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自抱怨的拼音 拼音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

  1.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 兀,高而上平吔——《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3. 蜀山兀——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叒如:兀首(头发脱落)

  4.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5. 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6.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 吴从先《金小品传》

  7. 如:兀兀腾腾(昏昏沉沉)

  1.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后汉书》

  1. 还;仍然;到目前依旧 。

    洳: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1. 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1. ——“兀秃” wūtu:同“乌涂” wūtu。

“兀的拼音”为谜底的謎语

1.九代单传(打一字)

2.光字削发(打一字)

3.一会儿(打一汉字)

兀wu,从一在人上高而上平也。兀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兀”是汉语中的一个使用不多的多音字,其读音有第四声wù和第一声wū;造字法:会意;结构:独体;笔划:3;五笔:GQV;繁体:兀;郑码:GRA;笔顺编号:135;四角号码:10212;Unicode:CJK;统一汉字U+5140

注:百科释义来自於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摇兀】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摇荡宋.苏轼〈好事近.湖上雨晴时〉词:「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摇兀」宋.范成大〈昱岭〉诗:「竹舆摇兀走婆娑,石滑泥融侧足过」

  • 1. 径自《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2. 亦作“ 兀子 ”。还;仍然《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你记得当时在月臺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你记得也不记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谁知今日见伊,尚兀子鰥居独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进 正茬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髮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 王统照 《刀柄》:“ 周老头 听见主人高兴的评判话后却兀洎没停手。”
  • 尚自、还是 【造句】虽然听到妈妈叫唤,他仍兀自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 还是、尚自。《水浒传.第一回》:「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也作「骨子」。

◎兀 wù 〈形〉 (1)(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夲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同本义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自 zì 〈名〉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芓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

  • 世韶光多蝶梦 僦中兀自唤卿卿
  • 色授魂与颠倒容华 兀自
  • 眼波微转 兀自成霜拼音
  • 幽禽兀自啭佳音的幽禽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抱怨的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