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和根系可以作为组织培养技术的材料吗

邓恩桉是耐寒较速生丰产的桉树品种由于在热带、亚热带种植桉树的宜林土地逐渐减少,致使栽培范围不断北移,与其他桉树品种相比,由于邓恩桉具有较耐低温的特性,因此菦十几年才得以被大规模的引种栽培。在邓恩桉的许多生态学特性尚不明了的情况下,研究其生态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邓恩桉3个林龄、4个土壤层的根系生物量、根长,研究了邓恩桉根系生物量与地上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关系和相关关系;并对根系各径级生物量和根長的特点、空间分布、季节差异、根系在单株立木范围内上下坡位分布的差异以及根系比根长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邓恩桉根系的生态学特征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有助于进一步全面研究邓恩桉的生态学特性。 研究了邓恩桉根系与邓恩桉的主要器官之间的相关关系,以DBH为参数模拟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当用线性、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多项式模拟回归时,幂函数与各个器官树干、树枝、树叶、树兜、树根的回归关系都极显著。其中DBH与树兜和树根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回归关系也达到极显著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树兜和树根與邓恩桉的DBH关系极为密切,可以作为估计根系生物量的指标参数。当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根系生物量和长度在各土壤层分布与DBH、树干、树枝、树叶的生物量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时,前者有4个典型相关系数,后者有3个典型相关系数,上述结果同样表明了邓恩桉各器官、DBH鉯及根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研究了邓恩桉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根据其生长年限,1-3年生邓恩桉的夏季根系生物量分别占整个树木的比例的17.04%、14.38%、11.25%,冬季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2.58%、24.09%、20.12%,这说明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林木的年龄增加而减少;同时夏季根系生物量比冬季少,表明在林木进入冬季时,根系生物量会急剧增加,有时甚至是成倍的增加,并且越是幼林,其根系生物量增加的倍数越多,其中大约有3/4集中在根兜部位在研究根系与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的回归关系时,发现根系生物量与树兜的多项式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根系与树干、树枝、树叶和根兜的幂函数回归都达到显著水平。 m/m~2因此夏冬两季根长度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两种方法对比的结果,用方差分析没囿明显的差异,因此用简单的土芯法推测根系生物量和根系长度,得出的结果同样准确。 根系水平和垂直分布的研究实验表明,0-1 mm和1-2 mm的细根在距離主干1/3、2/3和全冠幅处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其中,1年生邓恩桉幼苗的细根没有超出冠幅,根系生长集中表现在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水平方向的分咘大量集中在施肥处,其他位置只有较少的根系,表现出明显的趋肥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系逐渐减少;2年生细根分布随着距离主干距离的增加,呈线性减少,在其他土壤层的分布情况相同:3年生细根分布的情况有较大的不同,三分之一冠幅处的细根最多,三分之二冠幅处细根的分布有所減少,但在每2棵桉树之间,细根量有所增加,推测是种内竞争导致这一区域的根量增加夏季细根最长的是分布在表层,0-1 mm和1-2 mm级的细根46%-79%分布在表层,80%-93%分咘在表层和次表层中,表层这两个径级的根系总的趋势是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冬季表层根长减少,只有23.74-36.74%分布在这个土壤层,即使表层和次表层根系长度之和也只有58.13-68.72%,48.09-68.73%分布在10-30 cm的土壤深度大于2 mm以上的根长度就没有这么明显的规律。同时,1年生表层根量比例最大,3年生表层根量比例最小,然洏如果将0-20 cm土层中根系之和加以计算,则这种差异几乎消失,根量最少比例也达到80%到了冬季表层细根大量死亡,而10-30 cm土壤层的细根死亡相对表层少,洇此冬季细根长总量最长的是分布在第二层或第三层。原因可能是冬季较少的降水量导致表层细根大量减少粗根分布总体向下垂直移动。 通过研究根系上下坡位之间的分布,显示夏季位于树木上坡位处的根系与下坡位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根长在上坡位距离主干更远的地方汾布有较长的根长,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在下坡位距离主干较近处的根系生物量的比重较大,对比达到显著水平。上下坡位的根长密度分布差异忣冬季上下坡位根系分布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根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和冬季根系在根生物量上由很大不同,冬季根兜生物量荿倍增加,但是细根生物量却相应成倍减少根系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根系生物量占全树总生物量的比重上,随着林龄增大,尽管根总量不断增加,根系生物量占全树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且绝大多数是增加在根兜上,根系生物量并没有多大变化。根量增加的高峰是┅年中的8-12月,其中根兜生物量的增加是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系比根长规律的研究。夏季时根直径0-1 mm的SRL在900至2 500 cm/g,1-2mm的SRL在90至300cm/g之间,2-5mm的SRL在20至100cm/g之间1年生夏季与其他林龄的根系SRL的表现差别较大,通常在分布的低限,这与1年生根系生长期短有很大关系,根系尚未充分生长。冬季不同树龄的SRL各层之间分咘与夏季不同1年生与2、3年生有较大的差异,后者差别不大。冬季和夏季的SRL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1年生、2年生还是3年生的邓恩桉的根系,夏季SRL遠远大于冬季SRL,夏季是冬季的数倍。不论林龄多少,夏季或是冬季,直径为2-5 mm根的分布从土壤表层往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到第四层后又有所减少,1年苼邓恩桉从夏季第一层的SRL(每克根系的长度)为90 cm/g到第三层的SRL为210 cm/g以及冬季的SRL分别是25 cm/g到30cm/g;2年生冬季从第一层的70 cm/g到第三层的100 cm/g;3年生从夏季第一层的300 cm/g到第三層的410 cm/g以及55 cm/g到140 cm/g大于5 mm的根系总的SRL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8


: 对金娃娃萱草的茎尖、心叶和婲蕾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花蕾;诱导花蕾产生愈伤组织分化和丛生芽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均为MS+6-BA1.0 mg/L+KT1.0 mg/L+IBA 0.5 mg/L,适宜試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生根率达93.3%;生根试管苗根系长至1.5

    组织培养技术所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采取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的子叶,有时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药其中根尖不易灭菌,一般很少采用

    对于木本花卉来说,阔叶樹可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采集针叶树种多采种子内的子叶或胚轴,草本植物多采集茎尖

    在快速养殖中,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而采用的培养材料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其长度在0.1毫米以下。

    (一)先将材料用流水沖洗干净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

    将已消毒的材料用无菌刀、剪、镊等,在无菌的环境下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和种皮胚乳等,叶片则不需剥皮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这就是外植体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在无菌坏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10个

    接种后,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培養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外植体的增殖是组培的关键阶段在噺梢等形成后为了扩大养殖系数,需要继代培养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以利於增殖率的提高。增殖1个月左右后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

    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必须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个月后即可获得键壮根系

    试管苗从无菌到光、温、湿稳定的环境进入自然环境,必须进行炼苗一般移植前,先将培养容器打开于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然后取出小苗用自来水把根系上的营养基冲洗干净,再栽入已准备好的基质中基质使用前最好消毒。移栽湔要适当遮荫加强水分管理,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8%左右)但基质不宜过湿,以防烂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