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了,教育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背后的喜与忧 - 简书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背后的喜与忧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新法将于日起施行。随着二胎政策的提出,独生子女与二胎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国家在这个时候选择开放二胎,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严重,国家养老福利的负担日益沉重,同时劳动力的不足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开放二胎可以拉动生育率,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降低社会风险。
Paste_Image.png
80后、90后的困境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家里没有哥哥姐姐,也没有弟弟妹妹,生下来就是与自己为伴,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舍不得打也舍不得骂,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也都是毫不保留的给了他们,造成了这代人天之骄子的幻觉。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他们这代人缺乏交流和表达,伤心的时候无人诉说,高兴的时候无人分享,很多事情都只能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的80、90后被认为是自私的,自我的,孤独的,缺少与人相处和分享的能力。
开放二胎以前,这代人将要面对的是赡养四个老人的重担,如今,政策规定全面开放二胎,于私,80、90后对二胎的兴趣不大,但是考虑到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要面对自己当年无人诉说、无人分享的困境,很多人估计还是会选择多生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两个孩子的承重负担。真是尴尬。
生还是不生
国家取消实施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开放二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生育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那些想要多生孩子的家庭再也不用像超生游击队一样躲躲藏藏,害怕国家的政策处罚,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对于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开放二胎政策简直就是为他们迎来生育的春天,就算一胎生了女孩也不用苦恼,大不了再生一次,直到生下男孩为止。
如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男女比例已经出现了失衡,中国的男光棍儿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出台二胎政策相信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而大多数对80后90后这一批独生子女的普遍比较消极的看法,或许也能从实施开放二胎政策中得到解决,不至于在下一代人中出现同样的现象。
同时,一些70后的家长,可能也会在开放二胎的政策下蠢蠢欲动,想要再生二孩,但是他们的身体条件的限制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他们的孩子也普遍都已经上高中或者大学了,突然要接受自己多了一个小很多的弟弟妹妹,会因为接受不了又和父母沟通不畅而导致一些家庭甚至社会问题。同时因为二胎政策的开放,女性因为生育休产假的时间又长了,很多企业也许也会因此对女性产生更为严重的岗位歧视。
二胎带来的巨大商机
自“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出来以后,对于许多想要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讲,实在是喜出望外,而对于“二孩”的相关产业而言更是一重大利好,从股市中的“二胎”相关概念股的涨势可见一斑。对于家居建材行业来讲,儿童家具行业更是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据有关方面预测,单独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5年内我国有望新增750万新生儿,将拉动儿童家居市场上万亿元消费,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对于以前的家长,培育自己的孩子,只要他们吃饱喝足穿暖不生病就行,但是现在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宝,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家长们不仅要孩子身体健康,在培养的时候更加注重智力的开发,最好是德智体美劳技养养精通,无所不能,所以从玩具,儿童食品到培训班等相关市场都是“钱”力无限。
政策的实施固然是有道理的,时代的要求催生了政策的施行。而凡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政策有利必有弊。二胎政策开始正式施行,相信一定会带来一些社会新面貌,就请拭目以待!
网友观点:
@勇俭爱诚_陈生:人不够多吗?政府的控制合理吗?来来来一起研读马克思←_←
@来去之间:8090后,是不是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唯一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蜡烛][蜡烛]~~心疼。
@圣西罗Kevin_J:工资那么低,福利待遇不给,同工不同酬,物价那么高,80后要不是有有钱的长辈,有几个敢生的?两口子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想想都害怕。什么都没解决好就敢开放二孩,国家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干什么不干什么都是他们说的算,老百姓只能认命……我就呵呵了
@Cindyyyyyyyyy1:[发怒]光开放二胎有毛用,请开放二夫,一个赚钱养家,一个负责送花~【赞同的点赞】
@熄灭了:昨晚是建国以来男士最累的一晚,也是TT销量最惨淡的一天。 偷笑][偷笑] 昨晚和老婆商量生第二胎的问题,老婆说,你爱和谁生就和谁生。我的天,国家政策和家庭政策同时放宽,谁能受得了呀,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抬头看天的装腔少年...二胎开放后的儿童产业分析
我的图书馆
二胎开放后的儿童产业分析
二胎邂逅回声潮,婴童消费潜力大——寻找经济新动力之一(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于博、张凤逸)摘要:16年出生率或超预期,回声潮邂逅全面二胎。今年是“全面二孩元年”,上半年生育需求增长迅速,孕妇建档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6.2%,多地产科出现“一床难求”现象。根据官方估计,目前约有9000万对育龄夫妇符合“二孩”条件,“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预估今后每年新增250万新生儿,即2017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有望超过2000万。上半年新生人口超预期,缘于“婴儿回声潮”邂逅“全面二孩”,并将释放生育潜力、补充人口红利。美国、日本经验表明:回声潮将带动婴童消费。美国:80-90年代回声潮,带动童装、玩具、教育消费。美国婴儿回声潮出现在80-90年代,缘于60年前后婴儿潮人口达到婚育年龄,引发新一波人口高峰。人均童装支出、占服装消费比重均上升:84-91年间,2岁以下童装支出一路上升,占服装消费比重于94年见顶,而2-15岁童装支出占比则持续上升至03年见顶。儿童玩具消费需求扩张:生产4-12岁儿童玩具的孩之宝、美泰儿公司销售收入持续上升,90年代中后期见顶,而玩具、宠物和游乐用品人均支出在85-00年间稳步增长,占消费的比重在96年到达峰值。儿童教育、培训、书籍行业大发展:25岁以下教育培训图书开支增速持续走高,并在90年代后期达到峰值;而81-02年间,美国私立学校数量增幅(73%)远大于公立学校(9%),03年后则是公立学校数量稳定、私立学校下滑。日本:70-80年代回声潮,带动婴幼儿教育、医疗消费。日本婴儿回声潮出现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缘于50年前后婴儿潮人口达到婚育年龄。婴幼儿医疗需求旺盛:每十万接受治疗患者中,0-4岁患者总数从72年的1.4万上升至76年的1.6万,同期15岁以下患者总数也同步上升,占总患者比重则稳定在20%左右。婴幼儿教育、培训消费上升:70-80年代,受益于需求拉动,日本儿童书籍销量增速稳步上行,而在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改善背景下,婴儿回声潮引发80年代日本私立教育占比持续上升。中国婴幼儿消费:空间宽广,大有可为。人口结构呈哑铃型,利好婴童相关消费。中国人口结构的两个趋势,一是老龄化,意味着医疗养老等服务需求的趋势性上升,二是15岁以下人口的回升,意味着婴幼儿相关的食品、医疗、玩具、教育等消费需求的趋势性增加。教育投入有待提高,民办教育空间无限。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教育类消费。当前中国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不仅远不及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还落后于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过去几年教育行业工资涨幅不断下滑,在各服务业中处偏低水平。而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更是供不应求,不仅优质民办教师稀缺、生师比持续上行,民办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渗透率也普遍偏低,仍有大片空白亟待填补,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儿童医疗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潜力可期。另一个则是医疗类消费。儿童医疗需求很大,仅次于老年人。而根据美、日经验,婴儿回声潮期间,居民医疗支出占比增长最为迅猛,二胎放开和婴儿回声潮或将扩容我国的医疗消费市场。15年儿童使用药品的市场规模增速约为14%,未来数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则明确提出,计划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数从15年的0.53名提高到20年的0.69 名,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1.2张增加到2.2张,这将为未来几年儿科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正文:& 16年出生率或超预期上半年新出生人口同比高增。今年是“全面二孩元年”,政策实施半年以来,生育需求增长迅速,多地产科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上半年孕妇建档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6.2%,一线城市中,北京市同比增长103.7%,深圳同比增长23.3%,上海、广州增速均在10%~30%。而各主要二线城市增幅也都在30%左右。新生人口有望上台阶。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从1595万升至1691万。受生肖偏好和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2015年新生人口总数回落至1659万。今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根据官方估算,目前约有9000万对育龄夫妇符合“二孩”条件,预估今后每年新增250万新生儿。这意味着2017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有望超过2000万。当婴儿回声潮邂逅全面二孩。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出生人口超预期,缘于“婴儿回声潮”(婴儿潮一代的子女)邂逅“全面二孩”。一方面,出生于第三次婴儿潮的80后目前已步入结婚和生育阶段,婴儿回声潮将带来新生人口数量的回升。另一方面,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进一步助推婴儿回声潮,释放生育潜力并补充人口红利。2.& 回声潮带动婴童消费: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美国:80-90年代回声潮,带动童装、玩具、教育相关消费美国婴儿回声潮出现在80-90年代。80年代中前期至90年代中后期,60年前后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到达婚育年龄,引发新一波人口高峰。美国人口出生率在76年见底,从85年左右开始加速回升,在90年左右见顶,新生儿数量也在90年达到接近420万的峰值。相应地,0-4岁婴幼儿人口在80-94年间快速增长,于94年达到1970万峰值,此后有所回落。婴儿回声潮直接带动美国童装、儿童玩具、婴幼儿教育培训等行业的景气度提升:人均童装支出持续上升,占服装消费比重走高。85-95年间,美国消费者人均童装支出不断上升,2岁以下童装支出从84年的50美元上升到91年的82美元,占服装消费的比重也一路上升,于94年见顶,与回声潮时间几乎一致。2-15岁童装支出占比则有着更为持续的增长,占服装消费支出的比重到03年才见顶。儿童玩具消费随回声潮走高。以孩之宝、美泰儿两家龙头公司为例,其生产的玩具主要针对4-12岁的少年儿童,这两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与回声潮的时间十分吻合。而根据美国消费者调查,玩具、宠物和游乐用品人均支出在85-00年间稳步增长,占消费的比重在96年到达峰值,此后随着人口高峰的退去而逐渐下滑。回声潮同样带动美国儿童教育、培训、书籍等行业的发展。根据美国消费者调查数据,25岁以下教育培训图书开支增速在90年代后期达到峰值。而尽管美国政府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从83年的5%不到一路上行到2000年的6%左右,但从质和量上仍不能满足婴儿潮儿童的教育需求。从81到02年,美国公立学校个数增加了9%,而私立学校个数猛增了73%。但03年以后,公立学校数目仍保持稳定,私立学校数目却开始下滑,或与回声潮消退有一定关系。2.2& 日本:70-80年代回声潮,带动婴童教育、医疗消费日本两次生育高峰:50年代婴儿潮,70年代回声潮。二战结束后,日本人口爆发式增长,在1940-50年代迎来第一次“婴儿潮”。20年后,在此期间出生的人口步入婚育年龄,因而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日本人口出现“婴儿回声潮”。婴儿回声潮带动日本婴幼儿医疗、教育培训等行业的景气度提升:回声潮带动婴幼儿医疗消费走高。0-4岁儿童是患病高发群体,而随着年龄的增大,5-14岁儿童的患病率将显著回落,45岁以上群体的患病率才开始高于0-4岁儿童。1970年代,日本回声潮期间出生的婴幼儿正处于0-4岁的高患病率阶段,每十万接受治疗患者中,0-4岁患者总数从1972年的1.4万上升至1976年的1.6万。而同期15岁以下患者总数稳步回升,从1972年的146万稳步上升致1977年的173万,占总患者比重也稳定在20%左右。回声潮同样带动日本婴幼儿教育、培训消费上升。日本婴儿回声潮同样带来了0-14岁婴童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日本于70年代迎来婴儿回声潮,80年代初期,回声潮期间出生婴儿已成为适龄儿童,并开始接受初等教育。而70-80年代,受益于需求拉动,日本儿童书籍销量增速也稳步上行。80年代同样是日本私立教育的分水岭。在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婴儿回声潮引发日本私立教育占比持续上升。3.& 中国婴幼儿消费:空间宽广,大有可为人口结构呈哑铃型,利好婴童相关消费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仔细研究中国的人口结构,有两个很明显的趋势。一个是老龄化的趋势势不可挡,64岁以上的人口在趋势性增加,代表着医疗养老等服务需求的趋势性上升。另一个新的趋势是15岁以下人口的回升,当婴儿回声潮邂逅二胎放开政策,令16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大幅增长,也意味着教育、医疗、食品等婴童消费需求的趋势性增加。人口结构新趋势利好婴童消费。儿童人口回升将对相关行业构成利好:0-1岁婴儿对婴儿纸尿布、童车、婴幼儿保健需求旺盛;接着婴幼儿奶粉、玩具、早教等需求渐次显现;3-6岁开始幼教启蒙、动漫消费;6-12岁小学期间主要消费转向课外培训兴趣班、游戏等方面;随着升学压力的提前,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试升学培训空间广阔。纵观整个儿童期,教育、医疗、娱乐消费需求贯穿始终,未来十分可期。教育投入有待提高,民办教育空间无限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教育类消费:中国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尽管近几年来教育改革政策频出,教育经费和教育增加值持续高增长,但由于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始终处于偏低水平,直到2012年才超过4%,不仅远不及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还落后于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教育投入依然偏低还表现为教育行业工资增长乏力。过去10年间,教育行业人均工资增速为13.9%,在整个服务业中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由于增速不断下滑,13年的人均工资增速已降至8.8%,处于服务业中的偏低水平。优质民办教师稀缺,民办学校生师比上升。教育投入偏低令教育行业工资增长乏力,而民办教育机构则以更市场化的薪酬聘请优质民办教师。以民办小学为例,09年之前,全国小学生师比基本稳定在3.0左右,而民办小学生师比稳定在4.0。10年之后,民办小学生师比几近翻倍,11年创新高至7.5,而全体小学生师比仍保持不变。民办教育茁壮成长,未来空间依然广阔。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在婴儿回声潮期间,民办教育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过去十年间,我国民办教育茁壮成长,机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稳定增长。根据教育部历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13年底,共有民办教育机构14.9万所,在校生人数超过4000万,规模均在04年的2倍左右。但当前民办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渗透率依然偏低,这意味着仍有大片空白亟待填补,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儿童医疗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潜力可期同样具备广阔市场空间的还有儿童医疗消费:儿童医疗需求旺盛。根据卫生部数据,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1.3%,就诊率高达2%,随着年龄的增大5-14岁儿童的患病率就下降到0.7%了,45岁以上的患病率才开始高于0-4岁儿童。因此,儿童医疗需求很大,仅次于老年人。根据美、日经验,婴儿回声潮期间,居民医疗支出占比增长十分迅猛(日、美回声潮期间老龄化速度均不快)。因此,二胎放开和婴儿回声潮或将扩容我国的医疗消费市场。儿童医药增速迅猛。15年儿童使用药品的市场规模达到570亿元,增速接近14%,且仍在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儿童医药产业的制度,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未来数年儿童医药销量还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儿科医疗未来可期。5月18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计划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5年的0.53名提高到2020年的0.69 名,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1.2张增加到2020年的2.2张。儿童人数增加,叠加人均医疗资源的增加,或给未来几年儿科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作者: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于博、张凤逸
馆藏&19136
TA的最新馆藏二胎全面放开 多行业迎重大利好-中新网
二胎全面放开 多行业迎重大利好
日 11:15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骞爻
  昨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意味着,我国将实行普遍二胎政策。
  有部分经济学者指出,二胎政策的实施,对婴幼儿产品以及儿童相关行业的影响相对直接。每一个婴儿的出生以及成长涉及多个行业,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每一个家庭在新生婴儿身上的消费与其乘数效应,将会增加市场活力,拉动相关行业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政策落地之后,投资机会可围绕着新生婴儿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娱乐七个方面展开。
  方正证券指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但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相当于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元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亿~1600亿元。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全通教育市场总监叶学展昨日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二胎开放政策对公司的影响是积极可持续的,目前公司服务的范围是3~18岁群体,另外公司也在加大投入对-1岁(怀孕期)到三岁的早教产品的研发。
  尽管政策即将出台,但长期来看,二胎政策能否顺利实施,还有待观察。
  一位社会学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计划生育的政策在几十年内已经深入人心,虽然独生子女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好处,大部分居民已经习惯只生一个的观念。而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期间,孩子的教育成本和抚养成本直线上升,成为普通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担忧生二胎会降低生活质量。
  另有学者指出,80后、90后作为现在主要的生育群体,他们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教育理念和消费理念都不同于上一辈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可能并不擅长。另外,80、90后更加追求个性,希望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因此,二胎政策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
【编辑:张明燕】
>证券频道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胎政策只开放3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