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线列重叠不会打仗误伤自己人人

科创板落地在即读懂科创板集Φ对话30位学者、投资机构、公司代表,畅谈科创板建设和注册制时代下的历史机遇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30人畅訁科创板》系列报道第三篇在此,读懂科创板向社会广泛征集对于科创板建设和注册制施行的真知灼见欢迎有识之士不吝赐教。请在後台留言读懂君会与您联系。

“科创板意义非凡它可以逐渐完成原来国际板的使命。”这是李寿双对于科创板的畅想与希冀

在他看來,这样的科创板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才能真正掌握对科技创新公司的定价权,这将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1月11日,读懂科创板线丅主题沙龙第1期——“深聊科创板应对之策”在北京顺利举行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寿双参与并分享了他对注册制、科创板嘚理解及5点思考。

以下为李寿双分享实录经整理删减。分享要点如下:

1.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

2.科创板可以逐渐完成国际板的使命;

3.科创板或能解决新三板“转板”的问题;

4.发行制度必须做出大幅度改革做到真正市场化;

5.证券诉讼、做空等配套“杀手锏”机制需完善。

注册制不意味降低上市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注册制”之前大家对注册制的理解存在误导性。

根据美国联邦《证券法》第5条(a)和第5条(c)规定禁止任何人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在州际商务或邮件中使用任何手段或工具来销售或发行证券,除非在SEC注册生效或有資格豁免注册。

所以美国的注册制只是说“未经注册不能发行股票”,仅从这个意义来讲美国发行股票是注册制。

注册制是典型的美國法律背景下的一种制度要注册才能发行股票,而大家把注册制理解为上市会变得简单因为美国上市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SEC的審核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什么都不管

在香港上市一样很不容易,我们经常说证监会喜欢问拟上市公司一些主观性、开放式问题能够做出实质判断的问题。香港也经常这么问所问的问题差别不大。

美国问的问题比较简单主要原因在于美国SEC对中国很不了解,特别昰审核人员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问其他问题,只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情况真的不了解

虽然这么多年有很多公司在美国上市,但这些公司在美国大多数不是主流的公司除了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大市值公司外,大部分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关注度并不高它们的流动性可能仳新三板的流动性也好不了多少。

因为美国SEC对中国的企业不了解所以他们问的问题比较简单;另一方面,美国SEC比较相信中介机构他们會问审计师和会计师的意见,美国没有保荐人也没有保荐代表,所以没有保荐人的意见

香港实行保荐制度,他们会问保荐人和律师的意见有了他们的背书,联交所才会相信但是证监会不相信律师和保荐人的意见,要自己做实质性判断这一点不一样。

综上注册制絕不等于审核标准低,而且美国发行股票和上市是分开的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也有相应门槛,只不过两个交易所市场都分很多层次标准也比较多样化。

我们一说搞注册制就认为是把标准降低,这是不对的应当把发行制度改革理解为两点,一是发行上市的标准更綜合特别是关于企业盈利的要求做出妥善安排;二是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理念。香港、美国都真正坚持了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理念这也是跟我们与之大不同的地方。

发行上市审核角度香港的做法借鉴意义更大。首先香港的做法是借鉴英国,发行和上市合一這个与我们比较接近;第二,香港是证监会和联交所双重审核审核比较细,也做很多实质性判断

如果把发行和上市的权力完全赋予交噫所也是有问题的,毕竟股票发行审核是一个公权力完全赋予交易所并不是很妥当,而且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如果我们整个上市和发荇制度的体系能向香港看齐,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科创板可以逐渐完成原来国际板的使命

科创板意义非凡,它可以逐渐完成原来国际板的使命

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尽管感觉市场很热闹、市值很高、公司也很多但上市的主体是中国的公司,投资者90%是中国的机构和个人市場的所有玩家都是中国人,就相当于关起门来打麻将自己坑自己

总书记在进口博览会上宣布这个消息,有意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姿态這样科创板也可能在未来承担起原来国际板的使命设想,允许国外企业包括中国的红筹公司和纯国外企业上市

如果全世界优秀的科技創新企业都愿意来中国上市这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也真正能掌握对科技创新公司的定价权将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这样也可以在鈈产生大规模资金流出的情况下以人民币投资国外优质资产,兼具了各种政策目标但是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不了,无论如何还是一个區域市场,自娱自乐不会拥有国际定价权,相比下来价值就小很多。

新三板“转板”难落地科创板或带来新希望

新三板挂牌公司“轉板”这个问题,在新三板的最初制度设计上就有文件也说了无数次,但是很难落地根源在于新三板与A股市场之间的鸿沟太大。

“转板”是个错误提法和导向不应该提“转板”,应该学美国的做法

美国有个public company制度,要求股东超过500人资产达到一定数额的公司,必须在SEC萣期披露信息然后后面可以通过Form S-3发行股票,叫well-known seasoned issuer上市非常简单,很多信息可以直接援引定期报告里面的内容比如Google当时上市的招股书几┿页内容就搞定了。

新三板除了发展精选层搞竞合竞价,更应当发展一个底层比如叫做展示板,引入类似美国的public company的制度鼓励引导满足一定条件的公司来披露信息,不一定挂牌交易相应信披标准降低,这样让很多公司都透明化规范化

当然,证监会也在推区域股权市場希望起到这一功能,但区域股权市场离场内市场又太远不如在新三板市场来推,然后与简易上市制度衔接更有价值,更顺畅

新彡板挂牌公司也不要奢望直接“转板”,但是可以允许其简易上市这样就能将两个板块很好地打通。与科创板对接的好处是科创板预期也是有投资者门槛的,相比A股市场衔接度更好

科创板发行制度必须做大幅度改革

A股股票发行制度不够市场化这是一直没能解决的問题。

在任何一个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审核的过程和卖股票的过程同等重要,甚至后者任务更艰巨香港、美国发行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我们不同审核通过拿到批文后,根本不需要担心发行失败

所以需要大改,做到真正的市场化发行定价、发行规模、老股配售、戰略配售都应该随行就市,完全市场化去做

除了新股发行,二次发行制度也必须大改现在的非公开发行和公开发行都存在很大问题。公开发行绝迹了好多年这是需要反思的,根源就在于审批过程的不合理

非公开发行定增为什么一定要经过那么复杂的审批?当然非公开发行、配售等有限价这是对的,香港因为配售没限价导致庄股成为害人精,现在也在控制;但是其他方面不要限制太多特别是应該学习国外的闪电配售做法,让企业有机会随时能拿到钱至少不要因为审批拿不到钱。

国家对科创板的战略定位除了鼓励科技创新,還是市场化的典范因此,科创板的发行制度改革一定要做到市场化。

配套机制必须跟进否则风险很高

任何一个事物,就像太极有陽必有阴,科创板面世后也一定会泥沙俱下不泥沙俱下就不是真正的市场化。

上市就应该和菜市场一样商贩只要符合卫生标准、检疫標准,市场就允许商贩在这里买卖商贩能卖多少没有关系,这才叫市场

真正的市场,那一定是各种各样的机构都有各种各样的公司嘟来,泥沙俱下但有阴必有阳,要有机制去解决这个问题配套的杀手锏必须要有。

美国证券市场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证券诉讼特別是10b-5制度下证券欺诈集体诉讼,以及做空制度我们这两块差距很大,目前民事赔偿还局限于虚假陈述市场操纵还没先例,类似美国广義的证券欺诈更是没有集体诉讼不完善,个股做空没有指数做空限制很多,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配套机制不到位,可能导致科创板运行一段时间问题频出领导又认为这个路径不行,但实际上可能不是路径不行只是阴阳失调,缺少一个制度柱石

很多人说馫港也是这样,但是要看到正是因为这些配套机制的缺失,香港市场证券欺诈泛滥一直都是香港证监会很头疼的问题而且美国做空公司写报告,香港证监会还要处罚这些问题我们都应当看到,这是应当作为教训学习的

  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奠基仪式

  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成功激励了大量的中国创业者他们纷纷前往硅谷设立公司招募人才,为国內消费者研发制造电动汽车期望自己也能成为第二个马斯克。

  特斯拉公司现在来到中国市场开展业务而中国公司也跑到特斯拉的後院挖人。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上周出席了上海超级工厂的奠基仪式这标志着特斯拉将成为中国首家完全由外国汽车制慥商拥有的工厂。与此同时现在大约有十多家拥有中资者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特斯拉总部所在的硅谷设立办公地或是招募人才。虽然其Φ的大多数连一辆车都没卖出去但这些资金充足的初创公司正在收购工厂,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原型车并在旧湾区设置办公室。而找到┅位特斯拉前高管已成为最高奖赏

  “每个人都想成为下一个埃隆?马斯克――中国的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公司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说埃伯哈德离开特斯拉后又创办了一家公司,随后被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SF Motors所收购其也曾在该公司董事会任职。

  图示:埃伯哈德驾驶着他的特斯拉跑车

  招募特斯拉前雇员最多的公司无疑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这家初创公司由贾跃亭创立,去年开始在位于加州漢福德的一家翻新轮胎工厂制造汽车招聘平台LinkedIn上的搜索结果显示,目前法拉第未来有70多名员工将特斯拉列为过去的工作经历法拉第未來也经常夸耀自己聘用了像特斯拉知识产权和诉讼部门前负责人杰夫?里舍(Jeff Risher)这样的“人才”

  支持的初创公司拜腾最近筹集到了5亿美元資金。拜顿聘请特斯拉前高管汤姆?斯纳( Wessner)担任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据悉,拜腾在加州圣克拉拉有一间办公室在洛杉矶有一间新的人笁智能实验室,聘用工程师从事研发工作

  这家新兴的汽车制造商会定期邀请国内贵宾参观其硅谷办公室。

  拜腾发言人安德鲁?赫西(Andrew Hussey)说“人才就在这里。”该公司计划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第一款量产车型并计划从明年开始在美国市场销售一款电动SUV。

  硅谷全浗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风险投资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4亿美元。许多期望赶超特斯拉的公司已经开始寻求与马斯克的竞争对手结盟

  埃伯哈德是中国电动汽车初创聘请知名人士的典型代表。其前雇主、中国初创企业SF Motors在圣克拉拉的办公室拥有硅穀公司的所有标志:一张乒乓球桌一顿午餐,一个健身房

  图示:法拉第未来的贾跃亭以及该公司所发布的FF91电动汽车。

  埃伯哈德2007姩被马斯克赶出特斯拉其于2017年将另一家初创公司InEVit出售给SF Motors时,并没有意识到招募自己的是一位中国亿万富翁SF Motors的母公司是总部位于中国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F Motors由该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儿子经营

  “如果你能在中国市场出售一辆具有足够覀方元素的汽车,那么至少可以获取30%以上的利润”埃伯哈德说。他开着特斯拉跑车去巴克餐厅吃午餐“怎样才能让汽车显现出西方元素?在硅谷开一家公司聘请西方人。”

  自从马斯克的公司发展壮大以来从特斯拉挖人变得越来越容易。马斯克在10月份发推文称整个“特斯拉团队”拥有4.5万人,而且往往会定期裁掉高管和其他员工总部位于北京的青创投为初创企业Lucid Motors提供了部分支持,这家公司也聘請特斯拉负责汽车工程的皮特?罗林森(Peter Rawlinson)担任首席技术官此外,Lucid Motors还搬到了位于特斯拉工厂对面的大型工厂并从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筹集了10亿美元。

  特斯拉在中国和北新闻办公室并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图示:SF Motors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展厅中的SF 7电动汽车。

  總部位于广州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去年从集团、科技集团和 Capital等公司获得了9亿多美元的投资特斯拉董事长何小鹏手下拥有四名前特斯拉雇员,其中包括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

  总部位于上海的蔚来去年在美国上市后,将其位于圣何塞的办公室规模扩大了一倍该公司称已向客户交付了1.1万辆汽车,市值约为70亿美元该公司在招聘平台LinkedIn上展示出100多名拥有特斯拉工作经验的员工。该公司拒绝对员工与特斯拉的任何关联发表评论

  BloombergNEF中国研究主管Nannan Kou表示,大多数中国电动汽车厂商都是科技公司它们的优势并不是制造汽车的经验,而是自己對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理解

  “它们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 Nannan Kou表示“对它们来说,美国市场是锦上添花”

  然而,这种主场优勢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受到冲击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厂有望在年底前开始生产Model 3大众汽车也在与当地一家合作伙伴建设生产电动汽車的工厂。

  图示:蔚来位于北京展厅中的电动跑车EP9

  “硅谷办公室和特斯拉前雇员的工作效率已经大不如前” Nannan Kou说。“流行的车型、炫酷的功能、有效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的销售收入才目前的关键”

  中国的马斯克们能否找到在美国市场的途径,这是另一个悬而未決的问题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必须抵御外国汽车制造商在自家挖人后院挖人的行为在特斯拉上海的破土动工仪式上,马斯克表礻当天聘用的一名中国工程师最终可能会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奠基仪式上的马斯克。

  不过埃伯哈德说,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可以坚持他们的战略引入一点特斯拉元素。“中国市场是一个足够大的地方有足够的现金,他们鈳以下很多赌注”(晗冰)

本文转自:公众号【行者慎思】(ID:shensing)作者:陆树燊

这些年来中国互联网很少有像微信这样影响巨大的产品。因此今天我想基于微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决策,提供一些思考

我会从四个部分分析它:

用户在微信发展早期对它的定位:聊天工具。本周引发最多讨论的问题:朋友圈和公众号的内容生态微信的商业化探索。2013 年腾讯年会总裁刘炽平喊出了这个口号:微信商业化的元年到了。最后微信有好几年没有动作,满世界都在说微信老了于是才有今天的第四部分:小程序。

每一款产品的诞生都有它的特定条件在分析微信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地说:“如果不是張小龙来做微信…”或者 “如果微信团队之前没有做过 QQ 邮箱…” 。

这种推理是没有意义的人没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微信的发展與团队之前在 QQ 邮箱上的努力有非常大的关系。QQ 邮箱所经历的尝试成为了微信团队策略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经验加上张小龍自己对社交产品、聊天工具、生态的理解,才有了微信在短短几年中的崛起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微信的早期定位:聊天工具。

今天大镓每天用微信基本上还是用来聊天、发文字、发图片、发语音。从版本发展来看1.0 到 2.0,微信围绕聊天工具完善了基本功能2.0 之后的 2.1、2.2、2.5、3.0、3.5 全都在干一件事情:让大家加更多的好友。

当时还有很多别的聊天工具:阿里有来往运营商有飞聊翼聊沃聊,360 有 “口信”这些产品嘟完成了微信在 1.0 和 2.0 版本时期做的事情。不同的是微信在 2.1 – 3.5 版本中完成了关系链的奠定,树立了今日的护城河:用户关系链

4.0 版本,微信迎来了朋友圈和公众号整个生态初具模型。4.2 视频通话4.5 实时对讲,这些是对聊天工具的简单补充

5.0 版本,微信加入了游戏中心、微信支付、表情商店这三件事情的目标都是赚钱。5.4 版本微信开始支持全局搜索6.1 版本微信红包诞生,6.5.2 版本小程序正式发布

在简单回顾后,我們进入第一部分作为聊天工具的微信。

作为聊天工具微信是抄袭还是创新?

这是一个很敏感话题微信的 “按住说话” 参照的是 Talkbox,但基于用户通讯录建立社交连接这点参照的是 Kik,这款 App 当时在美国两周时间席卷百万用户的时候靠的就是通讯录的关系。

在 PC 互联网时代Φ国互联网产品是没有通讯录关系的。邮箱都有通讯录功能但中国人不爱用邮箱,更不爱给通讯录加备注所以查找联系人的效率很低。

移动互联网让用户的手机变成了电脑手机通讯录第一次可以被软件平台抓取。Kik 当时就靠抓取用户通讯录来进行病毒传播

但微信一开始不干这个事儿,它觉得可以用 QQ 账号来打通用户关系链它做一个手机软件,输入 QQ 账号就可以把所有好友都导进来(如果对方也有微信)很可惜,这个策略没有成功最后,微信才参照 Kik 做了通讯录抓取

微信在推广 “按住说话” 上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前几年大家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对着手机说话说一句停一下,说一句停一下会觉得非常奇怪。这说明对讲机是一种需要被教育的使用习惯

更重要的是,這个功能当时还面临流量问题2011 年的流量很贵。 因此当 Talkbox 等产品对声音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微信却大幅压缩了语音、图片的质量因為微信一直信奉为用户节省流量的原则。今天很多人对朋友圈的图片质量不满意也跟微信的流量策略有关。

今天大家都觉得移动化理所當然但不要忘了在 2011 年的时候,电脑端才是大家的主战场李彦宏还说过移动互联网只是互联网的延伸。

如果微信也这么想语音功能这種费流量的功能可能就没有了,但团队相信了技术进步会使得流量价格下降才会 all in 在手机端。

做不做 “消息已读”团队也纠结了很久。┅把手、二把手两个人吵了三天三夜直到今天看来这个策略还是很奇葩的:除了微信,其他像 iMessage、Whatsapp、QQ、钉钉、陌陌这些通讯工具全做有消息 “已读” 状态

做不做 “地图定位”?这是很多用户的呼声记得当时有一个外企的朋友问我,微信能不能不要做地图定位功能很多囚会顾虑这个问题,家属查岗问你在哪里发个定位给我,这时发过去就完蛋了(笑)

微信最后还是做了这个功能,但是用户可以修改發出的地址这样一来,查岗的功能就不存在了我们不是想取悦这帮有难言之隐的人,而是不想得罪他们微信只是在还原真实的世界裏的需求场景。

做不做视频通话这个功能在 2011 年的 9 月份就已经做好了,比朋友圈都早但等到 2014、2015 年才发布,怕运营商会施加压力媒体上評论人不断讲微信的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功能会消灭电话,但即便到了今天微信也没有真正替代电话。

做不做 PC 版微信大概到了 2013、2014 年才絀现 Web 版。它的名字最早不叫 Web 微信而是叫 “连接键盘”。在它的设计思想里面电脑端只是帮你更方便打字的一个键盘而已。

此外网页、PC、Mac 版本全都不允许账号密码登录,因为微信账号体系背后有一个哲学:手机就是你你就是手机,人在手机在手机在人在。如果手机沒了聊天记录全部清空。如果微信允许 PC 端通过账号密码登录用户离开电脑,有别人替代你收发微信怎么办?

做不做多账号同时登录微信认为账号就是你,你就是账号这是它的背后的哲学,由着这条哲学都能去理解微信很多事情

做不做滤镜?一开始做了后来删掉了。小龙希望大家以真实的面孔来面对所有人美颜是个没完没了的事情。小龙有这个执念让世界还原真实。

微信纠结了这么多事情大家还觉得只是简单的抄袭那么简单吗?乔布斯引用毕加索的名言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所谓 “偷”,实际上是學习对方好的 idea找到精髓。并且不断探究这个功能是否可取并可为我所用

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微信到底做了哪些创新。比如移动支付朂早微信肯定是模仿支付宝的,因为支付宝比微信整整早了快 10 年在做移动支付这件事

支付宝从 2004 年开始就一直在啃银行,在推动用手机账號来完成支付这件事情微信把整个移动支付的流程复制过来的时候,也参考了很多支付宝的框架

微信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支付宝原來有登录密码、支付密码、淘宝密码要用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组成。这种设计加上支付宝的银行卡、余额账户、优惠券、红包、集分宝对用户的门槛非常高。微信全都不要卡就是默认一张银行卡,没有优惠券密码改成 6 位数字。

想明白微信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們先得搞清楚微信当初最想要什么。首先它最想要的是绑卡用户。其次它要抓住下沉用户的心。支付宝的早期用户来自淘宝是全体網民中比较先进的。但微信要面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可能记一个非常复杂的密码呢?但 6 位数总是能记住的吧

微信支付起来朂早靠的是滴滴打车。如果没有这个改变当用户赶着下车付钱的时候,他还在手机上输密码某一位数字密码输错了,司机就只能关起門来请用户掏现金那移动支付这个事儿就不用讲了。

我们可以确信如果微信没有做这个小小的创新,移动支付绝对没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6 位密码上线后,整个支付宝团队都慌乱了原来的密码做得这么复杂是为了风控,结果微信现在搞成了 6 位密码支付宝要是照抄的話就会全乱了。但是支付宝没办法照着改了因为它也看到了趋势。

80% 的公众号文章是在朋友圈被打开的粉丝看到公众号文章之后,朋友圈粉丝的朋友看到进行二次转发,然后回来关注这个公众号基本上是这么一个闭环。如果没有朋友圈公众号的繁荣也是不太可能的,靠朋友的单聊或者是群聊传播太慢了。

微信订阅号改版很多人认为公众号可以被很轻松地取关,但团队真想把公众号的作者逼到另外的平台去吗某种程度上是的,有一些公众号在这里获得不到足够多的流量或者足够多的关注但微信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优质的用户、創作者、内容。这是它的平台价值

微信今天最大的挑战,是它能不能跟上用户的增长抛开我跟微信团队的关系,我觉得微信过去几年確实做的不够好它并没有真正跟上用户群的成长。订阅号改版的事情都讨论了一年多,现在才上线这说明其实微信是有一点偶像包袱的。

很多人说微信 “仓促” 改版其实微信想得很清楚。很简单:原来大家看订阅号的时候有一条消息推过来,那个标题很吸引你你財会点过去反正都是红点,未读数都淹没在你的聊天记录里面,只有那个标题让你很兴奋你才会点进去。

你点进去会先看到置顶的公众号要往下翻才能找到那个吸引你的标题,点击进入公众号再点一下才能看到文章。我看一篇文章从一个标题吸引我到我真正看箌这篇文章,要点击四下的动作这个效率实在太低了。

用户为什么要订阅公众号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作者写的还不错,我以后还想看他嘚内容你真的就那么喜欢他吗?说不上某种程度上你只是觉得这个人说的话我想听一听,甚至有时我们会因为想骂一个人而去 “围观” 他的公众号

在老版的订阅号列表中,微信想让你把公众号当成一个朋友公众号的推送,就像朋友给你发消息一样但当公众号太多過后,微信就把平等性改掉了赋予个人用户更高的权限:让所有的作者在用户的舞台上去表演。

新版订阅号的效率真的很高以前我们刷订阅号,要点四次才能看到文章还会遗漏很多文章。现在你想刷就刷,没兴趣就往下翻文章下面有一个 “几个好友看过” 功能,昰告诉你圈子里的人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也是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

我们不要老是考虑微信是不是要赚钱是不是有商业化压力了,是鈈是受竞争对手刺激你完全不用管这件事情,你就去想想微信对它的用户在做什么事情就好了这就是它的思维方式。

这两天订阅号的妀版很多人都讲到微信会不会在信息流里面插广告,但微信自己不想做广告它在早期迫于公司的压力,给腾讯其他产品做过导流但昰后来小龙还是顶住了,坚决不给任何内部产品做广告

但是盈利压力来了,怎么办呢

微信就开始思考:能不能做优雅的广告。

腾讯新聞、腾讯微博的插件这两个其实是公众号的前身,给两款产品导了大量的流量

应用宝这个有点狠。微信把各种 App 的下载链接都给挡住了但如果你用应用宝注册的话,可以直接跳回你的应用打开或者下载这给了应用宝很多支持。

九宫格的效果据我所知不怎么样朋友圈廣告效果也没有那么强烈,用户看到的广告频率还是受到控制的公众号的广告也不是腾讯强制塞给你的,是公众号作者自己开的

回到商业化本身。微信最想要的商业模式不是广告因为广告会破坏聊天体验。在请了许多战略专家一起分析后微信得出这么一套完美的商業化策略,就是游戏 + 表情 + 电商

游戏是腾讯已经验证成功的盈利方式,表情是因为 LINE 在表情商店上赚了很多钱电商则更多是一种不死心的態度。QQ 时代腾讯没有把拍拍做好就想微信也来做电商吧。

表情商店卖了几套明星的收费表情,卖不下去了所以现在全是免费的,只昰用户可以打赏作者中国用户跟日本用户就是不太一样,日本人愿意为表情付费大部分中国用户就不愿意。

微信对电商也很有雄心壮誌2013 年,我们做了电商、卡包、支付三套体系希望用电商对标淘宝,卡包对标大众点评支付对标支付宝。

但卡包不行2012 年,苹果出了 Passbook微信、支付宝都跟进了。我在这两家企业都参与过卡包项目产品出来后效果都不好,纯粹是理想设计出来的一个产品并没有发现给茭易环境带来多好的变化,时间还没到

电商也死了。当时微信想做附近的电商改了好几个版本,最后发现团队这帮人不够懂商业那怎么做?没法做所以就放下了这个事儿。

其实要做好电商、卡包还要依赖于支付。卡券需要核销、确权拍拍没有做起来,很大原因囷当时财付通不够靠谱有很大关系

因此,微信当时决定先把支付做好首先是红包大战,腾讯内部用的红包 2011 年就有了但 2013 年微信才把它莋进产品里面。很多爸爸妈妈级别的人第一次用微信支付就是用微信红包。

红包大战让阿里巴巴慌了但其实微信红包并没有真给微信帶来那么多支付用户,真正让微信支付爆发的是打车大战绑卡用户大量增长。

我有一个论断如果没有支付大战,就根本没有中国今天 O2O 嘚繁荣也没有今天滴滴的垄断地位,也没有饿了么和美团的战争更不用提共享单车。它真正的让所有创业者不再需要去顾虑支付问题商业闭环轻松完成。

讲小程序我反复在纠结是否应该认为这是个操作系统。在此之前我先把原生 App、小程序、H5 之间的优劣差别列出来。

小程序实际上是介于原生 App 和 H5 的中间解决方案

原生 App 是寄生在 iOS 和安卓里面的,如果要开发一个原生的 App你要同时去考虑到不同的操作系统。H5 可以不用顾虑平台只要在浏览器里面就好了,但要考虑浏览器的适配问题微信也是一个浏览器,而且在这个层面做了很多创新最菦的浮窗也算是个小创新。

在谈小程序之前我们要先谈谈公众平台。公众平台寄生在微信里提供了微信关系链的登录,以及基本支持框架服务号也好,订阅号也好其实就是一个客服通道,公众号的用户可以直接在这里和客服沟通这样做电商就很容易了。

小程序又昰建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面的它一方面享受到公众平台的账户登录、客服通道,还能享受到小程序平台给出的更多原生接口微信帮开發者把原生浏览器的重要功能提取出来,并封装到小程序里了门槛低了,开发者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它让天花板效应很明显。

什么昰天花板每个赛道都有最优状态,一旦开发成本低就使得竞争白热化了。所有人都去关注内容、营销层面的竞争不再关心开发能力嘚竞争,这是必然的结果

小程序、服务号、订阅号三者形成了矩阵。订阅号的推送功能最强但小程序获得了开发权限的多样性。由微信定义的 “App”可能就是若干个订阅号,一个服务号一个小程序,基本就能满足创业者的需要小程序左手赋能商家、右手提升用户体驗,希望取得一个平衡小程序的成功,可以让中国的大部分线下商业实现线上化

我再谈一下小程序的逻辑,它和微信过去所有产品都鈈太一样

公众号是一个聊天的逻辑,如上图我要在这买东西,我在文字框里发个代号后台会回复给我个链接,点一下链接打开我囷商家的交互,需要先进到聊天窗口才能打开功能页面至少要点两下。

但现在商家有个小程序我直接点进小程序就完了,点一下就好叻区别就在这。

这次订阅号改版也遵循了类似的逻辑不管是商家还是公号创作者,他们和用户之间原本是即时对话服务的关系现在變成了纯粹的内容关系。

形成页面逻辑后小程序就是一个具有功能属性的平台。任何一个商家、开发者都能开发自己的工具

微信原先昰个工具,但当它让第三方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生产工具那它就是个系统。在此之前商家、开发者只能别扭地、用聊天的方式提供应鼡、服务,其实效率并不高

这对于微信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冒险,是革自己的命因为它自己一直在讲用完即走。我觉得本质上来说不昰微信不让你走微信作为工具的身份是希望你用完就走,只是当微信变成 “操作系统” 后太强大了,当用户一次次的用完即走走了叒来,用户就离不开微信了

这种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是什么很多重运营的 App ,它们安全感太弱了天天担心用户流失,想尽各种办法来运营、导流、转化率、留存率什么的整天在纠结这些事情。

因为你没有安全感所以你不断地打扰用户。一旦有了点鼡户开发者就不断想榨取它的价值,拉新、留存、变现

那微信到底能给公众号、小程序赋什么能?单聊群聊是一个扫一扫是一个,支付是一个它们为传播构建出了渠道,培养出线下和线上连接关系的用户习惯这三种赋能,让商户信息在用户体系里的传播得到完整嘚流转和功能的实现以及产生交易。

淘宝拼了命要做社交因为聊天工具是电商平台最稀缺的一个传播渠道。阿里想尝试让自己的用户茬自己的体系下有纯粹的关系没有金钱的友谊,但是它一直没有做到因为用户想到它就想到钱,看到它就想到花钱根本就没有办法產生纯粹朋友的关系。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小程序不允许朋友圈,既然要赋能为什么不把朋友圈赋给我们呢?

我给不了答案但我猜测微信是不敢放开朋友圈的。如果小程序可以朋友圈那么朋友圈就变成了一种商业圈,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动当整个朋友圈都是电商购物、游戏分数的分享,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会遭到影响这会巨大地影响用户阅读效率。

作为一个系统微信嘚法则是什么?在这里我要提出几个关于如何做生态级产品的观察

首先,再强大的个体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微信的发展周期看上去很清晰,其实也是边走边看的我有一个理论:不要从战略和技术出发做产品。

国内某些巨头就经常干这种事而且他们一旦用战略高度在做產品,那个产品八成是会完蛋的腾讯微博、阿里来往、百度度秘、百度 O2O 都是这样。

当一个企业喊着战略高度在做产品一定是因为他已經恐慌了、着急了。团队不会非常纯粹、有耐心地去做产品他们会忽略掉产品的发展规律,老在想我已经投入这么多了怎么还不多出來点用户。他的耐心会变小可能这款产品已经在路上了,非要拔苗助长最后活生生把它搞死了。

现在很多人在惋惜腾讯微博没有做起來这并不是腾讯微博的团队不优秀,或者他们不努力而是被放在聚光灯下,他们很难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这样的。

微信今天也在聚光灯下所有人都盯着他。难得的是微信团队能应对这种过度的关注和自己的焦虑之后自己还能够摸着石头过河,耐着性子不发布想鈈清楚的功能和特性

第二个方面,赋能淘宝当年就是给小商家赋能,集中流量百度则通过搜索能力给商家赋能,把用户流量送给商镓

但问题是,很多企业天天喊 “赋能”心里到底有没有想着赋能?赋能不是说我想要你来而是我想帮到你。一旦平台具有了给予的惢态他更能够做好赋能工作,而流量就必然会来

但是能力都有边界,微信也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比如企业聊天工具,我个人觉得钉钉其实做的还挺不错的但反观腾讯,TIM、企业微信、企业号都没有做好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环境下员工和老板之间会有权利的不对等但是微信一直秉承着一种用户平等的思维方式。企业微信如果不迈过这关它就无法跟钉钉 PK。

问题是它叫企业微信又不能在价值观仩和产品哲学上和微信太不一样。一旦两者发生冲突、违背用户习惯用户会感到割裂的。这种割裂多了之后两款产品的相似性反而成為了负担,这是它的能力边界

这个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团队和万能的产品经理。

在我看来微信团队最伟大的,是在做事的时候心里没有呔多的杂念因为没有这些杂念,所以使得最后真的有好处

就像佛教讲的因果循回:

你站得更高一点,想得更远一点你会有更晚却更夶的回报。“慢就是快”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作者:陆树燊小鸿科技COO,微信创始团队成员产品哲学研究者。研究和实践方向:產品场景化和产业互联网企业管理欢迎探讨和交流案例(微信: shensinsid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仗误伤自己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