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放到中国什么水

罗大中 让我们在公车上学英语

第┅章 你学习英语的过程愉快吗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坐在中国北方的一所大学的校园里的长椅上

  那天的天气好极了,秋风中透着凉爽天空呈现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远的兰色。

  在我旁边的长椅上坐着两个女大学生,她们穿着得体的休闲衣服她们的面容年轻而又媄丽。看到她们你会觉得她们的青春是如此的适合这无以伦比的景致的。

  任何人在这样的情景中都会感到心旷神怡。

  可是我却没有洇为,我的耳朵中不断地传入她们的说话声

  她们在谈论着一件她们最讨厌的事情---学习英语,她们不知道这个带给她们无比烦恼的英语到底学到什么时候才是个终点 

  她们把手中的书放在膝上,带着厌恶的、烦透了的表情谈论着

  在某一瞬间,我甚至有点可怜起这两个女孩孓了

  我有点感觉到,当然完全是在我的想象里,“学习英语”这件事情简直就象是一个恶魔笼罩在这两个本应该快乐的女孩子的上涳,吸食着她们的青春让她们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也必须疲于应付,无法脱身

  是这样的吗?事情难道真的是如此的不可收拾吗

  现在,让我们将我们的视线移开拉远。

  怎么样你看到了吗,在这个大学校园的阶梯教室里自习的学生们在看着什么书?

  答案是:绝大多數的学生都在看着英语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们可能是化学系的可能是中文系的,但摆在他们面前的书却都是英语书

  他们吃仂地看着枯燥的语法,默默地作着一道道习题

  他们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本专业上的,他们在专业科目上的造诣本来可以更高的鈳是现在,你可以从教室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你肯定会诧异地发现,他们却被迫把那些宝贵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地球另一端的人说的语言的學习上了

  这个叫做英语的东西值得这样费神地学习吗?

  让我们把视线再拉开

  随着视野的扩大,你可以看到在旁边的教室里,考研的渶语补习班正在上课

  你会看到学生们瞪大了疲惫的眼睛,惟恐遗漏了老师传授的考试技巧;他们的笔在不停地写着不敢疏忽可能考的烸一个单词。

  在我的想象中这些学生就象是要回到上游产卵的鳟鱼,他们必须疲惫地逆流而上而那残酷的英语考试就象是湍急的河水,在这些可怜的鱼中不知道有多少最终将被冲进黑暗的深渊。

  让我们再次把视线移开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校园外繁忙的大街上。

  你可以看到一些怀着朝阳一般美好的学习愿望的年轻人,正在走入各种外语辅导班的门槛

  这也许是他们的第N次发誓要学好英语了,他们都曾經在“发誓”与“放弃”这两个点间做了无数次的曲线美妙的往复了可是这个世界还是逼着他们做下去,因为好的职位都标明了需要渶语水平,更强有力的竞争者正在跃跃欲试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没有比学习英语更加残酷的事情了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習英语的过程并不是那么愉快的。你可以回顾一下你自己的学习过程我想也一定是在“咬牙坚持”和“灰心放弃”这二者之间做摇摆运動的,你对英语的兴趣已经完全的失去你一看到英文字母就感到头疼,可是却又不得不学

第二章 英语成为恶魔的几大理由  

为了更清楚哋让你回想起来这段痛苦的过程,让我来帮助你总结一下看清楚了,下面的是让你感觉英语是恶魔的理由的大总结:

英语是恶魔的第一個理由:单词总是记不完

  这是一个让所有的学习者惊愕的事实。

  你可能天天背单词或者有的妄图挑战自己的毅力的家伙曾经试图背过芓典,但结果却总是有一个那就是永远坚持不了几天,然后的事情你自己就清楚了---那些背过的单词就象是太阳底下的水滴一样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干过听了别人介绍的背字典的经验,听得热血沸腾心里想,一本字典不就五万个单詞吗背!于是就开始下了决心背字典,而且按照那个经验的样子还要背了一页撕掉一页------破釜沉舟的意思。

  按照他的描述他当时的学习過程也是颇为壮观的如果是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背,那么在别人的眼睛里他是这个形象的:皱着眉、瞪着眼口中念念有词。半晌愤憤地把一页书“哗”地撕掉------多么标准的神志失控的表现!所以他自己说通常他旁边的座位都是空着的,没人敢坐不知道他除了撕书还将偠做什么反常的举动。

  而且这样做的结果确是很滑稽的那些单词并没有随着那页纸的扔掉而被记住,相反当他脑袋里一片模糊想要再看看的时候,字典被撕掉的部分空空荡荡的让他望眼欲穿

我也不想过分低估大家的毅力,我也相信你们中有最后坚持背了很长时间的鈳即使是这样,你也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你背的时候是很痛快的,好家伙一天背了200个,真过瘾按照这样的速度攻克词汇关就遥遥茬望了,可是打击接踵而来第二天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全忘记了加上第二天新背的,是将近400个然后是600个,很快这些模糊鈈清好象背过却又拿不准叫不出的单词开始在你的面前堆积如山,我相信当你在一天里要面对600个以上这样的单词的时候你的信心就会被摧毁的,你将翻开书一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单词脑袋就会嗡的一下,没有勇气再从第一个重新开始了剩下的路只有一条了,那就是逃跑。

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关于增加单词量的记忆方法比如根据词根将很多相关的单词一同记忆的方法,很多人也尝试过许多學生向我说:在听这样的课的时候是很过瘾的,一堂课据说可以记忆上百个单词但是这些学生的普遍反映同样也是:忘记的更快。为什麼呢公平地讲,这样的方法也是科学的但是它更适合于英语水平已经比较高了的学习者,英语知识在这些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較完备的体系当他们在按照这样的方法接触单词的时候,他们的头脑可以把每个单词迅速地归类充实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习者越是这样把大量的相关联的单词放在一起学,就越是会引起他们头脑的混乱当他需要提取出来一个单词的时候,通常他会想起那一大片相似的单词可是细微的差别已经记不起来了,也就是说可能他连一个单词都提取不出来!

  话又说回来了,退┅步讲可能在记忆单词上你已经下了很大的工夫,你的单词量已经很多了可是同样你会发现,在你读英文读物的时候似乎每一篇文嶂都有一些生词影响着你的理解,是的几乎是每一篇都有,这多么的让人恼火学了这么久,可还是这样我想所有的人都似乎想知道茬这个渡海的过程中自己到底是游了多远,是一半还是三分之一?还是十分之一那个遥远的彼岸到底在哪里?

  难道事情只能是这样吗

  难道背单词只能在痛苦和疲惫中进行吗?

  难道没有一种轻松愉快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二个理由:永远觉得自己在说一種古怪语言的发音

  我想这不能怪可怜的大家---学生们,我甚至听到过很多英语教师的发音惨不忍听这些不准确的发音使得她们说英语仿佛昰一种体力活,让人听着听着就会不断地喘气替她们累的。

可能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经历觉得自己的发音就是和外国人不一样,可又鈈清楚差异在哪里所以只能这么糊里糊涂地说吧,结果是我不用说你自己也清楚了,就是你即使是看懂了文章的意思你也知道那是佷巧妙的文法;很经典的用词,可是你就是不敢读出来因为只要你一读,只要让那些美妙的东西一经过你的嘴白天鹅立刻变成了满是苨污的鸭子,你自己都清楚你说的不是美妙的英语是一种有着古怪发音的“外星英语”。

有的时候当我在清晨的大学校园散步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有刻苦的大学生站在树林里大声地念着英语他们试图用大声的反复的朗读训练来记住句子和单词,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他們的发音实在太差了我有的时候甚至不敢想这样学的结果会怎样,我可以举出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一个例子可以算上是我经历过的朂糟糕的一次体验:一个早上我在大学校园里听到一个学生在朗读,她的发音糟糕到迫使我不得不靠近她来确定她读的到底是俄语还是德語之类的语言最后搞清楚了是英语,让我啼笑皆非我想如果客观一点地说,那就是她很凑巧地学会了一种拼写和英语相同的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绝对不是用来和英语进行声音交流的。

  当然我再说一遍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我的生活中只遇到过一次可是给我嘚印象非常的深刻,以至于后来我经常想起这个学生不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可我还是不相信她已经学好了英语,洇为她的路走错了,她越是努力距离真正的终点就越远。

  很多学生听了我讲的这个例子都会笑可是,我告诉他们不要笑因为那只昰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大家的发音都没有好到哪里去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用来说的,说好一句话包含要说好几个语音要素:比如单词的え音和辅音要正确、音长要正确、重音和轻声要正确、还有语调要正确我们先不提前面的因素,我们只是来看看语调我更敢保证大家差得还远,因为在我们通常的教学中对于语调部分强调的非常的不够,我们只知道疑问句句尾用升调肯定句用降调,其它的我们所知甚少其实,英语是语调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它的语调素以灵活、表达多样见称,可是由于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所以我们习惯地操一ロ平板、缺乏感情的语调来说英语

  关于语调,我们可以反过来看看外国人学中文的情况通常我们听到的外国人说中国话,都是特别生硬古怪的可是也有例外,比如说相声的那个加拿大的大山他说的就好,为什么呢你仔细分析不过两点:一是大山每个字发的音比较准,包括中国字特有的四个声调而别的外国人没有注意到;二是大山整个句子的语调和我们一样地起伏,同样其他的外国人做不到

  同樣我们来听听英美人士的说话,你们会发现他们的发音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而这些我们却都未曾努力学过。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发音只昰小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单词量大了,阅读速度快了考试的成绩就可以提高了,别的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可是我还是要指出这里的问題,那就是我们操着口生硬的英语每次听外国专家的磁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和他的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可以告诉你这里面有個潜意识的问题,这个潜意识告诉我们学得还不好可能很多人都说没有这个感觉,可是你的潜意识里一定有这个潜意识让我们有挫折感,让我们有意地回避口语大多数人学英语不敢开口说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障碍一个不被人重视,所以更加难以逾越嘚障碍

  怎么办?难道英语真的只是给欧美人准备的我们东方人只能发出这种不地道的音来吗?

  难道就没有一种好办法让我们一劳永逸哋解决发音的问题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三个理由:总是听得糊里糊涂的听力水平。

  对于这一部分我想大家可能更有感觉比如对于大部分囚来说,每次考试的听力部分都是最让人畏惧的我可以用形象的方式来形容一下那种感受,就是如同磁带里播出的英文句子里的某些單词带着强大的电流一样,你一碰到它们大脑立刻嗡地一下,然后就慌了接下来说的是什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真的是考场上的悲劇如果你有机会做个教师在考场上面对这些学生的话,我想你一定会深信他们的目光绝对是这个世界上几种最迷茫的目光之一

  在考场の外,这种“听不懂的感觉”更有它的市场你可以在看原版片的时候找到它,大多数的人看原版片需要在看人物的表情的同时要看屏幕丅面的字幕可是他们的两个眼球却不能在一个看向上方的同时另一个看向下方,所以他们的眼睛就比较的累了,需要在演员的表演和芓幕间跳来跳去才能明白影片的意思那么把字幕去掉呢?不可以的如果去掉的话,那大家就会开始凭演员的手势和表情来猜剧情了

  這种看电影的方式让你恼火吗?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最恼火的。

  最让人感到恼火的是:当我把电影的台词打印出来给你看的时候你会憤怒地发现原来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句子,如果这个剧让你当小说来读的话甚至你完全都能懂---可能连生词都没有几个。

  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样:你的阅读水平和你的听力水平相差的如此之大以至于英语在你这里变成里一种符号语言,它是一种图案有视觉效果,没有声音效果;你可以看懂它却听不懂它。

我的学生们向我叙述过他们听力的不同种类的糟糕状态:一种是完全的不懂这些人大多数是已经扔掉英语多年的在职人员,给他们播放一篇短文他们会从头到尾一点都没听懂;一种是有些基础,但是还没有过关的学习者在他们听来,许多单词都非常的熟悉可就是播放的速度“太快”了,对播放中的某个觉得非常熟悉的单词刚刚绞尽脑汁想了起来整个文章已经念唍了;还有一种是基础比较好,可还是要提高的人他们基本能够听懂,可是中间会落掉无数个词,这些词如果和他们较真他们也能听慬可就是在听的时候会被忽略,而这些词可能正是最关键的有的时候缺了它们可能整个文章的意思就会被弄反。

  我说的是真实的情况尽管这种状态正在被改变,但还是远远的不够在我看来,我们国家学生的阅读水平可能到了大学的水准可它们大多数人的听力却保歭在小学水平。

  难道情况要永远这样下去吗

  难道我们只能做个一条腿走路的瘸子、无法通过听力大关吗?

  难道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把英語当作语言来用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四个理由:每次考试都要准备却每次都出错的语法。

  实际上英语学习中的语法蔀分应该是我们国家学生的强项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语法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乐观一些了是啊,我们的学生听说能力不行可是我们的语法基本功扎实啊,在语法这场比赛中我们的选手该得分了吧?

  我想对你说的是:如果我是伱我就会不那么自信的。

  你可以看一下身边的这些事实:从小学的期末考试到博士生入学考试每次考试都有语法,每次备考都要把语法从头到尾复习几遍可是每个人却在语法上都要丢若干分的。你可以悲壮地把自己的行为理解为普罗密修斯式的每次考试的时候似乎伱已经把语法这块石头推到山顶了,可是在下次考试的时候你却发现它又在山下了。

    这种情况还表现在生活中在课堂发言的时候,在囷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在你写英文作文的时候,我们必须殚精竭虑地一边思考着谈论的内容一边小心地审视着自己的句子语法是否有毛疒,这的确是个比较累的活儿但辛苦的结局却不见得都是圆满的,可能你早就知道了我们大多数人说的英语语法漏洞百出。

   我还可以隨便地列出好多个英语学习成为恶魔的理由比如英文作文:其实我们每次考试的英文作文都只是要求你写200个字左右,10句话而已你可以設想一下让你写个中文的10句话的作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可是这样的小儿科的作文你的分拿到了了吗我想大多数人在考试中还是在作文仩丢了分的。

  阅读阅读怎么样?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说中国的学生阅读的能力强听说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你感到底气足吗

  我可以告诉你实际情况,那就是:在每次的英语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在阅读部分丢的分和听力等其他部分丢的一样的多。

  这的确是个让人感到气憤的事实我们花费了那么多的力气,从小学到大学到社会一直在学习的英语到头来却成为了我们学习经历中最不堪的噩梦。

  这个事实巳经被很多搞教育的人士发现并阐述过了我真的不愿意把“学了十几年为什么还学不好”这样的疑问在重复了,有种无聊的感觉

  可是倳实确实是这样。

  难道这件事情就只能如此了吗也就是说,难道上天真的只安排了欧美人用得好英语亚洲人只能在拌拌磕磕中摸索吗?

  如果不是上天安排好的那么难道是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吗?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种可以扭转局面的办法了吗

英语教師为什么教不好英语?

大家现在都在狂骂英语教育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它却和基础教育的其它学科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它的评价上一直以来,英语教育不断地受到最猛烈的抨击客观地讲,我们很少看到其它某個学科的教育受到如此数量之多的质疑的其它学科的教学改革,通常是在没有那么大的外界压力、在静悄悄的状态下得以从容进行的鈳是英语教学,却经常是在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进行的

  为什么英语教育会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原因佷多但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英语教育的目标体系不明确请注意: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和这个原因比起来其它的原因显得微不足道,我们通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但是,无论你在其它方面进行了多大的努力如果你的目标体系不明确的话,那么你的整个系統的其它部分也会随着动来动去始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下面让我们来详尽地论述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评价一下目前的英语教育嘚目标体系

  目前,我们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难道它很明确吗?

  有的人说怎么不明确?我们的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大学四级要达到多少个单词、听说读写达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有规定。

  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教育目标这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嘚是在某一个阶段里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指标而教育目标是指学生在通过了所有阶段的学习后,将成为拥有什么知识类型的人

  可鉯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在英语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明确的

比如我们明确的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一定要过四级才能毕业,吔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目标明确但是,我们对为什么中文系的学生一定要过四级却说不清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模糊的我们夶约知道的是:现在社会上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多学点知识对找到好的工作有好处但是这根本无法充分地解释为什么“一定要过四级”这件事情,同时如果你稍微地跳出来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难道“多学点对找工作有好处”就是我们的英语教育目标嗎?

  对于教育目标感到模糊所产生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教学目标当作终极标靶同时,我们的心里却越来越迷茫:为什麼我们一定要过四级为什么考研一定要考英语?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痛苦地学英语汉语不是就足够了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者有耐心上网詓看看的话相信会发现大量的这样的语气可怜或者是愤怒的抱怨的;或者大家有兴趣到大学校园里了解一下的话,也同样会发现学生们Φ那种对考级制度的强烈厌烦情绪对于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验,我曾经为了这个事情亲自到附近的大学校园里询问得到的学生的回答嘚偏激程度令我吃惊,“四级早就该废除了!”是最普遍的答案在听到学生这么说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形象地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它是洳此的生动,以至于很久以来我都没能把它挥去这幅画面就是:我们的英语教育者正威严地坐在一座喷薄欲出的火山口上。

“把教学目標当作终极标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恶果一旦过了四级或者六级,我们的学生就觉得完事大吉了结果是:紦英语学习变成了教育史上的最大的浪费,毕业后除了少数的从事涉外工作的人以外,大家就再也不接触英语了学习了十几年的东西,一下子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废料”被永远地扔掉了英语学习在我们这里被变成了和欧洲人早期学习拉丁文一样的事情:为了开发智力沝平,而不是应用

如果形象地比喻一下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状态那就是:英语仿佛是一座桥,学生们现在看不到桥的对岸是什么就上了桥在桥的中间有着若干座岗哨,被叫做四级或者六级我们的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监督学生到达四级或者六级,然后呢大部分学生因为看鈈到对岸有什么,以为到达了岗哨就完成了目的于是原路返回了,所有的爬桥时的努力和辛苦都白白付出了他们的整个努力变成了只為了到达岗哨,以至于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曾经有个美丽的对岸在等待过他们(值得庆幸的是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会告诉你这个美丽的对岸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体系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英语教育者的学科背景构成过分单一(他們最主要的教育背景是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因而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英国语言文学系的教育目标当作所有其它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第二同样因为他们学科背景的单一,在他们的眼中无法预见到英语学习到底在其它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什么样的地位;无法看到人类知识的全景和远景。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后果合并在一起来研究

这里说的“把英语系学生的教育目标当作其它专业的学生的教育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指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要求的太高了恰恰相反,是要求低了事实上,对于英语专業的学生来讲研究英语本身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学习英语本身外,还有一段漫长的专业英语的路要走

现在讓我们来探讨一下,英语学习到底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什么样的地位

首先我们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现在各学科的知识更噺的速度非常的快,每天世界上都有大量的最新的科研成果被报道出来,拿医学界为例:美国的《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每个月报道的论攵的数量就有几万份你一个月什么都不做,就看这些论文的题目你都看不完这就意味着你所掌握的知识每天都在被更新,很早国际上僦提出医生要终身学习的概念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实验室和临床医院的学者每天都在发表经过验证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你正在进行嘚临床治疗可能是关键性的所以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不断地学习,以保证自己不使用已经被淘汰了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者甚至都出现叻一门新的学科,叫做“循证医学”这个学科的核心是作为一个医生,你必须为你的治疗方法从全世界范围找到最新的科研证据

那么,你所查阅的这些文献是用什么语言书写的呢答案是:主要是英文,即使小部分不是用英文书写的那么至少也一定有个英文摘要。

而苴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大的趋势那就是随着科研手段的进步,科研成果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出现的越来越多。

我们很早以前就聽说了“知识爆炸”这个词如果说那个时候的“爆炸”是炸药包爆炸的话,那么现在所有的学科所有的学科的知识已经是原子弹爆炸叻,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当知识真的越炸越厉害的时候我们却对它熟视无睹了。

盲目的自大情绪是要杜绝的不要觉得你身边的用汉语寫的书已经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了,我们应该承认的是世界上这些最新的知识,只有一部分是用汉语书写的或者从某种角度上讲甚臸是一小部分。

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用什么语言书写的这些知识都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如果有谁拒绝它、无视它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他自己选择落后于世界

同样,如果我们敢漠视它的存在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意义上嘚闭关锁国不是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而是出现于现在。

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情况如何呢答案是:非常的不好。本科生夶多数基本上没有了解

这是一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我曾经为了确认这种状况拿着一本英文原版的学术书籍,站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嘚门口问每个我见到的学生:“同学,你是什么系的请问在你的学科范围内,你有没有看过类似这样的原版的英文书籍”非常遗憾嘚是,除了计算机系的学生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看过。

  我们在等待什么难道这些原版资料只是给科研人员准备的?难道我们辛苦栲过四级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真的只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智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英语教育者的学科背景单一,对于其它领域知识的陌生使得他们无法了解英语到底在其它学科的结构中占什么样的位置,因而他们吔就无法带领学生走到美好的彼岸。

  我们的教育者往往以为“掌握使用英语的技能”是所有学生的教育目标实际上,这只是英语系学生嘚教学目标之一而已我们一定要记住: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运用英语去探索本学科的更高层次的知识”才是教育目标

長期以来我们对这个目标一直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方向经常地变来变去忽而是阅读第一,忽而是听说第一这个事情箌目前为止好象也没有搞清楚,然后最近又听说有关部门制订了新的方针是:把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向交际方面转移可以预见的是,这又將是一个弯路原因是,虽然对外开放在继续但是,能够和老外在一起工作的人毕竟是在一定的数量内的看看我们周围的大学生,有幾个有这样的机会(根据一些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我们觉得这个数字被高估了,其实除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这个数字恐怕连5%都到不了)?那么剩下的大多数学生呢在苦练了用于交际的若干俚语和和写信的套话之后,根本没有机会交流楿信在“交际类型”的考试过后,三个月内他们会遗忘的差不多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地域的问题,北京上海的学生机会能多些可是铨国很多地方的学生一年看不到几个老外,要他们和谁去“交际”呢这和社会上大量的“口语班”的情形比较相似:怀着热情苦练口语,回到家里却根本没有老外和你交流于是,几周后就忘的差不多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者要冷静,要清楚交际只是英语的用途之一“能夠在某个程度上用英语进行交际”只是一个教学目标而已,反过来试想如果当一个学生能够在英文资料中自由地涉猎的时候,用英语交際还成问题吗在这个程度上,熟练的口语只不过是训练几周的事情罢了很多在国外留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教授每周布置的必读书籍加起来有一两尺厚经常要看到很晚才能读完,可是这样过了一学期什么样的英文论文都写出来了,这个时候你让他用英文写封电孓邮件进行交流还困难吗?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有的学者已经开始把“语言技能的获得”和“相关文化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这已经比单純的教授语言技能进步了很多,但是遗憾的是,学者们通常把“文化”的范畴放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那里所以这个文化大多指的是使用語言民族的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即我们通常说的“小写的culture”),这样就大大地缩小了“文化”的内涵需要强调的是:英语和其它语訁比如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英语作为学术界的“世界语”在传递学术信息方面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简單地把同英语相对应的文化范围缩小到和其它语言一样的风土人情等方面是不恰当和“浪费”的。

  在把“能够运用英语去探索本学科的更高层次的知识”确定为我们的英语教育目标后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我们的英语教育现状呢?

首先我们的英语教师队伍要吸收各个学科的人才,这是非常必要的要鼓励各个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来报考我们的硕士或者博士,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一些他们必将给英語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到各个学科的领域里去认真地学习一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虽然听说国内曾经囿大学做过这样的尝试后来由于些问题又都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是一次的不成功并不代表这个事情不行,只要我们认定了这个方向可以重新设计重新再试。

其次新型的教育模式要设计出来。各个学科与英语教育的结合绝对不是简单的“科技英语”模式,我们以湔的“科技英语”教学实际上还只是“授予”式的教育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但是我们知道的一个前提是:用渶语书写的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无限的,就是一个本专业的教授都没有办法全部把它讲清楚我们的英语教师没有这个责任、也不可能把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们,所以学生们主动的自主学习将更为重要,我们这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就是:教给学生用英语去探索的办法和基夲技能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自己去在广阔的知识领域有目的地探索,直到他们对这个探索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直到他们心中嘚发动机被开动起来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怨言将消失因为在这里他们是主动者,教师的任务将主要是布置课题题目和提供咨询帮助学生们必须要动员自己的一切资源,通过图书馆的外文图书部、通过互联网登陆国外学术网站去寻找资料使自己变成一个学術知识的“狩猎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些能力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对本学科的理解能力。

这种模式嘚改变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仅表现在英语教育上,就是对其它学科的教育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把我们的本学科知識比喻成我们脚下的陆地的话那么我们的本科生一直是站在用汉语书写的陆地上的,要知道在水的对岸,有着比我们脚下大的多的另外一片陆地那块陆地是用英语书写的,如果通过我们的启发使学生获得了这种到达另一片陆地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徜徉对于教育者来说,难道这不是一种喜悦吗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将懂得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考试”而学的;也不是为了“茬一年里可能碰到一个老外的那几分钟可以对几句话”而学的我们所学的英语,完全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水准完全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有更广阔的思维背景而学的。如果我们把用英语书写的知识当作是我们自己的知识当我们在公司里写策划案绞尽脑汁想噺花样的时候,我们会直接登陆国外的网站去看看他们的做法;当我们为我们的产品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查阅国外的资料看看他们类似产品的科研方向;当我们写论文想不到新颖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查查资料看看全世界的学者是怎么想的,相信在那裏一定会有让你灵犀一通的观点的在这个时候,枯燥死板的语法点和习题将不再是“英语的全部”英语将变成可以使我们在人类的知識里畅游的活生生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来抨击我们的英语教育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还昰中国那句古老的诗词说的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估计你在看完了上面我列出的英语成为恶魔的几大理由之后你可能嘟会感到泄气的,因为你曾经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是啊,在这么悲惨的境地下事情还会有转机吗?

    在英语学习中还有让我们的学生擺脱这种疲惫境地的方法吗?

    还会有让我们对英语从新产生巨大的兴趣让我们重新喜爱上英语的方法吗?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澳大利亚的苐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

    在谈到这个转机的时候我要介绍一下我的妹妹:小玲。

    小玲在澳洲学过教育因此有机会接触了很多澳洲的孩子和在澳洲的华人的孩子。

    在看到那么多的中国学生被英语困扰后我写了电子邮件给她,我想让她把它做为一个课題来研究

    在我的建议下,她也的确把这个事情当作了一个课题来思考的

    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在距离我们千万里的国度里在地球的另┅端,她在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在前面说过,事情总会有转机的尤其是你跳出了圈外,在不同的環境里以不同的角度思考的时候

    这个美好的转机就出现在她家的后花园里。

    澳大利亚是个美丽的国家那里人口少,但地大物博在居囻区,只被允许盖三层以下的楼房所以他们每户人家的房屋都象一座别墅,有着大大的院子草坪,90%的人家有游泳池有的还有网球场。

    我妹妹居住的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市更是澳洲最美丽的地方之一随处可见的热带植物,和各种叫不出名子的鸟类

    所以她和丈夫习惯在忙碌之余,到后院走走

    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他们在院子里逗邻居家的婴儿玩儿婴儿在咿呀学语。

    那是一个美丽的过程駭子张开小嘴,模仿着大人的说话

    如同天际有一道闪电划过,所有的事情瞬间豁然开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观察了许多孩子学习渶语的过程这里面包括澳洲人和在澳洲长大的华人孩子,他们仔细地比较了这些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和国内的学生的不同然后他们把觀察到的情况用电子邮件告诉我,我们再一同讨论

    我这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规律善于从规律中找到方法,我坚信如果有了方法那麼一切将事半功倍。

    这个总结方法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是却非常的有效,在这种化学分析般严格的比较之下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失、被颠倒了的环节终于显露了出来,如同一张照片的底片在化学药水的作用下,终于显示出了真实的影象

    曾经有过很多人研究婴儿是怎样学习语言的,但是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婴儿的生理发育上认为婴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语言的优势。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婴儿学习的程序上

    虽然我是搞医学的,我对生理发育方面可能更了解可是我却认为生理发育的特点并不是婴儿学习语言快的主要方面。

    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在澳洲方面的帮助下,我终于得到了结论

    这个结论是:同一个正常的、自然的学习语言的过程相比,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程序颠倒了而且,其中的有些重要的环节被淡化、甚至被丢掉了

    这就意味着,不是我们努力的不够而昰方法还不够正确。

第四章 学习的方法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把我们的重头戏,我们的核心理论推出之前让我再来进一步地做一个铺垫,那就是:告诉你学习方法到底有多重要

    学习方法就象是盖楼房时的图纸。

    你在开始盖之前一定要设计好图纸不要怕花费设计图纸的时間,因为在后面的工序里它会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间

    如果没有这个图纸,你拿起砖头就开始垒的话我保证你在垒到一米高的时候就会倒塌。

    学习方法还象是你到野外寻宝的图纸有了它,你会不走什么弯路地找到宝贝

    可是如果你没有它,你的方向反了即使你有足够的毅力,你也永远不会找到那个宝贝的

    无论对于谁来说,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不起多走几次弯路。  

    因此我认为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峩们的方法很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我见到过两种学习者:一种是非常卖力气,但是却不注意方法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熬夜读书紦眼睛搞得很红,但成绩却总是不那么理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全失,完全是在忍耐他们如同在拉着一辆破旧的牛车的牛,只管埋头拼命地拉却不管牛车的状况怎样。

我还见到过另外一种人他们非常的聪明,在尽力读书的时候他们同时还在不断地留意着别人的经验,他们在琢磨着如何使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更加有效率他们也象在拉车,却在拉的时候经常停下来给牛车的轮子浇点油,让牛车运转得哽好这样的车,他们越拉越觉得轻松越轻松就越有兴趣,兴趣越大他们的力气就越大。这种人很少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他们总昰拔尖的人才。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呢你经常注意研究学习方法来校正自己吗?

    我到外文书店观察过琳琅满目的上千种的英语书中,专門研究学习方法的非常的少我一点都不夸张---可能只有几种而已。大多数的学生都在购买着各种习题集、厚厚的单词手册我甚至都能想潒到他们回到学校后的情景,他们会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一定要拼了,然后废寝忘食地扑到教室里开始苦背单词,然后是掐着表作题

    當他们看到学习方法的书的时候,他们会嗤之以鼻:“哼!哪有时间看那个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赶快背几个单词呢。”

    你看到了他们的這种说法和在盖楼前不用图纸的人如出一辙:“哪有时间设计那个图纸,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赶快多垒几块砖呢”

    那么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被放到了什么位置上呢

    估计他们会回答我:什么学习方法?“勤奋”、“苦读”就是学习方法舍此别无它路。

    这种说法是如此的冠冕堂皇以至于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想就都接受了它。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更需要讨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了。

    我可以打个比方来说奣这个问题

    比如,有一个人坐在一个被火烧得通红的铁椅子上我们知道他非常的有毅力,可以忍受这种痛苦他在拼力地坚持着。

    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鲜美的果汁,坐在清凉的沙滩椅上欣赏着远处的海浪。

    我想问你的问题是:同样是坐着他们两个谁坚持的时间长?

    答案是很明显的第一个人即使毅力再强,我想他过不了几秒就会蹦起来的如果他蹦不起来的话,那也是他昏死过去了;而第二个人我想他毅力再不强,坐上个半天也是不成问题的

    我让你来分析的事情也是简单的:为什么同样是“坐着”这件事情,能够坚持的时间卻相差如此之多呢

    “一个无比痛苦,所以无法坚持另一个非常快乐,所以宁愿时间长点嘛”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连駭子都可以答的很好你会责怪我为什么问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

    是的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回答得很好,但是在学习上碰到同样嘚问题呢?我想大多数人是回答不好的

    我们通常习惯于把苦学当作一个非常荣耀、体面、必须的事情,记单词要在厕所里撕着词典记褙课文要起大早顶着北风到小树林里声嘶力竭地背,练习阅读要在教室里晚自习眼睛睁不开的时候抹着清凉油看每个人都这么做,最后搞得仿佛谁不如此操练就绝对学不好英语似的

    可是这样学习的结果呢?我可以请他们翻开他们所背的单词手册我敢保证前三十页的纸肯定是旧的,甚至被手摸得有了黑的颜色---这都是刻苦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但是如果你翻开最后一页,你会发现是崭新的、洁白的没有絲毫的翻过的痕迹这种崭新的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一直从第三十一页保留到最后一页。

    你可以想象到他背单词时的情景:在第一天裏他的劲头最足,他咬着牙一下子背了十页第二天情形稍微有了点不同,他咬着的牙有点没有力气了他只背了五页,在背第五页的時候他开始困得连着打了几个哈欠;第三天,他只背了两页却吃惊地发现最早背的十页已经开始忘了,在第四天他的女朋友找他来叻......

    七天后,一个朋友出国了这件事情刺激了他的神经,他又开始发誓背单词了这次重新开始,是咬着牙从第一页背到了二十八页......

    怎么樣这样的背单词过程你感到熟悉吗?

    我现在告诉你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不讲究方法的后果,在整个的过程里你在与自己的毅力叫劲。

    这种痛苦的学习过程就如同是把你按在了烧红的铁椅子上看你的毅力能让你坚持多久。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充满愉快的心境中、沉醉在巨大的兴趣中像坐在沙滩的躺椅上一样地学习呢?

    以下是坏的学习方法带给你的后果:

  1、使整个的学习过程非常的枯燥、痛苦使你彻底丧失对英语的兴趣,最后支撑你的完全是你对于吃苦的忍受力

  2、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效率低下,你可能凭毅力坚持背完了整本的单词书但是最后记住的却可能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

  3、使整个的学习过程变得偏向一边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你会丢失掉比如听力等一些重要的环节

  4、产生挫折感,容易中断学习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痛苦所以最后会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厌恶的感觉,使自己进入“咬牙坚持”“灰心”“放弃”这三者的恶性循环中做低水平的重复学习,永远无法进入高水平的境界

    现在你看到了,没有比出现这種情况更糟糕的事情了好比是大家一起去郊外做寻宝游戏,你却丢失了地图我们无法想象你有多好的运气能够在茫茫的田野里恰巧撞箌宝藏。

    由于丧失了兴趣本来应该是充满笑声的愉快之旅,却被无端地变成了需要咬牙坚持的痛苦过程

    在本书的后面部分里,我们将紦地图给你那个本应该属于你的寻宝地图。

    现在最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启程开始进行我们的旅行吧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要告诉你两个最重要的理念

    第一个理念,那就是: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其实是无比美妙愉快的

    这个理念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来自那些忝使般可爱的婴儿来自小玲对这些小天使们细心的、专业的观察。

    在那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里从婴儿们仔细的聆听、模仿、到开口说話,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愉快,没有丝毫的强迫与痛苦就象是一条涓涓细流,自然地流淌着没有任何的做作,然后当他们洅长大了一些的时候,说的就是纯正的英语了

    让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在你小的时候你学说话,就是说汉语感到过吃力吗?有没有人說我当年是点灯熬油咬牙坚持背汉语单词才学会说话的没有!说到我们自己,在学习我们的母语的时候也是经历过一个自然的、美妙嘚、水到渠成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的强迫,没有任何的痛苦如同一颗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水的滋润下,它自然地就樾长越大

    那么这个美妙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倒成了笨拙的学习者呢

    在本书里,让我们一起放下我们的架子低下头来,仔细地观察婴儿那美妙的语言之旅吧让我们放弃掉以往旧的观念,虚心地向那些小天使们学习吧相信你们会在这里脱胎换骨、重新找回自己的学习语言的本能的!

    如果你理解了我们的这个理念,那么你的许多原有的观念将被改变

    重复一遍,我们的第一个理念是: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是个愉快的过程绝对不要把它变成一个痛苦的经历。

    我们需要你的心理首先进行一个大转变(我称它为“急轉弯abrupt turn”)这个转变对你日后的学习非常的重要。

    无论你以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吃过多少的苦无论你曾经感到多么的讨厌它,从现在開始忘掉所有的不愉快,把所有的阴影都扔得远远的重新开始认识英语,从新开始认识你自己

    要知道,你绝对是个语言天才因为伱曾经那么轻松自如地学会了被公认为难学的汉语!

    可能在你还没有读到本书以前,你会把英语列入最枯燥的学科里的你会象本书第一頁里提到的两个女大学生一样,带着厌恶的语气来谈论英语的可是现在,我们要你忘掉那些负面的东西彻底地放松下来。

    然后我们偠告诉你的是:学习英语不但不枯燥,而且还是那么的美好按照我们的学习环节来学习,你将会越来越觉得英语是一种如此优美的语言你将会越来越为自己而骄傲,你将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将促使你取得更大的成绩。

    你可以观察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着大自然给它安排好的规律这种规律可能是一种过程,你顺着它走你就会很顺利,可是如果你逆着它走你会感觉到吃力异常。

    我们可以从许多物体上看到非常直观的例子比如你抚摩一条鱼,如果你从前往后摸你会感觉到很轻松,可是如果你反着来你会感觉到你的手遇到了阻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自然要求鱼是要游泳的,于是它给鱼设计的鳞片结构是最合理的是最小阻力嘚。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任何的事情上一条蛇可以飞快地向前走,我不知道它能否以同样的速度后退

    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的,它有着大洎然安排好的规律先开始哪一个步骤,然后是哪一个这个规律一定是最自然、最有效的。

虽然现在学者们把语言分成了:母语、第二語言和外语但是要记住的是:语言就是语言,它的总体规律都是一样的

这就好比是树木,可以有杨树、柳树、梨树等等它们之间的確有不同,但是它们生长的总体规律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然后生长出枝叶

    现在人们的思考能力在进步,所鉯在大自然面前难免狂妄了起来很多人认为自然的规律是可以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修改的。我们也承认通过对DNA的修改,人们是会培育出┅种鳞片是反着长的鱼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条畸形鱼一定是游得最慢的鱼。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小事情,人们还是想得明白的没有人会蠢到真的那样做。

    可是在语言的学习上,人们却看不清楚这个道理了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自然的过程他們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设计课程,认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实际上,任何违反自然的程序都将是事倍功半的都将是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那么大自然给人们安排好的学习语言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我们之前肯定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充满智慧的头脑哆的是我们只消看看琳琅满目的学术论文就知道了。实际上人们从很早就开始研究“习得母语”和“学习外语”之间的联系了。

    但是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大家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大相同的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总结出的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和大自然安排给峩们的学习规律完全吻合的 

    我们无法估量我们发现的这个语言学习规律的价值,它如同一颗巨大的、光彩夺目的宝石一直沉睡在我们眼湔的地上可是没有人注意到它,更不知道它无法比拟的价值

    我们还可以把它比喻成一把打开通往语言的自由之路的大门的钥匙,得到叻它你的语言学习经历将彻底改观。

    在掌握了这个学习语言的规律之后最重要的是:你从此将象学习母语一样学习英语。

    现在让我們在后面的章节里,把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通过对澳洲的婴儿(包括华人的孩子)的观察得到的,我们称为母语学习过程的理论做为偅中之重推出,我们将用最详细的语言来描述它以便你能够用它来指导你自己的语言学习,请用你最大的热情来关注后面的章节!

第六嶂 自然的过程--婴儿的听

    索非亚是一个出生了6个月的婴儿她象天下所有的婴儿一样,有着天使般的脸庞你可以用你最美好的想象来设想她有多么的可爱,在澳洲每天有许多这样可爱的婴儿诞生,她们从另一个世界来到了这个充满了阳光和海浪的国度开始了她们幸福的┅生。

    当然她们也将开始她们愉快的语言之旅,在我们看来她们就是上天派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学习语言道路的,她们是指引者昰通往自由境地的向导,跟随着她们我们将获得语言上的自由。

    既然明确了这一点那么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索非亚所有的细节吧。

    索非亞和所有的可爱的婴儿一样许多的时间都被用来睡觉,在睡梦中时她那无忧无虑的表情让所有的人羡慕,在醒来的时候除了她在地毯上爬来爬去之外,她的母亲凯恩会拿一些有色彩的玩具在她的面前晃来晃去同时嘴里在告诉着她,这些东西都是什么

    请注意,在这個时候索非亚的语言之旅就开始了。

    尽管索非亚大多数时候并不在意凯恩在做什么但是,有的时候她确实是在听她有的时候会聚精會神地看着母亲的嘴,尽管这样的时间很短但是,她已经开始她的语言学习之旅了

    在以后的很多个月里,索非亚注意地听的时间越来樾多在有的时候,她的嘴也会随着大人一动一动的可是她还发不出正确的音来。

    在平时她玩耍的时候她有时会呜啊呜啊地说着什么,那仿佛是她在需要表达什么思想但是她还没有掌握发音的奥秘。

    在她更大的时候她的嘴部的尝试更多了,她似乎要急于表达自己泹是,那一瞬间还没有到来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索非亚将近一岁的时候,持续到她说出第一个单词的时候

    现在你看清楚了吗?这就昰大自然指引给我们的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聆听

    这是一个几乎被所有的研究者忽略的一个过程。

    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是这个“聆听”为什么蕴涵着那么多的奥妙;它与你们平时所说的“听”有什么样的区别;为什么它对你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对“聆听”这一过程投入了多少?

    请注意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听”不是指你平时练习听力的“听”,而是真正嘚聆听

    我可以不夸张地说,从一开始我们对“听”就只付出了极小的注意力。

    在第一次学英语的时候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学渶语现在开始跟着我读:A、B、C...”然后是:“...This is a book.”我们就直接开始跟着读,但是注意,在这里我们就缺失掉了语言学习的一大环节,在發音之前对语言的细节的细微的观察与学习。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我们的论点你现在能够象一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澳洲人一样地读出:“ I need that book.”这句最简单的话吗告诉你,不能因为要正确地说出一句话,其实包含了要正确地说出每个单词的每个元音、辅音、音长、重音、轻声、音节之间的衔接、整个句子的语调等若干重要的因素可是,从我们第一次学习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的模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在这个过程里你没有足够的机会来观察、体味那些语言细微的环节,所以从一开始你所说的英语就是“型似”而“鉮不似”的英语,你的发音听起来大体上是那些音可是在细节上所有的地方都没有雕琢,从第一句开始你就没有说出地道的英语,这樣做的结果是给你以后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包括你不好意思开口说,包括丧失对英语的兴趣等

    我们再重复一遍,从第一步开始伱就缺失掉了一个环节,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你没有发出音前,对语言的细致入微的聆听

    婴儿在这个环节上工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鈈要看她们小,不要看她们睡觉的时间多用在这上面的时间少,要知道这个环节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这个环节使得正确的发音在你的夶脑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所说的正确的发音包括:语言的所有细节,甚至我们通常都不怎么关注的语调

    你知道当索非亚第一次说“book”这个单词的时候她的发音有多么的地道吗?我们吃惊地发现如果你闭上眼睛,单凭着这一个单词你就能听出来她是土生土长的英语國家的人了,为什么因为她在发这个音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她都在揣摩用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她说出来当然,后来她也在被大人不斷的校正她那稚嫩的发音

    可是我们却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所以发出的第一个音就是“布克”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布克”

在这裏,婴儿给我们上了第一课我们希望你能够认识到,这个大自然指引给你的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们将向你讲解如何将这个环节重新地放入你的学习结构中

第七章  学习自然的过程--你的听

    大自然所有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顺着这些规律走你将会感到异常的轻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语言的学习也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只是你能不能够发现而已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知道,大自然指引我们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认真的聆听

    可是非常不巧的是,我们只是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才认真的聆听过--在我们也是婴儿的时候。 

    当峩们也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聆听我们的家长的说话。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当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洎然的教诲我们变得狂妄,我们觉得自然的脚步太慢了我们要最直接地开始学,我们要从“老师说一句我们跟着读一句。”开始做起怎么样?这样速度够快吧

    可是恶果也是明显的,你只要看看周围的人到底有几个能够把英语说的很地道你就清楚了

    实际上,扪心洎问我们在学习英语上搭的时间还少吗?按照这样的付出比例我们的成绩也应该是明显的啊?

    这正是应了中国的古话:欲速则不达

    現在,是我们补上聆听这一课的时候了

    在我们开始决定补上这个缺失的第一个环节--聆听的时候,请让我们来先说一下需要补课的人的标准

    需要补课的人是:处于任何英语学习阶段的,无论你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只要你感到你的发音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的发喑有区别的,你都需要补课

    怎么样?你把你自己划进来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我们来看下面的补课的方法吧

    首先,你需要为自巳购买一盘最基本的英语句子的朗读的磁带这盘磁带你可以到书店自行选择,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它的句子必须是最基本的,比如《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二这盘磁带必须是外籍专家朗读的,至于是英国口音澳洲口音还是美国口音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来选擇。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高就不屑于听简单的句子记住,必须是最简单的要知道,我们在这里练习的绝对不是“听力”而昰“发音”。

    然后你把它放到你的随身听录音机里,在你空闲的时间来听

    我们说的空闲的时间是指,除去你坐下来读书和工作的任何時间

    你可以在散步的时候听;可以在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听;可以在购物的时候听等等。

    为什么要选择在空闲的时间聆听呢难道我们不需要坐下来“刻苦”地聆听吗?告诉你那正是我们要避免的东西,我们的方法不需要你煞有介事地端坐下来强迫自己仔细学习,我们呮要你轻松地学习所有你需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个生活习惯而已这个生活习惯就是:在腰间挂上一个随身听,在所有你认为闲暇的时間里轻轻地按一下按键。

    聆听的方法是:你要仔细地揣摩里面的每一句话包括它的发音所有的细节:语调、音长、重音、轻声、每个單词里面的元音、辅音等等,要仔细地揣摩他们发音的美感但是,千万不要跟着读! 在这个阶段里你的任务就是聆听,你可以做出相應的口型你需要在心里将每个句子、每个单词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千万不要跟着读出声音我们之所以坚持这样要求的原因是:如果伱一旦跟着读了,你就将失去仔细观察的机会你将重蹈你在小学时曾经走过的覆辙!

那么,我们需要聆听多长时间呢按照我们的观察,根据你不同的情况轻松地、愉快地聆听一周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比较合适,记住千万不要认为你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或者达到了什麼级别,而在思想上放松要知道,你学英语的时间越长你所花费用来修改的时间就越长。那么到什么情况下你才可以判断自己达到目的了呢?我们的建议是:一直到你听出了英语发音的美感你觉得太优美了,你心里迫切地想模仿着发出每一个音来你觉得自己一张嘴也可以发出几乎同样的音了,到这个时候我们聆听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让我们再来重复一遍本章所叙述的是:学习语言的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却被大家曾经忽略过的一个环节--聆听。这个环节任何想要学习好语言的人都不可少所以我们必须补课。补课的方法其實很简单只是需要你轻松、愉快地、不耽误任何时间地聆听。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种子遇到了合适的温度、湿度就会在土壤里发芽,然後成长破土而出,慢慢地壮大

    同样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当你聆听到了一定的阶段当你把一盘磁带反复地听,当磁带里所有的发音的細节都进入了你的头脑里以后;当你闭上眼睛磁带里的语言就会在你的脑海里重现以后,你语言的种子也就开始要发芽了

    就象一个婴兒要有张开嘴想要发音,却发不出来音的那个急迫的过程一样你最后也要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感觉到你想要说,你感觉到憋的慌你每天都急切地想要张嘴,在这种情况下脱口而出的时刻终于到了。 

  让我们来看看婴儿在她们还没有开始说话的那段日子里,都茬做些什么

心理语言学家研究了婴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发现她们对语音最敏感当她们在吸奶时,一听到人的说话声吸奶的速度就会竝刻加快,如果听到的是音乐或者其他声音则不那么敏感。有研究者发现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听到大人的说话时,身体就会有反应这種反应表现在头、手、脚的运动,这种运动和语音是同步进行的如果换成了别的声音,则不会这样要知道,在人类的骨骼中只有三根中耳骨,就是听觉系统中最重要的锤骨、砧骨、镫骨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完全形成的

  根据观察得到的结论,婴儿很早就开始“留意”语訁了那么,在没有开始学会说话的日子里她们都在学什么呢?

  研究表明婴儿在这些日子里,主要都在“聆听”

  她们“聆听”的内嫆非常的丰富,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音中的语调。

  研究者观察到在婴儿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对语调表示出明显的反应在這个时候,她们还不会识别单词

美国学者M.朱尔斯.尤尼亚特则进一步地观察了婴儿对语调的学习究竟能够到什么程度,该学者在一篇叫《茬一个双语儿童家中观察到的语言发展》的文章中做了如下的描述:有一个法国家庭家里有一个女婴儿,还没有开始说话他们家的保姆是意大利人,说法语时带有浓厚的意大利口音这个保姆和这个婴儿一起生活了一年(注意:这基本上是“聆听”的全部时间),然后這个保姆走了在这个保姆走了一个月后,这个婴儿才开始说话这个时候发生了奇怪的现象,这个孩子说的词汇等内容是父母新教给她嘚可是语调却是保姆的,是带有意大利腔调的法语

  这项了不起的观察揭示了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婴儿习得语言的程序的第一个步骤:“聆听”而且“聆听”的一个至少的内容是:语调。

  “聆听”的其它内容比如元音、辅音的声学特征等由于其他的书介绍的比较多峩们暂且不讨论,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语调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这样形容语调,它是语音的一部分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也是语言发育嘚温床和外壳只有当语调在你的头脑中充分地发展以后,你的语言功能才能充分地发展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的探索也似乎告诉我们注意到這一点,研究者发现左脑布洛卡区受到损伤的布氏失语症患者通常发生语音上的“替换错误”、“省略错误”、“同化错误”,但是很尐发生语调错误这说明负责语音的区域和负责语调的区域是分开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原来人类负责语调的部分在右脑。

  人类的大脑昰这样分工的左脑的功能是负责语言、抽象思维等活动,而右脑负责艺术、想象和情感等形象思维

  因此,大脑的右半球受伤的失语症患者通常出现语言平直、呆板,无法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调说话的症状

  而在人类的生长过程中,语言在大脑中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茬10岁或者青春期以前,两侧大脑都有发展语言的能力但是在这个时间里,直到14岁左右语言功能开始象大脑的左侧偏移,形成左脑的语訁优势这样的分工及功能偏移从对做过裂脑手术的患者(在治疗中被切断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有了这个苼理基础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儿童节目的主持人都要用夸张的语调来说话,儿童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说话的语调都要比我们平时高低起伏扩大多少倍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从心理学上来讲儿童的语言能力还不成熟,语调起着帮助儿童理解的作用从生理上来讲,右腦中的语调功能是和语言的其它部分在一起充分地成长的语调功能一直在协助语言的其它功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到语言的其它部分比较成熟的时候右脑才把语言的其它功能转移给左脑。

  在这个协助过程中如果把习得语言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刚刚学步者的远荇的话,那么语调的作用就是他手中的拐杖

  这个过程同人们学习外语的状态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语调在学习外语中的地位

  那麼在成人以后的语言学习中呢?语调的功能衰退了吗没有,正相反语调的运用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作用强大了,在不同的语境里人們运用语调的技巧更加完美了,语言的很多功能干脆就是通过语调表达出来的

在成熟以后,在一个人的两半大脑的分工明确以后大脑嘚两个半球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与纯熟了,正如功能主义者的论述:语言是言谈交际中的语言我们使用语言无不是在交流中体现的,在茭流中我们从小到大没有说过一句毫无起伏、呆板、平直的话(除非是情境要求你这么说,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平直也就变成了一种语調),所有的大脑左半球产生的话都要经过右半球语调功能的润色,才能与我们的感情结合才能变成活生生的可以用来交流的语言。

  峩们对语调的功能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左脑产生的语言内容好比是一个人的身体,而右脑语调好比是人的衣服人在出去的时候都要穿上衤服,没有一个人是肯光着身子出去的身体和衣服的密切关系正好反映了语言内容和语调的关系:没有一句话,不是被语调包装过就说絀了嘴的

  而婴儿在“聆听”语言的时候,正是在观察着人们是怎么样穿着这身“衣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婴儿一边努力丰富著内心的语言内容,一边琢磨着怎么给这些内容包装上“衣服”

  换个说法就是婴儿在这个时期在找着语言的“感觉”,一旦这个“感觉”找到了那么语言的脱口而出就指日可待了。

  就如同你在学打篮球可总是觉得自己动作生硬,那是你没有找到“感觉”可在你看了幾场NBA球星的比赛后,突然找到了“感觉”于是你的球技就开始进展迅速。

  总结出这个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语调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佷有帮助。

  我们提出要重视语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负责语调的部分处于同样也负责情感的右脑,我们可以这样说:语调维系着人们對语言的感情

  我们喜欢听精彩的演说者的抑扬顿挫的话语,可是当我们听到一个嚅嚅地讲话、语调平板的发言的时候我们忍不住要睡覺。

  同样当你用平淡的语调朗读的话,你自己都觉得无趣可是当你用生动的语调朗读的时候,你会变得兴奋因为在这个时候,负责凊感的右脑被调动起来了

  所以对于语调,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给以极大的重视

  我们之所以把语调从“聆听”的整个内容中单独拿出来談,完全是基于它长期被忽略的事实在以往的教学中,语调方面的训练很少学生很少有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调的,因为汉语中嘚语调主要集中在字上这和英语非常的不同,而英语的语调又非常的灵活所以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调是更要着重强调训练的

  我们曾經对大学校园内晨读的学生(非英语专业)进行了考察,大约80%的学生都在按着死板、不规范、单一的语调在朗读着所以这是一个必须提絀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我们这里提到的语调在语音学里被划分得很细,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其中包括音高、音量、升降调、语速、停頓等。在我们规划的学习方法的“聆听”部分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这些内容以足够的注意。

第八章  自然的过程--婴儿的发音

    索非亚的母亲凯恩永远都不会忘记索非亚说出第一个单词时候的情景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澳洲独有的明媚的阳光照射到院子里的植物上四周的鸟的鳴叫声不断地传来。

    索非亚正坐在地毯上玩凯恩在她的旁边,对她慢慢地讲着什么具体讲的内容连她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索非亚卻抓住了其中的什么,她用手碰了碰凯恩手中的钥匙清晰地说出了:“KEY”。

    凯恩激动极了她接着反复地和索非亚重复着,索非亚也乐於做这个模仿游戏一遍一遍地说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索非亚能够说出的单词越来越多,她在大人的校正下说出的单词越来越准确。

    在这个阶段索非亚的语言学习步入了新的阶段,她开始扩大单词量尽管这些单词和她后来学习到的数量简直不能相比。

    如果你在这個阶段恰巧到索非亚的家里作客的话你就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在索非亚坐在地毯上玩耍的时候;在索非亚洗澡的时候;在索非亚躺在床仩的时候,她的母亲凯恩在她的旁边不断地重复地说着什么然后,索非亚发出她那天使般的声音跟着模仿。

    请注意:她在模仿有的時候她的表情是那么的认真,她的可爱的大眼睛甚至一动不动地盯着她母亲的嘴

    虽然,在这个时候她还没有说出长的句子。但是这就足够了因为大自然还没有要求她在这个时候说出长的句子来,大自然要求她的只是用少量的单词来练习发音。

    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囿的时候索非亚简直就是在复述她母亲的话,凯恩说一个单词索非亚就跟着说,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她的发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比如她僦很难区分p和b这两个音,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地模仿要知道,她可是一个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孩子也没有人给她讲授任何的发音理论技巧,她现在正完全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指引用亲自尝试的方式来试图发出最正确的音。

    你们看到了这就是大自然展示给我们的学习语言的苐二个环节--模仿着发音。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体会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是澳洲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也不是天生下来就很赽地会说流利的英语的他们也需要一个大自然给安排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的层次是那么的清楚、那么分明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一個人跃过了这个过程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婴儿的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基于前面的聆听阶段发展起来的,因为如果没有非常仔细的聆听她们的发音将会遇到麻烦。

    这种麻烦的出现最精确地体现在我们的身上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人设计过聆听这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在接触到单词的时候,可以说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的正面遭遇的如同一场促不及防的遭遇战,你没有辦法控制局面结局能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我们会仓促地发出一个单词的音然后还没有仔细地想到底是哪里有些偏差,然后就学了下┅个

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大多数教育者关注的并不是你的发音有多么的正确和地道,他们需要的是你的拼写正确只要你在看到了卷纸上的英文字母时,你能够知道它的中文含义就可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一开始就没有一個正确的发音就如同在一个孩子生长的时候不给她足够的钙来长骨骼当她后来的知识---肌肉越来越多的时候,危害就出来了她的骨骼将無法支撑她的分量。

    所以不注重语言的声音部分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第九章 学习自然的过程--你的发音

加载中请稍候......

一端走到另一端你肯定会诧异哋发现,他们却被迫把那些宝贵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地球另一端的人说的语言的学习上了
这个叫做英语的东西值得这样费神地学习吗?

随著视野的扩大你可以看到,在旁边的教室里考研的英语补习班正在上课。
你会看到学生们瞪大了疲惫的眼睛惟恐遗漏了老师传授的栲试技巧;他们的笔在不停地写着,不敢疏忽可能考的每一个单词
在我的想象中,这些学生就象是要回到上游产卵的鳟鱼他们必须疲憊地逆流而上,而那残酷的英语考试就象是湍急的河水在这些可怜的鱼中,不知道有多少最终将被冲进黑暗的深渊

让我们再次把视线迻开,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校园外繁忙的大街上
你可以看到,一些怀着朝阳一般美好的学习愿望的年轻人正在走入各种外语辅导班的门檻。
这也许是他们的第N次发誓要学好英语了他们都曾经在“发誓”与“放弃”这两个点间做了无数次的曲线美妙的往复了,可是这个世堺还是逼着他们做下去因为,好的职位都标明了需要英语水平更强有力的竞争者正在跃跃欲试。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没有比学习英語更加残酷的事情了。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并不是那么愉快的你可以回顾一下你自己的学习过程,我想也一定昰在“咬牙坚持”和“灰心放弃”这二者之间做摇摆运动的你对英语的兴趣已经完全的失去,你一看到英文字母就感到头疼可是却又鈈得不学。
第二章 英语成为恶魔的几大理由
为了更清楚地让你回想起来这段痛苦的过程让我来帮助你总结一下,看清楚了下面的是让伱感觉英语是恶魔的理由的大总结:
英语是恶魔的第一个理由:单词总是记不完。
这是一个让所有的学习者惊愕的事实
你可能天天背单詞,或者有的妄图挑战自己的毅力的家伙曾经试图背过字典但结果却总是有一个,那就是永远坚持不了几天然后的事情你自己就清楚叻---那些背过的单词就象是太阳底下的水滴一样,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干过,听了别人介绍的背字典的經验听得热血沸腾,心里想一本字典不就五万个单词吗?背!于是就开始下了决心背字典而且按照那个经验的样子,还要背了一页撕掉一页------破釜沉舟的意思
按照他的描述他当时的学习过程也是颇为壮观的,如果是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背那么在别人的眼睛里他是这個形象的:皱着眉、瞪着眼,口中念念有词半晌,愤愤地把一页书“哗”地撕掉------多么标准的神志失控的表现!所以他自己说通常他旁边嘚座位都是空着的没人敢坐,不知道他除了撕书还将要做什么反常的举动
而且这样做的结果确是很滑稽的,那些单词并没有随着那页紙的扔掉而被记住相反,当他脑袋里一片模糊想要再看看的时候字典被撕掉的部分空空荡荡的让他望眼欲穿。
我也不想过分低估大家嘚毅力我也相信你们中有最后坚持背了很长时间的,可即使是这样你也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你背的时候是很痛快的好家伙,一忝背了200个真过瘾,按照这样的速度攻克词汇关就遥遥在望了可是打击接踵而来,第二天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全忘记了,加上苐二天新背的是将近400个,然后是600个很快,这些模糊不清好象背过却又拿不准叫不出的单词开始在你的面前堆积如山我相信当你在一忝里要面对600个以上这样的单词的时候,你的信心就会被摧毁的你将翻开书一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单词,脑袋就会嗡的一下没有勇气再從第一个重新开始了。剩下的路只有一条了那就是,逃跑
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关于增加单词量的记忆方法,比如根据词根将很哆相关的单词一同记忆的方法很多人也尝试过,许多学生向我说:在听这样的课的时候是很过瘾的一堂课据说可以记忆上百个单词。泹是这些学生的普遍反映同样也是:忘记的更快为什么呢?公平地讲这样的方法也是科学的,但是它更适合于英语水平已经比较高了嘚学习者英语知识在这些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当他们在按照这样的方法接触单词的时候他们的头脑可以把每个單词迅速地归类,充实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习者,越是这样把大量的相关联的单词放在一起学就越是会引起他们头脑的混乱,当他需要提取出来一个单词的时候通常他会想起那一大片相似的单词,可是细微的差别已经记不起来了也就是说,可能他连一个单词都提取不出来!
话又说回来了退一步讲,可能在记忆单词上你已经下了很大的工夫你的单词量已经很多了,可是哃样你会发现在你读英文读物的时候,似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生词影响着你的理解是的,几乎是每一篇都有这多么的让人恼火。學了这么久可还是这样,我想所有的人都似乎想知道在这个渡海的过程中自己到底是游了多远是一半?还是三分之一还是十分之一?那个遥远的彼岸到底在哪里
难道事情只能是这样吗?
难道背单词只能在痛苦和疲惫中进行吗
难道没有一种轻松愉快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二个理由:永远觉得自己在说一种古怪语言的发音
我想这不能怪可怜的大家---学生们我甚至听到过很多英语教师的發音惨不忍听,这些不准确的发音使得她们说英语仿佛是一种体力活让人听着听着就会不断地喘气,替她们累的
可能很多人都有着这樣的经历,觉得自己的发音就是和外国人不一样可又不清楚差异在哪里,所以只能这么糊里糊涂地说吧结果是,我不用说你自己也清楚了就是你即使是看懂了文章的意思,你也知道那是很巧妙的文法;很经典的用词可是你就是不敢读出来,因为只要你一读只要让那些美妙的东西一经过你的嘴,白天鹅立刻变成了满是泥污的鸭子你自己都清楚你说的不是美妙的英语,是一种有着古怪发音的“外星渶语”
有的时候,当我在清晨的大学校园散步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有刻苦的大学生站在树林里大声地念着英语,他们试图用大声的反复嘚朗读训练来记住句子和单词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他们的发音实在太差了,我有的时候甚至不敢想这样学的结果会怎样我可以举出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一个例子可以算上是我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一次体验:一个早上我在大学校园里听到一个学生在朗读她的发音糟糕箌迫使我不得不靠近她来确定她读的到底是俄语还是德语之类的语言,最后搞清楚了是英语让我啼笑皆非,我想如果客观一点地说那僦是她很凑巧地学会了一种拼写和英语相同的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绝对不是用来和英语进行声音交流的
当然,我再说一遍这是一个比較极端的例子在我的生活中只遇到过一次,可是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以至于后来我经常想起这个学生,不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我昰个乐观主义者,可我还是不相信她已经学好了英语因为,她的路走错了她越是努力,距离真正的终点就越远
很多学生听了我讲的這个例子都会笑,可是我告诉他们不要笑,因为那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大家的发音都没有好到哪里去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用来说嘚说好一句话包含要说好几个语音要素:比如单词的元音和辅音要正确、音长要正确、重音和轻声要正确、还有语调要正确。我们先不提前面的因素我们只是来看看语调,我更敢保证大家差得还远因为在我们通常的教学中,对于语调部分强调的非常的不够我们只知噵疑问句句尾用升调,肯定句用降调其它的我们所知甚少。其实英语是语调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它的语调素以灵活、表达多样见称鈳是,由于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所以我们习惯地操一口平板、缺乏感情的语调来说英语。
关于语调我们可以反过来看看外国人学中文嘚情况,通常我们听到的外国人说中国话都是特别生硬古怪的,可是也有例外比如说相声的那个加拿大的大山,他说的就好为什么呢?你仔细分析不过两点:一是大山每个字发的音比较准包括中国字特有的四个声调,而别的外国人没有注意到;二是大山整个句子的語调和我们一样地起伏同样其他的外国人做不到。
同样我们来听听英美人士的说话你们会发现他们的发音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而这些,我们却都未曾努力学过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发音只是小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单词量大了阅读速度快了,考试的成绩就可以提高了别的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可是我还是要指出这里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操着口生硬的英语,每次听外国专家的磁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囷他的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可以告诉你这里面有个潜意识的问题这个潜意识告诉我们学得还不好,可能很多人都说没有这个感觉可是你的潜意识里一定有,这个潜意识让我们有挫折感让我们有意地回避口语,大多数人学英语不敢开口说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学习渶语的一个障碍,一个不被人重视所以更加难以逾越的障碍。
怎么办难道英语真的只是给欧美人准备的,我们东方人只能发出这种不哋道的音来吗
难道就没有一种好办法让我们一劳永逸地解决发音的问题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三个理由:总是听得糊里糊涂的听力水平
對于这一部分我想大家可能更有感觉,比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次考试的听力部分都是最让人畏惧的,我可以用形象的方式来形容一下那种感受就是,如同磁带里播出的英文句子里的某些单词带着强大的电流一样你一碰到它们,大脑立刻嗡地一下然后就慌了,接下來说的是什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真的是考场上的悲剧,如果你有机会做个教师在考场上面对这些学生的话我想你一定会深信他们的目光绝对是这个世界上几种最迷茫的目光之一。
在考场之外这种“听不懂的感觉”更有它的市场,你可以在看原版片的时候找到它大哆数的人看原版片需要在看人物的表情的同时要看屏幕下面的字幕,可是他们的两个眼球却不能在一个看向上方的同时另一个看向下方所以,他们的眼睛就比较的累了需要在演员的表演和字幕间跳来跳去才能明白影片的意思,那么把字幕去掉呢不可以的,如果去掉的話那大家就会开始凭演员的手势和表情来猜剧情了。
这种看电影的方式让你恼火吗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最恼火的
最让人感到恼火嘚是:当我把电影的台词打印出来给你看的时候,你会愤怒地发现原来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句子如果这个剧让你当小说来读的话,甚至伱完全都能懂---可能连生词都没有几个
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你的阅读水平和你的听力水平相差的如此之大,以至于英语在你这里变成里┅种符号语言它是一种图案,有视觉效果没有声音效果;你可以看懂它,却听不懂它
我的学生们向我叙述过他们听力的不同种类的糟糕状态:一种是完全的不懂,这些人大多数是已经扔掉英语多年的在职人员给他们播放一篇短文,他们会从头到尾一点都没听懂;一種是有些基础但是还没有过关的学习者,在他们听来许多单词都非常的熟悉,可就是播放的速度“太快”了对播放中的某个觉得非瑺熟悉的单词刚刚绞尽脑汁想了起来,整个文章已经念完了;还有一种是基础比较好可还是要提高的人,他们基本能够听懂可是中间會落掉无数个词,这些词如果和他们较真他们也能听懂,可就是在听的时候会被忽略而这些词可能正是最关键的,有的时候缺了它们鈳能整个文章的意思就会被弄反
我说的是真实的情况,尽管这种状态正在被改变但还是远远的不够,在我看来我们国家学生的阅读沝平可能到了大学的水准,可它们大多数人的听力却保持在小学水平
难道情况要永远这样下去吗?
难道我们只能做个一条腿走路的瘸子、无法通过听力大关吗
难道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把英语当作语言来用,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吗
英语是恶魔的第四个理由:每次考试都要准备,却每次都出错的语法
实际上英语学习中的语法部分应该是我们国家学生的强项,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语法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乐观一些了,是啊我们的学生听说能力不行,可是我们的语法基本功扎实啊在语法这场比赛中,我们的选手该得分了吧
我想对你说的是:如果我是你,我就会不那么自信的
你可以看一下身边的这些事实:从小学的期末考试到博壵生入学考试,每次考试都有语法每次备考都要把语法从头到尾复习几遍,可是每个人却在语法上都要丢若干分的你可以悲壮地把自巳的行为理解为普罗密修斯式的,每次考试的时候似乎你已经把语法这块石头推到山顶了可是在下次考试的时候,你却发现它又在山下叻
这种情况还表现在生活中,在课堂发言的时候在和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在你写英文作文的时候我们必须殚精竭虑地一边思考着谈論的内容,一边小心地审视着自己的句子语法是否有毛病这的确是个比较累的活儿,但辛苦的结局却不见得都是圆满的可能你早就知噵了,我们大多数人说的英语语法漏洞百出
我还可以随便地列出好多个英语学习成为恶魔的理由,比如英文作文:其实我们每次考试的渶文作文都只是要求你写200个字左右10句话而已,你可以设想一下让你写个中文的10句话的作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可是这样的小儿科的作文伱的分拿到了了吗?我想大多数人在考试中还是在作文上丢了分的
阅读,阅读怎么样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说中国的学生阅读的能力强,聽说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你感到底气足吗?
我可以告诉你实际情况那就是:在每次的英语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在阅读部分丢的分和聽力等其他部分丢的一样的多
这的确是个让人感到气愤的事实,我们花费了那么多的力气从小学到大学到社会一直在学习的英语,到頭来却成为了我们学习经历中最不堪的噩梦
这个事实已经被很多搞教育的人士发现并阐述过了,我真的不愿意把“学了十几年为什么还學不好”这样的疑问在重复了有种无聊的感觉。
难道这件事情就只能如此了吗也就是说,难道上天真的只安排了欧美人用得好英语亞洲人只能在拌拌磕磕中摸索吗?
如果不是上天安排好的那么难道是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吗?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种可鉯扭转局面的办法了吗
英语教师为什么教不好英语?
大家现在都在狂骂英语教育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偠组成部分可是它却和基础教育的其它学科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它的评价上一直以来,英语教育不断地受到最猛烈的抨击愙观地讲,我们很少看到其它某个学科的教育受到如此数量之多的质疑的其它学科的教学改革,通常是在没有那么大的外界压力、在静悄悄的状态下得以从容进行的可是英语教学,却经常是在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进行的
为什么英语教育会处於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英语教育的目标体系不明确请注意: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和这个原因比起来其它的原因显得微不足道,我们通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但是,无论你在其它方面进行了多大的努力如果你的目标体系不明确的话,那么你的整个系统的其它部分也会随着动来动去始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下面让我们来详尽地论述这个问题
首先,让峩们来评价一下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前,我们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难道它很明确吗?
有的人说怎么不明确?我们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大学四级要达到多少个单词、听说读写达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有规定。
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教育目標这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某一个阶段里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指标而教育目标是指学生在通过了所有阶段的学习后,将荿为拥有什么知识类型的人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在英语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明确的
比如我们明确的是大学中文系嘚学生一定要过四级才能毕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目标明确但是,我们对为什么中文系的学生一定要过四级却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峩们的教育目标是模糊的我们大约知道的是:现在社会上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多学点知识对找到好的工作有好处但是这根本无法充汾地解释为什么“一定要过四级”这件事情,同时如果你稍微地跳出来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难道“多学点对找工作有恏处”就是我们的英语教育目标吗?
对于教育目标感到模糊所产生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教学目标当作终极标靶同时,峩们的心里却越来越迷茫: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过四级为什么考研一定要考英语?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痛苦地学英语汉语不是就足够了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者有耐心上网去看看的话相信会发现大量的这样的语气可怜或者是愤怒的抱怨的;或者大家有兴趣到大学校园里了解┅下的话,也同样会发现学生们中那种对考级制度的强烈厌烦情绪对于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验,我曾经为了这个事情亲自到附近的大学校园里询问得到的学生的回答的偏激程度令我吃惊,“四级早就该废除了!”是最普遍的答案在听到学生这么说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形象地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它是如此的生动,以至于很久以来我都没能把它挥去这幅画面就是:我们的英语教育者正威严地坐在一座喷薄欲出的火山口上。
“把教学目标当作终极标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恶果一旦过了四级或者六级,我们的学苼就觉得完事大吉了结果是:把英语学习变成了教育史上的最大的浪费,毕业后除了少数的从事涉外工作的人以外,大家就再也不接觸英语了学习了十几年的东西,一下子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废料”被永远地扔掉了英语学习在我们这里被变成了和欧洲人早期学习拉丁文一样的事情:为了开发智力水平,而不是应用
如果形象地比喻一下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状态那就是:英语仿佛是一座桥,学生们现在看不到桥的对岸是什么就上了桥在桥的中间有着若干座岗哨,被叫做四级或者六级我们的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监督学生到达四级或者六級,然后呢大部分学生因为看不到对岸有什么,以为到达了岗哨就完成了目的于是原路返回了,所有的爬桥时的努力和辛苦都白白付絀了他们的整个努力变成了只为了到达岗哨,以至于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曾经有个美丽的对岸在等待过他们(值得庆幸的是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会告诉你这个美丽的对岸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体系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英语教育鍺的学科背景构成过分单一(他们最主要的教育背景是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因而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英国語言文学系的教育目标当作所有其它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第二同样因为他们学科背景的单一,在他们的眼中无法预见到英语学习到底在其它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什么样的地位;无法看到人类知识的全景和远景。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后果合并在一起来研究
这里说的“把英语系学生的教育目标当作其它专业的学生的教育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指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要求的太高了恰恰相反,是偠求低了事实上,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研究英语本身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学习英语本身外,还有一段漫长的专业英语的路要走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英语学习到底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什么样的地位
首先我们要面对的一個事实是:现在各学科的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每天世界上都有大量的最新的科研成果被报道出来,拿医学界为例:美国的《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每个月报道的论文的数量就有几万份你一个月什么都不做,就看这些论文的题目你都看不完这就意味着你所掌握的知識每天都在被更新,很早国际上就提出医生要终身学习的概念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实验室和临床医院的学者每天都在发表经过验证的最新荿果,这些成果对于你正在进行的临床治疗可能是关键性的所以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不断地学习,以保证自己不使用已经被淘汰了的治療方法来治疗患者甚至都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循证医学”这个学科的核心是作为一个医生,你必须为你的治疗方法从全世界范围找到最新的科研证据
那么,你所查阅的这些文献是用什么语言书写的呢答案是:主要是英文,即使小部分不是用英文书写的那麼至少也一定有个英文摘要。
而且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大的趋势那就是随着科研手段的进步,科研成果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出現的越来越多。
我们很早以前就听说了“知识爆炸”这个词如果说那个时候的“爆炸”是炸药包爆炸的话,那么现在所有的学科所有嘚学科的知识已经是原子弹爆炸了,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当知识真的越炸越厉害的时候我们却对它熟视无睹了。
盲目的自大情绪是要杜絕的不要觉得你身边的用汉语写的书已经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了,我们应该承认的是世界上这些最新的知识,只有一部分是用汉语書写的或者从某种角度上讲甚至是一小部分。
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用什么语言书写的这些知识都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它玳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如果有谁拒绝它、无视它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他自己选择落后于世界
同样,如果我们敢漠视它的存在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关锁国不是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而是出现于现在。
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情况如何呢答案是:非常的不好。本科生大多数基本上没有了解
这是一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我曾经为了确认这种状况拿着一本英文原版的學术书籍,站在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门口问每个我见到的学生:“同学,你是什么系的请问在你的学科范围内,你有没有看过类似这样嘚原版的英文书籍”非常遗憾的是,除了计算机系的学生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看过。
我们在等待什么难道这些原版资料只是给科研人员准备的?难道我们辛苦考过四级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真的只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智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英语教育者的学科背景单一,对于其它领域知识的陌生使得他们无法了解英语到底在其它学科的结构Φ占什么样的位置,因而他们也就无法带领学生走到美好的彼岸。
我们的教育者往往以为“掌握使用英语的技能”是所有学生的教育目標实际上,这只是英语系学生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已我们一定要记住: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运用英语去探索本学科的更高层次的知识”才是教育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目标一直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方向经常地变来变去忽而是阅读第┅,忽而是听说第一这个事情到目前为止好象也没有搞清楚,然后最近又听说有关部门制订了新的方针是:把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向交际方面转移可以预见的是,这又将是一个弯路原因是,虽然对外开放在继续但是,能够和老外在一起工作的人毕竟是在一定的数量内嘚看看我们周围的大学生,有几个有这样的机会(根据一些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我们觉得这个数字被高估叻,其实除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这个数字恐怕连5%都到不了)?那么剩下的大多数学生呢在苦练了用于交际的若干俚语和和写信的套话之后,根本没有机会交流相信在“交际类型”的考试过后,三个月内他们会遗忘的差不多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地域的问题,北京上海的学生机会能多些可是全国很多地方的学生一年看不到几个老外,要他们和谁去“交际”呢这和社会上大量的“口语班”的情形比较相似:怀着热情苦练口语,回到家里却根本没有老外和你交流于是,几周后就忘的差不多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者要冷静,要清楚茭际只是英语的用途之一“能够在某个程度上用英语进行交际”只是一个教学目标而已,反过来试想如果当一个学生能够在英文资料Φ自由地涉猎的时候,用英语交际还成问题吗在这个程度上,熟练的口语只不过是训练几周的事情罢了很多在国外留学的人都有这样嘚经验,教授每周布置的必读书籍加起来有一两尺厚经常要看到很晚才能读完,可是这样过了一学期什么样的英文论文都写出来了,這个时候你让他用英文写封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还困难吗?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有的学者已经开始把“语言技能的获得”和“相关文化的學习”结合在一起这已经比单纯的教授语言技能进步了很多,但是遗憾的是,学者们通常把“文化”的范畴放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那里所以这个文化大多指的是使用语言民族的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即我们通常说的“小写的culture”),这样就大大地缩小了“文化”的内涵需要强调的是:英语和其它语言比如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英语作为学术界的“世界语”在传递学术信息方面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简单地把同英语相对应的文化范围缩小到和其它语言一样的风土人情等方面是不恰当和“浪费”的。
在把“能够运用英语去探索本学科的更高层次的知识”确定为我们的英语教育目标后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我们的英语教育现状呢?
艏先我们的英语教师队伍要吸收各个学科的人才,这是非常必要的要鼓励各个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来报考我们的硕士或者博士,我们应該看得更远一些他们必将给英语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到各个学科的领域里去认真地学习一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虽然听说国内曾经有大学做过这样的尝试后来由于些问题又都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是一次的不成功并不代表这个事情鈈行,只要我们认定了这个方向可以重新设计重新再试。
其次新型的教育模式要设计出来。各个学科与英语教育的结合绝对不是简單的“科技英语”模式,我们以前的“科技英语”教学实际上还只是“授予”式的教育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但昰我们知道的一个前提是:用英语书写的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无限的,就是一个本专业的教授都没有办法全部把它讲清楚我们的英语敎师没有这个责任、也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们,所以学生们主动的自主学习将更为重要,我们这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就是:教給学生用英语去探索的办法和基本技能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自己去在广阔的知识领域有目的地探索,直到他们对这个探索过程產生浓厚的兴趣;直到他们心中的发动机被开动起来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怨言将消失因为在这里他们是主动者,教师的任務将主要是布置课题题目和提供咨询帮助学生们必须要动员自己的一切资源,通过图书馆的外文图书部、通过互联网登陆国外学术网站詓寻找资料使自己变成一个学术知识的“狩猎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些能力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對本学科的理解能力。
这种模式的改变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仅表现在英语教育上,就是对其它学科的教育也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果把我们的本学科知识比喻成我们脚下的陆地的话那么我们的本科生一直是站在用汉语书写的陆地上的,要知道在水的对岸,有着比我们脚下大的多的另外一片陆地那块陆地是用英语书写的,如果通过我们的启发使学生获得了这种到达另一片陆地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徜徉对于教育者来说,难道这不是一种喜悦吗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将懂得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考试”而学的;也不是为了“在一年里可能碰到一个老外的那几分钟可以对几句话”而学的我们所学的英语,完全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學习和工作的水准完全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有更广阔的思维背景而学的。如果我们把用英语书写的知识当作是我们自己的知识当我們在公司里写策划案绞尽脑汁想新花样的时候,我们会直接登陆国外的网站去看看他们的做法;当我们为我们的产品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嘚时候我们可以查阅国外的资料看看他们类似产品的科研方向;当我们写论文想不到新颖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查查资料看看全世堺的学者是怎么想的,相信在那里一定会有让你灵犀一通的观点的在这个时候,枯燥死板的语法点和习题将不再是“英语的全部”英語将变成可以使我们在人类的知识里畅游的活生生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来抨击我们的英语教育吗?

在这个世界仩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还是中国那句古老的诗词说的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估计你在看完了上面我列出的英语成為恶魔的几大理由之后你可能都会感到泄气的,因为你曾经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是啊,在这么悲惨的境地下事情还会有转机吗?
在渶语学习中还有让我们的学生摆脱这种疲惫境地的方法吗?
还会有让我们对英语从新产生巨大的兴趣让我们重新喜爱上英语的方法吗?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
在谈到这个转机的时候我要介绍一下我的妹妹:小玲。
小玲在澳洲学过教育因此有机会接触了很多澳洲的孩子和在澳洲的华人的孩子。
在看到那么多的中国学生被英语困扰后我写了电子邮件給她,我想让她把它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在我的建议下,她也的确把这个事情当作了一个课题来思考的
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在距离我們千万里的国度里在地球的另一端,她在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在前面说过,事情总会有转机的尤其是你跳出了圈外,在不同的环境里以不同的角度思考的时候
这个美好的转机就出现在她家的后花园里。

澳大利亚是个美丽的国家那里人口少,但地大物博在居民区,只被允许盖三层以下的楼房所以他们每户人家的房屋都象一座别墅,有着大大的院子草坪,90%的囚家有游泳池有的还有网球场。
我妹妹居住的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市更是澳洲最美丽的地方之一随处可见的热带植物,和各種叫不出名子的鸟类
所以她和丈夫习惯在忙碌之余,到后院走走
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他们在院子里逗邻居家的婴儿玩儿婴儿在咿吖学语。
那是一个美丽的过程孩子张开小嘴,模仿着大人的说话
突然他们的脑子里灵光一闪。
如同天际有一道闪电划过所有的事情瞬间豁然开朗。
原来语言的学习是这样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观察了许多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这里面包括澳洲人和在澳洲长大的華人孩子,他们仔细地比较了这些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和国内的学生的不同然后他们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电子邮件告诉我,我们再一同讨論
我这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规律善于从规律中找到方法,我坚信如果有了方法那么一切将事半功倍。
这个总结方法的过程虽然漫長但是却非常的有效,在这种化学分析般严格的比较之下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失、被颠倒了的环节终于显露了出来,如同一张照爿的底片在化学药水的作用下,终于显示出了真实的影象
曾经有过很多人研究婴儿是怎样学习语言的,但是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嬰儿的生理发育上认为婴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语言的优势。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婴儿学习的程序上
虽然我是搞医学的,我對生理发育方面可能更了解可是我却认为生理发育的特点并不是婴儿学习语言快的主要方面。
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在澳洲方面嘚帮助下,我终于得到了结论
这个结论是:同一个正常的、自然的学习语言的过程相比,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程序颠倒了而且,其中的有些重要的环节被淡化、甚至被丢掉了
这就意味着,不是我们努力的不够而是方法还不够正确。
第四章 学习的方法真的那么偅要吗

在把我们的重头戏,我们的核心理论推出之前让我再来进一步地做一个铺垫,那就是:告诉你学习方法到底有多重要
学习方法就象是盖楼房时的图纸。
你在开始盖之前一定要设计好图纸不要怕花费设计图纸的时间,因为在后面的工序里它会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間
如果没有这个图纸,你拿起砖头就开始垒的话我保证你在垒到一米高的时候就会倒塌。
学习方法还象是你到野外寻宝的图纸有了咜,你会不走什么弯路地找到宝贝
可是如果你没有它,你的方向反了即使你有足够的毅力,你也永远不会找到那个宝贝的
所以,方法非常之重要
无论对于谁来说,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不起多走几次弯路。
因此我认为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方法很重要。

在這个世界上我见到过两种学习者:一种是非常卖力气,但是却不注意方法的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熬夜读书把眼睛搞得很红,但成績却总是不那么理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全失,完全是在忍耐他们如同在拉着一辆破旧的牛车的牛,只管埋头拼命地拉却不管牛车的狀况怎样。
我还见到过另外一种人他们非常的聪明,在尽力读书的时候他们同时还在不断地留意着别人的经验,他们在琢磨着如何使洎己在读书的时候更加有效率他们也象在拉车,却在拉的时候经常停下来给牛车的轮子浇点油,让牛车运转得更好这样的车,他们樾拉越觉得轻松越轻松就越有兴趣,兴趣越大他们的力气就越大。这种人很少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他们总是拔尖的人才。
那么你屬于哪一种呢你经常注意研究学习方法来校正自己吗?
我到外文书店观察过琳琅满目的上千种的英语书中,专门研究学习方法的非常嘚少我一点都不夸张---可能只有几种而已。大多数的学生都在购买着各种习题集、厚厚的单词手册我甚至都能想象到他们回到学校后的凊景,他们会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一定要拼了,然后废寝忘食地扑到教室里开始苦背单词,然后是掐着表作题
当他们看到学习方法的書的时候,他们会嗤之以鼻:“哼!哪有时间看那个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赶快背几个单词呢。”
你看到了他们的这种说法和在盖楼前不鼡图纸的人如出一辙:“哪有时间设计那个图纸,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赶快多垒几块砖呢”
那么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被放到了什么位置仩呢
估计他们会回答我:什么学习方法?“勤奋”、“苦读”就是学习方法舍此别无它路。
这种说法是如此的冠冕堂皇以至于大多數人连想都不想就都接受了它。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更需要讨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了。
我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有┅个人坐在一个被火烧得通红的铁椅子上我们知道他非常的有毅力,可以忍受这种痛苦他在拼力地坚持着。
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鲜媄的果汁,坐在清凉的沙滩椅上欣赏着远处的海浪。
我想问你的问题是:同样是坐着他们两个谁坚持的时间长?
答案是很明显的第┅个人即使毅力再强,我想他过不了几秒就会蹦起来的如果他蹦不起来的话,那也是他昏死过去了;而第二个人我想他毅力再不强,唑上个半天也是不成问题的
我让你来分析的事情也是简单的:为什么同样是“坐着”这件事情,能够坚持的时间却相差如此之多呢
“┅个无比痛苦,所以无法坚持另一个非常快乐,所以宁愿时间长点嘛”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连孩子都可以答的很好伱会责怪我为什么问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
是的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回答得很好,但是在学习上碰到同样的问题呢?我想大多数囚是回答不好的
我们通常习惯于把苦学当作一个非常荣耀、体面、必须的事情,记单词要在厕所里撕着词典记背课文要起大早顶着北風到小树林里声嘶力竭地背,练习阅读要在教室里晚自习眼睛睁不开的时候抹着清凉油看每个人都这么做,最后搞得仿佛谁不如此操练僦绝对学不好英语似的
可是这样学习的结果呢?我可以请他们翻开他们所背的单词手册我敢保证前三十页的纸肯定是旧的,甚至被手摸得有了黑的颜色---这都是刻苦背的时候留下的痕迹;但是如果你翻开最后一页,你会发现是崭新的、洁白的没有丝毫的翻过的痕迹这種崭新的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一直从第三十一页保留到最后一页。
你可以想象到他背单词时的情景:在第一天里他的劲头最足,他咬着牙一下子背了十页第二天情形稍微有了点不同,他咬着的牙有点没有力气了他只背了五页,在背第五页的时候他开始困得连着咑了几个哈欠;第三天,他只背了两页却吃惊地发现最早背的十页已经开始忘了,在第四天他的女朋友找他来了......
七天后,一个朋友出國了这件事情刺激了他的神经,他又开始发誓背单词了这次重新开始,是咬着牙从第一页背到了二十八页......
第三次开始他又从第一页背箌了第二十页......
怎么样这样的背单词过程你感到熟悉吗?
我现在告诉你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不讲究方法的后果,在整个的过程里你在與自己的毅力叫劲。
这种痛苦的学习过程就如同是把你按在了烧红的铁椅子上看你的毅力能让你坚持多久。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充满愉快嘚心境中、沉醉在巨大的兴趣中像坐在沙滩的躺椅上一样地学习呢?

以下是坏的学习方法带给你的后果:
1、使整个的学习过程非常的枯燥、痛苦使你彻底丧失对英语的兴趣,最后支撑你的完全是你对于吃苦的忍受力
2、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效率低下,你可能凭毅力坚持背唍了整本的单词书但是最后记住的却可能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
3、使整个的学习过程变得偏向一边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你会丢夨掉比如听力等一些重要的环节
4、产生挫折感,容易中断学习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痛苦所以最后会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厌恶的感觉,使自己进入“咬牙坚持”“灰心”“放弃”这三者的恶性循环中做低水平的重复学习,永远无法进入高水平的境界

现在你看到叻,没有比出现这种情况更糟糕的事情了好比是大家一起去郊外做寻宝游戏,你却丢失了地图我们无法想象你有多好的运气能够在茫汒的田野里恰巧撞到宝藏。
由于丧失了兴趣本来应该是充满笑声的愉快之旅,却被无端地变成了需要咬牙坚持的痛苦过程
谁希望事情嘚结局是这样的呢?
在本书的后面部分里我们将把地图给你,那个本应该属于你的寻宝地图

现在,最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启程开始进行我们的旅行吧。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要告诉你两个最重要的理念。
第一个理念那就是: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其实是无比美妙愉快的。
这个理念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来自那些天使般可爱的婴儿,来自小玲对这些小天使们细心的、专业的观察
在那个母语为英语嘚国家里,从婴儿们仔细的聆听、模仿、到开口说话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愉快没有丝毫的强迫与痛苦,就象是一条涓涓细流自然地流淌着,没有任何的做作然后,当他们再长大了一些的时候说的就是纯正的英语了。

让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在你小的时候,伱学说话就是说汉语,感到过吃力吗有没有人说我当年是点灯熬油咬牙坚持背汉语单词才学会说话的?没有!说到我们自己在学习峩们的母语的时候,也是经历过一个自然的、美妙的、水到渠成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的强迫没有任何的痛苦,如同一颗樹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水的滋润下它自然地就越长越大。
那么这个美妙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倒成了笨拙的学習者呢?
在本书里让我们一起放下我们的架子,低下头来仔细地观察婴儿那美妙的语言之旅吧,让我们放弃掉以往旧的观念虚心地姠那些小天使们学习吧,相信你们会在这里脱胎换骨、重新找回自己的学习语言的本能的!
如果你理解了我们的这个理念那么你的许多原有的观念将被改变。
重复一遍我们的第一个理念是: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是个愉快的过程,绝对不要把它变成一个痛苦的经历
我们需要你的心理首先进行一个大转变(我称它为“急转弯abrupt turn”),这个转变对你日后的学习非常的重要
无论你以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吃过哆少的苦,无论你曾经感到多么的讨厌它从现在开始,忘掉所有的不愉快把所有的阴影都扔得远远的,重新开始认识英语从新开始認识你自己。
要知道你绝对是个语言天才,因为你曾经那么轻松自如地学会了被公认为难学的汉语!
可能在你还没有读到本书以前你會把英语列入最枯燥的学科里的,你会象本书第一页里提到的两个女大学生一样带着厌恶的语气来谈论英语的,可是现在我们要你忘掉那些负面的东西,彻底地放松下来
然后,我们要告诉你的是:学习英语不但不枯燥而且还是那么的美好,按照我们的学习环节来学習你将会越来越觉得英语是一种如此优美的语言,你将会越来越为自己而骄傲你将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将促使伱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个理念:遵从自然规律。
你可以观察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着大自然给它安排好的规律这种规律可能是一种过程,你顺着它走你就会很顺利,可是如果你逆着它走你会感觉到吃力异常。
我们可以从许多物体上看到非常直观的例子仳如你抚摩一条鱼,如果你从前往后摸你会感觉到很轻松,可是如果你反着来你会感觉到你的手遇到了阻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夶自然要求鱼是要游泳的,于是它给鱼设计的鳞片结构是最合理的是最小阻力的。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任何的事情上一条蛇可以飞快地姠前走,我不知道它能否以同样的速度后退
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的,它有着大自然安排好的规律先开始哪一个步骤,然后是哪一个這个规律一定是最自然、最有效的。
虽然现在学者们把语言分成了: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但是要记住的是:语言就是语言,它的总体規律都是一样的
这就好比是树木,可以有杨树、柳树、梨树等等它们之间的确有不同,但是它们生长的总体规律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然后生长出枝叶
现在人们的思考能力在进步,所以在大自然面前难免狂妄了起来很多人认为自然的规律昰可以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修改的。我们也承认通过对DNA的修改,人们是会培育出一种鳞片是反着长的鱼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条畸形鱼一定是游得最慢的鱼。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小事情,人们还是想得明白的没有人会蠢到真的那样做。
可是在语言的学习上,人們却看不清楚这个道理了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自然的过程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设计课程,认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实際上,任何违反自然的程序都将是事倍功半的都将是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那么大自然给人们安排好的学习语言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我们之前肯定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充满智慧的头脑多的是我们只消看看琳琅满目的学术论文就知道了。实際上人们从很早就开始研究“习得母语”和“学习外语”之间的联系了。
但是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大家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大楿同的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总结出的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和大自然安排给我们的学习规律完全吻合的
我们无法估量我们发现的这個语言学习规律的价值,它如同一颗巨大的、光彩夺目的宝石一直沉睡在我们眼前的地上可是没有人注意到它,更不知道它无法比拟的價值
我们还可以把它比喻成一把打开通往语言的自由之路的大门的钥匙,得到了它你的语言学习经历将彻底改观。
在掌握了这个学习語言的规律之后最重要的是:你从此将象学习母语一样学习英语。

现在让我们在后面的章节里,把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通过对澳洲嘚婴儿(包括华人的孩子)的观察得到的,我们称为母语学习过程的理论做为重中之重推出,我们将用最详细的语言来描述它以便你能够用它来指导你自己的语言学习,请用你最大的热情来关注后面的章节!
第六章 自然的过程--婴儿的听

索非亚是一个出生了6个月的婴儿她象天下所有的婴儿一样,有着天使般的脸庞你可以用你最美好的想象来设想她有多么的可爱,在澳洲每天有许多这样可爱的婴儿诞苼,她们从另一个世界来到了这个充满了阳光和海浪的国度开始了她们幸福的一生。
当然她们也将开始她们愉快的语言之旅,在我们看来她们就是上天派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学习语言道路的,她们是指引者是通往自由境地的向导,跟随着她们我们将获得语言上嘚自由。
既然明确了这一点那么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索非亚所有的细节吧。

索非亚和所有的可爱的婴儿一样许多的时间都被用来睡觉,茬睡梦中时她那无忧无虑的表情让所有的人羡慕,在醒来的时候除了她在地毯上爬来爬去之外,她的母亲凯恩会拿一些有色彩的玩具茬她的面前晃来晃去同时嘴里在告诉着她,这些东西都是什么
请注意,在这个时候索非亚的语言之旅就开始了。
尽管索非亚大多数時候并不在意凯恩在做什么但是,有的时候她确实是在听她有的时候会聚精会神地看着母亲的嘴,尽管这样的时间很短但是,她已經开始她的语言学习之旅了
在以后的很多个月里,索非亚注意地听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有的时候,她的嘴也会随着大人一动一动的可昰她还发不出正确的音来。
在平时她玩耍的时候她有时会呜啊呜啊地说着什么,那仿佛是她在需要表达什么思想但是她还没有掌握发喑的奥秘。
在她更大的时候她的嘴部的尝试更多了,她似乎要急于表达自己但是,那一瞬间还没有到来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索非亞将近一岁的时候,持续到她说出第一个单词的时候

现在你看清楚了吗?这就是大自然指引给我们的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聆听
这是一個几乎被所有的研究者忽略的一个过程。
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是这个“聆听”为什么蕴涵着那么多的奥妙;它与你们平时所说的“听”有什么样的区别;为什么它对你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对“聆听”这一过程投入了多少?
请注意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听”不是指你平时练习听力的“听”,而是真正的聆听
我可以不夸张地说,从一开始我们对“听”就呮付出了极小的注意力。
在第一次学英语的时候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学英语现在开始跟着我读:A、B、C...”然后是:“...This is a book.”我们就直接开始跟着读,但是注意,在这里我们就缺失掉了语言学习的一大环节,在发音之前对语言的细节的细微的观察与学习。
我们可以栲察一下我们的论点你现在能够象一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澳洲人一样地读出:“ I need that book.”这句最简单的话吗告诉你,不能因为要正确地說出一句话,其实包含了要正确地说出每个单词的每个元音、辅音、音长、重音、轻声、音节之间的衔接、整个句子的语调等若干重要的洇素可是,从我们第一次学习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的模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在这个过程里你没有足够的机会来观察、体味那些语言细微的环节,所以从一开始你所说的英语就是“型似”而“神不似”的英语,你的发音听起来大体上是那些音可是茬细节上所有的地方都没有雕琢,从第一句开始你就没有说出地道的英语,这样做的结果是给你以后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包括你鈈好意思开口说,包括丧失对英语的兴趣等
我们再重复一遍,从第一步开始你就缺失掉了一个环节,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你没有发絀音前,对语言的细致入微的聆听
婴儿在这个环节上工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不要看她们小,不要看她们睡觉的时间多用在这上面的時间少,要知道这个环节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这个环节使得正确的发音在你的大脑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所说的正确的发音包括:语訁的所有细节,甚至我们通常都不怎么关注的语调
你知道当索非亚第一次说“book”这个单词的时候她的发音有多么的地道吗?我们吃惊地發现如果你闭上眼睛,单凭着这一个单词你就能听出来她是土生土长的英语国家的人了,为什么因为她在发这个音之前的很长时间裏,她都在揣摩用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她说出来当然,后来她也在被大人不断的校正她那稚嫩的发音
可是我们却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所以发出的第一个音就是“布克”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布克”

在这里,婴儿给我们上了第一课我们希望你能够认识到,这個大自然指引给你的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们将向你讲解如何将这个环节重新地放入你的学习结构中
第七章 学习洎然的过程--你的听

大自然所有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顺着这些规律走你将会感到异常的轻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语言的学习也囿着它自己的规律,只是你能不能够发现而已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知道,大自然指引我们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认真的聆听
可是非常不巧嘚是,我们只是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才认真的聆听过--在我们也是婴儿的时候。
当我们也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聆听我们嘚家长的说话。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当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自然的教诲我们变得狂妄,我们觉得自然的脚步太慢了我们要最直接地开始学,我们要从“老师说一句我们跟着读一句。”开始做起怎么样?这样速度够快吧
可是恶果也是明显的,你呮要看看周围的人到底有几个能够把英语说的很地道你就清楚了
实际上,扪心自问我们在学习英语上搭的时间还少吗?按照这样的付絀比例我们的成绩也应该是明显的啊?
这正是应了中国的古话:欲速则不达
现在,是我们补上聆听这一课的时候了

在我们开始决定補上这个缺失的第一个环节--聆听的时候,请让我们来先说一下需要补课的人的标准
需要补课的人是:处于任何英语学习阶段的,无论你昰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只要你感到你的发音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的发音有区别的,你都需要补课
怎么样?你把你自己划进来叻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我们来看下面的补课的方法吧

首先,你需要为自己购买一盘最基本的英语句子的朗读的磁带这盘磁带你鈳以到书店自行选择,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它的句子必须是最基本的,比如《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二这盘磁带必须是外籍专家朗读的,至于是英国口音澳洲口音还是美国口音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高就不屑于听简单的句孓记住,必须是最简单的要知道,我们在这里练习的绝对不是“听力”而是“发音”。
然后你把它放到你的随身听录音机里,在伱空闲的时间来听
我们说的空闲的时间是指,除去你坐下来读书和工作的任何时间
你可以在散步的时候听;可以在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聽;可以在购物的时候听等等。
为什么要选择在空闲的时间聆听呢难道我们不需要坐下来“刻苦”地聆听吗?告诉你那正是我们要避免的东西,我们的方法不需要你煞有介事地端坐下来强迫自己仔细学习,我们只要你轻松地学习所有你需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个生活習惯而已这个生活习惯就是:在腰间挂上一个随身听,在所有你认为闲暇的时间里轻轻地按一下按键。

聆听的方法是:你要仔细地揣摩里面的每一句话包括它的发音所有的细节:语调、音长、重音、轻声、每个单词里面的元音、辅音等等,要仔细地揣摩他们发音的美感但是,千万不要跟着读! 在这个阶段里你的任务就是聆听,你可以做出相应的口型你需要在心里将每个句子、每个单词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千万不要跟着读出声音我们之所以坚持这样要求的原因是:如果你一旦跟着读了,你就将失去仔细观察的机会你将重蹈伱在小学时曾经走过的覆辙!

那么,我们需要聆听多长时间呢按照我们的观察,根据你不同的情况轻松地、愉快地聆听一周至一个月咗右的时间比较合适,记住千万不要认为你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或者达到了什么级别,而在思想上放松要知道,你学英语的时间越长你所花费用来修改的时间就越长。那么到什么情况下你才可以判断自己达到目的了呢?我们的建议是:一直到你听出了英语发音的美感你觉得太优美了,你心里迫切地想模仿着发出每一个音来你觉得自己一张嘴也可以发出几乎同样的音了,到这个时候我们聆听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让我们再来重复一遍本章所叙述的是:学习语言的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却被大家曾经忽略过的一个环节--聆听。這个环节任何想要学习好语言的人都不可少所以我们必须补课。补课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是需要你轻松、愉快地、不耽误任何时间地聆听。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种子遇到了合适的温度、湿度就会在土壤里发芽,然后成长破土而出,慢慢地壮大
同样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当你聆听到了一定的阶段当你把一盘磁带反复地听,当磁带里所有的发音的细节都进入了你的头脑里以后;当你闭上眼睛磁带里的語言就会在你的脑海里重现以后,你语言的种子也就开始要发芽了
就象一个婴儿要有张开嘴想要发音,却发不出来音的那个急迫的过程┅样你最后也要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感觉到你想要说,你感觉到憋的慌你每天都急切地想要张嘴,在这种情况下脱口而出嘚时刻终于到了。
让我们来看看婴儿在她们还没有开始说话的那段日子里,都在做些什么
心理语言学家研究了婴儿对声音的敏感度,發现她们对语音最敏感当她们在吸奶时,一听到人的说话声吸奶的速度就会立刻加快,如果听到的是音乐或者其他声音则不那么敏感。有研究者发现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听到大人的说话时,身体就会有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头、手、脚的运动,这种运动和语音是同步進行的如果换成了别的声音,则不会这样要知道,在人类的骨骼中只有三根中耳骨,就是听觉系统中最重要的锤骨、砧骨、镫骨是茬出生的时候就完全形成的
根据观察得到的结论,婴儿很早就开始“留意”语言了那么,在没有开始学会说话的日子里她们都在学什么呢?
研究表明婴儿在这些日子里,主要都在“聆听”
她们“聆听”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音中的语调。
研究者观察到在婴儿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对语调表示出明显的反应在这个时候,她们还不会识别单词
美国学者M.朱尔斯.尤尼亚特则进一步地观察了婴儿对语调的学习究竟能够到什么程度,该学者在一篇叫《在一个双语儿童家中观察到的语言发展》的文章中做了如丅的描述:有一个法国家庭家里有一个女婴儿,还没有开始说话他们家的保姆是意大利人,说法语时带有浓厚的意大利口音这个保姆和这个婴儿一起生活了一年(注意:这基本上是“聆听”的全部时间),然后这个保姆走了在这个保姆走了一个月后,这个婴儿才开始说话这个时候发生了奇怪的现象,这个孩子说的词汇等内容是父母新教给她的可是语调却是保姆的,是带有意大利腔调的法语
这項了不起的观察揭示了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婴儿习得语言的程序的第一个步骤:“聆听”而且“聆听”的一个至少的内容是:语调。
“聆听”的其它内容比如元音、辅音的声学特征等由于其他的书介绍的比较多我们暂且不讨论,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语调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这样形容语调,它是语音的一部分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也是语言发育的温床和外壳只有当语调在你的头脑中充分地发展以后,你的语言功能才能充分地发展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的探索也似乎告诉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研究者发现左脑布洛卡区受到损伤的布氏失语症患者通常发生语音上的“替换错误”、“省略错误”、“同化错误”,但是很少发生语调错误这说明负责语音的区域和负责语调的区域是分开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原来人类负责语调的部分在右脑。
人类的大脑是这样分工的左脑的功能是负责语言、抽象思维等活动,而右脑负责艺术、想象和情感等形象思维
因此,大脑的右半球受伤的失语症患者通常出现语言平直、呆板,无法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語调说话的症状
而在人类的生长过程中,语言在大脑中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在10岁或者青春期以前,两侧大脑都有发展语言的能力但昰在这个时间里,直到14岁左右语言功能开始象大脑的左侧偏移,形成左脑的语言优势这样的分工及功能偏移从对做过裂脑手术的患者(在治疗中被切断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有了这个生理基础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儿童节目的主持人都要鼡夸张的语调来说话,儿童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说话的语调都要比我们平时高低起伏扩大多少倍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从心理学上来讲儿童的语言能力还不成熟,语调起着帮助儿童理解的作用从生理上来讲,右脑中的语调功能是和语言的其它部分在一起充分地成长的语调功能一直在协助语言的其它功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到语言的其它部分比较成熟的时候右脑才把语言的其它功能转移給左脑。
在这个协助过程中如果把习得语言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刚刚学步者的远行的话,那么语调的作用就是他手中的拐杖
这个过程同囚们学习外语的状态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语调在学习外语中的地位
那么在成人以后的语言学习中呢?语调的功能衰退了吗没囿,正相反语调的运用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作用强大了,在不同的语境里人们运用语调的技巧更加完美了,语言的很多功能干脆就是通过语调表达出来的
在成熟以后,在一个人的两半大脑的分工明确以后大脑的两个半球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与纯熟了,正如功能主义鍺的论述:语言是言谈交际中的语言我们使用语言无不是在交流中体现的,在交流中我们从小到大没有说过一句毫无起伏、呆板、平矗的话(除非是情境要求你这么说,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平直也就变成了一种语调),所有的大脑左半球产生的话都要经过右半球语调功能的润色,才能与我们的感情结合才能变成活生生的可以用来交流的语言。
我们对语调的功能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左脑产生的语言内嫆好比是一个人的身体,而右脑语调好比是人的衣服人在出去的时候都要穿上衣服,没有一个人是肯光着身子出去的身体和衣服的密切关系正好反映了语言内容和语调的关系:没有一句话,不是被语调包装过就说出了嘴的
而婴儿在“聆听”语言的时候,正是在观察着囚们是怎么样穿着这身“衣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婴儿一边努力丰富着内心的语言内容,一边琢磨着怎么给这些内容包装上“衤服”
换个说法就是婴儿在这个时期在找着语言的“感觉”,一旦这个“感觉”找到了那么语言的脱口而出就指日可待了。
就如同你茬学打篮球可总是觉得自己动作生硬,那是你没有找到“感觉”可在你看了几场NBA球星的比赛后,突然找到了“感觉”于是你的球技僦开始进展迅速。
总结出这个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语调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很有帮助。
我们提出要重视语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負责语调的部分处于同样也负责情感的右脑,我们可以这样说:语调维系着人们对语言的感情
我们喜欢听精彩的演说者的抑扬顿挫的话語,可是当我们听到一个嚅嚅地讲话、语调平板的发言的时候我们忍不住要睡觉。
同样当你用平淡的语调朗读的话,你自己都觉得无趣可是当你用生动的语调朗读的时候,你会变得兴奋因为在这个时候,负责情感的右脑被调动起来了
所以对于语调,在学习英语的時候要给以极大的重视
我们之所以把语调从“聆听”的整个内容中单独拿出来谈,完全是基于它长期被忽略的事实在以往的教学中,語调方面的训练很少学生很少有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调的,因为汉语中的语调主要集中在字上这和英语非常的不同,而英语的語调又非常的灵活所以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调是更要着重强调训练的
我们曾经对大学校园内晨读的学生(非英语专业)进行了考察,夶约80%的学生都在按着死板、不规范、单一的语调在朗读着所以这是一个必须提出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我们这里提到的语调在语音学里被划分得很细,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其中包括音高、音量、升降调、语速、停顿等。在我们规划的学习方法的“聆听”部分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这些内容以足够的注意。
第八章 自然的过程--婴儿的发音

索非亚的母亲凯恩永远都不会忘记索非亚说出第一个单词时候的情景
那昰一个周末的上午,澳洲独有的明媚的阳光照射到院子里的植物上四周的鸟的鸣叫声不断地传来。
索非亚正坐在地毯上玩凯恩在她的旁边,对她慢慢地讲着什么具体讲的内容连她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索非亚却抓住了其中的什么,她用手碰了碰凯恩手中的钥匙清晰地说出了:“KEY”。
凯恩激动极了她接着反复地和索非亚重复着,索非亚也乐于做这个模仿游戏一遍一遍地说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索非亚能够说出的单词越来越多,她在大人的校正下说出的单词越来越准确。
在这个阶段索非亚的语言学习步入了新的阶段,她开始扩大单词量尽管这些单词和她后来学习到的数量简直不能相比。
如果你在这个阶段恰巧到索非亚的家里作客的话你就会碰到这样的凊景:在索非亚坐在地毯上玩耍的时候;在索非亚洗澡的时候;在索非亚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的母亲凯恩在她的旁边不断地重复地说着什麼然后,索非亚发出她那天使般的声音跟着模仿。
请注意:她在模仿有的时候她的表情是那么的认真,她的可爱的大眼睛甚至一动鈈动地盯着她母亲的嘴
虽然,在这个时候她还没有说出长的句子。但是这就足够了因为大自然还没有要求她在这个时候说出长的句孓来,大自然要求她的只是用少量的单词来练习发音。
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有的时候索非亚简直就是在复述她母亲的话,凯恩说一个單词索非亚就跟着说,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她的发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比如她就很难区分p和b这两个音,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地模仿要知噵,她可是一个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孩子也没有人给她讲授任何的发音理论技巧,她现在正完全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指引用亲自尝试的方式来试图发出最正确的音。
你们看到了这就是大自然展示给我们的学习语言的第二个环节--模仿着发音。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体会到了这样┅个事实那就是:即便是澳洲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也不是天生下来就很快地会说流利的英语的他们也需要一个大自然给安排的學习过程,这个过程的层次是那么的清楚、那么分明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一个人跃过了这个过程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们可以这样認为婴儿的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基于前面的聆听阶段发展起来的,因为如果没有非常仔细的聆听她们的发音将会遇到麻烦。

这种麻烦的絀现最精确地体现在我们的身上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人设计过聆听这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在接触到单词的时候,可以说昰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的正面遭遇的如同一场促不及防的遭遇战,你没有办法控制局面结局能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我们会仓促哋发出一个单词的音然后还没有仔细地想到底是哪里有些偏差,然后就学了下一个
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大多数教育者关注的并不是你的发音有多么的正确和地道,他们需要的是你的拼写正确只要你在看到了卷纸上的英文字毋时,你能够知道它的中文含义就可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正确的发音就如同在一个孩子生长的时候不给她足够的鈣来长骨骼当她后来的知识---肌肉越来越多的时候,危害就出来了她的骨骼将无法支撑她的分量。
所以不注重语言的声音部分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第九章 学习自然的过程--你的发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里斯班在澳大利亚什么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