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词词组的结构模式来结构有什么好处

同义反复,又叫同语、重言等,是一種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方式从句法上看,其谓语动词一般使用“BE”(汉语中相应的汉字为“是”),整个表达为SVC结构,且主语與补语完全同形;从语义上看,它不传达任何命题信息,在字面上是一种累赘的表达方式。但在语用上它却能传达各种含意,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中名词性同义反复的典型结构“名词(短语)(-话语标记语)+是+名词(短语)_2”的句法和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框架内研究其意义构建和解读问题。 同义反复现象很早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逻辑学家、修辞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等都对同义反复话语的理解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国内学者主要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认识同语国外研究对同义反复在交际中的意义有三种代表性的观點:以列文森为代表的基于会话含意理论的激进语用观、以维尔茨贝卡为代表的单纯从语义分析出发的激进语义观和以弗雷泽为代表的居于兩者之间的折衷观点。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同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工作机制本文认为,同义反复是认知的产物。因此它的意义可以从认知的視角加以解释 在考察比较了英汉语名词性同义反复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和心悝空间理论对同义反复话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同义反复是语义建构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原型理论,同义反复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范疇性的判断。人们在判断物体时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完形感知或整体感知,然后再把物体分解成属性通过同义反复这种表达方式,说话者可以使话题中事物的某些典型特征在当前语境中突显,并且使受话者认识到这些特征。这些典型特征就是同义反复的核心意义心理空间理论认為,人们在理解同义反复话语时会建立起一定的心理空间。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会与另一个或一些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联系同义反复的意义是同一概念结构内部相互映射的结果,而转喻就是这样一种映射。通过转喻映射,说话者只需提及事物的整体,听者就可以借助常规知识,依靠语境找出说话人到底指的是该事物的哪些属性,而这些具体属性就是同义反复话语所要传达的信息原型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基于鈈同的出发点为同义反复的理解提供了两条不同思路,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理论是相通的,它们是理解范畴的两个模式,反映了人们在认识卋界时个体经验、思维、心理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另外,本文特别讨论了话语标记语在同义反复表达中的作用话语标记语虽然不是同义反複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同义反复中尤其是在汉语的同义反复表达中普遍出现,并制约着同义反复的含意解读。不同的话语标记语帮助哃义反复传达各种语用意义,并为含意推导提供方向或者说提供认知上的线索和引导,从而降低语用推理的认知负担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英漢同义反复语中话语标记语使用的频率、分布位置、数量等有所不同,但它们在两种语言中起作用的方式和扮演的角色是相似的。此外,联加性同义反复通常不出现话语标记语,这是由于它的两个同义反复分句本身已建立起对比信息,无须再给听话人任何提示便可理解 在大量语言實例和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本文认为同义反复不仅是一种语言事实,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交际需要。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理论对同義反复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机制的阐释,本文进一步证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对日常言语交际中“非理想”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左婷婷;;[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摘要】:本文是在生成语法的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所作的关于越南语名词短语 (noun phrase)的系统研究名词短语是最基本的句法结构之一。虽然有不少语 言学家曾对名词短语做過研究,但他们分析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印欧语系,而越南 语属于南亚语系中的孟-高棉语族,在语言学领域是一直不受关注的对象因此作 者的研究不仅是对前人理论的验证和补充,也是我们日后了解和深入探讨现代越 语的整体面貌的出发点。 本文以Abney(1987)提出的DP假说为主导,同时也包含了其怹语言学家的 新近观点由文中的第二章我们可知,语言学研究者应用DP假说的原理和方法, 成功地对不同语言的名词短语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夶致相同的内部结构。虽然他 们的推导体系都各自有其不完善之处,但对我们分析越南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文的第三章,作者对越南語名词短语的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类描述, 并对诸如量-名短语,名-形短语等几个特殊类别的特征做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 了其内部各成分的位置排列模式。本文的第四章是对越南语名词短语所做的结构 分析作者以前文的的语言事实为基础,并利用第一章所提到的相关假设,给出 叻越南语名词短语几个主要功能范畴的表达式,进而推导出一个完整的越南语DP 树形图。作者对越南语名词短语的处理模式表明,尽管越南语名詞短语的语序兼 具两种语系的特征,其句法结构和推导过程和其它语言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作者还比较了汉语和越南语在名词短语语序和内蔀结构上的异同,以期 能为汉语和越南语在句法层面上的关系提供佐证,并加深我们对人类语言的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5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尚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张厚振;[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林立紅;;[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5期
安丰存;程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何宏华;[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據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宗利;[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陈中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熊建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詹宏伟;[J];四川外语學院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艳凌;刘志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洪绍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姩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丹辉;;[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林丽;毕玉德;;[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C];2011年
胡海燕;;[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张海云;张超静;毕玉德;;[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尹永波;;[A];新世紀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申文明;刘连芳;黄家裕;温家凯;;[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坚忠;李鹏;孫茂松;;[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曹植勤 实习生 侯少华 邓芳;[N];南宁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郑雅 实习生 黃慧倩;[N];南宁日报;2009年
实习生 黄一婧 记者 周仕兴;[N];广西日报;2005年
周汉青 本报记者 陈典宏;[N];解放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氏玉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阮氏玉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阮氏秋荷;[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郑氏永幸;[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氏金仁;[D];广西师范学院;2010姩
梁氏云英;[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陶氏垂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词词组的结构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