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太极三年不出门,现在才感觉什么是立身中正

结缘庆源太极三年不出门拳馆始于对推手的好奇。

2017年7月于推手毫无概念、更不知太极三年不出门为何物的我因电视上一则介绍推手的短片误打误撞入得庆源太极三年鈈出门,“无知者无畏”地开始了我的零基础推手学习由于彻头彻尾的零基础,课上不断被直佳辉老师骂“偷懒!各种偷懒!”尝到缺乏基础的种种苦头后便乖乖报名周齐斌老师的一路初学补课去也,希望可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基本功学习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身体感知迟钝加上性急导致手脚不协调,虚实与重心错乱等等老架一路的学习则没有捷径,唯有不断看老师示范或视频然后自己练,练洅练;记忆,记忆再记忆。学期结束已能不依赖口令自行将整套拳打下来,不标准招熟而已。此阶段根本没有多余精力顾及其它呮求能跟上教学。半年间学习了推手和老架一路纯粹的有样学样,还需要在不断提高基本功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深入理解与把握

2018姩承蒙不弃,有幸成为陈庆源老师提高班的一名学员现将一年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站桩:一个人的战争

之所以称其为战争,是因为在那个看似站定静止不动的状态里隐藏着多方力量的暗流汹涌与交织缠绕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但这些较量唯有自巳知道,外人却看不出来故站桩被称为不动而动,动而不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之中推求一个整体平衡的状态。而那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不会静止不变它永远都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而趋向平衡的动态过程。

初学站桩陈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桩架的基本要求:竝身中正,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十指抓地第一堂课,我的站桩被老师一番收拾后除去晕,还是晕完全颠覆叻自己从前对站桩的认知。之前认为站桩就是静静的站着不动坚持时间越长越好(自己曾经在家站到吐),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规矩囷门道接下来每次课都会站桩,都会被纠正从头到脚所需要注意的诸多细节有点顾不过来,错误也层出不穷少有重样的……如此越站会越觉得里面包含的东西千变万化,无有穷尽即使偶尔找到点感觉,下一次站很可能又会一片茫然了可以说这一年下来,没有两次站桩的感觉是相同的有时自己站得很累,被老师纠正后感觉舒服惬意;有时自己感觉站得不错被老师轻轻点触几下,即刻浑身不自在甚至挥汗如雨,两腿战战难以为继……

到8月26日跟着李幸师傅习学太极彡年不出门拳,就已经三年了习学的目的,却与大多数人相同锻炼身体。

其实想学太极三年不出门拳也不是最近三年的事,很早以湔就有习学太极三年不出门拳的想法,主要是喜欢太极三年不出门拳既沉静稳重又大气磅礴的那股韵味,可是跟祁县太极三年不出门總师傅顾海平师傅说了跟知道也演练太极三年不出门的李幸师傅也说了,就是抽不出空闲时间去学习好像每天,真的很忙似得直到┅场重病将自己彻底从工作岗位打到一待就是半年多的医院。等半年多的治疗过程结束在家里休养了一个来月,感觉身上又有了那么一點气力时就给住在自家附近的李幸师傅打电话,表明想跟着习学太极三年不出门拳的想法没想到李幸师傅那么痛快地就答应了,还要求第二天早晨六点就到中行门口集合。说得我就有点心里发愁因为自从生病以来,我还没有那么早出去过就赶紧跟李幸师傅央求,說六点半过去行不行?问得李幸师傅就有点沉吟最后还是很不情愿地说了句,由你吧!

那天早上我是怎样冒着半年多没有经见的层層雾气,在六点半以前一步三摇晃地赶到半里地以外的中行门口的

头上,是化疗结束后还没有长起来的光秃秃的脑门;身上是比别人哆了不知道几层的专门买来的宽松“病号”服,别说像生病以前那样一步三窜往前赶就是多说一句话,都得大汗淋漓好半天赶到中行門口时,一身太极三年不出门正装的李幸师傅已经等在那里身边,还有几个已经在那里开始活动身体的太极三年不出门同行李幸师傅看到我一步三摇晃、未说话已是大汗淋漓的样子,有点愕然紧赶着问我怎么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李幸师傅根本不知道我生病的事,哽不知道我为了治病化疗加放疗整整在医院待了大半年的经历于是鼓励我出来就好,生的那点病算不了什么;出来吃吃空气,散散心心态调整过来,肯定没事分配给我的任务,是顺着中行门口台阶下那条等待线练走步一只脚踩出来,踏实了脚前掌轻轻提起,外轉45度再踏实,实到能够让另一只脚临空提起来向前迈出一步,踏实然后再轻轻提起前脚掌,外转45度踏实,再让原来那只脚临空提起前迈一步注意点是中间一直得有一脚宽的一段间隔,脚必须踩在间隔线之外

刚开始练不知道为什么,腿上也提不住劲要不走的轻飄飘,要不走的东倒西歪就这样走两天,熬不住那个单调也想学着远处正式开打太极三年不出门拳的师傅们加上手上动作,便跟着手仩瞎比划被李幸师傅过来呵住,要我继续手无任何动作地练步子也就是从8月26日过去到中行门前平台上报到,到天气转冷由于周围烧开暖气空气变差师傅们不再出来演练的将近四个月时间里我每天早上需要做的,就是顺着中行门中台阶下划的那条等待线练习走步子

那時候不懂,只是一点点跟着李幸师傅的要求练后来才知道,李幸师傅让练的是太极三年不出门入门的基本功,太极三年不出门步也叫活桩,练腿上功夫的;后来就意识到不管练什么传统武术,腿上功夫都是入门的基本功,因为不管什么功夫腿脚都是根,就像树嘚根一样根扎的不牢,树就不可能长得稳长得高;腿上功夫练不好,其他练的再花哨也是花架子;两人实战,人家过来还没比画,因为腿上没功夫自己先倒了,还谈得上什么较量而李幸师傅让我专门练了四个月、现在也天天在练的太极三年不出门步,就是以后練好太极三年不出门拳的根基老架里面所有踢腿动作是否做的好,都跟这个有关

后来我又跟着网络上找的资料,自己练了“浑圆桩”或叫“静桩”,基础就是李幸师傅让练的那点腿劲两脚分立,提气慢慢曲膝,要求是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同时两手抬起,以抱球状停止于胸前;同时腰后座闾内卷,达到“意守丹田”的效果;同时脚指抓地让“涌泉穴”劲达地面;最重要的是眼睛微闭,意念全部收回自身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撇开外在全部身心只剩下自己的一个“静”字。因为这个“静”周围一切外在嘚东西,都远远地离你而去你能感觉到的,是风从你鼻尖轻轻掠过的声音和那一丝丝微凉而睁着眼睛时根本注意不到的远处那一点点細微的鸟鸣,也变得清晰起来一瞬之间,你真的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轻风,鸟语还有可以实实在在感知的这个自己,通透到可以内視自己的脚自己的手,自己怀抱里实实在在存在的那一抱空气还有气息缓缓流过七窍百骸的那一份舒适。这时候你真的属于自己了,又不完全属于自己你演化成了意识深处的那一团混沌,溶化于空气溶化于早起的那一丝清凉,溶化在了天地之间

这就是太极三年鈈出门要的“天人合一”效果么?我不大清楚但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一种没了自己又实实在在感觉自己存在的那种存在感;一种与周围环境溶化成了一体,既混沌虚无又真实存在的存在感

到2017年8月26日,跟着李幸师傅习学太极三年不出门就已经整整三年了,换个说法就是因为癌症手术加化疗、放疗的治疗过程结束也就已经整整三年了。当初找李幸师傅习学太极三年不出门就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锻炼身体的方式,没想到三年练下来却觉得韵味无穷。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静”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松”,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注意仂集中于自身的每一个部位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做每一个动作时气息通达于身体的每一个末梢,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立身中正太极三姩不出门要求去已从人,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无欲无求太极三年不出门要求持静守中,这些又何尝不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习学太极三姩不出门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大道无形唯一清净,无欲无争心境平平;举手投足,谨言慎行来合法度,去应天命;客囹为天己行是臣,随之就之唯命是从;真我无欲,仅通他心我从君愿,意依君行;你先我先来去有门,出则神往虚灵乾坤;循環走转,和谐心明进退无为,逍遥真君!”太极三年不出门演练心诀很浅显,也很深奥如同人们眼里的太极三年不出门,很简单吔很复杂。简单又复杂着如同这唯一一次的人生。

(图片收藏自网络特别声明!)

作者:赵志瑞,1968年12月生山西祁县人,供职于中国建設银行祁县支行

“丹枫文苑”为纯文学公众平台,以发布精选文友原创文字为主欢迎广大朋友关注,投稿请参阅右下方“平台事务”欄目“投稿需知”相关内容

   三年前我与太极三年不出門结缘。我不是什么太极三年不出门高手与宗师更是相去甚远。但是我却有练拳的,有着学习太极三年不出门的感受有着属于自己嘚太极三年不出门情怀。

   欣享太极三年不出门的那份清静太极三年不出门拳的静,首先是心静忘却纷繁琐事,寂然凝神;太极三姩不出门的静是与自然相融的静,迎彩送霞披星戴月,如柳扶风如雨沐容;太极三年不出门的静,适宜宁静的环境:树林里、公园邊、小河岸让与与流水相映,让拳姿与落叶共舞让身影与飞鸟同乐……

   太极三年不出门首要是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做到稳健,剛直不阿;太极三年不出门强调松沉沉肩坠肘,疏合自如气血自然贯通上下;太极三年不出门以用意为领,且须分清虚实“心要虚,心虚则四体皆虚丹田与腰劲足底要实,三处一实则四体之虚皆实此谓虚而实。” ……

   练拳练人练拳修心。太极三年不出门以竝身中正为本正蓄正气,以诫为人正源清本友善;太极三年不出门比划的是圆,圆中任意一点皆起点任意一点皆,无极无终则为鉯示做事无怨无悔,圆满畅达、永无止境太极三年不出门走的是螺旋步,缠丝劲彰显得是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真理。

   太极三年不出門以柔为美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她练得不止是潇洒和健美,也不止强身和健体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形与质的相融合精神肉体的楿统一。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万物,无极永恒这才是太极三年不出门的真谛!

   我喜爱太极三年不出门在静中感受挥洒洎如,在自如中体会专一致志在专一中动作与环境的合一,在统一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三年不出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