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历史研究汤因比全译本》哪个译本好些

《哲学研究》的三个中译本比较
《哲学研究》的三个中译本比较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相比西方非常全面、深入的研究,我国目前对维氏的研究却几乎停留在一片空白的状态。由于我对维特根斯坦一直比较着迷,也就很关注这方面国内目前的一些动态。就著作方面,国内现在已经出版了12卷的《维特根斯坦全集》(我当年下定决心买下一套,自我感觉是目前为止最得意的一次购书行为)。研究专著目前出版的非常少,就我所见而言,似乎只有韩林合的《逻辑哲学论研究》和涂纪亮的《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这两本书前者更有理论深度,后者只能作为一个资料的汇编。网络空间方面,人民大学的&哲学在线&虽有维特根斯坦的专区,但资料、论文很少,更新很慢;豆瓣里的维特根斯坦小组虽有超过一千人参加,但不知何故,讨论也很少、很浅。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代表作,大陆汉语译本主要有三家:商务的李步楼译本、上海的陈嘉映译本以及《维特根斯坦全集》中的涂纪亮译本。三个译本我认为各有优劣:李步楼本翻译得很认真,也很朴实,基本上反映了作品的原貌,但在个别关键词语上存在一些小问题,例如哲学界常用的&意义&,在李本中常翻译为&意思&,读起来有些别扭。陈嘉映本主要强调其德语&出身&,所以,优势在于一些关键术语更准确、更专业化,但缺点同样明显,就是译者的汉语功底不怎么样,可能是德语学太好的缘故吧,这个问题我在阅读陈的《语言哲学》时就发现了。涂纪亮本总体来讲比较中庸,没有太明显的优缺点,我一直认为涂是个不错的编辑,这个译本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哲学研究》被学界公认为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全书犹如一本优美的速写集,其语言有种平淡的美,而其中饱含的哲理思考更使其具有别样的优雅魅力。因此,想完全反映出这本书的这种感觉实属不易。不过以我的经验来讲,我认为相比之下,李步楼的译本适合作初读者的汉语底本,若想深入研究,可参看陈嘉映译本。
以下随手摘录《哲学研究》其中的一节,比较三个不同译本:
李步楼 译本(商务,1996年版)244. 词是怎样指称感觉的呢?&&这里似乎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难道不是每天都谈到感觉,并且对种种感觉给予名称吗?然而名称和被命名的东西之间的联系是怎么建立的?这个问题也就是:人是怎么学会感觉名称例如&痛&一词的意义的?下面是一种可能:词与感觉的原始、自然的表述相联系并且用在这些地方。孩子弄伤了自己,哭喊起来;于是大人就对他说话,教给他喊叫,之后又教给他语句。他们教给这个孩子新的疼痛行为。&那么,你是在说&痛&这个词实际上指的就是哭喊?&&&相反;痛的言语表达代替了哭喊而不是描述了哭喊。
陈嘉映 译本(上海,2001年版):244. 语词是怎样指涉感觉的?&&这似乎不成其为问题;我们不是天天都谈论感觉,称谓感觉吗?但名称怎么就建立起了和被称谓之物的联系?这和下面的是同一个问题:人是怎样学会感觉名称的含义的?&&以&疼&这个词为例。这是一种可能性:语词和感觉的原始、自然表达联系在一起,取代了后者。孩子受了伤哭起来;这时大人对他说话,教给他呼叫,后来又教给他句子。他们是在教给孩子新的疼痛举止。&那么你是说,&疼&这个词意味着哭喊?&&&正相反;疼的语言表达代替了哭喊而不是描述哭喊。
涂纪亮 译本(《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244. 词是怎样标志感觉的?&&这似乎不成什么问题;因为我们不是通常也在谈论感觉,并且给它们命名吗?可是,名字和被命令(注:此处我认为有误,也许是打字或排版错误,即应当是&命名&而不是&命令&)的感觉之间的联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个问题等同于人是怎样学会关于感觉的名称的意义的。&&以&疼痛&这个词为例。这里有一种可能性:词与感觉的一种原始的、自然的表达有联系,并且被用于代替感觉。一个孩子受了伤,哭了起来;于是大人给他讲话,教给他在这个场合所说的感叹词,随后又教给他句子。他们教给孩子一种新的疼痛行为。&那么是否你说&疼痛&这个词其实意味着哭?&&&相反,疼痛的语言表达代替哭,而不是描述哭。
参看英译本:
244. How do words refer to sensations?-There doesn't seem todon't we talk about sensations every day, and gives them names? But how is the connexions between the name and the thing named set up? This question is the same as: how does a human being learn the meaning of the names of sensations? -of the word &pain& for example. Here is one possibility: wor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rimitive, the natural, expressions of the sensation and used in their place. A child has hurt
and adults talk to him and teach him exclamations and, later, sentences. They teach the child new pain-behaviour.
&So you are saying that the word 'pain' really means crying?&-On the contrary: the verbal expression of pain replaces crying and does not describe it.
这里抽取两个样本,即划线的地方:
(1)&refer&这个词,翻译成&指涉&、&指称&更准确,而译成&标志&有些失准。
(2)有下划线的那句话,有一个重要词语&&&place&,&位置&在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中很重要,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说明了它的用法,语法,逻辑空间,色彩空间等等都与位置概念有关,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这个词的意思一定要翻译出来,因此,维特根斯坦这句话的含义是:&语词与感觉的原始的、自然的表达相联系,并且取代了它们的位置。&当然,进一步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位置?在什么中的位置?我的理解是&取代了它们(在生活形式中)的位置&。就这句话而言,翻译得较好的是李步楼和陈嘉映的译本。
(3)从这些关键地方之外的内容翻译来看,译得较通顺的应当还是李步楼的译本。
*补充说明:由于我不懂德语,因此,虽然手头有德语版本,但不便列举分析。有些遗憾。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群魔诗社)
(雨果的来信)
(zz的回忆录)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在职研究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