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滤镜,主要想拍长曝的照片,但是我不明白方形滤镜个直接可以扣到上面的圆形滤镜的区别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云漫 责任编辑: 黑眼圈

  拍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少不了一大堆滤镜。各种滤镜 --- UV, CPL, GND (hard,soft), Reverse GND, ND的功能和必要性大家都很熟悉没必偠再啰嗦了。如果不熟悉滤镜的话推荐读一下无忌网友Crzay Ivan的大作 (PDF文件): 。是用物理滤镜好还是用后期合成好这样的话题谈过多次这里吔不多讲。

  今天聊聊各种滤镜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区别特别是滤镜架的区别。

  一般UVCPL以圆形为多,用的时候拧到镜头上就可以 而GND则主要是长方形,那种圆形的GND -- 分界线在中间的那种 --- 局限性太大不用也罢。长方形GND用的时候可以手持但手持以来长曝的时候太累,②来手抖容易把滤镜撞倒镜头上划伤滤镜,而且要使几张滤镜同时使用就更麻烦了最方便的是插到滤镜架(Filter Holder)里面。 ND则是拧到镜头上嘚圆形和能插到滤镜架上的方形都有

  这些年我一直是圆形的CPL,ND和长方形的GND混用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体会,我已经基本全部都换成插片式现在的麻烦是:

  (I)滤镜支架是靠接环装到镜头上的。但当镜头前拧上CPL后就没法装接环了(超薄CPL前面根本没有螺纹,普通CPL嘚话在广角上本来就可能引起暗角装了支架后暗角就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只能手持滤镜很不方便。长曝或天冷的时候手持是悲剧。

  (II) 镜头上装了低倍ND(比方说2-stop)还好要是装了高倍数ND,特别是10-stop这样的墨镜取景器里黑乎乎什么都看不见,不可能对焦也非常难取景。只能先取景对焦,然后拧滤镜这个时候要进一步用GND也一样碰到难加滤镜架的问题。

  全部改用插片式可鉯避免这些问题: --- ND改用方形构图/对焦后,直接把ND放入holder的卡槽里就可以了 --- CPL有专门用于Holder里的,虽然还是圆形但可以在支架的卡槽里转动。 (那种方形的Polarizer不建议买因为没法精确控制旋转角度)

  CPL/ND用插片式的缺点是:

  -- 插片式CPL的价格远高于普通CPL。

  -- 高倍數插片ND边缘容易漏光(有时候问题还不小)


如果想拍摄长曝照片例如拍摄絲绢式瀑布流水,通常都需要使用慢速快门曝光时间一般在5-10s或以上才会有理想效果。但如果是在白天拍摄即使用最小光圈搭配最低感咣度,也依然无法使用慢速快门否则照片就会过曝。通常所谓做法就是使用ND减光镜让快门慢下来,但如果你没有ND滤镜呢摄影师 Joshua Cripps分享叻自己的秘诀,其实利用相机内置功能就可以办到

答案就是相机内置的“多重曝光”功能。


尼康相机在多重曝光菜单下开启自动增益补償


佳能相机在“多重曝光控制”选项下选择“平均”

使用相机重曝兼自动合成的功能就会把影像结合成长曝的效果,而且还有数可计洳拍摄10张3s曝光的照片,就会变成长曝30s的效果不过留意在拍摄前要关闭长曝减噪功能,避免影响合成影像

这个方法的好处,还包括避免粅理ND滤镜带来的偏色与暗角问题不过由于关掉长曝减噪功能,噪声或会增加但是在PS去除也不困难。尽管Cripps只介绍了两种品牌的长曝技巧不过其他品牌应该也是通用的,大家可以回去试试自己的相机是否可拍出相同效果。

这个可是属于脑洞打开

老尼康只能两张吧?佳能只有最新一代才有这功能吧还有别的类似办法来实现!

佳能6D只能重曝9张不太够用,不过手里的K-3可以重曝2000张

这办法我已经用了两三年了

剛付款买完ND镜就看到了这篇文章

垃圾佳能尼康没这功能,索尼理光富士这功能都用了好几年了

早就在用叠加了 多拍几张叠加还有降噪的渏效

好是好但是也就省了ND8~10(3档)的钱,到了ND1000(10档)你要拍1000张来叠咯。

真麻烦,用startail拍一千张都行还用鸡肋的内置?

摄友中高手真多每次看完评论我都觉得小编是傻叉

哈哈哈,楼上黑得漂亮!

7楼在胶卷年代就可以白天不用ND滤镜30秒曝光?在下敬佩得差一点就五体投地了……

網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从选择购买到如何使用滤镜系統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常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你要明确为什么要使用滤镜接着,要对滤镜系统这個大家族各成员的理论及特性进行认知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一些拍摄题材的实践在不断拍摄的过程中,对各类型滤镜进行使用并认真归纳总结。从而熟练掌握它们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技巧

在胶片时代,物理滤镜曾经一度备受推崇!为了调节白平衡营造色彩效果和柔光、星光,摄影师通常都会具备一套完整的滤镜系统其中包括一部分颜色滤镜,另一部分为效果滤镜然后通过摄影师后期的暗房处理手法,得到满意的作品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提到滤镜每个摄影师的看法会有所不同。有些摄影师会认为:很多滤镜效果可以通过强大的电脑后期处理来代替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后期堆栈来模拟ND滤镜的长曝光效果。但是我认为这種看法过于极端和片面。在一些特定环境下某一类滤镜还是无法代替的,比如CPL偏振镜而且,作为一个真正热爱摄影的摄影师来说前期的拍摄过程是一个无比快乐和享受的过程!你对设备的精准使用,以及对周围环境、人物的观察等过程都将成为你拍摄过程中的美好經历。这样会比你匆匆按下快门然后坐在电脑前繁琐地修片要有趣的多!当然,不可否认后期的强大但前期的拍摄同样重要,尤其是鼡光是后期根本无法弥补的!所以我的观点是:一张出色地摄影作品,前期是基础后期是升华!那么,前期拍摄中滤镜就是非常重偠的设备之一。

滤镜系统包括滤镜支架、转接环及各类滤镜常用滤镜有:中灰密度滤镜(ND滤镜)、渐变灰镜(GND滤镜)、偏振镜(CPL滤镜)等。

滤镜通常分为:圆形滤镜和方形插片滤镜两类圆形滤镜是直接装在镜头前沿的螺口上的。需要根据镜头的口径尺寸购买方形插片濾镜需要在镜头前安装滤镜支架,并配备各尺寸的转接环以连接不同口径的镜头在此基础上,有一套完整的方片滤镜系统方形插片滤鏡较之圆形滤镜在通用性和滤镜叠加使用上有明显优势。

滤镜材质大体分为:树脂和玻璃两种目前市面上品质较高的滤镜品牌大都选用箥璃材质,树脂材质已基本淘汰例如我使用过的B.way品牌滤镜便是采用高清光学玻璃,极大地提升了镜片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对像素不产生任何干扰,使成像清晰满足了高像素标准。无偏色高保真镀膜AR COATING超低反射以及双面防水镀膜等高技术因素,使得成像效果具有不错的表現

接下来,我将从常用的B.way滤镜系统入手结合实际的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拍摄经历,分析各类型滤镜的基础特性及茬拍摄中的一些技巧应用

■中灰密度滤镜(ND镜)

中灰密度滤镜即通常所说的减光镜(ND滤镜)。主要是减少镜头和相机的进光量使得摄影师能够掌握和调节快门速度,实现自己的摄影意图有时候,外界光线强度过大,正常曝光时无法实现足够长的快门时间。因此通过使用不同档位的减光镜(ND滤镜),摄影师能过较自如地控制快门速度以实现长曝光的影像效果例如: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茬哪里的车流、人流,平静的人工湖面以及动态的云雾等

通常,减光镜(ND滤镜)的档位有两种标注方式如下表所示:

减光镜(ND滤镜)茬实际拍摄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过程中的应用

相较于渐变镜(GND滤镜)、偏振镜(CPL滤镜)等,减光镜(ND滤镜)的使用需偠更多的经验和计算通过计算得出安装不同档位减光镜(ND滤镜)后的快门速度。在同样的光线条件和光圈、ISO数值固定的情况下:

加装减咣镜(ND滤镜)后的快门速度=初始快门速度×减光镜(ND滤镜)系数

例如以下场景的实际拍摄选择了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裏摄影中较为典型的建筑小场景。之所以称其典型是因为这里具备了适合使用减光镜的典型元素。其中包括:白天下午四点左右为偏覀向侧日光照射(画面的右上方),亮度较大但非过于强烈天空有部分浮云,使得云的动态感增添了细节的可能性建筑物为大面积白銫,这对快门速度以及光圈、感光度都极具挑战性画面拥有一定面积的湖水元素,这又使得湖面的镜面效果及倒影拉丝效果成为可能當未使用任何档位的减光镜(ND滤镜)时,使用Canon

可以看到画面中天空由于亮度较大,曝光后几乎没有细节建筑物白色的外墙表面也显得仳较刺眼。湖面呈现大面积支离鳞状平整度和倒影的延展度都不理想。

通过对实际画面的分析和个人的曝光经验我在镜头前加装了最瑺使用的B.way品牌滤镜当中的六档方形插片式减光镜,即ND64(或称ND1.8)减光镜这块减光镜(ND滤镜)被称作黄金档位滤镜,是长曝光创作的利器運用上面的计算公式将数值带入得出:

加装ND64滤镜后的快门速度=1/60S×64=1.0667S,由此看出通过加装ND64减光滤镜,可以在此曝光环境下以f/16的光圈,感光喥为ISO100,曝光补偿为:-1/3EV的设置得到一秒左右的快门曝光。这样的快门速度完全可以将天空亮度压暗使得云霞的动态细节完整呈现出来。白色建筑的外墙表面及窗户、雕刻也显得更加充满细节和富有立体感湖面也因为长曝光而产生平滑的镜面效果,建筑的倒影也产生了延展和虛化拉伸的效果后期,运用蒙版、径向模糊、HSL等对作品进行综合调整,最终得出以下的效果

使用减光镜(ND滤镜)

减光镜(ND滤镜)在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摄影中的另一个适用题材就是拍摄车辆灯光行驶轨迹形成的美丽线条以及建筑内透所营造的温暖氛围。尤其当你俯视一座城市的灯火更能感受那份活力动感的流光溢彩!

这次选择了大都市中一座极具设计感的立交桥作为拍摄场景,茬夏季的傍晚18:30左右光线位于画面的左上方,采用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汽车在立交桥中行驶所形成的光轨以及路灯、霓虹灯等组合,使原来二维的平面图像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依照同样顺序,当未使用任何档位的减光镜(ND滤镜)时使用Canon5DIII EF16-35mm f/4L IS USM镜头。参数设置为:f/11.0 ISO100 得到以下影像效果。此时的快门速度为:0.8S

未使用减光镜(ND滤镜)

可以看到,由于是夏季即便是傍晚,光线依然很强烈画面中天空由于亮度强烮,完全过曝但是,此时立交桥的路灯已亮起车灯的光轨也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快门速度的原因并没有形成连贯、完整的流动光軌。

当然有经验的摄影师会说:无论是航拍还是爬楼拍摄城市慢门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其公认的最佳时间为落日前的半小时这个时间段的光比最为平衡。避免出现天空过曝或地面及建筑死黑的状况另外,拍摄方向与日落方向往往成:0、90、180、270等不同角喥这也要视具体环境而定。你只需要再等等抓住那宝贵的时机就可以了。说到这里实际问题来了。抛开空气的通透性中国大都市嘚下班高峰大堵车会让你很是苦恼。车辆长龙会很久一动不动而这时,也许正是你苦苦等待的珍贵的半个小时看不到流动的车灯光轨,有的只是静止的车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拍摄环境灵活地做出技巧调整把时间提前。这时减光镜(ND滤镜)的应用就显得很苻合适宜。

通过对实际画面的分析和个人的曝光经验我在镜头前加装的依然是最常使用的B.way品牌滤镜当中的六档方形插片式减光镜,即ND64(戓称ND1.8)减光镜运用计算公式将数值带入得出:

加装ND64滤镜后的快门速度=0.8S×64=51.2S,由此看出通过加装ND64减光滤镜,可以在此曝光环境下以B门进荇拍摄f/11的光圈,感光度为ISO100的设置这里不做曝光补偿设置,得到51-52S左右的快门曝光将天空亮度压暗的同时,这样的快门速度完全可以实现唍整的车流光轨极富动感。考虑到天空没有云霞等细节立交桥底有一个大型停车场比较杂乱。后期运用径向虚化这些部分,做出类姒移轴的效果周围建筑的灯光色彩比较繁杂,为了突出立交和光轨的金黄色所以除保留黄色调外,其他颜色均处理为黑白这样形成叻银灰的冷色调和金黄的暖色调的撞色,使得作品极富视觉张力

这里还要注意:在使用高档位的减光镜(ND滤镜)时,因为减光系数大取景器前几乎是观测不到外界景物的,这时相机无法自动对焦所以在拍摄前要做好构图,手动准确对焦后在加装减光镜(ND滤镜)。

偏振镜(CPL滤镜)的标准定义为:偏振镜由一片线偏振镜和一片玻片组成前面的线偏振镜是有方向的,可以阻挡部分方向与偏振镜方向不同嘚光线以此来过滤掉不想要的偏振光。后面的旋光玻片则固定在镜头上目的是使相机的自动对焦、测光系统能在偏振镜后正常工作。

偏振镜(ND滤镜)的主要作用大体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消除水面和玻璃等透明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拍水可以清澈见底,透过窗户拍外景则清晰可见

2、 消除空气中微尘所反射出的各个方向的杂光,从而使拍出的影像更加清晰、纯净例如:拍摄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时,遇到雾霾天气偏振镜可以帮助消除部分由于雾霾所造成的图像模糊。又例如:在相对晴朗的條件下景物反射蓝色天光所造成的本身不够锐利的感觉,也可以通过偏振镜来消除

3、 偏振镜可以压暗蓝天的影调,缩小天地间的反差。哃时偏振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蓝天的色调,使其颜色更加饱满白云也更加突出和富有立体感。

4、 偏振镜同样可以减少进光量降低快門速度。其效果大体相当于一档或二档减光镜的效果

5、 偏振镜可以消除物体表面的亮度,使得物体本身的清晰度色彩的质感和饱和度,丰富的细节层次凸现出来

还有一个重点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偏振镜(CPL滤镜)的特殊性,目前公认它是唯一无法完全使用相关后期技术玳替的滤镜所以,它的应用在前期拍摄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什么样的拍摄环境下适合偏振镜的使用,以及在使用操作过程中需要紸意哪些方面呢我在此结合自身的实际拍摄以及使用过的B.way品牌偏振镜做出详细的分析讲解。

使用偏振镜时需要时刻观察相机的取景器,同时旋转前镜正如以下画面中所显示的那样,我选择的拍摄场景为代表广州的标志性建筑:被评为世界十大剧院的广州大剧院时间選择在傍晚18:00左右。当时的天气很不错!天空完全呈现通透的蓝色将晚霞也映衬成淡蓝色。大剧院门前的大型水池因为无风所以显得十汾清澈平静,这为偏振镜(ND滤镜)消除水面反射光达到清澈见底提供了典型条件。大剧院建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灯光效果这又为偏振鏡降低物体表面亮度,使清晰度、色彩质感饱和度的提高提供了典型条件此次运用Canon6D ISO100,在旋转调整偏振镜时观察取景器中的天空逐渐从淺蓝慢慢变深,最暗时的天空压暗效果最明显理论上,最暗与最亮之间偏振镜转动的角度为90°。有些摄影师会纠结到底转到什么角度色彩會更好其实,不必这样因为还有很多因素需要你去权衡,比如此次的场景更需要考虑水池是否足够清晰,所以可以将彻底看清池底莋为调整偏振镜的标准当然还要综合平衡大剧院本身的光线,最终旋转大概75°左右。此时,天空和云霞所呈现的蓝色就视觉来讲会比较舒垺加上30秒的长曝光使得天空有了蓝丝绒般的质感。既突出了层次又不至于使蓝色过于饱和而显得不真实。大剧院本身的透射光和外墙嘚反射光以及周围高楼的内透光也得到较好的平衡,使得清晰度、暖色调都得以凸显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通过偏振镜消除了池水的反射咣,使得池底的方砖纹理都一览无余大剧院和周围建筑的倒影也清晰可见。整幅作品展现了一种纯粹的空灵感正映衬了作品的主题,峩将该作品取名为《珠江边的灵石》

看到下面这幅反映搬迁后的城中村的城市纪实作品,如果我不说大家绝对想象不到它是在23层的天囼隔着天台密封窗户的玻璃拍摄的。当时正值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玻璃表面刺眼的反射光几乎让肉眼无法看到窗外的景象。如果不是借助偏振镜消除了玻璃所产生的偏振光这幅作品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渐变滤镜(GND滤镜)

渐变镜(GND滤镜)的全称为渐变中灰密度减光镜顾名思义,通常作用是平衡拍摄场景中的大光比现象就是我们俗称的死白(过曝)和死黑(欠曝)。在实际拍摄中常常遇到由于光照条件的不同,画面下部的地面景物经常处于光照弱的环境这样就与天空部分形成了大的亮度差异。此时渐变镜的作用得以彰显。某些时段天空与地面的光差会很大可以达到17EV,甚至更大然而相机的感光组件宽容度好的也只能达到大约9-10EV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天空和地媔不可能做到同时曝光准确。这时利用渐变镜(GND滤镜)平衡光比,将减光的部分朝上降低天空的曝光,而且由于滤镜时逐渐变暗这樣压暗的效果有了自然的过度,不会使拍出的图像显得生硬透明的部分则对地面没有影响,从而使相机可以同时记录到天空和地面的细節判断一块渐变镜的品质高低,逆光条件下的表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是否能做到色彩的真实还原也是衡量渐变镜品质的重偠指标

渐变镜(GND滤镜)大体分为:软件变镜、硬渐变镜和反向渐变镜。

1、 软渐变镜:全透明部分与中灰部分的边界过度比较缓和适合拍摄大多数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场景,比如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因为在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茬哪里摄影中大多数场景的光比交界的过度是不明显的。

2、 硬渐变镜:全透明部分与中灰部分的边界较为平直和分明更适合拍摄如平整的海平面,或者平整的地平线之类的场景

3、 反向渐变镜:顾名思义,它与上边的两种渐变镜的中灰部分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反向渐变鏡的透明部分和中灰部分的交界处附近区域减光最多,并向上逐渐减弱更适合日出、日落时分,太阳位于地平线或者海平面的场景这個时候可以充分压暗强烈的太阳光线,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

渐变镜(GND滤镜)同样存在档位之分,其档位的区分以及标注方式与减光镜(ND濾镜)类似相关内容可参考减光镜(ND滤镜)的档位及标注方式等相关知识。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渐变镜(GND滤镜)要时刻注意调整镜片的高低,这一点很关键!调整的准确与否意味着我们想要压暗的画面部分这时,方形插片式滤镜系统就显得灵活很多!它可以根据实际拍摄的场景在滤镜支架的镜片卡槽中灵活的上下调整高度,而圆形渐变镜此时则显得没那么方便、灵活

这里,依然结合我的实际拍摄场景和使用B.way品牌渐变镜(GND滤镜)详解渐变镜的具体应用。分别选择了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两个大光比的典型时段采用广角大场景的俯拍视角,来展现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的独特魅力

未使用渐变镜(GND滤镜)

上边的场景是清晨的珠江新城及周边的情况。可以看出天空和地面存在巨大的光比,使得天空过曝云层完全失去细节,而地面的一些房屋建筑和树丛则存茬欠曝现象此时,我选择加装使用B.way品牌的方形插片式软件变镜(GND1.2),即四档软件变镜来平衡大光比(这也是我最常用的一档渐变镜)这裏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调整渐变镜高低时,建议通过光学取景器实时观察和感受调整渐变镜所产生的效果这样能够避免相机本身洎动测光所带来的反馈误差,从而达到你想要的调整效果这里我将渐变镜的分界大致调整到地标建筑小蛮腰(广州塔)的腰部,这样不唍全遮盖天空给地面和天空之间留有一些空间是我通常的做法。这样做既起到压暗天空的作用,又使得地面和天空之间的过度显得比較自然下边的作品就是加装了GND1.2软件变镜后所拍摄的,加上简单的后期其效果很明显。天空的云层细节完全体现出来层次感和立体感凸显,地面的景物也不再如之前的欠曝整体的光比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同时作品的整体色彩也更加饱满。

日落时分同样是使用渐变镜嘚好时机落日的余晖相比较白天的光线就柔和很多,所以我会选择较低档位的渐变镜。比如:GND0.6或GND0.9

下边这幅作品,我选择了软件变镜GND0.9同时,在滤镜支架上叠加了一块偏振镜(CPL滤镜)因此,不但平衡了光比使得天空的蓝色和暮光的橘黄色都更加饱满,形成鲜明的冷暖撞色还使用了5S的长曝光,使得珠江游轮和车灯都有了流动效果湛蓝的天空与暮光碰撞下的背景,猎德大桥好似浮出水面的精致贝壳!而车流划出的光轨又恰似金色丝带般穿于其间彩色的小蛮腰,东西塔珠江游轮……五彩宝石般散落各处,共同妆点出一座《暮光之城》有的时候,对一座城市事物的美好想象也体现了摄影师的人文情怀呢。

使用渐变镜(GND滤镜)

这幅作品也可以说是滤镜系统叠加使鼡的例子当滤镜叠加使用时,也是对滤镜支架整体品质的重要考量比如在叠加使用CPL时,由于CPL是需要内嵌在滤镜支架上的因此必须做箌滤镜支架、CPL滤镜以及镜头三者之间要做到充分吻合,否则将出现图像四周的暗角现象这在后期几乎是无法挽回的。方型插片滤镜无論是GND滤镜还是ND滤镜,滤镜支架的插槽的紧实度和顺畅度同样是考验滤镜支架的重要指标这些都将是选购滤镜系统时需要靠量的要素。

总洏言之,我相信那句经典的摄影经验:美景瞬息万变关键是首先你要拍的到,然后才是拍的好我的理解这更像是在说滤镜。尤其是在城市风光摄影师们的滤镜到底神奇在哪里摄影中黄金时段的光线转瞬即逝,一套高素质的滤镜系统加上丰富的摄影经验可以帮助你获得高成功率的摄影作品。而那些精彩瞬间是你在后期运用堆栈几十上百张图片所无法达到的希望通过我本次对滤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在實际拍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使用技巧等地详细梳理讲解,能够在摄影方面带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光滤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