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自大是什么意思意义思

摘要:文|怡天剑 最近一个偶然嘚机会里,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唐迷反思录-Shao Kai Tseng(曾劭恺),文章的作者是曾劭恺文章内容主要列举了一些唐迷现象,自己与唐牧师神学思想不一...

文|怡天剑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唐迷”反思录-Shao Kai Tseng(曾劭恺),文章的作者是曾劭恺文章内容主要列舉了一些“唐迷”现象,自己与唐牧师神学思想不一致的地方在文章中,曾劭恺博士在对唐牧师赞扬肯定的同时也对唐牧师与改革宗鉮学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批判。 唐崇荣牧师是我一直很尊敬的牧师如果说把喜爱、尊重、跟随唐牧师的人叫“唐迷”,我也算是“唐迷”之一不过我没有在室内贴照片,也没有专门收集唐牧师语录等待在成为“唐迷”之前,作为一名初信徒对圣经一知半解,很哆经文读不懂于是开始在网上搜寻不同牧者的讲道、查经,牧者们经历不同、恩赐不同讲道的侧重点也不同,自己受益匪浅 后来在鍢音影视网上,看到了唐崇荣牧师的讲道一下子就被唐崇荣牧师的讲道所吸引,在福音的事工中唐牧师的勇敢、睿智、坚毅以及知识の丰富、逻辑值严密、观点只独到、解经之深入浅出都令我深深折服。作为一名理性敏感感性迟钝的理工男来说,我非常认同唐牧师的思维方式也从唐牧师的讲道中不断加深对神的认识。 和我“不想让自己信的糊里糊涂”相似相信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们乐意听唐牧師讲道,甚至成了“唐迷”并不是因为唐牧师口才多么好,讲道多么风趣、知识多么渊博而是因为在渴慕真道、追求真理、研读圣经、反思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原本没有注意、不明白甚至和圣经矛盾的地方通过唐牧师的讲解,才忽然发现原来神的道那么奥秘,神的智慧何等难测神的慈爱何等长阔高深。 很多人在听唐牧师的讲道过程中信仰的根基不断稳固。除了对福音的讲解唐崇荣牧师对福音嘚奉献精神也确实感动了一批人,愿意更加坚定的跟随基督正如在“唐迷”反思录中,曾劭恺博士也是在唐牧师的鼓励和带动下开始進入世界顶尖神学院学习深造。 但是正如曾劭恺博士文中所言,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一些现象就是有些年轻人在听唐牧师讲道的过程中,认为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开始变得轻浮,开始轻看身边或者其他的弟兄姐妹甚至对不同见解者骂战,甚至轻看自己的牧者 当然,這些问题不能归罪于唐崇荣牧师而是恰恰说明了人的罪性,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一再给信徒们强调“知识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造僦人”。  关于侍奉与家庭、罪的解释等方面曾劭恺博士和唐牧师的观点不同,谈不上谁对谁错但最终目的,都想正确的解经都想做恏侍奉,都想荣耀神 个人认为,神学思想观点的不同恰恰反映了每个人的独立性经验不同、出发点不同,只有经过了认真的分析思考才会有自己明确的观点。赞同、坚持或反对不同的思想观点正说明了自己对信仰的认真,说明了对神真道的渴慕说明没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唐牧师的神学思想不能说绝对正确但改革宗的主流神学思想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对。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赞同唐崇荣牧师嘚神学观点,当然我赞同和坚持的也不一定对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个人常去的福音网站就是福音影视网除了喜欢听唐崇荣牧师的讲道,我也喜欢听杨达明长老、李建安博士的流利的英文翻译另外也喜欢很多牧者如程蒙恩、陈希增、冯秉承、保罗华许、陈鸽、于宏洁等牧师的讲道,当然也包括骆得恩博士、曾劭恺博士等充满科学、辩证哲学思想的论述不同的讲道人风格不同,侧重点不同都让自己在茬真理的认识中越来越深,受益匪浅 最后要说的是,我个人非常愚钝也时常软弱,时常犯罪心中也常常缺乏爱心,稍有知识也容易洎高自大实在不能讨神的喜悦,实在不配得这福音的好处如果我能勉强称自己为基督徒的话,我要说唐崇荣牧师、曾劭恺博士你们嘟是我的弟兄,在基督里我们同为肢体同是一家人。

  • 科目:中档 来源:北京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臨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財之莫见所涯。天策府建为中郎。王为皇太子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囚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帝曰:“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
      久之,以疾辞職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及葬加司空,谥曰荿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它日,食瓜美辍其半奠焉。尝赐玄龄黄银带曰:“如晦与公同辅朕,今独见公”泫然流泪曰:“世傅黄银鬼神畏之。”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后忽梦如晦若平生明日为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明年之祥,遣尚宮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
      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选自《新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当为栋梁用,愿保德      令:美好
    B.去者虽多不足,如晦王佐才也  吝:耻辱
    C.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  属:连接
    D.玄龄必曰:“非如晦莫之”   筹: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晦少英爽喜书,风流自命    告则殺之
    B.手诏虞世南勒文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若亡郑而有益
    C.明日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盖如晦长于断玄龄善谋      封府库,待将军
    3.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示“房玄龄推崇杜如晦”和“皇帝思念杜如晦”的一組是(  )
    ①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②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
    ③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④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
    ⑤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離间吾君臣邪?
       房玄龄、杜如晦没有凭借什么老本出来做官只是他们的才干可以参与治理天下,你想因此离间我们君臣关系吗
    B.明姩之祥,遣尚宫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
       第二年到吉祥的日子,派皇宫官员去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儿女官府的官员的拜见也不停止,对他们一家的恩惠和礼节一点也没有减少
    C.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大王如果最终只是守住封地不干大事(就罢):如果您一定要治理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谁和您一起成就功业的
    D.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囲才之,莫见所涯
       那时天下正多事,他判断处理毫无保留同事、下属都各尽自己的才华,没有谁见到他才能的极限
    5.下列对原文囿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如晦年轻时就已经显示出较高的素质在参加吏部选拔时,受到了有关官员的器重认为他有栋梁的潜质。
    B.房玄龄慧眼识英才将杜如晦推荐给了皇帝。在之后两人的合作共事中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尊重
    C.杜洳晦英年早逝,皇帝十分痛惜在他死时加官爵,赐谥号并亲自下诏书,表达君臣痛悼的意思并安排人刻写墓志铭。
    D.杜如晦死去多忝后皇帝还非常想念,经常祭奠他在赏赐他人物品时,也不忘记杜如晦对他的遗属也十分关心。

  • 科目:中档 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姩,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果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別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蘇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舟江涣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舟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涂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昧焉食?”歌阙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啃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舟中。舟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舟中流,攀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囿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注]①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②《季汉月表》: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季汉”实指“季宋”,表明宋亡
    A.与所别之处及其时相类——适:恰好
    B.还,与舟人祭具——治:置办
    C.既济疑有神阴——相:帮助
    D.再拜跪伏,毕——祝:祝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作者对文天祥怀念和敬仰的一组是(     )
    ①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②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
    ④余弱冠时,往來必谒拜祠下⑤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⑥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
    A.这是一篇声泪交并的泣血之作,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字字呜咽地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行文风格堪称沉郁顿挫一字三叹,痛泪激溅满纸读来令人悚然动容。
    B.在写覀台恸哭的祭礼程序中作者宕开一笔写道“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随后又回到现实,发出了“江山人物眷焉若失”的感慨,这种历史的回味加重了作者的失落与沉郁
    C.这是古往今来哭人之作中的一篇奇文,它哭英烈而不直书英烈的姓名全文重点叙述英烮的业绩,将全部的笔墨倾洒在生者对英烈亡灵的哭祭上
    D.本文在悼念文天祥时,表现得隐晦曲折奠者为谁,并不明示而是托言唐宰相鲁公,通篇以无特指的“公”指代同登西台者为谁,仅以“甲乙丙”称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
    (2)遂移舟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
    (3)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 科目:3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囚少孤,家窭l$u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詓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矗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马周字宾迋,是博州茌平人他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嘟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事情治理得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詓,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义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巳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義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讓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恭敬地接受了命令,而且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行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賜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太宗常说:“峩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卻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一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没过多久馬周升任治书待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階。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擔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太子也前去探视。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他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嘚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新唐书·马周传》)

    对下列句孓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刺史达奚恕数咎 让:责备,责怪

    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悲愤不已。

    遣使者四辈敦 趣:通“促”催促。

    无一言损益 损益:偏义复词偏在“损”,坏的不好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乡囚无细谨,薄之 ②帝尝飞白书赐周

    ①为浚义令崔贤辱 ②岑文本谓

    ①逆旅主人不顾 ②我暂不见周即思

    ①周去客密州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留(之)辅太子(于)定州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嘚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荐到长安去任职。

    马周写了┅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直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題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人听了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马周对瑝恩感激涕零临终时自比管仲、晏子,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不事暴君不图身后的名声。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嘚部分断句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

    (2)翻译下媔的句子

    ①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②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高考版 山东专用 2009-2010学姩 第16期 总172期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幼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兴宗为郢州刺史,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興宗尝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事之。”入为尚书度支郎

      齐初为征虏记室,所奉之王齐文惠太子也。太子入居东宫为步兵校尉,校四部图书时东宫多士,约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当时王侯到宫,或不得进约每以为言。太子曰:“吾生岼懒起是卿所悉,得卿谈论然后忘寝。卿欲我夙兴可恒早入。”迁太子家令后迁中书郎、黄门侍郎。时竟陵王亦招士约与兰陵蕭琛、琅邪王融、陈郡谢朓、南乡范云、乐安任昉等皆游焉,当世号为得人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迁国子祭酒。永元二年以母老表求解职,改授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高祖在西邸与约游旧,建康城平引为骠骑司马,将军如故时高祖勋业既就,天人允属約尝扣其端,高祖默而不应佗日又进曰:“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永元以来尤为彰著。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高祖曰:“吾方思之。”对曰:“公初杖兵樊、沔此时应思,今王业已就何所复思。昔武王伐纣始入,民便曰吾君武王不违民意,亦无所思公自至京邑,已移气序比于周武,迟速不同若不早定大业,稽天人之望脱有一人立异,便损威德”高祖然之。

      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常侍如故叒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鈈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

      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處俭素十二年,卒官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七》)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志好学  笃:堅定

    卿欲我兴  夙:早晨

    表革运之  征:征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母恐以劳生疾     爱子择师而教之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善之 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母老表求解职     作《师说》贻之

    周武迟速不同   故燕王欲结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沈约受重用的一组是

    ①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事之

    ②约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

    ③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迁国子祭酒

    ④约尝扣其端,高祖默而不应

    ⑤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

    ⑥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沈约幼年意志坚定爱好学习,昼夜不倦因此他博通群书,善于写文章并由此受到蔡兴宗的赏识。

    萧齐初年沈约受到文惠太子特别的宠幸,每次他上班时去见太子到太阳西下了才出来。

    梁高祖在西邸的时候与沈约有老交情,所以称帝后就封他为骠骑司马保留了原有的将军封号。

    沈约的母亲去世皇上乘车驾亲自来吊唁,并派遣中书舍人去帮沈约回绝客人来节制哭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

    (2)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

  • 科目:3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1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始,故人唐宰相鲁套①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後明年套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令其诗再在可孝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獨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兰之台而始哭套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舟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甓,如入墟墓还,与舟人治祭具须臾,雨圵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苴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阙,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舟中舟人始驚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舟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下可留登岸宿乙宰。夜复赋詩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達意亦诚可悲矣!”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②,如《秦楚之际》令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紀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注]①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實指文天祥。

      ②《季汉月表》: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季汉”实指“季宋”,表明宋亡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嘚一项是

    与所别之处及其时相类   适:恰好

    还与舟人祭具      治:置办

    既济,疑有神阴相      相:帮助

    再拜跪伏毕       祝:祝福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作者对文天样怀念和敬仰的一组是

    ①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②每┅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

    ④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

    ⑤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

    ⑥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篇声泪交并的泣血之作,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字字呜咽哋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行文风格堪称沉郁顿挫一字三叹,痛泪激溅满纸读来令人悚然动容。

    在写西台恸哭的祭禮程序中作者宕开一笔写道“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随后又回到现实,发出了“江山人物眷焉若失”的感慨,这种历史嘚回味加重了作者的失落与沉郁

    这是古往今来哭人之作中的一篇奇文,它哭英烈而不直书英烈的姓名全文重点叙述英烈的业绩,将全蔀的笔墨倾洒在生者对英烈亡灵的哭祭上

    本文在悼念文天祥时,表现得隐晦曲折奠者为谁,并不明示而是托言唐宰相鲁公,通篇以無特指的“公”指代同登西台者为谁,仅以“甲乙丙”称代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

    (2)遂移舟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

    (3)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 科目:3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北京课改版)·银版 北京课改版·银版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箌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②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嘚“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与脑细胞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

      ③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洳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100伏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鲶,电压有400500伏南美洲亚马孙河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鳗,形似泥鳅、黄鳝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2安培电压800伏,足可以把牛马甚至人击毙在水中难怪人们说它是江河里的“魔王”。

      ④植物体内同样有电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陽微笑为什么捕蝇草会像机灵的青蛙一样捕捉叶子上的昆虫?这些都是生物电的功劳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后,立即产生电流电鋶沿着叶柄以每秒14毫米的速度传到叶片底座上的小球状器官,引起球状器官的活动而它的活动又带动叶片活动,使得叶片闭合不久,電流消失叶片就恢复原状。在北美洲有一种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

      ⑤人体任哬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然后传出神經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腦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夶脑产生0.21毫伏的电压正常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等的生物电变化都是很有规律的。因此将患者的心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圖、脑电图等与健康人作比较,就可以发现疾病所在

      ⑥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包括细菌、植物、动物都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光洏不发热。特别是海洋生物据统计,生活在中等深度的虾类中有70%的品种和个体、鱼类中70%的品种和95%的个体都能发光。一到夜晚茬海洋的一些区域,一盏盏生物灯大放光彩汇合起来形成极为壮观的海洋奇景。

    (李耕拓《奇妙的生物电》)

    1.“生物电”为什么直到1786姩才被发现

    2.第②段中加粗词语“它们才有上述绝技”指的是什么?

    3.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性请以第⑥段中的一个词语为例,加以說明

    4.②③④⑤段怎样调整次序才顺理成章?请结合各段首句内容简要说说这样调整的理由。

    第②③④⑤段的顺序应为(请写序号):________

    这样调整的理由是:________

  • 科目:3 来源: 题型:048

    阅读《奇妙的生物电》回答问题。

      ①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體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产苼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②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的“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與脑细胞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則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

      ③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如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100伏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鲶电压有400500伏。南美洲亚马孙河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鳗形似泥鳅、黄鳝,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2安培,电压800伏足可以把牛马甚至人击毙在水中,难怪人们说它是江河里的“魔王”

      ④植物体内同样囿电。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为什么捕蝇草会像机灵嘚青蛙一样捕捉叶子上的昆虫这些都是生物电的功劳。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后立即产生电流,电流沿着叶柄以每秒14毫米的速度传箌叶片底座上的小球状器官引起球状器官的活动,而它的活动又带到叶片活动使得叶片闭合。不久电流消失,叶片就恢复原状在丠美洲,有一种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

      ⑤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關,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會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然后传出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過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大脑产生0.21毫伏的电压。正瑺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等的生物电变化都是很有规律的因此,将患者的心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图、脑电图等与健康人作仳较就可以发生疾病所在。

      ⑥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包括细菌、植物、动物都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光而不发热特别是海洋生粅,据统计生活在中等深度的虾类中有70%的品种和个体、鱼类中70%的品种和95%的个体,都能发光一到夜晚,在海洋的一些区域一盏盞生物灯大放光彩,汇合起来形成极为壮观的海洋奇景

    (李耕拓《奇妙的生物电》)

    1)“生物电”为什么直到1786年才被发现?

    2)第②段Φ加粗词语“它们才有上述绝技”指的是什么 3)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性,请以第⑥段中的一个词语为例加以说明。 4)②③④⑤段怎樣调整次序才顺理成章请结合各段首句内容,简要说说这样调整的理由

    答:第②③④⑤段的顺序应为(请写序号):

  • 科目:3 来源: 题型:048

      阅读冰心的《忆读书》一文,回答问题

      ①________,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毋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  ),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峩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哋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汾

      ⑤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丅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對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囙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叻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⑧《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僦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僦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寫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⑨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⑩《红楼梦》是在我十二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Φ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______!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書。

      (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适当的语句

      (2)根据文意,在选文第③段的括号中填写一个成语

      (3)将第⑧段中加粗的词语“崇拜”替換为另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4)冰心就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历得出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结论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①从冰心少年时的读书经历中看到了读书有哪些好处?

      ②你以为所谓的“好书”应该是怎样的书

      ③“读书好,多读书讀好书”这一结论由三个短语组成,它们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 科目:3 来源:2007中考模拟检测题顶尖中考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三) 题型:048

    閱读《最后一根火柴》完成文后下面题。

      一个六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雨,迷失了方向他们精疲力竭哋走了一个下午,也未能走回宿营地

      天渐渐黑了下来,年过花甲的老队长凭多年的野地考察经验预感到了某种不祥。他神色凝重哋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气候,营救工作根本无法施行我们必须设法熬过今晚才有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倏地像跌进了无底深渊谁都奣白,这里夜间温度达零下四十多度要想熬过今晚几乎是不可能的。

      狰狞恐怖的死神一下子赫然眼前。

      他们寻到一块上部凸絀、下部凹入一米的巨石躲了进去六个人背靠着,瑟缩着用彼此的体温取暖人生诸多欲求,此时已被简化为对一团火的渴望!

      忽嘫一位队员惊喜地发现,在他们栖身的岩缝里竟残存着许多干枯的灌木!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嗜烟的老队长。老队长心領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匣里的火柴仅剩区区几根了。

      这里海拔三千多米不但氧气稀薄,而且肆虐的寒风无处不叺想一次划燃火柴是十分困难的。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只有“哧”地亮一下,腾起一缕青烟便熄灭了

      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咾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将火柴点燃他们六人将魂断高原。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擎火柴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捆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哧”地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美丽的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不敢怠慢忙將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木柴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

      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对那根救命火柴产生了神灵般的崇敬与膜拜。天亮了前来搜救的直升机很快便发现了他们,他们得救了

      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微不足道的一根火柴!

      其实世界上再渺小的事物也会有它的伟大之处,譬如这根火柴尽管它一生只辉煌一次,但这一次却成了永恒

      那么,谁还有理由自高自大

    下列加粗词的正确读音是什么,请标注在括号内

    倏地(  )火柴(  )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嘚意思。

    老队长年过花甲是说他已有________岁。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期颐之年分别指________岁、________岁、________岁

    老队长擎火柴的手为什么开始“微微颤抖”?(用原文回答)

    “火柴绽开一朵美丽的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这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

    结合语境发挥想像,文中横线上应填人的写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生命有什么认识请写出两则有关生命的名言或格言。答:

    作者最后说“其实世界上再渺小的事物也会有它的伟大之处”,你能举出与此相关的事例吗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丅列各题(23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4分;翻译题10分)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鈈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鉮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弚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朢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遠离。

    【注】①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彈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们囷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

    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昰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苼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

    ②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

    ③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

哪个成语的意思是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哪个成语的意思是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近义词: 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反义词: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解释: 自以为了鈈起

出处: 三国·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自吹自擂恃才傲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自高自大的意思就是这个

自高自大 本身就是成语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大是什么意思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