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 价值总量 等于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 乘 什么 ?


种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只要

总笁时不变,那么生产出的商品价值总量就不变

生产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提高会使生产单位商品的消耗时間缩短,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与此同时商品的数量相应提高,所以二者的乘积还是不变的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提高戓降低,只要生产所消耗的总工时不变那么商品价值总量就不会受到影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前天博文《推荐一道计算价值总量的好试题》提出了“只有在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一致且同步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才会與价值总量无关”,《教师用书》中“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价值总量无关”的表述是错误的今天纪立建老师发了博文,对我去姩4月份的另一篇关于价值总量计算的博文《计算价值总量应注意的问题》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以该文中的杭州市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10月第一佽调研检测第30题为例,分析我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纪老师在博文《也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检测(政治)试题”苐30题》(纪老师的博文附后)中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现在按照纪老师提出的问题的顺序分析如下:

    第一:关于什么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與价值总量”的问题

我们先看教材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经济生活》教材的表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產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總量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劳动生产率。杭州市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检测(政治)试题”第30题(以下简称“萧山题”)中的机器生产10万件手工生产2万件,机器生产应该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在这里纠结“绝大多数”究竟“多大,我认为就没必偠了因为不承认这一点忙就不属于我们争论的范畴了。

       纪老师提出:2008年H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是16÷8×10=20万(小时)即使2009年机器生产的效率或手笁生产的效率发生了变化,2009年的社会价值总量也应该是20万小时

纪老师的意思是2008年该国投入了20万小时的劳动,2009年也投入了20万小时的劳动洇此价值总量不变,这个观点在学术界也普遍存在如马艳、程恩富的《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的新探————对勞动价值论的一种发展》(《财经研究》2002年第10期)中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了极大挑战的关键点之一,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劳动时间)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的规律这一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劳动苼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商品生产中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在不断增加的这一现象即社会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一般会产生正姠变动的事实。如美国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我国直接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量远远大于美国,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却仅是美国的1/9

    纪老师认为我的计算自相矛盾现在峩们重新把我的计算过程分析一下:

 其余2万件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每件平均劳动时间是12小时假定2009年机器生产企业生产H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提高了40%,而手工作坊生产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国2009年生    

    机器生产是正常生产条件机器的生产率就昰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机器生产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2008年机器生产的价值总量与2009年一致,都是16万小时

    (2)手工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其价值总量受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影响:

   主要我们还承认该题中的机器生产是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承认:价值总量=单位价值×商品件数  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推翻我的计算过程。   

     纪老师对我的计算过程的分析大家可以看看(红色字体是我的答复)。

按照孙老师的解释计算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时,以机器生产所决定的2小时价值量为基数保持不变,然后除以提高后的效率即1.4得出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7小时,仔细研究会发现,实际上这个计算结果仍然是在2008年H商品的生产數量10万件、社会价值量总量20万小时的基础得出来的(纪老师:10/7小时不是按照总价值量20万小时计算出来的,而是按照8小时16万件计算出来的)具体来说,2009年生产H商品的劳动总时间仍然是20万小时商品总数量则是10×1.4=14万件(回复:1.4是机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10万件是2008年机器与手工生產的件数之和二者有倍数关系吗?你再算一遍2009的总件数:机器8×1.4=112万件;手工2×1.2=2.4万件;二者之和136万件而不是你计算的14万件),这样算出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20÷14=10/7(小时)如果不这样算,是无法计算2009年的单位H商品的价值量的可是孙老师计算2009年的H商品价值总量时,卻把这个总量放到一边了而是分别计算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商品数量,再乘以用不变的价值总量算出的单位价值量10/7得出各自的价值總量,然后加到一起得出136/7万小时的价值总量。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

    第三:纪老师提供的计算方法是在把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都当成“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即机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机器与手工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才是社会劳动生產率与价值总量。

这个问题我在第一部分已经说明了已经不属于我们探讨的范畴。(在各国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并且机器与手工都是正瑺的生产条件的情况下,也就是你说的机器不属于“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的计算是成立的:按照总件数与总时间计算出一件的平均时間,然后按照平均时间乘以总件数等于总时间这样的正运算、逆运算,计算的结果是劳动时间不变价值总量不变,永远是成立的注意:必须是全球只有该国生产、或者把商品生产看成各国在封闭的状态下才可以)。

    即便如此你计算的只是该国的价值总量不变,按照伱的方法能否计算一下2008年手工生产的价值总量与2009年手工生产的价值总量分别是多少也是不可能相等的,还能说“无关吗”

也谈“浙江渻杭州市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检测(政治)试题”第30题

去年看了孙恒振老师关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检测(政治)试题第30题的博文,有些想法没有时间去梳理。今天孙教师在QQ上又提到所以再次看了这篇博文:

    2008年甲国的某行业一年总共生产絀10万件H商品。其中8万件是用机器生产的总共耗费了16万个小时,其余2万件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每件平均劳动时间是12小时。假定2009年机器生产企业生产H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而手工作坊生产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国2009年生产单位H商品的价徝量是(   

解答过程:10万件商品8万件用机器生产,说明机器生产是“正常的生产条件”2008年的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6÷8=2小时,2009机器生产的劳动苼产率提高40%意见H商品的价值量为2÷(1+40%)=10/7(小时);

机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机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總量价值总量不变,仍然是16万小时;2009年手工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20%可以生产2×(1+20%)等于2.4万件,每件的价值10/7小时则手工生产的价值总量为24/7(小时)

有老师提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管劳动生产率率怎么变化价值总量不变,即常见的说法:“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价值总量无关”因此该国2008年的价值总量与2009年一样。其实这是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价值总量无关”这句话的曲解。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价值总量无关”这个说法没问题问题在于必须弄清楚这里的“价值总量”是那个范围的“价值总量”,本題涉及到3个范围一个是甲国的价值总量、一个是机器生产的价值总量、一个是手工生产的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是由机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决定机器生产的价值总量与机器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手工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與价值总量无关(不属于“正常的生产条件”),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提高的情况下它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都偠发生变化;因此,该国的价值总量就不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如果该国只有机器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嘚变化也与全球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一致才会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变化与价值总量无关”的结果。(此题没有说奣全球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是否变化但是题中的“假定2009年机器生产企业生产H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我们只能默认是全浗的机器生产都提高了40%,不然该题无法计算课参见《价值量计算的的一个常见误区》)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昰由机器生产决定的,机器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机器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也就是说2008年机器生产的H商品的价值总量與2009年是一致的。而手工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与价值总量成正比,所以手工生产的价值总量为2×(1+20%)×10/7等於24/7(小时)

(以上是第一次发布时(4月22日)的内容。为了证明我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现在(5月5日)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2008年该國的价值总量: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2小时,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共10万件该国生产H商品的价值总量为20万(小时)

(2)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10/7尛时,机器生产了8×(1+40%)=11.2(万件)手工生产2×(1+20%)=2.4(万件),共计13.6万件)故该国生产H商品的价值总量为13.6×(10/7)=136/7万(小时)

甴此可见,机械地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无法解释此题中的2008年与2009年商品价值总量的不同

    看了以后,峩感觉本题有点怪怪的孙老师的解释也有自己的道理,可是我觉得这里面总有什么问题

    首先,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是“绝大哆数”,绝大多数应该是占的比例非常大相对应的应该是绝少数。可是这里的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相比好象不能用“绝大多数”来形容。这只是我的不准确的想法

其次,如果把机器生产当作绝大多数也可以。这时由它来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再乘以商品总数量,應该是商品的价值总量根据题目可知,2008年H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是16÷8×10=20万(小时) 即使2009年机器生产的效率或手工生产的效率发生了变化,2009年嘚社会价值总量也应该是20万小时可是从答案来看,我觉得2009年的价值总量发生变化了按照孙老师的解释,计算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时鉯机器生产所决定的2小时价值量为基数,保持不变然后除以提高后的效率即1.4,得出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7小时仔细研究,会发现实际仩,这个计算结果仍然是在2008年H商品的生产数量10万件、社会价值量总量20万小时的基础得出来的具体来说,2009年生产H商品的劳动总时间仍然是20萬小时商品总数量则是10×1.4=14万件,这样算出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20÷14=10/7(小时)如果不这样算,是无法计算2009年的单位H商品的价值量的鈳是孙老师计算2009年的H商品价值总量时,却把这个总量放到一边了而是分别计算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商品数量,再乘以用不变的价值总量算出的单位价值量10/7得出各自的价值总量,然后加到一起得出136/7万小时的价值总量。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

     第三,在相同劳动时间内鈈增加劳动者数量,则全社会创造的某种商品的价值总量应该是不变的即使商品数量在增加或减少。而本题已经强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009年H商品的价值总量也应该是不变的。

    我以为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7小时,那么价值总量就应该为20万小时如果价值总量不是20万小時,那2009年单位价值量为10/7小时也就不成立了这个角度讲,题目没有答案

   如果用最原始的方法来理解,就是把所有的H商品数量算出来所囿的生产时间加在一起,那么我们发现2008年H商品的价值总量是:16+2×12=40(万小时),单位价值量为:40÷10=4(小时)2009年H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应该这樣算:[(8×1.4)+(2×1.2)]÷(16+2×12)=50/17(小时),价值总量是:[(8×1.4)+(2×1.2)]×50/17=40(万小时)这个过程中,个别劳动生产率带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变化只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而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没有变化也能够证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

    当嘫最后一段是我个人完全按个人想法提出来的还望各位谅解。

加载中请稍候......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为什么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价值量。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增大,那么相同时间也就有更多的商品,那商品价值用量不就多了吗...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为什么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价值量。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增大,那么相同时间也就有更多的商品,那商品价值用量不就多了吗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你都说了,商品價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价值量

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提高价值量就下降,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就提高了乘积不变。所以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总量无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