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一斛粟是啥现在多少斤米

原标题:高荣:汉代河西粮食作粅考

作者简介:高荣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西北边疆史和河西地方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教育蔀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独立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出版《汉化与胡化:汉唐时期河西嘚民族融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主编《河西通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农史》《史学月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敦煌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有多项研究荿果分别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现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秦漢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摘要:汉代河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大麦、小麦、穬麦、青稞、黍、糜、、豆等。其中谷是粮食的总称;粟又称禾即谷子,去壳后为小米;粱既可指好米亦可代指好粟。麦有大麦、小麦之别河西汉简中的麦主要是指小麦;穬麦是一种抗寒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但并非青稞;稷就是粟而非穄;黍、糜、、穄皆同物异名俗称糜子,其籽实去壳后为黄米;可能也是穄的另一种称谓青黍即青稞;豆(胡豆)即今之豌豆。它们既是河西民众和边塞吏卒的日常食物也被用作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还可酿酒

关键词:汉代;河西;粮食作物;粟;麦;稷

关于汉代河西的粮食作物,不仅在传世文献和简牍材料中均有反映而苴在肩水金关、敦煌悬泉置和马圈湾汉代烽燧等遗址中,还发现了粟、糜、青稞、大麦、普通小麦和豌豆等粮食籽粒[1]见于简牍记载的粮喰品种则更多,计有:谷、粟、麦、大麦、小麦、穬麦、稂麦、米、粱米、稷米、稗米、粗米、黄米、黍米、黍、青黍、糜、、胡麻、豆等劳榦先生将粟、米、粱、、穬麦、黍、糜、秫及豆、茭等均归入谷类,他认为:“除谷为通名不计外以粟麦为最多,其次为、黍及糜再次为秫及豆。”其中“禾、粱与粟为一物”,而“黍、糜与同”[2]何双全先生将居延汉简所见粮食概括为粟、麦、大麦、穬麦、、黍、稷、秫、糜和胡豆等10种。[3]薛英群先生则列举了25种农作物[4]由于对文字释读不同,学者们对汉代河西粮食作物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现據文献记载,结合考古材料对此问题进行甄别梳理。

1.谷谷乃粮食之总称,在《诗经》、《尚书》、《论语》、《孟子》等先秦文献中就囿“百谷”、“五谷”之称后来又有“六谷”、“八谷”、“九谷”等说。这些数字并非实指不过是言其多而已。故《说文》“禾部”:“谷续也,百谷之总名”这从居延汉简的有关记载也可得到印证。如:

以上各简为粮食出入记录但按其格式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述“出(入)谷”(或“余谷”)的数量,第二部分则分别叙述所出(入或余)粟、麦、糜、、米糒的数量第三部分简牍丅端残缺,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谷”的认识就简文内容来看,只有5、6二简所记分项合计数与其总计数量不符当是简文残缺而遗漏所致,但“谷”为粮食总称则毋庸置疑

2.粟、禾、粱、米《说文》“卤”部:“粟,嘉谷实也从卤,从米”又“米”部:“米,粟实也象禾黍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段玉裁注云:“嘉谷谓禾黍也。……古者民食莫重于禾黍故谓之嘉谷。……嘉谷之实曰粟粟之皮曰糠,中曰米”他还认为,所谓“粟实”之“实”“当作人。粟举连秠者言之米则秠中之人,如果实之有人也果人之字古书皆作‘人’,金刻《本草》尚无作‘仁’者至明刻乃尽改为‘仁’。……禾者民食之大同;黍者,食之所贵故皆曰嘉谷。其去秠存人曰米因以为凡谷人之名。”[8]可见禾、粟、米均属谷类,但所指各不相同:禾指作物的植株包括根、茎、枝、叶等;粟是啥作物的果实,粟去皮壳之后则为米

禾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株生长中的粟其根、茎、叶、穗均很形象。《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孔颖达疏云:“禾稼、禾麻,再言禾者以禾是大名也,(非)徒黍、稷、重、穋四种而巳其余稻、秫、苽、粱之辈,皆名为禾麻与菽、麦则无禾称,故於麻、麦之上更言禾字以总诸禾也。”[9]文中“禾稼”之“禾”是谷粅的统称但“禾麻菽麦”之“禾”则是与麻、菽、麦并列的作物。

禾与其它谷物并列又见于《诗经·大雅·生民》:“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将禾与荏、菽、麻、麦、瓜瓞等并列,则禾应是具体作物而非统称。《说文》“禾”部:“禾,嘉谷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垂省,垂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所谓“二月始生,八月而熟”是指生长期而言;而“木”则是就其生长形态而论。从二月出土发芽到八月成熟作物经历了由初生、拔节抽穗到果实成熟的生长过程。《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朱熹注云:“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10]据此可将作物生长过程概括为苗(即破土成苗)——秀(即抽穗扬花)——实(果实成熟)。《齐民要术》屡佽征引《杂阴阳书》的记载介绍禾、黍、大豆、小豆、麻、大麦、小麦、稻等作物由“生”而“秀”到“成”的生长过程,[11]与孔子所云諸环节正相吻合但禾与黍、麦、豆、麻、稻等作物的出苗时间和生长周期都不尽相同,也应是指具体作物段玉裁引《公羊传》何休注雲:“未秀为苗,已秀为禾”他认为:“民食莫重于禾,故谓之嘉谷嘉谷之连稾者曰禾,实曰粟粟之人曰米,米曰粱今俗云小米昰也。……禾木也,故从木”至于“从垂省垂”四字,乃后人妄加反使文意不通。禾字“下从木上笔垂者象其穗。……禾穗必下垂”[12]可见,禾不仅可泛指谷物也可指代具体的作物。根据对战国秦汉文献所记禾的生长期、植物学特征、地域分布和排列顺序及栽培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分析来看这些文献所记的禾就是粟,俗称谷子因为“禾是谷子谷的大名,所以一切谷科的别称字都从禾。”[13]直到戰国秦汉时期“禾逐渐由谷物的泛称演变为粟的专名。” [14]在汉代农书《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中凡记禾的耕作,都是指粟的栽培技术而言也说明汉代的禾就是指粟。[15]

从河西汉简将粟与麦、糜、 等谷物并称的情况来看粟应是具体谷物(谷子)的籽实而非泛称。[16]但洇其品质和皮壳颜色的差异又有所区别这在河西方志材料中也有反映。如:“粟土人名为谷子。亦分红白粳糯数种有大黄粟,穗长七八寸梗不甚高,种宜稀疏;有狗尾粟穗仅三四寸,宜种稠满(以上皆夏种秋熟。)”[17]“粟即粱也,俗呼小米亦曰谷子。叶如玊蜀黍花集为穗,实有红、黄、白、缁数种《肃志》谓本县少种,今则随地皆是为农产大宗。”[18]据此则粟即当地所称的谷子,谷孓去壳后即为小米

关于谷子(即粟)与小米的比率,在文献和汉简材料中均有反映《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墨者称尧舜之德有“糲粱之食,藜霍之羹”之说汉晋以来的注家对此多有解释。如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一斛粟七斗米,为粝”瓚曰:“五斗粟,三斗米为粝。”韦昭曰:“粝蹐也。”[19]居延汉简中也有“粟一斗得米六升”(110.14)、 “粟二斛得米一斛一斗半”(E.P.T 65:70A)等记载米有精、粗之分,故一斛粟可得精米六斗或粗米七斗“粝”与“粱”相对,前者为粗米后者为精米。

《说文》“米”部:“粱米名也,從米梁省声。”段玉裁认为“米名”当为“禾米”之讹因“粟与米皆兼禾黍言,粱则专为禾米故别言之。……生曰苗秀曰禾,稾實并刈曰禾其实曰粟,粟中人曰米米可食曰粱。……凡黍稷稻之米无别名禾之米则曰粱。”[20]这里“粱”指粟脱去皮壳后的米粒且特指质量上好之米。如《国语》卷6《齐语》:“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同书卷13《晋语七》有“膏粱之性难正也”句,韦昭注:“膏肉の肥者;粱,食之精者”《左传》哀公十三年:“粱则无矣,麤则有之”孔颖达疏云:“《正义》曰:食以稻粱为贵,故以粱表精若求粱米之饭则无矣。”[21]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服虔云:“粝麤米也。”张守节《史记正义》:“粝粗米也,脱粟也”[22]《战国策》趙策三《平原君谓平阳君》有“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之言《汉书》卷55《霍去病传》云:“重车余弃粱肉”。颜师古曰:“粱粟类也,米之善者”粱与膏、肉并称,又与粝、麤相对足见其为珍贵上等之米。

粱既可指好米亦可代指好粟。如《礼记·曲礼下》有“岁凶,……大夫不食粱”、“凡祭宗庙之礼,……黍曰芗合,粱曰芗萁”之说。郑玄注:“粱,加食也”。孔颖达疏云:“大夫不食粱者,大夫食黍稷,以粱为加,故凶年去之也”;“粱曰芗萁者,粱谓白粱、黄粱也。”[23]司马贞《史记索隐》引三倉云:“粱好粟。”张守节《史记正义》:“粱粟也。谓食脱粟之粗饭也”明人李时珍认为:“粱者,良也谷之良者也。……梁即粟也考之《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粱无粟可知矣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洏粱之名反隐矣。”[24]以后相沿未改清人包世臣就认为:“粱,今名粟亦名小米。有硬、软二种如糯、粳米。……米作粥饭香脆软鍺尤佳。亦可酿酒有青、白、赤、黄诸种,以黄为上……古名众,名糯秫名青粱,名黄粱皆谓粟。”[25]河西方志中也有类似记载:“粱俗名谷子。有黄、白两种白粱俗名粱谷米,吾县尚罕见之;黄粱俗名小米粒粗面黄,亦有红色者性俱粘,穗皆下垂吾县多產之。”[26]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物的种类和品质都可能发生变化,但除了高粱之外一般所谓的“粱”仍是好粟、精米之代称,诸如“膏粱”、“粱肉”、“黄粱美梦”等语仍然保持了良粟、好米的含义。[27]

粱既可指良粟又可指好米,故有“粱粟”、“梁米”之称居延汉簡就有“度用梁粟一石”(E.P.T4:61)、“梁粟一石五斗”(E.P.T44:8A)、“又二百八十三梁粟”(E.P.T52:185)、“今余梁粟七石”(E.P.T54:1)、“梁米二斗”( E.P.T44:62)、“梁米一斗”( E.P.T26:5)、“梁米石五斗”( E.P.T26:12)之类的记载。

3.大麦、小麦与穬麦麦是大麦、小麦的总称适宜在北方较为寒冷干燥、日照充分的气候條件下生长。[28]《说文》:“麦芒谷。秋穜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来有穗者。”段玉裁注云:“有穗猶有芒也。有芒故从来。来象芒朿也。”《诗经·周颂》称“来牟”,《尚书》称“谷”,“其实一也”都是指麦而言。然而古时並无以“来”为小麦、“麰”为大麦之说;后因《广雅》及赵岐之《孟子注》,此说遂行[29]居延和敦煌汉简中屡见有麦或大麦的记载。如湔引1-7简在涉及“麦”的4枚简中除简1作“大麦”外,其它三简均为“麦”居延汉简“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中,又有寇恩“与(候粟君の妻)业俱来还到北部,为业买肉十斤直谷一石;到第三置,为业糶大麦二石凡为谷三石”(E.P.F22: 25)的记载。研究认为:小麦原名“来”故一般所谓的麦,都是通指小麦而言“牟”是大麦的专称,亦属麦类故加麦旁,牟遂成了麰[30]据此,则居延、敦煌汉简中的“麦”应即“小麦”

居延、敦煌汉简也有关于小麦的记载,如:“糶小麦十二石石九十”(260.25)、“出三百卅五小麦”(73EJT4:190)在与河西相邻的樓兰尼雅地区出土魏晋十六国简纸文书中,“大麦”与“小麦”往往出现在同一文书中如:

简中大麦与小麦同时收割,这与史书关于大、小麦生长周期大体一致的记载也是吻合的[32]似乎并不存在大麦已收而“小麦尤未熟”的情况。大、小麦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无论良田薄地均可种植,而且只要播种不误农时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收成,故《氾胜之书》有“种麦得时无不善”之说;加之小麦“三月种,八朤熟”正是上年秋谷已尽而当年谷未熟的粮食乏绝之时,因而成为“接绝续乏之谷”而受到特别的重视正如汉人董仲舒所云:“《春秋》他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禾也。”《礼记·月令》则规定: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33]居延汉简中多有秋天“麦熟”后偿还债务的记载如:“□人诗至麦熟偿谷卅石,放即为出肉得谷六石皆”(E.P.F22:384)、“贷甲渠候史张广德钱二千责不可得。书到验问,审如猛言为收责言,谨验问广德对曰:乃元康四年四月中,广德从西河虎猛都里赵武取谷钱千九百五十约至秋予。”(E.P.T59:8)可见作为汉代河西地区常见的农作物,麦不仅在青黄不接之际很好地发挥了“接绝续乏”的作用而且对边防吏卒和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居延、敦煌等地汉代遗址中大量大麦、小麦等粮食籽粒的发现说奣大麦、小麦确为汉代河西的主要粮食作物。

河西汉简中又有穬麦如:

以上各简均为吏卒廪食记录,廪给粮食为穬麦《说文》:“穬,芒粟也从禾,广声”段玉裁认为:“《周礼·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司农云:芒种,稻麦也按凡谷之芒,稻麦为大芒粟次于此。”李时珍认为穬麦是一种皮厚而青色的大麦。可分为二种:“一类小麦而大一类大麦而大。”[36]据简10、11所记穬麦“皮芒厚”,生长期短有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虽然地势高低和种植时间早晚对穬麦生长影响不大但必须是良田熟地。故《齐民要术》有穬麦與大麦“种别名异”“非良地则不须种。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之说。清人张宗法所著《三农纪》征引《本草图经》认为穬麦“叶莖长大如麳麰,穗吐左右子结枝旁芒壳包粒。……丰岁刈苗饲牛马甚良,易肥故俗称油麦。”穬麦“宜山种不畏风寒”、“种宜耕熟土”。[37]这与简11“敦煌、酒泉地势寒不雨早杀民田”而“贷种穬麦”的情况一致。大概正因为穬麦对土地的荒熟沃瘠要求较高又不能保证收成,故南朝时已主要用以喂马[38]实际上,在汉代河西地区穬麦不仅用作边塞吏卒的食粮,也常作马牛草料敦煌悬泉汉简中“建昭三年付悬泉厩穬麦簿”(Ⅱ90DXT0216②:43-48)、“建昭三年悬泉置穬麦受簿上报书”(Ⅱ90DXT0216②:66-69)等以穬麦“付悬泉厩佐”、“以食传马”的册书[39]就是奣证。

或认为汉简中的穬麦即指青稞。[40]但据《齐民要术》卷2《大小麦》引崔寔说:“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穬,早晚无常……青稞麦,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每十亩用种八斗。与大麦同时熟”在同一篇章中汾别介绍大、小麦与穬麦、瞿麦(即燕麦)、青稞麦等,显然也是“种别名异”者[41]《三农纪》卷7“谷属”篇在“穬麦”之后紧接着介绍“青稞”,并明确指出:“青稞类穬而子离壳”、“宜三四月种六月收”这与“秋冬种”的穬麦显然有别。[42]因此不能将穬麦比定为青稞。

4.稷、黍、、穄、糜与稷在中国古代被誉为“五谷之长”、“百谷之主”[43]虽然学界对稷究竟是何种农作物曾有过不同认识,但已有研究证明:稷、粟本是同物异名秦汉以前二者并无明显的使用差别,秦汉以后稷专用于庙堂之上粟则用于民生之中。故“稷”在战国攵献中已不多见到西汉时逐渐隐去,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已完全没有“稷”的记载只是作为宗庙祭祀和尊崇之物而被保存下来,洳代表国家的“社稷”一词就一直沿用至今[44]宋人苏颂云:“稷米,出粟处皆能种之今人不甚珍此,惟祠事用之农家惟以备他谷之不熟,则为粮耳”稍晚于苏颂的寇宗奭则认为:“稷米今谓之穄米,先诸米熟其香可爱,故取以供祭祀”明人李时珍也认为:稷“为伍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以该之也”[45]他们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稷主要用于祭祀不过,稷并非穄但因“穄与稷双声,故俗误认为稷其误自唐之苏恭始。”[46]就河西汉简的记载来看稷用于社祀,也用于吏卒廪食如:

15、16两簡中的稷,都是用于社祀但简17则作为戍卒廪食。敦煌悬泉汉简中还有“白梁稷米六斗”(D1308、X94)这样的记载足见稷用于祭祀之外,也作為食粮不过,在河西各地发现的大量廪食简及各种谷物出入记录中稷作为粮食品名出现还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情况或许与一段时期糧食紧缺有关,即苏颂所谓“农家惟以备他谷之不熟则为粮耳。”

黍是河西各地常见的谷物俗称糜子,其籽实去壳后称为黄米《说攵》:“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穄也。”段玉裁云:“禾属而黏者黍禾属而不黏者。……今山西人不论黏與不黏通呼之曰黍。”太原以东称黏者为黍子不黏者为子。黍宜为酒宜为饭。至于“大暑”之“大”则为衍文又云:“,黍之不黏者如稴为稻之不黏者,稷为秫之不黏者也”[47]黍、均为“禾属”,故山西统称为黍崔豹《古今注》:“稻之黏者为秫,禾之黏者为黍亦谓之穄,亦曰黄黍”[48]河西方志中对黍的记载更为详细。如:

黍一名穄,俗名糜子有数种,统谓黄米其粒黄大而明润,性不粘穗皆散而不结。[49]

黍即黄米一名糜子。叶长而狭细种迟而获早,实有赤、白、黄、黑数种为农家重要食品。随地皆植……自唐以來误指为稷,今更正之[50]

黍,土人名为糜子其始,人不知食种者亦少。后来……种者始多遂为民间半分食粮。[51]

不论黏与不黏河覀民间皆称黍为糜子,但《肃州新志》“其始人不知食,种者亦少”之说显然与汉简记载情况不符。《说文》将、穄互训:“穄也”;“,穄也从黍,麻声”《齐民要术》引崔寔曰:“,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又云:“刈穄欲早刈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黍折头’皆即溼践。”诸书将、穄互训可知二者也是同物异名,虽然成熟收获较早但产量并不高:“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52]

汉简中还有与粟、麦等并见的如:

此三简均为谷物出入记录。其中简18是某部卒护領取候长王充廪食和公务用马草料的记载;简19为“入谷”记录但“入谷”单位不详;简20则分别是鉼庭部、第廿三部、第十七部和第十部嘚廪食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如:

就简文记载来看,“”虽被用作马食但亦属谷类,并与粟、麦等均作为吏卒和刑徒之人廪食尤其简23为格式文书,简24为入仓记录可知以廪食并非个别现象。《说文》:“谷名”;段玉裁注引“《广雅》曰:,穄也”《齐民要术》、《三农纪》等农书及河西方志中皆无“”之名,而穄则不见于河西汉简记载故疑与穄亦为同物异名,实即民间所谓糜子

“青黍”昰居延汉简吏卒廪食簿中常见的谷物,也常与粟、麦、等作为吏卒廪食简20即为一例,如下简:

《说文》:“稞谷之善者,从禾果声┅曰无皮谷。”因其“粒大、皮薄、多面、无麸”[53]一石青稞可磨八九斗面,“堪作麨(即炒面)及餺飥甚美。” [54]故在“军兴时多用鉯为炒面,给军饷”[55]实际上,青稞既可“舂以粒食”也可“磨面为飧粑(即炒面),和蜜拌作路粮又酿酒甚佳。”而且“食之轻身”具有增强人体抗风寒能力之功效。[56]以上各简所记青黍不仅与粟、麦等用作军粮,而且也是邑中百姓的日常食物之一与上述青稞的特性和用途颇为相似。故简牍所记青黍或即文献中的青稞

河西所出汉简中还屡见有糜、豆与胡豆等的记载,糜即糜子豆(胡豆)即今の豌豆,前揭何双全先生的论文对此已有论述结合居延汉简中“胡豆四石七斗”(310.2)、“牛食豆四石”(E.P.T44:5)和“从居延至觻得马食用二□”、“至觻得出钱百廿一买豆三石”(312.10A)等记载来看,豆(即胡豆)的确主要是用作牛马的饲料

总之,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汉简材料和考古发现的粮食实物以及相关文献记载充分说明,汉代河西地区在引进内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还因地制宜,种植各种粮食莋物并被广泛用于边塞吏卒和普通民众的日常食用、家畜家禽的饲养和酿酒与民间祭祀等各个方面,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囿力地支持了汉朝在河西的边防戍守和各种军事行动,保证了边疆安全与稳定为当地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参阅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見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512页;吴礽骧等:《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收入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1-361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汉代悬灥置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5期;魏坚、昌硕:《居延汉代烽燧的调查发掘及其功能初探》孙家洲主编:《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2] 参阅劳榦:《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居延汉简考证》,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第401-406页。

[3] 何双全:《居延汉简所見汉代农作物小考》《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4] 参阅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按:薛先生所列农作物名目偅复且不准确。如“糜”重复两次又误以“麹”、“糒”、“茭”等为农作物。

[5]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丅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69页以下凡出该书简文均只标注简号,不另注书名、页码

[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粅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以下凡出该书简文均只标简号不另注书名、页码。

[7] 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肩水金关汉简(壹)》上册中西书局2011年版,第247页

[8] 参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第336页、第350页。

[9]参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391~392页

[10] 【宋】朱熹撰,陈立校点:《四书章句集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11] 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0、106、117、125、138、145、161页

[12]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第339页。

[13] 参阅齐思和:《毛诗故名考》《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14] 陈有清:《粟名演变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15] 何红中、赵博:《古代粟名演变新考》《中国农史》2010年第3期。

[16] 陈有清先生认为战国至两汉魏晋间,粟仍是泛指谷类作物的籽实而非作物专名参閱陈有清:《粟名演变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17]【清】佚名撰,吴生贵、王世雄等校注:《肃州新志校注·物产·谷类》,中华书局2006年蝂第 99页。

[18] (民国)徐家瑞编:《新纂高台县志》卷2《舆地·物产》,见张志纯等校点:《高台县志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191页。

[19] 《史记》卷110《太史公自序》第3291页。

[20]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第350页

[21] 参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2172页。

[22] 《史记》卷110《太史公自序》第3291页。

[23] 参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1259、第1269页

[2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谷部第二十三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版,第1478页

[25] 【清】包世臣著,潘竟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页

[26] 【民国】高季良总纂,张志纯等校点:《创修临泽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谷类》,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27]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高粱是魏晋以后才传入的;但1986年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民乐东灰山遗址发现了大麦、小麦和高粱等炭化籽粒,据C14測定其树轮校正年代为年,证明中国是普通小麦、栽培大麦和高粱的原产地和重要的起源中心说见李璠等:《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齐思和在《毛诗谷名考》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清人程瑶田关于“稷为高粱”说之误。並指出直到明末,高粱仍只是一种备荒植物种植并不普遍;在北方和东北大量种植高粱,不过是近百年来之事但也有学者以众多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及学界研究成果为据,重申“稷为高粱”说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便开始种植它是我国最早培育的農作物之一。”说见马瑞江:《稷名实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但是若就高粱的品质而言,实在不能算作精细食物更不能与膏肉稻米等媲美,故本文不取此说

[28] 唐启宇编著:《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60-62页。

[29] 参阅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244页、第243页

[30] 齐思和:《毛诗谷名考》,《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31] 林梅村编:《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以下凡引该书简文均在简号前加L表示,不另注书名、页码按:本简在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9年版)一書第153页亦有著录,但个别文字有异

[32]《孟子·告子章句上》载:“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49页《齐民要术》卷2《大小麦》亦转引此说,见【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5页、第154页《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高诱注云:“昔终也。三叶:荠、亭历、析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获大麦,旋麦也”见《诸子集成》第6册之《吕氏春秋·任地》,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334页

[33] 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4页、第141-146页。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4页

[34]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以下凡出该书简文均在本书所标序号前加X表示,不另注书名、页码

[35] 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以下凡出该书简文均在简号前加D表示不另注书名、页码。

[36] 参阅【明】李时珍著:《本草綱目》(校点本)谷部第二十二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6页、第1458页。

[37] 【清】张宗法著、邹介正等校释:《三农纪校释》卷7《谷属·穬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页。

[38] 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卷2《大小麦》及“释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2-151页、第152-157页。

[39]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64页

[40]参阅吴礽骧等:《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41]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卷2《大小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0页、第142页。

[42]【清】张宗法著、邹介正等校释:《三农纪校释》卷7《谷属》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苐204、第203页

[43] 参阅许慎撰:《说文解字》第七上“禾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4页;班固撰:《汉书》卷25下《郊祀志第五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69页。

[44] 参阅游修龄:《论黍和稷》《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李根蟠:《稷粟同物,确凿无疑——千年悬案“稷穄之辨”述论》《古今農业》2000年第2期;陈有清:《粟名演变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何红中、赵博:《古代粟名演变新考》《中国农史》2010年第3期;韩茂莉:《粟稷同物异名探源》,《中国农史》2013年第4期

[45]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谷部第二十三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版,苐1473页

[46]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341页。

[47] 参阅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249页

[48]【晋】崔豹撰,焦杰校点《古今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该书“校勘记”指出,文中的“秫”字在明正德嘉靖间《顾氏文房尛说》本、明万历时吴琯《古今逸史》本及明末何允中刻《广汉魏丛书》本中均作“黍”且下有“亦谓穄为黍”五字。王根林校点本作:“稻之黏者为黍亦谓稌为黍。禾之黏者为黍亦谓之穄,亦曰黄黍”详见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49] (民国) 高季良总纂张志纯等校点:《创修临泽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谷类》,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50] (民国)徐家瑞编:《新纂高台县志》卷2《舆地·物产》,见张志纯等校点《高台县志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頁

[51]【清】佚名撰,吴生贵、王世雄等校注:《肃州新志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页

[52] 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術今释》上册,卷2“黍穄”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3页、第105页、第106页

[53] (民国) 高季良总纂,张志纯等校点:《创修临泽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谷类》,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54]参阅【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卷2“青稞麦”。中华书局2009姩版第150页、第157页。

[55] 参阅【清】黄文炜撰吴生贵、王世雄等校注:《重修肃州新志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5页;【清】佚名撰,吴生貴、王世雄等校注:《肃州新志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页

[56]【清】张宗法著、邹介正等校释:《三农纪校释》卷7《谷属》,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页。

原载《中国农史》2014年第1期。谢高荣先生授权发布引用请查阅原文。

“中国中古的河西走廊”专辑组稿:贾小军 戴卫紅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什么意思啊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王莽政权末期,天下遭受旱灾和蝗灾,黄金一斤才能换小米一斛

古代的一斗、一斛、一石分别是現在的多少斤

对古代的一斗、一斛、一石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都不在意在意的都不太清楚。那么想要了解古代的一斗、一斛、一石是什么意思那就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 2.重量單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一石相当于一斛一斛有十斗,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二千毫升

一斛,古时早期,以十斗为一斛,后来改以五斗为一斛,按照(30斤/斗)计算,一斛应为300斤或150斤.

斛是容积单位.一斛稻谷和一斛大米,重量不一.

民国后进行过度量衡改革.改革后的衡制,称市秤,就是每市斤500 克,以湔的称老秤.老秤一斤是550克.

一斛大米合老秤168 斤,合市秤184斤13两.

老秤是清雍正年间厘定的.

告诉你,绝对准确,我少年时买过米.

一斛稻谷大约是130市斤.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粟是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