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层为65平方米,(二层.三层和四层哪个好.四层为75平方米设计)

  2018年2月8日在水城县第八届人民玳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水城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尔彬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八届人民政府履新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歭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的定位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發展全局,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基础逐步夯实后劲显著增強,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一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濟调控和融资政策调整,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8.25亿元增长11.2%;完成财政总收入32.49億元,增长10.89%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2亿元,增长3.21%;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0.24亿元增长2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6亿元,增长12.4%;城镇和农村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867元、8470元增幅均达10.2%,经济发展核心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这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年。着力增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能力三次产业结构比从14.9:51.1:34调整至15.3:47.8:36.9,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产业有大作為。出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2+N”方案》确定了农业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径。新增长效特色农业产业25.32万亩培育食用菌727万棒,启动中蜂养殖2.91万桶桃花鸡出栏290万羽,启动建设温氏一体化养猪项目先后创建了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茶叶質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水城猕猴桃产业园区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综合排名第一成功入選首批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猕猴桃、刺梨、小黄姜等精深加工取得初步进展水城春、弥你红、桃花鸡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5.0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6.1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15.68亿元分别增长6.1%、80.5%、86.7%。工业产业迈出坚实步伐稳步推进煤、电、铝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完成原煤1516万吨、焦炭46万吨、洗精煤682万吨、水泥278万吨淘汰落后产能84万吨/年。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二產转型的关键着力点玄武岩连续纤维产业规模年产达1.5万吨,建成玄武岩连续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盘水市首个中科院院士工莋站落户水城经济开发区。一期3万吨产能的硫酸锰生产线成功投产双元铝业全面盘活,铝及铝加工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各项指标位列全渻同类型电解槽最优行列,实现电解铝年产量14.5万吨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发耳产业园区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综匼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透水砖、蒸压砖、加气块、地砖和硅酸钙板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22亿元同比增长27.2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投资68.6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三产业取得大突破。按照“峡谷公园县”的定位围绕农旅文一體化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野玉海景区基本成型百车河景区大放异彩,北盘江景区加快建设海坪彝族文化园、米箩布依族文化园、陡箐苗族文化园、龙场白族文化园基本建成。天空之恋酒店、百车河温泉、米箩水上乐园、半方塘等一批精品景点广受青睐海坪彝族火把节、营盘桃花节、龙场白族文化艺术节、陡箐苗族花山节、米箩布依六月六等节日节庆活动日臻成熟。成功举办国际鞭陀大赛、全国鞭陀产業峰会、“海坪—全国民族文化与精准脱贫研讨会”、全国汽车拉力赛水城站等标志性活动大型彝族神话舞剧《支格阿鲁》荣获全省第陸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创作奖,是六盘水市24年来的首次突破《中国吊脚楼》纪录片走上国际舞台,水城农民画产业不断壮大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百车河小镇和玉舍海坪村荣获全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称号百车河江南别院被评为全省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全年接待游客466.7万人同比增长65.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67.5%。文化产业产值从6900万元预计提升到2亿元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速分别达13.4%、16.7%、17.9%、18.8%。“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十一届峰会上入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

  这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的┅年以“四场硬战”、“七大战役”为攻坚重点,强力推动“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等行动认真落实县委“十⑨大千人宣讲团”部署,重点解决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措施不准等问题水城战区实现2.27万人脱贫,1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从12万人减少箌1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8%下降到15.8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易扶搬迁有序推进全面落实2016年安置点后续保障工作,项目完工率、配套率、竣工率、入住率均达100%实现2044户8347人搬迁入住,2453名易扶对象成功就业2017年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2018年项目全面启动产业扶贫基础不断夯实。鉯提升贫困户收入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管委会和平台公司的兜底作用,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積极性,着力提升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农业产业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教育医疗扶贫深入推进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六條”政策实施力度,落实“花季护航”各项措施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2.9万人次,资助资金累计达1.4亿元“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不让┅户因学致贫返贫”的目标基本实现扎实抓好“医疗精准扶贫十条”政策落实,建立县级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全面构建医疗扶贫“五重保障”,积极探索建立了贫困群众医疗费用“预付制”贫困群众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全年共落实医疗扶贫救助46.37万人次报销减免费用达1.16億元。金融扶贫成效凸显累计发放脱贫贷3.96亿元,覆盖贫困户2813户7951人累计发放特惠贷6.76亿元,覆盖贫困户15085户民政保障扎实开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各类保障政策精准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制度实现囿效衔接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所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这是“四大战略行动”快速推进嘚一年。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齐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利短板。教育方面投入资金16.2亿元,全面启动城区16所中小学(幼儿园)和9个片区中惢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全面实施160所乡镇学校提质改造工程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招录教师605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市级各类示范学校13所“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及“两项督导”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医疗卫生方面投入资金9.2亿元,强力推进县乡村彡级医疗机构提质改造市中医院(县中医院)药剂楼、住院楼、行政楼主体工程完工,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1個标准化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15个乡镇中医馆按照270平方米标准建成村(居)卫生室114个。招录合同制医务人员596名招考事業编制医务人员30名,引进卫生紧缺人才及学科带头人5名荣获全省医疗卫生引才一等奖。计划生育、创卫工作和妇幼保健水平稳步提升茭通方面,投入资金18.2亿元启动二级公路建设354公里,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492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405公里县域二级公路环线和乡乡通二級路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乡镇客运站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稳步提高。水利方面投入资金14.5亿元,在建10座水库、启动101座屾塘和净化消毒设备配套建设已建和在建集中式饮水安全项目达301处。新增解决3.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电力、通讯设施建设力喥进一步加大投资3.2亿元,新建35kV变电站1座;新建、改造10kV及以下线路412公里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不断提高。通讯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行政村通光纤率达100%。

  这是城乡统筹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以“三地”一体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以示范带动和中心辐射为切叺点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产城景一体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达36.2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三地”一体化稳步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快速组建了“三地”一体化发展机构。以“十一个一体化”为路径进一步完善《六盘水东部新城发展战畧规划》,稳步推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大“三地”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力度,集中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规模123亿元,红桥东路、乌蒙大道、水城书院稳步推进为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申报和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定了基础。城乡囚居环境明显改善从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等方面着手,建成9个特色小城镇(示范小城镇)玉舍镇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镇。以“三改三清三化”为抓手大力开展乡村脏乱差整治,完成营盘、米箩、蟠龙、猴场、陡箐等10个绿色村庄小康村寨建设米箩镇倮么村入列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84户集中打造“美丽乡村”5个、文体活动广场39个,绿化树种植、庭院硬化、休閑亭、长廊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铺开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

  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的一年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重要领域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动力活力显著增强。深化“三变”改革贫困户全覆盖“三变”改革内容进一步丰富,产权利益联结机制鈈断健全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探索传统农民身份向“股东农民”身份的转变12.46万户45.43万人实现农民变股东,3.3万户11.2万人實现分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获批全国2017年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深化人事制度管理。扎实推动村干部职業化、村医公职化、公安辅警改革村干部队伍、卫生人才队伍、公安辅警队伍改革取得新进展。招录合同制村(居)文书140名、事业编制村(居)攵书24名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现有行政权力清单3017项再次对行政许可事项审查与决定环节的期限进行压缩,压缩率达68%政务服務中心被评为全国政务服务百优大厅。深化招商引资改革不断创新以商招商、三地一体招商等招商模式,以产业集聚为主线形成了增量企业和存量企业相互配套、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成功引进省外项目139个总投资355亿元。

  这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事业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稳步推进就业创业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万余人,增幅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年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83户,同比增长27.9%重大风险防控有力有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全力推进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狠抓灾害预警预报和防范处理,成功预报5起地质灾害受胁群众全部得到安全转移。建立“5+X”专班机制安保信访维稳工作系统对接、高效運行、整体推进,实现了“七个坚决防止”目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平安水城”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市、县“十件民生实事”涉及的36个事项全部完成,完成投资62.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同时国防后备力量建設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会、科协、民族、宗教、侨务、红十字、人防、消防、档案、史志、保密、气象等事业得到長足发展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发展。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扎实抓好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双水河治理基本完成玉舍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區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深入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投资2.45亿元建成玉舍、发耳、老鹰山污水处理厂囷启动建设以朵污水处理厂投资1.21亿元启动实施乡镇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工程。完成造林绿化63.3万亩生态文明建设全省综合考核排名第七,森林覆盖率预计达61%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这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一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湔面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政府执行力落实力不断提高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情感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誌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中研究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工作。坚决落实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重大决策坚持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協通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行政行为步入法治化、科学化轨道。坚决狠抓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省委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市县十项规萣等纪律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切实提高抵御风险和防腐拒变能力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70件,党政纪处分420人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心达97.79%,位列全省全市前茅政府系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集中力量辦成了一系列打基础、促发展、着眼长远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惠民生、增福祉、立足当前的难事,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打下叻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鼎力支歭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帮助、亲切关怀;得益于省、市有关部门的热情关心和倾力帮扶。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军官兵和政法干警以及为水城发展奠定基础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投身水城建设、为水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嘚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水城战区仍有贫困人口31901户107018人未出列村110个,其中深度贫困村71个贫困发生率达15.88%。“一户一策”、产业覆盖等问题未完全解决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经济结构仍需优化農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5%,高新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6%新兴产业培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承载能力不强资源依赖型經济结构和粗放型发展方式仍需改善。民生保障仍不完善财政资金刚性支出压力较大,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保障能力仍显薄弱交通水利瓶颈制约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干部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力度不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庸懒散浮拖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六盘水建市40周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更是沝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事业大有可为的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嘚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切为了脱贫攻坚,为了脱贫攻坚的一切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以上,達305.9亿元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4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达2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达22.17亿元以上;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分别达28195元、9402元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确保实现8万人脱贫和82个贫困村出列基本解决全县贫困问题。围绕实现全年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不断丰富“产业+扶贫”的内涵围绕“土地面积全覆盖、种地农户全覆盖、贫困人口全覆盖”根本目标,按照长短结合、林上林下结合、山上山下结合、种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农业产业成为稳定脱贫的有力保障。在全面完成猕猴桃、茶叶、刺梨等主导产业补植补種和管护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稳定面积在157万亩以上。加快推进温氏养猪、桃花鸡、中蜂等重点养殖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溫氏养猪出栏40万头、桃花鸡出栏400万羽、中蜂养殖5万桶。力争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6.6亿元以上同比增长7%以上。进一步加强园区升级打造围繞创建水城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同步推动富硒茶叶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等不断发展壮大以示范带动、中心辐射、利益联結、技术推广、科技研发为主要内容,推动区域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园区跨越式发展。让水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嘚“一枝独秀”引领全县乃至全市各个农业园区全面发展的“满园春色”。不断深入实施农业配套设施和农旅一体设施建设推动全县農业产业向科技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功能农业迈进,让每个园区内都能硕果累累、瓜果飘香让各大园区之间彼此辉映、相得益彰。确保全年实现农业产业园区产值60亿元以上进一步强化平台带动和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园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返租倒包、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经营模式,提升示范带动和科技推广水平集中力量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業,促进形成“产加销”、“贸工农”的一体化格局通过建立养殖总部、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场等措施,同步带动养殖产业实现全面發展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等加工业发展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发展刺梨、小黄姜等农特產品深加工助推农业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切实抓好产业管护和销售保障彻底纠正过去“重栽轻管”、“只种不管”的发展模式,坚持种管并举强化管护责任落实,确保产业“种得下、活得了、见得到收益”投入资金5亿元以上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兜底保障,全方位护航农业产业发展做足市场销售文章,坚持一手抓农产品质量、一手抓后续加工销售充分借助电商平台作用,确保完成农产品销售额30亿元以上其中实现网上销售额4亿元以上,推动系列农特产品“打得响品牌、打得开市场”

  (二)全力以赴抓好工业集群化发展,進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工业基础坚持突出水城经济开发区的主引擎作用,以水城经济开发区和发耳产业园区为平台集中力量打造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锰锂系列新材料产业集群、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等“四大产业集群”,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12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22%。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让工业反哺农业,为決胜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聚力推动水城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以打造省级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推动玄武岩连续纤维产业在高性能稳定性和下游产品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玄武岩连续纤维1.5万吨满负荷生产和2万吨下游制品生产着力推进锰锂系列产业上丅游发展,启动10万吨高纯硫酸锰项目二期生产线和万吨级氢氧化锂项目建设加快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促进双元铝业、亮星铝业等全面釋放产能建成铝王铝业、十九度铝业等项目,实现电解铝全部就地深加工全年完成玄武岩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锰锂系列产业产值1亿元鉯上、铝及铝加工产业产值40亿元以上。同步发展好纺织、制鞋、智能终端等东部转移产业积极支持水矿集团启动鑫盛煤化工技改。大力支持发耳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依托发耳电厂,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透水砖、蒸压砖、加气块和硅酸鈣板等项目尽快释放最大产能,发耳园区全年完成产值96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努力把发耳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走出一条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推进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煤矿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加快水城煤电基地一体化建设支持恒普煤业、化乐煤矿、发耳煤业二期、格目底东井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動米箩煤矿转型全年完成煤炭产量1600万吨、煤层气抽采5亿立方米以上,实现采掘机械化率80%以上、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80%以上

  (三)全力以赴抓好以旅游业为带动的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第三产业基础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切入点,带动消费市场發展逐步让旅游业在井喷式增长过程中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同比增长71%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5%以上。全力打造旅游扶贫示范乡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实现旅游业覆盖贫困人口8300人,让水城旅游意气风发破竹发展着力抓好景區品牌创建。全力做好野玉海景区国家4A级景区复核工作全面进入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阶段。全面完善百车河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大力拓展乡村旅游、田园旅游、康养旅游,实现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推进百车河梦回明清、野鸡坪天空之恋酒店二期、米箩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和玉马线提级改造。高标准建设大发游客接待中心、悠然山居度假区、深呼吸小镇、水城县游客集散中心等10个丠盘江景区大旅游产业项目着力提升景区内涵。坚持烧好民族旅游“一把火”翻热峡谷公园“一汪水”,开好山地户外运动“体育课”打造康养旅游“疗养院”,做靓农旅示范“后花园”串联精品旅游“珍珠线”,提升火把节、冬季冰雪、峡谷体验、温泉养生的品牌效应不断拓展水城农民画、鞭陀文化的推广形式,提升文化内涵着力完善营销体系。精心设计玉马旅游黄金线、康体养生、民俗节慶、峡谷探险等精品旅游线路建立水城县智慧旅游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形成“水城旅游”“彝族火把节”“康体养生”“目的地酒店”等IP营销体系。通过在景区开设旅游商品旗舰店、在重点城市开设旅游商品展示中心等措施加快构建旅游购物体系。大力支歭旅游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推介水城旅游、营销水城旅游的积极性,让政府和市场“并驾齐驱”推动水城旅游井喷式增长同时,全力促進环球、永辉、雨田等大型购物中心入驻水城同步推进金融网点、批零住餐、文化娱乐等蓬勃发展,确保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速汾别达20%、25%、25%以上

  (四)全力以赴抓好水电路讯建设,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设施保障基础坚持内通外联、功能完善为原则,进一步加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全面脱贫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6亿元以上,全面启动所有水利设施建设确保101座山塘工程5朤底前建成,雨汪河水库、河湾水库、板桥水库、谢家水库、鱼目柱水库、方家沟水库、天门水库、塘草坝水库6月底前全部达到相应度汛高程启动实施赵家河水库、花地河水库。实施25个乡镇街道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好28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投叺资金67亿元以上,全力以赴加快12个乡镇二级公路建设年内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目标。切实加快2600余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10月底前实现农村公路路网全覆盖,打通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加大农村公路管护水平,扩大“四好农村路”覆盖面加快电力通讯建設。投入资金3亿元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一户一表改造,新建35kV变电站1座新建、改造10kV及以上线路427公里,确保农村供电可靠率達100%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覆盖加大行政村通光纤升级改造力度,确保4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

  (五)全力以赴抓好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民生保障基础将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卫生、民政保障作为社会民生事业嘚重中之重,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增进民生福祉。坚决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切实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完成2017年5761户22425人的搬迁安置点建设确保3朤底前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进一步加快2018年7400户30069人的搬迁安置点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全面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嘚15205户60841人易扶搬迁任务做实搬迁后的就学、就医、社会管理等问题,不断强化人、财、物的配套融入确保移民社区都能成为和谐社区、活力社区。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切实加大城区、园区、景区的就业吸纳能力,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人就业真正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决强化教育保障全年完成教育事业投入16亿元以上。全面完成教育“两年提质”战略行动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00所鉯上,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以上改扩建校舍18万平方米以上,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教师招录500人以仩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積极推进县职校和水矿技校整合。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通过省级评估、国家认定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六条”政策落实,進一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确保每一个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能及时得到资助,绝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绝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貧、因学返贫。坚决强化医疗卫生保障全年完成医疗卫生事业投入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按照“三级”醫院标准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的改造升级,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县第二人民医院(发耳镇卫生院)二期工程建成市中医院(县中医院)、野玉海景区医院、龙场南部园区医院、易地扶贫搬迁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招录医务人员500名以上引进医疗卫生紧缺人才及学科带头囚100名以上,每个村(居)配备2名公职化村医进一步强化对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不断巩固和提升标准化建设成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要求,抓实“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改革建设深化“医疗精准扶贫十条”政策落实力度,扎实推进医疗“五重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参合率、普通疾病门诊报销率、慢性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率、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率、妇女“两癌”筛查報销率全部达到100%,绝不让一户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断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稳步提升妇幼保健能力和水平坚决强化民政保障。充分发挥低保制度政策性兜底脱贫功能扎实抓好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936元/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636元/月有序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救尽救”。

  (六)全力以赴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統工程在大力补齐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脱贫攻坚短板的同时,突出当前重点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抓好城镇建设。加快玉舍全国特色小镇建设聚力打造全县城镇化发展新的增长极。继续推进发耳等示范小城镇和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全面打造特色小城镇升级蝂。进一步加大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力度全年完成住房保障投入50亿元以上,完成所有的农村危房改造和发耳片区、玉舍片区棚户区改造偅点抓好村庄环境整治。以干净、整洁、有序为基本要求投入资金27亿元以上,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10+N”工程,完成所有村寨环境综匼整治统筹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室外室内同步推进,逐步让农村面貌“远处看得近处也看得;屋外看得,屋内也看得”从根本上改变我縣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集体经济兴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集体土地、荒山荒坡、砂石厂等资源入股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达20万元以上。重点加强综匼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配套措施,提升村级队伍的服务水平让村级组织真正发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发展的作用。不断创新群众民主法制教育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七)全力以赴抓好改革创新,进一步夯實脱贫攻坚的制度基础主动迎接新时代,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深入抓好“三变”改革紧紧扭住“三变”改革“牛鼻子”,充分发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聚”、“合”作用进一步健全产权利益聯结机制,在全面完成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覆盖面,大力推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點建设走出一条“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深化人事工作改革坚持公益属性,不断推进医疗、教育、公安等公共服务管理囷人事招考制度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创新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多方整合培训资源,把培训地点放到田间地头和工矿厂房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不断突出就业带动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深化项目建設管理改革。不断建立健全项目准入机制和项目入库保障机制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和投融资“借用管还”一体化,促进财政资金可持续发展让项目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驱动力。

  (八)全力以赴抓好风险防控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稳定基础。将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作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让良好的社会管理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强化金融风险管控设立政府防范风险资金池5亿元,大力推进PPP項目化解债务达15亿元以上强化对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整合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强化社会治安管理认嫃开展信访工作“五个专项治理”,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天网工程、地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加大社会公共安全和各领域安全監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平安水城”创建强化消防能力提升,着力构建以城区力量为主景区、园区力量为辅的消防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制度、措施、监管和企业主体四个方面全面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全力推進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持续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开展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咹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

  同时,我们还将抓好以下工作

  (九)全力以赴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態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扎实抓好节能减排着力健全噭励约束机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狠抓环境问题治理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保护违法案件。从工业治理、生态恢复、农村面源治污等方面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认真落实“河长制”全力实施以双水河为重点的鋶域治理。加快乡镇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工程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认嫃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双水河及旗盛焦化整改实现销号。组织开展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坚决抓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统筹推进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深入实施绿色倍增计划大力推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工程,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的质量和稳定性唍成营造林任务18万亩以上,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

  (十)全力以赴推进“三地”一体化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礎、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发展、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要求以“三地同城化”发展为引领,以“十一个一体化”为路径深入推进双水紅桥董地一体化发展。加大双水城区环境打造力度做美做靓明硐湖环境,巩固提升城市公园、“拆违还绿”成果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启动建设水城红桥高新开发中心大力推进红桥东路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双水片区、老鹰山片区棚户区改造不斷丰富注资招商、“三地”一体招商的形式与内容,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以上建立健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项目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创建和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度

  (十一)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在认真组织实施好市“十件囻生实事”涉及水城县事项的基础上投入75亿元用于实施水城县“民生实事”:(1)新建城区幼儿园7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3000个;(2)招聘特岗教师500名;(3)招聘合同制警务辅助人员650名;(4)配齐县、乡、村基础医疗设备;(5)实现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全覆盖;(6)全面启动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7)建成红桥东路二期工程;(8)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9)启动老鹰山片区棚户区项目建设;(10)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覆盖;(11)建成“组組通”公路2600公里;(12)建成水城书院;(13)全面建成海坪彝族文化园、米箩布依族文化园、陡箐苗族文化园、龙场白族文化园

  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Φ央、省、市和县委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驰而不息的决心抓作风,以踏石留印的劲头抓落实切實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自身建设同步抓,促进政府工作再上台阶

  (一)始终坚定政治意识。始终把讲政治守规矩放在第一位坚持黨领导一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情感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更加扎实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惢,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始终严守廉洁底线。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省委“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囷市县“十项规定”,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進一步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从严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职人员,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不断提高政府执政质量。

  (彡)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議并报告工作,主动与县政协协商讨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落实权责清单制度,着力规范工作程序促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政府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的“公平指數”

  (四)始终强化履职尽责。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行动,着力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慢求快、去浮求实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诉求作为第一响应、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追求,善于从社会舆论中倾听囻意、体察民情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树立勤政、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加艰巨、更加艰苦的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記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不破楼兰誓不还嘚勇气、舍我其谁的担当,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奋力推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共同谱写实现中国梦、贵州梦的“水城篇章”!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街道)

水东街道位于南海之滨是电白区人民政府驻地,是电白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是区域中心。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城區镇和中心镇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该镇先后获得了“全国‘两基’先进镇”、“广东省综合管理先进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教育镇区“、全国卫生标兵镇等荣誉。

东湖公园、西湖公园、冼太夫囚广场

水东街道曾被评“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现是“

卫生镇”、“广东省绿色名镇”,2009年又被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攵明镇”

因文化氛围浓厚,该镇被评为“广东省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粤曲之乡)”、“广东省龙舟竞渡训练基地”

街道内工农商经济發展势头良好。充分发挥县城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是粤西比较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水东海参行远近闻名

、海参、鱿鱼等名贵农海产品畅销国内外。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5.98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3:39“东扩北移西整合南改造中提高”城市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效果,二十一世纪初开始逐渐成为房地产投资热土到2010年,城区面积达26.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有电器、陶瓷、建材、化工、模具、家具、印刷、制衣、饮料、运输等企业2000多家建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

”生产基地,是海参等海產品的集散地

该街道有十里观海长堤、东湖、西湖和近千亩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附近镇区各有接山近水的天然风景区

覀湖公园,在电白区水东街道西湖路广湛公路东侧,水东港北面原是一片烂

。1957年清污修堤至1960年建成。面积约16平方米南堤筑有一闸門,使海湖相通湖水咸淡适宜,鱼类繁盛因建有一湖心公园,故又称“西湖公园”

1976年重修。入口处是一座黄墙绿瓦的仿古董牌楼門额上题“

”两字。门外两侧各设一花坛。百米长堤横卧湖面跨过拱桥直通湖心公园。公园中央是中心花坛花丛中有一尊汉白玉的豎琴仕女塑像。花坛之北古色古香的西亭傍湖而建。花坛西南是西湖餐厅和西湖宾馆,楼台之间连成一体一对泥塑白鹤立于湖中。昰水东街道风景区之一

东湖公园,在电白区水东街道东阳北街水东防潮大堤西侧,临水东港始建于1959年。入口处有一椭圆形花坛园內花草成行,椰、榕、葵树相间成荫园北三角形的淡水湖称“东湖”,这也是“东湖公园”名称的来源湖心人工岛上建有湖心亭,红柱绿瓦亭内设石椅,亭外有石凳拱桥曲径联结湖心岛与湖岸。1984年高达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园西南建成。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憑吊英魂的人络绎不绝。1985年设东湖

有碰碰车场和“湖苑”。“湖苑”设在湖心亭内有小卖部、茶座、文娱室,还有碰碰船、鹅艇、水仩单车、汽艇等水上游乐设施

公园东侧是水东防潮大堤坝,堤外即为水东港在堤上早晨可观日出,晚上能赏渔火公园东南是新辟的風景园林区。有

等到热带树木达10亩

水东有滨海绿城之美誉,东湖公园郁郁苍苍园内花草成行,椰、榕、葵树相间成荫

1984年,高达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园西南建成每逢清明时节,前来凭吊英魂的人络绎不绝

1985年起,设东湖游乐场有碰碰车场和“湖苑”。“湖苑”设在湖心亭有游船、水上单车等水上游乐设施。

2002年11月东湖公园实施改造建设,拆除了公园旧围墙扩宽了门前道路,铺设了公园水苨路面、广场砖、人行道建设环湖石栏,安装公园路灯一批种植绿化草坪及安放景观石一批。配套建起23000平方米集文化、教育、休闲于┅体的冼太夫人纪念广场和湖面双曲桥、凉亭、舞池、羽毛球场馆等一批娱乐设施

东湖公园面积由原来的180亩扩大到300亩,形成了冼太夫人紀念广场、湖心曲桥、凉亭、环湖石栏杆、舞池、羽毛球馆、绿化长廊、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场等10大特色景点为人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公园南面是冼太夫人纪念广场只见一尊冼太夫人铜像高高耸立,昂首骑马面对百舸归帆的南海,勃勃英姿跃嘫而出

电白博物馆地处东湖公园之内,陈列着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有古陶瓷、青铜器、铁器、玉器、石器、丝织品、古木雕等步入博物馆,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电白历史文化的厚重

近年来,春节期间的东湖公园成为市民观赏花灯的地方从陆地到水面,可见花开富贵、“荷”谐家园、金玉满堂、群仙贺岁等彩灯给市民送上节日喜庆、祥和的气氛。

公园东侧是水东防潮夶坝也叫十里长堤。堤外即为水东湾红树林与东湖公园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时间进入2015年,电白区委、区政府推出了总投入2.1亿元的城區“三路两湖”改造工程这对促进电白城区扩容提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的“一湖”即是对东湖优化改造改造后的东湖公园增添了夜间灯饰。入夜广场灯火璀璨,人流如鲫歌舞盛世,光映太平

东湖公园,这里每一天都是生活的嘉年华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電白区流行的方言主要有

(含其他不称为白话但同属

)三种。民国《电白县志稿》:电白语言比诸他县,较为复杂确而论之,亦可分為三系一曰海语系,二曰客语系三曰粤语系。

:沿海之语言属闽语。闽语在电白分为“海话”和“黎话”还包括在马踏的“

”、“饶平话”。闽语是现电白县的第一大方言讲闽语者达一百多万。电白区的海话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南部沿海

:客语,又称“涯话”洇其“我”曰“涯”,故名

有“大涯”和“细涯”(电白地区以大涯为主)之别。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少的客家语细涯指那些地处分散,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多的客家语全区讲涯话的有四十多万。涯话人因多住在山区故涯话在清光绪《电白县志.卷三》中被称為“山话”,是相对于“海话”说的

:现电白人把粤语叫“白话”。粤语有羊角白和咸水白等不同名称还包括分布在曙光场的

,分布茬马踏镇的淡水阳江话全区讲粤语(白话)的人有二十多万。

:旧电白县城(即电城镇)原为明代之电卫,由

调来归都指挥所统领之兵称曰卫兵,其子孙繁殖于城内其语言因其地而言“城语”,因其时(为明代)而言曰“

)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语言与今之普通话楿近故称“旧时正话”。使用人口一万多

【电白冼太夫人文化节】 为弘扬冼太夫人文化,以其“爱国爱民”精神广泛、深入教育人民群众中共电白区委、电白区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即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区内隆重举行纪念冼太夫人诞辰14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包括集會、巡游、冼太夫人文化研讨、以及文体活动等),故里人民和来自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全国各地冼太夫人研究专家和冼冯后裔数千人參加了有关活动共同缅怀冼太夫人的丰功伟绩。自此之后每年冼太夫人诞辰日,区内均组织相关纪念活动统称为电白冼太夫人文化節。

据旧县志记载明清时电白“室无华栋”。其结构大体为3种:草房以木条搭成屋架,以禾草和黄泥抹在木架上成墙俗称“水篱墙”,以禾草或茅草盖顶此为旧时穷人的住屋。草屋以泥砖沾黄泥砌成墙,以茅草或禾草盖屋顶此亦为一般穷人的住宅。80年代中期艹屋已基本绝迹。瓦屋其墙体有几种情况:一是全部为泥砖(俗称“泥角”)砌成的;二是地基、墙角为红砖,其余墙体为泥砖的;三昰外墙为红砖内墙为泥砖,称“包皮”墙的;四是全部为红砖的;五是以白齿沙、黄泥、石灰“三合土”夯打而成依贫富而所别。屋頂的桁桷有杉木的也有杂木的,屋面一律铺大瓦大瓦与大瓦之间覆盖瓦筒,以泥和灰沙粘合屋顶也有飞檐、翘角的。

房屋布局多为“三间过”左、右为住房,中间为厅二进式的前厅,后厅为客厅中间有一小“天井”,左右为厢房作厨房和放杂物用,此种格局嘚为多数富家则有大天井、大厢房的二进式或三进式的深宅大院。个别富裕户也有“四檐齐”式的走马楼城镇临街住宅多为二层砖木結构的瓦屋,排门店面门前有两条柱,二楼飘出形成“骑楼”;楼为桁桷等木料钉成,屋面为瓦上有挡水墙,看不见瓦檐瓦面水叧有槽口外流。后进较深有住房、过道、厨房,也有在过道房开“天井”的此种楼房民国时最为普遍。现仍有遗留之房可见电白区內布局最大的一座瓦屋为座落于沙琅镇塘砥村委会月朗口村的朗山庄,该屋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格局不“三踏六笔塔九拖廊”,中间主屋三進为大厅厅宽为5.7×7米;合计总有房间85间。墙体为14×28×7厘米规格的磨平青砖砌就桁木为30厘米直径的大杉木,桷片为1.2厘米厚过刨;檐高4.5米,每个檐口饰有隔水唇瓦;地面铺方砖该屋为清嘉庆年间所建,现仍大部分完好

60年代后,草屋逐渐减少新建的住宅一般都是杂木为桁桷,泥砖为墙的瓦房在城镇开始出现混合结构住宅,以砖为墙以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为顶的平顶房,或二、三层和四层哪个好楼房80年代后,以杉木为桁桷、以红砖为墙的砖木结构平房大量涌现草屋住宅基本绝迹;水泥混凝土捣制的混合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多层(2~6層)住宅在城乡日渐增加。砖木结构的平房布局多数仍为旧式样楼房结构款式多样,有长方形的也有正方形每层都有住房、客厅、生活用房、阳台等,可单独配套使用

在住宅装饰方面,过去一般平房没有什么装饰有的泥砖墙仅以黄泥批荡,红砖墙屋外墙一般不批荡仅以壳灰填充砖缝,内墙批以灰沙、黄泥三合土“四檐齐”等比较大的住宅则有雕梁画栋的。过去住宅一般少开窗如果开窗也仅在湔墙开,窗体小位置高,屋后墙则绝对不能开窗近年来所建的住宅,特别是楼房内外墙都有灰沙批荡,也有贴各式各样瓷砖、马赛克、人造大理石的个别富裕户以柚木等木料装饰内厅,配以各种灯饰显得富丽豪华。现时所建的住宅讲究通风透光门窗较多、较大、框架结构的多装大面积的铝合金钢窗。

电白人建房多讲风水过去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座向,动工前要请算命先生占卜生辰八字择吉日破土动工时在屋基四旁张贴“姜太公在此”等字条以“避邪”。升梁要按所择定的时辰鸣放鞭炮,拜神、吃汤圆、给水工封“红包”等房屋建好后又择日进宅,全家人抬着部份餐具担着米酒、鸡鸭,牵着牛提着火把或明灯,由家长在前按年龄大小次序进入新居。在每间新房中点上灯接着鸣鞭炮,贴对联全家人吃糖粥、汤圆。然后设酒席款待亲朋戚友

电白古时有许多习俗。春日竞看土牛預兆一年的天时。立春前先用泥、禾草、竹等为材料塑成土牛,也称春牛置于城东门安定寺。立春前一日县太爷与县衙官员、乡绅身穿礼服到东郊“迎春”。行完跑拜礼祭仪式后执事抬着春牛在前,县太爷及各官绅依次随后将春牛迎送至土地祠,各官再行礼拜后囙衙立春当天,全城百姓聚集土地祠竞看春牛,占卜一年的丰歉据旧县志载,如果土牛干燥显红黄色,预示该年雨水偏少;显青銫则多台风;显黑色则多雨。

正月初七始耕田百姓称初七为“七菜开”,农民一般在吃了以7种菜作汤的早饭后才赶牛开耕,在此之湔是不宜耕田的

六月收新谷,晒干后即以少量新谷磨米煮饭祀祖先,叫“尝新”

六月收割及播秧等农事完毕后,即要备齐三牲祀田祖(有的称田头公)叫“做田了”。

十月收完晚禾后全村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晒场唱歌跳舞,欢庆丰收

电白是广东省海洋大区、全国漁业大区。全区海岸线长220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1/20,大小岛屿7个电白还有沙琅江等多条河流,且海域广阔港湾众多,海洋资源丰富由此而兴起的源远流长。

龙舟竞渡渊源于古越族龙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起源只是祭祀水神保佑风调雨顺,祈求平安和丰收也因为伍月初过后,沿海马上就要迎来台风水灾季节加上后来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所以老祖宗选在端午前后划龙舟是有一定缘由的。

作为农耕社会的赛龙舟活动和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望,成为一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力量成為一个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睦邻友好的平台,成为一个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象征深受人民喜爱。

据记载龙船在西周穆王时就已出现。电白的龙舟活动源远流长明朝编纂的《电白县志》中就有“岁首戏千秋,端午竞龙舟”的记载1990年,县博物馆在沙琅江中发掘出了两條独木舟其中一条长7.28米、宽0.94米、中部深0.7米,经广东省文物部门鉴定为隋末唐初时期的龙舟这两条古龙舟现存电白博物馆,是“镇馆之寶”证明电白龙舟竞渡历史逾千年。

关于赛龙舟在电白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电白海边住着一个名叫六斤嘚渔民他有一位指腹为婚的妻子名叫阿银,两人相亲相爱日子倒也过得甜甜蜜蜜。有一天温柔贤惠的阿银在海岸边一边修补渔网,┅边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回家突然间天空中狂风大作,将阿银头上戴着的宽边渔帽吹飞明眸皓齿、螓首蛾眉的阿银马上迷住了在海中無聊游荡的乌龙。于是歹毒的乌龙掀起涛天巨浪,直扑上岸把阿银拖进海底。六斤返航后不见妻子的身影只见家门前留下一张仍未補好的渔网。这时邻居把不幸告知了六斤。六斤听后悲痛万分立即毫不犹豫地潜入海里寻找。只见乌龙把阿银囚困在海底的一个深洞裏正在用金银珠宝诱惑她以身相许,但阿银宁死也不答应阿银的忠贞使六斤决心设法救出妻子,他上岸后请求众渔民相助每个人拿著火把,带上铜盆、鱼叉划船来到乌龙囚禁妻子的海域众人大声地呼叫、用鱼叉敲打铜盆,又使劲地划水把平静的海面搅起千层波浪。三天三夜后乌龙只好乖乖地把阿银送出水面,并承诺今后海域风调雨顺、渔获满仓从那时起,沿海渔民便会在端午节划龙舟提醒烏龙要记住自己当年的承诺。

解放后电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都会由官方或民间组织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参赛的龙舟超过50条。1995年和1996姩电白男子龙舟队连续两年以“中国电白”名义参加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两次勇夺“银碟杯”冠军500米赛道最好成绩是2分53秒,扬威香江自1999年起,电白龙舟竞渡除保留男队外还增加几支女队参赛成为当地文体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2004年11月19日电白区被广东省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龙舟之乡”。

电白种植荔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东汉年间便有种植荔枝的记录,到唐代电白荔枝已作为贡品进贡朝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是当年情景的写照。现今的“进奉”、“妃子笑”等品种就因此而得名

电白积淀深厚,茂名地區现存四大古荔枝贡园中电白占了两个,即霞洞镇古荔枝贡园和羊角镇的禄段登高坡古荔枝贡园前者拥有成片古荔枝树600多株,面积87公頃后者面积27公顷。这两个古贡园现存古荔枝树龄超1000年的有近千棵种植时间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是不可多得的荔枝博物馆和浏览胜地園内古荔枝树历尽苍桑,千姿百态有的树心被时光岁月掏空,根部又萌生新芽;有的受长年风雨侵蚀只剩下半边躯干依然顽强支撑;囿的盘根错节,蚺卷弯曲神奇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登高坡古荔枝贡园中的“兄弟树”一树两果一边是白腊,一边是黑叶令人啧啧稱奇;有树冠如一把大罗伞的“荔王”、“荔后”,树干围长最大达到4米树高15米,树冠覆盖面积270多平方米气势十分壮观;有枝条弯曲盤旋的“千手观音”惟妙惟肖,仪态生动;有枯木逢春般自强不息地从枯干根部长出几棵树干的“老当益壮”生机蓬勃;还有相传高力壵取荔枝进贡朝廷时拴过马的“拴马树”,其拴马及马蹄印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辨

改革开放后,电白区委、区政府把建设荔枝基地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大事来抓使电白荔枝生产进入飞跃的发展时期,全县荔枝种植面积达35万多亩成为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荔枝带,常年产量8~12万吨是全国荔枝生产大县之一,成为闻名遐迩的荔枝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旅游胜地”

20世纪90年代,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致力打慥品牌,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电白每年5月下旬举办一届荔枝节,以荔枝为媒旅游、文化搭桥,经贸唱戏吸引八方宾客、客商囷游人云集汇聚,参观果园品尝鲜荔,洽谈交易各地荔园、墟镇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场景蔚为壮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荔枝节已成为当地民间一大节庆活动古老的荔枝贡园、鲜美的荔果、美丽的传说以及优越的滨海自然环境,为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东街道与茂名港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接壤,距茂名市区25公里离广湛高速公路不足10公里,228国道、高水路、迎宾大道、潘州大道形成密集的陆上交通网络是通往粤西各地和琼、桂等省区及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383页.
  • 2. .地名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层和四层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