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贫困山区学校学校看看,求推荐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貧困山区学校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这是我们党许下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深入各地特别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指导扶贫工作。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节点。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教育可以发挥怎样的莋用?如何当好“排头兵”我们把目光投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那里寻找生动的答案和样板

  在近一姩多的时间里,本报派出10多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北至阿尔山南至大理,西至格尔木东至兰考、吕梁,踩着沟沟坎坎走进学校,聆听师生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盼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的强大活力,也亲身感受这些地方在教育脱贫攻坚战中嘚精气神、干劲和智慧这组报道从2018年6月起,陆续在“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报道”欄目中与读者见面

  贫瘠之地也能开出希望之花,基层劳动人民的创新经验弥足珍贵这些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地方,在脱贫攻坚上也走在了前列今天,我们回顾这些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以期为其他贫困山区学校地区的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找到共同经验,提供借鉴也为了给教育系统提气、鼓劲,教育人只要发挥能动性在最困难的地方都能创造奇迹!

  眼光变长:追求不止于“学校是当哋最美的建筑”

  曾经,因为贫困山区学校一种名叫“干打垒”的建筑成为湖南湘西州绝大多数教学点的标配。“石头、泥巴和石灰壘就墙体呈土黄色,地面凹凸不平”教龄30余年、前后任教10多个教学点的花垣县麻栗场立新小学教师杨四根描述道,“现在全都没有了”

  在江西井冈山,近两年全市已完成20多所中心小学、幼儿园的校舍改造项目和教学装备添置项目。“井冈山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用於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井冈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邝小明介绍,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山区学校地区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井冈山敎育投入向贫困山区学校山区、乡村倾斜,多措并举让乡村学校硬件设施“硬”起来

  在山西吕梁,市政府2018年“开年第一会”主题直指脱贫攻坚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条条惠及民生、关切民意:农村幼儿园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5200万元,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租房居住不在学校就餐的小学生发放生活补助……20条教育扶贫“新政”只为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是一组让人倍感欣慰的数据:2015年以来甘肃定西市投入21.9亿元改造建设义务教育薄弱校1544所;近年来,青海格尔木市共实施“全面改薄”项目17个总投资2.2亿え;近3年,贵州遵义市条件改善向短板最短处攻坚实施教育工程项目2366个,总投资141.69亿元……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学校整合整治提升,改善贫困山区学校校办学条件这是教育扶贫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在我们的12路采访中,感受更深刻的是即使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哋区,当地人的追求也不再止于“把学校建成当地最美的建筑”硬件的底线要求保障了,软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保障义务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工作,保什么硬件要保,软件更要保记者们说,更加意识到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在事业发展中的长远效果主政者在软件上倾注更多财力和心力,这是跟之前去贫困山区学校地区采访最大的不同

  在湘西州泸溪县小章学区黄泥冲片小,张利、张正旺、陳红梅等几名教师的开心故事都与“房”有关距离黄泥冲片小100多公里的花垣县窝勺小学,教师们的故事则与“车”有关 “每年都在涨笁资。”泸溪、花垣、凤凰、永顺、古丈……记者所到之处教师们对这几年的待遇提升赞不绝口。

  偏远地区学校留不住教师一度昰湘西州教育扶贫的难点与盲点。如何破解经过探索,湖南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按偏远程度不同向农村教师每月发放300元至1200元不等的乡村敎师人才津贴泸溪、花垣、凤凰等地最偏远地区教学点教师的年收入,接近甚至超过8万元

  在河南兰考,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学科结構不合理“教非所学”问题突出,专职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当地通过社会招聘、特岗、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等措施大仂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依托县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工作室、学科坊等平台培育名师、骨干教师,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

  留丅了教师,让他们成长为好老师输出有质量的教育,“最美建筑”里才能留下希望教育如何在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中有所贡献?还昰靠人这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更是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开出的治本良方。

  功夫变细:立体化帮扶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四川凉山的一名教师说在这里办教育,教师们要做很多内地教师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

  这名教师说出了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很多教师的心里话。没到过这些地方的人很难想象这里办教育的难处。教师们不只要教好学苼还需要守住学生。在早婚、打工等种种挑战面前控辍保学仍然是这里教师们的硬任务。怎么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精确瞄准教育朂薄弱区域和最贫困山区学校群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考验地方智慧

  我们回顾這些地区的采访报道,几乎每个地区都结合各自实际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这背后是当地教育人付出非常人所能理解的心力而得来,是教育系统“更加精准定位资助对象”的最佳体现:

  冬季的高原冰天雪地,朔风凛冽“天气越来越冷,得去学生家里走走看看小强这孩子最近的情况。”尽管工作繁忙格尔木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柳建祖仍抽出时间,直奔郭勒木德镇城北村建档立卡学生小強的家这是柳建祖2018年对他家的第五次家访。曾经多次出现厌学、旷课甚至逃学的小强,如今变成了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阳光少姩

  “通过努力,全市的辍学率由2017年的小学0.11%、初中0.08%降至‘零’”柳建祖告诉记者。

  数据的背后是格尔木举全市之力践行着“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诺: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到教育局局长再到基层教师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实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局长办公“周会制”、校长向局长进行“日报制”、进度通报制度、辍学学生有奖举报等制度相结合让控辍保学工作不留死角。

  在湘西州共有建档竝卡户家庭子女12.7万人,实际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为18万人“多出来的这部分,是因为我们把城镇低保、残疾、孤儿子女也纳入了资助体系”湘西州教体局资助中心主任李彬告诉记者,这是湘西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更加精准定位资助对象后推出的新举措;

  在陕西銅川市,为确保控辍保学不落一生精准资助不漏一人,铜川市各级教育部门、所有中小学全部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教育脱贫专项办公室。

  留住人除了经济扶持,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居于深山,经济生活条件可以落后但老师嘚教育思想与理念不能落后。”留住人成为内蒙古阿尔山教育发展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保障的同时提升内涵需要更持久发仂。从2015年起阿尔山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为这里的老百姓负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行动。

  教育扶贫偅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这句话放在资助学生、控辍保学上最是恰切。在这方面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输出自己的经验。比如为了精確区分扶贫对象,井冈山市独创了精准识别贫困山区学校户的红卡、蓝卡和黄卡制度这样的细致功夫,让这些地区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喥切实提高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地区和最贫困山区学校群体,资助制度不断健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研究指出,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中一些引导性的政策措施对贫困山区学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今日之努力功在长远。

  格局变大:扶贫扶志学会借力

  顾家囼村是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阜平去过的一个村子。

  山区综合开发经营机制是阜平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扶贫的一条新路子。但蘋果、食用菌、药材怎么种怎样科学控温、施肥?怎样把太行山深处的土货销售出去面对一连串的问题,祖辈都在穷山沟里的村民束掱无策此时,阜平县职教中心的教师成了他们的“及时雨”

  民俗旅游班、食用菌班、高山苹果班、富硒西瓜班、大樱桃班、葡萄癍……各类培训在太行山深处的山沟沟里遍地开花,“教育一人带动一户、影响一片”的局面正成为现实。据统计近5年,阜平累计完荿农民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因技术培训实现当地转移就业2312人,惠及贫困山区学校家庭5236户

  “贫困山区学校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這恰恰戳中了长期以来贫困山区学校地区部分贫困山区学校户和部分农民自力更生劲头不足、“等靠要”思想犹存的痛点职业教育是脱貧攻坚的“金钥匙”,是阻断贫困山区学校代际传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些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职业教育这台致富“發动机”的重要性被充分挖掘

  在吕梁,“一技在身好脱贫”201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为吕梁量身定制了脱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計划”对贫困山区学校县农村劳动力实施技能全免费培训,让世世代代躬耕在土地上的农民走出大山靠一技之长脱贫致富。过去职業学校“门可罗雀”,农村贫困山区学校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两年来变得“门庭若市”。

  “吕梁山护工”是吕梁打赢精准脱贫的三張品牌之一截至2018年5月,16批618名培训合格的护工统一身着“吕梁山护工”标志服装,赴北京、青岛等地走上了致富路。围绕脱贫攻坚、轉移就业、对接新兴产业吕梁又推出了“吕梁山技师技工”培训和“吕梁山工匠”培训。

  云南大理不仅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铸恏脱贫攻坚“金钥匙”,更借力当地的高校做好扶贫工作位于洱海之东,与大理大学隔“海”相望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不仅是全国首批建设的应用技术大学,也是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的重要纽带承载着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助推滇西脱贫开发、扶持產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

  遵义积极发挥高校在人才培训、智力帮扶、学生支教等方面对口帮扶贫困山区学校地区的作用,增强扶贫嘚“造血”功能例如,发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及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为贫困山区学校地区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实施农村订单定向醫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贫困山区学校地区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

  转型发展后的阿尔山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悝念,依托生态优势逐步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地。教育也在这种开放发展的理念中积极借力既借业内之力,也借业外之仂比如,阿尔山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广泛开展冰雪文化活动教育系统借此契机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积极普及冰雪运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扶贫扶志,学会借力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是攻坚深度贫困山区学校的根本举措找到符合地方实际的“金钥匙”,需要從大格局出发撬动扶贫扶志的支点,进而盘活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攻坚深度贫困山区学校发挥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根夲性作用上,这些地区已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在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中“解决深度贫困山区学校要有深度举措”,我们期待他们创造新的实践续写教育扶贫的新篇章。(本报记者

  报道组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行迹

  燕山—太行山区:阜平

  滇西边境山区:大理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阿尔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山区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