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一,学了旅游管理,但是又想转到新闻传播,现在自己也没有了想法,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自己真正想学什么了

【新闻与传播学院】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大学生独自旅行寻找自我
  红网5月21日报道(&通讯员:刘越晗&文字:郭雅莉 李季蔚& 编:黄俊超)你现在是一个大一学生,已经有了半年的大学生活经历,见识到了高三时老师曾&夸夸其谈&的&大学美好生活&也不过是漫天的活动与过度迷茫的自由。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在家的幸福日子已经让你舍不得离开,到一个没有目标,只有浮躁空虚的地方。高三时曾经幻想过的大学美好生活模型,开始在你的脑海里复活。偶然间你看到一本书,书中有人搭车去柏林,一路的惊险刺激将你牢牢的吸引,再突然,学校里爆出有人逃课十五天去西藏,而很偶然的,那个逃课的家伙竟然还是你的朋友。怎么样,心动了吗,想去实现自己往日的梦想吗?想暂时逃离一下这个熟悉到厌烦的校园吗? 你的答案是什么?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有人已做出了选择,答案是&想,我要去。&这个人叫阿申,现为暨南大学大一学生。 &梦想到了一定地步,便会驱使你去实现 朋友眼中的阿申,&热情开朗,一往无前,认定的事情,便绝不会犹豫&。当她在寒假时看到《搭车去柏林》这本书时,震撼很大,立马就下了要出去走走的决心。而到了三月二十号,知道李四(化名)独自去西藏,内心再次受到抨击,便也就决定了去云南的旅程。 说走就走,阿申买了火车票,硬卧,上铺,33小时,去大理10天。预算1500左右,平时的积蓄加上过年的压岁钱也就够了。 到了昆明,阿申住在网上提前预订好的青年旅舍,每晚的住宿费也就二三十块钱。 &云南四川这些地方的青年旅社比东南沿海便宜多了&。 当记者问起阿申去云南做什么时,她说:&可以说是寻找自我之旅吧,其实主要是想放松一下身心。& 在学校,阿申参加了很多活动,不过,一个学期过去了,阿申还是深感学校生活的无趣。社团的一些活动她也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当看着那么多人为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活动忙忙碌碌时,她突然就觉得非常厌倦。 阿申的主要目的地是昆明和大理。她说:&最主要想去看下洱海,在那儿多拍点儿照片儿。其他人多的景点,能少去就少去吧。之所以打算现在去,就是想避开暑期旅游高峰,而且现在去,正好是春暖花开的时节,避开了雨季。& 有着像阿申这样的旅行梦的同学还有很多,同样是大一学生的管理学院的苏军,&四处去旅行&便是他大学三大目标之一&&其他两个是&找到女朋友&和&为自己掘到第一桶金&。 相比较于从寒假才开始唤醒自己旅行梦的阿申,苏军为实现这个梦想,从上学期便开始行动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自己要做什么知道的特别清楚,做起来也就比其他人更坚决一点。&苏军解释道。 苏军喜爱沈从文,想走走他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他笔下的风景。上学期,他去了凤凰,&坐在古城墙下听流浪艺人弹吉他,看路上走过的行人&。寒假的时候,和父母过完年,他又去了梦寐已久的江浙一带,从家乡四川出发,到过南昌,景德镇,芜湖,黄山,南京,苏州,上海,到达杭州,最后回到学校。 & 高原徒步3公里(图:阿申) &旅行能否寻找到自我&是一个命题 继一个网名为&暨南大学校长&的人在百度贴吧上发表一个叫做&旅行寻找自我,屌丝逃课15天展开西藏之旅&的帖子登上贴吧首页后,信息时报又采访了当事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学生李四,并刊登了题为《暨大学生逃课去西藏寻找自我》的文章。 李四的事件在网上和校内引发了热议。同龄人大都表示&羡慕嫉妒恨&,并且表示自己想要这么&疯狂&一次。 另外有些人,则对他这种&逃课&并&不告诉家长&的行为表示了反感,微博用户&锋记一林伟锋&说:&逃课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可以向老师请假啊!为何要逃课?日后会对这个社会负责任么?&微博昵称为&莫章&的网友也说:&跟着自己的心走固然没错!可是也要考虑下外界因素,例如家人老师同学会担心,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怎么样等等这些你都有想过吗?&甚至也有网友不客气的斥责:&逃学就逃学啦,还说什么follow your heart!创业就不同,他是去旅游!& 文学院的宋小克老师,平日里非常强调同学们&培养自己的涵养,看些有意义的书,做些有意义的事。&记者采访了他对于这个大学生旅行寻找自我的命题的看法,他态度很坚决的反对:&你以为你看到的世界很复杂,其实还是很简单,你为了大学中所谓的烦恼而烦恼,其实在大人眼里都不是什么,旅行只是成人能做的事情,大学生眼界尚未打开,并且,如果你去了,你是去那里做什么?如果你对去的那个地方一点都不了解,那你就只是去玩。只有思想中有了积淀,去旅行时才能带着感情去,而不至于只是简单的玩。&大学生的涵养,在宋老师眼里几乎没有见到,他希望同学们是能够在多读书,积淀一定的文化修养。 &寻找自我&毕竟是心灵的问题。对此,记者也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王佩佩老师作了咨询。王老师告诉记者,寻找自我的渴望,是隐藏在每一个个体的意识当中的,只是有的人感觉强烈,有的人则因为现实的忙碌,而忽略了这种渴望。然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短暂的旅行更大意义上是一种调节,要想通过它来寻找到自我,则&不太可能。& 的确,正如王老师所说&真正的自我用其一生都未必找得到,更何况通过一次短暂的旅行。&很多同学只是因为看到李四去旅行,很受启发,觉得自己迷茫的生活或许能通过向李四那样的旅行来得到解脱,却忽视了自己内心中真正的自我需求。如果连寻找自我的动机都变成一种盲目的从众,又何谈自我。&内心的矛盾只能靠自己的思考追问,才能最终化解矛盾,达到内心的统一和安宁。而要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还要做到全面认知自我,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 累趴在318上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反正没有车过,头顶是蓝天,左边是河流,雪山,右边是荒山野岭。(图:李四) &平淡现实与绚丽梦想的互搏战 &旅行寻找自我&回来后的李四,经历了现实与梦想的互博。李四在高中结束时就有了去西藏的想法,但是上大学后却因为各种社团活动占去太多时间而搁浅。直到大一下学期,李四对枯燥平淡的现实生活再也无法忍耐,便毅然决然背起背包出发了。这一路上,他从广州到拉萨、林芝、曲靖等等,曾经&徒步318国道+拦车,从拉萨走了1000多公里到了云南边境,然后又回拉萨&;也曾在一个两面高山,随时有泥石流的大峡谷里过夜,&你能听到的只有河流和山上泥石下落的声音,看到一堆牦牛屎我都觉得非常高兴,终于有生物的踪影。&;然而,从&蓝天白云,悠悠竹歌&的西藏回来的李四,仍然过着普通大学生的平淡生活,&会一个人在宿舍看看书,或者出去走走,散散步。&说起改变,李四说:&可能现在更愿意出去了,不会在宿舍宅着。& 学校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韶鹏认为:&趁着年轻的时候出去走走很好啊,我是很赞同这种做法的。&陈韶鹏老师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的活动。这个寒假,陈老师带同学们去了四川的偏远乡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活动让生活在都市中的大学生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同时在当地艰难的生活条件和顽强的生活状态的感染下,更加珍惜自己的当下生活,做好当下事,更加积极的去生活。 对于李四同学的做法,陈绍鹏老师说道:&出去走走是没问题的,但是逃课毕竟是违反校规,大学生有寒暑假,利用那段时间去旅行,也不一定非要逃课去旅行。& 今年的暨南园狠抓学风,严格控制学生活动数量,文娱类的活动开始减少,各类活动的学术性也开始增强,并且对有意义的活动,将深层挖掘它对学生能力锻炼的价值。 &像&文化之旅&之类的活动,& 陈韶鹏老师介绍道,&就可以以它为依托,举办文化之旅路线策划大赛,让同学们主动去了解中国传统知识文化,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之后,举办交流会,让一路去玩的同学能沉静下来,思考交流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至于说到同学们常常感到的迷茫,陈韶鹏老师说到:&迷茫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人可以为你提供帮助的,要勇敢的说出来,不要一天到晚就宅在宿舍,不出来和人接触。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学校是挺为难的。& 在学校,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都愿意为同学们提供咨询的帮助。同时,陈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和自己的直系师兄师姐的交流:&在他们身上,你可以从他们走过的大学轨迹,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毕竟是走过了你的这条路的人,你多和他们交流,内心就不会那么不知所措了。& & 大学四年的生活,即使我们会像李四,阿申,苏军那样的四处旅行,但我们绝大多数都还是在学校里度过,学校呼吸着我们或缤纷,或伤痛,或绚烂,或纯真的青春。在大学中发现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寻求外在的认同感,努力激发个人的内在能量。大学这条路,我们一直在走,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 (责任编辑:唐雅倩)
作者:共青团暨南大学委员会考国外的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还要考高数吗来自:
日分享至 :
我就是学旅游管理的但是数学基础非常差,如果想考国外的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还要考高数吗?求高手们指点为,谢谢!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文章相关帖子--考国外的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还要考高数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不知道的事 陈永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