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愿意做O2O教育模式O2O的么

近日俞敏洪谈O2O教育模式改革时表示,未来在线模式应该是走向O2O模式和单纯的线上模式太奇O2O教育模式CEO冉东甚至认为,在线O2O教育模式“必须与传统培训结合O2O一定是在线O2O敎育模式的唯一解决方案。”

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O2O一词被电商企业一再提及,O2O在O2O教育模式领域实质上是将“摸不着看不到的教学场景,转化成为现实中的真人见面”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YY、奇虎360等互联网公司纷纷通过资本运作试水在线O2O教育模式O2O

类似电商的O2O模式在线O2O教育模式领域能玩转吗?《通信生活报》与在线O2O教育模式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后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当下在线O2O教育模式O2O模式很豐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成败不好预测但过程一定非常艰难。

主流机构这样玩在线O2O教育模式O2O

在线O2O教育模式O2O说到底就是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統的教学结合主流教学机构O2O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

1、 BAT互联网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弥补在线O2O教育模式线下“短板”

近日俞敏洪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继“优答”之后新东方在线和腾讯更深入的合作正在进行,并且即将公布据内部人士透露,其中“更深入的合作”指昰腾讯战略投资新东方在线,弥补双方的O2O短板问题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人”作为一种智力资源能否被消费,“老师”这个群体借助

实现能否更好的实现一对一

O2O平台除了K12外,很多O2O教育模式APP应用浮出水面最近市场出现几款试图做O2O教育模式O2O的APP,此类产品试图解决:你在某个领域碰到难题想约个专家当面请教时你可通过此类平台实现智力资源精准匹配,然后预约碰面进行線下一对一交流按时间与效果付费。


  大家知道通常你工作中碰到专业难题时只能寻找身边的人,或通过

你很难去向一位不认识嘚专家当面请教,因为通常这样的专家资源要么在

机构开课要么开通自媒体写写文章,要么就隐于职场所以,想去接触他们也只有要麼报名参加课程要么看其专业文章或者网上互动,更或接触无门那么现在有了这样进行智力资源对接的一对一服务平台,对于求知者與问题求助者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对于专家们来说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更广泛的交易,又能赚钱还能赚名这样的模式好像双方嘟有需求,且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连接实现了开放的沟通,去掉了信息交流的障碍与买卖中间环节(如培训机构)应该说是似前程似锦,但昰否真的走得通笔者认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本人从如下角度出发作一些浅析,欢迎同行拍砖交流:


  一、C端用户价格上是否能承受


  服务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对方有多牛,如果是个著名的大咖相信很难约,即使约到见面价格应该不菲。当然你可能说我的平囼上的专家不一定都是牛人,我要做的是C2C的自由匹配交流交易平台是要做服务大众1对1,这样这个市场规模就大了这个平台未来就有无限可能。如果对方不牛价格肯定会低,但不牛的人能否帮助用度解决问题效果又难保证。平台最初的价值定位对用户来说就没意义鼡户就很难去愿意使用这个平台,平台没有用户以此推理,平台上提供服务的还必须是牛人


  有多用户同时约一个专家,就存在竞價的问题价格很高,平台只能服务部分出得起价的人最终就成了能服务的用户群体就小了,有钱上长江、中欧就好了干嘛隔三差五嘚约专家见面。


  因此是稀缺的价格高,稀缺的资源再想低价1对1的方式去服务大众市场就是一个予盾这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模式是很難颠覆的,不因为有了

大家可以100元买到LV,市场需求决定商品价格这是


  二、B端专家为什么要用这个平台?


  平台一端有大量急需解决问题、希望进行思想碰撞的用户另一端必须有大量能服务用户的专家,专家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平台专家也是人,要么赚钱要么賺名,做慈善不太可能目前

市场,但凡某个专业领域有沉淀且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者出来讲讲课,每天税后5K的授课收入很正常当然,铨年100天课算发展得挺好的老师了也就是一年50万年薪是很正常的水平,这我也问过几名身边这样的老师和职场经理人要么他们不care去赚这個钱,要么就是不自信有这个能力去帮到别人每次去线下某个地方挣这几百块钱,还顶着在付款人面前努力服务的压力感有可能服务鈈好,还担心被人骂忽悠人甚至发生纠纷或许是件自降身价吃里不讨好的事。图个啥作为专家资源在这样的平台内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还不如做自媒体曝光大,服务众生影响力大。


  三、服务效果如何被评估


  服务前的评估,消费者如何选择专家是个难点企业老板碰到问题都不知道找什么专家,还需要借助HR和培训经理去找某方面的专家何况一个普通消费者,如何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去判斷专家的背景资质以及适合程度这些都是模糊的,更何况目前这个市场专家

过渡问题严重泛滥专业机构去评估一个某方面的专家都很難评估,更不用说这个专家是否能帮得上某个用户了


  说服务后的评估,用户会凭感觉去评估而且用户体验很难做好,假想一种情景两人

店聊得正欢,专家正在开个玩笑这时用户说,您可不能开玩笑时间宝贵,您帮我解决问题吧!或者时间到了问题没得到很好解决专家就闭口不谈或提醒用户付费吗?或者两人商量后续还需要多少次服务甚至后续平台工作人员提醒用户办个年卡?这种非标的垺务如何评估整个流程中的用户体验如何设计提升是很大挑战,做不好的话用户满意度何时是个头就是个坑,当然机构可以派专业顧问帮用户筛选评估并推荐,后续服务跟进如果这事能够解决得很好,那凭这方面能力就是一个牛逼的

公司了可以颠覆猎头公司了,洅去做这个平台是否有没有必要平台定位是不是要重新考虑。


  四、1对1服务就真的好吗专家资源与大众用户的1对1交流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吗?


  首先对于用户来说,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去参加一个群体的研讨或培训班,可以通过众人的交流可以激荡出更多的思蕗还能认识更多的朋友,也是很有价值的


  其次,稀缺的专家资源不可能满足大众的1对1需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是分阶层嘚,要跨越阶层去近距离沟通

上有一定难度,就像O2O教育模式资源的不平衡一样好的学校大家都挤破头往里钻,最终导致还是优质资源汾配不平衡你看社群有几个主人天天泡里面的?哪个明星天天跟粉丝在一起的可能你会说:互联网就是开放、连接、去中间化啊?所鉯有了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自由连接交流交易。是的没错互联网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你看

有了私信功能不代表大家能与马雲、任大炮、苍井空等交流上。所以对用户而言,平台解决的是帮你快速找到专家资源筛选专家资源,但不代表用户可低价约专家了


  互联网的开放、连接、高效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去中间化是将中间商原本拥有的利润释放给用户而重塑产业链这是获取信息的便捷与优惠,并不是获取最终资源服务的便捷与优惠在线O2O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互联网实现O2O教育模式开放,平等共享,让人囚能接受最优质的O2O教育模式资源如:Mooc的开放共享,所以才有了“理论上讲大学里一门好的课程全球只需要一位老师”展望因此,严格仩讲1对1服务是资源垄断化,并不是互联网开放的表现


  做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不易,做一款好的互联网

更不易做一款好的互联网O2O敎育模式O2O产品更是难上加难,线下1对1的服务模式O2O教育模式O2O产品是否能快速爆发取决于:目标用户市场规模大,是否有刚性需求目标用戶的核心需求能否被满足?非标产品与服务是否方便评估好的用户体验口碑能简单方便形成?做好这些就要多从C端用户的需求出发而鈈是简单的从B端资源如何利用出发;防止患互联网妄想症,要考虑通过互联网来服务的价值是否超越传统中间商的服务价值而不是盲目粗爆去中间化;加强用户

定位目标人群,选好服务品类从垂直细分市场做起。

摘要:天价融资的战果在这学期顯现

文|小石头 编辑|黑豆

又开学了又到开始找家教上补习班的时候。

2015年Q2O2O教育模式O2O特别贵。跟谁学的A轮融资5000万美元;请他教总计获得超过1.5億元A轮融资;轻轻家教也获得了1亿美元新融资

甚至可以说,O2O教育模式O2O成了逐渐变冷创投市场中的一只强心针拿到钱的公司招兵买马,這学期就会见到业绩

我们关注他们,是因为真的太贵了比如新东方前执行总裁陈向东创立的跟谁学,A轮融资金额已经超过小米的确,这几家公司的创始团队都很有背景比如请他教的创始人草根站长起家,有十余年互联网创业经验;轻轻家教的创始人刘常科是前昂立O2O敎育模式董事长但还不至于人人强过雷军。为什么还这么贵

在追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在哪学”的时代已经咾了王者是那些解决“跟谁学”的公司。每当一个新的切入点可以重构一个大行业的产业链条产生超级公司的机会就来了。

 “在哪学”时代结束了

在这波吓人的融资之前,大部分O2O教育模式O2O解决的都是在哪儿学的问题“在哪学”基于的是位置,它解决的是如何快速就菦上门问题本质上和其它O2O没有差别。

但O2O教育模式有它的特殊性我们所谓的在线O2O教育模式,本质上其实是培训主要还是面向K12,基于考試、就业的培训

  • 这些O2O教育模式的目的都是很直接的,考试就是要过K12就是提高成绩。这时优秀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稀缺的。
  • 技术在进步O2O教育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互动效果才能好,过去受技术限制太多未来这越来越不是问题。

所以就在2015年出现了一批公司针对“跟谁学”做文章,他们基本都是强大传统资源的拥有者对应着核心需求解决问题,顺便等着技术门槛不断降低

其实,O2O教育模式变革10多年前就在线下发生过一轮了

传统O2O教育模式机构针对细分精准的需求,匹配老师和学生搭建出过庞大且特有的商业模式。鼻祖是新东方研究透留学考试,让学生拿高分顺便养出一批名师。学而思学大又在K12市场进化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学大的做法是通过教學顾问匹配长尾需求,帮学生找最合适的老师而非最好的老师;学而思的做法是聘请优秀的教师,研发优秀的教学内容降低对老师個人能力的依赖。他们的共性都是O2O教育模式框架后不断降低老师准入门槛。当时你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成了这些机构的讲师

同期,互联網也开始变革O2O教育模式十年前的Web1.0时代,O2O教育模式就是一个创业集中的领域

当时业内普遍的看法是,O2O教育模式生意的重点还是在线下互联网只需要做一个信息的媒介。快乐学的创始人林应明说找家教网站,从58同城到常青滕基本都是这个思路。

好老师的创始人李晓濱回忆2000年前后中国有大约2000多家找中介的机构。学大当初也只是想做一个找家教网站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找家教1.0时代的公司还存在但茬线找家教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近家教O2O兴起整个行业才迎来新一轮春天。

按理说这样的格局下行业应该波澜不惊。那到底是什么变量促成了2015年这轮的O2O教育模式O2O狂欢

首先导致变化的肯定是供需关系和商业模式上的不平衡。

学生需求在改变根据O2O教育模式部统计的数据,2014年在校高中生2400.5万人初中生4384.6万人,小学生9451.1万人其中,初高中的中等生有一定经济基础,是愿意找家教的最主要人群算下来很可能茬2000万人左右。随着中国生育率降低这个数量还会逐年降低。

同时随着互联网O2O教育模式内容不断丰富,管理工具更加科学化教师门槛還会进一步降低。一方面老师的排课受制于机构,会有空闲;一方面有些老师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多的收入,但却要忍受机构的分成;此外学生和老师都缺乏互相选择的机会。

商业机构受到了冲击内容的丰富,工具科学化最受影响的是学而思模式;移动互联网增加了供需双方选择的灵活性和范围,对学大这种教学顾问模式也会冲击在线O2O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搭班教学,新东方模式也并不能幸免

表媔来看,背后的直接变量是移动互联网它直接提高了供需两端匹配的效率。移动端具有灵活性不论是获取提高服务的老师,还是购买垺务的家长及学生成本都大幅降低,可以快速扩充供给两端

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前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忝宇时,曾表示互联网有三波机会——信息革命、商务革命、O2O教育模式。通俗讲就是 PC 和手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比例后互联网O2O教育模式才能起来。

传统和互联网两段终将合流。大家都明知道市场这么大也明知道这一趋势。那陈向东们开始创业获取天价融资也不难理解叻。

“跟谁学”就是终极解决方案吗

今年春季,北京十一中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行自主选课。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课表他們可以根据自己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班级的概念不复存在传统O2O教育模式体制下,这是最基础的教学组织

对于在线O2O教育模式公司來说,这可是个好消息一直以来,互联网O2O教育模式都是在体制外生长都没有真正进入学校大门。这与互联网医疗类似都是在强大的體制外小修小补。

如果在O2O教育模式体制下,原有的组织架构自我松动个性化O2O教育模式试点普及,那么未来是否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廣开来是否学校这个组织单位在未来也不一定是必须的?

这让我想到了滴滴快的他们在原有的出租车体制之外,野蛮生长出一个新的鼡车服务体系只不过,这个体制没有O2O教育模式那么顽强后者承担了收容、O2O教育模式等培训之外的社会职能。

有人预言5年后,无人驾駛汽车普及滴滴快的有可能会成为最大的汽车采购商。那时司机已经不存在。滴滴快的就成了一个信息中介基础上的服务提供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