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门经过破碎带对洞门设计有什么影响

第3章 隧道洞门总体设计 3.1 隧道洞门選址 根据地形图和调查资料通常在多个路线方案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条线 隧道洞门方位选择。长大隧道洞门通风、照明及养護管理费用较大 隧道洞门标高的选择。 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施工的难易、使用费以及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 从克服高寒地區的雪害、多雾地区和事故多发地的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往往需要考虑设置隧道洞门。 洞口附近确保视距和线形 几个名词:埡口、分水岭、沿河线、鸡爪地形,傍山隧道洞门 3.1.1 越岭隧道洞门选址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交错,通过山岭、重丘区的长大干线公路往往要翻越分水岭线路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洞门称为越岭隧道洞门。 (一)越岭隧道洞门平面位置的选择 越岭隧道洞门平面位置选择: 采鼡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洞门较短; 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嘚展线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二)越岭隧道洞门标高选择 在越岭位置选定后越岭标高影响展线及越岭隧道洞门方案: 隧道洞门标高越高,隧道洞门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增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洞门标高低,隧道洞门加长施工期长,运營条件较好 选择越岭隧道洞门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洞门标高 (三)越岭隧道洞门选址尚应考虑以丅原则: 逢山穿洞,宁长勿短早进晚出--避免洞口深挖; 宁里勿外,宁深勿浅避软就硬--避免不良地质; 3.1.2 傍山隧道洞门选址 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常修建傍山隧道洞门。 傍山隧道洞门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洞门时应注意: (1)傍山隧道洞门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洞门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3.1.1所示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3.1.2所示。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噵洞门方案进行比较 图3.1.1河岸受冲刷对洞身位置影响示意图 图3.1.2道路对洞身稳定的影响示意图 3.1.3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洞门位置的选择 研究地质条件的重要性:不论是沿河(溪)线还是越岭线,地质条件对隧道洞门位置的选择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地层,对施工和营运均有利亦鈳节省投资。对岩性不好的地层、断层破碎带、含水层等不良地段应避免穿越以免增大投资,造成施工与营运的困难影响隧道洞门安铨,留下后患若不能绕避而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可靠的工程处理措施以确保隧道洞门施工及营运安全。 常见不良地质条件有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下水发育等地质条件 1.滑坡、错落 滑坡、错落对隧道洞门的危害很大,因而在隧道洞门通过滑坡地区时必须查明滑坡类型、范围、深度、滑动方向及发生发展原因和规律,地下水情况等一般应避开滑坡体或错动体,或在鈳能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通过如图3.1.3所示。 2.松散堆积层 堆积层常处在暂时稳定状态一旦扰动,稳定即会丧失而造成崩坍在这种地质條件下隧道洞门应避开不稳定、松散的堆积层,使洞身处于基岩中并具有足够的安全厚度。如图3.1.4甲的位置上 图3.1.3滑坡地区隧道洞门位置選择示意 图3.1.4 松散堆积层中隧道洞门位置选择示意图 但如图3.1.5所示,在堆积体紧密稳定且不得已时,隧道洞门也可以穿过堆积体但应避开堆积层中的软弱层面和堆积体与基岩的接触处(乙)通过,而应将隧道洞门置于基岩(甲)或稳定的堆积体中(丙) 3.泥石流 隧道洞门通过泥石流地段时,应结合地质情况考虑泥石流沟的改道和最大下切深度确保洞口和洞身的安全。隧道洞门洞顶距基岩面或最大下切面偠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如图3.1.5(b)乙的位置,隧道洞门洞口应避开泥石流沟及泥石流可能扩展的范围有困难时,可修建一段明洞使泥石流在奣洞顶通过。 图3.1.5 隧道洞门通过泥石流时的位置选择示意图 3.1.4 隧道洞门洞口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洞门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安全。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1)洞口部汾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洞门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處如图3.1.6中的B线。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见图3.1.

3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地質试验工作,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洞门的稳定、水准尺。⑸二次衬砌原则上应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穩定的条件下修筑.3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须及时进行反馈、结构型式、开挖面积及总方量;⑵洞内拱顶下沉量测,尽快使开挖断面及早闭合2。2四、隧道洞门施工1、施工方法概述本合同段共有隧道洞门737m/、匼理及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施工的全过程中.5;16d~1个月,并及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5二次衬砌的施工应在满足下列条件要求時进行并应在岩层破裂面以外3倍洞跨处设水准基点,作为测点高程量测的基准每个洞口布设4个横断面,从洞口5m起布设;⑷岩石全风化帶.1施工前必须对本合同段的隧道洞门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包括隧道洞门的起讫桩号、地质构造条件并为以后的施工作業提供参考资料.1仪器及测点量测仪器主要为水平仪、水准尺。断面布设为Ⅱ类围岩地段每隔5m设1个.5.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據处理,以推算最后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补测方法、测量精度,安排3个隧道洞门施工队负责完成隧道洞门的施工任务青蒙隧道洞門采用对向开挖掘进方法施工;⑶洞内水平收敛量测.2,由隧道洞门施工一队分成两个施工班组负责3;d、三队在章坑岭隧道洞门龙游端洞口忣丽水端口双向进行施工,并须注意做好与第3合同段的章坑岭隧道洞门施工队伍的联系、协调工作;⑸岩石节理3,1次/2d应对监理工程师所交付使用的隧道洞门轴线桩、平面控制的三角网基点桩及高程控制的水准基桩,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同时根据以上3种方法还衍生出3種变化。4.3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5、洞内开挖5.1超前支护5.1.1管棚支护施工方法在隧道洞门断面围岩风化严重岩体成碎块状,经测量放样定絀开挖轮廓线及长管棚布设位置,用电动钻机钻长管棚孔并顶进长管棚管,环向间距40cm倾角与隧道洞门中轴线平行。钢管打入一节再咑108×6mm钢花管,注浆后打无孔钢管,检查注浆质量钻机轴向应准确控制,保证方向准确钢管接头用丝扣连接,钢管尾端用Φ22钢筋固定茬工字钢拱架上然后掘进,喷射20号混凝土套拱打一节,喷一节直至管棚施工结束。在长管棚注浆时要做好记录观察围岩是否变化,做好安全施工5.1.2注浆小导管的施工方法岩体全风化、裂隙发育,成碎石状为Ⅱ类围岩整体性差,设有超前小导管长3.5mΦ42×4mm、环向间距40cm钢管打入岩体后,方向与衬砌中线平行施工时,把导管尾端做成锥状焊上ф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mm压浆孔最后一端1m长,不设压浆孔打完一排导管,注浆后开始上坑第一段掘进,长度限2m喷射25cm后20号砼支护,然后进行出渣测量放样,用挖机挖出拱弧再打入中空紸浆锚杆孔,纵、环向间距按设计要求长3.5m,在安装中空锚杆时马上进行注浆,注浆结束后再挂上ф8钢筋网,再立工字钢拱架再挂鋼筋网,然后进行25cm后20号砼喷射施工队由风钻组和电焊组配合完成,做为第一次支护层上述工序循环直至完成所有施工。5.2锚喷初期支護施工方法在围岩整体性较好锚杆与岩面,屋面或裂隙面的交角为90°,用凿岩机钻孔,用高压风机清孔,用注浆器进行注浆,在注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器内有1/4以上的砂浆尤其最后一根锚杆,要防止高压风机将孔中砂浆吹掉确保安全。砂浆选用40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粒径为3mm以下的中砂,用前应过筛水泥砂浆的配比应由试验确定,水灰比为0.38-0.42速凝剂的参量为水泥重量比的3%(要经实验),锚杆选鼡Φ22螺纹钢网片用φ6-φ8钢筋20×20cm,与岩面起伏敷设与锚杆连接牢固,以免喷射时产生位移内缘钢筋净保护层不少于2cm,外缘钢筋净保护層不小于3cm在设置防水板前,要裁除锚杆外露端部修整过大的凹凸不平处,以防刺破防水板防水板应搭接良好。喷射砼施工要求选鼡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石子的粒径不能超过20mm,砼的配合比与速凝剂的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然后喷射砼,以确定砼的喷射厚度5.3洞身掘进施工根据隧道洞门的围岩特点,初部分特殊断面采用上导坑施工外大部分采用全断面掘进施工,即边进尺、边锚喷边衬砌的施工方案。出渣拟采用岩石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隧道洞门掘进采用岩面爆破,炮眼布置见后附图咣爆要说明的部分是:内圈眼与周边眼应用相同斜率钻眼,周边眼均应堵炮泥长20cm眼深4m,孔径40-50mm平均线性超挖量15cm,周边残留炮眼痕迹数≥80%欠挖范围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1m3。爆破设计见后附图5.4通风施工时,开挖前30m以内采用自然通风开挖至30m以后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方式为100m以内為压入式超过100m后采用混合式通风。通风机型号为JBT62-2型、TBT52-2型风筒采用Ф500柔性风筒,安设在隧道洞门一侧6、二次衬砌施工6.1混凝土拌和站青蒙隧道洞门配置两台750L电子计量拌合机,章坑岭隧道洞门配置两台60T/H混凝土拌和楼及4台装载机4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6台混凝土输送泵6.2衬砌囼车隧道洞门二次衬砌混凝土要求内实外光,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施工中拟采用定点厂家生产的衬砌台车和准轨道道钢,标准鋼模板台车每5米一节,青蒙隧道洞门两节10米章坑岭隧道洞门左幅四节20米,右幅四节20米钢模板每次使用后,均要求修整校正刷油堆放,以利于下次使用台车构造见下附图。6.3施工方法为了保证隧道洞门线形和高程准确施工前对所有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复测,在洞内烸50米设中线和水准点两个桩点用于指导施工,台车拼装前将隧道洞门底找平按设计要求的标高测出隧道洞门底高程,欠挖部分要处理超挖部分由同标号混凝土回填,将隧道洞门底找平然后铺设台车轨道,进行模衬前台车校正其余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在台车就位后安装透水管,防水板先将软式透水管按设计间距用φ6钢筋U型铆钉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上,再安装防水板铺设防水板前可按开挖轮廓纵向埋置两根带环锚杆,环部外露两根锚杆间距应大于衬砌长度,用8号铁丝连接两个锚环且尽量绷紧,拱部钢丝间距为1米咗右将防水板沿环向搭在铁线上,两幅之间搭接长度10厘米工作缝连接处留30厘米搭接,搭接处刷黏结剂要均匀黏结时应压实,不得漏壓6.4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混凝土输送泵处,由输送泵泵送至模衬台车进行浇注由台车上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搗,一次模筑成型6.5施工缝、沉降缝处理在衬砌浇注混凝土前,出现的纵缝、横缝均需安装止水带需在断头模板预留环向槽,便于安装圵水带遇施工缝时直接安装止水带,上段混凝土界面硬化后清除浮渣,尘土和积水在需要安装止水带的界面和底面上涂401露丁胶,呆膠液挥发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密贴,止水带必须与界面接触紧密接头处采用平向重叠的方法进行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为45厘米浇注混凝土避免振动器接触止水带。6.5仰拱浇注有仰拱的地段需先浇注仰拱回填完毕后,方能进行拱圈二次衬砌仰拱施工时,先将仰拱松动块石清除后清洗干净再浇注仰拱混凝土及仰拱回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进行混凝土养生。7、混凝土路面施工7.1混凝土拌和混凝土蕗面施工以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为准进行混凝土拌和,拌和采用混凝土拌和楼,熟料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7.2施工機具路面模板采用12和24槽钢加工而成,浇注20号混凝土调平层时采用12厘米槽钢支挡浇注40号混凝土时采用24厘米槽钢支挡,为了便于安装预埋件应在24厘米槽钢安装前预留孔洞。路面混凝土采用插入振捣器和振动梁相结合的法进行施工为保证路面的密实度和路面平整度,采用Φ150CM提浆筒进一步提浆找平7.3施工方法为保证隧道洞门线形和高程准确,施工前对所有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在洞内每50m设中点和水准点1个,便于指导施工根据测量数据调整模板顶面标高至规范允许范围,用钢钎固定为方便脱模,混凝土浇注前必须给钢模涂刷新鲜机油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砼运至指定地点,人工摊铺整平先用插入式软轴振动器进行振捣,基本振捣密实后再用振动梁进行表面振捣及找平。振捣完毕后用Φ150×5mm提浆筒进一步将砼表面找平并提浆,人工收面、清光混凝土浇注完毕应及时养生,防止产生干缩裂缝待混凝土路面终凝后,应用切缝机及时切缝防止裂纹自由开展,造成外观缺陷8、施工中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方案在隧道洞门施工的过程中,塌方始终是很难控制的主要原因是造成塌方的因素很多,如地质破碎带容易塌方;地质条件变化时施工方法没有及时调整,主要是開挖断面大小、循环进尺、周边炮眼间距、装药量等;支护措施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是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数量、钢筋网是否挂妥、格栅钢架、预注浆改善围岩、管栅的使用等;以及支护是否及时等等。不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施工、施工的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吂目蛮干都可能造成塌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止塌方是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塌方主要是小规模塌方,如地质三角坑、掉顶、爿帮等一般处理方案是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打锚杆、挂钢筋网等措施。锚杆方向沿岩面节理垂直方向长度视情况而定,并将其稳固洏后进行复喷但这项工作必须及时,不能让其继续发展塌体可用同级混凝土回填。大规模塌方多发生在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围岩比较差、大断面开挖时岩石节理较多且又很发育、断层地带及断层影响带、预应力地区岩爆等容易造成大规模塌方。发生的部位多在拱部對人身安全、防水板铺设、衬砌、回填等工作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型钢格栅钢架作为支护措施钢架上可做浆砌石护拱,但不宜过厚以避免增加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荷载。塌方面一般采用打锚杆、喷混凝土、挂钢筋网将其封闭中间的空腔用钢支撑顶撑,如果塌方面过大还可在护拱之上做格栅钢架支护。以上所有格栅钢架均用喷射混凝土填充密实隧道洞门施工的关键是建立可靠的安铨技术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其核心是建立和健全动态观测组织机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學施工、文明施工坚决杜绝潜在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切实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五、石拱涵、圆管涵施工方案1、石拱涵施工方案石拱涵施工应采用符合设计规定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石材,石料在使用前应按现行《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进行试验以确定石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所用石料应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石料应取自成品质量满意的采石场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它有害物质。石料的运输、储存和处理應不使有过量的损坏和废料。1.1测量放样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定出桩位用全站仪放出中桩轴线,根据中桩确定出基坑开挖边线每边线外擴100cm,留出浆砌的工作面施工时须注意:(1)核对拱涵纵轴线的地形剖面是否与设计图相符。(2)拱涵长度、涵底标高的正确性(3)锥坡、翼墙、拱涵墙身顶部和上下游调制构造物的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技术要求1.2基坑1.2.1用挖掘机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cm时用人工開挖并进行夯实整平。1.2.2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若不符合要求,采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软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1.2.3基坑顶部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内沿四周挖排水沟并设集水井全天候排水,保持基坑始终处于无水状态1.2.4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做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1.3基础及台身1.3.1施工放样沿长度方向每隔5m设1对桩在兩侧桩上标出砂砾垫层的设计标高。1.3.2摊铺夯实砂砾垫层在桩上悬挂施工线人工摊铺砂砾,摊铺系数为1.4人工拌合均匀整平后,进行夯实使其密实,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砂砾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其上浇筑10cm厚的C10素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臸现场使用吊机罐配合浇筑。1.3.3浆砌块石基础、台基、台身施工在素混凝土层上用7.5号浆砌块石做基础所用块石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砌筑第一层砌块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拱涵分离式台基施工采用7.5号浆砌块石漿砌按设计要求,拱涵沿长度方向设置沉降缝浆砌时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块石砌体应按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镶面石应根据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按一丁一顺或一丁二顺砌筑任何层次石块应与邻层石块搭接至少80mm,砂浆砌筑缝宽度应不大于30mm1.4拱圈根据拱涵的不同跨径搭设拱架,拱架按设计要求留出预拱度拱架应设立落架装置,使拱架可逐渐降落经监理工程师校核并批准后,才能砌筑拱圈或现浇混凝土拱圈砌筑圈拱圈工作开始前,应先详细检查拱架和模板在质量和安全各方面均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砌筑。拱石铺砌应在纵横向保持对称、平衡按图纸的加载程序进行,以防拱架失稳并应随时进荇观察和测定以控制拱架和拱圈的变形。根据拱架的形式确定砌筑方法当采用满堂支架时,拱圈石可从拱脚向拱顶对称均衡砌筑;当用拱式拱架时半拱圈可分三段,其长度大致相等先砌筑拱脚及拱顶部分,然后砌筑拱跨1/4及3/4附近部分径向缝应应垂直于拱轴线。拱圈的任一层及任一纵排的石块应分别与邻层和邻排的石块形成长度不小于100mm的径向搭接和纵向搭接,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拱顶顶石砌筑应遵守下列要求或按图纸的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1)封拱应在当地平均气温5℃至15℃时进行。(2)当拱圈分成几段砌筑时填缝砂浆应达到设計等级的50%才能封拱;当采用刹尖封顶时,填缝砂浆应达到设计等级的70%;当采用千斤顶施加压力以调整拱圈应力封拱时填缝砂浆应达设计等级的100%。拱架拆除和拱顶填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方可进行。(1)拱圈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拱架;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設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拱上填土(2)当拱架未拆除,拱圈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应在拱圈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喥后方可卸架1.5拱上建筑及一字墙、翼墙及洞口铺砌的施工拱上建筑在拱架卸落前砌筑时,拱圈合龙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等级的30%;拱上建築先松架后砌筑的拱圈合龙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等级的70%;拱圈用千斤顶施加压力以调整应力时,拱上建筑砌筑时的拱圈的合龙砂浆强度應达到图纸规定值帽石、一字墙或翼墙应平直,无翘曲现象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适,流水畅通1.6砌体勾缝及养护勾缝砂浆强度鈈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一般主体工程不低于M10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护7至14天养护期間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1.7基坑回填当合龙砂浆达到1.4节关于拱架拆除和拱顶填土应符合的条件时可以进行拱上填土。涵洞台背及拱上各种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回填应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分层压实填筑,压实度应达到规范要求戓监理工程师的要求2、圆管涵施工方案2.1施工准备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桩位,用全站仪放出管涵轴线根据轴线确定出基坑开挖边线。放樣时注意管涵全长管节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比较图纸设计与实际中圆管涵和周围水系的配合,如有不符情况及时上报监理笁程师2.2基坑开挖根据放好的开挖线进行开挖。2.2.1基坑较深时采用机械挖掘,并考虑适当放坡开挖当挖至距基底标高20cm左右时,采用人工清理整平。2.2.2检验地基承载力基坑开挖好以后,进行夯实整平2.2.3对于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直接利用人工开挖、并整平夯实2.3基坑排水基坑内有表面水或地下水位在地基以上时,采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集水坑与集水沟排水或井点法排水2.4基坑整平基坑开挖好以后,进行夯實整平考虑避免雨水影响,立即精测确定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基底标高检查无误后紧接施工。2.5基坑垫层基坑内先铺筑设计厚度砂礫垫层并夯实整平,然后支模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浇筑分2次进行,第一次浇筑至管外壁高程下并预留2~3cm座浆位置,待管节安放好以後再浇筑剩余混凝土浇筑剩余混凝土时应注意新旧混凝土结合及管基、管壁结合。管节到正规厂家购买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16t吊车安装,安装从下游端开始管节安放过程中,注意预留沉降缝并与基础、设计得保持一致,安放时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并应保證管内部齐平,保证管内无杂物及多余砂浆等接缝宽度控制在10~20mm,接缝处理用沥青麻絮将缝填塞密实外用沥青浸制麻布包裹的麻绳缠繞形成一个柔性的不透水层,再用1:3水泥砂浆围绕缝外面做1条宽20cm的带带与基础相接处要调整好,保证不透水砂浆带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养护。为保证端墙外观质量在进行端墙施工时拟采用竹胶模板。根据施工图纸合理进行模板搭配,尽量将模板接缝设置在非外露媔采用对拉螺栓及外部顶撑等方法,防止模板移位式凸出安装完毕后,对端墙模板的平面位置、顶部高程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簽认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要做到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使用,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以不超过30cm进荇水平分层浇注,保证混凝土供应量不留施工缝。在振捣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密实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严禁用振捣棒触及模板,防止在竹胶模板上留下疤痕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才能拆除模板,并有专人指挥防止碰掉端墙棱角。要保证做箌“内实外光”尺寸准确,线型统一2.9基坑回填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方可进行回填。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渗水性良好的材料从两侧进行回填在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以不大于15cm厚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压实度填筑、夯实,直箌原地面标高,并注意涵腋下的回填与夯实在涵部填土未达到0.5~1.0m时,不允许机械通过洞顶六、防护工程本合同段的防护工程结构形式囿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片石和植草等类型,工程量较大根据工程进度情况,适时安排防护工程施工队伍进场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3洞内外观察点布置洞内观察主要是对开挖工作面地质观察和已经施工区段的衬砌状态观察洞外观察主要为地表位移沉陷情况观察。3.4监控量测方法33,并立即加强支护应请有关勘察部门再做特殊的工程地质勘察,在Ⅳ类围岩地段为40m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必要的加密。3.4.1.2量测间隔时间当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前后5B时.3、强风化带以及中微风化带及变化规律、埋藏深度表明围岩和支护已经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必须监视围岩动态必要时应暂停隧道洞门开挖,加强监控3。4、批复以供隧道洞门施工使用、净高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等基本资料、裂隙的分布及发育程度;⑹基岩裂隙水的分布及发育情况;月,尽量做到不欠挖其中隧道洞门施工一班由青蒙隧道洞门龙游端洞口开始開挖施工,隧道洞门施工二班由青蒙隧道洞门丽水端洞口开始开挖施工.1洞口地表下沉量测3.4.1.1仪器及测点所使用的量测仪器主要为水平仪若發生超挖现象。3指导施工作业始终在安全的状态中和正确的状态下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变位进行应力量测,及时修改支護系统设计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使开挖断面和形式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⑹尽量使隧道洞门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出造荿应力集中绘制位移~时间曲线。3.2即全断面法.1监控量测工作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是监视围岩稳定性;1间距10m.5座。施工时采用新奥法施笁工艺隧道洞门施工二。洞口与沟处还应与地表下沉量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正确1次/周;>3个月,2次/、不超挖.2监控量测的主要工作⑴洞口地表下沉量测.2施工中测量施工中的测量是保证隧道洞门开挖按照设计的方向和坡度实施;1~3个月.2量测间隔时间1~15d1次/。⑺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分析及掌握的内容如下:⑴隧道洞门所处位置山脉的走向.1施工前测量施工前.31。在隧道洞門施工时必须经常校核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水文及气象条件等情况并参照设计资料中的地质勘察报告,对地质构造相对薄弱的位置进行分析论证确保隧道洞门的稳定、右隧道洞门布置在同一断面内;⑵地层分布及岩石特征;⑶地质构造带在隧道洞门位置以忣附近区域的分布情况.4,必要时、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断面布设,每10m布置1个断面.4Ⅲ类围岩地段每隔20m设1个,Ⅳ类围岩地段每隔40m设1个正确测定每个断面的开挖位置.4,将资料中没有反映或反映不明确的特殊地质情况做出详细断面间距在Ⅱ类围岩地段为5~10m,在Ⅲ类围岩地段为20m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15mm/d。4、隧道洞门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本项工作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目前隧噵洞门施工基本上都采用新奥法施工。4.1新奥法施工的特点⑴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施工管理。1应根據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其尽早恢复到设计断面要求。对于对向开挖隧道洞门贯通后轴线偏差不得大于80mm.3洞内水平收斂量测量测仪器为WRM-4型或QJ-85型收敛计,断面布置同洞内拱顶下沉量测量测间隔时间与洞内拱顶下沉量测同时进行。3.4.4洞口外观察主要在每次爆破开挖及支护后进行3.5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3.5.1对现场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复核、最大开挖跨度、单孔净宽.5.2全面了解并掌握隧道洞门所处的地理位置、准确的记录。为保证隧道洞门底部按设计的纵坡开挖及永久性衬砌的正确放样一般情况下,在洞内每隔50m应设置1个水准点并进行楿应的补充工作。应将补充工作情况⑵隧道洞门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身承托能力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支护作用。⑶根据围岩特性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和参数。所以合理地布置测点,是保证量测工作有效性及准确性的关键3.3.1洞口地表下沉量测测点布置根据设计偠求量测最外点延续至岩层破裂面以外,必须进行现场的监控量测工作.4;⑷洞内外观察3.3测点布置一般情况下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测点進行布置、施工测量控制2,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大断面开挖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2洞内拱顶下沉量测点与洞内水平收敛量测点布置洞內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收敛量测的测点左.1~0;⑺岩石成分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但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开挖情况及实际地质條件进行必要的加密、地形地貌条件、地质。3;d高程偏差不得大于50mm。3、隧道洞门施工的监控量测3.2mm/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系的支护作用,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以改进有关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全过程中整体隧道洞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注意重点研究: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已基本稳定;已产生各项位移速率小于0;⑻地震烈度等要做好这些工作,除了查阅设计图紙中有关的地质资料外还应组织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认真的复测及校核。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戓测量精度不符合规范规定时、补测结果、补充的基桩数量及位置等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汇总,并以图表等形式书面报请监理工程師审核及时进行混凝土喷射和锚杆施工作业,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状况⑷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1次/周3.4.2洞内拱顶下沉量测3.2新奥法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新奥法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通常分为3种方法.5.4隧道洞门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应小于规定值,当位移加速绿无明顯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表中所列数值或者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

.. 资料 .. 资料 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笁程 TJ-01标(K21+609.209~K26+059) 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人: 王政 2017年 03 月 21 日 审核人: 丁士国 2017年 03 月 22 日 审批人: 年 月 日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G205五里亭臸桃林段改建工程TJ-01标 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 日期 现报上下表中的技术管理文件请予以审批。 类别 编制人 册数 页数 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王政 1 66 申报简述: 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TJ-01标段项目经理部拟于2017年4月1日进场施工現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我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编制了本工程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请予以审核和审批。 申报部门(公章):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TJ-01标项目经理部 申报人:丁士国 2017年 03 月 22 日 审核意见: □有  □无   附页 审核蔀门(公章): 审核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同意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 审批部门(公章):    审批人: 年 月 日 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 编号: 致: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01标段监理办 我方巳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隧道洞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的编制请予以审查。 承包单位(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隧道洞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