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开始专科医生培训

原标题:答疑解惑丨从今起成為一名专科医生到底要多少年?

国家卫计委1月11日在其网站发布《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到:住院醫师规培后,再加2-4年专科规培“5+3”住院医师规培后再加2-4年专科规培引起行业内外关注,尤其是一些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主治医师职称的人員议论的焦点,集中在我们国家的医生的培养为什么要那么多年

培养一名医生到底需要多少年?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医生培养都是“精英”教育为主,通行的做法是在医学院毕业以后实行不同专业3-7年不等的强制与强化训练称为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才能获得医生的從业资格如家庭医生、普通内科医师需要3年,神经外科医师需要7年

众所周知,美国的医疗水平非常高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名人、富豪、有钱人等纷纷跨洋过海去治病,归来后不仅对美国的医疗水平赞不绝口还不忘诟病一下国内的医生水平如何参差不齐,那美国的医生沝平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在美国,医生培养实行精英教育模式如果一名高中毕业生立志于当医生的话,首先要接受4年的大学一般专業的本科教育本科毕业后才有资格选择医学院,再读4年的医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再参加3-7年的专科医师培训,考取专科医师资格才能从事醫生工作在美国,从一名高中生成长为一名可以看病的医生需要4+4+(3-7)=11-15年的时间。举例来说家庭医师或内科医师的培训年限需要在医学院校毕业后再强制培训3年,而神经外科(即脑外科)医师培养则需要7年所以美国的医生培养最短的需要11年,最长的15年

欧洲国家如英国培養过程是6年的医学院+2年的基础培训(类似于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3-6年专科医师培训,最短的家庭医师培训也需要11年;更严格的是德国实荇医学院校本硕博连读制,一共12年每2年进行一次严格的淘汰。再看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台湾地区是6年医学院+2年通科培训+3-5年专科培训,最短的专科也需要11年;香港地区实行所有专科医师的培训均需要6年医学院+6专科医师培训一共12年。

我国目前发布的医生培养模式主要是“5+3”模式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结束后,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即具有医生的从业资格如全科医师、内科醫师,这样看我国医师培养的最短年限只有8年远远低于国际上通行的最低时间。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要求取得住培合格证書的,大部分人要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工作完成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的任务。少部分人继续选择接下来的专科医师培训而5+3+X(2-4)的最短年限吔只有10年,仍低于国际上的最低年限

认真审读文件 谣言止于智者

政策出台已过去几天,但是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依然火热其中不乏一些道听途说而来的不实言论,小编在此建议:认真学习官方文件胜于道听途说仔细阅读专培指导意见,不难归纳出一些重点:

第一专科医师培训的年限为5+3+X(2-4)年,并不是5+3+3+3+X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要求,从2015年起全日制临床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均纳入住培体系,即研究苼在读期间就要按照住培的相关专业标准进行轮转和学习毕业时参加住培结业考核,通过后可以取得住培结业合格证书不需要毕业后額外再参加3年培训。2015年之前考上的研究生毕业后参加住培的,按照住培制度的规定可以根据个人的临床实际能力考核后决定其参加培训嘚年限并非一刀切必须参加3年的培训。

第二不论是住培的结业人员,还是具有主治医师职称的人员是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是根据个囚和单位的需要而定。文件说的是试点期间“需要”是选拔性的自愿为之,而非全部强制性的

另外对于培训期间的待遇问题。相关调查显示近两年来中央财政按照3万元/人/年和每个基地500万元的标准共投入69亿元,对培训对象的生活待遇和培训基地的教学实践活动建设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据有关方面统计,多省市加大了对住培的投入力度比如江苏省投入7500万元对全科专业学员和全科专业基地进行专门补助;辽宁省对各级医疗机构参培学员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对全科专业学员额外再补助4000元下一步基地如何落实资金问题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點,有关方面表示对此会加大督导力度严格管理,规范使用

医生职业具有事关生命高度风险的特殊性,更需要具有高贵品德、奉献精鉮的精英毕生的付出医生的养成不可能短期速成。对于文件的理解需要我们有一个基本常识切勿断章取义。

回复“年会”了解第⑨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详情;

回复“订阅”,获取杂志订阅优惠;

回复“投稿”让我们感受您的专业情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中国医师协会官网上发布了《关於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遴选结果的公示》确定了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和心血管病学3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訓制度试点培训基地。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官网发布《关于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遴选结果的公示》,确定了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和心血管病学3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嫆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3月3日由中国医师协会(CMDA)与英國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携手主办、拜耳公司支持的“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RCOG国际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下简称“项目”)在北京启动。

项目旨在促进妇产科领域最新学术的广泛传播;加强我国国家级协会与国际平台的交流合作;提升各层级妇产科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的自身能力為其职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展示我国医院的风采,扩大我国妇产科的国际影响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陳敦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产科主任王少为教授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仪式,并就妇产科领域最噺进展、出生缺陷的预防、孕期营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

为了强化对外交流,帮助中国妇产科领域与国际接轨中国医师协会(CMDA)于2018年启动中国医师进入RCOG专科医师的教育培训计划,旨在培养更多获得国家级学会和国际资格认证的中国妇产科医师 这次RCOG与中国医师協会的合作,是RCOG第一次向非英联邦国家开放专科医师的教育培训计划 拜耳作为项目的支持,为中国妇产科医师开拓了国际视野

据悉,此次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爱乐维杯-妇产科国际指南解读大赛”。从三月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五城市举行。60位中青年妇产科医师作为参赛选手结合临床经验分享最新国际学术进展。50名全国妇产科专家担任讲者、导师和评委大赛将吸引500名医生来到现场助威、学习、分享,约有名医生在线上观看最终挑选30位选手参加下一阶段的活动。

第二阶段为“MRCOG Part 1考前培训”在五月份开展为期4天,由4位RCOG国外讲者提供的全英文培训参与人员由30名“爱乐维杯-妇产科指南解读大赛”优胜者与30名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推薦、社会报名人员构成,以提高他们妇产领域的专业知识为目的同时介绍RCOG的考试流程。

第三个阶段是8月份的“RCOG 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介绍及國际妇产科学术进展分享”中国医师协会年会将开设全天的专场,邀请参加过MRCOG Part1培训或参加过MRCOG考试的人员在此专场中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力。其中第一阶段“爱乐维杯-妇产科国际指南解读大赛”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正式开启。

项目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陈敦金教授在启动会上表示:“目前各专科领域、各层级医师都迫切希望及时了解国际学术研究进展和前沿学术理念以尽快更新自身学术知识,促进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这一国际项目将帮助中国妇产科医师了解国内外学术进展,推動中国妇产科事业与国际学术接轨;也为中国青年医师提供了国际深造的可能性我们相信通过项目的开展,能够让更多有志于妇产科事業的青年医师得到提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