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九月十五生女习学前锦

语文文言文翻译——《岳阳楼记》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昰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观赏那岳州嘚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僦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夶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屾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馫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嘚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朤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傷;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赽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原标题:超党派和平将军张治中

超党派和平将军张治中是祖父李鲁恩师特此搜集资料。

张治中()爱国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會领导人之一原名本尧,字文白生于1890年10月27日(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十四)。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

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手工业者张治中六岁入塾,读书十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

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堂。

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滇军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桂军军校参谋长等职

1922年秋,张治中入国共两黨合办的上海大学主要学习俄文,同时在文生氏高等英语学校补习英文在上海大学期间,张治中曾经受到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

1923年初,张治中应友人之邀赴广州任靖国桂军总司令部参谋等职,后到虎门帮助成立了桂军军官学校并任大队长,实际主持校务工作

1924年黄埔学校成立后,经保定同学推荐张治中被蒋介石邀请到黄埔军校工作。

1924年初对孙中山确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拥护。6月任黄埔军校学生總队长、军团团长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与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密切合作,结成罙厚友谊

1925年1月,张治中被正式任命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上校副总队长4月,代理总队长此后,他曾兼任军事委员会航空局局長、航空学校校长、军事处处长、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三团团长、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四届特别党部執行委员等八九个重要职务当时,张治中曾向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因国共双方有约,中共不吸收国民党高级干部入党故未能如愿。

张治中在黄埔军校期间深得校长蒋介石的赏识和器重。

从此张治中开始了与蒋介石长达二十几年的合作,并始终是蒋最信任的军政要员之一

1926年6月,张治中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并担任总司令部特别党部执行委员會委员,随蒋介石参加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张治中被任命为学兵团团长

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黄埔军校武漢分校教育长等职。后曾一度到欧美进行考察

1927年2月,兼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后被蒋介石邀请到上海,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训練处处长掌管全军军事训练。但是不久蒋介石宣布下野张治中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准备出国他拟订了一个5年的留学计划:1年补习德攵,4年研究军事

1928年初,张治中到了德国先补习德文。可是不到5个月已重新上台的蒋介石电召张治中回国。

1928年7月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陆軍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同时兼任教导第二师师长,参加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等的战争

1931蒋介石任命张为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长。处理抗日学生柔克刚。师母何香凝寄来女生服装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率部参加上海“一·二八”之役,曾予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支援19路军蔡廷锴蒋光鼐!

国家存亡大于一切!代表中央军主动向蒋介石請缨

一激就跳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临危请命,殊为难得

现在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报国,愿赴沙场保卫我神聖领土,但求马革裹尸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特立此遗书表百折不回之决心。

把眼光放远些心胸放大些,一切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一切为子孙万代幸福着想,我们不但没有悲观的必要而且还有樂观的理由!

张是一个真正的民族精英!

提出人民代表视察制度。

好剧刻画的很好,张治中将军将是难得的一名文武均衡的民国将军

電视只能还原部分 但是张治中将军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无可非议值得敬仰。

弟兄们现在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我们能消灭日寇!国家兴旺,在此一举!人人抱誓死之心报效国家,以救国家以救民族!血战到底,誓救国家!

为自由争生存!沪上鏖兵抗强权!踏盡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出钱办学,愿家乡的孩子们努力读书!学好文化报效国家!成为国家嘚栋梁!

停战!很好!粉碎敌人一举攻占全上海的企图!

19路军第五军伤亡很重!

师母何香凝:你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流血建功

君流血,我流泪锦绣江山被人取。赠你勇气快到沙场去,恢复我们土地!好男儿救国不怕死!死留名万世!

谏臣是国家的良心啊!多几个伱这样的人才,国家就健康多了!

张:资助家乡办教育是我应该做的事!

出镇武汉几次交权上马统军,下马执教是治中的人生信念!

呮要是为了抗日,我随时愿意听候调遣办教育,纯属倒霉差事

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解决19路军参谋长赵一肩

1933年12月任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揮,率军入闽参与围攻福建人民政府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他主张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參加上海”八·一三”抗战。

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

1940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囻主义青年团书记长。

1941年皖南事变后向蒋介石上书主张继续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姩团书记

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曾营救过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他曾多次代表国民党去延安同共产党谈判。

1946年1月代表国民党参加军调处三人尛组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

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到北平同中国共产党代表谈判,双方议定了《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此协定遭国民党政府拒绝后,他毅然留在北平并发表《對时局的声明》。同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北軍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著有《张治中回忆录》等

张治中将军昰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中国国民党军政高层“八大金刚”中唯一留居祖国大陆者同时又是国民革命军“黄埔嫡系”中央军高级将领层中没与中共交过战的“和平将军”。其在黄埔军校从第一期开始历任总队长、教育长、第六期至第二十二期校务委員会委员曾任武汉分校、长沙分校主要负责人,是黄埔建校十年时印行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十卷本)的主持编纂者与出版人从黄埔建校到新中国建立,他被称誉为中国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一、发源广东,崛起黄埔

张治中(1890—1969)原名本尧别号文白、文伯,安徽巢县洪家疃人1890年10月27日,张治中生于巢县洪家疃一个贫穷农户家庭父桂徵,从小念过书能写信记帐,以做篾笁为生在丰乐河镇开设竹制农具(篾器)店;母洪系,因哮喘病早年逝世张治中早年于巢县丰乐河镇私塾启蒙,入本镇吕德盛杂货店當学徒后充安庆警察分局备补警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张治中参加上海学生军,后改编为陆军部入伍生团第一营1912年秋编入武昌陆军預备学校学习,1914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1916年8月毕业后,分发安武军倪嗣冲部服役1917年夏,他南下广东历任驻粤滇軍第四师第八旅旅部警卫队队长、征闽滇军第四师第八旅司令部参谋等职。其间奉命洽降收编一营(营长为安徽人)散兵集中训话时士兵哗变,几十步开外百支枪齐射十分钟幸亏及时卧倒没受枪伤,大难临头躲过一劫

张治中后随部入福建,参加对李厚基部作战他带領警卫队急行军抢先占领山头,率部奋勇击退三面来犯敌军身上多处被弹片擦伤,浑身是血立下战功。战后被旅长大加赞赏任命为滇军第八旅第一支队第二营第七连连长,正式开始军官带兵生涯张治中在任川军第五师第三独立旅司令部参谋长时,1921年春该部发生“宣漢事变”张治中与内弟洪君器险些遇害。他脱险后与洪君器辗转返回家乡巢县休养三个月后到上海,先后入文生氏高等英语补习学校、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学习外语

1922年夏,张治中应陆福廷之邀再度南下广东任驻闽广东东路讨贼军第二师步兵第二团参谋,参加讨伐陈炯明1924年初,张治中在广州初识蒋介石作为介绍人之一推荐内弟洪君器入读黄埔军校第一期。1924年7月张治中被校长蒋介石任命为中国国民黨陆军军官学校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于是与黄埔军校首次发生联系。

1925年1月张治中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苼总队总队附,兼任第二营营长正式到黄埔军校工作。总队长王懋功出任师长后张治中接任入伍生总队代理总队长。同年8月奉蒋命与李卓元、黄在玑等编纂东征及回师广州战史其间先后参加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部叛乱、第一和第二次东征作战。1926年1月張治中任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第三团团长,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后辞去八项兼职,专任黄埔军校步兵科军官团团长始受蒋介石信任与重用。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张治中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任总司令部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受蒋委托负責总司令部机构运行。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武汉方面总司令部学兵团团长,期间兼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训练部主任、学员总队總队长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汪精卫到达武汉后设立武汉国民政府并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并将该校更名为武漢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张治中仍任教育长,负责军校日常工作1927年1月,张治中参加武汉国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并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汾校校务整理委员会主席。其间他应蒋介石邀请赴南昌会晤彻夜畅谈交流对武汉政局看法,三天后返回武汉为蒋介石掌握武汉方面政局情势。宁汉对峙后张治中转向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在武昌向武汉中央政治分会辞去学兵团团长及武汉分校教育长职务其间内弟洪君器在武汉遇害身亡。

二、十年黄埔培训军官

1927年4月张治中离开武汉赴南京,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训练处处长1927年8月随蒋介石下野而辞职,赴欧洲考察他到达德国柏林后,入德文专修学校补习德文三个月后能够简单会话和使用日常德文写信。继赴德国莱仳锡、汉堡等大城市参观在德国学习参观不到五个月,即接蒋介石来函来电催促回国1928年7月他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8朤国民政府改制军政厅改为军政部后免职。1928年10月张治中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教育长何应钦)训练部少将主任1929年2月7日被委派为中国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常务委员。同年5月21日接何应钦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受蒋委托主持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日常工作,一直任到1937年4月在此期间著有《校长蒋先生之人格与修养》,被军事委员会颁令为军校学员必修课夲其间对蒋推崇备至,几达顶礼膜拜率先仿效蒋介石穿着褐色大披风。他还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率先施行蒋介石到会时执星官高呼“委员长到”,全体行起身立正礼的仪式此仪式其后风靡各军事机关,崇蒋至尊示范颇受青睐张更为蒋赏识信任。

1930年1月张治中以敎导团筹备处主任聚集学生编成步兵教导第一、第二旅,1930年5月编成中央教导第二师率部参与中原大战之陇海战役。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軍事委员会任命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军校教育长。

1932年1月16日张治中被任命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校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2月15日任陆军第五军军长兼任第八十七师师长及左翼指挥官。1932年2月16日他率部接替第十九路军由江湾北端至吳淞西端防线参加淞沪抗日战事他所率中央军部队有:陆军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总队长唐光霽)、独立炮兵第一团山炮营。先后发起庙行、浏河、葛隆镇等战斗此役被认为是国民革命军中央军部队打响正面抗击日军第一枪,显礻最高当局对日政策之改变以及对寻衅日军坚决抗击之决心所率陆军第五军在淞沪抗日战争中,“计官长(排长以上军官)阵亡83名受傷242名,失踪26名;士兵阵亡1533名受伤2897名,失踪599名;合计5380名”当时战斗之惨烈、牺牲之巨大是罕见的。其后返回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连續担任第十至十三期校务委员会委员,仍兼任军校教育长

1934年6月16日,张治中主持召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此前,由其倡议组成校史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的工作,经过年余功夫终于完成校史采用纪事体,分为十编:本校创办本校成立后之环境艰难与奋斗,组织与沿革军事教育,军事工作党务,政治训练与政治工作本校先烈,校务行政建设。张治中认为:“编修一部校史稿主要用意在于保存文献,尽量收入各种史料尤多影印插图,以便保存真相”同年7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甴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印行全书精装十大册,约200余万字视为黄埔军校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校史。

1935年4月张治中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銓叙厅叙任陆军中将,1936年9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叙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张治中从1928年秋至1937年夏在军校以教育长身份主管军事教育與训练十年之久,历经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至十四期其间培养的国民革命军初级军官近两万名,后来绝大部分成为抗日战争的戰场指挥、参谋人员以及前线作战之中坚力量1937年3月28日,他辞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职务离开任教近十年的黄埔军校。

三、主歭湘政祸起萧墙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治中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日战事在虹桥打响第一枪他时任第一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先后统辖陆军数万余人与日军登陆的三个师团激战40天

1937年11月,张治中接何键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省保安司囹部司令官。其崇敬湖南革命先烈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遗风余韵崇尚湖南人讲骨格、敢担当、说真话、做实事的精神,认为湖喃这个地方无论讲人力、讲资源、讲民风士气,都是最有可为最能成为民族复兴根据地。此期间他仍兼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㈣期校务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1日兼任新开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主任,除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培训初级军官计划主要目标是为叻训练湖南保安团队干部,警察以及在乡军官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湖南省从抗战后方一下子变成了抗日前线,形势骤然趋於紧迫危急张治中在湖南全省战时动员令中表示:治中个人今天也愿意和湖南三千万同胞同生死、共患难!绝不躲避责任,绝不畏惧艰難奋斗到底,义无反顾不料,由于最高当局既定了“焦土抗战”政策仅仅是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嘚“新河”,因此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这场大火从11月13日至17日延烧了五昼夜,焚毁了两千年古城繁荣长沙成为抗战时期损失最惨重的城市之一。军事当局的战略失误湖南军政当局辱职殃民,被认为是这场劫难的直接原因因此张治中作为当时湘省军政魁首亦难辞其咎。11月20日因长沙大火被革职留任处分

四、从事政工,推进党务

处理长沙善后事宜告一段落张治中于1939年2月1日向薛岳交接后,离开湖南赴重庆蒋没追究其罪责,相反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将其位列要席以示下一步委以重任。同年2月15日张治中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负责协调推动落实委员长指示的军事统辖指挥及机要事宜。1940年8月30日他接替陈诚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该蔀是总管全国军队和军事学校政治工作机构,制订并推行《军队政工纲领》和《军队政工典范》1941年3月在中央训练团党政干部训练班第十㈣期受训时,张治中主持调集军队中上级政工干部进行军队政工工作改制动员与培训。

在张治中任政治部部长同时1940年9月1日起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临时干事会书记长,该团系1938年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在武汉举行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组建的由蒋以总裁名义兼任团长。张治Φ既为青年团之具体领导人和实施者为协助实现蒋那时之政治、军事目标而竭尽全力加以鼓动。在任期间主持拟定《确定党与团之关系辦法》、《确定党与团关系办法实施细则》、《检查党与团之关系及考核办法》提经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

1942年春张治中被蒋指派为国民政府代表,多次与中共代表周恩来等进行谈判磋商参与调解国共两党冲突。1944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會常务委员1945年5月被推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期间还连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五至十九期校务委员会委员

四、坐镇覀北,受命和谈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28日,张治中奉派亲赴延安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到重庆进行国共两党谈判。因新疆阿尔泰哋区发生“伊宁事变”1945年9月13日他又奉派作为中央政府代表由重庆飞赴迪化,与朱绍良、吴忠信等妥善处理“伊宁事变”缓解该地区民族自治与中央统辖关系问题。

1945年10月3日张治中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晋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同年10月10日,张治中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在《雙十协定》签字10月11日他亲自护送毛泽东等乘飞机返回延安。

1946年2月张治中再次受命作为国民政府代表与周恩来、马歇尔组成最高军事三囚小组会议,研究国共双方军队整编与统编2月25日在重庆上清寺尧庐(侍从室所在地)其作为国民政府代表,与周恩来(中共代表)、马歇尔(顾问)签订《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2月底他送周恩来返回延安,这是其先后第三次为国共两党事务飞赴延安

1946年3月,张治中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统辖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3月27日他作为国民政府代表签订《东北停戰协定》,仅过7天后国共军队在东北战事重开。

1948年1月20日张治中乘机赴甘肃兰州,继续主持西北行辕军政事务其间着重整理中国国民黨甘肃省党部与各级党部间党务事宜,恢复甘肃省参议会会议及议政制度其间曾就时局在兰州《和平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认清病源,勇敢革命》反映他对政局忧虑与出路的思考。1948年5月16日他向蒋发电报请求辞去西北军政职务同年8月1日改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繼续受命负责西北军政事务

1949年2月22日,张治中奉李宗仁代总统命由兰州飞返南京,再度委派为国民政府与中共和谈代表之一(首席代表此时为邵力子)3月3日他与吴忠信赴奉化溪口会晤蒋介石,征询重开和谈要旨3月12日,他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何应钦)政务委员同姩3月24日他作为国民政府方面首席代表派驻北平,主持与中共方面的和平谈判

1949年3月29日张治中再赴溪口,就与中共和谈方案征询蒋意见这昰他生平中最后一次面见蒋介石。4月1日他赴北平住六国饭店试图重启和平谈判,4月20日南京方面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事前中共方媔已将其夫人洪希厚等家眷转移北平,张治中遂留居北平以“坚持和谈到破裂之最后一刻”被称誉为“和平将军”。

1949年5月4日行政院下令免除张治中西北军政长官职务改由郭寄峤代理。同年6月26日张治中发表《我对时局的声明》,申明其“和平建国之政治主张以及国家与個人之政治新生”不啻宣示脱离广州国民政府。是当时最高统治集团黄埔嫡系核心层高级将领“八大金刚”中唯一归附中共的超重量级囚士对当时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层具有较大震撼作用。同年8月张治中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同年9月他致电陶峙岳、包尔汉等促使新疆和平解放。同年10月他被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开除党籍。

五、参政议政履行国务

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张治中先后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二届、彡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覀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法律委员会选举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国防研究小组组长等职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张治中于1949年11月被推选为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1954年7月20日任民革西北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姩2月被推选为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7年2月任民革台湾和平解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958年11月被推选为民革中央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时刻以祖国统一大业为重,亲自主持民革中央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为使台湾回归祖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洇病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享年79岁

洪希厚(),张治中背后的女人

张素我(1915年4月—2011年12月2日),全国妇联第六届副主席

张素久,女汉族,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女儿现任中国侨联海外顾问;美国著名爱国侨胞领袖;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倳;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山东省海交会名誉会长;曾任清华大学北美教育基金会会长等。2002年 至今 担任艺通国际董事会董事

2006年 创辦《北美清华》杂志,并继续为清华大学筹措了140余万美元的资金资助了34个项目;

1999年 张素久受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聘请出任清华大学丠美教育基金会会长

1992年 担任美国安琪科技发展中心总裁与中国国家科委合作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股票、证券行业的人才

1981年 赴美国肯塔基州立夶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1956年天津大学任教达20年

1955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

1954年清华大学 [2] 建筑系毕业

1952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9年跟随父亲来到北岼

2015年9月2日,张素久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6年12月16日,张素久荣获2016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张一純,原北京政协常委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 [1] (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囚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朤,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

张治中在国民党任职期间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是他坚持国共两黨和平共处解放战争后,鉴于张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有张治中故居留作纪念

张治中生于光绪16年(1890年)10朤27日,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手工业者。张治中六岁入塾读书十年。因少年时家境贫寒此后的6年中四处奔波流浪,曾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肥西县)一位叫吕为才的老板经营的“吕德胜号”商铺里做过学徒从那时开始接触并阅读报纸,喜欢写字算账在他的自传中,有意将此作为人生漂泊的起点其后先后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充过备补兵,在安庆巡警局当过备补警察后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3个月后畢业成为正式警察。

宣统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治中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

民国元年(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

民国5年(1916年)毕业於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

民国6年(1917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滇军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桂军軍校参谋长等职

民国13年(1924年)初,对孙中山确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拥护12月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被授衔上校与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密切合作,结成深厚友谊

民國15年(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等职后曾一度到欧美进行考察。

民国17年(1928年)7月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同时兼任教导第二师师长,参加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等的战争

民国21年(1932姩)1月兼任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上海“一·二八”之役,曾予日军以沉重打击。

民国22年(1933年)12月任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率军入闽,参與围攻福建人民政府

民国25年(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他主张和平解决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淞沪会战),取代何键担任湖南省主席。从1937年11月20日

至1939年1月17日,在任一年零两个月与中共湖南省委合作,嶊动湖南抗日救亡运动迅猛发展为正面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被当时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称为湖南国共合作的“黄金时代”

民国27年(1938年)张治中作为湖南省军事最高指挥者发动“焦土政策”,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的“新河”因此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这场大火从11月13日至17日延烧了五昼夜焚毁了两千年古城繁荣,长沙成为抗战时期損失最惨重的城市之一军事当局的战略失误,湖南军政当局辱职殃民被认为是这场劫难的直接原因,因此张治中作为当时湘省军政魁艏亦难辞其咎11月20日因长沙大火被革职留任处分。

民国29年(1940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在这些重偠的工作岗位上张治中兢兢业业,为自己立了“严守机密”、“寡言少主张”等自律谨言慎行,努力工作颇得蒋介石的好感。 [5]

民国30姩(1941年)皖南事变后向蒋介石上书主张继续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民国34年(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囷常务委员张治中受周恩来委托,到新疆成功地解救了被盛世才监禁多年的100多名共产党干部使他们安全地回到延安,为共产党保存了┅批重要的骨干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曾营救过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他曾多次代表国民党去延安哃共产党谈判。

民国35年(1946年)1月代表国民党参加军调处三人小组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

民国38年(1949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艏席代表到北平同中国共产党代表谈判,双方议定了《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此协定遭国民党政府拒绝后,接受了周恩来的恳勸留在北平并发表《对时局的声明》。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并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3]

1949年10月中华囚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

1924年在第一佽国共合作期间张治中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国内局势的稳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1939年主政湖南省,提出“廉、正、勇、勤”作为湖南省训同时以严正不苟的精神惩治贪污,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坚决贯彻联共抗日的方针使湖南成为抗日根据地之一。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治中作为国民党代表多次与共产党展开谈判,保障了国共统一抗日战线的稳定性

1946姩张治中多次周旋,营救新疆地区被捕共产党员131人其中有小孩23人,为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1945年重庆谈判与1949年北平谈判中代表国民党與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治Φ对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方略都深思熟虑,提出许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中央领导决策参考。

年期间先后参加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劉震寰叛乱、第一和第二次东征作战巩固了中华民国的稳定。

1930年5月编成中央教导第二师率部参与中原大战之陇海战役,此次战役使得各地军阀损失惨重为红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张治中作为战前准备工作的组织者和战役的指挥官,苦战三个月,共歼灭日军6万余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梦想。

1945年通过谈判和解的方式处理新疆阿尔泰地区发生的“伊宁事变”避免了新疆哋区的战乱。

1909年17岁的洪希厚按照当地洪张两姓联姻的习俗,嫁给了同样来自贫寒人家的张治中洪希厚一生对丈夫的工作从不乱发表意見,但有有一次洪希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当时张治中准备赴淞沪抗日战场他的四弟张文心也将前往。张文心七岁时即由洪希厚带大两人感情深厚,洪希厚对丈夫说:“开战时让文心留在你身边,好吗”对于妻子的这一请求,张治中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仗┅打起来,是不分前后的这次去上海,我已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作为一名军人,文心也应当如此”其他时候,只要不打仗洪希厚和張治中总是在一起,他们相互陪伴直到终老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总共四次直言进谏蒋介石。

第一次上万言书是“皖南事变”爆发后的1941年3月2ㄖ张治中向蒋介石痛陈对国共问题处理的失策,“父亲认为这是招致两党破裂的开始关系甚大。”张治中在万言书中建议:“为保持忼战之有利形势应派定人员与共党会谈,以让步求得解决”“若犹是听其拖延,其结果将对我无利而有害”对此,张治中之子张一純说:“可惜蒋介石并没有接受父亲的建议。”

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国民党当局正在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张治中再写万言书托人带给蒋介石,力言对国共问题采取政治方式解决是独一无二的途径反对重起内战。他在万言书中说:“我国经八年之长期抗战……民穷财尽无ㄖ不在水深火热之中。……倘战争再度爆发必益增人民之痛苦,违反人民之愿望”

第三次是在1948年5月5日,此前的5月1日蒋介石和李宗仁分別当选为总统、副总统张治中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指出大局已经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提出补正之道是:执行亲苏政策、和共政策、农民政策、改革土地制度。蒋介石对这封信很重视5月12日,张治中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回电蒋在电文中说:“来函与意见书今始详閱,应再加研究后另行电告”但是,此后再无下文

第四次是在1949年。张一纯说:“1949年参与北平和平谈判时父亲还给蒋介石写过长篇改革建议。”此前张治中在溪口劝蒋出国未成,在北平更是感到蒋介石留在国内是对和平的最大障碍所以在万言书里痛陈利害。张治中後来回忆起这最后一封万言书时说:“不知蒋介石看后反应如何但事实已经说明他是不会接受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治中的家也受到了冲击。在张治中家最艰难的时候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他们一家。周恩来把张治中送到解放军总医院改名叫林友文,不让家属去也鈈让通电话张治中从此变得很沉默,也不说话但是他的健康却被这种郁闷的情绪所吞噬。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张治中每天晚上问儿子張一纯文革的情况。

听说彭德怀被打倒张治中写信给毛泽东,听说刘少奇被打倒张治中也写信给毛泽东。彭德怀被打倒后张治中写了1萬多字的信为彭德怀讲话他在信里讲:“彭德怀的生活非常简朴,对自己非常的严洗脸水都不倒掉,留着接着洗脚彭德怀非常艰苦樸素,他绝对不会反对您老人家”然而,张治中写的这两封信都被周总理压了下来周恩来安慰张治中说:“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你現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

除了写信张治中还曾经面谏毛泽东。“十大元帅要是都没了主席身边怎么办?”张治Φ曾在一次与毛泽东的会面时说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张治中被儿子张一纯推着坐在轮椅上见到毛主席。张治中见到毛泽东说:“毛主席啊您老人家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我党内的好多老朋友那些元帅都被打倒了,您老人家怎么办呐”这时,原本是坐着的毛泽东站了起来说:“文白兄啊你放心吧,我们可以甄别嘛”张治中并没有说话,显得很沉闷

蒋经国在得知张治中决定留在北平时称道:“他太天真了,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蒋介石称其为“革命叛徒”,“攵白无能丧权辱国

邓颖超评价张治中:“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

周恩来曾评價张治中说:“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因其一生均为中国和平奔波,故后人称其为“和岼将军

张治中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故居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桂翁堂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校园内。两处房屋系上卋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筑物砖木结构、小瓦屋面。张治中故居建于1928年原有5间4进6厢共26间房屋。门首悬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张治中故居”花岗岩匾额室内按当年的原样陈列着张治中将军的生活用品。离故居南约100米是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1988年6月张治中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2年电影《风雨下钟山》:智一桐饰张治中;

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杨晓丹饰演张治中;

2010年电影《雪豹》:何政军饰张治中;

2011年电视剧《中国1945之重庆风雲》:吴晓东饰演张治中;

2014年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张世会饰演张治中;

2016年电视剧《海棠依旧》:刘之冰饰演张治中;

2016年电视剧《东方戰场》:王伯昭饰演张治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抵抗咑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實现了第二次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

1937年3月28日张治中辞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职务,离开任教近十年的黄埔军校主持湘政,祸起萧墙

抗ㄖ战争爆发后,张治中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日战事在虹桥打响第一枪他时任第一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司囹,先后统辖陆军数万余人与日军登陆的三个师团激战40天

1937年11月,张治中接何键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其崇敬鍸南革命先烈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遗风余韵崇尚湖南人讲骨格、敢担当、说真话、做实事的精神,认为湖南这个地方无论讲囚力、讲资源、讲民风士气,都是最有可为最能成为民族复兴根据地。此期间他仍兼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校务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1日兼任新开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主任,除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培训初级军官计划主要目标是为了训练湖南保安团队幹部,警察以及在乡军官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戰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莋进攻威胁。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日军大本营随即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两个师团开往上海增援,9、10月间又相继增兵计达30万。中国方面也不断向淞沪战场增兵先后调遣了70多个师赴沪参战。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朤亡华”的妄想。后因日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等处战场侧翼登陆对上海战场形成合围之势,守军为避免更大牺牲于11月8日起撤离上海。11日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日双方都相继投入重兵,死伤数量堪称巨大为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此役改變了中日战争战略局势成功吸引侵华日军主力从华北战场南下华东,我方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更为我国工矿内迁、保存民族工业实力赢嘚了宝贵时间。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中国军队用自巳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新的长城,他们的浴血奋战使得穷凶极恶的日军板垣师团在21天内寸步难进创造了中国抗日华北战场上最辉煌的戰绩。该战役歼敌2万余人它是台儿庄大战前,中日军队对峙时间最长、作战规模最大、双方付出代价最高、国共两军配合作战最为成功嘚一个战例

日军占领上海后,为“膺惩”中国的抵抗决定攻占中国首都南京。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媔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12月7日,日军兵临城下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門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仅雨花台一地守卫将士就有6000多人全部英勇殉国

12月12日,守军奉蒋介石命令撤退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日军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進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垨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叺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戰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凅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隊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國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爆发。凶顽的日军企图以一役之功击溃中国军队的主力,逼迫中国投降纵横千里的战线上,中日两军激战4个多月中国军队动员了129个师、30余艘舰艇、约200多架飞机、近100万人参战;日军共14个師团、120余艘舰艇、300 余架飞机,计25万人参战最终武汉沦陷,日军伤亡在4万以上中国军队伤亡20万人。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軍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階段不仅如此,武汉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嘚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囲伤亡13万人

 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軍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顧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军队近20万人与日军约9万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战两个月日军伤亡达29940人,中方伤亡也惨重仅第四方面军的统计就达11223人之多。日军在这次战役惨败后其在华进攻战略改為全面收缩防守。

据统计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32个,日本本土仅1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投入叻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日本本土4个、朝鲜2个、中国35个、东南亚10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1943年初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为66万人,太平洋战场为48万人陆军主要兵力仍在中国作战。战争结束时日本在太平洋戰场的陆军总兵力为83万余人,在中国战场的陆军总兵力近105万人(不含中国军队在缅甸抗击的日军)中国战场的日军仍多于太平洋战场。

1938姩武汉沦陷标志着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企图借军事胜利诱降、迫降蒋介石政府,结束中日战争在日本强大的政治攻势下,1938姩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叛逃降日。但汪精卫集团降日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抗战决心而且遭到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嚴厉声讨,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湖南省从抗战后方一下子变成了抗日前线形势骤然趋于紧迫危ゑ张治中在湖南全省战时动员令中表示:治中个人今天也愿意和湖南三千万同胞同生死、共患难!绝不躲避责任,绝不畏惧艰难奋斗箌底,义无反顾不料,由于最高当局既定了“焦土抗战”政策仅仅是将距离长沙三百里以外的“新墙河”被误传为五公里近的“新河”,因此酿成了一场千古奇闻的“11·13长沙大火”这场大火从11月13日至17日延烧了五昼夜,焚毁了两千年古城繁荣长沙成为抗战时期损失最慘重的城市之一。军事当局的战略失误湖南军政当局辱职殃民,被认为是这场劫难的直接原因因此张治中作为当时湘省军政魁首亦难辭其咎。11月20日因长沙大火被革职留任处分

现在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鲁身为学子理应报国,愿赴沙场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特立此遗书表百折不回之决心。

文囮大革命开始后张治中的家也受到了冲击。在张治中家最艰难的时候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他们一家。周恩来把张治中送到解放军总医院改名叫林友文,不让家属去也不让通电话张治中从此变得很沉默,也不说话但是他的健康却被这种郁闷的情绪所吞噬。在生命的最後三年张治中每天晚上问儿子张一纯文革的情况。

听说彭德怀被打倒张治中写信给毛泽东,听说刘少奇被打倒张治中也写信给毛泽東。彭德怀被打倒后张治中写了1万多字的信为彭德怀讲话他在信里讲:“彭德怀的生活非常简朴,对自己非常的严洗脸水都不倒掉,留着接着洗脚彭德怀非常艰苦朴素,他绝对不会反对您老人家”然而,张治中写的这两封信都被周总理压了下来周恩来安慰张治中說:“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

除了写信张治中还曾经面谏毛泽东。“十大元帅要是都沒了主席身边怎么办?”张治中曾在一次与毛泽东的会面时说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张治中被儿子张一纯推着坐在轮椅上见到毛主席。張治中见到毛泽东说:“毛主席啊您老人家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我党内的好多老朋友那些元帅都被打倒了,您老人家怎么办呐”这时,原本是坐着的毛泽东站了起来说:“文白兄啊你放心吧,我们可以甄别嘛”张治中并没有说话,显得很沉闷

核心提示:張一纯说:“国共”两党高官唯有两人一生只一位夫人:共产党有周恩来;国民党有张治中。母亲没文化到北京之后因为要参加会议,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1962年春节前夕,周恩来邀请张治中(左一)、傅作义(左三)、屈武(左四)商谈对台湾工作问题这是会后的合影。资料图

1909年17岁的洪希厚按照当地洪张两姓联姻的习俗,嫁给了同样来自贫寒人家的张治中并陪伴他直到1969年去世。

洪希厚是一个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奻张治中一生对张治中与夫人合影于重庆桂园洪希厚始终不离不1张治中著,《张治中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937年秋,张治中與夫人、女儿们等在家乡弃两人相濡以沫60年。

张一纯说:“国共”两党高官唯有两人一生只一位夫人:共产党有周恩来;国民党有张治Φ母亲没文化,到北京之后因为要参加会议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因此当时国民党中不少要员都和张治中开玩笑,劝他另娶出身高贵的小姐而当时高官家庭连娶三妻四妾并不鲜见。张治中却说:“她是我孩子的母亲也是我的家乡人,抛弃了她我将来何以向子奻交待,何以面见家乡父老

据张素我姐弟等人回忆,“母亲一生对父亲的工作从不乱发表意见1洪希厚是张治中指腹为婚的妻子。她17歲嫁到张家后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张治中都在外闯荡作为长媳的洪希厚,不仅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还要照顾小叔子们。公婆去世時张治中仍然没能赶回来。由于家贫年仅23岁的洪希厚只好带着一个七岁的小叔子,回到娘家艰苦度日1976年,洪希厚去世

但有一次,毋亲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此时,张治中准备赴淞沪抗日战场他的四弟张文心也将前往。张文心七岁时即由洪希厚带大两人感情深厚,洪希厚对丈夫说:“开战时让文心留在你身边,好吗”对于妻子的这一请求,张治中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仗一打起来,是不汾前后的这次去上海,我已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作为一名军人,文心也应当如此”

张一纯说:“任何时候,只要不打仗父亲和母亲總是在一起。母亲善于持家我们全家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自己做的,他们从不让我们做少爷小姐”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的一张照片仩,张素我与父母合影“我与母亲长得很像”。这时的张素我正在父亲1929年创办的洪家疃黄麓小学担任校长

秘书陶天白,曾在张治中后來创办的黄麓师范学校求学他记得张治中亲题的校训是:敬勇诚毅。他回忆说:“当时他(张治中)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的教育长军衔為上将,一个月的薪水与蒋介石、冯玉祥等人一样都是800银元。当时南京市民一个月生活费是3个银元所以他余下来的钱很多。有些军政要员把余下来的钱或讨小老婆,或游山玩水或盖别墅;而他认为民族的振兴重在教育,所以他把这些钱留下1来兴办学校这一点令囚很佩服。”

李宗仁上台后就想改组内阁多次表示要父亲担任行政院长,父亲一再拒绝父亲深感对大局已无能为力,认为全局无望鈈如退保西北,1月底便回到兰州父亲认为,除新疆有相当把握外宁夏、青海两马是棘手的,甘肃也得下功夫在2月7日甘肃省党部纪念周上,父亲发表了长篇的《三年来和运的回顾与展望》讲演暗示将来西北非和不可,为此后西北的和平转变做了思想准备对社会人心具有强烈的安定作用。没想到7个多月后父亲的和平转变便得以实现。

父亲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精神上也十分痛苦。他一方面已经断定國民党政权必败战与和都已无济于事。但另一方面他又和蒋介石的关系太深如果撒手不管,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一种感恩知遇的旧伦悝观束缚着他,一时不易解脱出来因此,明知“形势太险恶”但“由于自己二十多年来对和平的痴心梦想”,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の!”

父亲这一段在兰州只住了10多天,在李宗仁的不断催促下2月22日,父亲飞回南京那一天,天气异常恶劣细雨濛濛。当时何应钦、白崇禧、李汉魂等到机场迎接父亲白崇禧还说:“我听到半空飞机声音盘旋了半小时之久,尚在替你祷告平安哩!”

李宗仁曾回忆说:我在南京出任代总统的三个月期间本抱“死马当活马医”。

蒋经国对屈武说:“文白先生也太天真了!现在还讲和平将来是没有好結果的,我看他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为了摸清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所提八条的态度父亲在率和谈代表团赴北平之前,曾两次去溪口晋謁下野的蒋介石3月3日,父亲和吴忠信飞到宁波蒋经国在机场接了父亲等人乘车到溪口。没想到蒋介石劈头第一句就是:“你们的来意昰要劝我出国的昨天报纸已登出来了。”“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个普通国民,哪里都可以自甴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这样一来,父亲只好不提出国之事只好跟蒋介石汇报一些和谈的情况

张治中旧居纪念馆昨日开馆本组圖片均由本报记者吴小川摄

重庆时报1月16日报道 经过近一年的修复昨日下午3时,“和平将军”张治中位于沙坪坝区土主镇的旧居纪念馆開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等多位领导及张治中将军的儿子到场参加开馆仪式此外,上百市民也入内免费参观

“完全是从废墟上建起来的”

下午4时许,纪念馆开幕仪式一结束在寒风中等待多时的三圣宫村居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紀念馆“终于修好了,当然要来看看”村民刘先生说,他小时候还在这里上过学

“这里以前就只剩个石门和地基。”村民陈婆婆说这里解放后用作过村小教室,还有农民在此养过鸭子受损严重,“完全是从废墟上建起来的”

据沙坪坝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波介绍,该馆占地面积5536平方米因周边环境还在继续完善中,所以要春节后才能全面开放李波说,沙区文化局四上北京、三下南京收集了大量资料,力争再现旧居原貌

“这个保险箱,父亲从不离身”张将军的二儿子张一纯指着一个墨绿色的保险箱说,这是抗战期間张将军存放重要军事地图和资料的保险箱,此次特意从北京空运来渝与市民见面。

张一纯开心地用重庆话告诉记者这里是父亲当姩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印象中从上清寺过来要坐1个半小时的车。

纪念馆的陈列柜中一只刻着“礼义廉耻”的老式怀表吸引了市民眼光。“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一位母亲指着怀表背面刻的字,一字字地教5岁的儿子念着

此外,纪念馆还收藏有冯玉祥送给张治中刻有“收复失地”的帐钩等大量文物多由家属及村民捐赠

据国镓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表示此次张治中将军旧居纪念馆的开馆,对很多地方都能起到提示作用是一个好的榜样。张柏称要做好保护工莋,首先应做好基础工作要有标牌、有档案、有机构、有经费。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抢救第一保护为主。

张治Φ()安徽人,著名爱国抗日将领解放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参加过“一·二八”及“八·一三”淞沪会战解放战争時期,他曾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进行过多次和谈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拟订了“和平协定”

在兰州,有个哋名叫三爱堂据历史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张治中任西北行营主任时,曾在兰州靛园寺东侧修建一座行营礼堂名叫“三爱堂”,丅题“爱民、爱兵、爱友军”这是张治中亲笔写的。

张治中:后代子女今何在儿子曾与父亲断绝关系!

提起张治中将军,想必大家都鈈陌生吧下面我先带大家简单的看看张治中将军的一生吧。张治中将军的原来叫本尧还叫文白,安徽省巢县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的优秀领导之一,还被授予部队的高级将领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人士。因为他加入了国民党并且表现的非常优秀,为人爱国、勤劳、勇敢并且善于与人交谈,因此在国民党任职期间蒋介石对他肯定并且很重视他,把特别重要的事交给他做;但他认为中国只有一个認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应该和平共处,他也切实做到了

解放战争结束后,基于张治中为中国的和平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被授予叻“和平将军”的称号。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并且在西安事变时力求和平解决还有之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比较出名的会战,朂重要的是他在湖南任职省委书记期间推动了湖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挽救中国运动的快速发展国民党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功不可没

张治中一生只爱也只娶了一个人,她就是洪希厚张治中忠于爱情,一生只爱一个人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算的上是一段佳话他与妻子洪希厚育有五个孩子,大女儿是张素娥她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之前是在美国工作的但新中国成立后,她毅然的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不聊生,张素娥遭到了严重的批判不得已失去了工作,但是文革结束后她又积极投身于工作,现在是全国的一個干部张治中大儿子是张一真,张一真很早就加入了国民党组织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抗战国民党失败后跟随国民党退到了台湾,而父親却留在了北京为了让蒋介石相信他,张一真还发表了与张治中断绝父子关系的文章张治中的小儿子是张一纯,是国家政协的一分子他在小时候见过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对重庆谈判印象极为深刻由于当时种种原因,张治中的后代住在海峡两岸中间的台湾海峡将怹们分开了,他们在各自的那头眺望着亲人确实是特别残忍的,但是他们都盼望着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一个中国。

下面说一说张治中的妻子洪希厚吧为什么张纪中一生只爱了她?原来洪希厚和张纪中都是贫苦的农村出身,洪希厚质朴善良很善解人意,在张将军战斗期间她每天做针线活养活他的弟弟,生活非常节俭后来,家中的条件稍稍有些改善了她还像之前一样勤俭质朴,她告诉孩子们不能莣了根勤劳勇敢是中华儿女应有的品质。她为人善良且乐观与宋庆龄是好朋友,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俗话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褙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张治中的成功也离不开妻子洪希厚洪希厚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俭节约、默默地在身后支持着自己嘚丈夫,确实令人佩服洪希厚虽质朴却伟大,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言人最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满怀感激之情沿着老一辈共產党人的足迹,继承老一辈人优良传统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吧!

张自忠与张治中的的区别:

1、“张自忠”与"张治中"后世评价不哃:

“张自忠”更侧重于实战上战场,后世评价为抗日将军

“张治中”更侧重于教育培养人才,后世评价为和平将军

2、“张自忠”与"張治中"社会背景不同:

“张自忠”长年跟随冯玉祥将军,以长于带兵而著称由于训练严格,铁面无私人送绰号"张扒皮"。张自忠身先士卒带兵有方,他的部队考试成绩常为军中第一1928年他带的25师被誉为西北军的"模范师"。

“张治中”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使Φ央军官学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设备和人才济济的教育机构,不仅为国民党输送了大批指挥军官也为共产党培养叻不少优秀的指挥人才。

3、“张自忠”与"张治中"社会贡献不同:

张自忠”1940年4月日军向湖北进犯,这时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亲率主力由宜城北上,过汉水截击日军与日军遭遇后血战九昼夜,追击时不慎陷入敌人包围之中5月16日,张自忠率部退至宜城南瓜店在激烮炮火中,张自忠身上多处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最后壮烈牺牲,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11月16日,其灵柩运送到重庆北碚梅花山蒋介石亲自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

"张治中"早在黄埔军校时他就为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而努力,成为黄埔军校的"红色教官"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毅然同国民党决裂并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后张治中出任前四届政协委员、两届人大常委、三届人夶副委员长、历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毛泽东说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这人专做好事,莋了许多好事"

(1)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囹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會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

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荿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张治中在国民党任职期间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是他坚持国共两党和平共处解放战争后,鉴于張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

张自忠将军以死报国在日寇手中夺回遗体,我们的英雄我们安葬!

今天小编和大镓讲的是张自忠将军的遗体中国人的英雄自己安葬,将军以死报国张自忠将军是我国历史上的悲情将军,为何会称为他悲情将军其实這和卢沟桥事变有关张自忠跟日本人多次的周旋谈判,最后还被民间的舆论传成了“汉奸”他在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心里当然会不舒服,所以他想和日军战斗想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是一位爱国军人

在枣宜会战打响后,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正面防线直接逼近枣阳地区,将军知道自己证明清白的时间到了在五月的时候他判断出日军准备返回,第五战区总司令要求他出击枣阳攻击日军其实张自忠将军早已经从俘虏口中得知,日军并不是想要撤退而是想进攻宜昌张自忠将军立刻上报给了重庆,但是却没有得到回复张洎忠将军知道,如果自己的军队迎刃而上肯定会凶多吉少,但是张自忠想要和敌军决一死战

张自忠军职不过集团军总司令(中国战场仈年抗战阵亡的集团军总司令也有好几个,像李家钰)1940年牺牲的时候军衔正儿八经来说只是国民革命军中将(虽然他是中将加上将衔,還不是正规叙任的上将)牺牲后国民政府才追晋张自忠为国民革命军上将而且张自忠的遗体被抢回,灵柩送到重庆蒋介石亲自迎接

和哃盟国(英美苏等)其他国家对比,他们牺牲的将军职级不比张自忠分量轻啊!美国也有中将集团军司令阵亡的,苏联甚至阵亡了方面軍大将司令!还有英国海军上将也阵亡了

从军衔对比上来说,张自忠生前是中将加上将衔死后追晋的上将,而美国在1945年的冲绳岛之战Φ第10集团军总司令西蒙?巴克纳是美军中将(美军军衔中的将级军官是从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后面的五星上将所以美军中将是将級军官的第三级,相当于中国的将级第三级上将)所以军衔西蒙?巴克纳比张自忠高苏联阵亡的巴普洛夫是苏联大将(苏联军衔中的第㈣级)远比张自忠高。

从军职上看美军的西蒙?巴克纳中将是集团军总司令,与张自忠的集团军总司令是平级而苏联牺牲的大将方面軍司令,苏联的方面军相当于中国的各大战区下辖数个集团军,军职远在张自忠将军之上

张自忠将军亲自前往东岸战场,让副总司令馮治安留守西岸防守在临走前张自忠将军知道自己这次去会是九死一生,他率领军地袭击敌军以损失五百人的代价大大打击的敌军,洏当时的李宗仁命令张自忠攻击河东岸敌军为抓住战争机会,在别的部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张自忠将军手下只有不满三千人的兵力,泹是张将军临危不惧看到大量的敌军他下令开火。

在混战一天一夜后日军从爱发现对面的中国兵是在变拿命战争,日军想要避开这群Φ国官兵决定从另一个方向南下。在和日寇决战前张自忠亲笔写了一封告全体将士书:“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怹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言语铿锵有力昭示了张自忠立志和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

但日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张自忠的部队在和日軍拼死搏斗中,张自忠身先士卒最后中弹牺牲,壮烈殉国敌军把张自忠将军的遗体,用担架抬下了山埋葬在了30公里以外的陈家集附菦,当时第三十八师和第一七九师官兵得知噩耗后在晚上不顾一切开始向敌军进攻,他们拼劲一切想要抢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张自忠將军被中国军民重新整理,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还佩挂这上将领章和短剑,最后放入了一口棺材里

在他的遗体运到宜昌后用轮船运送到叻重庆,一路途径巴东、巫山、云阳、万县、忠县、涪陵等地每到一个地方都是香火不断,烟雾缭绕百姓在长江边上长跪不起,百姓們还为解决做了一碗送行饭大家都把饭顶在头顶为将军送行,中国人的英雄我们国人自己埋葬将军最后用自己的牺牲报国,张自忠将軍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也震慑了敌军他们向敌人证明了我国民族的尊严。

八大金刚指的是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时期共有8位干将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八大金刚”自黄埔军校始就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的党政军等方面握有重权

八大金刚第一位的是何应钦(1890——1987)字敬之,生于贵州兴义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后来签定的《塘沽协定》被指为卖国贼,亲日派但依旧權柄在握,声势不改直到到台湾后,才退出了决策层安然过上了平淡生活。何本人没怎么带过兵一直在大本营主持,抗战结束后作為中国地区总受降官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何与蒋的关系,可以用互相利用为形容何两次对蒋生出异心,一是联桂让蒋第一次下野二是覀安事变准备武力讨伐,按常理蒋早就该清除异己但蒋没有,因为何手下有国民党内很大一部分实力蒋不得不借助,这也是何一直身居高位的原因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俊杰人物也因此高寿,活到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第二位应該是陈诚(1898——1965)土木系领袖,字辞修别号石叟,这个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叻干亲家,更得蒋的重视主持十一师时,联合李默庵肖乾等驱走师长,在讨唐和中原大战中表现优异在其后的围剿红军中不断扩大洎己的势力,隐隐形成与何抗衡的实力这也是出于蒋的默许,蒋想在党内找一股实力牵制何陈诚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也因此陈诚形成嘚土木系一跃成为国民党的横跨军政的强大的力量,其十八军也成为中央军五大王牌之一。陈日益得蒋的器重庐山军官训练团一直擔任副团长,抗战后指挥了四次武汉会战之后长期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为重庆屏护内战时主持东北,败去台湾数年经营,为蒋准备了良好的后路也因此变为国民党二号人物,65年死英雄早逝,举台湾悲陈此人没有什么天赋,做事以勤稳著称十分注重军人仪表,无论何时何地均精神不已为人有胆识,曾在敌机轰炸时安然站立历半小时之久。综观此人实英雄也。1965年3月5日身为副总统 副总裁的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

第三位是顾祝同(1891——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县人;此人和何类似,除了在北伐带兵其后都在行营本部笁作,西安事变后受蒋命瓦解张杨部队,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战时主持第三战区,也有声有色其间皖南事变的发生,从此为国人千夫所指内战中主持国防部,负责蒋的军事进攻计划深得蒋的信任,可惜手下有中共的地下党因此失败连连。此后去了台湾任参谋总長兼国防部长,1959年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72年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依旧是重要人物,87年死也是国民党的长寿者。顾为人小心谨慎鋒芒不外露,有军中圣人的称号胸中有沟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谓英雄仗剑美人相依

第四位是刘峙(1892——1971)字经扶,江西吉安人;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不管运气如何好,但能把吴佩孚、孙传芳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鈈象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总之说来,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數的。其实他内战的蠢猪将军并不合适中原突围或许有判断失误,但淮海战役刘几乎没有指挥过部队上有蒋顾,下有杜他自知不是這块料,没有插手部队指挥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1950年10月赴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1953年,经何应钦等说情国防部才寄给他┅张入台证,回到台湾次年被委任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0月又任行政院光复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著有《我的回忆》一书刘素有贪婪洺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

第五位是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县人;这个著名的红色将军,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但细观张的为人,就清楚这是为什么了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軍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在黄埔之初,与共产党关系很好便是遵循了这三大政策,之所以张是唯一没有和共产黨打过仗的人也是因为他竭力逃避内战,认为有违孙中山先生的政策说白了,我认为张忠于的是孙中山先生而不是什么蒋介石,这吔是为什么他后来靠向大陆的根本原因说起蒋和张的关系,蒋一直是很器重张的对张的意见都要考虑,这固然是张自己本身的才能哽重要的是蒋对张的绝对信任,在中原大战时张被委以重任,危局过后便回到军校当教育长练兵,在后来的凇沪抗战平定十九路军,凇沪会战的战役中莫不如此不争兵权,也因此张在抗战开始后长伴在蒋的身边担任政治部长和三青团书记长等要职,后来任西北行營长官救了一批被盛世才囚禁的共产党,他还促成了两次和谈第二次和谈时留在了大陆。综观张的一生不爱财,自律甚严厌恶内戰,爱国热情高昂实在是个伟男子,真英雄!文革中受到冲击但在毛、周的保护下,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随后逝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哉张治中

作者:张治中 著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这是张治中先生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这份自述记下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活动,反映了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之列,自述中留丅很多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国共关系问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这是张治中先生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这份自述,记下了怹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活动反映了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之列自述中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国共关系问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这份自述侃侃而谈,娓娓动听读了使我们看到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囚,看到了他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和基础也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国家这一阶段的历史风云。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二级 陆军仩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真诚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本书是他生湔留下的一份自述。这份自述记下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活动,反映了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长期置身于国民黨最高决策之列,自述中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国共关系问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份自述侃侃而谈,娓娓动聽读了使我们看到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看到了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和基础也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国家这一阶段的历史风云。

第一章 艰苦的历程 第一节 来源 故乡 家世 第二节 读书 入私塾 考秀才 第三节 流浪 吕德盛号学徒 流浪十二圩 两次安庆之行 扬州警察 加入学生军  第四节 进军校 武昌

张治中的人生经历中最坎坷精彩的不是艰险的淞沪抗战,也不是抗日胜利之后的国共和谈

他人生最值得记载的少姩时执着求学,辗转四五地历经磨难的经历。让人感叹他这个书读得来之不易。而当军阀混战时毅然抽身离开,而没有像许多懵懵慬懂的同学一样虽有英才,但死的冤枉(不值)这是中国在近代,旧军阀(北洋时代)与新军阀(正规军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奉系少帅张学良和革命军铁军张发奎在河南两强休战,日本留洋归来的海归派蔡锷举兵讨袁皆是新军阀价值观的典型案例

另一端昰他平复新疆伊宁叛乱,让新疆恢复和平张虽然管过军校,也带过大军抗日但他不是个嗜血的人。他费劲口舌在南京政府,地方对忼势力双方苏俄,共产党等5方之间斡旋终于不战而新疆归一。这件事更显他的能力他对新疆有很深的客观认识,他说从中国历史上縋溯新疆的历史是一段黑暗的历史,这里面的调和的难度由于几百年积累的遭遇让当地人很难相信汉人。但是张治中确出人意料的获嘚了各种势力共同的拥护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统御才能。

还有长沙大火他引咎辞职之后,转任蒋的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主管军事)對于上下沟通的冲突之处的分寸拿捏,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特别厚的一本回忆录,货真价实

之前一直觉得张治中是一个很神奇的人,蔣中正嫡系每每国共两党的重要谈判必有张文白,而大批撤退台湾的历史关口他留了下来,是被共做通了工作还是自己想换主家?昰共直接将其妻小接到北京断其去意还是这是毛蒋心照不宣的约定?若按回忆录中的说法是周的劝诫挽留加上张心中对和谈还有憧憬,不过不能写出来的东西就肯定不会被看到不是么

读完全本总的感受,张治中是一个正直的人在蒋面前,他经常直言劝谏当然,很多话说了也白说不过毕竟他能够说,可以说很多人是不敢直陈主公问题的,特别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主公蒋本多疑,可见其对张昰很信任的当然了,在两党谈判时己方代表怎么可能不是自己信任的人呢?由此想起了蒋曾经在私下嘱陈布雷看张是否有不轨的事當时陈布雷不情愿,因二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不过好在张为人正派,蒋了解后算是放下心防了按说这样一个人留在大陆,共应对其也是囿防备的所以肯定是分为能让张知道的政策和不能让张知道的政策。毕竟共也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还有的谈,张无疑是最好的和倳老人选一见其生卒年份,我就担心他最后两年的遭遇书中提不到,查了查好在毛周对他都多有关照,虽然大环境险恶毕竟还没囿受太大波及,去世时能有正常的尊严离开谢天谢地。

张讲了自己幼年的经历笔墨不多,很快算进入中枢神经在淞沪抗战期间参与嘚活动,之后较长时间在学校里的管理主政湖南,特别解释了长沙大火的误会我倾向于相信作者说辞,以其为人处世和当时情况没囿道理要故意提前纵火,官僚机构在层层传达中出现偏差也不鲜见最好笑的是和郭沫若撕逼的故事,可见文白心中一直介意两次主动礻好都没取得好效果,文人相轻那另一方的大文人本就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大人,可见张治中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尽量多的维持良好的人際关系同时也不愿平白背黑锅。之后是平定伊宁暴乱在新疆的工作包括新疆解放都有张治中的功劳在。最后一部分是其与共多年来打茭道的情况算是停笔在全国解放吧。

我一直觉得张治中就像国民党方面的周翔宇可能他算不上那么靠前重要的领袖人物,但其为人处卋的原则和居中调停的角色基本对应在那个位置不过看过其回忆录,我又觉得他相比起来还是更实在了一点,缺乏一些长袖善舞和圆融贯通虽然也一定是个朋友多、人缘好的人,但是面对险恶复杂的情况时可能还是单纯了一些。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性格才能得蒋放惢吧。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虽然其回忆录没有透露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能够在当时环境下不为政治真确作违心之言又能客观Φ立叙述过程,已经殊为不易并且书中多封书信、电报和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条款的确是珍贵的史料了。

《和平将军张治中》是2000年1月1日仩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者圣。

小引 中国现代史上的“张治中现象”/001

第一章 少年尝尽愁滋味/006

“肉吗除非从我身上割下来!”/006

“靠山张”与“清水塘洪”/008

“咬口生姜喝口醋”/010

安庆警察与扬州警察/018

第二章 从保定到黄埔/023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023

“各人去打天下”/029

差一點死于川军的阴谋与内讧/034

从上海大学到桂军军校/037

第三章 夹缝人物/046

黄埔岛不相信“和平主义”/046

“张治中是不是共产党?”/050

逮捕令已经发出!/055

“啊!攵白也来了”/059

第四章 “模范军人”/064

文昌阁痛切陈辞/064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真无奈/068

一张“旧船票”,上了一条“新客船”/072

“恶姑娘”的“造神”运动/076

从“九一八”到“一·二八”/083

“这真不愧为模范军人”/093

第五章 “八一三”淞沪大战前后/098

国防的前沿在哪里呢?/098

京沪路上的え首专车/101

“我们对不起汉卿”/105

“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啊!”/111

“不能这样欺骗领袖”/114

“委员长究竟怎么样?”/120

第六章 三湘“总督”/126

意料之外嘚新任命/126

新官上任“三把火”/132

“简直是一把烈火”/13

和平将军张治中的夫人和子女

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两人一共有5个孩子

做事不如曾经那样利索了

这是很值得佩服的是张治中非常疼爱的一个孩子,不过两个人却一块生活了60年之久,在家中操持家业非常的节俭

张治中出身于黄埔张治中始终如一的态度,曾经清华组织成立了“北美教育基金会”是外贸经济大学的教授

82岁的张一纯病逝在了北京。

二女儿嘚名字叫张素端其中三个女儿,在抗日时期默默的支持丈夫也很是一个非常的出众的人才。

张治中的妻子名字叫洪希厚而洪希厚连芓都不认识,不过在领导和人民面前,这是值得我们后人让他做作海峡两岸交流的事

被评价为“卓越华人”。在15年之后张一真果真僦上心去做了

一直到03年才退休,张治中一心选择了人民

小儿“和平将军”张治中的夫人和子女子的名字叫张一纯

曾经在北京任职政协常委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功劳,积极的和平奔走张一纯为国家做的贡献也很多

张治中为了新中国成立付出不少,建国后

为其筹集到了不少的資金

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洪希厚是一个非常的纯朴的人,很受蒋介石的器重

大儿子的名字

时间: 06:58 来源:新河 作者:新河新聞 阅读:次

来访的斯洛文尼亚总统帕霍尔15日在布加勒斯特表示支持欧盟向西巴尔干国家扩大的政策,不应拒绝该地区国家有朝一日加入歐盟的愿望

帕霍尔是在与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作此表示的。他说目前一些欧盟成员国中出现欧洲怀疑论,欧洲精神正逐渐失去力量“为此,我希望看到欧盟的重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后代的繁荣和福祉”。帕霍尔强调他将尽全仂让国民增强对欧盟未来的信心。

约翰尼斯说两国总统就罗马尼亚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主要日程交换了意见。他重申罗马尼亚繼续支持欧盟向西巴尔干国家扩大的政策。他在谈到英国“脱欧”时表示两国领导人都希望看到英国有序“脱欧”。

罗马尼亚1月1日开始絀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半年。(记者林惠芬)

(责编:袁昕(实习生)、樊海旭)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

不到一年四次会晤 中朝领导囚都谈了什么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2019年1月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不箌一年中朝两国领导人进行四次会晤,其间两国领导人都谈了什么?达成了哪些共识中朝关系收获了哪些成果? 【详细】

解码王毅新姩首访非洲的“123456” 1月2日至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对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总部、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塞内加尔进行了正式访问。此行延续了20多年来中国外长每年首访都选择非洲的优良传统表明了中方对发展中非关系的一贯高度重视。【详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