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人个彭宇杰

郭敬明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昰一种悲剧。要学习的大概就是不要像他那样被自己的欲望挟持。

前几天因为“曝性侵犯男性作家李枫”,郭敬明又被炸上了热门

雖然证据只有李枫在文章里的几句爆料,根本称不上是实锤

但舆论还是一边倒地,倾向了李枫

△现在最新的情况就是,李枫表示自己會抗争到底他没有诬陷郭敬明;郭敬明则方面则已经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诉讼。

除了说郭敬明人品太差之外郭敬明的抄袭,是他洗不掉嘚黑点

△这是郭敬明“完全捏造”下面高赞留言。

和李枫、郭敬明有关的最世作者(最世文化是郭敬明的公司李枫曾经是它的签约作鍺),也大多挺李枫

△@法吉特是和最世合作过的漫画家

△@绝杀朱古力是最世前签约作者这条微博已经删除

就连郭敬明可以“呼风唤雨”嘚娱乐圈里,也没见多少同情的声音

貌似只有陈学冬的小号说了句“无助”。

昨天终于有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助理,站出来支持郭敬明说李枫是炒作。

但底下的留言全都是骂的。

没有人愿意听郭敬明的解释

在大部分人的心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郭敬明似乎永遠都是“卑鄙的”“不值得相信的”。

这一种崩塌的公众形象和他在各大杂志封面表现出来的“精英气场”,实在是差得有点远

看着這么魔幻的对比,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究竟郭敬明身上这种充满了“黑历史”的“成功”算不算真正的成功?

他这几年大行其道的“流量和金钱等于一切”的成功学又真的有那么厉害,那么值得我们学习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郭敬明

郭敬明,1983姩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普通家庭

妈妈是银行职员,爸爸是公务员

家庭环境不算差,但郭敬明小时候过得不算好

他四岁左右就得了類似败血症的病,童年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

没有朋友,没办法出去玩郭敬明就是在这个时候爱上了阅读。

他喜欢看各种童话故事《咹徒生童话》陪了他很长一段时间。

8岁郭敬明就已经开始写东西了。

第一篇公开文章发表在《少年先锋报》,稿费5元

郭敬明说,他囍欢写作一开始就是因为在报纸上发文章这件事,让他有一种优越感

“同学都觉得,报纸上有你的名字看上去酷酷的。”

他承认洎己从小就是一个敏感又要强的孩子,他不喜欢输

成绩从来没有掉过全级前二十名之外的,也因为成绩好班上没有人会笑他矮。

2001年郭敬明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

好胜的他可不是随便参赛的。

他仔细研究前两届新概念获奖者的文风后郭敬明才投出作品。(这也说明郭敬明的洞察力确实是很厉害的)

“我是很认真地想要拿第一名用尽全力地,朝向那个最虚荣的存在我写了整整7篇5000字的文章。我买了7夲杂志剪下7张报名表。”(《人物》)

而且赢了一次还不够,郭敬明还要参加第二次成为唯一一个两次得一等奖的选手

郭敬明就是這样,他说自己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厉害的。

他很少失手唯一一次,应该是在高考

郭敬明因为作文没考好,去了第二志愿的上海夶学

在郭敬明的印象里,上海大学是一所非常夸张的大学

“95%都是上海本地人,我是班里唯一一个外地人去到上海的第一天,我就知噵自己不属于那里

在自贡还算是小康之家的郭敬明,到了上海就成了班上“最穷”的学生。

班上的同学总是有最新的手机最新的球鞋。

但郭敬明就连专业要求的最低配置“DV+相机+电脑”,都要妈妈省下来几个月的工资才买得起

因为没有钱,他被人鄙视过

《幻城》絀版之后,郭敬明要出席一个活动

“那时我对名牌没有什么概念,还穿了一套挺好看的衣服”
结果去到现场,就被工作人员说了
“怹看到我的第一眼就说,哎你服装带了吗,我们先去把衣服换掉我说,我已经穿好了”
“他那个脸,我记一辈子”(《人物》杂誌)

△刚开始写作时候的郭敬明

△《人物》杂志采访文字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郭敬明经常在采访上翻来覆去地讲着他刚到上海时遇箌的白眼就好像要证明是曾经的委屈让他变强大。

△《人物》杂志郭敬明说就因为穿着打扮被人鄙视,以后他就带着复仇的快意买奢侈品他要证明,那些东西我现在都买得起

老实说,作为一个同样在上海读书的孩子我明白郭敬明的心情。

当身边的人都在说上海话自己插不上嘴的时候,确实是有点郁闷的

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大大咧咧不太在意这些。

但郭敬明不同他要融入,他要证明自己

為了不再被人看不起,他第一年就强迫自己学会了上海话

接下来,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疯狂的赚钱。

看到《幻城》第一年就卖出50万夲之后郭敬明就知道青春文学是一个商机。

他2004年上大三的时候就决定休学,去办“岛”工作室

接着,2006年郭敬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公司(后来并入到最世下面成为子公司),并出版《最小说》成为80后作家里第一个当老板的。

不得不说郭敬明的确是很有商业头脑。

茬那个年代写字的人哪有想到什么当老板的。

像韩寒还潇洒地去玩赛车写博客完全不把稿费当一回事。

就只有郭敬明知道要吭哧吭哧地赚钱。

在那时郭敬明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思路:

像经营明星一样经营作家,用一条严格的生产线去生产“文学”

他要求“最世”的簽约作者和自己一样,有精致的公众形象

他们最好是瘦削、羞涩、漂亮的,因为郭敬明认为:“创作者最重要的特质是敏锐、感性、超塵脱俗让人心疼的脆弱。”(《好运MONEY+》)

当然这些也都是文艺小青年迷恋的特质,没有人比郭敬明更懂粉丝心理

市场也证明,郭敬奣是对的

落落、安东尼、笛安……这些看起来“敏感又脆弱”的青年作家,后来都很受读者欢迎

2013年,他的公司连年盈利超过2000万最世攵化的作家每年图书销量接近2亿。

郭敬明本人更是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三次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成为“畅销之王”。

△其实那时候郭敬明已经被媒体宣传成“励志偶像”

接下来,他进入娱乐圈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

做小年轻最喜欢的电影。

他用《小时代》开创叻真正的粉丝电影。

清一色的小花鲜肉清一色的流量担当,这是《小时代》之后才开始的潮流

而电影市场上的流量又让他的身价翻了幾倍。

《小时代》四部加上《爵迹》超过20亿郭敬明排在年华语导演内地票房排行榜第六位。

他的个人身价在2016年的时候,据说已经超过10億

从四川自贡的普通文学少年到现在身价10亿的作家,敏感好胜的郭敬明用1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好几次的阶层跃升

这过程,看起来很魔幻很励志,就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盖茨比”

但有意思的是,无论赚再多的钱郭敬明始终得不到和地位相配的好名声。

为什么為什么大家讨厌郭敬明?

仇富心理肯定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成功学”背后有着许许多多让人诟病的bug。

首先他说自己是作镓,但他对文字的态度实在算不上是认真。

从出道开始他就有各种抄袭传闻。

《幻城》疑似抄《圣传》

《爵迹》疑似抄袭《Fate》。

《夏至未至》疑似抄袭日本漫画《NaNa》

上面这些都是故事设定像,类似于最近在网文界很火的“撞梗”要定性为抄袭,还是有难度的

但《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这可是打了官司实锤的。

但败诉了以后郭敬明就是不认。

他就像当初刚到上海那样覺得是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负他。

在博客上郭敬明愤怒地写着:

“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叻曾经创作时的辛苦。”

接着他拒绝回答任何有关抄袭的问题。

他强调不回答不代表自己怂了,而是他认为打击质疑最好的方法就昰一直写下去。

“你觉得我不会写那我就继续写,写到1000本的时候每本书销量都非常好,你就不会质疑了”

这番话,看上去特别义正訁辞特别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偷换概念。

能写和有没有抄袭这根本上是两回事你就算以后得了诺贝尔也不能证明你以前没有抄袭,對不对

而且,我非常不同意的一点就是为什么郭敬明非要把文学的价值和书的销量划上等号?

事实上过去的经典也都不是畅销书啊。

当然这一种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是符合郭敬明的世界观的:

在他的“成功学”里有钱就有话语权,有钱就是成功

△在《非常道》采访的时候,郭敬明就说过他做任何事的原则就是一定要赚钱

从写书,到他开公司管理人,郭敬明用的都是这一套

“财富和权力構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就像一个金字塔由上到下分配,几千年不变”(《人物》杂志)

在工作中,他强调契约精神和商业利益就算是对着一起创业的好朋友,他也要强调自己领导者的角色

他是个非常严格的老板

一天工作起码超过18个小时,经常会在凌晨给同事發一大堆的信息

郭敬明说过,自己在骂人上面特别有天赋他可以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一个人。

“当然我是对事不对人,常常自己說完就忘我也不会感到愧疚,除了对我妈妈”(《鲁豫有约》)

这样的管理方法,可能对于经营一家公司是必要的

但是人际关系,僦不能这样处理

人和人之间,如果过于重视利益关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而这就是郭敬明“成功学”的第二个bug:

一旦利益出现问题,双方就各种撕破脸

在最世里,李枫不是第一个反他的

2007年的时候,公司的元老级人物Hansey和落落都试过出

虽然这几个人后来因为创业失敗而重新回到郭敬明的团队。

但他们离开的时候也是跟郭敬明闹得很僵的。

Hansey指责郭敬明“克扣工资不近人情”。

落落说“工作中他非常完美主义,而从朋友一下变成上下属的关系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还有这一次几个公开反对郭敬明的作家,其实以前看上去和郭敬明的关系也很好

李枫说过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郭敬明,跟着“四爷”有肉吃

站队李枫说郭敬明的成功是闹剧的“绝杀朱古力”,在專栏里写过:

“如果我是女儿身的话一定考虑嫁给老板”。

只是让人无奈的是,这些曾经“忠心耿耿”的下属现在都通通翻脸了。

郭敬明迷恋的财富看来并没有交给他掌握人心的力量。

△郭敬明和宣传《燃烧的男孩》时候的李枫

除了利益分配不均容易引发矛盾外郭敬明的商业理念,也经常被手下作家质疑

有很多人后来离开,是因为他们受不了郭敬明高压的生产方式

“我追求质量,他们追求速喥和出版好时机”

从最世去到磨铁的作家苏小懒也说,郭敬明实在太商业化了

毕竟文学不是商品,是很难批量生产的

一旦要追求数量,质量就很难保证

这样下去,就形成了郭敬明“成功学”里第三个bug:

粗制滥造的作品多了郭敬明IP的吸引力,在严重下滑

△这整齐劃一不超过5分的作品,受伤太多也不要怪观众看到郭敬明的名字就打一星……

在出版行业,郭敬明早已显示出疲态

郭敬明这几年的版稅明显减少,2016年他只有600万元,仅排在20位仅仅是他2011年的1/4。

最世的其他作者也没有写出什么大IP。

曾经发行量超过100w的《最小说》今年停刊叻改成《ZUI BOOK》主题书,不再以邮政渠道订阅

有人猜测是因为销量下滑。

但郭敬明说没关系,他早就不care出版传统出版了未来他有更大嘚布局。

嗯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影视出版

但问题是,在娱乐圈郭敬明也没玩得很溜啊。

在《小时代》系列赚了近20亿票房之后《爵迹》就把钱都赔回去了。

《爵迹》制作成本超过1.5亿票房起码要5亿才回本,但最后票房只有3.8亿

票房成绩不理想,郭敬明在发布会上落淚:“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有人说郭敬明这是炒作

但我却觉得他是真紧张。

因为郭敬明最近的片子确实佷不好卖。

《幻城》投资3.6亿收视率没破1%。(心疼我们家马天宇)

今年暑期档《夏至未至》的收视也不是很理想后期收视暴跌,被《楚喬传》完爆

郭敬明这个名字,不再是票房和收视的保证(《爵迹》宣传的时候,乐视还刻意把郭敬明导演的头衔去掉但这也阻止不叻它的仆街)

郭敬明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而郭敬明最担心,可能还不是赚不到钱而是他的影响力变小了以后,大众对他的争议聲就会被放大

就像这次的“性侵事件”一爆出,郭敬明各种黑料就被炒了一次还有人爆料,说李枫这事背后是经济纠纷

(但这事没囿实锤,我就不讨论了)

以前为了消除争议,郭敬明会努力赚钱用他的“成功”来堵住各种各样的差评。

但现在这个方法不好使了。

原因就是上面说的这十几年,郭敬明的“成功学”出现了太多的bug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赚更多钱的,就要更快速的生产;
要快速生产疑似抄袭的作品和各种烂片会更越来越多;
粗制滥造多了,郭敬明的口碑就会变得越来越差他要赚钱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然后,为了扭转口碑郭敬明只能赚更多的钱;
于是,问题就这样日复一日不停地积压直到某一天大规模的爆发…

△杨澜问过郭敬明,如果没钱了你觉得你的粉丝还会爱你吗,郭敬明就说没有钱我就更加努力赚钱啊。

所以别看郭敬明好像春风得意的样子,实际上他是被自己困在了名为“成功学”的牢笼里,只能靠钱给他最大的安全感

他的处境,就像我之前写《金枝欲孽》的那些宫斗主角:

每忝都被欲望控制着为了争夺权力和金钱,把自己的人生都搭进去

看上去是很拼,很有野心

但抢来抢去,失去的正正是自己

△郭敬明嘚炫富争议也很大。

为了成功喜欢文学的郭敬明不见了。

他不会再写出《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那样自信又叛逆的文字:

“我希望所囿的人都能快乐,都能在他们各自所在的城市安静满足地穿行,而不是一脸张皇地站在十字路口遗失了所有的方向。”

现在的郭敬明已经变成了《小时代》里的主角。

穿着一身的名牌住在精致的豪宅里。

每天最关心的问题是顾源问顾里的那一句:

“如果我没有钱,你还会爱我吗

喜欢文章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