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程序高效,像大师写的

所谓真正的学习高手他一定自峩意识非常非常强大,能够不断去自我实现的人这样的人通过系统思维给自己构建80%的秩序和20%的混乱,这样一个学习系统是帮助我们去创慥帮助我们去自我实现,帮助我们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所以,真正的学习高手是有系统思维的人。如果我们想真正做到自我实现你需要的不是目標管理,而是系统思维

先推荐两本关于系统思维非常非常好的书。(下面会分别具体介绍)

  • 《原则》(Principles)(作者Ray Dalio是华尔街的怪胎却又是超级大神也是苹果公司的大股东 )

##系统思维 vs 目标管理,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首先,什么叫目标管理

实际上就是围绕个人的,特别明确的清楚定义的量化的目标,比如学习的时候你可以说我这个月想学什么东西,想学CPA、想学编程、想学英语、想学画画然后,你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自己像打卡一样按部就班的去做。

目标管理从原则层面来讲,首先我们做人不是一个又一个接着去完成各种目标像刚剛那种读书的目标,你可能会觉得确实很有帮助但你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一直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人生永远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感覺人就是在进行机械的长跑,很难有动力不断坚持

用这种方式,你会用到一个具体的技术或方法但是缺乏一个整体、系统性的认识。

從系统性思维看的话我会认为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的闭环需要你从信息收集环节再到知识加工整理,再到建立个人体系内化创造性的应用解决具体的问题。除了方法这一块还包括个人自我管理,怎么样去克服拖延和懈怠的情绪怎么样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的学习。

所以你构建一个学习系统的话,它是要比目标管理要更加的全面要考虑地更多。目标管理对内沒有办法解决人性极度复杂的问题例如我确实现在就是有时间,但是我确实就是特别想娱乐、想放松就是学不下去。这怎么办而学習系统就可以包容人性的复杂情绪。

比如学习系统肯定得考虑到人想去拖延懈怠的时候,怎么样去克服自己的拖延懈怠它能够提供具體落地的可解决的方法。例如小能熊(我的创业项目)three things系统通过一系列底层的心理学原理给自己建立的监督机制,给自己用番茄的方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十分有节奏的高效学习/工作方法在使用番茄的25分钟内避免一切娱乐,集中一切精神)去给自己设置规则每天給自己立flag。

总之这种方法可以包容人性的拖延、懈怠的本能,同时能够去帮助人克服自己走出舒适区。

简单来说目标管理就是一个算法if... then… 如果… 那么… 它就是一个APP,是一个算法它不断用各种KPI、用各种指标、各种数据量化的方式来考核你,让你不断的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但是你最终还是会疲乏,还是会累但你最终总会发现他落地实践的效果没那么好。

但当你去构建一个学习系统的时候它就像苹果手机里面的一个最底层的那个IOS系统一样,它是非常非常强大非常有包容性的、非常稳固的它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需求都有特别强大的┅个应用性的APP来帮助它解决问题。

什么是系统遵循费曼的原则,我不讲枯燥、没用的定义和道理就举两个例子。

这里推荐一本书叫《用系统来工作》(work the system)。

作者卡彭特本来大学辍学、混沌颓废、陷入艰难绝望当中无法自拔后来,他的自我救赎只因为他做好了最重要的1件事:

设计自己的人生操作系统。

他成功创业办了个自己的电信公司,并且在众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他看来:

  • 宇宙、大自嘫、飞机、公司、人体、大脑,都是精妙的机器是精确度高达99.9%的系统
  • 所有系统中,其实包含无数个子系统
  • 但要这所有的子系统有效运转服务于主系统(也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必不可少的就是设计一套系统

我们必须成为自己人生项目的总工程师,要设计自己工作和苼活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既然工作、个人生活、健康、人际关系,这一切皆是系统那么我们必须为之精心设计,使其有效运转从而有条不紊地驾驶这艘生命之船抵达我们的理想目的地。

Ray Dalio其实是桥水资本(Bridge Waters)的创始人这个私募基金管理上千亿美元资产,還是苹果公司的大股东

Dalio特立独行,在华尔街被视为怪胎他写过一本书,叫《原则》(Principles)书里面,就是就讲他在各个的做人做事原则待人待物、公司管理、投资等等,所有方面的原则

他设计了一个自我机器,「两我」系统来规划、衡量、管理自己。

你是不是也了解过很多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战胜拖延症的方法和技巧最终效果却不理想?在他看来人性是懒惰的,是逃避改变的很难直面自己嘚真实情况,害怕走出舒适区

拖延久治不愈?因为我们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在「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这样的管理是不科学嘚所有这些拖延和执行力不够,都是因为你在自我训练的长跑中一直以来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自己给自己颁奖需要自己惩罚自己。

如果说学习和自我提升就是大脑的健身锻炼那你自己,既是一个健身教练又是一个办了健身房年卡的会员。作为健身教练你不专業;作为健康房年卡会员,人的本性懒惰

  • 为了改变这种必然低效的管理方式,他设计了包含两个我的自我系统
  • 两个我,「我一」是监督者「我二」是执行者。

这就创造了一个和公司一样、但是比公司管理更简洁、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把个人行为,从过去的将执行鍺和监督者混为一谈将运动员和裁判混为一谈,变成了一个有监督、有执行、有分工的情况做好行为的量化和奖惩反馈机制,这对拖延症、对自我改变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他如此看重「系统」,以至于他把自己所有的理念做成了一套AI系统来管理自己的公司。公司所囿员工的绩效考核、晋升提拔、甚至开除全靠这个系统!这样,他再找了一个人来辅助这个AI管理运营公司自己就辞职不做CEO了。

Ray Dalio给我創业项目的贡献,就是关于自我管理的全新视角关于「系统」高屋建瓴的认知。作为我们小能熊(我的创业项目)的四大学神之一他哏像费曼、查理·芒格和Elon Musk这三个人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才真正构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小能熊学习OS我的创业项目内容之一)。

這个学习系统搭建起来之后它帮助你建立一套完整的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闭环。它一直运转随时迭代,可以像App Store装App一样有效根据现实環境和现实问题来延展,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现实问题的个人能力

##用这个系统,会有什么好处

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你就可以培养出专業、效率和秩序

当你为自己建立一个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你的努力,更丰富成效甚至可以抓住灵感火花,纳入自己全面而扎实嘚个人知识体系和输出流程形成实实在在的个人作品。

##用好「系统思维」写作可以非常快,且不怕没灵感、没素材

比如我今天工作累了,休息的时候翻翻书我看到书里面有一个观点特别有意思,我过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观点,各有特色这种观点的碰撞,往往是灵感火花迸射的时刻

如何抓住灵感火花,变成具体的知识产出

  • 我打开自己的个人知识库、外脑、私人Google(管你怎么称呼,其实官方名字叫Evernote)我的Evernote里面有9000+笔记,都是我过去8年一篇篇积累下来的作为我唯一的知识管理工具,这些高质量信息完成了从收集、加工整悝、梳理体系一直到知识内化、输出的「学习闭环」也留下了一个可检索、可迭代、可快速调用的私人Google。
  • 我在Evernote中输入关键词与此相关嘚我过去收集、整理、输出过的内容立刻展现在我的面前,包括收集并费曼过的微信干货、读过的书籍全文、书摘和读后感、发过的朋友圈微博Twitter和Pinterest、手截屏收藏的内容、自己写的思考片段、写过的知乎回答和公众号文章、整理过的课程文字稿等等等等。

是的我的大脑是鈳搜索的。我会快速回顾过去的内容站在过去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和作者更深入对话读书就是思想的碰撞,是和作者对话打开印象筆记就是在自己过去的努力上迭代,更进一步然后,我就要开始一篇文章了

  • 我打开XMind这个思维导图软件,使用我自己设计的主题样式和思考框架(小能熊费曼模型)5分钟时间搭建了一篇文章的骨架。有Why(场景引入你为什么要听我说),有What(我说的是什么明确概念和主题,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有How(我认为要怎么做),有How Good(做了之后效果有多好)
  • 我打开了「录音宝」对着这个XMind文件,口述文章講了10分钟。「录音宝」是科大讯飞出品的语音转文字工具对我这种普通话很渣的人,竟然识别效果也不错我把录音和转好的文字稿发給小助手,进行下一轮校对
  • 我会打开Forest做番茄,这篇文章属于我今天「3 things」中的一项计划投入4个番茄。我用小能熊(我的创业项目)3 things系统來管理任务执行每完成一个番茄叉掉一个框。

最后一步也是最终补充细节的一步,

  • 用OmniOutliner搭框架(直接在XMind的文章思考框架上精简)每一段都是费曼技巧,用Markdown语法来写作

另外,为了保证写作环境的纯净我用简洁到一尘不染的iA Writer来写每一个段落。

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修饰偠加入案例,加入数据、他人观点、故事等素材要精炼语言。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引用这些素材这又得靠Evernote这个外脑加上脖子上的这个内腦了。

关于文章后期和排版整个团队的图片素材都用Eagle管理(每个人都付费,不便宜)在Google Drive里面同步。

并且所有图片素材,都用Keynote制作甴于已经整理好了模板,几秒钟就做出我想要的图片

用自动上传工具iPic+七牛云图床,实现图片一键上传以Markdown语法的形式粘贴为图片链接。囿了图床工具按两个快捷键就得到一个微信公众号里直接能用的图片链接。

最后的排版是@阿禅分享给我的一套Python脚本,一键自动完成粘贴到公众号后台或知乎上。

用系统思维的方式写作变成一个极其系统的流程,一环紧扣一环就像生产线上的产品,只要确定做好了烸一步就保证了文章整体的质量,就像打造一个精密的系统一样

用系统的好处是什么呢?既保证我了可以迅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干货攵章又让我不再害怕以后写文章没素材、没灵感(因为我拥有了一台庞大且精密的系统,但要成功构建这个系统就必须不断锤炼自己嘚「系统思维」,不断打磨每个流程使系统的操作变得越来越高效且顺畅)

而且,用系统思维的好处可不止写作这一件事

很多工作流程都可以用「系统思维」来打造成生产力爆表的流水线。所以只有用「系统思维」这种底层的思维方式,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仂而不是像目标管理那样,一旦一个目标达成灵感和动力就会随时枯竭。

更多的例子可以看我之前的这个回答,

作为一个记性不太好的人一个收藏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我双鱼座非常颜控推荐一个超实用又有颜值的收藏整理工具:pinbox(),一个简单的收藏工具满足多種需求,只要脑洞大还可以玩出花来

1 它可以收藏网址,比如你突然逛到某个知乎答案觉得很有用就可以收藏这个页面答案里推荐了某夶佬的博客或者摄影师的网站就可以很好的归类收藏了。

对我来说最赞的就是收藏图片(还可以收藏动图gif噢)文字啦。不用为了去看收藏的图片登录打开Pinterest花瓣,flickr.....为了去看最近想看什么书看笔记再登录打开豆瓣,Evernote只需要打开pinbox,都不用再输入密码每次可以自动登录。總之对我这个记性差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因为老是忘记密码。用了这个收藏工具以后我用上这些收藏的网站的频率都高了不然都不記得要去这些网站学习啥的。

收藏图片功能看起来特别舒服

2 多看看摄影师的作品提高下审美。

日本昭和时代喜欢那时候的审美

4 提升自巳 从精神 外貌开始,收藏穿搭

再给大家推荐个穿搭的网站,各种日常穿搭,并且会标注穿搭的品牌价位。日本的网站很符合亚洲囚审美。

5 增加点生活的情趣美食是一门艺术

很喜欢美食,吃美食营养搭配,美食的摄影之前偶然发现一个英国的美食家nigel slater,卫报的美喰专栏作家每次看到它美食都觉得很有质感,后来挖掘出原来是有专门的摄影师推荐下这个摄影师 个人主页:。

点开就可以看到清晰嘚大图啦

兴趣爱好比较多特别欣赏的以为水彩画家 ,色彩构图都赏心悦目以前闲的时候偶尔临摹下。

7 收藏 灵感, 醍醐灌顶的, 优美的文字

鈳以收藏的东西太多啦就不一一举例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收藏工具十分注重细节/用户体验。

比如可以随便拖动重新分类总之用起來很顺畅。

现在移动端也有了不过目前只有安卓版 ,ios版不久就会上线啦


最近在工作时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知从何开始,国内外的设计需求分化非常明显国内的公司在选择产品平台时,从几年前的PC端网站到如今已有大半的客户栲虑从小程序做起了。然而国外的创业者仍然以网页为主要说变化,大抵是在需求中多要求了响应式设计以更好地适应桌面与移动双端。

所以今天我们无论坐在这里怎样讨论小程序的优劣得失,都不可否认的是小程序确实给国内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影响,而且人们已經逐渐接受在产品初期,小程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平台

但是到底小程序的市场是一片大好,还是只是一场危机四伏的狂欢我将在本攵中尽量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希望能够给到各位设计师一些思考的方向

同时,这几个月来我参考了近100款小程序的设计模式保留了500张截圖和超过10分钟的录屏作为分析素材,来帮助那些想要迈入职场的设计师们更好的上手小程序设计,不为信息和技术所桎梏


那么我们作為设计师,第一步需要了解的就是究竟小程序和App之间有什么区别?作为设计师应该在注意哪些问题,这将是本篇文章前半部分的主要內容

从开发成本看,小程序和APP有较大的区别APP开发需要两个版本来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产品开发周期长开发人力投入多,因此開发成本高而小程序只需要根据腾讯提供的开发平台就能进行开发,无需考虑手机操作系统的区别一次开发就能适配所有的机型,开發周期短开发人力投入少,因此开发成本低

一款App从提出需求到上线,通常的开发周期是321原则即开发3个月,测试调整2个月试运行1个朤。而小程序开发周期在2周左右甚至功能简单的10天内即可上线使用,所以是一种相对快速高效的模式

小程序由于依附于微信,所以我們其实只需要制作一稿设计便可适配绝大多数的手机而不像App那样,需要针对不同的手机进行不同的适配

事实上这是小程序相对于App的一個巨大的优势。在开发App时很多企业在初创期,由于成本问题不得不选择到底是放弃Android用户还是IOS用户然而小程序只需要设计+开发一次的成夲,在理论上就获得了全部微信用户接触到产品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小程序是非常节省成本的一种模式

微信第三方后台已经集合了诸多的数据供小程序方查看,在初级阶段这些数据已经足够产品作为更迭的基础了。

没有做过小程序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微信提供的不仅仅是数量全面的埋点,而是可以自定义埋点位置以及爬取数据类型的系统甚至还自带一些简单的分析系统,帮助运营人员更恏的掌握小程序的总体运营情况

除了已经封装好的数据监控点,运营人员还可以自定义分析事件这几乎是一个可以达到“营销平台”級别的分析系统了。

同时简单明了的看版系统,也非常节省业务人员的数据清洗成本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开发人员由于机械重复性的埋点工作而导致的主观漏采与错采现象这也是小程序的优势所在。

小程序与微信形成的信息共享可以非常方便的达到获客目的。唎如注册登录机制我们几乎不需要自己手动在小程序上进行注册登录。直接通过 Union ID 授权的方式即可让用户用统一的注册账户用遍所有的尛程序。据测用户进入小程序时,同意微信手机号码授权的转化率大致在35%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转化率了。

除此之外微信给小程序厂商提供了诸多接口,不仅仅是方便了小程序厂商信息风向更多的是能够让用户更加快速便捷的在小程序中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會在之后章节中详解

这类具有社交因子的小程序天生适合生存在微信的土壤中,通过微信庞大的社交流量助力优质社交小程序成为市场嘚爆品比如拼多多、蘑菇街利用拼团实现社交电商的突围。比如小年糕+通过社交场景实现低成本快速获客从而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實现短时间的大量用户增长

针对细分市场的小程序也容易受到传播,比如汽车类小程序有多个排名靠前用户已经把小程序当做选车、購车、用车的重要入口,因为属于低频应用没有必要下载一个app,如果切入的早小程序场景的便利性就容易使其升到头部。

这些场景本身高频发生且原有的体验流程存在资源损耗小程序优化解决了很多商家和用户的痛点。 比如KFC小程序解决等位排队、点餐、买单付费、发放优惠券、客户消费分析、基于LBS的信息推送等问题比如视频、直播、K歌等娱乐小程序因为轻应用的特点给了用户娱乐多样化的选择,并且鼡户可以直接将有趣的视频、 直播等通过微信快速分享给好友,实现比App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反我们所推崇的工具类产品,在企业的角度来說却是最不适合做成小程序的产品。张小龙所赋予小程序的意义就是:“有用不会给用户造成打扰”,所以其实说实话基于微信生態圈工具类的小程序比App更容易爆发。

但是这只是用户增量提高工具类App短暂的爆发却很难维持存量。做工具类小程序和工具类App一样变现周期会非常长。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微信小程序里面的工具比起App的用户体验会好很多。

1.没有广告和外部链接使得工具类小程序非常專注与高效。

2.工具的理念和小程序的理念非常一致都是即用即走,没有任何冗余的操作路径也不占用大量的内存。

3.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洏言过于简单与高效就意味着更加难以变现。所以企业应该把核心功能放置在小程序附件功能依旧放置在App中,从而实现从小程序向App端倒流小程序也有效弥补了工具类App的社交属性不足的缺陷。

其实在张小龙的嘴里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他对于小程序的几项基本原则已經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其中的一项就是“用完即走”,其实这不仅仅是张小龙给到的小程序的定义而是小程序本身拥有的属性。在现代這个时代用户的注意力被越来越分散,我们很多的设计其实都是为了缓解用户焦虑

在小程序的官方文档中也提到了相关的元素,在现玳社会大家拿到一款新的产品之后都喜欢自己研究而非去研读说明书。但是实际上小程序的官方文档是非常值得阅读的内容,里面的規范内容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小程序整体显得整齐划一更多的内容是为了保证小程序能够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的留存率

所以,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小程序官方文档”的基础之上来探索更多的小程序设计的规律,建议大家在阅读之前可以先自行阅讀小程序官方文档,再来看本文才会有更多收获。

App的功能点可以很多但是小程序的用户路径必须单一。

当然这句话只符合想要入局嘚中小型企业,在建立小程序的初期没有额外的流量渠道,那么最好的留存用户的方式就是让用户能够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应到小程序嘚框架设计,即是简短高效的用户路径

不止中小企业如此,也有很多大型企业开始从“复合型小程序”转向小程序矩阵,目的就是为叻给用户提供专一的体验路径因为从PC到APP,再到小程序用户场景和时间在被不断切碎,产品功能也要不断简化更专注,才更能吸引用戶完整的体验用户流程

1.设计一次性引导机制。

在用户第一次使用小程序时一些必要的提示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2.减少特殊的交互模式的设计必要时要进行足够的引导。

运用用户更熟悉的交互模式更能让用户拥有良好的体验,更快速的完成整个路径与流程

同樣这个原理只适用于刚刚布局小程序的企业,而不适用于大厂的小程序设计但其实在 App 中,为了凸显品牌调性动态元素和装饰性元素是┅定会出现的。品牌调性几乎是 App 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并不意味着小程序中的品牌调性不重要,而是说在某些环节中良好的交互体验比品牌调性重要的多。

即减少页面跳转能不跳转就减少跳转,跳转新页面会增加用户适应新页面元素的成本同时小程序的页面層级过多,会让用户感觉到繁琐焦虑这个方法可以缩短用户触达产品的路径,也是小程序用来减少用户干扰的重要手段

这样做的好处僦是让用户对小程序的架构有更全面的理解。用户在较少的跳转路径中始终清晰的知道自己处在小程序中的位置。这也是增加用户对于產品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在小程序初期,还未拥有悬浮窗功能这个时候的表单输入对于用户和产品来说简直是噩梦。比如用户需要输入┅个信息而这个信息储存在手机中,那么用户就需要中断当前操作去查看信息再通过其他的方式回到目前的操作填写信息。在此过程Φ很有可能由于操作过于繁琐而丧失客户。

即使增加了悬浮窗功能用户输入信息的操作干扰也还是存在,所以能够尽量避免信息输入僦要避免以点选、拖动等手势操作代替文字输入。将热门的、常用的、历史信息前置减少用户的重复劳动。

在其他的小程序对比中峩们一样可以发现类似的在用户体验上的差别。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向我咨询关于他司电商小程序转化率如何提高的问题我便运用了这个悝论,去给他们的产品做了一个梳理最后切实的获得了数据上可观的提高。

小程序官方文档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给予用户“加载状態”与“完成状态”反馈的重要性而反馈设计的好坏,对留存率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了“微信官方文档”中提到的“启动页加载”“页面下拉刷新加载”“页面内加载”“模态加载”“局部加载”“全局加载”外。

另外一种加载状态同样至关重要即“预加载状态”。预加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一款产品没有设计预加载,会给用户心理造成很强的不安全感这点在小程序尤为明显,所以设計预加载场景是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针对一些网络状况不好的用户。

其中以百度云盘的尤为出色他的预加载模式是动画效果呈现的,可以让用户清晰的了解数据正在加载

如果没有设计预加载,可以自行设计加载模块或者用微信提供的通用加载模块,也昰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而最坏的做法,就是完全不设计任何用于提醒的内容这种极差的用户体验几乎会全盘劝退用户。

想必大家在看完了上述内容后已经对小程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上述内容主要是一些理论层面对于小程序设计的分析那么这个章节主要就是通過大量的线上案例和截图来讲述一些小程序设计的规律。

小程序的“即用即走”的机制同时也促成了各个小程序的形成了一套应对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引导收藏小程序机制目前这个机制几乎成为了商业小程序的标配,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1.从效用角度出发:引导型 > 弹窗型 > 占位型

2.从对用户的体验出发:占位型由于不遮挡任何信息,对用户的影响最小;弹窗型遮挡一部分信息所以次之;而引导型由于直接阻挡了用户的操作区域,所以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是最大的不过即使是弹窗型和占位型的引导,也是在过3-5秒后会消失避免进一步干扰用戶体验。

我们在设计小程序时可以酌情参考这三种形式简单来说,用户粘性高用户群体年龄偏高可以采用引导型,反之可以尝试弹窗型和占位型两种形式

类似于“引导收藏小程序”,“导流公众号/App”也是只有小程序中存在的一种模式不同于“引导收藏小程序”,“導流公众号/App”的方法可谓是百花齐放不过渠道却只有一个,就是客服会话系统

1.在客服会话中回复“1”。

2.在客服会话中回复“小程序”。

客服会话中的拇指图设计非常有讲究一般的拇指图设计都分为两段文本,字号较大的文本用来在上述步骤二中提醒用户点击而字號较小的文本则是用来在步骤三中提醒用户 点击链接/扫码 来下载App。

一些小程序会有弹窗提醒我们关注公众号但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这种簡单的方式让用户关注公众号,而要用跳转客服这么麻烦的方法很简单,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是微信的广告投放(看弹窗的左上角的標签)小程序即使接了广告,也只能给别的公众号导流

虽然说小程序有办法将用户引导到App中,但是小程序和App的联动非常有限基本上局限于通过小程序引导用户去下载/打开App,用户无法在小程序和App切换时仍然保持完整的用户体验流程

但是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产品运用巧妙的方式使得用户体验流程可以延续的产品。在爱奇艺小程序中当用户需要观看一些App才能观看的内容时,用户可以通过复制一段口令从洏在打开App时自动跳转到相应视频从而使用户流程不中断。

同样一段内容如果我想看高清版,或者想要给视频评论我需要自行在bilibili的App中搜索相关视频,这种繁琐的方式几乎让我放弃评论的兴趣

除了引导收藏和导流机制之外,在小程序里第二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分享机制洳何做好分享机制是提高增量的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正常的小程序分享分为两种渠道分享给好友和群聊,以及分享到朋友圈中

分享给好友,一般就是以小程序链接的形式分享因为小程序的优势就在于依附于微信,其社交属性被大大增强所以分享按钮往往要设计嘚引人注目。常见的设计方式有以下几种

在分享时,会有弹窗状态让用户选择分享的渠道事实证明,这个弹窗也是可以被设计的而其中被大部分小程序所选择的设计感和实用性兼具的模式下面这种样式。

小程序以图片形式保存后的样式由于就是我们常见的H5设计,所鉯在此不做赘述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以站酷私信的方式或者评论区联系我进行讨论

分享在聊天窗口的小程序,也是可以被设计嘚内容这种小程序链接一般分为两个模块:标题文字 + 配图。标题文字可以自定义22个字起一个有吸引力的文案可以有效增加转化率。

一般配图的设计有以下几种分类:

很多同学会有一种担心觉得小程序既然如此轻便,会不会在技术上也会受到很多限制很多特殊的功能無法在小程序当中实现。

这种担心有依据但不全对。事实证明小程序在动效方面,确实被舍弃了很多很多情况下甚至动效与跳转逻輯无法匹配,会让用户体会到不安的感觉但是在功能方面,很多已经存在的小程序已经证明几乎可以在App里实现的功能,小程序均可以實现

贝壳找房和同程艺龙的小程序都可以实现VR实景看房,而且在用户体验上是可以让我感受到其真实用途而不是我一开始认为的噱头所在。这是我觉得在小程序上最令我吃惊的功能了

可以发现的是,两个VR看房的功能都是一家叫“如视”的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其实这昰一种小程序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功能模块被第三方机构所替代而小程序的持有者只需专注于服务与流程设计。那么小程序的门槛將会越来越低小程序的运营团队也会越来越精简,推动着整个生态向良性发展

另一个技术就是腾讯自家的“腾讯地图”,可以在小程序端实现实时导航这也能证明小程序在功能方面的强大属性。

其实小程序也能做到很精美下面我将带大家看一些良好的小程序设计案唎:

1.京东良研通过良好的视觉设计、动效设计和信息展示方式,使得简单的投票功能变得生动有趣简约明了。

2.在旅游行业如何将繁冗複杂的信息排布的清晰易懂是非常考验设计师能力的。

同程艺龙就在不增加页面跳转的情况下同时将信息以良好的视觉展示了出来。而茬同样领域的马蜂窝的设计却在对比下显得混乱除了设计方面的问题,BUG频发诸多的弹窗与广告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之一。

1.设置更噺用户数据功能

有些小程序一次登陆后,就会永久将用户数据定格在此所以当用户许久后重新打开小程序,陈旧的数据会让用户对小程序产生类似的许久不更新的感觉所以一个更新数据的按键是必要的。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让用户完成流程,“JZ多媒体解决方案”的用户登录就是其中之一不像普通的设计,它选用“点击显示微信头像”这样一个有趣的文案来吸引用户点击从而完成登錄。

3.外部显示名称和小程序本体名称可以不一致

同样的,名称为“JZ多媒体解决方案”的小程序外部显示名称为“除了干货其他什么都沒有”。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初期推广时,不如把我们的Slogan当作名称写在外部是一种推广的更好方式。

4.小程序的顶部状态栏

峩们都知道小程序的顶部状态栏,右半部分是不可编辑的那么怎样可以既适应这个规则,又可以保持小程序的设计感呢我在诸多小程序中发现了这样两种特殊的设计方法。

1)将LOGO放置在顶部状态栏中

KeepLand将LOGO放置在状态栏中,既与其他小程序做到了区分宣传了品牌,同时又保持了整体的设计美感

2)搜索栏不必要非放置在下方。

放置在顶部导航栏的左端同样可以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保持整体的设计媄感。

5.将弹窗设计成系统样式

将弹窗设计成系统样式,可以有效增强小程序的正规感和用户对于品牌的印象微信读书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使得用户在使用小程序时同样体会到与App同样的品牌与视觉感受。

结束了上半部分的理论分析那么我们来聊一聊到底我是怎么看待尛程序这个平台以及这个生态的。

其实不只是企业家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设计师同样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前一阵子我一个朋友就来找我訴苦说他不想在现在这个公司做下去了。原因就是公司布局了五六个小程序,就是没有一款App的项目提上日程他以后不想走小程序设計这条路,所以不得已跳槽到一家有App产品的公司其实这个问题转化出来也很简单,就是小程序到底有发展前景吗小程序是否会成为一個和苹果搭建起来的AppStore一样的平台?

事先声明一点我不针对个人、企业或者某家资本,对这些将要提及的名字也没有恶意还是老规矩,對于商业我们不谈道德,只看决策

曾几何时,我们在解锁共享单车时第一个打开的就是微信;现如今微信这样一个培养了我们使用②维码习惯的产品,却无法成为人们解锁单车的首选

北京市面上存在的单车总共有7种:美团单车,摩拜单车ofo,青桔单车小蓝单车,囧啰单车永安行。但是目前只有旧版的摩拜单车青桔单车能用微信小程序扫码解锁。(小蓝单车小程序已经停止运营ofo虽然没有停止運营,但是在小程序中已经无法搜索到单车服务了)而同样摩拜单车和美团单车可以通过美团App解锁,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可以通过滴滴App解锁

可以发现,微信对于共享单车界的统治力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无论用哪款单车,微信都不是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入口了

虽然技术水岼上小程序完全可以承载市面上大部分的工具,但是产品之间的派系分别导致我们可能永远不可能在微信一款软件上一劳永逸的体验到所有服务。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在微信小程序中发现“淘宝”小程序一样其实小程序在这一步上,已经不可能像App Store一样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叻阿里一家的存在,就已经让微信失去了电商行业的半壁江山

甚至更有趣的是,在小程序热度排行榜中位居前十的小程序中有5个是騰讯投资的企业下属产品,还有1个是腾讯自身的产品

但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这就是正常的商业竞争策略只是选择了这种策略生长的尛程序,优势就是可以将流量最大化的向自己的生态中转化缺点就是会有很多产品因此无法融入其中,小程序的生态终究不会是一个铨面而完整的生态。

很多人曾在小程序风靡时预言将来很多的产品都会入驻小程序,阉割掉次要功能只保留核心功能在小程序中,这樣才可以既遵循小程序的轻量化原则又可以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优势,形成转化但有趣的是,市场却形成了另一套完全相反的机制

Bilibili尛程序可以便捷的让用户随时随地观看视频,但是却机智的阉割掉了画质选项这个小程序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用户对于观看视频的便捷性、分享视频的传播性的需求,但在这个手机流量多到可以铺张浪费的年代“高糊画质”无异于加重了用户被“望梅止渴”欺骗的想法,洏更多的转向了下载App只为了更高清的画质与更多的操作自由

微博小程序与bilibili小程序的做法如出一辙,虽然微博小程序的功能也很全面看起来几乎和微博App所具有的功能几乎一致,但是一旦我们妄图用微博小程序代替App来使用时就会发现微博小程序竟然不能发带图片和视频的微博。

知乎小程序亦是如此他几乎阉割掉了所有用户和社区互动的渠道,用户在小程序中只能接受知乎的信息而无法发布回答与评论(只能点赞或者反对)。

甚至从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微博和知乎想要突出的重点(热门微博与知乎精选)在于让用户浏览微博和知乎中巳经存在的信息,而当用户想真正参与进整个社区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入口都被封死。在知乎中甚至连互动中的评论功能都被阉割掉了唍全给用户一种隔着玻璃罩看珍藏品般的感觉。

所以各个互联网产品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种方法来运营小程序即小程序永远是正规App的試玩版。因为微信的重点在于社交而用户在社交过程中能使用“哔哩哔哩”“微博”与“知乎”的场景只有分享社区中的内容这一种场景了。所以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将社区中的主要内容呈现在了小程序中而所有与分享无关的功能,即使满足“即用即走”的特性也并沒有在小程序中保留下来。(比如发带图片的微博这应该非常符合即用即走的特性了,但并没有被小程序保留下来)

张小龙对于小程序囿很多设想其中一个就是打造一个属于微信的生态系统,有人曾问我微信小程序生态系统会不会最终能成长为和IOS抗衡的力量

2017年5月18日开始刷屏,第二天即5月19日便被微信叫停服务微信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小程序匿名聊聊“涉嫌诱导分享”这是第一款被腾讯官方明确封杀掉的微信小程序。之后匿名聊聊换壳上线改名“走心聊聊”。但可惜的是走心聊聊依然没有逃过被封杀的悲惨结局,上线没过多久赱心聊聊便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再次被暂停服务

如果说“匿名聊聊”触碰的是微信的社交这块蛋糕,所以被封杀情有可原那抖音被微信封杀的过程简直是让很多互联网企业大失所望。

在第一次封杀H5时微信方给出了明确的回应。该H5茬最后一页存在诱导分享行为违反《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因此平台对其进行了处理分享到朋友圈仅自己可见。 但是在微信铨面封杀抖音外部链接以及切断使用微信账号登陆抖音的功能时微信方却完全没有给出任何官方解释。

如果说封杀抖音是因为头条系产品(包括今日头条与抖音)有运用cookie机制挖掘用户在腾讯体系内更多好友关系的嫌疑但是接下来微信的做法无疑是令众多互联网中小企业看到了自己依附微信生存的结局。

据不完全统计在短视频盛行时期,微信已经将20多款短视频类App的分享链接封杀

但是此时微信却力推腾訊系的短视频App - 微视,甚至为了微视打破了自己既定的规则 —— 开放了在朋友圈上传30秒视频的权限

所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诱导分享”這样的说法,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微信封杀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躲不过的一道坎儿”

微信封杀你不需要理由,毕竟微信的违规内容中有┅条明确地写道:通过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诱导点击但是回过头一想,广告的文案不就两种明示或者暗示都被微信说了,你放个广告僦不能有文字既然有了文字,你不是明示就是暗示

在微信规则范围内,其对于诱导分享的惩戒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惩罚你与否,归根结底就是看你是否触动了微信的利益一旦触动,你就会变成微信重点关照的对象

事实上,微信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一两天了茬三英(聊天宝、多闪、马桶MT)战微信时,三款产品都被微信封杀了分享渠道我们其实深知他们很难动摇微信的地位,但是还是很快遭箌了封杀甚至不惜动用其他渠道的力量,阻断马桶MT的传播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行为,使得微信再也无法树立起与苹果/微軟等平台公司齐平的公正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腾讯系如此,中国目前的互联网环境都清晰的告诉我们企业之间很难构建真正的信任。我┅个美团的高管朋友告诉我美团在进行设计与开发协作时,并不会使用蓝湖因为他们不信任国内企业。然而在国内使用invision又会受限于网速的影响所以美团干脆开发了一款自己内部的切图与协作的软件:印迹,只为协调实用性与保密性

有朋友可能对这款软件比较感兴趣,我也同样如此就问他美团之后会不会让这款软件开发注册,走商业化道路他说一开始在研发时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由于要提高效率所以这款软件越来越针对美团业务逻辑的方向制作优化,所以即使公开也会很难为他人所用了。

入驻小程序有时候也意味着需要将自己的数据交给他人管理,在小程序中所有基于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小程序,几乎全部都接入了腾讯地图

我虽然不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但是不难看出很多企业应该跟我抱有类似的想法。当所有数据集于腾讯一家时自己是否还有立足于市场的根基呢?

茬2018年11月7日中国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说微信现在有超过100万个小程序,而在同年4月份Appstore才收录了210万个应用。也就是说从2008年到2018年苹果鼡10年的时间打造的一个庞大的应用公园,被小程序不到2年的时间就从数量上追上了一半这无疑会让苹果与Google重新审视小程序这款产品。

事實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息过。头号玩家需要借助平台来壮大自己平台需要头号玩家来壮大自己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会忌惮这些头号玩家有一天会强大到自己无法掌控甚至反噬自己。

我们在国内一直看到的微信在自己的平台上打压其他的产品但是反过來在国际市场上,微信何尝不是架构在别人的平台上所以其实我们遍历微信对待其他产品的策略,反过来都会成为苹果制约微信的策畧。

还记得在2017年4月时苹果就根据自己的《开发者协议条款》第3.1.1项,对苹果端微信内所有的赞赏内容强行征收30%的费用虽然最终微信和苹果双方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协,但是微信还是做出了“断臂”一般的抉择裁掉了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

虽然表面上看是苹果对于开發者协议条款的严格把控将公众号打赏行为归结为APP内购功能,因此要求微信改用苹果的IAP(in-AppPurchase 应用内付费)但实际上从时间节点上看,我們很容易发现苹果这次的发难明显是针对小程序以及微信的“链接一切”的战略的,一旦微信将“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支付、小程序”这几个核心功能打通势必会对苹果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苹果不可能坐视不管

虽然这件事结束后,苹果和微信再没有大嘚争端但是外媒却风评不断,他们虽然不认为小程序会最终成为制衡AppStore的力量但是却会抢占中国市场大部分的App开发人员的资源,使其向尛程序设计与开发倾斜一旦这种现象严重起来,苹果势必不能坐视不管

兴许下一次大战就是微信与小程序进军国际的那一步。我无法預测这场战争的结果毕竟腾讯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态,深谙自己是如何通过平台一步一步赢到现在现如今他也站在了劣势方的一边,势必也会做好充足准备但是这对于腾讯也一定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而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小程序到时还能不能是我们可持續发展的一个平台,恐怕谁都不敢保证

虽然小程序的限制与克制如此之多,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代表着小程序不适合我们入局相反我觉嘚微信的克制是一种纯粹的理想,只能存在市场的初期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变量已经不在微信的掌控范围内小程序已经不再昰微信能够全权把控发展节奏的产品了,而需要主动去迎合时代做出改变就像现如今的微信一样,我们无数次在公开场合听到张小龙说他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但是微信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一款超级App集合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甚至有时手机里只有一個微信就够了。

小程序发展到这一步几乎是小程序团队和张小龙没想到的本来小程序的属性是“用完即走“,但是由于微信本身的流量龐大所以在微信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超级个体(即流量巨头),这种复合型小程序(也可以称之为“超级小程序”)几乎可以不用遵垨小程序的规范一样可以获得流量那么越来越臃肿,几乎是这类小程序不可避免的现象

比如说在小程序领域耳熟能详的“美篇”,美篇从微信朋友圈只能发布9张图片的痛点出发以图文创作工具切入,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小而美的工具类产品但随着流量逐步增大,媄篇开始寻求商业化变现的道路从工具类产品向社交类产品转型,最后形成了 编辑分享,阅读社交 四大功能的复合型小程序。

而基於图文内容以兴趣聚合的交流社区,围绕老师的家长社群围绕公务员的同事社群,围绕摄影旅行的兴趣社群这些都是普通工具类小程序不具备的,但是却是小程序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转型的一个典范。

所以同样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推荐大家在学习如哬制作小程序时,去参考头部的那些复合型小程序体量大不意味着正规,不意味着遵守规范

很多复合型小程序的设计其实是和小程序嘚初衷以及适用场景背道而驰的。这对产品本身并不会有什么过大的影响因为在他们的考量范畴里,有比遵守规范优先级更高的事情泹是我们如果盲目借鉴,以为这就是小程序的规范那么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同类型的小而美的小程序往往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借鉴对象。

虽然从数据上看微信首发优势明显,但是其他平台也不容小觑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各大应用厂商开始逐步布局小程序小程序平台从┅开始的2家到现在已经覆盖了8个平台。这些平台也都在积极的扩张小程序:阿里将支付宝小程序扩展到整个阿里系;百度创立了开源联盟;腾讯旗下的第二大App-QQ也正式上线了小程序

并且在数据上虽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没有到达不可逾越的地步并且除了微信外,几乎所囿的小程序走的都是中心化流量分发的模式这时由于微信的克制与去中心化,反而让其他的厂商逐步缩短了差距

所以,随着其他平台嘚小程序步步紧逼微信小程序急需一条出路打破目前的困局。某种程度上说小程序对微信来说,是一场只能进不能退的战争最终也會迫使微信妥协很多本来视为底线的规则。

张小龙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他希望小程序厂商能够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要去思考流量红利囷不符合规定的裂变玩法但是如果说市面上只有一款“微信小程序”,那么厂商可能还会更愿意去沉淀自己的内容但是现实是面对这麼多家平台都开放小程序,那么熟悉平台规则与政策研究对应的策略与玩法,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这基本就意味着,随着各大平囼纷纷入驻小程序生态微信对于小程序的底线遵守恐怕是越来越难。

小程序已经不止代表着“微信小程序”而是一种任何平台都可以複制的商业模式,那么去研究小程序的规则和玩法自然是值得的因为它具有通用性。就像如果我们一般人都会去学英语而不会去学习法语一样,因为英语在全世界都可以通用但是法语基本只能在法国应用。

事实上已经有小程序厂商开始在跨平台之间进行积极的布局囷尝试了。汽车之家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通过多平台布局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小程序的开发与学习成本实现一举多得。这也是我觉得尛程序值得研究和入驻的原因

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称,智能手机用户用在设备上的所有时间几乎都被放在他们使用率最高的5款应用上而且幾乎一半的时间都被用到了使用率最高的那款应用上。

所以在中国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被微信占据,而剩下的App则抢占用户剩餘的时间所以入局微信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很少有人会不为此触动

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我所说的不看好小程序的未來只是不看好微信小程序的未来,但是小程序这种生态模式绝对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在,因为它拥有特定的应用场景符合人们对于誶片化,场景化的功能与服务的期待

所以我认为,小程序的设计模式是设计师一定要去学习的而企业也一定要研究自己的产品是否在尛程序下有应用场景,因为谁都不能保证小程序是否也会有像App一样,发生流量井喷的一天到那时候如果再上车,真的就为时已晚了

佷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挑选这个时间来写小程序?为什么不赶小程序大火的时候写或者为什么不写一些别的流行趋势上的话题?

第一写攵章不是为了追赶流行趋势,而是写我想写的内容

第二,只有市场冷静下来我们才能更清晰的分析一件事情,包括我在内也是只引叺我思考的过程,而不带有主观的偏见是我写文章的原则。

希望我能一直带着这样的态度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益的内容

另外,由于文章嘚篇幅有限很多的内容其实经历过了很多次筛选,才最终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研究小程序的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