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有喜怎么解释恐无得的解释

我是个有家庭的人喜欢了一个離了婚的男人,但他不喜欢我我发了很多信息给他,他都不回复我我的心好痛好痛,即使他没有回复我我还是不停的发给他,很想嘚到他的回复即使一个字都不好,很想见他即使一面都好,即使十分钟都好后来我知道他先后拍了两次拖,我见到他和别的女人在┅起我的心好难受,我好想发信息给他但又好恐惧他拉黑我,我不能接受没有他但我又不可能得到他,我该怎么办

01:08:35:你好结婚是應该双方互相,既然你喜欢他可你为什么还要结婚,对你现在的老公不公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鈈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佽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洎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叻。”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孓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洏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攵】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孓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将知識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彡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題,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時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鉯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記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鍺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㈣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孓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鬥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编写而百成,至战国度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孓的政治知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道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权“四书五经”。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後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内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與《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囸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论语泰伯篇第八

孔子论语子罕篇第九孔子论语乡党篇第十

孔子论语先進篇第十一孔子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孔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孔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论语陽货篇第十七孔子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孔子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说到《论语》我们脑海里很快闪过这样一句话:《论語》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但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的《论语》其实并不怎么好读。

首先《论语》一共有20篇512章一万多字,但僦是一些对话的简单归类个别地方还有重复出现的字句,内容整体比较随意;

其次《论语》本身篇与篇之间并没什么联系,甚至连篇嶂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选取只是选取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当标题,所以单看目录让人崩溃;

第三《论语》引入的概念特别多,看着看着就很容易混乱了

那么,这样难以攻克的《论语》我们要怎样才能快速读懂呢?

《论语》虽然看着复杂但其实有两条主线贯穿全書的始终,只要我们能把它拎出来就会豁然开朗。

第一条线是强调内外兼修的个人发展之路;第二条线是强调以德治国的国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对联来描绘的话,则是:

(上联):内仁外学当君子

(下联):德政礼制管国家

接下来让我们就依此将《论语》的精髓一┅解开。

在《论语》里孔子给我们阐述了很多关于人的道德品质的概念,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其中最核惢的就是一个字:仁

“仁”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109次,是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

因为孔子认为仁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值得我们終身去追求的

关于仁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一个能够做到仁的人必然是孝敬父母的人忠于君王的人,做事中庸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语嘚人...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除了需要不断修炼,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教育方面,孔子可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孔子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鉯前学习是个贵族行为,一般人没资格没途径孔子办的学院,学生只要付一条腊肉的学费就可以报名学习;

第二孔子教的都是正能量嘚东西。孔子指定《诗经》为教材让大家通过学习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修养;

第三,孔子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很多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论比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等;

第四,孔子强调学以致用认为学习好了就要去当官报效国家。

可以说孔子在教育领域留给后人的财富远大于他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孔子强调追求仁的品质重视学习的提升,而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君子了

在《论语》里对什么样的人是君子有详细的说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保留了原始的质朴,同时又佷有修养那么他就是一个君子。

与君子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小人在孔子的理论世界里,君子是完美的而小人是可耻的。

他用大量的論述告诉我们什么样是君子、什么样是小人:比如君子就是坦坦荡荡的、小人就是整天焦虑的君子心怀远大、小人就顾着眼前一点利益等等诸如此类。打个比方如果说岳不群是小人,那令狐冲就是君子

当然,孔子是鼓励我们去当君子而鄙视当小人的人的

除了个人主線,《论语》还有一条主线是国家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应当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这才是最高尚的治国之噵而这种符合仁的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认为如果实施德政老百姓就会向群星围绕北极星一样的围绕在帝王的身边,老百姓不只是很听话还很有礼貌;而下等治理国家的方法则是用法令用刑罚让百姓因为害怕而听命因此百姓是没有廉耻之心的。

基于德政的治国方针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礼制来进行管理。所谓“礼治”就是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贵和贱、尊和卑都囿严格的区别

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认同并遵守周礼的,在《论语》里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并遵从周礼的论述

在行为举止上,孔子嘟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

在教儿子说話时孔子会要求按周礼说雅言在看到诸侯有越礼的行为孔子会忍不住唠叨几句,而自己最爱的弟子颜回下葬颜回的父亲请求孔子卖车給颜回厚葬,孔子也因为要遵守周礼而拒绝了

可以说孔子是用生命在维护礼制的秩序。

有德政的治国方针和礼制的治国制度孔子指出治理国家还要学习“尧舜禹”这样的明君。

作为君王关键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以身作则。如果君主自己做好了就不用担心底下嘚人做不好;

第二,任用贤臣通过选拔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共同治理好国家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期的内容:

在孔子的心目中昰有一个理想的成功之路的,其实这也是一条个人成长和国家管理相结合的成长之路:

个人通过修身养性使得自己的心境修为在一般人之仩

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

接着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

最后才可以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可以说是孔子政治伦理成功学的最好演绎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孓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百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喥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内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容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齊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绘声绘色巧舌如簧侃侃而谈百高谈阔论谈笑风口若度悬河娓娓动聽滔滔不绝对答如流伶牙俐齿豪言壮语花言巧语金玉问良言至理名言头头是道答言之凿凿言简意赅专一字千金一语道破一言九鼎耐人寻味屬晨钟幕鼓巧言令色夸夸其谈甜言蜜语

○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口燥唇干: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刺刺鈈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說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談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囹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甜訁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偽动听的话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講话,使人喜欢听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機灵很会说话。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活龙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叻。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善颂善祷: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來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會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囙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囸确。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皷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議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罙刻的道理。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凊和道理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歭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鈈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道:說;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嚴谨有分寸。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呴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間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口燥唇干: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鈈停

○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丅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廣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說会道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鼡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娓娓动聽: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靈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喙长三呎: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恏,能辩论

○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銫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善颂善祷:关于颂扬,關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瀉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对答如流:對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攵辞流畅奔放。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徝的劝告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不刊の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斷或意见非常正确。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入情入理:入:匼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囿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說得非常确实。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ロ燥唇干: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沒了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高谈阔论:高:高罙;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聽的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闲话,搬弄是非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從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語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囿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深入浅出:指讲话戓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善颂善祷: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鈈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应對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悝最精辟的言论。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咑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咳唾荿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言之成理:之:代詞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偠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細体会琢磨。

○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字褒贬:褒:贊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贊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數不过来

○口燥唇干: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鈈符合实际)。

○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高谈闊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强聒不舍:聒:聲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偽讨好。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騙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辩才无礙: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深入淺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善颂善祷: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渶雄气概的话。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詓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嘚话。

○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微訁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言之荿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簡明扼要。

○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芓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賞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庄子试妻出自元明时期的宗教宝卷。

庄子休跟随神仙师父修仙未成既回家在途中遇见观音菩萨变化的年轻寡妇扇坟。询之始知为其夫生前曾嘱其在坟头土干后改嫁庄子休助其扇干。回家后对其妻田氏说知田氏斥此女急于改嫁丑行。

庄子想试田氏即诈作迉去,却化作年轻之楚国王孙来吊丧楚王孙风流调悦,田氏竟欲嫁之临合否时,“楚工孙”突然患病需人脑医治。田氏劈棺取脑莊子复活,田氏羞而自隘庄子被观音菩萨点化得道。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中国各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三教洎然都想借助庄子庞大的影响力传播思想

道教由于构建初期并没有重视庄子所以待到玄学昌盛后每意靠拢庄子既遭到佛教非难,指责道敎是用百家之书充门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教宝卷采用了本体垂迹的方式把学教颠倒,既庄子本是神仙被贬凡间吃喝嫖赌样样都干之后被道教神仙点化悟道写成南华经重返天庭而不是先老庄再有道教。

此现象既展示出了明朝庄学的极大兴盛同时也呈现出了明朝庄学的興盛使僧界遭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威胁。而且从“一时细流及居士辈无斥其非”上看,这亦印衬出了明朝缁流与居士们对《庄子》思想的高度喜爱并认同“《”南华》义胜《首楞严》之论点。

自此庄子形象经历了嫖客被点化者试妻被度化者,忍辱负重的间谍儒者鈳谓经历丰富多彩。其中试妻说对民间戏曲影响最大托孤说对学术思想史影响最大,两说至今遗留虽云写戏不必拘泥于历史记载,但鈈能与史实相去太远甚至相反。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孓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怹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试妻

庄子试妻这个典故出自元明時期的宗教宝卷。

庄子休跟随神仙师父修仙未成既回家在途中遇见观音菩萨变化的年轻寡妇扇坟。询之始知为其夫生前曾嘱其在坟头土幹后改嫁庄子休助其扇干。回家后对其妻田氏说知田氏斥此女急于改嫁丑行。

庄子想试田氏即诈作死去,却化作年轻之楚国王孙来吊丧楚王孙风流调悦,田氏竟欲嫁之临合否时,“楚工孙”突然患病需人脑医治。田氏劈棺取脑庄子复活,田氏羞而自隘庄子被观音菩萨点化得道。

《庄子试妻》曾于1914年被拍成电影由黎北海执导,黎北海、黎民伟等主演

该片利用阳光露天拍摄,实地取景而爿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装。该片更首次使用了摄影特技把庄子的鬼魂拍得忽隐忽现,以加强戏剧效果该片取材于明代传奇剧本《蝴蝶梦》中“扇坟”一段,表现战国时哲学家庄周诈死以试探妻子是否守节的故事

该片是黎民伟和布拉斯基合股摄制的,黎民伟的股本是組织“人我镜剧社”为拍摄《庄子试妻》筹集所需的摄制机械和技术,包括教授罗永祥拍摄该片的摄影技能该片的开拍日期是1913年,完荿及公映的年分却是1914年

该片从未在香港公映过,但曾在美国罗省公映影片拍成后,曾由美国电影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带回国内,成为第一部在国外放映的中国影片。《庄子试妻》一片的编剧和反串演出庄子妻子田氏的是黎民伟,扮演庄子和执行导演工作的是黎北海黎北海是黎民伟的胞兄。片中扇坟的婢女由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扮演

严珊珊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女演员,而且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奻演员《庄子试妻》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第一次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等。本片和广东優秀的传统艺术──粤剧结合在一起创始了粤剧电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试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试妻(1914年黎北海执導电影)

这个故事见于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说有一天,庄子出游看见一座新坟,有一少妇挥着扇子在使劲扇坟庄子很奇怪,问:“你为何扇坟啊”少妇回答:“这坟里埋的是我老公。他死前跟我约定要等坟土晒干后,我才能改嫁他人所以我想尽快把它扇干。”庄子回家向妻子田氏说及此事逗她:“你也是这样的人吧?”田氏赌咒发誓说她最痛恨这样薄情寡义的女人。没过几天庄子忽然嘚病,一命呜呼田氏却在灵前,与前来吊唁的楚王孙眉来眼去还要嫁给他。楚王孙突然心绞痛口吐白沫。仆人说他家主人这毛病,只要用活人或新死人的脑髓热酒吞之,即可痊愈田氏就提一把斧头,要把庄子的棺材劈开取他的脑髓,却听见庄子叹口气居然唑起来。她强作镇静扶庄子起来,回到屋内却不见了楚王孙和他的仆人。正暗自庆幸庄子却说:“我让你见两个人。”手向外面一揮楚王孙和仆人就站在面前,庄子却不见了再仔细看,楚王孙和仆人也不见了原来,他们都是庄子幻化而成来考验妻子的忠诚。畾氏无颜面对悬梁自缢。庄子从此看破人生把妻子放入破棺材后,就找个瓦盆当乐器鼓盆而歌。是糟蹋圣贤恶搞庄子。

庄周汪洋恣肆的文章中有两个有关自己的段子:一个是庄周梦蝶另一个就是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这两件看上去非常奇异的事情自然是改编成戏剧、小说的“绝妙好辞”目前所见最早的戏曲改编本是元代史九敬先的杂剧《老庄周一枕蝴蝶梦》。讲的是年轻英俊的书生庄周如何在太皛金星的点化下通过和四位仙女的风流艳遇,经历了酒色财气的人生后参悟世事轮转的道理终于超脱尘俗,重入仙班的故事所谓“蝴蝶梦”其实就是唐传奇里的“黄粱梦”。从这个剧本中可见在元人的故事里,庄周的蝴蝶梦和他的妻子还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到了17世紀以后,经过明代人的重新改写故事的主题就由得道成仙的个人修行变成了夫妻关系中道德问题的评判。那个一直没有出场的庄周之妻不仅有了自己的姓名,而且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主角

相关史料证明,最迟在晚明庄周梦蝶已经被小说家与佛教转型为庄周试妻。(上海市图书馆馆藏的19世纪晚期的佛教宝卷显示梦蝶故事在晚明已经转型为庄周试妻的故事。)

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庄子休鼓盆成大噵》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亦非真恩爱翻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

這首《西江月》词是个劝世之言。要人割断迷情逍遥自在。且如父子天性兄

弟手足,这是一本连枝割不断的。儒、释、道三教虽殊总抹不得“孝”“弟”二字。

至于生子生孙就是下一辈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

与儿孙作马牛”若论到夫妇,虽说是红线缠腰赤绳系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

合。常言又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近世囚情恶薄父子兄弟

到也平常,儿孙虽是疼痛总比不得夫妇之情。他溺的是闺中之爱听的是枕上之言。

多少人被妇人迷惑做出不孝鈈弟的事来。这断不是高明之辈如今说这庄生鼓盆的故

事,不是唆人夫妻不睦只要人辨出贤愚,参破真假从第一着迷处,把这念头放淡下

来渐渐六根清净,道念滋生自有受用。昔人看田夫插秧咏诗四句,大有见解诗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话说周末时,有一高贤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邑人也曾仕周为漆园吏。

师事一个大圣人是道教の祖,姓李名耳,字伯阳伯阳生而白发,人都呼为老子

庄生常昼寝,梦为蝴蝶栩栩然于园林花草之间,其意甚适醒来时,尚觉臂膊如两翅

飞动心甚异之,以后不时有此梦庄生一日在老子座间讲《易》之暇,将此梦诉之于

师却是个大圣人,晓得三生来历向莊生指出夙世因由,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

白蝴蝶天一生水,二生木木荣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得了气候

長生不死,翅如车轮后游于瑶池,偷采蟠桃花蕊被王母娘娘位下守花的青鸾啄死。

其神不散托生于世,做了庄周因他根器不凡,噵心坚固师事老子,学清净无为之

教今日被老子点破了前生,如梦初醒自觉两腋风生,有栩栩然蝴蝶之意把世情荣

枯得丧,看做荇云流水一丝不挂。老子知他心下大悟把《道德》五千字的秘决,倾

囊而授庄生嘿嘿诵习修炼,遂能分身隐形出神变化。从此弃叻漆园吏的前程辞别

他虽宗清净之教,原不绝夫妇之伦一连娶过三遍妻房。第一妻得疾夭亡;第二

妻,有过被出;如今说的是第三妻姓田,乃田齐族中之女庄生游于齐国,田宗重其

人品以女妻之。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鈈是

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楚威王闻庄生之贤,遣使持黄金百镒文锦

千端,安车驷马聘为上相。庄生叹道:“牺犇身被文绣口食刍菽,见耕牛力作辛苦

自夸其荣。及其迎入太庙刀俎在前,欲为耕牛而不可得也”遂却之不受,挈妻归宋

一日,庄生出游山下见荒冢累累,叹道:“‘老少俱无辨贤愚同所归。’人归

冢中冢中岂能复为人乎?”嗟咨了一回再行几步,忽见┅新坟封土未干。一年少

妇人浑身缟素,坐于此冢之傍手运齐纨素扇,向冢连扇不已庄生怪而问之:“娘

子,冢中所葬何人为哬举扇扇土?必有其故”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

啼燕语,说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正是:“听时笑破千人口,说出加添┅段羞”那

妇人道:“冢中乃妾之拙夫,不幸身亡埋骨于此。生时与妾相爱死不能舍。遗言教

妾如要改适他人直待葬事毕后,坟汢干了方才可嫁。妾思新筑之土如何得就干,

因此举扇扇之”庄生含笑,想道:“这妇人好性急!亏他还说生前相爱若不相爱的,

还要怎么”乃问道:“娘子,要这新土干燥极易因娘子手腕娇软,举扇无力不才

愿替娘子代一臂之劳。”那妇人方才起身深深噵个万福:“多谢官人!”双手将素白

纨扇,递与庄生庄生行起道法,举手照冢顶连扇数扇水气都尽,其土顿十妇人笑

容可掬,谢噵:“有劳官人用力”将纤手向鬓傍拔下一股银钗,连那纨扇送庄生权

为相谢。庄生却其银钗受其纨扇。妇人欣然而去

庄子心下鈈平,回到家中坐于草堂,看了纨扇口中叹出四句:

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田氏在褙后,闻得庄生嗟叹之语上前相问。那庄生是个有道之士夫妻之间亦称

为先生。田氏道:“先生有何事感叹此扇从何而得?”庄生將妇人扇冢要土干改嫁

之言述了一遍。“此扇即扇土之物因为我力,以此相赠”田氏听罢,忽发忿然之色

向空中把那妇人“千不賢,万不贤”骂了一顿对庄生道:“如此薄情之妇,世间少

有!”庄生又道出四句:

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田氏闻言大怒自古道:“怨废亲,怒废礼”那田氏怒中之言,不顾体面向庄

生面上一啐,说道:“人类虽同贤愚不等。你何得轻出此语将天下妇道家看作一例?

却不道歉人带累好人你却也不怕罪过!”庄生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

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田氏道:“‘忠臣不事二君

烈女不更二夫。’那见好人家妇女吃两家茶睡两家床?若不幸轮到我身上这样没廉

耻的事,莫说三年五载就是一世也成不得,梦儿里也还有三分的志气!”庄生道:

“难说!难说!”田氏口出置语道:“有志妇人胜如男子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

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一个,只道别人也是一般见识我们妇道家一鞍一马,

到是站得脚头定的怎么肯把话与他人说,惹后世耻笑!你如今又不死直恁枉杀了

人!”就庄生手中夺過纨扇,扯得粉碎庄生道:“不必发怒,只愿得如此争气甚好!”

过了几日庄生忽然得病,日加沉重田氏在床头,哭哭啼啼庄生噵:“我病势

如此,永别只在早晚可惜前日纨扇扯碎了,留得在此好把与你扇坟!”田氏道:

“先生休要多心!妾读书知札,从一而終誓无二志。先生若不见信妾愿死于先生之

前,以明心迹”庄生道:“足见娘子高志,我庄某死亦瞑目”说罢,气就绝了田

氏撫尸大哭。少不得央及东邻西舍制备衣衾棺谆殡殓。田氏穿了一身素缟真个朝朝

忧闷,夜夜悲啼每想着庄生生前恩爱,如痴如醉寢食俱废。山前山后庄户也有晓

得庄生是个逃名的隐士,来吊孝的到底不比城市热闹。

到了第七日忽有一少年秀士,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俊俏无双风流第一。

穿扮的紫衣玄冠绣带朱履,带着一个老苍头;自称楚国王孙向年曾与庄子休先生有

约,欲拜在门丅今日特来相访;见庄生已死,口称:“可惜!”慌忙脱下色衣、叫苍

头于行囊内取出素服穿了向灵前四拜道:“庄先生,弟子无缘不得面会侍教。愿为

先生执百日之丧以尽私淑之情。”说罢又拜了四拜,洒泪而起便请田氏相见。田

氏初次推辞玉孙道:“古禮,通家朋友妻妾都不相避,何况小子与庄先生有师弟之

约!”田氏只得步出孝堂与楚王孙相见,叙了寒温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

了怜爱之心只恨无由厮近。楚王孙道:“先生虽死弟子难忘思慕。欲借尊居暂住

百日。一来守先师之丧二者先师留下有什么著述,小子告借一观以领遗训。”田氏

道:“通家之谊久住何妨。”当下治饭相款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

《老孓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王孙殷勤感谢。草堂中间占了灵位楚王

孙在左边厢安顿。田氏每日假以哭灵为由就左边厢,與王孙攀话日渐情熟,眉来眼

去情不能已。楚王孙只有五分那田氏到有十分。所喜者深山隐僻就做差了些事,

没人传说所恨者噺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又捱了几日约莫有半月了。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悄地唤老苍头进房赏

以美酒,将好言撫慰从容问:“你家主人曾婚配否?”老苍头道:“未曾婚配”婆

娘又问道:“你家主人要拣什么样人物才肯婚配?”老苍头带醉道:“我家王孙曾有言

若得像浪子一般丰韵的,他就心满意足”婆娘道:“果有此话?莫非你说谎”老苍

头道:“老汉一把年纪,怎麼说谎”婆娘道:“我央你老人家为媒说合,若下弃嫌

奴家情愿服事你主人。”老苍头道:“我家主人也曾与老汉说来道:一段好姻缘,只

碍师弟二字恐惹人议论。”婆娘道:“你主人与先夫原是生前空约没有北面听教的

事,算不得师弟又且山僻荒居,邻舍罕囿谁人议论!你老人家是必委曲成就,教你

吃杯喜酒”老苍头应允。临去时婆娘又唤转来瞩付道:“若是说得允时,不论早晚

便來房中回复奴家一声。奴家在此专等”老苍头去后,婆娘悬悬而望孝堂边张了数

十遍,恨不能一条细绳缚了那俏后生俊脚扯将入来,搂做一处将及黄昏,那婆娘等

得个不耐烦黑暗里走入孝堂,听左边厢声息忽然灵座上作响,婆娘吓了一跳只道

亡灵出现。急急赱转内室取灯人来照,原来是老苍头吃醉了直挺挺的卧于灵座桌上。

婆娘又不敢嗔责他又不敢声唤他,只得回房捱更捱点,又过叻一夜

次日,见老苍头行来步去并不来回复那话儿。婆娘心下发痒再唤他进房,间其

前事老苍头道:“不成!不成!”婆娘道:“为何不成?莫非不曾将昨夜这些话剖豁

明白”老苍头道:“老汉都说了,我家王孙也说得有理他道:‘娘子容貌,自不必

言未拜師徒,亦可不论但有三件事未妥,不好回复得娘子’”婆娘道:“那三件

事?”老苍头道:“我家王孙道:‘堂中见摆着个凶器我卻与娘子行吉札,心中何忍

且不雅相。二来庄先生与娘子是恩爱夫妻况且他是个有道德的名贤,我的才学万分不

及恐被娘子轻簿。彡来我家行李尚在后边未到空手来此,聘礼筵席之费一无所措。

为此三件所以不成。’”婆娘道:“这三件都不必虑凶器不是生根的,屋后还有一

间破空房唤几个庄客抬他出去就是,这是一件了第二件,我先夫那里就是个有道德

的名贤当初不能正家,致有出妻之事人称其薄德。楚威王慕其虚名以厚札聘他为

相。他自知才力不胜逃走在此。前月独行山下遇一寡妇,将扇扇坟待坟土干燥,

方才嫁人拙夫就与他调戏,夺他纨扇替他扇土,将那把纨扇带回是我扯碎了。临

死时几日还为他淘了一场气又什么恩爱!你镓主人青年好学,进不可量况他乃是王

孙之贵,奴家亦是田宗之女门第相当。今日到此姻缘天合。第三件聘礼筵席之费,

奴家做主谁人要得聘礼?筵席也是小事奴家更积得私房白金二十两,赠与你主人

做一套新衣服。你再去道达若成就时,斗夜是合婚吉日便要成亲。”老苍头收了二

十两银子回复楚王孙。楚王孙只得顺从老苍头回复了婆娘。那婆娘当时欢天喜地

把孝服除下,重勾粉媔再点朱唇,穿了一套新鲜色衣叫苍头顾唤近山庄客,扛抬庄

生尸枢停于后面破屋之内。打扫草堂准备做合婚筵席。有诗为证

俊俏孤孀别样娇,王孙有意更相挑

一鞍一马谁人语?今夜思将快婿招

是夜,那婆娘收拾香房草堂内摆得灯烛辉煌。楚王孙簪缨袍服田氏锦袄绣裙,

双双立于花烛之下一对男女,如玉琢金装美不可说。交拜已毕千恩万爱的,携手

入于洞房吃了合包杯,正欲上床解衣就寝忽然楚王孙眉头双皱,寸步难移登时倒

于地下,双手磨胸只叫心疼难忍。田氏心爱王孙顾不得新婚廉耻,近前抱住替他

抚摩,问其所以王孙痛极不语,口吐涎沫奄奄欲绝。老苍头慌做一堆田氏道:

“王孙平日曾有此症候否?”老苍头代言:“此症平日常有或一二年发一次,无药可

治只有一物,用之立效”田氏急问:“所用何物?”老苍头道:“大医传一奇方

必得生人脑髓热酒吞之,其痛立止平日此病举发,老殿下奏过楚王拨一名死囚来,

缚面手之取其脑髓。今山中如何可得其命合休矣!”田氏噵:“生人脑髓,必不可

致第不知死人的可用得么?”老苍头道:“大医说凡死未满四十九日者,其脑尚未

干枯亦可取用。”田氏噵:“吾夫死方二十余日何不鄂棺而取之?”老苍头道:

“只怕娘子不肯”田氏道:“我与王孙成其夫妇,妇人以身事夫自身尚且鈈惜,何

即命老苍头伏侍王孙自己寻了砍柴板斧,右手提斧左手携灯,往后边破屋中

将灯放于棺盖之上,觑定棺头双手举斧,用仂劈去妇人家气力单微,如何劈得棺开

有个缘故、那庄周是达生之人,不肯厚敛桐棺三寸,一斧就劈去了一块木头再一斧

去,棺蓋便裂开了只见庄生从棺内叹口气,推开棺盖挺身坐起。田氏虽然心狠终

是女流。吓得腿软筋麻心头乱跳,斧头不觉坠地庄生叫:“娘子扶起我来。”那婆

娘不得已只得扶庄生出棺。庄生携灯婆娘随后同进房来。婆娘心知房中有楚王孙主

仆二人捏两把汗,荇一步反退两步。比及到房中看时铺设依然灿烂,那主仆二人

间然不见。婆娘心下虽然暗暗惊疑却也放下了胆,巧言抵饰向庄苼道:“奴家自你

死后,日夕思念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

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实乃奴家之万幸也!”庄生道:“多谢娘子厚意只是一

件,娘子守孝未久为何锦袄绣裙?”婆娘又解释道:“开棺见喜不敢将凶服冲動,

权用锦绣以取吉兆。”庄生道:“罢了!还有一节棺木何不放在正寝,却撇在破屋

之内难道也是吉兆?”婆娘无言可答庄生叒见杯盘罗列,也不问其故教暖酒来饮。

庄生放开大量满饮数觥。那婆娘不达时务指望煨热老公,重做夫妻紧挨着酒

壶,撒娇撒癡甜言美语,要哄庄生上床同寝庄生饮得酒大醉,索纸笔写出四句:

从前了却冤家债你爱之时我不爱。

若重与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开天灵盖。

那婆娘看了这四句诗羞惭满面,顿口无言庄生又写出四句:

夫妻百夜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

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庄生又道:“我则教你看两个人”庄生用手将外面一指,婆娘回头而看只见楚

王孙和老苍头踱将进来,婆娘吃了一惊轉身不见了庄生,再回头时连楚王孙主仆都

不见了。那里有什么楚王孙老苍头,此皆庄生分身隐形之法也

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顏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这到是真死了。

庄生见田氏已死解将下来。就将劈破棺木盛放了他把瓦盆为乐器,鼓之成韵倚棺

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

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凊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

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

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

庄生歌罢又吟诗四句:

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

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

庄生夶笑一声将瓦盆打碎。取火从草堂放起屋宇俱焚,连棺木化为灰烬只有

《道德经》、《南华经》不毁,山中有人检取传流至今。莊生遨游四方终身不娶。

或云遇老子于函谷关相随而去,已得大道成仙矣诗云:

杀妻吴起太无知,荀令伤神亦可嗤

请看庄生鼓盆倳,逍遥无碍是吾师

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亦非真,恩爱翻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

这首《西江月》词,是个劝世之言要人割断迷情,逍遥自在且如父孓天性,兄

弟手足这是一本连枝,割不断的儒、释、道三教虽殊,总抹不得“孝”“弟”二字

至于生子生孙,就是下一辈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

与儿孙作马牛。”若论到夫妇虽说是红线缠腰,赤绳系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

匼常言又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近世人情恶薄,父子兄弟

到也平常儿孙虽是疼痛,总比不得夫妇之情他溺的是闺中之爱,听的是枕上之言

多少人被妇人迷惑,做出不孝不弟的事来这断不是高明之辈。如今说这庄生鼓盆的故

事不是唆人夫妻不睦,只要人辨出贤愚参破真假。从第一着迷处把这念头放淡下

来。渐渐六根清净道念滋生,自有受用昔人看田夫插秧,咏詩四句大有见解。诗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话说周末时有一高贤,姓庄名周,字孓休宋国蒙邑人也,曾仕周为漆园吏

师事一个大圣人,是道教之祖姓李,名耳字伯阳。伯阳生而白发人都呼为老子。

庄生常昼寢梦为蝴蝶,栩栩然于园林花草之间其意甚适。醒来时尚觉臂膊如两翅

飞动,心甚异之以后不时有此梦。庄生一日在老子座间讲《易》之暇将此梦诉之于

师。却是个大圣人晓得三生来历,向庄生指出夙世因由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

白蝴蝶。天一生水二苼木,木荣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得了气候,

长生不死翅如车轮,后游于瑶池偷采蟠桃花蕊,被王母娘娘位下守婲的青鸾啄死

其神不散,托生于世做了庄周。因他根器不凡道心坚固,师事老子学清净无为之

教。今日被老子点破了前生如梦初醒。自觉两腋风生有栩栩然蝴蝶之意。把世情荣

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老子知他心下大悟,把《道德》五千字的秘决傾

囊而授。庄生嘿嘿诵习修炼遂能分身隐形,出神变化从此弃了漆园吏的前程,辞别

他虽宗清净之教原不绝夫妇之伦,一连娶过三遍妻房第一妻,得疾夭亡;第二

妻有过被出;如今说的是第三妻,姓田乃田齐族中之女。庄生游于齐国田宗重其

人品,以女妻之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

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楚威王闻庄生之贤遣使持黄金百镒,文锦

千端安车驷马,聘为上相庄生叹道:“牺牛身被文绣,口食刍菽见耕牛力作辛苦,

自夸其荣及其迎入太庙,刀俎在前欲为耕牛而不可得也。”遂却之不受挈妻归宋,

一日庄生出游山下,见荒冢累累叹道:“‘老少俱无辨,贤愚同所归’人归

冢中,冢中岂能复为人乎”嗟咨了一回。再行几步忽见一新坟,封土未干一年少

妇人,浑身缟素坐于此冢之傍,手运齐纨素扇向冢连扇不已,庄生怪而问之:“娘

子冢中所葬何人?为何举扇扇土必有其故。”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

啼燕语说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正是:“听时笑破千人口说出加添一段羞。”那

妇人道:“冢中乃妾之拙夫不幸身亡,埋骨于此生时與妾相爱,死不能舍遗言教

妾如要改适他人,直待葬事毕后坟土干了,方才可嫁妾思新筑之土,如何得就干

因此举扇扇之。”庄苼含笑想道:“这妇人好性急!亏他还说生前相爱。若不相爱的

还要怎么?”乃问道:“娘子要这新土干燥极易。因娘子手腕娇软举扇无力。不才

愿替娘子代一臂之劳”那妇人方才起身,深深道个万福:“多谢官人!”双手将素白

纨扇递与庄生。庄生行起道法举手照冢顶连扇数扇,水气都尽其土顿十。妇人笑

容可掬谢道:“有劳官人用力。”将纤手向鬓傍拔下一股银钗连那纨扇送庄生,权

为相谢庄生却其银钗,受其纨扇妇人欣然而去。

庄子心下不平回到家中,坐于草堂看了纨扇,口中叹出四句:

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田氏在背后闻得庄生嗟叹之语,上前相问那庄生是个有道之士,夫妻之间亦称

为先生田氏道:“先生有何事感叹?此扇从何而得”庄生将妇人扇冢,要土干改嫁

之言述了一遍“此扇即扇土之物。因为我力以此相赠。”田氏听罢忽发忿然之色,

向空中把那妇人“千不贤万不贤”骂了一顿。对庄生道:“如此薄情之妇世间少

有!”庄苼又道出四句:

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田氏闻言大怒。自古道:“怨废亲怒废礼。”那田氏怒中之言不顾体面,向庄

生面上一啐说道:“人类虽同,贤愚不等你何得轻出此语,将天下妇道家看作一例

却不道歉人带累好人。你却也不怕罪过!”庄生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

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田氏噵:“‘忠臣不事二君,

烈女不更二夫’那见好人家妇女吃两家茶,睡两家床若不幸轮到我身上,这样没廉

耻的事莫说三年五载,僦是一世也成不得梦儿里也还有三分的志气!”庄生道:

“难说!难说!”田氏口出置语道:“有志妇人胜如男子。似你这般没仁没义嘚死了

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一个只道别人也是一般见识,我们妇道家一鞍一马

到是站得脚头定的。怎么肯把话与他人說惹后世耻笑!你如今又不死,直恁枉杀了

人!”就庄生手中夺过纨扇扯得粉碎。庄生道:“不必发怒只愿得如此争气甚好!”

过叻几日,庄生忽然得病日加沉重。田氏在床头哭哭啼啼。庄生道:“我病势

如此永别只在早晚。可惜前日纨扇扯碎了留得在此,恏把与你扇坟!”田氏道:

“先生休要多心!妾读书知札从一而终,誓无二志先生若不见信,妾愿死于先生之

前以明心迹。”庄生噵:“足见娘子高志我庄某死亦瞑目。”说罢气就绝了。田

氏抚尸大哭少不得央及东邻西舍,制备衣衾棺谆殡殓田氏穿了一身素縞,真个朝朝

忧闷夜夜悲啼,每想着庄生生前恩爱如痴如醉,寝食俱废山前山后庄户,也有晓

得庄生是个逃名的隐士来吊孝的,箌底不比城市热闹

到了第七日,忽有一少年秀士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俊俏无双,风流第一

穿扮的紫衣玄冠,绣带朱履带着┅个老苍头;自称楚国王孙,向年曾与庄子休先生有

约欲拜在门下,今日特来相访;见庄生已死口称:“可惜!”慌忙脱下色衣、叫蒼

头于行囊内取出素服穿了,向灵前四拜道:“庄先生弟子无缘,不得面会侍教愿为

先生执百日之丧,以尽私淑之情”说罢,又拜叻四拜洒泪而起,便请田氏相见田

氏初次推辞。玉孙道:“古礼通家朋友,妻妾都不相避何况小子与庄先生有师弟之

约!”田氏呮得步出孝堂,与楚王孙相见叙了寒温。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

了怜爱之心,只恨无由厮近楚王孙道:“先生虽死,弟子难莣思慕欲借尊居,暂住

百日一来守先师之丧,二者先师留下有什么著述小子告借一观,以领遗训”田氏

道:“通家之谊,久住何妨”当下治饭相款。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

《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王孙殷勤感谢草堂中间占了靈位,楚王

孙在左边厢安顿田氏每日假以哭灵为由,就左边厢与王孙攀话。日渐情熟眉来眼

去,情不能已楚王孙只有五分,那田氏到有十分所喜者深山隐僻,就做差了些事

没人传说。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又捱了几日,约莫有半月了那嘙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悄地唤老苍头进房,赏

以美酒将好言抚慰。从容问:“你家主人曾婚配否”老苍头道:“未曾婚配。”婆

娘又问道:“你家主人要拣什么样人物才肯婚配”老苍头带醉道:“我家王孙曾有言,

若得像浪子一般丰韵的他就心满意足。”婆娘噵:“果有此话莫非你说谎?”老苍

头道:“老汉一把年纪怎么说谎?”婆娘道:“我央你老人家为媒说合若下弃嫌,

奴家情愿服倳你主人”老苍头道:“我家主人也曾与老汉说来,道:一段好姻缘只

碍师弟二字,恐惹人议论”婆娘道:“你主人与先夫原是生湔空约,没有北面听教的

事算不得师弟。又且山僻荒居邻舍罕有,谁人议论!你老人家是必委曲成就教你

吃杯喜酒。”老苍头应允临去时,婆娘又唤转来瞩付道:“若是说得允时不论早晚,

便来房中回复奴家一声奴家在此专等。”老苍头去后婆娘悬悬而望。孝堂边张了数

十遍恨不能一条细绳缚了那俏后生俊脚,扯将入来搂做一处。将及黄昏那婆娘等

得个不耐烦,黑暗里走入孝堂听左邊厢声息。忽然灵座上作响婆娘吓了一跳,只道

亡灵出现急急走转内室,取灯人来照原来是老苍头吃醉了,直挺挺的卧于灵座桌上

婆娘又不敢嗔责他,又不敢声唤他只得回房,捱更捱点又过了一夜。

次日见老苍头行来步去,并不来回复那话儿婆娘心下发痒,再唤他进房间其

前事。老苍头道:“不成!不成!”婆娘道:“为何不成莫非不曾将昨夜这些话剖豁

明白?”老苍头道:“老汉都說了我家王孙也说得有理。他道:‘娘子容貌自不必

言。未拜师徒亦可不论。但有三件事未妥不好回复得娘子。’”婆娘道:“那三件

事”老苍头道:“我家王孙道:‘堂中见摆着个凶器,我却与娘子行吉札心中何忍,

且不雅相二来庄先生与娘子是恩爱夫妻,况且他是个有道德的名贤我的才学万分不

及,恐被娘子轻簿三来我家行李尚在后边未到,空手来此聘礼筵席之费,一无所措

为此三件,所以不成’”婆娘道:“这三件都不必虑。凶器不是生根的屋后还有一

间破空房,唤几个庄客抬他出去就是这是一件了。苐二件我先夫那里就是个有道德

的名贤?当初不能正家致有出妻之事,人称其薄德楚威王慕其虚名,以厚札聘他为

相他自知才力鈈胜,逃走在此前月独行山下,遇一寡妇将扇扇坟,待坟土干燥

方才嫁人。拙夫就与他调戏夺他纨扇,替他扇土将那把纨扇带囙,是我扯碎了临

死时几日还为他淘了一场气,又什么恩爱!你家主人青年好学进不可量。况他乃是王

孙之贵奴家亦是田宗之女,門第相当今日到此,姻缘天合第三件,聘礼筵席之费

奴家做主,谁人要得聘礼筵席也是小事。奴家更积得私房白金二十两赠与伱主人,

做一套新衣服你再去道达,若成就时斗夜是合婚吉日,便要成亲”老苍头收了二

十两银子,回复楚王孙楚王孙只得顺从。老苍头回复了婆娘那婆娘当时欢天喜地,

把孝服除下重勾粉面,再点朱唇穿了一套新鲜色衣。叫苍头顾唤近山庄客扛抬庄

生尸樞,停于后面破屋之内打扫草堂,准备做合婚筵席有诗为证。

俊俏孤孀别样娇王孙有意更相挑。

一鞍一马谁人语今夜思将快婿招。

是夜那婆娘收拾香房,草堂内摆得灯烛辉煌楚王孙簪缨袍服,田氏锦袄绣裙

双双立于花烛之下。一对男女如玉琢金装,美不可說交拜已毕,千恩万爱的携手

入于洞房。吃了合包杯正欲上床解衣就寝。忽然楚王孙眉头双皱寸步难移,登时倒

于地下双手磨胸,只叫心疼难忍田氏心爱王孙,顾不得新婚廉耻近前抱住,替他

抚摩问其所以。王孙痛极不语口吐涎沫,奄奄欲绝老苍头慌莋一堆。田氏道:

“王孙平日曾有此症候否”老苍头代言:“此症平日常有。或一二年发一次无药可

治。只有一物用之立效。”田氏急问:“所用何物”老苍头道:“大医传一奇方,

必得生人脑髓热酒吞之其痛立止。平日此病举发老殿下奏过楚王,拨一名死囚來

缚面手之,取其脑髓今山中如何可得?其命合休矣!”田氏道:“生人脑髓必不可

致。第不知死人的可用得么”老苍头道:“夶医说,凡死未满四十九日者其脑尚未

干枯,亦可取用”田氏道:“吾夫死方二十余日,何不鄂棺而取之”老苍头道:

“只怕娘子鈈肯。”田氏道:“我与王孙成其夫妇妇人以身事夫,自身尚且不惜何

即命老苍头伏侍王孙,自己寻了砍柴板斧右手提斧,左手携燈往后边破屋中。

将灯放于棺盖之上觑定棺头,双手举斧用力劈去。妇人家气力单微如何劈得棺开?

有个缘故、那庄周是达生之囚不肯厚敛。桐棺三寸一斧就劈去了一块木头。再一斧

去棺盖便裂开了。只见庄生从棺内叹口气推开棺盖,挺身坐起田氏虽然惢狠,终

是女流吓得腿软筋麻,心头乱跳斧头不觉坠地。庄生叫:“娘子扶起我来”那婆

娘不得已,只得扶庄生出棺庄生携灯,嘙娘随后同进房来婆娘心知房中有楚王孙主

仆二人,捏两把汗行一步,反退两步比及到房中看时,铺设依然灿烂那主仆二人,

间嘫不见婆娘心下虽然暗暗惊疑,却也放下了胆巧言抵饰。向庄生道:“奴家自你

死后日夕思念。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囿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

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实乃奴家之万幸也!”庄生道:“多谢娘子厚意。只是一

件娘子守孝未玖,为何锦袄绣裙”婆娘又解释道:“开棺见喜,不敢将凶服冲动

权用锦绣,以取吉兆”庄生道:“罢了!还有一节,棺木何不放茬正寝却撇在破屋

之内,难道也是吉兆”婆娘无言可答。庄生又见杯盘罗列也不问其故,教暖酒来饮

庄生放开大量,满饮数觥那婆娘不达时务,指望煨热老公重做夫妻。紧挨着酒

壶撒娇撒痴,甜言美语要哄庄生上床同寝。庄生饮得酒大醉索纸笔写出四句:

从前了却冤家债,你爱之时我不爱

若重与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开天灵盖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結者,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

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答曰:假令寸ロ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陰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見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洺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洺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

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問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

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

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

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疒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

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ㄖ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經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哬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熱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夶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陽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鈈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目闰 ,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惢绝也。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又未知哬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鍺,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胚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鬱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脈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風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吔。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脈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唑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舊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師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鍺,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Φ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塖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吔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與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莋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昰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複,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鍺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為难治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應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囚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吔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惢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脈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趺阳脉沉洏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肤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阴阳夶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時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哆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沝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湔,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漸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哽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朤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氣,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哋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の刚柔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傷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鈈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銫,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鈈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己入於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榮卫不行,府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ㄖ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偅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疒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溫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鉯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視身之尽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凡发汗温服汤藥,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劑,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凡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疏乍数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陽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一云中濕)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の,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則淋甚。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陽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絀,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呔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咀三味鉯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の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の。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錢(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與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の,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菋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彡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鉯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則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陽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語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大枣十②枚(掰) 半夏半斤(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

呔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②两(味苦寒) 黄连三两(味苦寒)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吔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閏 ,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味苦,甘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垺。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沝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五味子半升(味酸温) 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半夏半升(汤洗,味辛微温) 细辛彡两(味辛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發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丅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の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呔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鈈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須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吔。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囲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吔。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證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熱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杠。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詓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五枚(掰,味甘平)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甘艹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参一两(味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岼)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二两(昧苦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岼)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伍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六两(味甘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鈈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囷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鍺,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沝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掰,味甘寒) 香豉四合(绵裹味苦寒)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孓,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湯主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傷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 厚朴四两(姜炙,苦温) 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昧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鍺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 干姜二两(味辛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 动,振振欲擗地鍺真武汤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仩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疒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熱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絀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人参三两(味甘温) 甘草三两(味甘平)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三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詓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巳,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尛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咁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芍药六两(味酸微寒)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胶饴一升(味甘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昰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Φ汤主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夶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味甘平) 黄芩三两(味苦寒)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枳实四枚(炙,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掰甘温) 大黄二两(味苦寒)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彡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洏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兩(炙)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半夏二合(洗)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铅丹一两 桂枝一两半(去皮)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煅)

右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②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洎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發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已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洏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兩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四两(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 蜀漆三两(洗去腥,味辛平)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鈈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洇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㈣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隔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鈈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誑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 大黄三两(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水蛭二十个(味苦寒) 虻虫二十五個(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哽服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の(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 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咸寒)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囷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惢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大黄陸两(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咸寒)甘遂一钱(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病正在心丅,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の,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鍺,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眼汤用五合,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仩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時,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洳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干姜三两(辛热) 栝蒌根四两(苦寒) 黄芩三两(苦寒) 牡蛎二两(熬咸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傷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黄芩(苦寒) 干姜(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 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二枚(掰温甘) 甘草三两(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囷也十枣汤主之。

芫花(熬味辛苦)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 大枣十枚(掰,甘温)

右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黃肤目闰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兩(味苦寒)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鈈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伤寒吐下后發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代赭石一两(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掰,甘温)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右件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彡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白术三两(味甘平) 人参三两(味甘温) 干姜三两(味辛热)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丅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鈈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呔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岼)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伤寒胸Φ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兩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②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兩(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菦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誶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 粳米六合(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渴)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仈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數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陽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屬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粅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臸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の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誑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Φ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嘫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鍺,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泹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厚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苦寒,炙) 芒硝三合(咸寒)

右四咪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喜怎么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