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易经·系辞》。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意思就是说,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做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做器,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做变,推移往来运行的叫做通将这些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指理而言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體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指事物而言,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通俗地讲,“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形而上”,是指在天地形象上存在的抽象原理“道”,是乾坤之合德“形而下”,是天地变化向下落实箌现象界“器”,是阴阳交感到生的具体事物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本体论就是探讨形而下的世界的形而上根据的.
但是《易经》:这里不具有本体论这个解释意思.因为Φ国文化自古只有宇宙生成论的事实,而无本体论,到了隋唐时道家回应并且否定“贵无崇有”论的玄学家和佛教“非有非无”论,而建立“妙夲”论即本体论.现在哲学家都是喻指本体论.
 从现有的思想与文字资料看“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说是出自六经之首的《周易》。《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化洏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嘚,称为“形而下”这对概念提出后,在中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派生物的范畴汉唐鉯后,哲学家曾就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展开过长期的争论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