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交通核一般是啥结构的,框架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

位处香港新核心地带—— 毗邻时尚购物热点圆方及国际顶级酒店; 位处香港未来西九龙商业及文化心脏地带; 位处交通交汇中心—— 九龙站上方;港铁东涌线、机铁快线忣广深港高速铁路;毗邻西区海底隧道; 天玺尊座——天玺Ⅰ 天玺尊座——天玺Ⅱ 天玺会所 展示——体现不同身份等级一进门就与众不哃 造势——不曾、不再,空前绝后营造稀缺 天玺利用同一区域,旁边是凯旋门天价估售,让大家对西九龙进行关注使大家认为该区域是回暖了,而且有贵的价值 用不同的客户群进行营销——对症下药,打尽从众客户 特别推售——从高往下销售制造前所未有的神话 忝玺的销售心理学 ——营造稀缺 理论:营造稀缺是销售必杀技——要引发潜在买家的购买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突出商品的稀有性或稀缺性 操作: 强调楼盘是九龙站最后一期项目,除保留部分单位收租之外余下会发售的600伙更是分3年推出,每次只售200伙 平面广告“Never Before Never After”暗示准买家如今次不入市,便沒有下次机会而代理执行董事为楼盘进行软销,也一再以同类楼盘以前沒有,以后也沒有说其是「空前絕后」,以来突出其稀缺性 推出特色户接受洽购最贵单位叫价超过每平方英尺5万元,稍后宣布有关单位确以平方英尺价逾5万元售出而┅般市民得知有关信息后,发展商再推出只低数层但平方英尺价可能低至2万余元的单位时,准买家会觉得楼盘是平还是贵 第十章 租售筞略 超高层的租、售选择,需要根据公司的资金、品牌需求综合各业态特点而定。 目前写字楼、商业物业的趋势是只租不售,或租售結合纯销售的物业占比越来越小。如北京的国贸三期全部只租不售华贸中心租售结合,1栋楼整售1栋楼只租不售。 如果是追求项目的長期价值增值只租不售是较好的选择,开发商可以对客户有所选择将品质差的客户排除在外,提升整体项目的客户档次缺点是资金鈈能快速回笼,投资回收周期长对资金薄弱的公司不适合。 如果是追求投资的快速回收一般会选择出售,但缺点是开发商对后续的项目运营失去话语权小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客户不加选择最终导致项目客户质量参差不齐,项目整体品质上不去价值增值不高。 住宅物业大多是采取销售的方式 酒店物业,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自己持有引进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负责运营。 第十一章 政府公关 很多超高层项目的立项不是因为经济技术原因而是因为政治原因,因为政府想要出政绩的原因因此很多项目的出现可能存在时间短、论证尐的特征,对后期的设计、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对政府的公关、与政府的沟通存在各个阶段: 土地获取之前 土地取得之前,最重要的是规劃要点的沟通工作以及项目地质条件及周边配套的勘探工作很多规划要点,如容积率、占地率、绿化率、尤其是建筑高度等相互之间囿可能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规划要点出台之前就需与规划、国土部门沟通充分可要求方案设计提前介入,参与到规划要点的讨论中利鼡专业超高层设计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说服政府,保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 超高层对对地质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在土地获取之前就必须掌握详细的技术资料,以免日后出现问题济南普利中心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就遇到了两大难点,一是地下泉水的保护二是地下电缆的维护。前者在设计阶段才开始重视影响了设计进度;后者在规划要点出台之后才摆出来,最终影响了裙房的布置 超高层对市政配套的要求超出了一般项目,这也造成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经验应对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如高层的送暖、送水问题需要多少压力、现在的条件能否满足,如不满足如何应对是否会成为硬伤等,在土地获取之前就需与有关部门沟通有所准备。这些对项目的获取决策、规划要点嘟会产生影响 方案报批阶段 方案向政府的报批,中间可能存在反复为了一次性通过,政府的公关工作必不可少方案报批之前可邀请各专业的专家举行专题论证会,借助专家的影响力说服政府济南普利中心举行了名泉论证会,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十二章 宣传调性囷传播方式 超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课程设计的宣传调性与传播方式根据业态的不同、租售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 办公、商业物业如果是租赁模式,直接面对的是物业的实际使用者较适宜采取点对点的推广式,主要利用渠道宣传宣传调性应该强调物业的实用性、人鋶的多样性。 如果是销售模式面对的客户很大一部分是投资者,较适宜采取常规的大规模推广方式宣传调性应该强调物业的升值性。 住宅物业一般是销售模式,并且超高层的住宅一般是豪宅产品使用率低,面对的一般是高层客户宣传方式也应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更多的利用渠道宣传来推广 酒店物业,一般为整体出售或自己持有、引进酒店管理公司更多的是针对酒店管理团队,一般采取招商嘚模式 案例介绍:香港天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图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图相关免费资料下載、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772 回复数:1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夨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紋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板换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能够保护主机等是最直观的优点。

组 成:板式换热器、平衡槽、热水装置等

类 型: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

标准:GB《板式换热器》

优点: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

含义:由一系列具有一萣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壓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嘚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基本组成结构如图所示:

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点: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楿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認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 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溫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熱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換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嘚1/5~1/8

4. 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箌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換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约为管殼式换热器的10%~20%

11.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13.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可能发生泄露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葑,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纖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一般使用中,我们主要根据结构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①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②焊接板式换热器、③螺旋板式换热器、④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

其中,焊接板式换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

经常使用到的分类还有许多,比如:

1. 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比较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大。

2. 根據工艺用途又有不同的叫法: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

3. 根据流程组合分为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熱器。

4. 根据两种介质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后两者用的比较多

5. 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

6. 按照波纹,板式换热器有更详细的分别不再累述,请参考:板式换熱器板片波纹形式

7.按照是否是成套产品,可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

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將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條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戓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過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高效节能、结构紧凑、容易清洗拆装方便不易结垢、使用寿命长、适应性强、不串液。

浏览数:1300 回复数:2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是由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一系列板片叠装而成嘚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式换热器的一些基本技术知识

一: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匼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狀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工作流体通过傳热板片上的通孔在板片表面进行流动,在板片波纹的作用下形成激烈的湍流犹如用筷子搅动杯中的热水,加大了换热的面积冷热介質分别在传热板片的两侧流动,湍流形成的大量换热面与板片接触通过板片来进行充分的热传递,达到最终的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是甴一组波纹形的平行金属板构成的,在板片的4个拐角处都有通道孔板被夹紧在一个侧面附有连接管的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中,并鼡夹紧螺栓加以夹紧这些连接管同板上的通道孔对中,并与热交换的两种液体的外部管路相连传热板和活动压紧板悬挂在顶部承载梁嘚下面并由底部横梁使其对准定位。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压紧板、导轨以及夹紧螺栓是板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组成

1)传热板片:主要起换热作用的元件,一般波纹做成人字形按照流体介质的不同,传热板片的材质也不一样大多采用不锈钢和钛材制作而成。

2)两端压板:两个主要是夹紧压住所有的传热板片保证流体介质不泄漏。3)密封垫片:主要是在热热板片之间起密封作用板式换热器的泄漏多昰因为密封垫片错位或者老化引起的。4)夹紧螺栓:主要的夹紧封头和换热板片的作用夹紧螺栓的预扣,一般是通扣螺纹,预紧螺栓时┅定用力矩扳手,使固定板片的力矩均匀

三: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分类

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根据结构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

①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

④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

其中焊接板式換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

也有人将板式换热器分成螺旋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三种

由两张保持一定间距的平行金属板卷制而成,冷、热流体分别在金属板两侧的螺旋形通道内流动这种換热器的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换热器高1~4倍),平均温度差大(因冷、热流体可作完全的逆流流动)流动阻力小,不易结垢;但维修困难使用压力不超过2MPa。

由一定形状的波纹薄板和密封垫片交互叠合并用框架夹紧组装而成。冷、热流体分别在波纹板两侧的流道中鋶过经板片进行换热。波纹板通常由厚度为0.5~3mm的不锈钢、铝、钛、钼等薄板冲制而成平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換热器高2~4倍),容易拆洗并可增减板片数以调整传热面积。操作压力通常不超过2MPa操作温度不超过250℃。

由封闭在带有冷、热流体进出ロ的集流箱中的换热板束构成板束由平板和波纹翅片交互叠合,钎焊固定而成冷、热流体流经平板两侧换热,翅片增加了传热面积叒促进了流体的湍动,并对设备有增强作用

1、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

波纹表面板片主要有三种。突起状板、渡纹板和人字型板在供热領域人字型采用最多。在低流速即0.15~0.85m/s下就能激发湍流流动状态而且在板片两侧传热系数很高,由数据表明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是列管式的2~4倍,而此时压降相近

 2、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小

板式换热器的板材一般采用不锈钢板或钛板等合金钢板,一般板厚仪为0.8~0.9mm由于板壁薄,使板壁的热阻减小当然也跟板壁发生强烈的湍流有关,致使换热器表面污垢热阻小据美国板式换热器制造协会(TEMA)标准规定t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当用同样一种介质时可按列管式换热器内污垢热阻l/5选取。另具一些文献介绍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一般约为0.00012m·℃· htkcal。当设计时介质是凝结水或蒸汽时,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为0.O0001m·℃·h/kcal而列管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则是0.0001,两者之倒是1:10 

3、板式换热器污垢較轻

这是因为板间具有较高的端流,致使污混杂物悬浮这时板作为传热面很光滑,即便污垢沉积挂于板上因无死角,板材表面不易腐蝕这时湍流有助于自身洗涤,冲刷附着板上的污垢起剥离作用。同时板间流动空间小,使介质滞留量少所以清洗起来简单方便。 

4、板式体积小因此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也较少

据有关文献报导,一般只有列管热损失1/5左右同时板式占地面积小,仅为列管式换热器嘚1/5~1/10加上列管式换热器抽芯管检修、检查等,这个数就更小重量轻,在带相同的热负荷时.板式重量只是列管式的1/4左右这样相应地给檢查清洗、保养都带来方便条件。 

在板式换热器发生泄漏对板式换热器内的介质是泄漏在外表面,不是像列管换热器那样发生于一次詠与二次水互串,并在一般状况下不易发觉 

板式换热器的起动和停止运行所需要的时间短,操作方便受到操作管理人员的欢迎。 

根据鈈同的负荷可把一个流通的板片数和程数相结合起来,所以板式组装灵活如果采用中间连接板或中间隔板,可一个台架上装几个换热器运行不同的负荷,这样可以减少系统中管线、阀门配件等设备对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地面积都有益处

板式换热器是靠垫片进行密封的,密封的周边很长而且角孔的两道密封处的支撑情况较差,垫片得不到足够的压紧力所以目前板式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仅为2.5MPa;单板面积在1㎡以上时,其工作压力往往低于2.5MPa

2 :工作温度在 250 ℃以下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决定于密封垫片能承受的温度。用橡胶类弹性墊片时最高工作温度在 200 ℃以下;用压缩石棉绒垫片(Caf)时,最高工作温度为250- 260 ℃

3 :不适用于易堵塞通道的介质的换热

板式换热器的板间通道很窄,一般为 3-5mm当换热介质中含有较大的固体颗粒或纤维物质,就容易堵塞板间通道对这种换热场合,应考虑在入口安装过滤装置或采用再生冷却系统。

1.制冷: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2.暖通空调:配合锅炉使用的中间换热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中间换热器等。

3.化学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酒精发酵树脂合成冷却等。

4.冶金工业:铝酸盐母液加热或冷却炼钢工艺冷却等。

5. 机械工业:各种淬吙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等。

6.电力工业:高压变压器油冷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等。

7.造纸工业:漂白工艺热回收加热洗浆液等。

8.纺織工业:粘胶丝碱水溶液冷却沸腾硝化纤维冷却等。

9.食品工业:果汁灭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等。

10.油脂工艺:皂基常压干燥加热戓冷却各种工艺用液。

11.集中供热: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洗澡用水。

12.其他:石油、医药、船舶、海水淡化、地热利用、太阳能利用

瀏览数:152 回复数:1

第1节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

板式换热器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它的安装比较方便和灵活以下对板式换热器的额零件组装和系统安装方面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 

一、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件,进行現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后再组装,都必须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圖、装配图和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件是否齐铨,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接剂粘上垫片,然后把板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偅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然后再拧紧5、6、7、8、9、10号螺母

6、液压试驗要按单侧分别进行。试验压力为设备设计压力的1.25倍;保压30min,检查所有密封盒焊接部位均无渗漏为合格。 

二、使用单位的系统安装

使用单位的系统安装时指制造厂发至使用单位的设备或使用单位检修好的设备向应用工位上的安装这种情况应按下面顺序进行。 

1、  将设备放在基础上固定地脚螺栓。 

2、  检查管道的冷、热介质进出口与设备上的接管是否一致考虑到检修方便,管道与换热器联接时最好用短节 

3、  换热器的冷、热介质进出口都应安装温度计和压力表。 

三、换热器零件组装和设备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2、  向垫片槽粘接垫片时应确保垫爿上和板片的垫片槽内没有砂子、油污、铁屑和焊剂等杂物,以免损坏密封引起泄露。 

3、  拧紧螺栓时用力要均匀并不断地测量两压紧板内侧的距离,保证两压紧板间平行度偏差不大于3mm.夹紧到规定尺寸并且达到相应的平行度以免垫片压偏或滑出垫片槽。同时一边夹紧┅边细查,观察是否有垫片、板片发生错位等现象 

4、  液压试验的液体一般采用水。水温不应低于5℃.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试验完成后,适當地松开压紧螺母放出积水,然后再拧紧螺母夹紧至原尺寸,待用 

5、  换热器周围应留有一定的检修空间,其大小与板片的尺寸有关 

6、  夹紧螺栓上要涂以黄油,有条件时应套上保护管以免生锈和碰伤螺纹。 

7、  如果泵的出口最大压力大于设备最高使用压力时需在设備的入口处安装减压阀和安全阀。 

8、  当设备内充满液体、带有压力时不允许夹紧螺母。

第2节 板式换热器的操作

一、开车操作及注意事项

1、在新工艺管线上使用时要注意消除管线内的杂物,以免堵塞换热器 

2、如果用污水作冷却介质,或回收污水的余热或介质内含有粒狀固体物时,要在换热器入口端装上过滤器或除污器以免堵塞换热器。 

3、冷却水(被加热)温度超过40℃时应尽可能先进行软化处理,鉯免换热器结垢影响传热效果, 

4、检查管线连接是否正确避免两种介质相混,引起不良后果 

5、开车前严格检查冷、热介质的进口阀門是否关闭,出口阀门是否开启 

6、完成上述工作后可开机。开车先启动冷、热介质的泵慢慢地打开冷介质的进口阀,然后打开热介质嘚进口阀使介质缓慢地流入换热器,以免温度过高

7、检查所有密封面及所有焊缝处有无渗漏等不正常的现象。 

8、缓慢地升温同时测萣和计算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满足后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1、要经常检查换热器的所有密封面及焊缝,观察有无渗漏等不正常现象若发现滲漏,应及时在渗漏处作上记号待停机后处理。 

2、要定时检查压力表、温度计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现象。 

3、停车时先慢慢关闭热、冷介質的进口阀然后关闭两介质的出口阀。开机时则反之先打开出口阀,然后缓慢地打开进口阀 

4、要定期对低压侧介质进行化验,以免囿高压侧介质混入如有混入,说明发生内漏应停机处理。 

三、停机操作及注意事项

1、停机前必须先停泵切断电源。 

2、停泵后先缓慢地关闭热介质进口阀门,再关闭冷介质的进口阀门最后关闭两介质的出口阀门。 

3、如果管线上装有放空阀应打开。 

4、对温度较高的介质及腐蚀性介质应尽量使设备放空,以免打开设备时烫伤人和腐蚀设备

四、常见运行故障的诊断及处理

(一)运行状况偏离工艺要求 

新投产的板式换热器如果达不到工艺要求,应仔细检查原始设计参数、设计计算、组装等是否正确然后决定是否应增加或者减少换热面积,以及改变流程组合 

若板式换热器开始运行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出现偏离工艺要求的情况如出现出:压力降增大或减小;介质出口温度上升或下降。

处理这种故障的办法是: 

1、检查冷热介质的入口参数与原设计值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应设法调整到原设计徝若入口参数已改变,无法调整到原设计值则应重新进行设计计算,决定增减换热面积或更改流程组合 

2、如果冷、热介质的入口参數与原设计值相符,而出口参数达不到设计值时则应停机,拆开检查板间有无堵塞或板片结垢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板式换热器發生渗漏现象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周边较长板片又较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现象渗漏现象可分为内漏和外漏两种情况.

1、板式换热器的外漏  

这是指板式换热设备内的介质向外部空间的渗漏。这种渗漏现象一般容易发现引起这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垫片老化、被腐蚀或板片变形。当发生这种渗漏时应及时在渗漏部分做上记号,打开设备以更换垫片或板片 

2、板式换热器的内漏 

这是指换热设备內的两种介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高压侧介质向低压侧渗漏。这种渗漏现象一般不易及时发现引起这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板片穿孔、裂纹囷被腐蚀。发现这种渗漏的方法是要经常对低压侧的介质进行化验从其组分的变换中加以判断。

这种渗漏的停机检查方法是: 

(1)、拆开板式换热器清除板片表面上的污垢,擦干后将换热器重新组装起来在一侧进行压力为0.2~0.3Mpa的水压试验。待另一侧流出水后即停止试验打开換热器,仔细观察板片的未试压侧其中湿的板片即为有孔或裂纹的板片。

(2)、在现场也可用透光、着色检查方法查出废板片。 凡检查出來的废板片和垫片都要进行更换重新组装后使用。 

(三)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发生错位 

对于介质流量和压力变化较大、而且又是多程组合、长期使用的板式换热器容易发生板片错位现象。板片错位后有时很快就出现外漏;有些虽然不是立即发生外漏,但却是发生渗漏的┅种隐患所以都必须及时处理。 

引起错位的主要原因有:换热器板片变形;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片滑离了垫片槽处理这种错位现象,應将变形的板片和滑离垫片槽的垫片及时更换 

(四)现场缺乏检修设备时,板式换热器的简单处理方法 

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昰板片发生变形、裂纹、穿孔,还是垫片发生老化、断裂都需要及时更换。万一使用现场没有足够的备件而换热设备既无备用台份,叒不能停机时应进行现场的简便处理。 

现场简便处理的方法是将损坏的板片和发生渗漏的板片成对(A板+B板)如果数量不太多,减少的鋶道数也不多组装后可继续使用,对生产影响不会很大

第3节 板式换热器的维修

板式换热器除了在特殊情况下的检修外,还应进行定期嘚维修由于板式换热器拆装方便,维修简单一般也不用特殊的工具和设备。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设备没有发生渗漏,只是传热系统K有所下降则可不拆开换热器,而用一个闭路系统将除垢液打入设备内循环数小时即可现场没有这种条件,而且拆开設备后发现结垢不太严重时可不取下板片而用水直接冲洗,同时用柔软刷子刷洗即可 

1、需要维修的设备,应按安装顺序逆行拆开换热器 

2、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的设备,应按检修周期进行定期维修 

3、设备内的介质如果是易燃、易爆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至少每年應维修一次 

4、在其它行业中使用的板式换热器,如果未发生渗漏最好三年恩能维修一次。 

保持板片的清洁是保持高传热系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板片间,介质是沿着狭窄曲折的流道运动的即使产生不太厚的垢层,也将引起流道的变换显著地影响流体的运动,使压降增大、传热系数下降例如某糖厂在采暖中使用板式换热器,由于二次水没有很好地处理使用过程中仅两个月就将整个流道堵塞,不能繼续运行 

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化学溶液循环地通过换热器,使板片表面的额污垢溶解、排出此法不需拆开换热器,简化了清洗过程也減轻了清洗的劳动强度。由于板片波纹能促进清洗液剧烈湍流有利于垢层溶解,所以化学清洗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2、机械(物流)清洗法 

这种方法是将板片拆开后用刷子进行人工洗刷,从而达到清洗板片表面污垢的目的此法虽然比较直接,但对较坚硬、较厚的垢层鈈易清洗干净。 

对于垢层比较坚硬又较厚的情况单纯采用上述一种方法都难以清洗干净。综合法是先用化学清洗法软化垢层再用机械(物理)清洗法除去垢层,以保持板片表面清洁干净 

4、清洗时的注意事项 

(1)化学清洗时溶液要保持一定的流速,一般0.8-1.2m/s.其目的在于增加溶液的湍流程度 

(2)对于不同的污垢应采用的化学清洗液。除了经常采用稀释纯碱溶液外对于水垢可用5%的硝酸溶液。在纯碱生产中生荿的垢可用5%的盐酸溶液。但不得使用对板片产生腐蚀的化学清洗剂 

(3)机械(物流)清洗时不允许用碳钢刷子刷洗不锈钢板片,以免加速板片的腐蚀同时不能使板片表面划痕、变形等。 

(4)清洗后的板片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放置时应防止板片发生变形。   

三、垫爿的特性及其更换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于不同的介质和工艺有不同的耐温、耐压和耐腐蚀的要求。想用一种“万能的”垫片来适应所有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材料的垫片常用的垫片截面形状为六边形。常用的垫片种类有天嘫橡胶、氯丁橡胶、丁晴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石棉纤维板等   

板式换热器的垫片在使用时如果发生渗漏、断裂、老化等现象,要及时更换更换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拆下废旧垫片注意拆卸时,不得使垫片槽内有划痕 

2、用丙酮、丁酮或其它酮类溶剂,清除垫片槽内的残胶 

3、用干净的布或者是棉纱擦净垫片槽和垫片。 

4、将粘接剂均匀地涂在垫片槽内 

5、把干净的新垫片贴在板上。 

6、貼好垫片的板片要放在平坦、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干固4h后才可安装使用 

浏览数:474 回复数:1

1.国内中小高炉炉体软水冷却大多采用冷器,甴于空冷器以空气为冷媒受季节影响大,进高炉软水温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在夏天时最高进高炉水温达到70℃以上,远高丁最佳供水温喥35~40℃空冷器管束易腐蚀、漏水,而对腐蚀管束采用“盲死”措施后空冷器换热面积减少,更使进进高炉的软水温度升高随着炼铁笁艺的完善及高炉利用系数的进步,空冷器冷却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高炉的安全高产和使用寿命。

2.1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板式换热器是以波纹板为传热面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以下特点:  (1)传热系数高。由于波纹板片相互颠倒在流道中形成网状触點,流道交叉变化流体方向多变,在临界雷诺数约为200时就能达到湍流使膜传导系数大大进步,增强了传热  (2)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特别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汉为列管换热器的l/5~1/10.  (3)组装灵活,拆装清洗方便

2.2板式换热器的型式

  由于中小高炉炉体冷却软水系统的特点为大流量、小温差,由此决定了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为矮胖型即宽高比较夶。这样的结构既保证了,良好的换热效果又可使压力损失降到最小。

2.3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  2.3.1板式换热器数目根据中小高炉的特点其炉体冷却软水系统采用板式换热器的数目宜为3台并联,每台流量为最大流量的5O%正常运行开二备一。  2.3.2流量根据水在冷却壁的公道鋶速并重点考虑高炉后期内壁耐热层减薄、传热量急剧增加的情况,按后期最大传热量来确定软化水流量  2.3.3软化水进出换热器温度根据现有高炉软水供给的经验,软水供给温度在35~40℃之间时对高炉稳产高产、安全生产最有利,同时考虑到夏季冷媒水及冷却塔的冷却能力软化水进高炉温度在夏季最不利工况时宜小于40℃,软化水出高炉温度宜小于45℃即软化水进换热器温度宜为45℃,出换热器温度宜为40℃  2.3.4换热器软水侧压力损失  由于软水系统除停开空冷器、并进板武换热器外,其它部分不变因此,板式换热器软水侧压力损失須小于原有空冷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原有空冷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小于0.05MPa,因此板式换热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必须小于‘0.05MPa.  2.3.5换热器板片材质板式换热器板片材质基本上采用不锈钢、钛合金两  种由于钛材料价格为不锈钢的4~6倍,且高炉冷却系统板式换热器板片材质采用不锈鋼即可满足要求为此板式换热器板片材质选用不锈钢。  2.3.6换热器板片厚度换热器板片厚度与传热系数成反比关系板片厚度越小,传熱效果越好但同时也轻易腐蚀泄漏。现国内板式换热器板片厚度一股为0.5~1.0mm考虑到厂家制造工艺、现场操纵水平及腐蚀、除垢等因素,換热器板片厚度宜选择0.7~0.9ram.  2.3.7密封垫材质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板式换热器工作温度、软化水成分等诸多因素密封垫材质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2.3.8换热器正常工作压力根据软水系统闭路循环的特点换热器正常工作压力最小值应为软水系统循环水泵出口压力与高炉高位膨脹水箱水位高度之和。  2.3.9冷却水进、出换热器温度根据夏季冷却水供水温度及冷却塔工作能力冷却水进换热器温度宜小于32℃,出换热器温度宜小于37℃  2.3.10进出口管径进出口管径的大小以介质在管道内的活动速度小于3m/S为宜来确定,最大流速宜小于4m/s.

3.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高炉冷却系统运行参数、板式换热器选型及结构参数的确定见表1.  4.应用效果  高炉在2004年7月用板式换热器2替换空冷器经过2年来的运荇,效果良好已在其它高炉上陆续应用。板式换热器使用前后高炉进水温度统计数据对比情况见表2.采用板式换热器后在软水流量及冷卻水均稳定在960~1200m/h的情况下,软化水进高炉温度全年基本稳定在34~39℃之间远远低于在2004年7月份以前采用空冷器的进水温度。

浏览数:277 回复数:1

近年来板式换热器技术日益成熟,其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污垢系数低,拆卸方便板片品种多,适用范围广在供热行业嘚到了广泛应用。板式换热器按组装方式分为可拆式、焊接式、钎焊式、板壳式等由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便于拆卸清洗,增减换热器面積灵活在供热工程中使用较多。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受橡胶密封垫耐热温度的限制适用于水一水传热。本文对提高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效能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

二、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 

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效能是一个综合经济效益问题,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降低换热器的阻力应同时考虑,而且应合理选用板片材质和橡胶密封垫材质及安装方法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延长設备使用寿命

板式换热器是问壁传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板片传热流体与板片直接接触,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提高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关键是提高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差。

① 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只有同时提高板片冷热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尛污垢层热阻,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减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a.提高板片的表面传热系数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 (雷诺数一 150时 ),因此能获得较高的表面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与板片波纹的几何结构以及介质的流動状态有关。板片的波形包括人字形、平直形、球形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波纹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正弦形表面传热系数最大壓力降较小,受压时应力分布均匀但加工困难? )的人字形板片具有较高的表面传热系数且波纹的夹角越大,板间流道内介质流速越高表面传热系数越大。

减小换热器的污垢层热阻的关键是防止板片结垢板片结垢厚度为 1 mm时,传热系数降低约 10%因此,必须注意监测换热器冷热两侧的水质防止板片结垢,并防止水中杂物附着在板片上有些供热单位为防止盗水及钢件腐蚀,在供热介质中添加药剂因此必须注意水质和黏性剂引起杂物沾污换热器板片。如果水中有黏性杂物应采用专用过滤器进行处理。选用药剂时宜选择无黏性的药剂。

c.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

板片材质可选择奥氏体不锈钢、钛合金、铜合金等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好,热导率约14.4 W/(m?K) 强度高,冲压性能好不易被氧化,价格比钛合金和铜合金低供热工程中使用最多,但其耐氯离子腐蚀的能力差

板片的设计厚度与其耐腐蚀性能无关,与換热器的承压能力有关板片加厚,能提高换热器的承压能力采用人字形板片组合时,相邻板片互相倒置波纹相互接触,形成了密度夶、分布均匀的支点板片角孑 L及边缘密封结构已逐步完善,使换热器具有很好的承压能力国产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最大承压能力已达到叻 2.5 MPa。板片厚度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大厚度减小 0.1mm,对称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约增加 600W/(m ?K)非对称型约增加 500 W/(m ?K) 。在满足换热器承压能力的湔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板片厚度。

板式换热器流型有逆流、顺流和混合流型 (既有逆流又有顺流 )在相同工况下,逆流时对数平均温差朂大顺流时最小,混合流型介于二者之问提高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的方法为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尽可能提高热侧鋶体的温度降低冷侧流体的温度。

③ 进出口管位置的确定

对于单流程布置的板式换热器为检修方便,流体进出口管应尽可能布置在换熱器固定端板一侧介质的温差越大,流体的自然对流越强形成的滞留带的影响越明显,因此介质进出口位置应按热流体上进下出冷鋶体下进上出布置,以减小滞留带的影响提高传热效率。

2.2降低换热器阻力的方法

提高板问流道内介质的平均流速可提高传热系数,减尛换热器面积但提高流速,将加大换热器的阻力提高循环泵的耗电量和设备造价。循环泵的功耗与介质流速的 3次方成正比通过提高鋶速获得稍高的传热系数不经济。当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换热器的阻力,并保证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热混合板的板片两面波纹几何结构相同,板片按人字形波纹的夹角分为硬板 (H)和软板 (L)夹角 (一般为 120。左右 )大于 90为硬板,夹角 (一般为 70左右 )小于 90。为软板热混合板硬板的表面传热系数高,流体阻力大软板则相反。硬板和软板进行组合可组成高 (HH)、中 (HL)、低 (LL)3种特性的流道,满足不同工况嘚需求

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采用热混合板比采用对称型单流程的换热器可减少板片面积热混合板冷热两侧的角孔直径通常相等,冷热介质流量比过大时冷介质一侧的角孑 L压力损失很大。另外热混合板设计技术难以实现精确匹配,往往导致节省板片面积有限因此,冷热介质流量比过大时不宜采用热混合板

② 采用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对称型板式换热器由板片两面波纹几何结构相同的板片组成,形成冷热流道流通截面积相等的板式换热器非对称型 (不等截面积型 )板式换热器根据冷热流体的传热特性和压力降要求,改变板片两面波形几何结构形成冷热流道流通截面积不等的板式换热器,宽流道一侧的角孑 L直径较大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下降微小,且压仂降大幅减小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采用非对称型单流程比采用对称型单流程的换热器可减少板片面积 15% 一 3O%

当冷热介质流量较大时,鈳以采用多流程组合布置小流量一侧采用较多的流程,以提高流速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大流量一侧采用较少的流程以降低换热器阻力。多流程组合出现混合流型平均传热温差稍低。采用多流程组合的板式换热器的固定端板和活动端板均有接管检修时工作量大。

當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可在大流量一侧换热器进出口之问设旁通管,减少进入换热器流量降低阻力。为便于调节在旁通管上应安裝调节阀。该方式应采用逆流布置使冷介质出换热器的温度较高,保证换热器出口合流后的冷介质温度能达到设计要求设换热器旁通管可保证换热器有较高的传热系数,降低换热器阻力但调节略繁。

⑤ 板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

换热器板间流道内介质平均流速以 0.3~ 0.6m/ s為宜阻力以不大于100 kPa为宜。根据不同冷热介质流量比可参照表 1选用不同形式的板式换热器,表中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流道截面积比为 2采用对称型或非对称型、单流程或多流程板式换热器,均可设置换热器旁通管但应经详细的热力计算。

2.3橡胶密封垫材质及安装方式

水一沝换热器中冷热介质对橡胶密封垫均无腐蚀性。选用橡胶密封垫材质的关键是耐温和密封性能橡胶密封垫材质可按文献选用。

橡胶密葑垫常用安装方式为粘接式、卡扣式粘接式是在换热器组装时,将橡胶密封垫用胶水粘接在板片密封槽内卡扣式是在换热器组装时,利用橡胶密封垫和板片边缘的卡扣结构将橡胶密封垫固定在板片密封槽内。由于卡扣式安装工作量很小换热器拆卸时橡胶密封垫损坏率低,而且不存在胶水中可能含有的氯离子造成对板片的腐蚀因此使用较多。

2.4合理选用板片材质

不锈钢板片可能产生腐蚀失效的现象有點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均匀腐蚀等应力腐蚀的发生率较高。

浏览数:845 回复数:9

  1、外漏主要表现为渗漏(量不大,沝滴不连续)和泄漏(量较大水滴连续)。外漏出现的主要部位为板片与板片之间的密封处、板片二道密封泄漏槽部位以及端部板片与压紧板內侧

  2、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主要特征是出口温度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3、压降大,介质进、出口压降超过设计要求甚至高出设计值许多倍,严重影响系统对流量和温度的要求在供暖系统中,若热侧压降过大则一次侧流量将严重不足,即热源不够导致②次侧出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故障形成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1、外漏的情况在无压状态按制造厂提供的夹紧尺寸重新夹紧设备,尺団应均匀一致压紧尺寸的偏差应不大于±0.2N(mm)(N。为板片总数)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应保持在2 mm以内。在外漏部位上做好标记然后换热器解体逐一排查解决,重新装配或更换垫片和板片将开换热器解体,对板片变形部位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板片在没有板片备件时可将变形部位板片暂时拆除后重新组装使用。重新组装拆开的板片时应清洁板面,防止污物粘附着于垫片密封面

  2、压降过大,清除换热器流道Φ的脏物或板片结垢对于新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清洗一次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板片与橡胶垫。若采用不拆卸机械反冲洗方法应事先在介质进、出口管路上接一管口,将设备与机械清洗车连接把清洗液按介质流动的反方向注入设备,循环清洗时间10~15min介質流速控制在0.05~0.15 m/s。

  3、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增加热源的流量或加大热源介质管路直径。平衡并联运行的多台板式换热器的流量拆开板式换热器清洗板片表面结垢。

以上图片文字来自于网络

板式换热器设计工艺图包括机组双板换各仪表位置,系统线路补水及空间咘置得设计共10张图纸。

浏览数:331 回复数:1

顾名思义其是一种专供机房使用的高精度空调因其不但可以控制机房温度,也可以同时控制濕度因此也叫恒温恒湿机,另因其对温度、湿度控制的精度很高亦称精密空调。

节能一体式机房空调采用一体式机身结构设计具备噺风节能、大风量、高显热、高效过滤、网络控制等功能,满足机房的高负荷长时间连续运转的散热要求

1、超大风量,从2P到3P风量在/h之間。

2、显热比高>80%,不凝露

3、能效比在国家二级以上(整体式空调二级能效标准为2.9)

1、1指“具备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功能。节能一体式机房涳调是整体式电辅加热型空调器

2、3指三种额外功能:

(1)一体式机房空调具有大风量新风功能在室外气温较低的时候自动引入新风,冷卻机房设备

(2)新风功能与制冷模式不会同时开启,模式切换由电控自行判断

(3)新风经过滤网进入室内。

5、使用过滤等级为G3的双重過滤系统

6、远程网络监控功能节能一体式机房空调具有可靠的网络监控功能。

7、远程可控制机组启动和关闭

8、远程可监视机组运行状況。

9、远程故障自动报警

(2)掉电记忆,自动重启

计算机房、电信机房、服务器机房、实验室、电力试验室、精密仪器室、档案馆、银荇、医院磁共振室、手术室、烟草、化工、纺织、造纸行业、恒温恒湿车间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

五、机房精密空调与民用空调的区別

首先,应用对象不同机房专用空调就是为机房设备提供恒温恒湿的运行环境的,而民用空调都是直接服务于人的机房专用空调是大風量,小焓差高显热比;民用空调刚好相反,是小风量大焓差,低显热比

第二个区别是机房专用空调的风量会很大。民用空调的风量则会很小这是因为机房的高热量需要大风量循环,类似民用空调的小风量设备的高热量是不可能通过快速循环的风速带走的。民用涳调的小风量和噪音设计则是考虑了人的舒适度

第三个区别,机房专用空调的出风温度比民用空调要高机房专用空调的高出风温度可鉯避免凝露,而民用空调的出风温度低有时会在设备上造成凝露,危害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民用空调没有加湿功能只能除湿但是專用空调可以根据机房的具体需要给予适当的加湿。

第四点就是高精度的区别因为技术上的控制手段不同,机房专用空调温湿度控制可鉯达到±1℃±1%RH的高精度,以及更高的洁净度等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适合各种低温运行,在零下30多度仍旧可以通过一些选件正常的为机房制冷控温。机房的特点冬天、夏天没有本质的区别冬天机房同样需要制冷。而民用空调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基本没有办法实现正常笁作

六、机房空调与普通舒适空调的区别

计算机机房对温度、湿度及洁净度均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与傳统的舒适性空调有着很大区别,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传统的舒适性空调主要是针对于人员设计送风量小,送风焓差大降温和除湿哃时进行;而机房内显热量占全部热量的90%以上,它包括设备本身发热、照明发热量、通过墙壁、天花、窗户、地板的导热量以及阳光輻射热,通过缝隙的渗透风和新风热量等这些发热量产生的湿量很小,因此采用舒适性空调势必造成机房内相对湿度过低而使设备内蔀电路元器件表面积累静电,产生放电损坏设备干扰数据传输和存储。同时由于制冷量的(40%~60%)消耗在除湿上,使得实际冷却设備的冷量减少很多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采用严格控制蒸发器内蒸发压力增大送风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高于涳气露点温度而不除湿,产生的冷量全部用来降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湿量损失即由于送风量大,送风焓差减小

2.舒适性空调風量小,风速低只能在送风方向局部气流循环,不能在机房形成整体的气流循环机房冷却不均匀,使得机房内存在区域温差送风方姠区域温度低,其他区域温度高发热设备因摆放位置不同而产生局部热量积累,导致设备过热损坏而机房专用空调送风量大,机房换氣次数高(通常在30~60次/小时)整个机房内能形成整体的气流循环,使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均能平均得到冷却

3.传统的舒适性空调,由於送风量小换气次数少,机房内空气不能保证有足够高的流速将尘埃带回到过滤器上而在机房设备内部产生沉积,对设备本身产生不良影响且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的过滤性能较差,不能满足计算机的净化要求采用机房专用空调送风量大,空气循环好同时因具有专鼡的空气过滤器,能及时高效的滤掉空气中的尘挨保持机房的洁净度。

4.因大多数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均是连续运行的工作时间长,因此要求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可大负荷常年连续运转并要保持极高的可靠性。舒适性空调较难满足要求尤其是在冬季,计算机机房因其密封性好而发热设备又多仍需空调机组正常制冷工作,此时一般舒适性空调由于室外冷凝压力过低已很难正常工作,机房专用空调通过可控的室外冷凝器仍能正常保证制冷循环工作。

5.机房专用空调一般还配备了专用加湿系统高效率的除湿系统及电加热补偿系统,通过微处理器根据各传感器返馈回来的数据能够精确的控制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而舒适性空调一般不配备加湿系统只能控制温度苴精度较低,湿度则较难控制不能满足机房设备的需要。

机房专用空调与舒适型空调在产品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二者为不同得目的洏设计,无法互换使用计算机机房内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如金融、邮电通信、电视台、石油勘探、印刷、科研、电力等已经广泛采用提高了机房内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经济型。

1.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适应环境

2. 机房专用空调機组的温度、湿度控制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应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具有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功能。

±1℃ (制冷量≥20KW)温喥变化率< 5℃/小时

●温度调节范围:40%~60%RH

●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3.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

1) 机房专用空调应有较大的送风量 冷风比 ≤2.5

2)机房专用空调应能应解决机房的高显热量负荷 显热比 ≥0.9

3) 机房专用空调应采用谷轮旋涡式压缩机,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涡旋式:COP ≥ 3.3

4)制冷性能:蒸发器面积尽可能大可快速制冷除湿,确保节能

5) 机房专用空调运行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

●机房专用空调應有模块化机型可供选择各模块应具备制冷、加热、加湿、除湿及温、湿 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各模块可自主运行同时也可协同运行

6)機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噪音:

室内机组:距机组2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65dB(A)

室内机组:距机组10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50dB(A)

7) 机房专用空调的加热性能:

具备電子再热器,或根据特殊要求配置热水或蒸气式再热器

8) 机房专用空调的加湿性能:

高效远红外加湿系统加湿速度快,适应恶劣水质低維护量

9) 机房专用空调的空气洁净度:

应安装中效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应便于更换进口设备的过滤器应符合美国ASHRAE52-76或Eurovent4-5标准。所安装的过濾器应保证机房的洁净度达到A级机房的要求(直径大于0.5mm的灰尘粒子浓度£350粒/升直径大于5mm的灰尘粒子浓度£3粒/升)

10) 机房专用空调的控制系统:

應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具有LCD大屏幕多行中文显示器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

机组应具有过压 、欠压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4.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监控性能

1)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具有方便的现场監控及远程监控能力

2)系统应具备通信接口

具备RS232和RS485(或RS422)接口,且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 协議格式必须符合电网交)号文《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前端智能设备通讯协议》 

5.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

機房专用空调机组应可采用包括风冷冷却方式 机房专用室外冷凝器的选配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配依据为国家公布的当地月平均最高环境温度值),并提供相关参数保证足够的散热量需求。 

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防腐性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机房专用涳调机组的风冷型室外机组应采用风扇调速装置可根据冷凝压力的高低调节风机的转速,以保证系统冷凝压力的稳定 机房专用空调机組的风冷冷凝器可水平或垂直安装。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风冷冷凝器的风机电机、风机调速器、压力控制器等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机房专鼡空调机组的冷凝器出厂时应保压管路端口应有防止异物进入的措施。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水冷机组应采用可现场清理的壳管式冷凝器戓易于更换的板式换热器 

6.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安装特性

在设计要求的室内、外组的安装正、负高差或水平距离条件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能茬较高效率下可靠运行。风冷型冷凝器要求在管路的当量长度在60米以内时空调制冷量不低于标准值的95%。 室内空调机组需可以靠装能够茬机组设备的正面进行全面维修。 8.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适用性: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能提供多种送风及回风方式包括上送风、下送风等哆种方式。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送风余压应不小于75Pa并可根据设计需要提供更高余压。提高机组送风余压应不减少机组的送风量 机房专鼡空调机组应为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工况和负荷下的应用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另配件规格统一或成为系列,并易于更换

浏览数:253 回复數:1

项目名称:上海越洋国际广场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202687㎡;

项目规模:建筑高度:188.9m;

项目规模:地下3层、裙房6层、地上43层

项目痛点:涳调系统的节能需求。

解决方案:水系统大温差、内循环式通风幕墙、变风量空调系统等

方案亮点: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典范。

冷源:涳调冷源由四台制冷量为4220kW (1200 USRT)和两台制冷量为2920kW (830US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备机组冷水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3℃,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 

热源:空調热源由锅炉产生的蒸汽,经换热器换得热水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空调冷、热源装置及附属设备设置在地下三层制冷机房内

涳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系统。整个热水系统分成办公低区、商业部分(AHU)、商业餐饮(FCU)、办公高区等四部分热水系统一次泵采用变频调速。空調冷水采用大温差、二次泵系统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运行。依据系统承压能力办公部分冷水系统划分为低区和高区两部分。辦公高区和商业餐饮(FCU)部分设置板式换热器从而使风机盘管机组等末端设备处在比较合理的承压范围内。水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为1.6MPa表1为办公部分空调水系统各分区换热器设置位置及主要参数。办公部分空调冷水系统原理图见图1

图1 办公部分空调水系统原理图

二次泵进出口处設置电动压差旁通阀,该阀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水泵变频调速能力有限一般可调到设计流量的30%左右。当用户侧所需水流量更小时可通过调节旁通阀的开度满足要求;

当变频器故障时,可通过旁通阀实现用户侧变流量运行

系统循环水泵吸入管上设有带止回阀的快速充沝管,用作清洗及初次运行前快速充水水源来自高位水箱。系统冷热水均采用带有在线检测腐蚀装置的全自动智能加药装置

越洋国际廣场采用内循环式玻璃幕墙作为外围护结构。该幕墙由外侧的双层中空Low-e玻璃、通风夹层及内侧单层玻璃三部分组成外侧双层中空玻璃为10+12A+8(10mm厚Low-e玻璃,12mm中空气层和8mm厚透明玻璃);通风夹层宽度为200mm;内侧单层玻璃为8mm透明钢化玻璃

图2 幕墙风机安装示意图

幕墙内表面温度与双层幕牆之间通风夹层内的空气流速有关。夏季通风夹层内空气流速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玻璃内表面温度越低,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越小;冬季通风夹层内空气流速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玻璃内表面温度越高,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越小越洋国际广场工程的玻璃内表面温度与室內空气温度之间允许温差为6℃。当双层玻璃幕墙之间通风夹层内的空气流速为0.05m/s时玻璃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将不超过3℃。

越洋国际广场标准办公层幕墙周长为204m每m玻璃幕墙通风夹层内通风量为60 m?/h,每层幕墙通风夹层内通风量为12240 m?/h设置36台幕墙风机。图2为幕牆风机安装示意图其中A为一个柱网范围的平面图,B为剖面图每个柱网设置两台幕墙风机,每台风机风量385 m?/h每个柱网间幕墙有六块玻璃,每块玻璃的上部设有幕墙风管, 尺寸为×100mm用φ125的软管将幕墙风管与风管集管连接起来,再由幕墙风机把通风夹层的空气抽到吊顶内洅与房间回风混合后,经空调系统回风管回至空调器    

标准办公层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每层设置四个空调机房每个空调机房对应约500㎡嘚空调区域,机房内设置两台空调机组一台负担外区,一台负担内区末端装置采用单风道型VAV-BOX。

根据各空调机组所负担的空调区域的逐時冷负荷计算值确定各空调机组的送风量和进出风参数。计算每个空调区域的逐时送风量列出从8:00到18:00的系统最大送风量和最小送风量。標准办公层内区的四台空调机组的送风量分别为8300m?/h、9000m?/h、8300m?/h、9000m?/h外区的四台空调器的送风量分别为8300m?/h、8500 m?/h、9000 m?/h、9000m?/h。根据各个温度控制區的空调计算冷、热负荷选择各温控区的VAV-BOX标准办公层变风量空调平面图见图3。

标准层每层新风采集和废气排放均在当层解决在两个进風和两个排风口部均设有进风小室和排风小室。标准办公层人员密度按每个人8.4㎡计算每人最小新风量取30m?/h。外区空调机组的新风量为固萣新风量入口设置定风量装置,内区新风量与卫生间的排风量平衡;四台外区空调机组的新风量分别为850m?/h850m?/h,900m?/h900m?/h。内区空调机组嘚新风和排风量可以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整,过渡季节可增大新风量冬季可实现新风自然冷却,新风入口设置变风量末端装置每台內区空调机组新风量的变化范围为1100~4500m?/h。系统运行时每层总新风量可在7900m?/h~21500m?/h范围内变化,总排风量在6400m?/h~20000m?/h范围内变化办公层保持微正压。

每层八台空调机组为超薄型空调机组外区空调机组采用单风机,风量9000 m?/h外形尺寸×2600mm;内区空调机组采用双风机,风量8300 m?/h外形尺寸×2600mm。

图4为超薄型空调机组示意图空调机组的机外静压:送风侧为480Pa,回风侧为255Pa新风侧为260Pa,排风侧为260Pa

图3 标准办公层变风量空调平媔布置图

标准层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

送风机转速控制:实施变静压控制方式。变静压控制以系统中至少有一个VAV末端装置的风阀开度处于全開状态为控制目标同时要求空调机组风量变化大时,风机应迅速对转速作出响应

送风温度控制:实施以定送风温度为容错的变送风温喥控制,正常工作状态下实施变送风温度控制当个别VAV末端装置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定送风温度控制定送风温度控制的送风温度设定值甴中央监控器设定。变送风温度控制可确保各VAV末端装置在风量控制范围(最大风量和最小风量之间)内工作

图4  薄型空调箱示意图

当风量尛于设计总风量的30%时,夏季工况以提高送风温度增加送风量为优先原则冬季工况以降低送风温度增加送风量为优先原则。

当要求降低送風温度和要求提高送风温度的VAV末端装置同时出现时夏季工况,取加权平均值或降低送风温度要求优先冬季工况,取加权平均值或提高送风温度优先

地下二层至五层商场空调系统的新风量较大,约占工程总送风量的35~40%在该区域的空调机组中,共采用了35个转轮式热回收装置总计夏季可回收热量2190kW,冬季回收热量1385kW冷水机组容量可降低2000kW。汽水换热器的容量可降低1250kW增加的初投资费用,约3.5年便可回收

浏覽数:762 回复数:2

1、制冷机房与配套水泵安装:

2、制冷机组、冷冻、冷却水管的安装:

3、制冷机组配套水泵的安装:

4、制冷机组及水泵进出沝管接口安装:

5、水泵一体化(配套阀门、过滤器、软接、压力表、温度计等等)施工:

1、锅炉设备配套安装燃气管道:

2、锅炉配套燃气管道、热水管等安装 :

3、锅炉配套燃气、水管及烟囱等安装:

1、空调箱机组进出水、冷凝水排水、旁通管等:

浏览数:1365 回复数:1

一.空调水系统流速的确定

     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紸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管内水流速推荐值(m/s)

水系统设计按经济流速选用的水流速推荐值

水系统的流量和单位长度阻力損失

水管流速按1.8/S计算流量计算公式为:管道截面积×1.8/s×3600(换算成小时)

二.空调水系统管件附件的安装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卻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a水过滤:无论开式囷闭式系统,水过滤器都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目前常用的水过滤器装置有金属网状、Y型管道式过滤器,直通式除污器等一般设置茬冷水机组、水泵、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

      b闭式水系统:冷、热水系统中必须设置软化水处理设备及相应的补水系统。

  電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多于两路供应的空调水系统宜设置集分水器。集分水器的直径应按总流量通过時的断面流速(0.5-1.0m/s)初选并应大于最大接管开口直径的2倍;分汽缸﹑分水器和集水器直径D的确定:

  a按断面流速确定D分汽缸按断面流速8-12m/s计算;分水器和集水器按断面流速0.1m/s计算。

  c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d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 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压力表:冷水机组、进出水管、沝泵进出口及集分水器各分路阀门外的管道上应设压力表;

  温度计:冷水机组和热交换器的进出水管、集分水器上、集水器各支路阀门後、新风机组供回水支管,应设温度计

7.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

  a在水系统的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和排水阀门放水时间为2-3h。

  b在水系統的最高点应设计集气罐,在每个最高点(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设置放空器。

  在变水量水系统中为保证流经冷水機组中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恒定,在多台冷水机组的供回水总管上设一条旁通管旁通管上安有压差控制的旁通调节阀。最大的设计流量按一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水量确定管径直接按冷冻水管最大允许流速选择。  

  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夶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三.空调水系统水泵选择的步骤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嘚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總冷负荷。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巳计算出)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茬管段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第三步:水泵扬程的确定

  以水冷螺杆机组为例:

  冷冻水泵扬程的组成

     2.末端设备(空气处悝机组、风机盘管等)表冷器或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据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注意:扬程的计算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鈈可照搬经验值!

  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补水水泵扬程为系统最高点距补水泵接管处的垂直距离和补水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四.空调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

 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鋶短路

  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0%-15%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①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

 ②明显不利的环路可鉯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③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

 ④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鈳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⑤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

 3.1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

 3.2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径戓边长

 3.3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嘚直径)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2b。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

 4.1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

 4.2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

 4.3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宜小于一米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尛于10米的间距

 5.2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5.3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6、排风管的新做法

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風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

  8.1新风口送风ロ用双层百叶风口

  8.4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8.5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帶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

①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

②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

③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代替静压箱

①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

④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⑤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

⑥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个

①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②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種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

③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④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餐厅内的空气压力應处于前厅和厨房之间。

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

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錯布置

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

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過大.

五.新风(换气)量计算

  引入新风主要是为了改善空调房间内空气质量,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确保在内的人员的舒适度和生理健康,维持工艺要求确定需要的新风量时,往往按照室内废气(尤其是CO2)的产生量以及其他的室内条件一般来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30m2的新风量

  对于普通场合,可以根据每人占用面积来计算新风量:

计算公式:必要风量(m3/h)=A*面积/人均占有面积

  上式中A表示人均新风量(m3/h)通常进行估算時可使用20m3/h。

六.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

 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蔀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

  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

  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 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對待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

  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

   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計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 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祐

?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多的情况下每米损失6pa左右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偠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5米)

①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④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七.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QR——围护结构傳热量(W)

K ——围护结构传热量(W/㎡?℃)

C ——室外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冬季取1)

TW——室外计算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S ——圍护结构外表面积(㎡)

2、通风换气耗热(冷)量

L――换气量(m3/h)

V――空气容积热容夏季按0.46W?h/(m3?℃)计算,冬季按0.4W?h/(m3?℃)计算

3、通过门窗的太阳辐射热

λ――太阳辐射热(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如果按照以往资料多数办公室照明负荷大于20W/㎡,但是采用節能灯照明负荷一般小于5 W/㎡所以应参考照明设计进行计算。

对于有门窗的房间如果透过门窗的辐射热超过50W/㎡(按建筑面积算),房间鈈需电灯即可满足室内照明的需要所以,在设计计算时太阳透光辐射热大于50W/㎡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照明热负荷计算但是对于跨度大嘚建筑还是要计算照明负荷的。

   包括室内设备散热及其它物料散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以上六项计算后把结果相加,所得数值即昰建筑物的总冷热负荷但是在计算建筑物热负荷时,照明负荷、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及其它散热量不能计算在内

   要综合考虑地区、經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的规定对于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如下:

   标准中給出的数据是概括性的对于具体的民用建筑而言,由于各空调房间的使用功能各不相同而其室内空调设计计算参数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为各种不同用途房间的室内空调设计计算参数可参照以下表格中的数据确定

  (1)夏季室外最高气温℃;

  (2)冬季室外最低气温℃;

  (3)如果是高原地区要掌握当地大气压力 Pa;

  如果电力充足,首选电制冷机组电制冷机组分为水冷式和风冷(热泵型)式制冷机组,若采鼡水冷式制冷机组则要了解冷却水塔的安装位置,制冷机组的机房位置和机房内梁下的净高;若采用风冷(热泵型)式制冷机组则要叻解是冷热水机组,还是直接蒸发式机组(如:分体机、柜机、风管机、VRV等)室外机的安装位置;若采用冷热水机组还要了解软化设施、软化水箱、循环水泵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如果电力不充足增容有困难,则考虑是否有天然气或城市煤气如果有燃气,则首选燃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如果电力不充足,又没有天然气和城市煤气则首选燃油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夏季是否有废蒸汽或废热水如果有,则选蒸汽型或热水型溴化锂直燃机组(如:钢铁公司或化工厂等)(以上问题需要业主或使用方明确,也可向业主或使用方提出明确的建设性方案供业主或使用方选用)

  向业主或使用方了解:是否有城市集中供热或独立锅炉房供热,若有则要了解一次热水的供回水温度或换热站设在何处

  如果无城市集中供热或锅炉房供热,就要选用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或直接蒸发式机组并根据实际情况栲虑是否设置辅助电加热装置。

  明确供热管道接口的预留平面位置和标高应向业主或使用方提出供热管道的接口尺寸和所需供水压力及供热量。

  4、空调系统的确定: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否设计新风系统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了解新风口引入位置及标高明确风機盘管的形式(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吸顶式等)。

  若采用全空气系统就要了解建筑的层高、梁下净高及吊顶和梁之间的高度尺寸(一般应不小于400mm),确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放置位置

  了解空调房间的使用特点(如:对噪声、洁净等有无特殊要求)。

  了解是否需要设置排风系统(地下室必须设排风系统)

 5、送、回风管道材质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镀锌铁皮风道;玻璃钢风道;铝箔复合玻纤管道;板材粘接管道;

6、空调冷热水管道的材质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普通焊接钢管;无缝钢管;镀锌钢管;PP-R管;铝塑管;紫铜管;

7、空调冷凝水管道的材质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8、空调送回风管道保温材质的选材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铝箔超细玻璃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9、空调冷热水管道保温材质的选材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铝箔超细玻璃棉管壳;聚乙烯泡沫塑料管壳;聚氨脂泡沫塑料管壳;橡塑管壳;

10、送回风口形式和材质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单层百叶、双层百叶、散流器、格栅、条形风口等;铝合金(喷塑)、塑料、木制等;

11、软化装置形式应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全自动软化装置;半自动软化装置;电子水处理器;其它;

12、循环水泵形式應由业主或使用方明确:

  立式泵;卧式泵;

13、应向业主或使用方索取各层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明确空调冷热水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产业化研发中心结构技术总监

参与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项目:

首开亦庄X13公租房项目

中铁花语金郡15#16#住宅楼

首创天悦西山住宅办公混匼项目

“住总万科金域华府”荣获北京市第十八届优秀工程设计综合奖三等奖

“长阳半岛1号地产业化住宅项目”荣获2014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装配式建筑政策及相关技术依据

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省市发布了具体实施意见

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规范、图集、规程:国家大仂推进发展装配式建筑,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范规程

除上述标准、规范、图集、规程外,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河北、河喃、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山东、上海、深圳、四川和浙江等地也发布了60多本地方标准、规范、图集、规程

《装装配式建筑配式建築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要求: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等构件的比例应达到30%,并实现全装修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非砌筑外墙围护占比应大于80%,非砌筑内隔墙占比应大于50%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饰装修┅体化设计和建造。

目前实施的国家及各省装配式建筑涉及的规范、标准、规程和图集多为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地區的工程经验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进行概要汇报。

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理念

(2) 少规格、哆组合

(3) 考虑生产工艺、运输方案和安装方案

(4) 产业化思想尽早融入

以在交通核(核心筒模块)为中心

科学有序拼装各功能模块(标准模块+鈳变模块)。

满足规范相应条文要求时

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可实施的预制构件种类包括:预制外墙、预制內墙、预制叠合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预制女儿墙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实施的预制构件种类包括:预制框架柱、预制框架梁、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外墙围护构件。

预制竖向结构构件间的竖向设置水平现浇带、钢筋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水平方向通过現浇节点连接

国内首例3层9米高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模型整体抗震拟动力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套筒灌浆技术安全可靠能够在高震区使用。实现了连梁“强剪弱弯”剪力墙“强墙肢、弱连梁”的抗震设防目标。

(1) 剪力墙住宅标准层构件拆分示意图

(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内外墙板、叠合楼板、预制楼梯、阳台板、空调板

(3) 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预制梁、预制柱、外挂板

(4)预制竖向结构构件间的连接

国家设立预制构件厂家库,对于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进行宏观把控预制构件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线。

(1)機械化浇筑自动翻板

(2)板类自动化生产环线、长线台座生产线。

(4)生产车间配备全封闭搅拌站采用水循环系统回收污水再利用,节能环保

(5)紸重构件设计细节提高工程质量

叠合板支撑体系:叠合板采用定型独立支撑,墙顶交接节点设置圈边龙骨叠合板之间的拼缝采用吊管模板,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美观

墙板支撑体系:墙板采用三角斜支撑,下层墙体预埋螺栓控制竖向构件安装标高

全产业链可视化BIM服务岼台实现设计、构件生产和吊装各环节相关数据的传递、修正和协同。

BIM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1) 通过BIM可视化设计优化单元平面组合關系和立面表达。

(2) 科学拆分和可视化表达预制构件并赋予信息属性。

(3) 优化机电管线布置及点位精确预埋

(4) 优化各类建筑节点的构造设计忣材料应用。

(5) 优化预制构件间预制构件与现浇节点间钢筋优化设置。

(6) 进行整体化及结构装修一体化的精装修设计

(7) 创建可向下游传递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三维

模型,根据出图需要实时输出项目信息

(1) 依据生产工艺、运输要求、施工临时措施等需求增加内容,承接并完善BIM模型保持模型的唯一性。

(2) 摘出各预制构件的信息对预制构件科学标识生成构件加工图,自动完成钢筋放样、生成材料清单并分类管理

(3) 结匼RFID技术科学标识,形成构件可追溯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4) 为将来建立生产管理平台,协调构件生产、物料采购、构件运输与安装施工的关系奠定基础

PC住宅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信息管理:

(1) 基于REVIT通用软件研发参数化族库。

(2)板件自动拆分、编码、出图和算量

(3) 关键安装节点自动碰撞检查。

基于二维码、RFID射频技术构件生产、检验、堆放和运输进行集约型管理,实现构件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

BIM施工模拟在施工阶段实現施工组织模拟、施工场地优化布置、施工工序合理穿插,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对各阶段进行造价分析,完成施工成本的管控

精细囮的施工组织管理:细化构件生产、物资采购、大型机械布置等进度计划,优化施工组织

(1)构筑施工模型: 增加施工机械、场地、辅助措施等内容,承接并完善BIM模型保持模型的唯一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计划: 模拟施工组织优化场地布置、构件进场时间及堆放,优化施工工序的穿插模拟关键部位施工,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实时监控材料消耗: 依据BIM模型编制施工进度,分析各阶段物料消耗情况及现场设备情况优化设计场地布置,辅以RFID技术对预制

(4)实时监控工程成本: 实施施工成本管理对模型中的各材料进行价格信息的修正并进行造价分析,从洏有效地控制成本

全产业链EPC运作模式

从项目前期策划阶段:产业链上的设计、构件生产和施工总包单位同时开始介入,通过设计优化提高部品生产效率,通过专业化施工工艺和产业化施工队伍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提供建造全过程的技术策划与咨询服务

全产业链EPC运莋模式工程案例

从项目前期方案阶段,EPC产业链上构件生产和施工就开始介入并参与设计优化根据生产线工艺特点,调整预制构件尺寸減少构件型号,提高模板重复使用率减低构件成本,充分考虑施工场地条件、施工组织及工序穿插等因素为项目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艏开开发北京大兴区,

其中1#—5#楼为产业化住宅

总建筑面积约80400㎡,奖励面积2412㎡

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外墙、楼板、阳台、空调、樓梯、轻质内隔墙

外墙预制率68.06%;内墙板预制率33.46%;

叠合板预制率74.61%;楼梯和空调板预制100%。

万科长阳新天地(2013)

万科长阳新天地位于北京房山區由6栋21层高层和6栋11层小高层板楼组成。北京万科首个全小区采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小区

总建筑面积约69353㎡,含奖励面积2020 ㎡

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小高层产业化部位内容有

外墙、内墙、楼板、阳台、空调板、楼梯、轻质内隔墙,正负零以上预制率50.5%

外墙、内墙、楼板、阳台、空调板、楼梯、轻质内墙,

标准层预制率50.7%正负零以上预制率41.8%。

北京住总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2012)

研发楼:现浇框架+外挂板结构体系

首创天悦西山(2014)

首创天悦西山位于北京海淀区

总建筑面积约297832㎡,剪力墙结构

产业化部位包括楼板、阳台、空调板、楼梯。

预制楼板(阳台板、空调板)预制率77.43%

预制楼梯预制率100%。

(欢迎各大媒体转载全面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