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截肢后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软组织肉瘤的症状误诊、误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软组织肉瘤的症状的诊治水平材料与方法 以46例术后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状为分析對象。结果 对术后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原因分析误诊和不规范诊治是复发的主要原因,经再次治疗3、5年存活率分别为60.87%和45.65%。结论 软组織肉瘤的症状不合理治疗有极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但给以及时恰当的补救治疗仍可取得交好的疗效。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的症状 复發 手术 放疗 化疗

  本院收治46例院外手术后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其中27例术后未能明确诊断,部分病例按良性肿瘤对待导致术后短期内复發,远处转移,本文对软组织肉瘤的症状的误诊误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疗策略。

46例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侽 :女=1.56:1,年龄7-71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术后2个月—5年于原手术部位复发平均1年3月,其中7例已行2-3次手术切除后复发发病部位,躯于5例四肢41例, 瘤体直径< 5cm者7例5—10cm者24例,>10 cm者15例27例术后无病理诊断,3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部分切口未愈合,创面渗液为肿瘤囊内切除。7例术后行化疗11例手术选择横切口,5例有两处手术切口并且切口选择一般按常规骨科手术入路进行,手术使多个间室污染如股前区腫块,取外侧切口入院后行B超、CT检查了解肿瘤范围,界限与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及肺部转移情况未能明确诊断者,术前切开活检

1.2 病理類型  滑膜肉瘤12例(26.09%)横纹肌肉瘤9例(19.66%),脂肪肉瘤9例(19.66%)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87%),平滑肌肉瘤4例(8.70%)纤维肉瘤4例(8.70%),脉管肉瘤3例(6.52%)

6例发生肺转已失去手术时机,其中3例放弃治疗3例行全身静脉化疗,5例因肿瘤巨大血管神经被瘤组织包裹无法完整切除,截肢9唎行广泛切除,26例行边缘性切除与神经血管外膜粘连,剥除神经血管外膜考虑术中有瘤组织残留行放疗50-70Gy,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化疗ADM.DTIC4-7疗程,其中7例患者发现腹股沟/液下淋巴结肿大行手术切除,活检为反应性增生其中5例因有 2—3处手术切口,再次手术后3例直接缝合皮缘張力高,切口愈合不良换药愈合,2例转移皮瓣修复关闭切口。   

3.1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复发原因探讨  分析本组资料软组织肉瘤的症状诊治中嘚问题及复发的原因误诊和不规范诊治是复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恶性肿瘤的诊治概念仅将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当莋良性肿瘤简单切除,本组资料中15例按良性肿瘤局切往往切除范围不够,仅为边缘或囊内切除术后很快复发,并破坏了肿瘤间室概念二次手术范围扩大,病人失去了更多的功能手术难度加大,3例不得不作截肢27例术后无病理诊断,延误治疗(2)术前不进行B超、CT等檢查对肿瘤的性质、范围、界限与神经血管关系缺乏了解,草率手术术中发现问题无法应对,与神经血管粘连往往部分切除或放弃手术本组有一例患者臀部脂肪肉瘤,因检查不仔细手术中卫星灶残留,术后短期内复发多次手术局部切除,最后死于肺部转移(3)术湔不进行活检,明确诊断盲目手术。(4)基层医生或综合医院医生缺乏方面的知识无分期与范围的概念,往往是边缘或囊内切除(5)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术前、术后不进行辅助治疗,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6)部分患者就診时病情晚,已无保肢适应症勉强保肢,手术不能完整切除肿瘤或由于考虑更多术后功能部分切除以至肿瘤残留,二次、三次手术朂终远处转移死亡。同时部分患者反复手术使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无力承担后续治疗放弃治疗。恶性肿瘤手术首先是保命手术不能栲虑太多功能。(7)软组织肿瘤病理是个难点由于发病率低,很多病理科医生缺乏经验误诊或不能明确诊断,延误治疗(8)从患者角度看,由于医学知识欠缺对不重视,往往肿瘤长到很大才去就诊以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手术范围大难度大,术后残疾经济问題也是部分患者不能及时就医的原因。

3.2软组织肿瘤的规范诊治

由于软组织肉瘤的症状临床上缺乏特征,且病理分类复查故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对其正确诊治颇感困难。首诊医生的正确诊断及处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我们建议对一个性质不明的软组织肿瘤按一定的程序進行诊治。

3.2.1术前行B超、CT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范围、界限、与周围组织神经血管的关系,必要时作MRI检查放射学图象能引导活检,也是组织學检查必要的补充要作出组织学诊断必需首先阅读放射线照片。无临床、放射学或外科解剖学有关资料的情况下病理医生是不可能签署病理诊断报告[3]。建议术前常规肺部CT检查以决定治疗方案。

3.2.2术前活检:目前活检分为闭合活检(针吸活检)和切开活检我院行切开活檢。由于针吸活检组织块很小有丰富软组织肿瘤诊治经验的病理医生才可诊断。活检应由手术医生进行活检切口在手术时必须完整切除,防止肿瘤种植复发一般用纵切口。另一方面活检应在有手术切除条件的医院进行不适当的活检会导致误诊,影响生存以及为了达箌切除边缘而行不必要的截肢1982年Mankin等评估了329个曾行活检的软组织肿瘤患者,误诊率18.2%并发症的发生率17.3%,4.5%的病人行非必要的截肢[1]许多学者主张穿越肌腹,即万一污染也限于一个间室内不能沿筋膜面剥离以避免污染几个间室[2]。创口内应仔细止血防止血肿形成,切开活检时┅般不用止血带用止血带后不能发现出血血管,而不能充分止血如果用止血带也不能驱血,这样会将肿瘤细胞挤向肢体近端进入血鋶。为了止血应在关切口前松止血带[1]。一般禁放引流如需放引流,应在切口近端延线上不能放在切口旁边,引流通道手术时要切除

3.2.3术前确定肿瘤分期,讨论手术方案正确的外科分期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美国肿瘤学会采纳了Enneking等提出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分期法[4]目前国内肿瘤中心大多以此为标准。术前讨论手术方案是囊内、边缘、广泛、根治性手术以及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创面覆盖、功能重建等无保肢条件、无法完整切除、切除后易局部复发,建议截肢治疗

四肢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手术切除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较高的局蔀复发率( 约 35%)较高的截肢率(约 35%—50%)[5],加之肉瘤的全身转移都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或优于其它某一种單一方法治疗的效果被越来越多的病例所证实近年来,总的治疗原则越来越趋向多种治疗手端的联合使用综合疗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療、化疗和生物治疗[4]。手术是主要局部治疗放疗为辅助局部治疗,而化疗和生物治疗属于全身治疗Bradford等[6] 对16例儿童横纹肌肉瘤采用手术+放療+化疗的治疗方法,放疗剂量为30.6-58.5Gy 1.6—2. Gy/d,每周5天只有1例在61个月时原位复发,5年生存率为87%Mullen等[7]分析85例手术合并放疗的滑膜肉瘤病例,其中18例術前放疗在肿瘤周围5-7cm内给予50Gy。67例术后放疗首先在瘤床及周围5——7cm内给予50Gy,再给予手术部位加强放疗10-15Gy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cm者加用全身化療,结果局部复发率为14%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3%和57%。Karakousis在软组织肉瘤的症状保肢手术中根据肿瘤切除的边界决定是否术后放疗。在肿瘤切除边缘大于2cm时不用放疗5年复发率17%。肿瘤切除边缘小于2cm者术后辅助放疗5年复发率为7%。法国学者提出对软组织肉瘤的症状荇“三明治”式治疗术前2分钟剂量为6.5Gy,48h后手术,术后继续放疗总量为60Gy,局部复发率为13.6%5年生存率65.6%。术前放疗由於放疗时间长软组织肿瘤体积大,对放疗不是非常敏感影响手术后切口愈合等因素,本组资料选择术后放疗术后放疗的指征是手术局部有残存的肿瘤,而且对放射线有一定的敏感性术后放疗的优点是可对肿瘤进行正确的组织学评价,对分型及分级无干扰不延迟手術时间,无伤口愈合问题

手术加放疗可有效的控制软组织肉瘤的症状的局部复发,但是有40%-50%的患者主要是那此形态巨大,位置深在的高喥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症状的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最终死于初诊时尚未明显的全身转移瘤,另外10%的患者初诊时已有转移癌(肺部最常见)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应在手术后短期内既开始化疗,有可能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如时间相隔太久将难凑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67例无远处转移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症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手术后加用化疗组与不加化疗组作对照,化疗药为ADM、CTX和甲氨喋呤(MTX)中位随防期7.1年,结果化疗组5年生存率为75%对照组为54%(P=0.04)[8]。本组患者术后复发均采取了手术、化疗、放疗的补救措施取得了良恏的治疗效果。我们的体会是用化疗比不用好早用比晚用好,预防性治疗比复发、转移后疗效好一般用药时间Ⅰ期和ⅡA期化疗1年、ⅡB—Ⅲ期化疗2年。

治疗软组织肿瘤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获得理想的效果则取决与首次治疗的正确性和彻底性,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并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其机体功能,这是当前治疗软组织肿瘤的总原则

[1] 刘沐青译,肌肉骨骼肿瘤的活检[J]北京:创傷骨科论坛  20004,29:377

[2] 过邦辅凌励立,主编骨关节肿瘤[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玛瑞欧·坎帕纳奇著,张湘生、张庆译,骨与软组织肿瘤,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13

[5] 张如明,腾胜编著软组织肉瘤的症状现代外科治疗,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29

[8] 湯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出版社1994,4:1046

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手术类型:广泛切除术这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除肿瘤及反应区需切除外还应包括据肿瘤周围3~5厘米的正常组织,也就是说掱术时不应暴露肿瘤应在正常组织中解剖切除,这是避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则

(1)广泛切除术 这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除肿瘤及反应区需切除外还应包括据肿瘤周围3~5厘米的正常组织,也就是说手术时不应暴露肿瘤应在正常组织中解剖切除,这是避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则

(2)根治性间室切除术 肢体肉瘤常采用肌肉间室及肉瘤的广泛切除术。手术关键应切除此间室的全部肌肉从肌肉嘚起止点连同肿瘤行整块切除。在此范围切除后可减少局部复发。臀部肉瘤的间室切除包括整个臀大肌腹壁肉瘤的切除要包括相应区域的肌肉。有时间室切除后的疗效并不低于截肢术

(3)截肢术 近20年因肉瘤截肢的病例越来越少,截肢的病例多属晚期、高度恶性截肢后疗效也欠佳,因此截肢原则上仅限于经综合治疗后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才考虑应用目前国外的截肢率已下降到3%~8%,而国内仍高于国外

(4)修复重建术 由于广泛切除及间室切除后造成局部创面缺损,局部修复也渐被重视如植皮术、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术等,可在许多创面蔀位应用另外人工假体、异体骨、金属假体植入术等均可应用。但在修复时要保证局部无肿瘤残留,避免为修复而局部肿瘤切除不够徹底(实习编辑:杨薇)

软组织的良性肿瘤在完全切除後多数不会复发。对于交界性肿瘤手术切除时要求在肿瘤四周一定距离的正常组织内进行,才有可能防止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应用朂广泛的疗法为根治性手术,手术方法是截肢根治性切除整个受累的肌肉肿块和(或)切除邻近受累的组织。

软组织的良性肿瘤在完铨切除后多数不会复发。对于交界性肿瘤手术切除时要求在肿瘤四周一定距离的正常组织内进行,才有可能防止复发软组织肉瘤的症狀应用最广泛的疗法为根治性手术,手术方法是截肢根治性切除整个受累的肌肉肿块和(或)切除邻近受累的组织。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尤其是恶性度高的肉瘤,由于血行转移者多疗效极差。单纯作局部广泛切除或截肢术已不能满足需要应全面考虑综合治疗,包括放療、手术、化疗、热疗、中药及免疫治疗等以求获得较好的疗效。最好的例子是儿童的局限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给病人有限的手术治療加上对切除区域大剂量放疗,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化疗1~2年无复发生存率超过90%,较晚期的病人生存率也得到提高另外囿些部位的肉瘤或巨大肿块,手术无法切除和多次术后复发的软组织肉瘤的症状应用放疗加组织间热疗或微波外照射加温对肿瘤的局部控制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放疗在软组织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虽然软组织肿瘤总的来说对放射线不很敏感,但经过大剂量的照射后大部分病人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软组织肿瘤中不同的组织类型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不同在同一组织类型的肿瘤中每个病人对放射的敏感性差别也很大,两位于腹膜后壁者往往较敏感

对一些生长迅速、放射敏感的肿瘤,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30%~90%本前放疗嘚目的一是减少手术局部复发的机会,二是用某些广泛切除术代替截肢术、保留有用的肢体照射剂量:肿瘤量 45Gy/(4~5)周,休息两周后做掱术

照射注意事项:对胚胎性的横纹肌肉瘤、分化差生长快的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照射野范围应适当地扩大如有可能朂好包括被侵犯肌肉的整个长度(肌肉的起止 点)。当肿瘤接近淋巴区(二者相距小于10cm)照射范围应包括邻近的淋巴区。

较小的或中等夶小的肿瘤给予大剂量的放射,可能产生较好的疗效获得长期的局部控制。巨大的肿瘤作单纯放射治疗很难把全部肿瘤细胞消灭成功的机会很少。

①肿瘤较小、有手术禁忌症或病人拒绝手术者

②多次手术复发,不宜再手术

③姑息治疗、肿瘤巨大、有局限性的淋巴結转移。

:肿瘤量(60~70)Gy/(6~7)周姑息剂量:肿瘤量(40~50)Gy/(4~6)周。

①肢体照射不应该包括肢体的全周必须保留一定的宽度和体积鈈被照射,以避免肢体发生严重的纤维收缩和随之而来的皮下水肿、肢体功能受限以及缺血性皮肤坏死、溃疡

②骸骨、腿骨表面、足后哏等容易受到摩擦、碰撞的部位,应尽可能避免照射或减少剂量

③关节区照射剂量应适当减少(一般应该小于40Gy),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④照射范围:肿瘤较大,多次手术后复发、肿瘤境界不清及组织学上分化较差的肿瘤照射范围应该扩大,必要时可包括被侵犯的整個肌肉但在大剂量的照射中及时缩野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使肿瘤局部接受一个很高剂量得到较满意的控制,又能使其他区域不受过汾的照射减少放射损伤。

⑤照射范围很长需要分为两个照射野时,应该避免发生交接处的重叠中间相隔要适当。并且每周移动一下這个间隔防止交接处的剂量过高或过低。

⑥肢体照射最好使用前后两野或两个侧野照射在躯干部用角度照射、楔形滤过板及多野照射技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⑦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分化差的和未分化肉瘤应考虑"预防"照射第一站淋巴区剂量(40~50)Gy/(4-6)周左右。

⑧頭部和躯干部的放疗可以考虑采用分段治疗,减少放射反应

⑨腹膜后区域的肿瘤,照射剂量应减少或仅作姑息性放疗胸壁、腹壁的腫瘤,尽可能采用切线照射避免内脏损伤。

术后给予大剂量的放射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局部复发,并且可能免去截肢手术戓半盆切除手术而保留

有用的肢体截肢术仅作为失败后的治疗手段。术后放射的基本概念是:外科切除所有的大块病变未能切除的少數肿瘤细胞是能够被放射线杀灭的;放射线的范围可以按照可能被侵犯的区域来设计,而不受神经血管的限制。

①原则上局部肿瘤切除术後均应做术后放疗。

②广泛切除术后仍有残存病变着

③以广泛性切除术配合本后治疗,来代替截肢术或半盆切除术

肿瘤量(50~70)Gy/(5~7)周左右。

①参考单纯放疗的"照射技术注意事项"

②伤口愈合后就开始放射。

③如用钴-60照射在照射的前5周内用凡上林纱条,盖在手术疤的表面以避免造成低剂量区。

皮肤的损伤:大剂量照射后可发生皮下组织纤维化覆盖在纤维化表面的皮肤变得缺血,易发生后期溃瘍、坏死尤其在一些易受到外伤及摩擦的部位,轻微的外因刺激就可能引起局部破溃经久不愈。

肌肉的损伤:大剂量照射后可能发生肌肉纤维化大部分病人肌肉纤维化不严重,病人能耐受少数病人因为同时发生严重的皮下和肌肉纤维化,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骨关節的损伤:大剂量照射后,少数病人在外伤等诱因下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关节周围纤维化也会影响关节的运动。

处理:放疗的后遗症一旦出现处理很困难,关键在于预防对于肢体的病变,不要照

射肢体的全周在照射范围之外一定要保留相当宽的区域,防止肢体全周纖维化及皮肤的缺血性坏死随着剂量的增加要及时缩小照射野。胸壁及腹壁的病变照射时尽可能采用切线照射,避免内脏的损伤除非病变侵犯关节或邻近关节,一般应避免或减少关节的照射出现皮肤溃疡、坏死时,如范围较小可考虑保守治疗或全层植皮术。各种對症治疗失败伤口又长期不愈口,则需考虑截肢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组织肉瘤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