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合用前室面积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为开敞空间时面积怎么控制?

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的设置要求_临沂建筑设计_新浪博客
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的设置要求
&5.5.17&(强)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1,对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其底层楼梯间可以适当扩大封闭范围。所谓扩大封闭楼梯间,就是将楼梯间的封闭范围扩大,如图5所示。因为一般公共建筑首层入口处的楼梯往往比较宽大开敞,而且和门厅的空间合为一体,使得楼梯间的封闭范围变大。对于不需采用封闭楼梯间的公共建筑,其首层门厅内的主楼梯如不计入疏散设计需要总宽度之内,可不设置楼梯间。
&扩大封闭楼梯间示意图&
2,对于建筑首层为火灾危险性小的大厅,该大厅与周围办公、辅助商业等其他区域进行了防火分隔时,可以在首层将该大厅扩大为楼梯间的一部分。
&5.5.29&(强)
​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6.4.2(强)&
封闭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有些建筑,在首层设置有大堂,楼梯间在首层的出口难以直接对外,往往需要将大堂或首层的一部分包括在楼梯间内而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在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时,要注意扩大区域与周围空间采取防火措施分隔。垃圾道、管道井等的检查门等,不能直接开向楼梯间内。
&6.4.3(强)&
防烟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本条及本规范中的“前室”,包括开敞式的阳台、凹廊等类似空间。当采用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空间作为前室时,阳台或凹廊等的使用面积也要满足前室的有关要求。防烟楼梯间在首层直通室外时,其首层可不设置前室。对于防烟楼梯间在首层难以直通室外,可以采用在首层将火灾危险性低的门厅扩大到楼梯间的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对于住宅建筑,由于平面布置难以将电缆井和管道井的检查门开设在其他位置时,可以设置在前室或合用前室内,但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其他建筑的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内,不允许开设除疏散门以外的其他开口和管道井的检查门。
五,问题:防烟楼梯间首层可以通过扩大封闭楼梯间通向室外吗?期待权威解读.​
1,消防电梯应设前室,不应直接开向扩大封闭楼梯间。
涓存矀寤虹瓚璁捐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43,00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
& 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有何要求?
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有何要求?,,,
悬赏分:0 -
- 阅读次数:
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有何要求?
上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
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详情可以咨询当宁消防:021-0
&&点击左边的图片给他一个评价吧
共 2 条答复
这个要查看一下建规了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
相关,,,问答
等你来回答
[ 11:42:00][ 17:05:00][ 11:40:00][ 21:57:00][ 11:29:00]
最专业的消防报警设备销售服务平台!全国服务热线:400-003-0119 总机:021-相关解答一:防烟楼梯间内开窗面积?合用前室进深有规范要求吗? 防烟楼梯间任意5层开窗面积总和不小于2㎡,合用前室满足面积要求,进深应满足开门后不影响疏散相关解答二: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敞开楼梯间的做法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相关解答三:防烟楼梯间、防火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区别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为乙级浮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防火楼梯间非封闭楼梯间的防火分区应该按本层来定,封闭楼梯间为哪个防火分区服务就划归哪个分区,注意封闭楼梯和防烟楼梯间应该在本楼层防火分区内,如果不在那要用防火墙隔开,门要用甲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相关解答四:什么是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就是在楼梯的入口加了一道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防火门可以抵挡外面的烟雾进入楼梯间,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 的逃生通道,因为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在火灾中丧生的其实是因为烟雾中毒的,相关解答五:什么是防烟楼梯间 建规 2.0.19 防烟楼梯间 smoke-proof staircase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相关解答六:疏散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有什么关系?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专指楼梯型式、消防验收的叫法,都属于疏散楼梯间亥具体有没有分类,好像没查阅到。相关解答七: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相关解答八:楼梯间的窗户可以做自然排烟口吗?不是封闭的防烟楼梯间。 楼梯间的窗户可以做自然排烟口,但要窗户直接对外相关解答九:那些建筑采用防烟楼梯间,那些采用封闭楼梯间 高规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 旅馆;3 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 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另外,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地下汽车库和高场汽车库以及设在高层建筑裙房内的汽车库,其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可能有所遗漏,请参考防火规范。相关解答十:帮我区分一下我们这的是封闭楼梯间还是防烟楼梯间!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
说不好的可以肯定一点
不是封闭的可也不像是防烟的
或者说防火的不能说算是什么特定的楼梯间密闭的一般出现在20到30层的大厦中
是一种很少有人使用的楼梯间(写字楼也会用到)一般都是在楼层的靠里的地方建的
每层只有一个门出入防烟(消防)楼梯间是针对像写字楼 等一些办公聚集地才使用的
也是没有人使用的一般用与使用的楼梯间都不会是密闭或防烟的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防烟楼梯间底层需要防火门吗
09-03-12 &匿名提问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消防安全检查一、问题的提出
   对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是消防安全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是消防安全的基础条件,它保证居住和工作人员在火灾中安全疏散,保证消防人员的灭火扑救工作的实施开展。
   对安全疏散设施中的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检查应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熟识无睹”使我们在通常检查中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日洛阳东都商场火灾,死亡309人,全都是因烟熏致死,楼梯间无防烟设施,疏散楼梯间被锁堵塞,是这场惨剧最主要的原因。它充分的说明了疏散设施在消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二、规范的依据
   目前,许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疏散楼梯,按照《建规》和《高规》的要求,普遍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应设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不合乎规范要求,许多八十年代修建的高层建筑都没有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不久前对省内的几个市中心医院病房楼的消防检查中发现,这些超过500张病床的一类高层建筑,除与电梯间共用前室的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外,其余疏散楼梯均为开敞式楼梯,连封闭楼梯间都不是。隐患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为不燃烧体3.00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楼梯间,建筑构件为不燃烧体2.50小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双向弹簧门,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根据《建规》和《高规》的要求,下列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及超过五层的其它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2、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4、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民用住宅除外)。
   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7、高层建筑的裙房。
   8、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9、人防工程当地下为二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地面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十米时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等。 对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复位,超过5层的多层民用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可使用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下面我们看一下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相比除了要与使用空间分隔这一点相同外,又多了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这两个条件,所以防烟楼梯间的使用条件要比封闭楼梯间严格。根据《建规》和《高规》的要求,适用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建筑有:
   1、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建筑外的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3、塔式高层民用建筑。
   4、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建筑。
   5、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建筑。
   6、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每层人数超过十人的高层厂房。
   7、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停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8、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口地面高差大于十米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等。
   对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6平方米。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防烟楼梯间前室内禁止采用可燃或易燃性材料装修,不准摆放任何家具物品。
   5,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三、监督检查中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在过去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中,我们对安全疏散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检查经常发现下列问题,成为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
   1、一些高层建筑中普遍存在着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楼梯间是防烟楼梯间,但另外的疏散楼梯是开敞式楼梯间或封闭式楼梯间,未能满足规范要求,这是一种常见的火灾隐患,数量巨大,而且整改也存在着诸多困难。 2、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的房间门窗。现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经常发现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及其它管道井的开口,还有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通过等隐患问题。
   3、楼梯间内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家具、广告牌和堆积杂物等。
   4、燃气管道如必须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检查中发现:存在无金属套管、无过墙封堵、在楼梯间设阀、设表等问题。 5、一些大的旅馆、宾馆最下面的几层楼梯间不符合安全疏散楼梯的规定,没有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但这几层大都是旅馆、宾馆的公共场所或共享空间、中庭等,是安全疏散的最重要部位,是整个建筑人员疏散的必经之地。《建规》规定:公共建筑门厅的主楼梯,如不计入总疏散宽度可不设楼梯间,否则均应执行规范规定。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是这些建筑安全疏散的重大隐患。
   6、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入口门上均应设置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灯,检查中发现大部分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入口处没有设置;楼梯间各层缓步平台应设层数标志。
   7、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要有警示标语说明,发生火灾时严禁使用消防电梯疏散逃生。
   8、封闭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和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门、楼梯间门超过两扇(含两扇)时,都应设置闭门顺序器,防止火灾发生时防火门关闭不严,起不到封闭和防烟作用。目前防火门没有安装闭门顺序器是普遍现象。(多层建筑中封闭楼梯间如使用双向弹簧门时可不用)。
   9、高层建筑裙房的楼梯间的做法,过去要求不明确,一般要求同主体一样作防烟楼梯间,现规范允许采用封闭楼梯间(但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设置)。检查中发现裙房的楼梯间不符合规范设置开敞式楼梯间的现象非常普遍。
   10、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门在疏散方向上,应至少有一米四以上宽的平台,防止疏散门一开,人从楼梯滚下去。现在不少建筑在将敞开楼梯整改为封闭楼梯间时,未能留有合格的缓冲平台,形成了新的不安全因素。
   11、封闭楼梯间应有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这是我们检查中应注意的细节,而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楼梯间寥寥无几。
   12、对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风口的检查应注意位置在前室的上方;管线上的防火阀应有效好用,防止火灾发生时,管道因防火阀失效将烟火蔓延至防烟楼梯间内。
   13、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楼梯宽度均不得小于1.1米。有不少的楼梯宽度不够,甚至超高层的电视电讯大厦还有这种隐患。
   14、检查剪刀楼梯间时,应注意如下问题:应为防烟楼梯间;梯段之间应用耐火极限大于1小时的实体墙分隔,剪刀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设一个前室时,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有的分隔墙出现漏洞或连通现象,将影响正压送风压力和防烟效果。
   15检查中发现,有的建筑疏散走廊通向合用前室的门没有采用乙级防火门,而是使用了防火卷帘,这将严重影响楼梯的疏散功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16新修改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疏散辅助照明的条款,这也是强制性条款。必须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来,增加消防疏散的可靠性。原设计中没有的,要认真补上。检查中发现:很少有建筑物的疏散楼梯间满足了这一要求。
   四、结束语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为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扑救工作,提供了安全的条件,是建筑物必须具备,在平日里要保持完好、有效的状态以保证火灾发生时的安全需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必须经常维护、维修,要明确责任,定期检查测试保证完好有效。要宣传群众熟悉设施功能,掌握使用要领。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建筑物安全检查时,一定要认真检查消防疏散设施,杜绝“熟视无睹”或“漫不经心”。尤其是对老建筑更要注意,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对人员集聚场所、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医院、学校、宾馆等重点单位设有防烟楼梯集合封闭楼梯间的建筑。要明确部位责任,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疏散设施的使用方法,会在非常情况下正确引导人员安全疏散,发挥疏散设施作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宅合用前室开窗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