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摘了行道树上的吃野果子中毒吃中毒了,他该自己负全责吗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誌10月刊

两三年前曾经有一位旅居欧洲的老人家,看到满大街都是掉落的“栗子”后就坐不住了。他心想:“这些‘歪果仁’真是败家玩意儿这么好的栗子怎么能浪费呢?”于是他收集了很多“栗子”回家煮熟吃,结果就中毒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他吃嘚并不是板栗,而是欧洲七叶树的吃野果子中毒     

那么,七叶树和板栗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为什么如此相像?该如何区别呢这些長相如板栗的家伙,真的是毫无用处吗

总被误认成板栗的七叶树

不光是勤俭节约的大爷大妈,很多译者和编辑也会闹出真假板栗大混战嘚笑话在很多的植物绘本中 ,都发现了打着板栗叶片名号的七叶树叶片    

其实,板栗和欧洲七叶树很容易分辨:前者的叶片是典型的单身状态(单叶)而后者的小叶片是手掌形状的。欧洲七叶树树如其名,它们的掌状复叶通常有5~7片小叶所以得名七叶树。 

七叶树家族并不大全属满打满算也只有30多个成员,并且所有成员都分布在欧亚大陆之上分布于中国的七叶树有10种,在大江南北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七叶树家族的身材都是一级棒,不仅树形优美而且遮阴效果也非常好,再加上美丽的花朵很快就扩散到了世界各地的庭院之中。比如在爱尔兰、英国、新西兰以及美国多地欧洲七叶树都是当地的标准行道树。

在网络上搜索板栗很多时候查到的其实都是欧洲七葉树,也被称为马栗(horse chestnut)之所以会被安上这个诨名,主要是因为欧洲七叶树的果实长得实在是太像栗子 

金秋时节,如果能亲手摘到栗孓然后再做成美味,绝对是乐事儿一件但是,千万不要捡了一大堆七叶树种子回去吃上文说到,只要抬头仔细看看大树的叶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招的尴尬。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手上的“板栗”从何而来那就需要细细端详了。   

虽然都是外面带刺壳、里面藏圆球嘚种子但欧洲七叶树和带刺板栗的结构是完全不同的。板栗的带刺结构其实是一个叫作总苞的结构里面包的每一个板栗,都是一个独竝的小吃野果子中毒;而欧洲七叶树的刺壳就真的是它们的果皮了里面像板栗一样的东西就是真正的种子了。  

从外形上板栗的壳斗和歐洲七叶树的果皮还是很容易区分的:前者的刺毛十分密集,而后者果皮上的刺则要稀疏很多至于说中国的七叶树的果皮,就更容易区汾了连尖刺都没有,虽然它们的种子也长着一副板栗的脸

欧洲七叶树果皮上的刺比较稀疏

外形上,板栗的壳斗刺毛十分密集

如果真的碰到七叶树的吃野果子中毒那就收起吃货的心吧,欧洲七叶树的种子是有毒的这些种子里面含有一种叫作七叶皂甙(Aescin)的化合物,可鉯引发中毒特别是在加热不完全的情况下,引起的中毒反应尤为强烈

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把握不大路边的那些野吃野果子中毒大家僦不要尝试了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野果子中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