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原子钟精度 铯原子钟 氢原子钟 哪个好

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供应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一步电子网
找产品-上一步电子网!
一步微信公众号
一步采购热线:
您当前位置: &
& 供应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
您是要采购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吗?,我会尽快联系你!让供应商主动找你。
注册会员1年
品牌:西安同步电子
型号:PRS10 低噪声铷振荡器
所在地:陕西-西安
联系方式:一步采购热线:
发布日期: 11:15:00 有效日期至
联系我时请告诉我是"一步电子网"看到的信息,会有优惠哦!谢谢
扫一扫, 手机浏览
产品名称:
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
所属类别:
西安同步电子
PRS10 低噪声铷振荡器
PRS10 低噪声铷振荡器
PRS10铷原子振荡器是美国 SRS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铷原子振荡器产品,是一款超低相位噪声(-130dBc/Hz@10Hz)的10MHz铷原子振荡器件。极低的月老化率(<5×10-11),使其非常适合作为一款时基部件用于精密的频率测量。
10MHz 正弦输出;
1PPS 输出;
1PPS输入同步功能;
标准RS-232计算机接口;
保持功能。
低相噪、低漂移、稳定度高;
铷灯的使用寿命预期可达20年;
超低相位噪声(&-130 dBc/Hz at 10 Hz);
1pps输入用于时间标记或者相位锁定;
72小时Strautm 1 Level的保持能力;
可利用RS232C口进行测试,控制及校准。
电信、测试、测量等广泛领域;
时统、雷达、计量标准等领域。
<1ns(RMS)
上升沿有效
24V(22~30VDC)
2.2A(预热)
0.6A(稳定后)
10.16x7.62 x
-25℃~+65℃
频率变化(全工作温度范围)
频率变化(全电压范围)
<2E-11(变化1VDC)
-55℃~+85℃
≤2E-11/1s
≤1E-11/10s
≤2E-12/100s
≤-130dBc/Hz(10Hz)
≤-140dBc/Hz(100Hz)
≤-150dBc/Hz(1KHz)
<-130dBc(100kHz带宽)
准确度(出厂设置)
±5E-11(72小时)
<±5E-11/月,<±1E-9/10年
数字调节频率
<6分钟(25℃)
<7分钟(25℃)
产品名称:原子钟 价格,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原子钟 对时
*咨询详情:产品名称:
是什么价格?发货期几天?
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 -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科技二路
联系人:马先生(经理)
手机:一步采购热线:因产品信息已过期,所以显示一步电子网的采购服务热线!我们将为您寻找更多的供应商!
联系我时请告诉我是"一步电子网"看到的信息,会有优惠哦!谢谢
公司相关产品
供应时标分配器
供应时标分配器,B码分配器,B码扩展时钟
免责声明:以上产品信息是由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一步电子网仅列示上述信息,不担保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也不承担您发生交易带来的任何损害,交易前请慎重考虑。一步电子网保留全部或部分删除上述报告的权利。风险防范建议: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加入。请不要随意给陌生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
联系人:马先生
经营模式:生产型
所在地区: -
企业类别:个体经营
一步电子网推荐相关产品上海天文台目前已具备每年4台氢原子钟研制能力_凤凰财经
上海天文台目前已具备每年4台氢原子钟研制能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由上海天文台自主研发的星载氢原子钟,首次搭载北斗实验卫星,自去年11月9日开机稳定运行至今。作为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氢原子钟的精度到底有多高?“机械表1天差不多有1秒误差,石英表1天大概有0.1秒误差,而氢原子钟数百万年才有1秒误差。”星载氢原子钟项目负责人帅涛说。为改善导航系统指标,国外主要卫星导航系统都配置了高性能原子钟,如美国GPS卫星配置了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欧洲伽利略卫星、俄罗斯格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为改善导航系统指标,国外主要卫星导航系统都配置了高性能原子钟,如美国GPS卫星配置了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欧洲伽利略卫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配置了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由上海天文台自主研发的星载氢原子钟,首次搭载北斗实验卫星,自去年11月9日开机稳定运行至今。作为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氢原子钟的精度到底有多高?“机械表1天差不多有1秒误差,石英表1天大概有0.1秒误差,而氢原子钟数百万年才有1秒误差。”星载氢原子钟项目负责人帅涛说。为改善导航系统指标,国外主要卫星导航系统都配置了高性能原子钟,如美国GPS卫星配置了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欧洲伽利略卫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配置了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各有特色,铷原子钟造价比较便宜,但精度相对较差;铯原子钟长时间性能好,比较适合用于地面时间基准;氢原子钟的短中期性能比前面两个都好,适合用于导航卫星时间维持。我国北斗局域系统卫星仅配置了铷原子钟,目前其在轨服务能力可满足我国区域导航定位要求。北斗全球系统卫星以提供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为目标,对星载原子钟提出了更高要求。星载氢原子钟稳定程度高,但技术难度大,而且国外对该项技术出口限制非常严格。上海天文台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我国首台地面主动性氢原子钟。从2003年开始,天文台启动了星载氢原子钟研究项目。和地面产品使用的原子钟不同,星载氢原子钟除需具备高稳定性、高精度外,还需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能经受卫星发射期间震动、冲击等力学考验,能适应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的高低温环境和空间辐射环境,并且能在轨连续稳定工作12年以上。如何让数百公斤重的主动性氢原子钟瘦身,成为科研团队需跨过的一道“坎”。为了让氢原子钟“瘦”到100多公斤的极限,研究团队果断转向研制被动型氢原子钟。在首席科学家林传富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经过6年的原理探索和技术工程化改造,终于突破了关键技术,完成星载氢原子钟研制所需的各项技术积累,其中电极式微波腔技术、双频电路技术等应用于氢原子钟更是国际首创。不过,当时的氢原子钟整机依然有35公斤,这对于一颗卫星来说还是太重,而且每重1公斤就会给卫星搭载增加一份重大的负担。经过一次次技术攻关,最后终于成功“瘦身”到25公斤。目前,上海天文台已具备每年4台氢原子钟的研制能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87748
播放数:21536
播放数:252367
播放数:5808920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北京康帕斯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Compass Technology Co., Ltd.)是一家专业代理销售时间频率仪器、时间统一系统、测试及测量仪器和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集代理销售、方案解决、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
康帕斯科技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目前主要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和系统方案有:主动型氢钟、被动型氢钟、铷钟、GPS铷钟、锁相石英频标;冗余切换分配器、频率分配器、脉冲分配器、时间码分配器;频率稳定度测试仪、相位噪声测试仪、皮秒测试仪;频标比对器、频率计数器、相位比对仪;GPS晶振、恒温晶振、温补晶振、压控晶振;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信号与频谱分析仪;高性能电缆组件、同轴器件、毫米波器件、射频微波器件等。
康帕斯科技一直致力成为专业的时间频率仪器和系统方案供应商,为国防科研、航空航天、卫星导航、通信网络、智能电网、广播电视和计量测试等行业的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得到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用户单位的广泛认可。康帕斯科技始终秉承“科技领先、市场导向”的发展理念,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康帕斯人始终专注执著,充满... []
经营范围:主动型氢原子钟、被动型氢原子钟、铷原子钟、晶振
名称:北京康帕斯科技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万达广场E座1313室原子钟_百度百科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要进行帐号实名认证。为保障百度帐号的正常使用,请您尽快完成手机号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原子钟,它最初本是由物理学家创造出来用于探索宇宙本质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项技术有朝一日竟能应用于全球的导航系统上。
原子钟简介
人们平时所用的,精度高的大约每年会有1分钟的误差,这对日常生活是没有影响的,但在要求很高的生产、科研中就需要更准确的计时工具。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它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由于这种电磁波非常稳定,再加上利用一系列精密的仪器进行控制,原子钟的计时就可以非常准确了。现在用在原子钟里的元素有氢(Hydrogen)、(Cesium)、(rubidium)等。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这为天文、航海、宇宙航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原子钟基本原理
根据的基本原理,原子是按照不同电子排列顺序的能量差,也就是围绕在周围不同的能量差,来吸收或释放电磁能量的。这里电磁能量是不连续的。当原子从一个“能量态”跃迁至低的“能量态”时,它便会释放。这种电磁波特征频率是不连续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共振频率。同一种原子的是一定的—例如铯133的共振频率为9 192 631 770Hz。因此铯原子便用作一种节拍器来保持高度精确的时间。[1]
原子钟发现人
30年代,拉比和他的学生们在的实验室里研究原子和的基本特性。也就是在这
拉比(Rabi)
里,他们在依靠这种原子计时器来制造时钟方面迈出了有价值的第一步。在其研究过程中,拉比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的技术,依靠这项技术,他便能够测量出原子的自然共振频率。为此他还获得了1944年。同年,他还首先提出“要讨论讨论这样一个想法”(他的学生这样说道),也就是这些共振频率的准确性如此之高,完全可以用来制作高精度的时钟。他还特别提出要利用所谓原子的“超精细跃迁”的频率。这种超精细跃迁指的是随原子核和电子之间不同的磁作用变化而引起的两种具有细微能量差别的状态之间的。
在这种时钟里,一束处于某一特定“超精细状态”的原子束穿过一个振荡电磁场。当原子的超精细跃迁频率越接近磁场的振荡频率,原子从磁场中吸收的能量就越多,从而产生从原始超精细状态到另一状态的跃迁。通过一个反馈回路,人们能够调整振荡场的频率直到所有的原子完成了跃迁。原子钟就是利用振荡场的频率即保持与原子的共振频率完全相同的频率作为产生时间脉冲的。
原子钟发现史
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最精确的时钟还是依赖于的有规则摆动。取代它们的更为精确的时钟是基于有规则振动而制造的,这种时钟的误差每天不大于千分之一秒。即使如此精确,但它仍不能满足科学家们研究爱因斯坦引力论的需要。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内,都会弯曲。因此,在顶部的一个时钟,比海平面处完全相同的一个时钟平均每天快三千万分之。所以精确测定时间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通过原子本身的微小振动来控制计时钟。
NIST F-1原子钟,它由170个组成,其中包括,和。位于中部的管子高1.70米,铯原子在其中上下移动,发出极为规则的“信号”。
上世纪30年代,实验室的拉比和他的学生在研究原子及其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时所获得的成果,使基于上述原子计时器的时钟研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拉比设想的时钟里,处于某一特定的超精细态的一束原子穿过一个振动,场的与原子超精细跃迁频率越接近,原子从电磁场吸收的能量就会越多,并因此而经历从原先的超精细态到另一态的跃迁。反馈回路可调节振动场的频率,直到所有原子均能跃迁。原子钟就是利用振动场的频率作为节拍器来产生时间脉冲,目前,振动场频率与原子共振频率已达到完全同步的水平。1949年,拉比的学生提出,使原子两次穿过振动电磁场,其结果可使时钟更加精确。1989年,拉姆齐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战后,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都宣布,要以原子共振研究为基础来确定原子时间的标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钟是由美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埃森和合作建造完成的,但
最早的原子钟之一
这个钟需要一个房间的设备,所以实用性不强。另一名科学家扎卡来亚斯使得原子钟成为一个更为实用的仪器。扎卡来亚斯计划建造一个被他称为原子喷泉的、充满了幻想的原子钟,这种原子钟非常精确,足以研究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对于时间的作用。研制过程中,扎卡来亚斯推出了一种小型的原子钟,可以从一个实验室方便地转移到另一个实验室。1954年,他与麻省的登公司一起建造了以他的便携式仪器为基础的商用原子钟。两年后该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个原子钟,并在四年内售出50个,如今用于GPS的都是这种原子钟的后代。
到了1967年,关于原子钟的研究如此富有成效,以至于人们依据铯原子的振动而对秒做出了重新定义。如今的原子钟极其精确,其误差为10万年内不大于1秒。历经数年的努力,三种原子钟――铯原子钟、氢微波激射器和(它们的基本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元素的使用及能量变化的观测手段),都已成功的应用于太空、卫星以及地面控制。现今为止,在这三类中最精确的原子钟是铯原子钟,GPS卫星系统最终采用的就是铯原子钟。
2010年2月,由美国国家标准局研制的铝离子光钟已达到37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的惊人水平,成为世界上最准的原子钟。[2]
原子钟种类
原子钟铯原子钟
铯原子钟它利用铯原子内部的电子在两个间跳跃时辐射出来的
铯原子钟 NIST 7
电磁波作为标准,去控制校准电子振荡器,进而控制钟的走动。这种钟的稳定程度很高,目前,最好的铯原子钟达到2000万年才相差 1 秒。现在国际上, 普遍采用铯原子钟的跃迁频率作为时间频率的标准,广泛使用在天文、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中。[3]
原子钟氢原子钟
氢原子钟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氢钟是在现代的许多科学实验室
和生产部门广泛使用一种精密的时钟,它是利用跳跃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去控制校准石英钟,但它用的是氢原子。这种钟的稳定程度相当高,每天变化只有十亿分之。氢原子钟亦是常用的时间频率标准,被广泛用于射电天文观测、高精度时间计量、火箭和导弹的发射、核潜艇导航等方面。氢原子钟首先在1960年为美国科学家拉姆齐研制成功。氢原子钟是种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标准,在国防、空间技术和现代科学试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原子钟铷原子钟
是所有原子钟中最简便、最紧凑的一种。这种时钟使用一玻璃室的铷气,
最小的铷原子钟
当周围的微波频率刚好合适时,就会按光学铷频率改变其率。 三种原子钟――铯原子钟、氢微波激射器和铷原子钟,都已成功的应用于太空、卫星以及地面控制。现今为止,在这三类中最精确的原子钟是铯原子钟,GPS卫星系统最终采用的就是铯原子钟。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激光束来防止铯原子前后高速移动,从而可以减少因多普勒效应而产生的轻微频率变化。
原子钟CPT原子钟
是利用原子的相干布局囚禁原理而实现的一种新型原子钟,也是目前从原理上唯一可实现微型化的原子钟,其体积、功耗比目前体积、功耗最小的铷原子钟相比还要小得多。最小的CPT原子钟可为手表尺寸,并用纽扣电池供电。由于这些特点,CPT原子钟在远程通讯系统定时、大范围通讯网络同步、武器装备的便携化等军、民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例如,CPT频标应用于GPS接收机,可以显著提高导航定位精度。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把便携式和微型化CPT频标的研发作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美国已经有两种商品CPT频标上市。[4]
原子钟铯原子钟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原子钟工作原理
每一个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振动频率。人们最熟悉的振动频率现象就是当食盐被喷洒到火焰上时食盐中的元素钠所发出的桔红色的光。一个原子具有多种振动频率,一些位于无线电波,一些位于波段,而另一些则处在两者之间。铯133则被普遍地选用作原子钟。将铯原子置于原子钟内,需要测量其中一种的跃迁频率。通常是采用锁定晶体振荡器到铯原子的主要微波谐振来实现。这一信号处于无线电的微波范围内,并恰巧与广播卫星的发射频率相似,因此工程师们对制造这一频谱的仪器十分在行。
为了制造原子钟,铯原子会被加热至汽化,并通过一个真空管。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铯原子气要通过一个用来选择合适的能量状态原子的磁场,然后通过一个强烈的微波场。微波能量的频率在一个很窄的频率范围内震荡,以使得在每一个循环中一些频率点可以达到9,192,631,770Hz。精确的晶体振荡器所产生的微波的频率范围已经接近于这一精确频率。当一个铯原子接收到正确频率的微波能量时,能量状态将会发生相应改变。
在更远的真空管的尽头,另一个磁场将那些由于微波场在正确的频率
铯原子钟内部结构
上而已经改变能量状态的铯原子分离出来。在真空管尽头的探测器将打击在其上的铯原子呈比例的显示出,并在处在正确频率的微波场处呈现峰值。这一峰值被用来对产生的晶体振荡器作微小的修正,并使得微波场正好处在正确的频率。这一锁定的频率被9,192,631,770除,得到常见的现实世界需要的每秒一个。[5]
原子钟工作过程
铯原子钟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作“喷泉钟”,因为铯原子钟的工作过程是铯原子象喷泉一样的“升降”。这一运动使得频率的计算更加精确。图中详细的描绘了铯原子钟工作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割为四个阶段:
由铯原子组成的气体,被引入到时钟的真空室中,用6束相互垂直的
铯原子钟工作过程
红外线激光(黄线)照射铯原子气,使之相互靠近而呈球状,同时激光减慢了原子的并将其冷却到接近。
两束垂直的激光轻轻地将这个铯原子气球向上举起,形成“喷泉”式的运动,然后关闭所有的激光器。这个很小的推力将使铯原子气球向上举起约1m高,穿过一个充满微波的微波腔,这时铯原子从微波中吸收了足够能量。
在的作用下,铯原子气球开始向下落,再次穿过微波腔,并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当在微波腔中发生状态改变的铯原子与激光束再次发生作用时就会放射出光能。
在微波腔的出口处,另一束激光射向铯原子气,探测器将对辐射出的荧光的强度进行测量。
上述过程将多次重复进行,而每一次微波腔中的频率都不相同。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确定频率的微波,使大部分铯原子的能量状态发生相应改变。这个频率就是铯原子的天然共振频率,或确定秒长的频率。[1]
原子钟最新成果
美国《科学》杂志于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政府科学家已经将先进的激光技术和单一的汞原子相结合而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这种新型的以高频不可见光波和非微波辐射为基础的原子钟。由于这种时钟的研制主要是依靠,因而它被命名为“全光学原子钟”。
我们知道的“滴答”来自于原子的转变,在当前的原子钟中,铯原子是在微波频率范围内转变的,而光学转变发生在比微波转变高得多的频率范围,因此它能够提供一个更精细的,也就可以更精确地计时。这种新研制出来的全光学原子时钟的指针在1秒钟内走动时发出的“滴嗒”声为一千的五次方(在1后加15个零所得的数),是现在最高级的时钟――微波的十万倍。所以,用它来测量时间将更精确得多。
所有时钟的构造都包括两大部分:即能够按照固定周期走动的装置,如钟摆;还有一些计算、累加和显示时间流失的装置,如驱动时钟指针的齿轮。在大约50年前首次研制出的原子钟增加了第三部分,即以特定的频率对光和电磁辐射作出反应的原子,这些原子用来控制“钟摆”。目前最高级的原子钟,就是利用100万个铯原子对做出反应来控制时钟指针的走动。这样的时钟指针每秒钟大约走动100亿次,时钟指针走动得越快,时钟计算的时间也就越精确。但是使用的高速电子学技术并不能计算更多的时钟指针走动次数。因而,美国科学家在研究新型的全光学原子钟时使用的不是铯原子,而是单个冷却的液态汞离子(即失去一个电子的汞原子),并把它与功能相当于钟摆的(一千万亿分之)激光振荡器相连,时钟内部配备了光纤,光纤可将光学频率分解成计数器可以记录的微波频率脉冲。
要制造出这种原子钟需要有能够捕捉相应离子,并将捕捉到的离子足够静止来保证准确的读取数据的技术,同时要能保证在如此高的频率下来准确的计算“滴答”的次数。这种时钟的质量依赖于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这个时钟要提供一个持续不变的输出频率,并使它的测量频率与原子的共振频率相一致。
领导这一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斯科特·迪达姆斯(S.A. Diddams)说:“我们首次展示了这种新一代原子钟的原理,这种时钟可能比目前的微波精确100到1000倍。”它可以计算有史以来最短的时间间隔。科学家们预言这种时钟可以提高航空技术、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和光纤通信技术等的应用水平,同时可用于调节卫星的精确轨道、外层空间的航空和联接太空船等。
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研发,锶晶格原子
50亿年不会走偏的锶晶格原子钟
钟,此前这项纪录的保持着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量子逻辑时钟,但锶晶格原子钟比后者更加精准,精确度能提高50%。
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Jun Ye博士认为锶晶格原子钟由两个能级之间的原子振荡控制,通过激光装置精确控制能级之间的转换,这就实现了最为精确时钟的制造。其实科学家的目标是制造永远不会走偏的时钟,目标已经不是50亿年,而是整个宇宙的年龄,也就是说在这个宇宙可能存在的生命周期内,这个时钟是不会走慢或者走快。
.中国科普博览[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您所在的位置:
学习半永久眼线培训哪里好
来源:中国政府网
编辑:崔丹丹
日,为期三天的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年会以“定位,万物互联”为主题,分为开幕式、GNSS主管部门报告、特邀报告、分会交流、科学普及、展览展示等环节,全方位展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现出卫星导航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趋势,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已逐步渗透并赋能各行各业和大众民生,成为万物互联、联通共享的时空基础,为人类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无限憧憬。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卫星导航领域院士和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年会。
视频:我国加快构建导航定位授时体系(PNT)
王力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北斗系统已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时空信息服务,今年将发射6~8颗卫星;年,还将发射20多颗卫星。秉承“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实现北斗与其他GNSS系统的兼容共用,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导航服务。王力主席同时强调,随着行业和区域示范的迅猛推进,北斗已在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落地生根,通过北斗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已不断催生出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作大会主题报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则作了题为《北斗+与综合PNT体系》的特邀报告。
冉承其主任在报告中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发展规划、最新进展、近期计划三方面内容。冉承其指出,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验证完成,将增加性能更优的现代化公开信号B1C和B2a,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SBAS)及搜索救援服务(SAR),同时还将采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随着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北斗系统应用正式进入米级定位时代。冉承其还透露,北斗系统计划2017年8月左右,发布B1C、B2a信号ICD文件测试版;结合卫星在轨测试等工作,将进一步全面验证接口文件准确性和可用性,2018年初发布B1C、B2a信号ICD正式版文件。
杨长风总师在致辞中提到,新的发展环境驱使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要更加关注终端产品的融合、应用接入的汇合、产业发展的结合;要更加关注卫星导航与互联网、物联网,在技术、数据和标准上的交互共享;要更加关注卫星导航与万物、环境、系统的协作协同;要更加努力实现北斗全球系统的早日建成、加快北斗增强系统的全面应用、推动国家综合导航定位授时体系的建设。
从2010年至今,北斗年会已成功举办八届,主题已从“交流合作,共享北斗”演进到“定位,万物互联”,紧扣了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脉络,准确反映出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本次年会将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年会将召开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导航与位置服务,卫星导航信号与信号处理,卫星轨道与钟差,精密定位技术,原子钟与时频技术,卫星导航增强技术,测试评估技术,用户终端技术,多源融合导航技术,PNT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等多个技术分会,分享全球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激发技术创新。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与成果展展厅一角
年会同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与成果展,展出面积12000平方米,设置功能区及企业展区,140余家国内外知名导航企业参展,届时还将举办多场新技术产品发布、现场互动活动等,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卫星导航领域专业展览。通过各企业应用成果展览,将全面展示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多个行业和大众消费领域成功应用。据统计,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持续增长,2016年底已达2100亿元人民币,北斗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年会期间,还颁发了“北斗杯”及青年论文等奖项。
来源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新民网 每经网
综合整理 | 朝晖
推/荐/阅/读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新常态下的“航天+”》《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社评文章: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觉得不错,请点赞↓↓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大庆网拥有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媒体网上发布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庆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庆网版权所有)”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大庆网”,大庆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铯原子钟 的文章

 

随机推荐