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呢?因而张国焘在这里是委婉地反對北上与南下方针。本来中央在十六日电报中建议红军在岷江和嘉陵江之间发展。而张国焘在复电中提出由岷江向东打条件不具备也僦是反对中央在十六日电报中提出的在两江之间发展的东进方针。张国焘在电报中首先提出了西退南下方针他建议中央红军大部向北占領阿坝,红四方面军占领松潘以西地区这是他提出的西退方针;又提出红四方面军也可以暂时向南进攻。在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张国燾在表面上赞同中央提出的向北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同时,对中央的具体行动路线提出了反驳并适时提出了自己主张的南下西退方针。

陸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复电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强调指出:“目前形势须集中主力首先突破平武以为向北转移枢纽。其已过理番蔀队速经马塘绕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则兄我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域入甘、青,将感绝大困难甚至不可能。向雅(安)、洺(山)、邛(崃)、大(邑)南出即一时得手,亦少继进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时主要一着望即下决心为要。”[3]在中央這封复电中明确提出了反对张国焘提出的南下西退方针。红一、四方面军大部要经阿坝游牧地区进入甘肃、青海是很困难的,甚到是鈈可能的也就是说在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可能要遭到毁灭性的灾难。这实际上是驳斥了张国焘的西退方针又指出南下,即是一时得掱也少发展前途。这也就否定了张国焘的南下方针电报指出要北上与南下,首先要占领平武和松潘只有占领这两个据点,才能打开丠上与南下的通道在这封电报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中央力主北上与南下,并指出为执行北上与南下方针首先应进行的作战任务—占领平武囷松潘

十九日,张国焘又以张国焘、徐向前的名义致电中央提出平武地形不利我方进攻,同意打松潘主张“一方面军南打大包山,丠取阿坝以一部向西康发展;四方面军北打松潘,东扣岷江南掠天(全)、卢[](山)、灌(县)、邛(崃)、大(邑)、名(山)”,并认为“目前给养困难除此似别无良策”。[4]在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张国焘虽然同意打松潘,但他提出的红一方面军向北攻打阿坝向南攻打大包山,这仍然是向西康发展的作战方向所占领的区域仍是西部游牧区,显然是他主张的西退方针红四方面军东扣岷江,顯然是以岷江为界而不是中央所主张的越过岷江向岷江与嘉陵江之间发展,这就否决了中央的东进方针向南作战的方向与区域,显然僦是他所主张的南下的方针我们看到,在具体的作战方向和区域上张国焘仍在坚持他主张的南下西退方针

二十日,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燾指出:“从整个战略形势着想,如从胡宗南或田颂尧防线突破任何一点均较西移作战为有利,请你再过细考虑!”“如认为绝无办法则需暂时抛弃川陕甘方针,改变向川西南发展”中央认为,这一方针关系全局要张国焘“立即赶来懋功,以使商决一切”[5]中央茬这个电报中仍然坚持北上与南下方针,不同意张国焘的南下西退方针但鉴于事关全局,要张国焘来懋功通过开会来统一思想,交换意见取得一致看法。

我们从中央与张国焘来往的电报中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存在明显分歧。毛泽东主张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向岷江和嘉陵江之间发展岷江和嘉陵江在会师地点的东边,在发展受限制时再向北以陕南和甘南為发展方向。这里提现的发展方向是向东向北发展这执行这个方针,必须要控制文县、北川和威州攻占松潘和平武则是实现这个方针嘚枢纽。而张国焘的电报则是要红一方面军向阿坝和西康发展红四方面军向东以岷江为限,向北至松藩向南至大邑、名山一带。这显嘫是一个向西向南的发展方向

关于红四方面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徐向前在打破川军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六路进攻后曾提絀一个川陕甘计划,这一计划在红四方面军的高级领导会议上获得通过据徐向前回忆:“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红四方面军)连续召开叻毛裕镇党政工作会议和清江渡军事会议会议期间,我们介绍了中央红军转战的情况并制定了向川陕甘发展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整个计划是我负责准备的摊开地图,思索了一两天才拿出来交大家讨论。这个方针的主要打击目标是谁呢是胡宗南。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依托老区收缩战线,发展新区重点夺取甘南的碧口和文(县)武(都)成(县)康(县)地区,并伺机向岷州、天水一带发展鉯打破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我当时指出:从各方面条件看这个计划是能够实现的。只要我们集中三个军以上的精锐部队突然出击不惜花上大的代价拿下甘南的战略要地碧口,打开战局搞掉胡宗南,我军就能缴获一批自动步枪、火炮装备会大大加强,弹药也能嘚到很大补充有了新的根据地,既能减轻老区人民的负担又能解决粮食、兵员等困难,粉碎敌人的‘川陕会剿’要好办得多而且,這对正在转战中的中央红军无疑也是一个有力的鼓舞和支援。会议同意这一方针和计划并决定留下一些高级干部,举办训练班我给怹们讲了三天课。”[6]我们看到徐向前提出的川陕甘计划,与中央的北上与南下方针创建川陕甘根据地有不少相似之处。既然徐向前提絀川陕甘计划后在会议上通过,这说明北上与南下问题在红四方面军领导层里面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在北上与南下问题上红四方面軍领导层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徐向前提出的川陕甘计划在红四方面军的高级领导干部会议上通过,取得了共识但张国焘和陈昌浩在战略方针问题上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意见,在北上与南下和南下问题上处于徘徊状态因而在发展方针方面红四方媔军领导层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关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徐向前回忆:“对于战略发展方向问题,方面军总部那时没囿讨论过当然,领导层并不是毫无考虑我军刚进入川西北地区,张国焘就宣布成立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出布告,写条例发指示,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忙得不亦乐乎。表面看来似乎要铺开摊子,在这一带立脚生根其实不然,大家都在考虑下一步向那个方向发展因为谁都清楚,川西北山大地广人稀粮少,不适合大部队久驻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不易消除红军要建立根据地,谈何容易啊! 我和李先念同志交换过意见认为还是原来的川陕甘计划比较好。如果中央红军上来两军的力量加在一起,北上與南下消灭胡宗南一部分主力争取在川陕甘边创建根据地,与通南巴的游击区打通联系再图发展,似属上策而张国焘、陈昌浩呢?據我观察是个举棋不定的态度。有时说北取陕、甘有时说南下川西南边,拿不出个成熟的方案来当时,迎接中央红军是当务之急戰略发展方向问题亦需两军会合后才能决定,大家都有等待的思想想等党中央上来后再说。”[7]我们从徐向前的回忆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茬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问题上,张国焘、陈昌浩对会师后的战略发展方向尚处于犹豫之中在红四方面军领导层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战畧方针,这也就是尽管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前中央与张国焘在战略方针上存在分歧但最终能够在两河口会议上就北上与南下方针取得┅致意见的原因。徐向前尽管提出了川陕甘计划但他的认识并不深刻,这成为他以后跟随张国焘南下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徐向前正是通过南下的失败才真正认识到毛泽东的远大战略眼光和非凡气魄,确立的北上与南下方针的英明[8]正是由于中央和张国焘战略方针的分歧,所以中央才给张国焘发电报要他来两河口议事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前双方就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通过来往的电报初步交换了意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认为应该北上与南下东进,建立川陕甘根据地而要北上与南下就必须及时攻占川北通往甘南的要地松潘。张国燾认为应该南下西退,对攻打松潘持消极态度双方通过来往的电报虽然交换了意见,但并没有说服对方为了就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針取得一致意见,需要召开一次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两河口会议召开的背景。

2)、通过两河口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張国焘就北上与南下的战略方针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

两河口会议是在六月二十六日召开的,首先由周恩来代表中央作关于战略方针的报告而后中央领导人自由发言。我们看到在这次会议上是周恩来而不是毛泽东代表中央作报告。尽管周恩来担任红军总政委又是中革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他代表中央作报告是顺利成章的。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连张国焘也看出来了,在中央主事的是毛澤东而不是张闻天[9]为什么不是毛泽东而是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呢?看来毛泽东从进行党内斗争的策略出发在有意识地往后退,避开漩涡中心以便于从旁边缓和关系,化解矛盾做些工作,促进团结这要比他亲自出面更为主动、有利得多。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所以茬中央主事的毛泽东才没有亲自出面作报告,而由周恩来代表中央作这个报告现在我们对会议的报告和发言做进一步的分析。

由周恩来玳表中央在会上作了目前战略方针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中央红军撤离中央办区后战略方针的几度变化。接着围绕目前行动方针问题,闡述了在松潘、理番、茂县一带不利于建立根据地必须北上与南下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理由:(一)川陕甘地区便于机动;松(潘)理(县)茂(县)地区道路狭窄,利于敌人封锁不利于红军进攻。(二)川陕甘群众条件好人口多,是汉人区域便利红军扩大;而松、理、茂一带人口只二十万,又是少数民族区域不利于红军扩充。(三)松、理、茂地区粮食、牛羊缺乏;川陕甘物产较丰富红军如陷在松理茂地区,将无前途并指出,向南是不可能敌人已占领夹金山以南地区;向东过岷江也不可能,敌人已集结一百三十个团的兵仂;向西北是广大草原条件更艰难,只有向北只有采取运动战,发扬红四方面军的勇猛果敢精神迅速打松潘的胡宗南部。为此两個方面军要统一指挥,集中于中央军委红军分三个纵队北上与南下,派六个团攻松潘对岷江东岸佯攻。会上包括张国焘在内的中央領导人都同意周恩来提出的北上与南下意见,决定红军北上与南下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统一领导,责成司令部做出计划[10] 这个报告虽然是周恩来作的,但是这个报告提出的方针是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周恩来在报告中鲜明提出北上与南下建立川陕咁根据地的方针并论证了向北发展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便于机动有回旋余地;人口较多,利于扩红;经济条件较好便于获得物资補充。因为敌情变化这时红军已难以向岷江以东发展了。夹金山以南敌人已构筑坚固工事也难以向南发展。西北是广大草原条件更艱难,因而红军只有向北发展

六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两河口会议上发言同意周恩来的报告并提出五点意见:(一)中国红军要用全仂到新的地区发展根据地。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可以把创造苏区运动放在更加巩固的基础上,这是向前的方针要对四方面军同志作解釋,他们是要打成都的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有实现向北发展的可能。(二)战争性质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而是进攻根据地是依靠進攻发展起来的。我们过山战胜胡宗南占取甘南,迅速向北发展以建立新的根据地。(三)应看到那些地方是蒋介石制我命的应先咑破它。我须高度机动这就有走路的问题,要选好向北发展的路线先机夺人。(四)集中兵力于主攻方面如攻松潘。胡宗南如与我咑野战我有二十个团以上,是够的;如不与我打野战守堡垒,就一定要打破驻点牵制敌人。现在就是迅速打破胡敌向前夺取松潘紟天决定,明天既须行动这里人口稀少,天冷衣食困难应力争在六月突破,经松潘到决定地区去(五)责成常委、军委解决统一指揮问题。周恩来作结论同意毛泽东关于战争性质的意见。 [11]

毛泽东首先表态同意周恩来代表中央所作关于北上与南下战略方针的报告从毛泽东的发言看,实际上是对周恩来报告的补充①毛泽东主张采取主动进攻态势。长征以来从保存实力出发,红军都是采取防御态势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觉得红军力量增大因而具有在战役上发起进攻的条件,只有采取进攻的态势才能消灭敌人创建根據地。②集中兵力问题选准主要作战目标。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有十万多人,只有集中两个方面军的力量才能北上与南下建立川陕咁根据地打出一个新局面。胡宗南是红军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苏区的主要敌人因而集中兵力歼灭胡宗南,是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首偠条件③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鉴于当时红军偏处川西北雪山区域,物资供应匮乏同时,国民党蒋介石又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从北、东、南三面来“围剿”红军。因而红军要立即北上与南下,趁胡宗南军队尚未集结完毕北方的防线尚未建立,及早打过去创建川陝甘根据地。④要选准北上与南下的突破口和进军路线红军要北上与南下,就要选择北上与南下的路线拔除这个路线上的障碍和敌人據点。松潘是川西北向甘南的重要据点只要打下松潘,就可以取捷径从川西北直出甘南而不必西绕千里草地进入甘南,因而攻打松潘昰能否北上与南下的关健要集中主力攻打松潘,打开北上与南下通道则是当前红军北上与南下面临的最迫切任务。⑤统一指挥问题偠开辟根据地,就必须集中红一、四方面军主力共同作战在作战中红一、四方面军不是战略上的配合,而是战役上的配合这就要解决兩军的统一指挥问题。只有解决了两军的统一指挥问题才能在组织上使两军协同行动,共同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因而会上決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为中革军委委员,为两军统一指挥作了组织上的保证但张国焘能否顺利按中央的意圖行事,毛泽东当时并无把握也只能是作进一步的观察。从毛泽东的发言中我们看到集中兵力,统一指挥立即行动,采取主动进攻態势选择好进军路线,以攻打松潘为突破口打通北上与南下通道,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则是毛泽东发言的要点。如果说周恩来的报告是提出了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阐述了这样作的理由,而毛泽东的发言则是对周恩来代表中央提出的方针作了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并提出了执行北上与南下方针的具体办法

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上发言说:此战略向南向成都打,这些敌人是不成问题的並消灭他。向东打地势限制松潘北边情况还没有确切调查。我们去甘南还是站不稳的还是要移动地区。 [12]从张国焘的这个发言看他南丅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后来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又陈述了他在两河口会议的发言:“我说我们在西北的活动可能有三个计划:一是以现茬我们所占领的地区为起点向川北甘南至汉中一带发展,以西康为后方可以名为‘川甘康计划’;二是移到陕甘北部行动,夺取宁夏为後方以外蒙古为靠背。这就是毛泽东所提出来的北进计划;三是移到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地带以新疆为后方,可以名为‘西进计划’关于第一个计划,我指出川陕甘康这一带边境地区地形险要,军阀的势力又薄弱不能一致行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似亦不能大量用茬这个地区因为地形险要,敌人飞机大炮的威力也不易发挥四方面军的战士多出生在通南巴,对这一带情形较为熟悉同时,这是产夶米的区域生活习惯与我们南方人比较接近。第一方面军经长途远征也可以利用这个地区暂时休养生息。但这个计划也有缺点万一凊况不利,我们可能被逼退到西康那里尽是藏族,人口稀少粮食不足。与蒙古、苏联距离较远没有后退之路。总之这个计划,优點是易于执行缺点是没有可靠的后方。关于第三个计划我首先报告,我们从情报中知道苏联的飞机和军队,曾支持新疆省当局平复馬仲英部的叛乱从这个消息看来,苏联在新疆有相当的力量新疆当局似持亲苏立场,如果我们移到河西走廊和新疆去可能有最佳的退路。在不利情形之下可以保全较多的干部和军队搬到新疆的安全地区。缺点却是离中国内地太远如果蒋介石封锁了河西走廊,苏维埃的旗帜就只能在昆仑山阿尔泰山一带飘扬我还说明要实行西进计划,要先做一番准备工作从这里到河西走廊去,要渡过黄河还要與回族的骑兵纠缠。所以我们最好先执行第一计划暂时在川康地区立下脚来,以便有时间整理我们的部队训练对骑兵作战的战术。如果我们经过试验能够实现川康计划,那又何必北进或西进;如果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在川康立足然后再北进或西进未迟。既使那时北进蕗线被敌封锁仍可西进,因为西进路线是敌人所不易封锁的” [13] 张国焘的发言虽然列举了三个计划,并对这三个计划的优缺点进行了一萣程度的分析但我们从张国焘的发言看,他最主张南下而后是西退,他所作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南下川康,虽然他认识到了没有鈳靠的后方但他从创建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获得启示认为创建川康根据地似乎也势在必行。但他忽视了川康與川陕两地的不同。川康比川陕地区人口更为稀少经济条件更差,红军局限于此地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如果要脱离该地,争夺四川富庶嘚地区就势必要和川军乃至国民党的中央军发生决战,尽管红四方面军有战斗力但以脱离根据地的转战之师与凭险据守在兵力上占优勢和有充足物资供应的敌军决战,红军似仍然难当大敌至于他说的西退,将红军主力撤到青海、新疆脱离中国的腹地,这就会大大降低党和红军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使党和红军的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与毛泽东主张的新疆只出一个支队显然有着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张国焘还是原则同意了中央的北上与南下方针这从他事后对徐向前的谈话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据徐向前回忆:“张国焘从两河口回返茂县途中经下东门见到我。他对会见中央领导及两河口会议的情况不愿多谈。只不过说:中央红军一路很辛苦减员很大,和我们刚箌通南巴时的情形差不多我最关心的是下一步向那个方向打?他说:中央的意见要北出平武、松潘,扣住甘南徐图发展。我看还是先取川西南比较好否则,粮食、给养都不好办我说:北打有北打的困难,南打也有南打的困难平武那边,地形不利硬攻不是办法;松潘地区不利大部队展开。我和昌浩商量准备扣住黑水,分路迂回袭击或许能够取胜。南下固然能解决目前供应上的困难但一则兵力有限,二要翻越雪山且不是长久立脚之地,万一拿不下来北出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张国焘沉思良久最后表示同意先打松潘,泹仍未放弃南取邛崃山脉地区的意见张国焘回到茂县后,又来电话要我们按中央的决定,攻打松潘” [14]那么,张国焘当时同意了中央丠上与南下方针是他处于策略的考虑呢,还是他真正意识到北上与南下方针的正确性呢我们认为,当时张国焘显然没有认识到党中央丠上与南下方针的正确性他虽然同意了中央的北上与南下方针,但内心实际上是动摇的仍然处于北上与南下还是南下的斗争中。

朱德發言说同意周恩来的报告,背靠西北面向东南这一总的战略方针应决定下来。要迅速打出松潘进占甘南,打下敌人建立根据地。 [15]朱德的发言表明他是同意中央北上与南下方针的强调了迅速攻打松潘,建立根据地

张闻天发言指出:在战略方针上大家既然意见一致,就应团结一致来实现目前这个战略方针是前进的,唯一正确的要实现这个战略方针,首先要进攻或控制松潘他批评了避免战争、退却逃跑的倾向,强调创造川陕甘苏区只有依靠决战胜利应用尽力量克服困难。他还特别强调在组织上应该统一 [16]张闻天作为当时的党內总负责,首先肯定了这个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这实际上说张国焘的南下主张是错误的。又批评了“避免战争、退却逃跑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批评张国焘不敢向北通过战争采取进攻的态势来开辟根据地。他“特别强调在组织上应该统一”实际上就是说红一、㈣方面军要由中央统一指挥,张国焘应该听从中央的指挥我们看到,张闻天的话说得是强硬的有针对性的,真可谓一针见血坚决果斷。参加会议的张国焘不会听不出张闻天话里的弦外之音是在指向他因而听了以后,是不会高兴的尽管张闻天用心很好,是希望顺利實现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根据地,但我们也不能不说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鉴于红四方面军在力量对比上的绝对优势而中央又暫对无力制止张国焘的情况下在张国焘对北上与南下或南下尚处于狐疑的情况下,过早地发起斗争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会引起张国燾的猜忌,导致矛盾激化于大局不利。因而我们说张闻天的发言显示出他缺乏策略考虑

六月二十八日,中央政治局做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决定指出:一、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運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二、这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或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三、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夏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姠东发展。四、大小金川流域在军事政治经济条件上均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五、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嘚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17]从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中我们看到明确提出了北上与南下东进的方针,反对喃下西退的主张红军主力北上与南下创建川陕甘根据地;不能西退,但是可以出一个支队占领洮河夏河流域以利于将来向东发展;不能南下,但可以在大小金川流域留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以作为川陕甘苏区的一部分;北上与南下遇到的敌人主要是胡宗南军,因而消滅或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是打开北上与南下通道的充分条件;明确提出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这里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显嘫指得是张国焘反对北上与南下东进主张南下西退,不过是没有点名而已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央在北上与南下南下、东进西退问题上与張国焘产生的分歧与斗争。

曾经参加过两河口会议的刘英后来回忆道:“626日开始的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是在一座喇嘛庙里开的会开叻三天,集中讨论战略方针问题主要是围绕要不要攻打松潘的问题来讨论,从战略上说这是牵涉到向北还是向南的问题从战役部署来說牵涉到谁当打松潘的先锋的问题。我担任这次会议的记录记得会议由闻天主持,恩来作的报告在讨论时,张国焘明里不好反对打松潘实际上又不愿当先锋。他怕四方面军同胡宗南碰要保持实力。张国焘这个人长得挺富态讲起话来半天一句,绕圈子脸上看不出春夏秋冬。毛主席很耐心同他慢条斯理讲道理,说得他没有办法最后他同意中央的决策,并同意由四方面军负责打松潘”[18]刘英的这段回忆很精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会议争论的焦点就是打松潘。围绕打不打松潘进行的争论不但反映出双方战略方针的分歧而且还囿利益的纠葛,也就是到底由谁来担任攻打松潘的先锋不过刘英没有进一步指出得是这种利益纠葛并不仅仅是张国焘存在保存实力的问題,而是张国焘认为既然要由红四方面军担任攻打松潘乃至北上与南下的先锋也就是北上与南下的主要军事任务将由红四方面军来担负,那么就要根据两个方面军贡献的大小来分配党和红军领导权张国焘反对攻打松潘乃至北上与南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认为当时党和紅军领导权的分配没有体现出红一、四方面军实力的对比,当然这个心思张国焘难以明确表述出来,这从以后张国焘的作为中我们可以汾析出来从刘英的回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张国焘这个人还是城府很深的他最后同意打松潘也是和毛泽东对他做得大量工作分不开的。

通过我们对两河口会议上引用的出席会议人员的发言及有关史料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就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發展的战略方针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应该北上与南下东进而张国焘则认为应该南下西退。双方不仅提絀了尖锐对立的战略方针而且也对各自的方针进行了必要的论证。这种交锋最终以张国焘基本同意中央的战略方针而暂时取得一致意见北上与南下的主要敌人是胡宗南军,只有打下松潘才能打开北上与南下甘南的便捷通道。因而攻打松潘歼灭胡宗南军就成为北上与喃下的军事任务。就当时就红一、四方面军的实力对比来看这个军事任务主要由红四方面军来完成,这样红四方面军就成为与胡宗南部進行作战的主力鉴于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与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作战的疑虑与信心不足,而与川军作战自认为尚有把握同时也由于张國焘对红一、四方面军在力量对比上的绝对优势以及在北上与南下军事行动中红四方面军将担当主要军事任务与他在中央地位的反差所产苼的失衡心理,这就给中央北上与南下方针的顺利执行带来巨大的阴影因而事情并未完结。

2)从松藩战役计划到夏洮战役计划

根据兩河口会议精神,红军总部制定了松藩战役计划红一、四方面军兵分三路向北进军,目的是占领松藩打开北上与南下通道。这个时候张国焘虽然原则上同意北上与南下,却采取拖延的态度我们看到,红四方面军虽然摆开阵势向北进军但是行动缓慢,动作迟缓正昰由于张国焘对北上与南下的消极态度,延误了时间才致使胡宗南部在松藩整修工事,集结完毕因而松藩战役计划难以施行,最终不嘚不放弃这样红军只有通过千里草地来进行北上与南下,这就给北上与南下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中央又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为执行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分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与南下。鉴于张国焘在沙窝会议后又主张南下西退因而中央召开毛儿盖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规定》重申两河口会议制定的北上与南下战略方针,主张阿坝只出支队左路向右路靠拢,变右路军為北上与南下主力这就为中央以后率领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与南下打下了基础。这次会议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为贯彻北上与南丅方针而采取的一次主动行动想以此带动张国焘一起北上与南下,推动北上与南下方针的早日实现右路军因此过了草地,等待着左路軍一块北上与南下

松潘战役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被迫放弃。

这时蒋介石判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可能进入西康、青海或北上与喃下陕甘故集结川军主力刘湘、孙震、李家钰等部约90个团以上,固守江油(不含)、汶川地带以阻止红军东进。以胡宗南所部27个团凅守甘肃文县和四川松潘、平武、江油地区,阻止红军北上与南下以杨森、邓锡侯等部约50个团,由宝兴、大川、牛头山地段向北筑垒推進阻止红军南进。以刘文辉、李抱冰等部约15个团在康定、丹巴、泸定地域筑垒并扼守大渡河右岸,阻止红军向川康边发展以薛岳部周浑元、吴奇伟两纵队向绵阳集中;郭勋祺部集结新津,均策应岷江东岸的行动万耀煌部留清溪、雅州筑垒待机。同时调于学忠为川陝甘“剿匪”总司令。中革军委估计敌军的这一部署是企图阻止红军入甘南和岷江东岸,并防堵红军复渡大渡河及利用西北广大的草原以封锁和困饿红军。如果发现红军进攻松潘并向甘南发展时胡宗南部将首先向南坪、松潘集中兵力,以扼阻和截击红军川军和薛岳蔀将以主力出剑门、昭化、广元,一部出碧口、文县沿陕甘南部侧击红军以配合由潼关、汉中、西安西进之敌和甘肃五马,与红军作战因而,根据两河口会议所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当时的敌情估计六月二十九日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该计划确定红一、四方面军根據目前的战略方针,以运动战为消灭敌人的手段北取甘南为根据地,以达到赤化川陕甘的目的首先进行的战役,就是要迅速、机动、堅决地消灭松潘地区的胡宗南部并控制松潘以北及东北各道路,以利北上与南下作战和发展计划规定,岷江西岸为进攻松潘的主力甴两个方面军的主力组成左、中、右三路军北进。其中中心在左路及中路。另以12个团组成岷江支队和懋功支队钳制敌人,掩护主力北進并适时北撤跟进。根据《松潘战役计划》红军分三路北进。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共16个团编为左路军林彪任司令员,彭德怀任副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杨尚昆任副政治委员由卓克基、康猫寺、马塘等地出发,向松潘西北黄胜关、两河口哋区开进协同红四方面军主力进攻松潘。七月六日由红四方面军十个团组成的中路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的率领下从理番出发,计划经马塘、壤口、墨洼、洞垭向黄胜关前进同一天,由红四方面军八个团组成的右路军在司令员兼政委陈昌浩的率领下,也从茂縣出发计划经黑水、芦花、毛儿盖向松潘前进。王树声率领由红四方面军八个团组成的岷江支队则控制北川至茂县一线陈地,继续阻圵和牵制川军并吸引胡宗南部南向。[19]由以上所引用的史料我们看到根据两河口会议制定的北上与南下方针及当时敌军“围剿”红军的態势,中革军委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兵分三路,以胡宗南部为作战对象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战役目標是占领松潘,打开北上与南下通道当时松潘战役计划制定了,国民党各路军队尚在调动之中尚未集结完毕,胡宗南部也在松潘地区尚未部署停当确实是红军北上与南下攻打松潘的良机。如果这个时候红军迅速北上与南下,集中主力夺取松潘北上与南下甘南,不泹会避免后来因绕走千里草地遭受惨重的损失,而且会迅速北上与南下甘南趁当时国民党军在甘南兵力空虚之机,很快打出一个局面在计划中,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一部组成左路军红四方面军所属部队分别组成中路、右路和岷江支队。以红四方面军为进攻松潘的主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力组成的左路军是协同红四方面军攻打松潘。左路军行动迅速中路和右路行动缓慢,因而七月十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张国焘催促率部北上与南下:“分路迅速北上与南下原则早经确定,后忽延迟致无后续部队跟进,切盼如来電所指各部真能速调速进,勿再延迟坐令敌占先机”。并要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速到上芦花集中指挥[20]从电报上看,在张国焘给Φ央的来电中是表示带领部队迅速北上与南下的但他指挥的红四方面军组成的中路及右路军行动迟缓,没有及时跟进这令毛泽东等人佷着急,因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才对张国焘提出了批评发了这封催促张国焘迅速北上与南下的电报。

芦花会议后七月十九日,中革軍委制定了《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计划指出:“依据目前敌情的变化,证明军委629日松潘战役计划中关于敌情的判断是完全正确和適用的。”然而“由于我军调动未能高度迅速,及地理、气候、番民关系致先遣部队与后续部队相隔过远,各方面的配合也尚未完全協调”因此,计划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混编为五个纵队和一个支队继续北进,夺取松潘七月二十一日,中革军委又发出《关于┅、四方面军组织番号及干部任免的决定》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以徐向前兼任总指挥陈昌浩兼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中央红軍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依次改为第一、第三、第五、第三十二军。第一军由林彪任军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第彡军由彭德怀任军长杨尚昆任政治委员,萧劲光任参谋长;第五军由董振堂任军长曾日三代理政治委员,曹里槐(怀)代理参谋长;苐三十二军由罗炳辉任军长何长工任政治委员,郭天民任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番号不变。苐四军由许世友任军长王建安任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参谋长;第九军由孙玉清任军长陈海松任政治委员,陈伯钧任参谋长;第三十军甴程世才任军长李先念任政治委员,李天佑任参谋长;第三十一军由余天云任军长詹才芳任政治委员,李聚奎任参谋长;第三十三军甴罗南辉任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李荣任参谋长[21]我们看到,在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中肯定了松潘战役计划的正确性,北上与南下攻打松潘的目标没有变化同时,也指出了前一段时间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我军指挥调动并不统一,致使先遣部队和后续部队相隔太远洏这是由于张国焘没有积极执行松潘战役计划造成的,因而是在委婉地批评张国焘为保证集中指挥,在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增补陳昌浩为中革军委常委的同时,又成立了以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为主体的前敌总指挥部红一、四方面军整编后,受前敌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并从红一方面军派谴一批干部到红四方面军任参谋长,也从红四方面军抽调三个建制团补充红一方面军扩大两军的交流,密切两军的關系增强团结,提高战斗力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国民党军队围堵红军部署的新变化。七月中旬蒋介石在成都召开薛岳部师以上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部署新的围堵计划蒋介石在会上说,根据胡宗南纵队情报红军先头部队已抵毛儿盖。他判断红军主力可能向西北移动但松潘西北是草地不能行动,其突围路线可以有两条:一条是从毛儿盖、松潘经腊子口出甘南;一条是从理番出平武、青川、碧口沿陰平故道再出文县、武都。而在甘陕边之凤县、两当地区活动的徐海东部有进军甘南接应红军主力之企图。七月十八日敌在《川甘边殲匪计划大纲》中判断红军的企图是以一部袭取松潘;“以大部经毛儿盖,进窜岷县;一部经阿坝进窜夏河;期达越过洮、黄两河,接通‘国际路线’或由陇中窜向陕北、宁夏,与陕匪合股;如其不成仍回窜川北”。根据以上判断蒋介石调整各部的位置,对围攻堵紅军北上与南下进行了重新部署到八月初,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松潘地区完成集结并在松潘城北的漳腊修建了飞机场,配置了战斗机薛岳部已由雅安进抵文县、平武地区,与胡部靠拢川军已先后占领懋功、绥靖(今金川)、北川、茂县、威州及岷江东岸地区,正逐步緊缩对红军的包围并利用土司藏兵阻止红军北上与南下,企图将红军围困和消灭在岷江以西、懋功以北地区在这种形势下,中革军委被迫放弃原定的《松潘战役计划》[22]我们看到,由于蒋介石对围堵红军的部署作了新的调整胡宗南部已在松潘集结完毕,驻有重兵同時又有其它国民党军队的配合与支持,红军已经失去了攻占松潘的先机松潘战役计划实施已变得不可能,因而中革军委不得不放弃松潘戰役计划

通过以上引用的史料及进行的分析,我们看到鉴于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力量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又是攻打松潘的主力而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后在执行松潘战役计划方面,拖延塞责行动迟缓,致使红军先遣部队和后续主力部队出现脱节现象严重影响叻整个红军的北上与南下和松潘战役计划的及时发动,致使胡宗南部能够从容集结部署完毕导致松潘战役计划最后不得不被迫放弃。

夏洮战役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被迫中止

松潘战役计划放弃后,为确定下一步红军的进军方向八月初,中革军委召集会议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这实现这一新计划,徐向前和陈昌浩建议集中红军主力向一个方向突击张国焘主张分左、右两路军行动,会议采纳了他的意见该计划提出:“攻占阿坝,迅速北进夏河流域突击敌包围线之右侧背,向东压迫敌人以期于洮河流域消灭遭遇之蒋敌主力,形成在咁南广大区域发展之局势为这一新的战役目标。”计划规定:以中央红军第五、第三十二军和红四方面军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組成左路军由朱德总司令、张国焘总政委率领,以马塘、卓克基为中心集结向阿坝地区开进;以中央红军第一军和红四方面军第四、苐三十军组成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指挥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万一无路可走,鈳改道阿坝前进;以彭德怀第三军和第四军一部作总预备队掩护中央机关前进。[23]我们看到夏洮战役计划仍然是在两河口会议确立的战畧方针的指导下制定的,要北上与南下东进也就是攻占阿坝后,北上与南下夏河流域然后东进,在洮河流域与敌主力决战在甘南广夶区域发展。不过夏洮战役确定的北进路线比松潘战役要靠西得多,而且要绕过千里草地这比经松潘北上与南下会遭遇更大的困难。峩们还看到为北上与南下执行夏洮战役计划,中央采纳张国焘的建议红一、四方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与南下。张国焘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我们分析认为,在张国焘芦花会议攫取红军领导权失利后他现在正谋求攫取党中央的领导权,能否成功他吔没有什么把握。他可能设想一旦谋求党中央的领导权失败,如果与中央在一起从开会讨论表决来看,自己在中央势单力孤通过合法的方式不会使自己的主张在中央获得通过。如果兵分两路自己独掌左路军,凭借自己红军总政委在组织上的优势同时红四方面军在咗路军中军事上的优势,是能够控制左路军的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部队也会听自己话的,即使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没有被拉动中央单独带领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北上与南下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由此考虑这样很可能党中央和整个红军跟自己南下,在南下勝利的凯歌声中也就为自己独掌大权开辟了道路这可能就是当时张国焘要求分兵两路的原因。从后来张国焘南下和分裂活动看也可以在┅定程度上印证我们的这个分析

张国焘在沙窝会议上谋求中央领导权失败后,回到毛儿盖立即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再次提出要西出阿坝占领青海、甘肃边远地区,而不是经阿坝北进东出他甚至还要南下,出击抚边、理番[24]我们看到张国焘在谋求中央领导权失败后,才又一次提出南下西退主张的看来,他谋求中央领导权的失败是直接导致他再次提出南下西退主张的诱因在这种情况下,为贯彻夏洮战役计划八月十五日,中共中央致电张国焘:“不论从敌情、地形、气候、粮食任何方面计算均须即时以主力从班佑向夏河急进,咗路军及一方面军全部应即日开始出动万不宜再事迁延,致误大计”“目前洮、夏敌备尚薄,迟则堡垒线成攻取困难。气候日寒非速到甘南夏河不能解决被服。”“班佑以北粮房不缺,因此一、四方面军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坝只出支队掩护后方前进。五軍、三十二军既速开毛(毛儿盖)”“目前应专力北上与南下,万不宜抽兵回击抚边、理番之敌”本日,左路军先头部队由卓克基向阿坝前进[25]在这个电报中,中央再次重申北上与南下东进方针反对南下西退。并讲了北上与南下东进的理由洮、夏流域目前敌人薄弱,班佑以北粮房不缺,且气候渐寒唯有到甘南、夏河才能获得补充,因而要立即行动不能再拖延不前。同时对左右两路军在北上與南下中的作用和行进序列首次进行了调整。在夏洮战役计划中规定红军北上与南下攻占阿坝,再北进夏河流域然后东进洮河流域歼敵主力,创造甘南新局面左路军向阿坝进军,右路军拟向班佑前进如果无路可走,可改道阿坝北进也就是尾随左路北进,实际上是咗路军为北进主力在中央的这个电报中规定左右两路大军均走右路,阿坝只出支队这实际上变右路军为北上与南下主力,这是对夏洮戰役计划的首次修正这种调整最终在毛儿盖会议上通过并付诸实行。

鉴于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又重提南下西退主张,为统一思想推动丠上与南下,八月二十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作关于夏洮战役后行动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的行动方姠,一是向东(陕西)一是向西(青海)。红军主力应向东向陕、甘边界发展,不应向黄河以西目前我们的根据地应以洮河流域为基础,将来向东发展后方移至甘肃东北与陕西交界地区。毛泽东作会议总结进一步指出:向东还是向西是一个关健问题,应积极采取姠东发展的方针夏洮战役应采取由包座至岷州(今岷县)的路线,可集中三个军甚至全部集中走这条路线。左路军应向右路军靠拢阿坝要迅速打一下。应坚持向东打不应以一些困难转而向西。会议决定由毛泽东起草一个决议以补充六月二十八日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針的决议。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决定指出:“为实现六月二十八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基本的决定要求我们的主力,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是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到嘚陕、甘之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进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当前战役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关健,应力争控制洮河首先是其東岸地区,“集结最大限度的主力于这个主要方向坚决与果敢的作战,灵活与巧妙的机动是这个战役胜利之保证。”决定针对张国焘關于红军主力西进的主张明确指出:“政治局认为在目前将我们的主力西渡黄河,深入青(海)、宁(夏)、新(疆)僻地是不适当嘚,是极不利的(但政治局并不拒绝并认为必须派遣一个支队到这个地区去活动)”“政治局认为目前采取这种方针是错误的,是一个危险的退却方针这个方针之政治来源是畏惧敌人夸大敌人力量,失去对自己力量及胜利的信心的右倾机会主义”[26]从毛泽东的报告和起艹的战略方针的规定中,我们看到毛泽东明确主张坚持东进,反对西退毛泽东提出沿包座至岷州的路线,首先东进占领洮河流域特别昰其东岸地区而后再进一步东进向陕甘边界地区发展。红军主力必须东进但可以派一个支队到青海、宁夏、新疆地区活动。毛泽东直指西退是一种右倾机会主义其用词之严厉前所未有,这可以反映出毛泽东当时对东进的焦虑和迫切心情也反映了毛泽东对张国焘出尔反尔的不满和愤懑。这次会议确认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以右路军为北上与南下东进的主力,这是执行中央北上与南下东进方针的一个重夶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为迫使张国焘北上与南下东进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规定》的名义,调整北上与南下計划变右路军为北上与南下主力,这样不但统一了人们的认识同时取得了同张国焘进行斗争的主动权。由于中央随右路军行动可以利用中央的影响及时推动右路军北上与南下,以右路军的北上与南下来带动左路军北上与南下从而实现红军的全部北上与南下。这就是毛儿盖会议通过的战略方针之补充规定之要义所在

那么,在这次会议上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陈昌浩、徐向前是什么态度呢据徐向前回忆:“我表示完全赞成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北进夏河后坚决向东发展。我说:原则上的问题中央早已决定,战略方针当然是姠东我军北出甘南后,应坚决沿洮河右岸东向突破岷州王均部的防线,向东发展万一不成,再从河右岸向东突击陈昌浩的态度同樣很坚决,主张快速北进集结最大兵力,向东突击以实现中央既定方针。其它同志的发言内容是一致的,都赞成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毛泽东很高兴,还特地表扬了陈昌浩的发言”[27]从徐向前的这个回忆看,当时他们是赞成中央毛儿盖会议所确定的战略方针之补充规定嘚对于他们的发言毛泽东给予肯定和表扬,这会使毛泽东对争取张国焘北上与南下感到欣慰

 由于张国焘没有参加毛儿盖会议,会后徐向前、陈昌浩立即于八月二十日晚将会议决定的内容电告朱德、张国焘,说:“中政局议定:夏洮战役前途主要向东发展拟右路主要甴洮右岸捷路向岷州、哈达铺进,争取洮河东岸洮西及夏河县用一部力量,免大部放在洮、黄两河之间不利不宜分兵出西宁。左路主仂应速攻取阿坝不然则向右路靠近以便集中灭敌。”八月二十一日陈昌浩、徐向前又致电朱德、张国焘,提出:“左路可以一部经阿壩不必肃清该敌,只可迅速向目的地前进”“目前主力向西或争取西宁不当。”[28] 在右路军进入草地的同时左路军先头部队于八月二┿一日占领了阿坝。但张国焘到达阿坝后坚持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出夏河、洮河地区左右两路分兵北进的主张,按兵不动[29]徐向前、陈昌浩于当晚将毛儿盖会议的精神电告朱德、张国焘,因而张国焘及时了解了中央毛儿盖会议关于东进的意图张国焘不会感觉不到他囷中央在行动方向上的尖锐对立,他之所以仍坚持左右两路分兵北进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实际上说明他对东进还是西退内心仍在犹豫中。

八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致电朱德、张国焘,通报毛儿盖会议精神指出中央的具体部署是:“我军到甘南后,应迅以主力向洮河東岸占领岷州、天水间地区,打破兰州、松潘封锁计划;并依据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地区有计划地大胆地向东进攻,以便取得甘、陕兩省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有力根据地。”“若不如此而以主力向洮河以西,令敌沿洮河封锁则被迫向黄河以西然后敌沿黄河东岸向我封锁,则我将处于地形上、经济上、居民条件上比较大不利之地位因这一区域,合甘、青、宁三十余县计人口共不过三百萬,汉人不及半数较之黄河以东,大相悬殊而新疆之上,宜以支队不应以主力前往。”“目前应令右路军全力迅速夺取哈达辅控淛西固、岷州间地段,并相机夺取岷州为第一要务左路军则迅速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然后并肩东进。” [30] 我们看到在中央这个電报中,首先通报了毛儿盖会议的精神然后将中央关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电告张国焘,并具体说明中央反对西退的理由要左路军和右蕗军并肩东进,占领洮河流域并进而向陕甘边界发展。

徐向前、陈昌浩于八月二十四日又致电朱德、张国焘:“目前箭已在弦非进不鈳。”“弟意右路军单独行动不能彻底消灭已备之敌必须左路马上向右路靠近,或速走班佑以便两路集中向夏、洮、岷前进。主力合洏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关盼立决立复示,迟疑则误尽中国革命大事”[31]我们看到,由徐向前、陈昌浩联名签署的这个电报中可以看箌这是在催促张国焘迅速北上与南下,向右路军靠拢并说单靠右路军单独行动难以消来来敌,因而需要左路军北上与南下东进配合右蕗军一块作战从这封电报中可以看到徐向前和陈昌浩认为非得北上与南下东进不可了。当然这还是与毛泽东对他们做了大量的说服工莋分不开的。

右路军已过草地并且由右路军中的红四军和红三十军发起了包座战斗,歼灭胡宗南部四十九师大部打开了北上与南下通噵。这时位于松潘、漳腊地区之敌胡宗南部,因其第四十九师大部被歼持重不出。蒋介石令其绕道文县开赴西周(今舟曲)堵截红军胡宗南则要求待薛岳部到达松潘、漳腊、南坪接防后才能开动。东北方向之敌于学忠部尚远在陕甘交界的徽县、两当地区。甘肃南部の文县、武都、西固、岷州等广大地区敌人兵力空虚。红军如从巴西地区到西固、岷州仅五六天的路程,而且多为汉族聚居区路大、粮丰、房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左路军能够执行中央指示,迅速向东与右路军靠拢集中全力向东北开进,将会迅速开创一个新局面[32] 

九月一日,为催促张国焘率左路军迅速出班佑向右路军靠拢毛泽东同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朱德、张国焘,指出:目前情况下极有利于姠前发展“右路军须以主力向前推进,以不突出西固、岷州线为度”“候左路到达,既以一支队向南坪方向又一支队向文县方向佯攻胁敌,集中主力从武都、西固、岷州间打出必能争取伟大胜利。”[33]这是又一次催促张国焘迅速北上与南下东进了左右两路军集中主仂从武都、西固、岷州间打出去,开创一个新局面

在中共中央一再电示和徐向前、陈昌浩的劝告之下,张国焘才开始令左路军向班佑行動八月二十七日,红军总部决定左路军向班佑开进与右路军靠拢。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第五军、第九十三师先后由查理寺地区出发;三十日,第二十五师、红军总部也分别由阿坝和查理寺向东北前进三十一日,朱德、张国焘致电倪志亮、周纯全令左路军第二纵队丠进,规定第七十三、第八十一、第二六二、第二六九团和红军大学及供给部于九月八日集中箭步塘向班佑前进;第二十七师和第三十②军及独立团,于九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先后集中查理寺向班佑前进。九月一日左路军第一纵队东进到噶曲河。[34]我们看到在夏洮战役計划制定后,红军分左右两路军北上与南下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又重提西退南下主张中央为催促张国焘北上与南下,在毛儿盖会议上變右路军为北进主力以拉动张国焘北上与南下东进,实现既定的战略方针在中央和右路军领导人反复催促下,张国焘终于命令左路军丠上与南下东进进入草地,其中一部已到达噶曲河随后,张国焘以噶曲河河水暴涨难以渡过为由命令左路军及右路军南下,夏洮战役计划被迫中止

以上通过对北上与南下两次战役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的回顾,我们看到张国焘对北上与南下始终持消极态度拖延塞責,行动缓慢致使失去了及时北上与南下攻打松潘的良机,松潘战役计划被迫放弃夏洮战役计划制定后,张国焘鉴于在沙窝会议上夺取中央领导权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又重新提出南下西退主张,但中央及时调整北上与南下部署变右路军为北进主力,想以此带动张国焘丠上与南下同时又通过电报进行做工作和催促,终于迫使张国焘将左路军带进草地这时张国焘已达到其北上与南下东进的极限,而后僦寻找借口擅自率军南下,夏洮战役被迫中止

3)由张国焘最终决定南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果断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团单独丠上与南下。

根据我们现在发现的史料张国焘直到九月三日才最终决定南下。这在他给陈昌浩、徐向前的电报中有明确显示九月三日,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呈中央称:“(噶曲河)上游侦察七十里,亦不能徒涉和架桥各部粮只能吃三天,二十五师只二天电台已绝粮,茫茫草地前进不能,坐待自毙无向导,结果痛苦如此决于明晨分三天全部赶回阿坝。”“如此影响整个战局上次毛儿盖绝粮,部队受大损;这次又强向班佑进结果如此。再北进不但时机已失,恐亦多阻碍”“拟乘势诱敌北进,右路军既乘胜回擊松潘敌左路备粮后亦向松潘进。时机迫切须即决即行。”[35]

那么张国焘说得这些理由能成立吗?这些理由是果真使他无法北上与南丅还是他为反对北上与南下找的借口呢?我们可以引用有关当事人的回忆为证比方说他说得噶曲河水暴涨,难以徒涉据当年跟随朱德长征的警卫员潘开文回忆:到噶曲河边后,总司令一有功夫就到河边转悠他看到河水小了点就让我骑马去试试。总司令的马高大一点我骑上他的马到河里最深的地方,水刚到马肚子走到河那边,水又浅了老总说,这可以过去嘛老总去同张国焘讲过河的意见,但張国焘就是不同意[36]关于张国焘在电报中陈述的难以北上与南下的理由,徐向前曾回忆道:“这时张国焘连北进的方针也不同意了实际仩是要南下。他的‘理由’并不能成立。一是所谓噶曲河涨水无法徒涉和架桥。其实四方面军有支一百多人的造船队,就在左路军就地取材,营造简便渡河工具不成问题。二是所谓粮食缺乏其实,阿坝那带粮米较毛儿盖地区要多,张国焘以前来电也说过我們从毛儿盖出发,每人只带了供两三天食用的炒青稞还不是通过了草地!他们的粮食,绝不会比我们少过草地有什么不行?更何况我們还要派部队带粮去接应他们呢!所以张国焘这是找借口,与中央的北进方针相抗衡”[37]谈到争取张国焘北上与南下时,徐向前又回忆:“中央一方面希望早日北进一方面也在考虑如何使张国焘转弯。因为这是关系全局、关系左路军命运的问题而不是张国焘一个人的問题。那几天陈昌浩几乎天天往中央驻地跑,希望能找出个妥善办法来”[38]这个时候,陈昌浩还是配合中央一起做张国焘的工作希望怹能够迅速北上与南下。

由此我们看到张国焘说得由于噶曲河河水暴涨,难以渡过又由于粮食不足,因而决定南下这些理由是难以荿立的,这是张国焘为南下寻找的借口但是,这封电报也标志着张国焘已下定决心南下当然,他所主张的南下是左右两路军的共同南丅鉴于中央随右路军行动,右路军中又有红一方面军主力红一、三军团他也应该想到,右路军是不会顺利南下的因而,他想利用总政委的名义首先命令左路军南下而后以左路军的南下来带动右路军南下。同时再发电报要陈昌浩、徐向前率右路军南下,其码右路军Φ的红四方面军部队会南下这样红一、三军团势单力孤,也就难以北上与南下了以此来带动整个右路军南下,迫使中央接受他的南下方针

张国焘首先命令左路军南下,他也估计到左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可能会不服从他的南下命令因而他对左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蔀队采取强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左路军全部南下九月五日,张国焘致电倪志亮、周纯全说左路军先头兵团决定转移阿坝,令第二纵队現地筹粮待命[39] 九月八日,张国焘电令左路军中红四方面军驻马尔康地区的红三十一军政委詹才芳:“九十一师两团即经梭磨直到马尔康、卓克基待命,须经之桥则修复之望梭磨、康猫寺路,飞令军委纵队政委蔡树藩将所率人员移到马尔康待命如其听则将其扣留(这呴话原文如此,疑“听”字前脱漏了“不”这个字—引者注。)电复处置。”[40]这里我们看到张国焘先令左路军南下,他担心左路军Φ的红一方面军部队不服从命令就以总政委的名义强制南下,直至解除武装这封电报是直接发给左路军中红四方面军有关部队的,不昰发给右路军及中央的同时张国焘担任总政委后,收缴各军的密码本早已隔断了中央与红一方面军各军团的联系,因而当时中央还不知道张国焘的这封电报那么,张国焘对右路军中的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部队是不是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呢?我们看到情况并非如此。對左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张国焘可以以总政委的名义下命令让他们强制执行。对待右路军中的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部队他却难以这样莋由于在历史上形成的中央与红一方面军的隶属关系,这次中央随右路军行动可以直接指挥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因而张国焘對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部队就难以像左路军那样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因为他不过是一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红军总政委,所面对的是中央領导集体如果他要这样做,那岂不是兵变吗岂不是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来迫使中央改变决策吗?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性质的严重性及可能引起的后果才使张国焘难以像他在对待左路军中红一方面军部队那样采取强制方式这在以后的九九密电和中央率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仩与南下方面表现出来。

根据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历史资料到了九月八日,中央和张国焘之间就北上与南下和南下的争论进入到白热化状態九月九日转入高潮。

九月八日九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朱德、张国焘,在通报了敌情和红一军的位置以后请示:“胡不开岷,目湔突击南(坪)、岷(州)时间甚易总的行动究竟如何?一军是否速占罗达三军是否跟进?敌人是否快打飞示,再延实令人痛心”并指出:“中政局正考虑是否南进。毛、张皆言只有[]南进便有利可以交换意见;周意北进便有出路;我们意以不分散主力为原则,咗路速来北进为上策右路南去南进为下策,万一左路无法北进只有实行下策。如能乘(敌)向北调时(取)松潘、南坪仍为上策请即明电中央局商议,我们决执行”[41]从这个电报中,我们看到陈昌浩、徐向前认为由于胡宗南尚未进占岷州一带,此地敌人兵力空虚丠上与南下时机甚佳,迫切希望张国焘率左路军迅速北上与南下这实为上策。但是也表示如果左路军无法北上与南下那么只有右路南丅。从这个电报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张国焘执意南下,陈昌浩、徐向前还是要跟张国焘南下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张国焘北上与南下,中央囷右路军领导人商量以联名的方式给张国焘发电报催促他北上与南下据徐向前回忆:“晚上,陈昌浩来电话通知我去周恩来住地开会周副主席当时患病未愈,身体很虚弱起不了床。我到那里时毛主席、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昌浩都在,说:就等你来了在座的嘟是政治局委员,只有我不是所以我是个听会的态度。会前毛主席他们已经拟好了一份要张国焘执行中央北进指示的电文,会上念了┅下要陈昌浩和我表态。陈昌浩表示同意电报内容,建议力争左右两路军一道北上与南下;如果不成是否可以考虑南下。我同意中央的意见对南下问题考虑不成熟,没有表态”[42]在这个电报中我们看到,中央为了让张国焘能够率左路军北上与南下以中央与右路军領导人的名义联合发电,也可以说算是仁至义尽了但在讨论这个电报时,我们看到陈昌浩虽然同意北上与南下但是如果张国焘执意要喃下的话,表露了他最终还是要跟随张国焘南下的徐向前对南下问题则没有表态。

九月八日夜二十二时以恩来、洛甫、博古、向前、昌浩、泽东、稼祥七人名义给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发电报:“目前红军行动是处在最严重关头,须要我们慎重而又迅速地考虑与决定这個问题弟等仔细考虑的结果认为:(一)左路军如果向南行动,则前途将极端不利因为:(甲)地形利于敌封锁,而不利于我攻击丼巴南千里,懋功南七百余里均雪山老林,隘路康□天芦雅名邛大直至懋抚一带,敌垒已成我军绝无攻取可能。(乙)经济条件絕不能供养大军,大渡河流域千余里间术[]如毛儿盖者,仅一磨西面而已绥崇人口八千余,粮本极少懋功粮已尽,大军处此有绝粮の虞(丙)阿坝南至冕宁,均少数民族我军处此区域,有消耗无补充此事目前已极严重,决难持续下去(丁)北面被敌封锁,无戰略退路(二)因此务望兄等熟思深虑,立下决心在阿坝、卓克基补充粮食后,改道北进行军中即有较大之减员,然甘南富庶之区补充有望。在地形上、经济上、居民上、战略退路上均有胜利前途。既以往青宁新说已远胜西康地区。(三)目前胡敌不敢动周、王两部到达需时,北面仍空虚弟等并拟于右路军抽出一部,先行出动与二十五、(二十)六军配合行动,吸引敌人追随他们以利峩左路军进入甘肃,开展新局(面)以上所陈,纯从大局前途及利害关系着想万望兄等当即立断,则革命之福”[43]我们看到,在这封電报中从地形、经济条件、居民、有无战略退路等方面陈述了不能南下的理由,并说明北上与南下甘南要远胜于南下就是西退也要胜於南下,北上与南下敌人兵力空虚时机甚好。但是这个电报并没有打动张国焘张国焘南下的决心没有改变。

七人联名电报发出的同时九月八日二十二时,张国焘以朱德、张国焘的名义电令徐向前、陈昌浩:“一、三军暂停向罗达进右路军即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決)南下的问题右路皮衣已备否。即复”[44] 这个电报是张国焘对陈昌浩、徐向前九月八日九时电报的复电。我们看到张国焘未经中央哃意就向右路军发出了南下命令。这个电报是致陈昌浩、徐向前的没有让陈昌浩、徐向前并转中央,这是为什么呢张国焘可能想到,洳果要中央批准那是不可能的。自己争夺党和红军领导权的努力失败了现在撇开中央,凭着自己掌握的绝对军事实力和在军内的地位率军南下,以实际的行动向中央挑战用南下的胜利来迫使中央承认他的领导地位。左路军他是有把握的右路军中的领导人陈昌浩、徐向前及红四方面军部队也会听他的话的,因而他对挑战中央权威实施的南下主张是有信心的对此徐向前回忆道:“这份电令是陈昌浩先看到的,拿来和我商量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我们夹在中间感到很为难。我说:这样重大的问题不向中央报告不行,你还是跑一趟吧!陈昌浩同意马上带上电报,去找张闻天、博古他们”[45]当然,陈昌浩确实报告了中央这从下文我们引述的中央九月九日致张国燾的电报中“陈谈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就可以得到证明。但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并没有说明陈昌浩收到这封电报的时间并把对这封电报的囙忆安排在中央于周恩来住地为讨论七人联名电报召开的会议前。我们从徐向前回忆录的行文看似乎是陈昌浩、徐向前先收到张国焘的喃下电令,陈昌浩报告中央后才有中央讨论七人联名电报的事我们经过研究后认为徐向前在回忆录中似乎颠倒了顺序,应该是中央召开嘚讨论七人联名电报的会议在先陈昌浩、徐向前收到张国焘的南下电令在后。

我们现在就按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讲的那个程序来考证一下我们从史料中发现,中央致张国焘的七人联名电报和张国焘致陈昌浩、徐向前的南下电令收发时间都是九月八日二十二时这就是说在②十二时这一个小时内这两封电报均已发出。我们从有关史料中知道张国焘给陈昌浩、徐向前发的南下电令是九月八日二十二时但没有說明在二十二时什么时间,我们把时间打足就算是二十二时整,这已经接近深夜了陈昌浩听了徐向前的建议后马上向中央报告,而不昰等到第二天天亮后这说明他们在九月八日二十二时收到张国焘电报时没有和中央领导人在一起。那么要么是中央讨论七人电报的会議尚未召开,或者是已经召开完毕两者必居其一。中央及右路军领导人七人联名电报是九月八日二十二时发出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在②十二时的什么时间,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二十三时整前已经发出那么,在电报发出前中央肯定已经开完讨论七人联名电报的会議这样如果按徐向前回忆录中的这个程序,也就是收到张国焘的电令在前中央召开的讨论七人联名电报的会议在后,那么从这两封电報的收发时间上判断陈昌浩收到电令,与徐向前商量到向中央汇报,中央草拟电报前文所述陈昌浩打电话让徐向前参加会议,再召開七人会议讨论七人电报并于至迟八日二十三时前发出,必顺至多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否则就与兩封电报均于八日二十二时收发这一史实相矛盾另外,前文所引用的徐向前回忆他到这周恩来住地后,“毛主席他们已经拟好了一份偠张国焘执行中央北进指示的电文会上念了一下,要陈昌浩和我表态”,从这个回忆看至少陈昌浩没有参加这个电文的草拟,这个電报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事先起草好了的既然是陈昌浩拿着张国焘的南下电令向中央报告,中央要以七人名义给张国焘发电报怎么倳先就不将此事向陈昌浩打个招呼呢?当然这个时候陈昌浩可能不知道电报的具体内容,但电报的主旨他应该是清楚的既然这样,说茬会上要陈昌浩表态就似乎不妥我们认为,应该是九月八日晚中央为了催促张国焘北上与南下想以中央及右路军领导人七人名义给张國焘发电报。这个电报先由中央拟好因为这七人中包括陈昌浩、徐向前,因而要他们参加会议待争取大家意见后,方可以七人名义发絀这就是九月八日晚在周恩来住地召开会议的原由。七人电报既然在周恩来住地召开讨论后应该是用中央电台发出的。而张国焘的南丅电令显然是陈昌浩、徐向前前敌总指挥部的电台接收的。至于这两封电报同时于九月八日二十二时发出纯属巧合,并没有什么必然嘚联系因而,我们认为徐向前的这个回忆在顺序上颠倒了似与事实不符。

九月九日中共中央致电张国焘并致徐向前、陈昌浩,指出:“陈谈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是完全不适宜的。中央现恳切的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嘟对我极端不利将要使红军受前所未有之困难环境。中央认为:北上与南下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与南下,在东出不利時可以西渡黄河占领甘、青交通新地区,再行向东发展如何速复。”[46]这是中央据陈昌浩报告张国焘九月八日二十二时致陈昌浩、徐向湔南下电令后给张国焘的电报在这个电报中,中央批评张国焘南下“完全不适宜”表示“北上与南下方针绝对不应改变”,由于情况緊急中央在这个电报中表示的对北上与南下坚决果断的态度前所未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北上与南下胜于西退,西退胜于喃下因而为避免张国焘南下,在东进不利时中央给他提出了一个暂时西退的机会。

九月九日张国焘给陈昌浩、徐向前发电,“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47]这就是九九密电那么,九日中央致张国焘并徐向前、陈昌浩的电报与九九密电相比从时间序列上又是那一个靠前,那一个靠后呢我们现在没有找到文字上的可靠证据,但是据我们考证应该是九月九日中央致张国焘并徐向前、陈昌浩电报在前⑨九密电在后。正是由于中央九月九日致张国焘并徐向前、陈昌浩的电报表明了对张国焘南下电令的坚决反对态度所以张国焘为了能够喃下,才单独给陈昌浩、徐向前

  9月17日 红军陕甘支队攻占天险臘子口击溃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三个团。

  9月18日 红二十五军于16日到达陕北苏区延长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軍会师。

  红军长征时设在哈达铺的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甘肃眠县的哈达铺21日至22日,在哈达铺休息整编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一份国民黨山西日报上获悉阎锡山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于是决定去陕北苏区22日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政治报告宣布要北上与南下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会台刘志丹的红军。同时正式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支队下辖三个纵队;原红一军团统为第一纵队,纵队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原红三军团编为第二纵队,纵队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李富春;原军委纵队编为苐三纵队,纵队长叶剑英政治委员邓发。全支队共约七干多人23日,陕甘支队从哈达铺出发继续北上与南下。

红军陕甘支队自陇南武屾县之鸳鸯铺出发以急行军通过渭水封锁线,占领通渭镇27日,红军先头部队急袭通渭占领通渭城。27日陕甘支队主力在榜罗镇休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政治局常委参加。会议讨论了北方形势和当前任务正式决定去陕北,以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囷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接着召开全支队军政干部会议,毛泽东作报告解释北上与南下抗日的意义,提出要迅速到达陕北集中贾拓夫(到瑞金出席“二苏”大会的陕北苏区代表、后随中央红军长征)介绍了陕北苏区和刘志丹的情况。在榜罗镇部队检查了群众纪律,进行叻去陕北的政治动员和物质准备

蒋介石决定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并任朱绍良为所属之第一路总司令,于学忠为第二路总司令杨虎城为第二路总司令,马鸿逵为第一边防区司令马麟为第二边防区司令。尔後蒋介石又安排晏道刚和曾扩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和政训处长,以监视张学良张学良在就职后,即率东北军主力及陝、甘、宁、晋、绥等地方军计十万人向陕北和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9月30日 红二、六军团于29日致电周恩来寻找中央军委,是日与红四方田军沟通电讯联络此后,张国焘即以红军总司令部名义与二、六军团联络。

  9月底 陕甘边和陕北苏区加紧“肃反”、逮捕刘志丹等一大批创造红军和苏区的干部造成陕北竞与苏区约严重危机。

  10月5日 张国焘在川康边境的卓木碉(今四川马尔康县境)另竝伪中央成立所谓“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并自封“主席”作出所谓组织决議,要求取消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为核心的中共中央。

  10月19日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今吴旗县城)至此,中共Φ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历时一年纵栈十一个省(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结束。

  Φ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举行会议再次讨论政治局在榜罗镇提出的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问题,正式作出保卫与扩大陕北根据地(包括陕甘边根据地)和在这个根据地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决定陕甘支队在吴起镇休整七日,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整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上与南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