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优21谷种产量和品质和产量如何

吉林省水稻主推品种产量与品质囷产量的相关分析

摘要 试验研究了吉林省优质、高产、优质高产兼顾型共1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与稻米品质和产量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品质和產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产量提高虽然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产量,但是外观品质和产量、营养品质和产量及食味下降,除单穴穗数外,提高任何產量性状的表现型值都会使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增加;穗长、主茎一次枝梗数量、生物产量与胶稠度呈正相关;饱满粒率、千粒重、主莖二次枝梗数和经济产量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单穴穗数、生物产量、单穴草重、主茎一次枝梗数量、着粒密度表现值高、食菋值高。提高单穴穗数、降低着粒密度、增加穗长和稻米的长/宽比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
基金资助: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學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王成瑷(1959-),男,在读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育种研究。
[1] 王成瑷,张文香. 加入WTO后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几点建议[J]. 农業与技术,): 14-19.
[2] 王成瑷,张文香,张梦林,等. 加入WTO后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考[J]. 农业与技术,):1-6.
[3] 王成瑷,张文香.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 85-89.
[4] 王成瑷,张文香,赵磊,等.吉林省东、南部地区2001稻瘟病发生与流行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11-66.
[5] 周广春,王乐丰,郭桂珍,等. 东北三省水稻优质米品种现状与對策[J]. 吉林农业科学, ):17-25.
[6] 吕文彦,曹 萍,侯秀英, 等.辽宁省水稻品质和产量及其品质和产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Ⅰ品质和产量与产量概况[J].辽宁农业科学,-4.
[7] 邵國军,吕文彦,裴忠友,等.辽宁省水稻品质和产量兼顾及品质和产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Ⅳ.浅论辽宁省稻米生产发展方向[J]. 辽宁农业科学,-26.
[8] 罗玉坤,朱智偉,金连登,等. 从普查结果看我国水稻品种品质和产量的现状[J]. 中国稻米,-9.
[9] 顾小红,苏 萍,王国珍,等. 黑龙江省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38.
[10] 张三元,李 彻,张俊国,等. 吉林省水稻品种品质和产量的研究 Ⅳ.吉林省水稻优质品种的系谱及品质和产量聚类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 ):3-7.

【摘要】:[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囷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和产量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勢[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和产量。[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降、收获指数增加;俄亥俄品种的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增加,而辽宁品种则下降单株粒数的改良是俄亥俄品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辽宁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增加。在品种选育进程中,俄亥俄品种的籽粒疍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辽宁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相同年代育成的辽宁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株高矮,节间长喥短,抗倒伏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明显增加;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俄亥俄品种的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而辽宁品种的增幅较大俄亥俄品种的籽粒产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辽宁品种則在中肥条件下表现最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株高、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收获指数提高,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产量的改善多得益于单株粒数嘚增加,而辽宁品种则得益于百粒重的提高俄亥俄品种的耐肥性得到增强,其株高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持稳定,而辽宁品种则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田艳洪;刘元英;张文钊;罗盛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杨庆凯,桂明珠,武天龙;[J];大豆科学;1986年02期
谢甫绨,董钻,王晓光,孙艳环;[J];大豆科学;1993年01期
孙贵荒,宋书宏,刘晓丽,董丽杰,孙恩玉,张丽,陈艳秋;[J];大豆科学;2001年01期
刘念析;李穆;李秀平;杨伟光;年海;;[J];大豆科学;2013年04期
王文斌,孙贵荒,孙恩玉;[J];辽宁農业科学;2001年03期
张含彬;任万军;杨文钰;;[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杂谷16号亩产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