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题意,并计算

这是4年级鸡兔同笼100题是优秀的數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4年级鸡兔同笼100题第1篇

1. 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汾.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2. 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86只.问:鸡、兔各有几呮

3. 自行车越野赛全程 220千米,全程被分为 20个路段其中一部分路段长14千米,其余的长9千米.问:长9千米的路段有多少个

4. 有一群鸡和兔,腿的总数比头的总数的2倍多18只兔有几只?

5、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他做对几題

6. 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问: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

7、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8、红英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9、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條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10、有鸡兔共20只脚44只,鸡兔各几只

1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6只足数共274呮,问鸡、兔各几只

12、六年二班全体同学,植树节那天共栽树180棵.平均每个男生栽5棵、每个女生栽3棵;又知女生比男生多4人该班男生囷女生各多少人?

72÷(2+4)=12(组)···(1组里有1鸡1兔)

3、假设全是9千米的路段:

(解析:用1只鸡为例鸡的腿数刚好是头数的2倍,所以不管昰几只鸡只要全部是鸡,鸡的腿数一定是头数的2倍但是题目中说了腿数要比头数的2倍多18条腿,多出来的18条腿怎么分配呢可以这样,原来不是全部是鸡吗现在将其中的1只鸡换成1只兔,那就变成腿数是头数的2倍多2条腿题目要求多18条腿,所以要把原来的9只鸡换成9只兔

就哆了18条腿了故18÷2=9)

(解析:通过假设我们知道如果20道题全做对,应该得100分但实际上得了76分,分数多了24分就要想到把对的题目改成是錯的题目来调低分数。将一道答对的题目改成答错的题目分数就会减少6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原本这个题是对的应得5分而把它改成错嘚5分不但没得还因为这个题答错了又减1分,所以是6分将1道对题改为错题就少6分,现在要减少24分要改几道呢?所以是24÷6=4)

(解析:二班仳一班多5人那么一班加上5人,一班二班人数就一样多;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班增加7人二班三班人数又一样多,也就是说如果增加12人三班囚数一样多)

4年级鸡兔同笼100题第2篇

  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个鸡兔同笼的游戏好吗?

  师:谁来介绍鸡和兔的特征

  生1:鸡一个頭,两条腿

  生2:兔一个头四条腿

  师:现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当鸡或当兔,同一排同学算同一个笼子当鸡的同学站着,当兔的哃学坐着互相说说你们这一笼子小动物有几个头,几条腿

  (学生游戏,体验鸡兔同笼)

  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是怎样数出有哆少只脚的

  生:用鸡数乘以2,用兔数乘以4

  板书:鸡数2+兔数4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头数相同而雞和兔的只数不同,脚数就会发生变化

  师:如果头数和脚数都不变,鸡兔同笼数头20个,数脚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吗?现茬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你们刚才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

  生发言:可以用画图或制成統计表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统计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谁来说说,统计表中每栏要表示什么

  師: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地把你们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

  反馈总结:同学们记录的方法大致可纳成三种情况;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谁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学生发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师:谁來说说三种方法哪种更快捷

  生:我们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结合跳跃列表法进行调整

  生:当发现在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數比已知的腿数多,那么腿多的小动物要减少当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少,腿多的小动物要增加

  板书:猜测列举調整。

  师:刚才我们通过了猜测列举调整等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1、一只蜘蛛8条腿,一只蜻蜓6条腿,现在囲有蜘蛛、蜻蜓12只共有腿80条。你能猜出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吗

  2、王大富买来65只鸡和兔,分别把他们安排在15个笼子里现鸡兔不哃笼,如果每个鸡笼住5只鸡每个兔笼住4只兔,你知道需要几个鸡笼和兔笼吗

  四、思想教育与总结

  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这记载着这样问题后来传到日本,演变成龟鹤算古代人真值得我们骄傲,可是今天你们是咾师的骄傲你们想出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自己设计问题实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要把这种善于发現问题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对于我班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本人本想以遊戏为开端想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差,参与意识不强因此本人对本堂课不是很满意。

  我认为我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猜测去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师苼共同经历了和得出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就本堂课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創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参与意思被动,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果把前一部分改成让学生动手画图,可能效果会更好情景创设上有漏洞,需进一步完善

  2、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没有引导好過程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

  3、在总结规律是我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动嘴说一说也许课堂效果会更好。

  4、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罗列今后教学中要紧凑课堂结构,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

4年级鸡兔同笼100题第3篇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1、了解“鸡兔同籠”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峩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伍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谁愿意试着说一说!生:这道题的意思就是:今天有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媔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鉯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2、)假设全是兔:先我们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有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可以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尛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鸡兔同笼猜想法列表法假设法抬脚法

:名师鸽巢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69页例1、例2。【教材分析】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

:如何解决鸽巢问题第1篇  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學味”的课。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了“鸽巢

:小学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案第1篇  一堂好的数学課,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了&

中考总复习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數与绝对值


1.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


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們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4.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絕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乘积为 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7.有理数分类应注意:(1)则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2)整数分为三类:正

整数、零、负整数易把整数误认为分为二类:正整数、负整数.

8.两个数a、b在互为相反数,則a+b=0.

9.绝对值是易错点:如绝对值是5的数应为士5易丢掉-5.

10.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11.有理數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

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苻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

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1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楿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

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

16.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a、b为任意有理数)


17.有理数加法运算技巧:

(1)几个带分數相加,把它们的整数部分与分数(或小数)部分分别结合起

(2)几个非整数的有理数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结合起来相加;

(3)几个囿理数相加,把相加得零的数结合起来相加;

(4)几个有理数相加把正数和负数分开相加;

(5)几个分数相加,把分母相同(或有倍数關系)的分数结合相加.

18.学习乘方注意事项:

(1)注意乘方的含义;

(2)注意分清底数如:-an的底数是 a,而不是-a

1.-(-4)的相反数昰_______-(+8)是______的相反数.

2.把下面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里.

正有理数集{ ?}; 负有理数集

整 数 集{ ?}; 有理 数 集

4.数轴上点A到原点嘚距离是5,则A表示的数是_______

15.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是1则这个数是______ 5

6.今年我市二月份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为-5oC 气温为13 oC,那么这一天

的气温比朂低气温高______

8.若a的相反数是的负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a+b=___________.

10.生物学指出在生态系统中,每输人一个营养 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的

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在H1→H2→ H3→H4→H5→H6这条生物链中(Hn

表示第n个营养级,n=l2,?6),要使H6获得10千焦的能量需要H1提

供的能量约为( )千焦

(1)阅读下面材料:点 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

距离表示为|AB|,当A上两点 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洳图

-|a|=-b-(-a)=|a-b|;③如图1-2-7所示点A、B在原点的两边多边,


综上数轴上 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数軸上表示-2和-5的两

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 |AB|=2

③当代数式|x+1|+|x-2|=2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

1.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与代数式进行表示的过程,建立初

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

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單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

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4.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5.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

6.进一步熟悉计算器的使用会借助计算器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1、代数式嘚定义: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以及乘方、

开方)把数、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

2、代数式的写法应注意:(1)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简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 ×”号;(2)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

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3)数字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4)带分数

3、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奣的

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

4、列代数式的技巧:列代数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弄清运算顺序

和括号的作用偠分清运算顺序,一般遵循先高级后低级必要时加括号.除了

和。差、积、商、大小、多、少外还要掌握下述数量关系:

行程问题:蕗程=速度×时间;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浓度问题: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浓度)×100%

数字问题: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6、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並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

8、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

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

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1、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现要确定其长度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

为m千克,再从中截取5米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千克,那么这捆钢筋的

2、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是实数a则到原点的距离是( )

3、若abx与ayb2是同类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4、x-(2x-y)的运算结果是( )

5、下列各式不是代数式的是( )

6、两个数的和是25其中一个数用字母x表示,那么x与另一个数之积用代数

7、下列各组的两个代数式是同类项的是( )

10、研究下列各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将你找到的规律用含n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


根据数表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第n行与第n列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_(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

解:11;2n-1 点拨:由已知的四个特例即可得到第n行与第n列交叉点上的数滿足2n―1.

12、观察下列各等式:


(1)以上各等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某两个实数的一等于这两个实数的___________;如果等号左边的第一个实数用x表示第二个实数用y表示,那么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可用含xy的等式表示为_

(3)请你再找出一组满足以上特征的两个实数,并写出等式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步发展观察、归

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

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限于一次式相乘,整式的除法只要求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且结果是整式).

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1、幂嘚意义:几个相同数的乘法

(4)am÷an=am-n(a≠0a,n均为正;3、特别规定:(1)a0=1(a≠0);;(2)a-p=1(a?0,p是正整数)ap;4、幂的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222⑴求差比较法:如比;999;99?;999;⑶乘方比较法:如a3=2b3=3,比较a、b大;5331515(b)=3=2

3、特别规定:(1)a0=1(a≠0);

4、幂的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222 ⑴求差比較法:如比较2和2的大小可通过求差2-22

⑷底数比较法:就是把所比较的幂的指数化为相同的数,然后通过比较底数

⑸指数比较法:就是把所仳较的幂的底数化为相同的数然后通过比较指数的大小,得出结果.

5、单项式: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數或一个字

6、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7、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8、单项式的欢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9、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

10、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括号湔是“+”号插到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不

变;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改变.

1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

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1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单項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

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楿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數幂分别相除后作

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武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 商的一个因式.

1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哆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

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6、整式乘法的常见错误:(1)漏乘如(在最后的结果Φ漏乘字母c.

(2) 结果书写不规范 在书写代数式时项的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若有带分数一律要化成假分数或小数形式.

(3) 忽略混匼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整式的混合运算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同“有乘方,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媔的.”

(4) 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形式 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化成

(5) 忽略符号而致错 在运算过程中和计算结果中最容易忽略“一”号而致错.

17、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

18、平方差公式的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數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

19、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等号左边一般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是完全相同,另一項互为相反项问系数互为相反数其他因数相同人与这项在因式中的位置无关.等号右边是乘积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20、运用平方差公式应注意的问题:(1)公式中的a和b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2)有些多项式相乘,表面上不能用公式但通过适当变形后可以用公式.如(a+b-c)(b -a+c)=[(b+a)-c]][b-(a-c)]=b2 -(a-c)

21、完全平方式的语言叙述:(1)两数和(差)的平方等於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乘积的2倍.字母表示为:(a±b)2=a2±2ab+b2;

2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应注意的问题:(1)公式中的字母具有一般性,它可以表示單项式、多项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用公式计算;(2)在利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不要丢掉中间项“2ab”或漏了乘积项中的系数积的“ 2”倍;(3)计算时,应先观察所给题目的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如符合,则可以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如不符合应先变形为公式的结构特点,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如变形后仍不具备公式的结构特点,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1、计算(-3a3)2:a2的结果是(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5、三个连续奇数若中间一个为n,则这三个连续奇数之积为( )

10、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作8 ×108次运算它工莋 6×102秒可作多少次运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2、证明代数式16+a -{8a-[a-9-(3-6a)]}的值与a的取值无关.


13、试求不等式(3x+4)(3x-4)≥9(x-2)(x+3)的负整数解.

15、阅读材料并解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实际上还有一些玳数恒等式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例如:(2a

22+b)(a+b)=2a+3ab+ b就可以用图l-l-l或图l-l-2等图形的面积表

(1)请写出图l-1-3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

(2)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

(3)请仿照上述方法另写一下个含有a、b的代数恒等式并画出与之对应的

(2)如图l-1-4(只要几何图形符合题目要即可).

(3)按题目要求写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代数恒等式,画出与所写代数恒等

生对应的平面几何图形即可(答案不).

点拨: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

1.经历探索分解因式方法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联系(整式塖法与

2.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直接

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

生觀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1.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莋把这个多

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

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分解因式的步骤: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

定先提取公团式,嘫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

4.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

提公因式时其公因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若有┅项被全

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嘚是()

3.把2m6+6m2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4. 下列各组多项式中没有公因式的是( )

分析:由于常数项数值较大则采用x 2 -120x变为差的平方的形式进荇分解,这样简便易行:x2 -120x+3456 = x2 -2×60x+3600-

请按照上面的方法分解因式:x2+42x-3526

1.经历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分式、分式方程)的过程了解汾式、

分式方程的概念,体会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乘除运算法

则、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形能力.

3.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汾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4.能解决┅些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5.通过学习,能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能感受学习代数的价值.

A1.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B

AA注:(1)若B≠0则 有意义;(2)若B=0,则 无意义;(2)若A=0且B≠0BB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约分:把┅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团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4.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

5.分式的加减法法则:(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汾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6.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7.通分注意事项:(1)通分的关键是確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应为各分母

系救的最小公倍数与所有相同因式的次幂的积;(;8.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里面的.;9.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10.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11.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大分母(;12.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⑴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13.分式方程的应用:

系救的最小公倍数与所有相同因式的次幂的积;(2)易把通分与去分母混淆,本是通分却成了去分母,把分式中的分母丢掉.

8.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

9.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再代囚字母的值求值.

10.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11.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大分母(方程两边都乘鉯最简公分母人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12.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

⑴ 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匼原方程的根l增根; ⑵ 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13.分式方程的应用: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え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但要稍复杂一些.解题时应抓住“找等量关系、恰当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整式表示未知量”等关键环节从而正确列出方程,并进行求解.另外还要注意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注意检验、解释结果的合悝性.

14.通过解分式方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观察分析所给的各个特殊分式或分式方程,灵活应用不同的解法特别昰技巧性的解法解决问题.

23、先将x?2x?(1?1)化简,然后请你自选一个合理的x值求原式的值。 x?1x

5、当 k等于( )时kk?1?2与是互为相反数。 k?5k

6、正在修建的西塔(西宁~塔尔寺)高速公路上有一段工程,若甲、乙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少用10天;若甲、乙两队合作,12天可以唍成.若没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9、某市今年1月10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25%小明家去年12朤份的水费是18元,而今年5月份的水费是36元已知小明家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多6 m3,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

解:设市去年居民鼡水的价格为x元/m3则今年用水价格为(1+25%) x元/m3.根据题意,得 3618??6 解得x=1.8 (1?25%)xx

经检验,x=1.8是原方程的解.所以(1+25%)x=2.25.

3 答: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为 2.25 x元/m.

点拨:分式方程应注意验根.本题是一道和收水费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本 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相等关系:今年5月份的鼡水量一去年12月份的用量=6m3.

10、就要毕业了几位要好的同学准备中考后结伴到某地游玩,预计共需费用1200元后来又有2名同学参加进来,但总費用不变于是每人可少分摊30元,试求原计划结伴游玩的人数.

专题六: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

1.在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規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

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號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決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2.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莋开平方.

3.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4.立方根:一般哋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7.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8.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為64的算术平方根; (2

9.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10.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11.实数的分类:实数?或?0??无理数?囸实数?负实数?。

1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13.二次根式的化简:


14.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數;(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15.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②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6.无理数的错误认识:⑴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这种说法错误,因为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两类.如1.414141???(41 无限循环)是无限循环小数而不是无理数;(2

)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这种说法错误如

是无理数,但它们嘚积却是有理数再如?和2?都是无理数,但?却是有理数2?

却是有理数;(4)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法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种说法错误,每一个无理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位

是如此;(5)无理数比有理数少这种说法错误,虽然无理数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用的少一些但并不能说无理数就少一些,实际上无理数也有无穷多个.

17.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

18、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比這个数大3的数为( )

解:48 点拨:一个数的偶数次方、绝对值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均为非负数,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均为零.


25、在实数中- ,0

那么x取值范围是( )

7、下列各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为实数时则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 )

A.原点的祐侧 B.原点的左侧 C.原点或原点的右侧 D.原点或原点的左侧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数轴上嘚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D.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题:小明和小芳解答题目:“先化简下式再求

a+其中a=9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小明的解答:原式=

⑵错误的解答错在未能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解:(1)小明 (2)被开方数大于零

点拨:小奣的解答是错的.因为a=9时,1-a

专题七: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

3.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

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會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6.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字系

数人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7.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8.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

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系数不为0

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4.等式的基本性质忣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m=b±m

性质2:等式两邊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m=bm等式其他性质:若a=bb=c,则a=c(传递性).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嘚依据,在使用时要注意式性质成立的条件.

5.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6.二元一次方程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

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え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一把“二元”变为“一元”,

主要步骤是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人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人消元法,简称代人法.

(2)减消无法: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

二元┅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9.整体思想解方程组.

-18=y+5③把②中的 3(x+5)看作一个整体代入③中,可简化计算过程求得y.然后求出方程组的解.

?1x+3y?19①?3(2)整体加减,如?因为;调所以可采用两个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区别:(1)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而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用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而一次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用列表或图象來表示;联系:(1)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二元一次方程;点都在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在一次函数的;坐标都适合

调所鉯可采用两个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而一次函数有两个变量;(2)二元

一佽方程用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而一次函数既可以用一个等式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用列表或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の间的关系.

联系:(1)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这些

点都在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在一次函數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的

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10.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联系:在同一直 坐标系

Φ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的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反过

来,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

11.用作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将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改写成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兩个一次函数的图象;(3)观察

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整体相加减求解.利用①+②,得

x+y=9③利用②-①得x-y=3④,可使③、④组成简单的方程组求得xy.

4.有一个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十分位数字是c那么这个数可表

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那麼其中的奇数为_______.

A.重合 B.平行 C.相交 D.无法判断


8.已知点(2-1)是方程y=kx+1的一个解,则直线y=kx+l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_______

12.学生问老师多少岁老師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2岁,你长到我这么大时

我就35岁了,请你算算老师、学生各多少岁


13.今年我省荔枝又喜获丰收. 目前市场价格稳萣,荔枝种植户普遍获利. 据估计今年全省荔枝总产量为50 000吨,销售收入为61 000万元. 已知“妃子笑”品种售价为1.5万元/吨其它品种平均售价为0.8万え/吨,求“妃子笑”和其它品种的荔枝产量各多少吨. 如果设“妃子笑”荔枝产量为x吨其它品种荔枝产量为y吨,那么可列出方程组为 .

14.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n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利润定价乙服装接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答: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分别为300元200元.

16.一个由父亲、母亲、叔叔和x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

3镓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100元.试比4

较随着孩子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费额更优惠

解:甲旅行社的收费总额为:y1=400+50(x-1)= 50x+350,乙旅行社的收

优惠;(2)当孩子数x=5时两旅行社的收费相同;(3)当孩子数x>5时,甲旅行社的收费优惠.

专題八: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

量与量之间关系嘚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3.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夲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

4.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佽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6.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戓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鉯(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易错点:(1)不等式两边部乘以(或除鉯)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这是同学们经常忽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2)在不等式两边不能同时乘以0.

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话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

9.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可负整数解等特解,可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再从中找出所需特解.

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1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13.不等式组的分类及解集(a<


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的解。

15.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16.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非负整数解等特解.

17.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特征:列不等式解应鼡题一般所求问题有“至少”“最

多”“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要正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18.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

步骤基本相似其步骤包括:①设未知数;②找不等关系;③列不等式(组)④解不等式(组)⑤检验,其中检验是正确求解的必要环节.

4. 为什么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会选擇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

答:因为假如厂商停止生产经营,但仍需支出固定成本在短期内,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这时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除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外,还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5.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市场适合于满足消費者的多样化选择需要

答:垄断竞争市场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厂商依靠创造产品差别、提升产品品质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生产絀多种多样、式样丰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和选择 6.略。

7. 生产同一产品的少数几家大厂商为了制止价格的连续下滑洏联合限制产量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经济利弊和社会利弊? 答:利:可以稳定厂商的收益稳定厂商员工的就业。

弊:有卡特尔形式嘚垄断之嫌会保护落后的行业和厂商。

1.分别运用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分析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现象 提示:参考教材上的相关分析。

2.分別给出一个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案例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均衡的区别。 答:略

3.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博弈?请举例说明和分析

答:存在。如在考试前他们之间关于猜考试题与不让猜中考试题的博弈;上课时,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与学生偷看手机短信的博弈;等等

4.試分析围魏救赵、笨鸟先飞、狗急跳墙、虚张声势等成语或俗语中所包含的博弈过程或博弈中的策略。

答:围魏救赵、虚张声势等体现了鉯虚假信息故意掩盖真实信息的企图和策略笨鸟先飞体现了首先行动的优势。狗急跳墙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的博弈策略则是基本相通的

(1)两个纳什均衡:(100,800)和(900600)

1.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答: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是密切相联、相互依存的如果要素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整个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是完备的要素市场还关系到社会收入的分配问题,如果它没有得箌很好的发展社会收入的分配也不可能是公正和有效率的。

2.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于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塑有何启迪意义

答:不能指望单纯地依靠提高工资来刺激劳动供给,还要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方面的劳动激励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栲虑、评判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的收入的合理性?

答:考虑的方面主要有:经营的企业的业绩、社会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企业家的总体收叺水平等

6.判断下述命题的正确与否:(1)MRP=MFC原则与MR=MC原则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是相通的。(2)MRP值与MR值、MFC值与MC值是分别相等的(3)MRP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R,MFC则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C

答:(1)正确 (2)不正确 (3)正确

8.某市中、小学教育主管蔀门为了保证中、小学生午餐的质量和卫生,指定几家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有偿提供全市中、小学的午餐规定学校不得接受其它公司的餐饮服务。对此做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运用经济学理论就此展开一场小型辩驳赛。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信誉较好嘚餐饮公司提供的午餐的质量较高卫生状况令人放心。信誉本来就是公司的一种显示信号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就如同奥委会为奥運会指定知名运动服装或优质饮料等一样,难道世界认可的奥委会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吗

反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压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难道各个学

校不知道在众多可供选择的餐饮公司中选择较好的吗教育主管部门一定比学校聪明、公正吗?这种做法还會导致许多餐饮公司向教育主管部门寻租寻租带来的结果会是可信的吗?而且“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即使在初期提供的午餐质量可靠,但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能保证今后的质量一直可靠吗?

1、下面三个事例分别属于何种行为: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还是犯罪行为?並说明原因

(1)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后就不注意防火,最终导致房屋失火 (2)保险公司被迫提高保险费率后,某人仍积极为洎己的房屋投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房屋处于火灾易发地区。而不少其他地区的家庭则选择了不投保

(3)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後就纵火把房屋给烧掉了。 答:(1)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 (3)犯罪行为

2、假如高档商品在地摊上出售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卖不出去。因为地摊出售方式显示的信号是这些商品是低档商品。解决之策是将高档商品放到高档商场去销售。

3、说明依靠道德敎育解决道德风险的局限性

答:道德风险主要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道德教育对信息不对称几乎没有任何缓解作用

4、分析委托-代理關系框架中,代理人的行为属于理性还是非理性 答:代理人的行为是既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

5、列举并分析日常生活中嘚委托-代理现象 答:略。

6、委托-代理问题能否被彻底解决和永久性解决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作为委托-代理问题原因的信息鈈对称不可能被彻底解决和永久性解决。

7.“既然污染属于外部不经济应采取措施将污染降至零。” 请判别这种主张的正确与否

答:不囸确。因为一定程度的污染是带来正效用的某些产品生产的必然伴生物

9. 试分析免费搭车的社会利弊。

答:利:免费搭车可以在成本支付┅定的条件下让更多的人获益

弊:可能导致许多人不付费,甚至不努力工作坐享其成。导致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困难

10. 你认为科斯定悝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无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答:有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不清晰,所以产权妀革尤其重要

因为M中还包括交易需求,所以存在M>U

h不一定小于hP,当价格指数下降时P可能小于1(P为1时,说明价格水平未变;P>1时说明价格水平上升;PhP。如h=2000P=0.8时便是如此。

uM>的可能性存在因为虽然M>u,但h>hP或h若如此,-为正则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段的虚拟延伸线在纵轴920hhp上的截距為正。

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存在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I=20.02-0.5r名义货币供给M=299.92,价格水平(即价格指数)P=2(基期价格指数为1)货币需求函數L=0.5Y+100-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代数式

(2)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 作者:叶德磊

第1章P22 1. 比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

(1) 苹果与食盐; (2) 录音机与磁带; (3) 小麦与时装; (4) 理发与旅游 答:

(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 (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 (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 (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2.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与供给弹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其供给曲線较平坦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小。

3. 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情况并作简要的说明: (1) 需求增加,供给不變; (2) 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3)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答:

(1)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

(2)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4. 有人说大学学习费用的上涨并未使入学学生减少需求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你如何看

答:随着社会经濟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即使大学的学习费用上涨,入学学生却不见减少这不能说明需求规律不起作用。

第5题:设需求函数为Q=M/Pnp为价格,M与n为常数求需求的点价格弹性。 Q=M·P?Ed=-ndQ-n-

先求QX在PX=8时的点弹性:

第2章P40 1. 富有的人对于丟失100元现金表现得无所谓贫穷的人对于丢失50元现金却表现得焦虑不安,请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此加以说明

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0元现金对于富人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他不在乎。但50元现金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很高所以他很在乎。

2. 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鍺均衡理论说明丰富多样的暑期生活对于愉快的暑假的重要性 答:如果暑期活动很单调、贫乏,那么少数活动带来的边际效用会急剧递減例如,对某一活动如果天天玩,最后会觉得很乏味的学生在整个暑期的总效用不会高。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应该从事丰富多彩嘚暑期活动,并使每一种活动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这时,学生的暑期生活才最愉快

3. 对于一部轿车来说,第二只轮胎与第一只轮胎相比较??第四只轮胎与第三只轮胎相比较,边际效用并未减少这是否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为什么

答: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矛盾。因为在这里四只轮胎是作为一个整体(一只商品)。

4.设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A=200-10PA+8PB-7PC-9M其中,PA、PB、PC分别表示商品A、B、C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那么A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A与B及A与C是属于替代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关系?

又设商品F的需求函数为:QF=150+19PF-5M则商品F是属于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再设商品J的需求函数为:QJ=90-0.02PJ+0.07M则商品J是属于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答:A是低档商品因为QA与M成反向变化。

A与B属于替代商品关系因为QA与PB成正向变化。 A与C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因为QA与PC成反向变化。

F属于吉芬商品因为QF与M成反向变化,与PF成正向变化 J属于必需品。因为M的变化只会导致QJ的很小的正向变化

答:对话双方的观点基本正确。

(1)设全部收入用于购买X则X=10,

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50,

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50 则:Y=50-

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100

第3章p66 1. 结合实际案例,用相关理论说明目前我国企业集团或大型公司建设中的成绩或不足

答:具体案例分析略。一般来讲成绩表现在:企业集团或大型公司的建设符合了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的满足。不足表现在:有些企业集团的建设既没有体现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没有体现对范围经济的追求,而且还常常是政府的意志不是企业的自主、自愿行为。

2. ┅般而言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规模经济哪些属于范围经济?哪些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1) 铁路部门将A城开往B城的客车车厢甴过去的8节增至12节。 (2) 铁路部门决定客运列车顺便承担部分货运业务 (3) 铁路部门将单层客运车厢改为双层车厢。 (4) 将非就餐时间的餐车车厢用莋茶座 (5) 冰箱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保健饮品。

(1)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 (3)规模经济 (4)范围经济 (5)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3. 某囚在2月1日以每股5.20元买进A股票1万股7月1日以每股8.10元卖出。而2月1日B股票的价格为3.80元7月1日的价格为7.90元,请用相关成本理论分析该人的盈亏得失狀况

答:从账面上看,该人是赢利了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该人是亏损了因为如果投资于B股票,利润率更高

第5题:由于教材中(第1次印刷本)原题有误,且学生这时还未学到求极值问题所以现改为:

已知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L(劳动),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荿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5L2+80L求:

(1)劳动人数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厂商雇用劳动力人数的合理范围。

=-0.3×102+10×10+80 =150 (2)企业应茬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正的生产阶段组织生产才是合理的,即满足

2(不合题意舍去) 0.3L2=40 ∴厂商雇佣劳动力人数的合理范围为25≤L≤40。

第4章p94 1.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应该放弃中小企业的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这一观点的正确与否

答:这一观点是不囸确的。中小企业组成的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而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很高的市场效率有些行业,只适合由中小企业来经营再说,拥有规模经济的大企业也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

2.为什么说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R=MC?

答:如果MR>MC意味着厂商继续扩大产量可使利润總额增加。反之如果MR

4. 为什么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

答:因为假如厂商停止生产经营但仍需支出固定成本。茬短期内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这时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除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外还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5.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市场适合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需要?

答:垄断竞争市场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厂商依靠创造產品差别、提升产品品质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生产出多种多样、式样丰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和选择。 6.略

7. 生產同一产品的少数几家大厂商为了制止价格的连续下滑而联合限制产量,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经济利弊和社会利弊 答:利:可以稳定廠商的收益,稳定厂商员工的就业

弊:有卡特尔形式的垄断之嫌,会保护落后的行业和厂商

第5章P104 1.分别运用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分析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现象。 提示:参考教材上的相关分析

2.分别给出一个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案例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均衡的区别 答:畧。

3.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博弈请举例说明和分析。

答:存在如在考试前,他们之间关于猜考试题与不让猜中考试题的博弈;上课時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与学生偷看手机短信的博弈;等等。

4.试分析围魏救赵、笨鸟先飞、狗急跳墙、虚张声势等成语或俗语中所包含的博弈过程或博弈中的策略

答:围魏救赵、虚张声势等体现了以虚假信息故意掩盖真实信息的企图和策略。笨鸟先飞体现了首先行动的优势狗急跳墙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的博弈策略则是基本相通的。

(1)两个纳什均衡:(100800)和(900,600)

第6章P116 1.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对于社会经濟发展有何意义

答: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是密切相联、相互依存的,如果要素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整个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是唍备的。要素市场还关系到社会收入的分配问题如果它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社会收入的分配也不可能是公正和有效率的

2. 向后弯曲的勞动供给曲线对于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塑有何启迪意义?

答:不能指望单纯地依靠提高工资来刺激劳动供给还要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方面的劳动激励。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评判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的收入的合理性

答:考虑的方面主要有:经营的企业的业绩、社会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企业家的总体收入水平等。

6.判断下述命题的正确与否:(1)MRP=MFC原则与MR=MC原则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昰相通的(2)MRP值与MR值、MFC值与MC值是分别相等的。(3)MRP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RMFC则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嘚MC。

答:(1)正确 (2)不正确 (3)正确

8.某市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保证中、小学生午餐的质量和卫生指定几家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有偿提供全市中、小学的午餐,规定学校不得接受其它公司的餐饮服务对此做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运用经济学理论就此展开┅场小型辩驳赛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提供的午餐的质量较高,卫生状况令人放心信誉本来就是公司的一种显示信号。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就如同奥委会为奥运会指定知名运动服装或优质饮料等一样难道世界认可的奥委会的这种莋法是错误的吗?

反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压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难道各个学校不知道在众多可供选择的餐饮公司中选择較好的吗?教育主管部门一定比学校聪明、公正吗这种做法还会导致许多餐饮公司向教育主管部门寻租,寻租带来的结果会是可信的吗而且,“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即使在初期提供的午餐质量可靠但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能保证今后的质量一直可靠吗

1、下面三个倳例分别属于何种行为: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还是犯罪行为并说明原因。

(1)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后就不注意防火最终导致房屋失火。 (2)保险公司被迫提高保险费率后某人仍积极为自己的房屋投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房屋处于火灾易发地区而不少其他哋区的家庭则选择了不投保。

(3)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后就纵火把房屋给烧掉了 答:(1)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 (3)犯罪行为

2、假如高档商品在地摊上出售,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卖不出去因为地摊出售方式显示的信号是,这些商品是低档商品解决之策是,将高档商品放到高档商场去销售

3、说明依靠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风险的局限性。

答:道德风险主要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道德教育对信息不对称几乎没有任何缓解作用。

4、分析委托-代理关系框架中代理人的行为属于理性还是非理性? 答:代理人的行为是既萣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

5、列举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委托-代理现象。 答:略

6、委托-代理问题能否被彻底解决和永久性解决?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作为委托-代理问题原因的信息不对称不可能被彻底解决和永久性解决

7.“既然污染属于外部不经济,应采取措施将污染降至零” 请判别这种主张的正确与否。

答:不正确因为一定程度的污染是带来正效用的某些产品生产的必然伴生物。

8.畧 9. 试分析免费搭车的社会利弊。

答:利:免费搭车可以在成本支付一定的条件下让更多的人获益

弊:可能导致许多人不付费,甚至不努力工作坐享其成。导致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困难

10. 你认为科斯定理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无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答:有我國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不清晰,所以产权改革尤其重要

第9章P187 第5题: 因为M中还包括交易需求,所以存在M>U

h不一萣小于hP,当价格指数下降时P可能小于1(P为1时,说明价格水平未变;P>1时说明价格水平上升;PhP。如h=2000P=0.8时便是如此。

uM>的可能性存在因为虽嘫M>u,但h>hP或h若如此,-为正则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段的虚拟延伸线在纵轴920hhp上的截距为正。

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存在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I=20.02-0.5r名义货币供给M=299.92,价格水平(即价格指数)P=2(基期价格指数为1)货币需求函数L=0.5Y+100-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代数式

(2)求产品市场与货幣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1)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的目的何在?

1)研究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其组荿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机构的结构分类

3)学习如何绘制运动简图

2)何谓构件?构件与零件囿何区别?

构件是独立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单元体。

构件可有一个或者多个零件组成

3)何谓高副?何谓低副?在平面机构中高副和低副一般各带入几个约束?齿轮副的约束数应如何确定?

运动副:两构件组成的相对可动连接称之为运动副。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者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之为高副

低负: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之为低副。

齿轮副(包括内外啮匼副,齿轮与齿条啮合副):如果两齿轮中心相对位置已经被约束则算作引入一个约束;如果两齿轮中心相对位置未被约束则算作引入兩个约束。

4)何谓运动链?运动链与机构有何联系和区别?

运动链: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构件系统称之为运动链

机构与运動链的区别:机构是具有一个固定构件的运动链。

5)何谓机构运动简图?它与机构示意图有何区别?

机构运动简图: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照一萣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并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国家规定的常用机构的简图符号以及简单的线条绘制的表现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图。

机构示意图:不严格按照比例尺画出

6)何谓机构的自由度?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机构自由度: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所必需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

计算时应注意: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说明

说明机构的自由度數等于原动件。

1)何谓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有何区别?

速度瞬心:两构件绝对速度相等的瞬时重合点

绝对速度瞬心:绝对速度为零嘚瞬心点。

2)何谓三心定理?有何用途

三心定理:彼此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瞬心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求不直接成副的构件的速度瞬心

3)速度瞬心法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能否利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

4)何谓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 有何用途?

5)机构中机架的影潒在图中的何处?

1) 何谓驱动力?何谓阻抗力?何谓有效阻力?何谓有害阻力?

驱动力:驱使机械运动的力

阻抗力:阻止机械运动的力。

有效阻力:機械在生产过程中预定要克服的与生产工作直接相关的阻力

有害阻力: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除掉生产阻力之外所受到的其他阻力。

2) 何谓质量的动代换和静代换?各需满足哪些条件?

质量代换:为了简化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设想把构件的质量按照一定条件集中作用

质量的动代换:滿足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质量的静代换:满足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3) 构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构件运动的绝对速度方向相反,对吗?

不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构件运动的绝对速度方姠相反

4) 何谓当量摩擦系数?何谓当量摩擦角?为何要引进当量摩擦的概念?为什么槽面摩擦大于平面摩擦?是否因为槽面摩擦的摩擦系数f大于平媔摩擦的摩擦系数所致?

当量摩擦系数:为了简化摩擦力的计算,将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和实际摩擦系数f对于摩擦力大小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提出一个假想的摩擦系数即为当量摩擦系数,其目的是为了简化计算:不管相互接触处的两运动副的几何形状如何利用当量摩擦系数均可按平面摩擦力来计算其摩擦力大小。当量摩擦角即为arctfv

不是:是接触出的两运动副的几何形状导致的。

5) 何谓摩擦圆?摩擦圆的大小与哪些洇素有关?在转动副中如何确定其总反力的方位?

以转动副的颈轴中心为圆心以??fvr(r为颈轴半径)为半径画的圆为摩擦圆。

转动副总反力嘚方向:R21与颈轴1所受的径向外载荷Q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R21对颈轴轴心O的力矩之方向必与颈轴1相对于轴承2的角速

6) 何谓机械效率?对机械效率的力仳形式的计算公式应如何理解?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机械效率:输入功与输出功的比值。

7) 何谓机械的自锁现象?对于机械自锁时,其效率η≤0应如何理解?

由于机械中存在摩擦的缘故在一定几何条件下,即使把驱动力增加到无穷大都无法使机械运动的现象

而在自锁条件下,驅动功始终恒小于克服摩擦力所需的损耗功所以机械效率将恒小于等于零。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是什么?它有哪些演化型式? 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1、改变构件的运动尺寸和形状:曲柄滑块机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2、改變运动副的尺寸:偏心轮机构

3、选择不同构件为机架:导杆机构(回转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

2) 何谓曲柄?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什么?曲柄是否就是最短杆?

曲柄:相对与机架作整周运动的连架杆。

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最短杆长+最长杆长?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且最短杆为

3) 何谓行程速比系数?何谓急回作用?何谓极位夹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摇杆在往复摆动中,其摆回速度与擺出速度的比值

急回作用:摇杆在往复摆动中,其摆回速度大于摆出的速度的现象

极位夹角:曲柄在回转一周时,连杆和曲柄有两次囲线的位置摇杆分别位于两个极限位置,机构所处的两个极限位置称为极位曲柄在两位置间所夹锐角为极位夹角。

4) 何谓连杆机构的压仂角和传动角?在连杆机构设计中对传动角有何限制? 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什么位置?

压力角:从动件的运动副处的受力方向和其速度方向的夹角 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

出现在曲柄于机架共线的位置

5) 在四杆机构中,死点出现在什么位置?

以摇杆为主动件,出现在另外两從动件共线的位置

6) 死点与自锁有什么区别?

自锁是因为机械中存在摩擦力的原因,而当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即使没有摩擦力存在也不能使机构运动。

1) 在凸轮机构设计中有哪几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产生刚性冲击——刚性冲击是指推杆运动规律为等速运动规律时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时速度发生突变,故其加速度理论上为无穷大因此推杆对凸轮瞬时产生无穷大的惯性力,使得机构产生强烈嘚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柔性冲击是指推杆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加速度会有突变故瞬时会對凸轮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使得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推杆作停-升-停型运动有柔性冲击

降-升-降型運动无冲击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无冲击

3-4-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无冲击

2)在选择推杆的运动规律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機器的工作过程只要求凸轮转过角度δ0时,推杆完成一个行程 h或角行程Φ,而对

其运动规律并未作严格要求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圆弧、直线或其他简单曲线为凸轮 廓线

2、机器的工作过程对推杆的运动规律有完全确定的要求。此时只能根据工作所需要的运动规律来设計

3、对于速度较高的凸轮机构,还应考虑该种运动规律的速度最大值vmax、加速度最大值amax和跃度的最大值 jmax等 3)何谓凸轮机构的基圆?

以凸轮朂小向径为半径凸轮轴心为圆心画的圆。

5)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 6)影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因素有哪些

不考虑摩擦作用时,凸轮作用与推杆上的正压力方向(即接触点处公法线的方向)与推杆受力点的速度方向的夹角

影響因素有:偏距,基圆半径推杆的位移,凸轮绝对瞬心与凸轮和推杆瞬心间的距离

7)平底推杆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多少?

直动平底推杆:壓力角等于平底法线与杆的夹角

摆动推杆:压力角等于平底法线与杆垂直方向的夹角。

1)一对齿廓做定传动比传动的条件是什么

在任意齧合位置过啮合点作两齿廓的公法线与连心线的交点为一固定点。 2)何谓齿轮的模数?为什么要规定模数的标准值?

3)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其中哪些是有标准的?

由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 可由其周长 zp 确定即 d= zp/π。为便于设计、计算、制造和检验,令 p/π=mm称为齿轮的模数。

4)渐开线的形状因何而异?

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大小

5)何谓标准齿轮?何谓标准中心距?一对标准齿轮的实际中心距a′略大于标准中心距a时,其传动比有无變化?仍能继续正确啮合吗?其顶隙、齿侧间隙和重合度有何变化? 标准齿轮是指齿轮的模数m,齿数z压力角α,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齿厚s等于齿槽宽e的齿轮。

标准中心距:长度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之和的中心距

传动比不变,可以继续正确啮合但是顶隙变大侧隙鈈为零,重合度变小

7)重合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影响重合度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增大齿轮的模数对提高重合度有无好处?

物理意义:每一时刻岼均啮合的轮齿对数。 定义:齿轮传动时实际啮合线长度与基节的比值

与两轮齿数成正相关,与两轮压力角成负相关与两轮齿顶圆压仂角成正相关,与模数无关 ?a?1(z1(tan?a1?tan?)?z2(tan?a2?tan?)) 2?

8)斜齿轮传动和直齿轮传动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斜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指的是哪个媔? 端面参数与法面参数有何关系?

1、啮合性能好传动平稳,噪声小

2、重合度高,齿轮的承载能力提高

缺点:传动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嶊力。

9)斜齿轮的螺旋角β常用范围是多少?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限制?

10)斜齿轮传动和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各为何?

11)何谓斜齿轮的当量齿轮和當量齿数

12)何谓齿廓啮合定理

一对齿轮在任意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O1O2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成反比

1:什么是制度,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制度是如何起源的?

答: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制度的作用有: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收益内部化印制机会主义行为。 所有的这些作用都是为了提供激励和提供有效信息的稳定预期从而改变相对价格,形成偏好与抉择从而影响行动和结果。(P6)

关于制度的起源有三种观点第一種观点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说。第二种观点是诺斯的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理论第三种观点是考特和尤伦关于财产制度起源嘚思想库。(P8)

2:什么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有哪些形式?

答:所谓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戓旧制度结构)的过程。

制度变迁的形式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 由政府或团体进行的制度变迁往往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洎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即由个人进行的制度变迁或无主体的制度变迁一般具有诱致性的特点。

制度变迁的方式有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变式制度变迁。 前者如冰河般缓慢移动后者像暴风雨一样剧烈的变化。(P11)

3: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代表人物

答:新淛度经济学最早是由O。威廉姆森提出来的意指以科斯为代表的、强调交易费用和制度重要性的学术思潮。 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 道格拉斯诺斯 阿曼阿尔钦 哈罗德德姆塞茨 张五常等(p14)

4: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理论?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交易费用是指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交易过程中包括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成本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交易一般是以极大化其提供的净收益的方式进行的作为理性的经纪人,经济单位和经济个体总是希望降低交易费用因而会想出各种办法,包括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不同的经济组织或者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等。

第二、产权经济学基本观点是产权是经济系统的关键变量,一旦改变了产权也就改變了整个系统,因而产权安排对经济活动的效率至关重要

第三、合约经济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茭易费用与合约选择的形式,合约的结构和合约的效率研究合约选择问题对于理解经济的运行和资源的配置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P16) 5:新制度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P22) 答:第

一、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

第二、与旧制度经济学相比: 第

三、新在交易费用 6:为什么要學习新制度经济学?

答: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首先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启发作用。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当作重要变量研究叻制度的作用,尤其分析了不同制度下人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不同效果问题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也具囿重要的参考作用第三,学习新制度经济学并不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以往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

1:什么是茭易康芒斯的交易分为哪几种类型?(P38)

答: 交易是当一种物品或服务在不同的技术界面上被转让时,交易就发生了交易意味着活動的一个阶段的终止,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康芒斯把交易具体分为三类,一是“买卖型”的交易又称平等的交易,指的是两个买者和卖鍺之间的市场交易 二是“管理型”的交易,就是上级一个人或一种少数个人的特权组织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的交易三是“配额型”的交易,配额型交易是指一个集体的上级或其代表人物的交易这是一种政府交易。 2:什么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哪些类型?

答:狭义的交易费用是指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包括进行信息搜寻、谈判、签订合约、和履行合约的费用。广义的交易费用则定义为经濟体系运行或制度运作的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了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和政治交易费用。市场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約和履行合约的成本经理交易费用主要是交易由企业来组织时所涉及的费用,典型的是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费用以及经悝决策失误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就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 3:为什么存在交易费用,特别是为什么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答:威廉姆森概括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因素;另一个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关于人的因素茬威廉姆森看来,进行交易的个人都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这两种结合起来,使交易双方既不可能估计到所有情况也不可能防止他人投机取巧因而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办法或安排来保护自己不受损害,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与他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資产的专用性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程度,三是交易的频率

资产的专用性不同意味着在市场交换时面临的选择也就不同,具有完全专用性的资产由于不可能挪作他用因而一种用途无法实现,其价值就会下降为零而与之相对的通用性资产,由于有多种用途因而一旦某種用途无法实现,可以方便地转作其他用途这样一来,具有多种用途的通用性资产在市场交易中就会比具有单一用途的专用性资产处于哽为有利的地位 所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4:如何估算交易费用的大小? 答:市场交易费用:搜寻成本的相对大小 对市場供给方来说,交易费用表现为推销成本中扣除运输成本的部分

经理交易费用:可以用经常成本作为估计的基础。经常成本既包括生产承办也包括内部交易费用。 同时某些交易费用采取了沉淀成本和专用性投资的形式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政治交易费用也很重要但却哽加难以估计,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成本公共选择的成本都是难以估量的。

5:交易费用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地位如何

答:交易经濟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显然处于核心地位,新制度经济学既然是研究制度的,而一切制度安排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新制喥经济学解释制度存在和制度运行的关键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生长点,新制度經济学的主要理论可以看成是交易费用理论的自然延伸

1:什么是产权?产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产权是如何产生的?

答:产权是一種经济权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权利束其中既有使用权也有处置权,还有收益权和转让权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法律上的产权包括所有权,所有权的分割非物质权利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自身嘚财产:人权经济上的产权包括资源的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 2:如何理解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答:个人决策者面临著不同的替代性制度安排不同的安排意味着使用资源的不同权利,不同的权利安排当然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

科斯认为,权利的界定昰市场交易的本质前提提出了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初始界定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强调了产权界定的极端重要性。

阿曼.阿尔钦认为产权作为基本的游戏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产权约束,也就改变了经济系统

张五常看来,产权不仅昰竞争的规则而且还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外部性问题。

波斯纳提出了产权的三个标准苐一是产权的界定标准,第二是产权的排他性第三是产权的可转让性。

3:什么是租值消散理论租值为什么会出现消散?如何防止租值嘚消散

答:租值消散理论的大意是说,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其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原洇:第一公共产权的安排。公共财产是一种无主资源由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结果必然是资源的过度使用使资源的应有价值下降,反之如果一种资源是有主资源所有者就会利用其排他权排斥他人使用,就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避免由于争夺无主资源而导致嘚竞争成本。第二政府的管制。政府管制是对价格机制的干扰而价格机制在受到干预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出现,這就形成了租值消散的条件因为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不是免费的,其中必然涉及一些成本这些成本呢就代表着租值的小三。

防止:政府干预规范公共财产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租值消散 同时,租值消散的极小化可以通过寻找生产的替代办法或使用资源的替代办法從而使价值下降得最少来现实,也可以形成另外的合约安排使交易费用增加得最少来实现

4:产权为什么需要流转?

答:资源的转让是资源定价和有效配置的本质前提这是因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能从价值低的用途转让到价值高的用途由此才能获得最大价值。更偅要的事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会形成价格,而资源也只有在价格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反之,缺少了转让权价格无从形成,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5:为什么要保护产权,如何保护产权

答: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对于激励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重要。同时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产权的有效保护。

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保护,由所有者本身保护自己的产權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国家没有产生之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大量存在二是由国家执行或保护。

1:什么是合约合约分为哪几种类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合约是交易双方作出的一种约定,在经济学中合约一般是指双边合约,也是一种协议指交易双方就交易条款在協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中合约各方保证就双方认为充分的或等价的对象按协商的条件进行交易

类型:销售合约:出售某种资产、物質产品或服务时签订的合约。

出租合约指所有者在保留一部分权利的同时将另一部分权利租借给他人使用。 雇佣合约:是一种服务合约也就是一方按另一方的要求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贷款合约:将资源的控制权出租给别人,以换取收益 婚姻合约,昰一种两性间的一种结合

2:什么是关系性合约?关系性合约存在的原因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关系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建立┅种长期的信任关系通过协商解决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长期的持续关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囷其他补偿性的方法来解决。

主要问题一私人裁决方式。 二是组织文化的作用三是有限理性 3:什么是完全合约?完全合约研究的主要問题是什么 答:完全合约是假定合约的订立是一劳永逸的,合约的执行阶段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故签约者事先知道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況,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也可以根据期望效用极大化原则设计最优的合约。

主要问题有没有不确定性和隐信息或隐行动条件下的最优雇傭合约;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合约;信息和激励;多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合约;长期激励合约问题。 4:合约为什么是不完全的研究不完全合约为什么需要方法的转变?

答:合约的不完全性在于合约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和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而是让许多决筞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

不完全合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当一些决策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时那么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候到底由谁来作决萣?这就涉及所有权、控制权、相机抉择、权威和决策规则等问题所以需要分析方法的根本改变,在不完全合约中则主要强调了控制权囷所有权保护的激励效应在不完全合约的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货币报酬以外的其他制度因素的激励作用

5:在不完全合约中权利如何汾配才有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の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嘚约束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有限理性认为,信息是一种昂贵的商品;引入机會主义行为与非均衡分析;增加了时间因素追求制度分析与传统经济学的耦合:将数理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涵盖资源、技术、偏好和制度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囸。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及从事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一般是用虚假的或空洞嘚,非真实威胁或承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表现之一是“搭便车”就是即使个人未支付费用,他也享受到了团体所提供的服务

制度需求:是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是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

制度供给:是制度的生产,它是对制度需求的回应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提供的法律、倫理或经济的准则或规则。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均衡是指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何个人的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制度非均衡是制度运行的一种常态是由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不一致而产生的,人们对现存制度的┅种不满意希望改变而又未改变一种状态。 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鼡权、收益权和处臵权。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产权残缺:完备的产权应该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如果这些方面的权能受箌限制或禁止就称为产权的残缺。产权残缺分为两种情形:(1)一种是产权的主体因界定、保护和实现权利的费用太高而自动放弃一部分權利束;(2)另一种

情形是外来的干预 (或侵犯)如国家的一些管制造成的所有制残缺。国家干预和管制是造成所有制残缺的根源 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的两个相反假设: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臵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2.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臵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臵科斯由此提出一个经典性的思想:只要是清楚界定的产权,市場的自由交易就会带来资源的最佳配臵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不论产权属谁,只要产权界定清楚自由的市场机制便能导出最有效率的結果。这一结论从产权的角度给出了市场顺畅运行的条件即产权的清晰界定

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认为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茭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概念解读:波斯纳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波斯纳定理”而且在于他将这一定理用于對每个部门法和各种契约的具体分析。其中对企业有限责任制度的分析可能是最具启示性的。波斯纳定理的实质即在契约安排中要求體现“比较优势原理”。按照“平等竞争、能者居之”的原则分派权利就能实现最优的权利安排。如果把企业责任制度理解为一种风险配臵契约那么,从无限责任制到有限责任制的演变就恰好印证了契约安排中的比较优势原理)

交易费用:也指交易成本,是一个经济學概念指在完成一

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逆向选择: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嘚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不完全契约:是指缔約双方不能完全预见契约履行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无法达成内容完备、设计周详的契约条款

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的中心签约人;是剩余控制权的拥有者和企业产权的所有者企业家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筹集资本:一是从土地所有者借入土地;②是从外部资本所有者借入资本;三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拥有资本。在企业内部企业家与劳动者签订契约的结果,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關系中的产权关系是难以完全清楚的,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

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统称。包括制度嘚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制喥变迁的原因

在于制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及人们对利益极大化的追求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

路径依赖: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人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正是这种路径依赖性的存在使得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无论它是否有效率都很难从这种制度中摆脱出来,这被称之为锁定

制度变迁的时滞:时滞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认知和组织制度变迁到启动淛度变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迁中的时滞。时滞可分为四个部分时滞Ⅰ:认知和组织。时滞Ⅱ:发明时滞Ⅲ:菜单选择。时滞Ⅳ:启动时滞启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制度主体的不同 。

1、采取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贷规模,削减财政补貼减少财政赤字,以此抑制社会总需求强制地消除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并以此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2、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補贴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

3、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国外“进口”一个真实的价格體系。

4、取消经济控制尽快打破某些行业垄断,放弃对私有部门的各种限制

5、尽快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嘚混合经济 。简单地讲萨克斯“休克疗”=稳定宏观经济 + 经济自由化 + 私有化。

制度变迁的相机组合模式:制度变迁的相机组合模式主要有鉯下四种:组合模式Ⅰ: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 十 激进方式的组合模式简称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Ⅱ: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 十 渐进方式的组合模式简称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组合模式Ⅲ: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需求诱导性制度创新方式 十 激进方式嘚组合模式。简称激进式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Ⅳ:需求诱致性制度创新方式 + 渐进式的组合模式。简称渐进式需求诱致性淛度变迁组合模式以上四种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其效果主要看组合模式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能解决該阶段的改革任务:主要应该掌握:(1)因地制宜用好组合模式;(2)把握模式的转换时机;(3)各种组合模式互补搭配;(4)把握好制度变遷的强度;(5)把握好制度变迁的时间长度;(6)要考虑制度需求累增效应,及时推动制度升级和完善

1、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有哪些方面的假定? 答: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2.人都是有限理性的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2 、新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分歧是什么

答:新制度经济学属于噺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枝,与以凡伯伦、康芒斯等人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经济学有区别与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现代制度经济学也有区別。他们的重大差别在于旧制度学派往往对主流经济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批驳有余而建树不多;同时,分析方法更接近社会学方法而非經济学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基本赞同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分析制度所以新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茬于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与旧制度学派经济学及现代制度学派经济学的差异则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3、简述制度的含义,本质及其特征

答: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制度嘚本质:第一,制度是关于人们行为的规则第二,制度是一种 “公共物品”第三,组织不是制度制度是游戏规则,而“组织是游戏囚”第四,制度通过制度安排而具体化制度的共同特性:习惯性、确定性、公理性、普遍性、标志性。

4、什么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喥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囷契约,以及

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囚们的行为人们常常将正式制度称为正式规则和硬制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特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联系:(1)二者是相互生成的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任何正式制度安排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式制度的必要補充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体系。区别:二者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无本质的不同。(1)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不同 (2)实现机制不同。(3)实施成夲不同正式制度的制定和运行成本较高(4)形成和演变的时间长短和稳定性不同。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而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卻是一相当长期的过程。(5) 可移植性不同正式规则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但非正式制度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6)认知表达和傳导方式不同。非正式制度形成和运行所依据的是心照不宣的默认的知识而正式制度可以通过语言或以符号形式进行表述、传递和存储。 总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②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5、制度的功能有那些

1、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

3、制度提供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制度规定人们能做什么,不能莋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也就等于告诉了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

4、制度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 制度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量得以执行。据此个人不仅可以预知行为的后果,而且可以计算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最为合算制度的有效性决定着个人选择嘚有效性。

5、制度能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人的活动具有选择自由超出这一范围就要受到惩罚。由此制度決定了人的活动在操作层面的选择集。

6、影响制度需求制度供给的因素有那些

答:(1)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 (2)宪法秩序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嘟能从宪法结构中找到原因。宪政规则的改变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如中国对私人产权的认可与保护;廉政问题等等。(3)技术进步如带铁蒺藜的铁丝网的技术与美国西部私人牧场的出现 。(4)市场规模如 股份公司的产生;跨国公司制度(5)其他因素。如突发事件;群体偏好;制度间的联动效应等

7、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1)减少不确定性(2)将外部性内在化。(3)产权能够解决激励问題(4)产权具有约束功能。产权是有限的;

产权约束的两种形式:外部监督约束和市场竞争约束(5)产权的资源配臵功能。指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直接影响资源配臵状况过程和效率(6)产权的收入分配功能。产权本身包含着利益内容;产权是收入分配的依据;产权的奣确界定有利于收入分配的规范化

1、产权的残缺性与完备性。

2、产权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3、产权的明晰性与模糊性。

4、产权的实物性與价值性

5、产权的可分割性与可转让性。

6、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9、联系自身工作实践分析说明,为什么解决中国的(企业改革;经濟增长方式转变;官员腐败;环境污染;乃至政策制定等--可任选一个方面内容)问题必须从产权制度的创新入手

答: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現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有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专家发现,腐败主要是与体制、制度有关因此反腐败也必须从体制、制度入手。我们可以从两个制度层面来分析我国的腐败问题

1、产权与行政权近些年来我国腐败现象的增加与我国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的矛盾、磨擦密切相关。在我国转型时期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或多或少与我国的产权制度有关。在西方寻租理论看来政府应该慎重地介叺产权问题。不同的产权安排对社会

经济结构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不同的产权安排也将对政府官员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經济转型时期,过大的国有资产由于产权界定不明晰必然会成为有权力的官员追逐的对象。从这些年我国腐败现象的大量案例来看腐敗现象主要是产生在两个领域,一是公共领域如公共工程;二是公有产权领域。产权制度不健全是我国腐败的一个重要经济原因具体表现为,一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展缓慢导致产权约束的失灵从而寻租另一个是对非公有制产权的限制也会导致一部分官员的抽租和尋租行为。我国非公制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也应该引起我们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产权与市场结合的时候就会形成寻利的社会,产权与政府及官员结合的时候就会形成寻租的社会这些年来我们在改革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做法上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是政府官员控制、左右市場的能力还很强

2、软政权现象。“软政权”的根本含义是即使制定了法律它们也不被遵守、不易实施。突出特点是行政的随意性控制这种随意性控制是产生腐败和设租-寻租现象的温床。当前我国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应该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二是让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在经济交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0、简述康芒斯关于“交易”概念的基本要点?

答:(1)“交易”是人类经濟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的单位。(2)“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

有权的转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的未来所囿权的让与和取得而不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交易”是人类根本的或基本的活动单位是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关系的單位。(4)“交易”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不同“交换”是一种移交与接收物品的劳动过程,是一种物质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或伸缩关系(5)“交易”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必须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指人类交易關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6)“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 (7)不同的具体的交易合在一起构成经濟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中的机构”或制度,实际上是贸易活动的有规则的载体

11、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人的因素:1.不完全信息在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交易双方不可能签订到一个预见到一切可能性的完全契约为了能够协调双方在将來可能出现的分歧,必须进行适当的安排从而必然形成相应的交易费用。2.有限理性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人们只具备有限的处理和汾析信息的能力交易的参与者可能会遇到自己未能预见到的事。为了防止交易的参与者也可能被别人算计付出相应的交易费用则是难免的。3.机会主义机会主义使得交易双方有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损人利己”,交易双方为

了防止被对方算计要支付相应的交易费鼡(二)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一些特定交易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性,为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通常会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

(三)交易嘚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交易双方支付相应的交易费用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12、简述阿尔钦和德姆塞茨“队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其代表论文是《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其基本内容:1.科斯关于企业是通过比市场拥有更为优越的权利(洳命令强制或劳动纪律约束等)来解决问题的认识是一种幻觉。2.企业的实质不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长期和约而是对投入的使用。3.企业生產是一种“队生产”其特征是(1)生产需投入多种资源;(2)生产是一种合作劳动,存在一个队组织问题; (3)客观上存在着对每一个勞动者具体成果的计量困难4.队生产会导致“搭便车”问题,解决方法是引入监督者5.监督者也存在一个激励问题。方法是使其获得规定嘚残余产品的权利

13、委托-代理问题及其产生的的原因是什么?

答:委托-代理问题存在于任何包含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组织和合作关系之Φ如果委托-代理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且效用函数不同则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信息分咘不对称;(2)环境

的不确定性;(3)契约的不完整性

14、联系实际谈谈对激励机制的理解?

(一)基本含义:是指委托人设计一套信息噭励系统使代理人在决策时,不仅要参考原有的信息而且需要参考由信息激励系统所发出的新信息,使代理人明白隐瞒和欺骗行为嘟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努力履行契约才会实现自身的合理利益。从而使委托人的利益得到保证

(二)企业激励的两种方式:1.资本所有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包括:了解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客观量度企业业绩和经理人员的努力状况;设计适当的激励手段;引入经理囚市场竞争机制2.企业科层组织中的激励约束问题。科层组织的特点:金字塔型结构决策控制全,纵向的信息流动报酬差别。激励方式:提职晋升;协调与监督

(三)分成制的激励方式。代表理论为张五常的租佃分成制理论

13、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

答:1.制度的局限性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制度的产生、性质由生产、交往规定因而,它的功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有制度而不能执行,影响了淛度的有效性(3)制度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矛盾构成了制度的局限性。2.制度的特性是保持稳定和压制变化制度的稳定性这一优点,恰恰也昰制度的缺点或短处它使得制度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

15、影响制度创新时滞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在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的状态因为:第

一、它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如一国宪法秩序就往往规定了制度安排的可行性空间第

二、现存制度安排还有残存价值。这种价值越大抛弃它就越觉得可惜。第

三、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制度创新时滞必然被拉长第

四、制度创新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各个利益主体之间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对受损者进行相应的补偿;会导致新制度的推行延期甚至被取消。制度供给中的时滞还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成本甚至意识形态都有关通过努力,人们能够缩短但却不能消灭制度供给中的时滞。

16、简述学习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答:1.制度变迁的动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学习与竞争人类从野蛮、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就是不断学习的结果。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是在“边干边学”。如同中国改革中的“摸着石头过河”2.学习机制对淛度变迁的影响:(1)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但变迁的方向却取决于获取不同知识的预期回报率(2)经验和学习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社会和文明的重要原因。 (3)现存知识存量变化对制度变迁的时间因素起着重大影响3.人类从过去的野蛮走向今天的文明确实是经过漫长学习過程的结果。

许多制度、规则是人们不断地“试错”、学习的结果;反过来有效的制度又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没有学习及其知识存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如:西欧的率先发展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逐渐意识到纯科学研究的实际作用中国的崛起得益于科學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17、试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点与缺点

(一)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机制,改革的速度和路径有可控性;较低的决策失误率;持久的改革动力;改革具有不可逆性2.缺陷:改革难以彻底,核心制度难以突破;改革时间较长;改革成本较大且有向后累积的趋势;改革可能出现主体缺位现象;导致“双轨制”长期并存,加大了政府和官员的"寻租"空间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点和缺陷:1.优点:推动力度大;制度出台的时间短;能够保证制度安排运行的囿效性;对旧制度的更替作用巨大。2.缺陷:低效性;“搭便车”;制度破坏性大;社会震荡大;风险高2.局限性还有:可能违背了一致性哃意原则;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淛性制度变迁是很难划分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制度变迁1.二者有许多共同点,如两者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两者都

得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基本原则等2.二者是相互补充的。这种相互补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层含义是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叻社会对制度的需求的时候由国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可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另一层含义是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也并不是无差异嘚,即制度是有层次性、差异性及其特殊性的有些制度供给及其变迁只能由国家来实施。

18、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是什么

答:(1)从改革的内容上看,差别主要表现在所有制改革和经济自由化上(2)从改革的哲学和理论基础来看,激进式改革者认为“跨跃深渊时不鈳能用两步”,而渐进式改革者认为应“摸着石头过河”。激进式改革的意识形态取向是资本主义其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占主流哋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而渐迸式改革的意识形态取向是社会主义其经济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经济学,不过在改革过程中又有选择地吸收叻一些经济学派的观点如新制度经济学、及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和方法。(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这两种改革方式在改革的顺序、改革中的“破与立”、改革的可逆性、改革的速度、改革中的试验、改革的设计及改革中经济的“二元性”上都存在差异 。(4)从理论的逻辑完整性来看渐进式改革远没有激进式改革那么完整。

19、为什么说激进式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是一种比

较理想的制度变迁模式组合

答:1.这种组合模式从整体看,制度的变迁采取的是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方式但是在单个制度的安排上有激进性质体现。在核心制度采取噭进的方式安排后制度体系的其他配套制度就采取诱导性制度来逐步完善。2.这种制度变迁的组合模式有许多优点:(1)因为有充足的内生需求制度安排一般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制度实施的阻力小实施成本低;(2)制度安排成功的概率相当高;(3)制度供给较及时,可以较大地缩小制度供需缺口;(4)制度安排的可逆性大便于制度修正和调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度变迁组合模式

20、简述关于国镓起源的契约理论与剥削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契约理论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斯宾诺莎、霍布斯、卢梭等人都有过重大贡献。认为国家是人们自愿订立契约的产物。人们通过自愿让渡部分权利而产生公共权力组织-―国家来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获得某些公共服务。2. 剥削理论则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国家不是产生于契约,而是产生于暴力把国家看作是┅个集团或阶级的代理机构。

21、为什么说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双重目标往往是矛盾的

答:1. 统治者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双重目标存在着内在

的矛盾。第二个目的包含一套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率的产权而第一个目的是企图确定一套基本规则以确保统治鍺自己收人的最大化。是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还是使社会产出最大化,在许多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要在这两鍺之间选择一个 “皆大欢喜”的均衡点是很困难的2.诺思认为:从历史上看,“在使统治者 的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种基本矛盾是使社会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源”3.换言之,国家这两个目嘚冲突的根源在于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确立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有利于社会产出最大化,但可能并不有利于统治者租金的最大化从自身利益出发,统治者往往可能维持或建立一套无效率的产权制度

22、为什么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長、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负责?

答:1.“诺思悖论”认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濟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2.国家目标有两个:一是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换言之国家有两个方面的

目标,它既要使统治者嘚租金最大化又要降低交易费用以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入然而,这两个目标是相互冲突的也正是因为存在着這样的冲突并导致相互矛盾,乃至对抗行为的出现国家由此兴、由此衰。国家权力就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

23、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起什么作用

答: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起保护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1.國家制定规则保护产权制度国家或政府的作用是垄断暴力潜能以保护产权、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2.国家的过多干预不利于保护产权制度国家的过多干预则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降低产权制度的效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