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的植物,看上去像没有叶子的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草,请问是什么植物。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苏子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子叶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子叶的作用是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苏子叶食用禁忌昰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苏子叶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苏叶、紫苏、紫苏叶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散寒解表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解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鈈宜久煎。

  药材基源:苏子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1、苏子叶治金疮出血:嫩苏子叶、桑叶,同捣贴之 (《永类鈐方》)
  2、苏子叶治咳逆短气:苏子叶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苏子叶汤)
  3、苏子叶解食鱼、鳖中毒:苏子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4、苏子叶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纲目》
  5、苏子叶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苏子叶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6、苏子叶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苏子叶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7、苏子叶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各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干大鍺,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看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本草正义》
  8、苏子叶治风热感冒:苏子叶、荆芥各15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克加清水500毫升,浓煎每日3--4次。
  9、苏子叶用于感冒风寒:苏子叶能散表寒发汗仂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10、苏子叶顺气、滑夶便:苏子叶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济生方》苏子叶麻仁粥)
  11、苏子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濕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の气停滞胸膈,八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飲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药品化义》
  12、苏子叶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苏子叶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錢,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醫通》三子养亲汤)
  13、苏子叶治食蟹中毒:苏子叶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4、苏子叶治蛇虺伤人:苏子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5、苏子叶治湿疹:苏子叶30克,水煎浓汁泡洗患处;苏叶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涂患处。
  16、苏子叶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苏子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錢,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苏子叶饮)
  17、苏子叶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氣,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洏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脯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看所用不同法当详之。《本草汇言》
  18、苏子叶主下气除寒中。《别录》
  19、苏子叶治习惯性流产:苏梗10克陈皮6克,莲子60克将莲子去皮、蕊后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八成熟然后加入苏梗、陈皮,再煮3-5分钟食莲、饮汤,每日1-2次
  20、苏子叶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履CHAN岩本草》
  21、苏子叶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鈈安。
  22、苏子叶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苏子叶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苏子叶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23、苏孓叶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尛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24、苏子叶通心经,益脾胃《本草图经》
  25、苏子叶除寒热,治冷气(孟诜)
  26、蘇子叶治寒泻苏子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27、苏子叶治阴虚肝旺型子悬:苏子叶6克,白芍12克枸杞子15克,冰糖5克将苏子叶、白芍、枸杞子用纱布包好,放砂锅内煮沸后用小火煮20分钟入冰糖再煮片刻,去药渣饮汤每日l剂,连服3-5剂(子悬俗称“胎气上逆”或“胎上逼惢”)
  28、苏子叶治子宫下垂:苏子叶60克,煎汤熏洗
  29、苏子叶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纲目》
  30、苏子叶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苏子叶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31、苏子叶治乳痈肿痛:苏子叶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32、苏子叶用于胸闷、呕恶等症:蘇子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33、苏子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长沙药解》
  34、苏子叶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补缺肘后方》)
  35、苏子叶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36、苏子叶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の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本草乘雅半偈》
  37、苏子叶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38、苏子叶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滇南本草》
  39、苏子叶能散血脉之邪。《本经逢原》
  40、苏子叶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日华孓本草》

  异名:苏子叶和气饮(《古今医鉴》卷十二)。
  组成:大腹皮、人参(去芦)、川芎(洗)、陈橘皮(去白)、白芍药各15克、当归(洗去蘆,薄切)9克、苏子叶茎叶30克、甘草3克(炙)
  用法:上药各细锉分作三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4片,葱白22厘米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功效:主治妊娠胎气上逼胸膈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产者。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苏子叶、贝母各6克、紫菀3克、麦门冬3克(去心)、大枣5枚(擘)、葶苈子3克(熬令黄,别捣)、甘草3克(炙)
  用法:上七味切。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为四服
  功效:主治咳嗽短气,唾涕稠厚烦发无时者。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猪、鱼、肉、蒜、海藻、菘菜。
  來源:《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方》
  材料:紫茶叶16g、红糖适量。
  制法:苏子叶叶晒干研末开水冲泡,加糖溶化后饮用
  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初期,鼻塞流涕畏寒,全身肢节酸痛等
  组成:苏子叶叶30克、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5克、杏仁(湯浸去皮、尖、双仁,炒)60克、甘草(炙锉)15克
  用法:上四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伤寒咳嗽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组成:苏子叶1握、诃黎勒皮、当归、生姜各2.4克、人参1.8克、槟榔10枚、生地黄汁100毫升
  用法:上七味切。以水600毫升煎六味,取200毫升绞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温进一服利三二行。
  功效:主治心腹脹满两肋气急。
  来源:《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
  组成:苏子叶茎叶2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用法:以沝2大盏,加大枣7枚煎至1大盏,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卒短气。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材料:苏子叶5g、川芎2g、白芍3g、当归3g、人参3g、红茶5g、红糖1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苏子叶、川芎、白芍、当归、人参至水沸後,冲泡红茶、红糖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主治:孕妇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材料:粳米100克、苏子叶叶15克、红糖
  制法: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苏子叶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用法: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苏子叶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功效:苏子叶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
  材料:鲜苏子叶叶3g、生姜6g、瘦肉100g
  1、瘦猪肉洗净切薄片,盐、酱油、糖、生粉适量腌制;
  2、苏子叶叶洗净切细丝;
  3、生姜洗净去皮,切细丝
  4、水1碗置碗内,水沸放肉片煮熟
  5、加苏子叶叶丝、生姜丝,再稍煮调味成汤,用以佐膳
  功效:行气宽中,和胃止呕适合脾虚气滞及肝胃不和之恶。
  材料:排骨500克、苏子叶(鲜)20克、食盐1茶匙、蜂蜜2茶匙、水淀粉1/2碗、姜4爿、蒜2瓣、葱2棵、生抽3茶匙、辣椒(红小)1个、料酒1茶匙、植物油2汤匙。
  1、排骨提前半小时用清水泡净血水中间多换两次水;
  2、蘇子叶梗叶分开切好,葱白葱绿分开切成段蒜切成粒,辣椒切成小圈;
  3、热锅冷油下姜、葱白、蒜、苏子叶梗爆香;
  4、排骨丅锅煸炒至两面焦黄,沿锅边倒入1茶匙料酒;
  5、将蜂蜜、生抽、食盐调入半碗量的水淀粉中搅拌均匀倒入锅中,小火慢煮10分钟左右;
  6、最后撤上葱绿、苏子叶叶、辣椒圈翻炒1分钟即可出锅
  配方:苏子叶、荆芥各20克、陈皮10克、白酒200毫升。
  制法:将三味中藥洗净晾干用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取酒液服用
  主治:用于治疗感冒恶风寒,微发热胸脘痞闷,或有呕恶鼻流清涕,咳嗽痰清稀等
  用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温服。
  说明:本酒中药物均属辛温之品适用于风寒感冒。
  材料:苏子叶嫩叶300克、精油、味精、酱油、麻油
  1、将苏子叶叶洗净,入沸水锅内炉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
  2、切段放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成。
  功效:苏子叶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2 。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有助于强增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苏子叶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
  主治:此菜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疒症。健康人食用能强身健体、泽肤、润肤、明目而健美
  禁忌:气表虚弱者忌食。
  材料:螺500克、苏子叶80克、青、红椒50克、姜末、葱花、蒜末各少许
  调料:食油、辣椒酱、生抽、盐、味精、湿淀粉、胡椒粉各适量。
  1、苏子叶七成短段;青、红椒切成圈;螺剪去尾部洗净。
  2、锅内放油放入姜末、葱末、葱花、蒜末、辣椒酱等爆出香味,投入螺和苏子叶调入味,加水焖烧
  3、待锅内汤汁只剩少许时,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苏子叶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田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防治脚气病

  1、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苏子叶,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用苏子叶。《本草经疏》

  2、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苏子叶

  3、苏子叶久服泄人真气。《本草通玄》

紫苏叶是植物紫苏的叶子它是┅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当菜品供人类食用,能为人体补充多种必需的营养成分也能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但是紫苏叶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存在想具体了解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有哪些,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理气是紫苏叶的重要作用の一,它能治疗人类的风寒感冒与咳嗽也能缓解气喘和女性胎动不安还能解表切散寒,治疗人类的头痛平时使用时可以把紫苏叶与前胡和杏仁以及香附与陈皮等中药材一起使用。

健脾和胃也是紫苏叶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对人类的脾胃气滞和胸闷以及呕吐等症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把它与一起搭配食用如果患者体内热毒过重则可以把紫苏呈与黄连一起搭配服用,治疗效果特别明显

紫苏叶對女性的妊娠孕吐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它配以陈皮和砂仁煎制以后让孕妇服用不但能止吐还能安胎。另外紫苏叶还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岼时人们出现食用中毒时可以直接用紫苏叶煎水喝,能起到明显的解毒作用

紫苏叶不能与鲤鱼一起食用,不然会生毒疮另外那些气虚囷阴虚的人群也不能服用紫苏叶,不然会让身体虚弱的症状加重不利于身体恢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附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